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颤着声音骂道:“这院子里这么多人不识字,也都活的好好的,也没谁因为不识字死了。学认字?当我这些天没看见吗?就那鬼画符似得,能学出什么名堂来?我就是没见识,也见过秦家小子和汤先生写的字。”转而看着二黑:“和你那破纸片上的鬼画符,能一样吗?”

    杨秀庭在一旁扯着郑氏的衣袖,却还是没让郑氏住了口。郑氏早就不满二黑有时间就摆弄些个破纸片,捡回来的柴火都少了很多。这根本就是做梦呢,多少人学堂读书十几年,也没学到个谋生的本事。就凭二黑这样,在家翻腾那些破纸片,能折腾出什么来?简直是异想天开。但二黑也没耽误干活,实在是没机会斥责,这时终于有了机会,立时把窝在心里的不满说了出来。

    冬儿在郑氏说鬼画符时,就看到二黑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涨红、羞惭的表情,不由的心中哀痛。自己是受过不同教育,社会跌打多年的大龄老女人。也不会把杨秀庭和郑氏当做山一样来依靠,自然不会在乎郑氏说什么。可是二黑不一样,二黑还是个孩子,对这样的蔑视和打击恐怕不会坦然,更有甚者,这蔑视和打击来自自己的母亲。

    冬儿建设了半年“郑氏是自己母亲,而不是同龄人”的心理,在这一刻轰然倒塌。草草的擦了手,对着二黑伸手:“把那六十文给我。”

    二黑还满心羞惭,不知道怎么回事,懵懵懂懂的拿出来。

    冬儿接过,打开布包,递给了郑氏,郑重的说:“这件事,我和二哥做错了。这六十文给娘收好,花那五十二文钱的时候没得到娘的允许,是我们错了,理应由我和二哥自己填补。算是给二哥和我一个教训,以后我们不会这样做了。”

    郑氏深以为然,“哼”了一声伸手接过。

    郑氏的举动虽在意料之中,但那理所当然的神态,却令冬儿愕然。

    郑氏拿着那六十文上了炕,打算收在炕柜里。杨秀庭却看到了冬儿嘴角的冷笑,知道这丫头的倔脾气又要上来,连连给冬儿打眼色,无声的用口型说着:“爹补给你,爹补给你。”

    豆豆不怕死的幸灾乐祸,向郑氏告黑状:“娘,爹说要补钱给二哥和我姐。”

    郑氏回头瞪着杨秀庭,气愤道:“你是不想过日子了?”

    杨秀庭无奈的瞪了豆豆一眼,想要劝说郑氏,却不好当着孩子的面。

    不出杨秀庭所料,冬儿还是半年前的冬儿,就这样燃起了熊熊战火,说道:“我还有十五文的零用钱,二哥还有九文,待一会儿我就去街口的杂货铺子,买五文的豌豆,再买两个笨瓷盘。今天晚上我就去桂枝家里,借她家的地方生豆苗,让桂枝娘帮着照看。等长好了,卖的时候就不用那五十二文托人的费用了。六十文卖了,分她家三成利。想来桂枝她娘一定会愿意……”

    还没说完,郑氏手里的一把铜钱兜头向冬儿砸去,同时呼喝着,抄起炕上的笤帚疙瘩,塔拉着鞋下了炕。

    杨秀庭连忙拦住,喊着冬儿:“赶紧给你娘认错。”

    二黑也急急的低声劝冬儿。

    冬儿心里懊恼万分,全家人惯出来的毛病,就不能有人能违拗了她这当娘的,否则鸡飞狗跳,好似天要塌下来的样子。
………………………………

第16章 被亲情绑架

    虽然有爹拦着,冬儿还是挨了两下,二黑拦着的时候也被打两巴掌。

    郑氏叫嚣着:“你还有没有把我这个当娘的放在眼里?这个家放不下你了是吧?跪下!”

    冬儿还倔强着。可是这年头,大家住的都近,哪家有个风吹草动,立时就能让人知道。而这时的人们又热心的很,是真热心。

    隔壁听到动静的翠英娘先推门进来,直接扯着郑氏坐回炕沿,有些诧异的看着冬儿和肿了一边脸的二黑,劝郑氏:“消消气,消消气。她婶子,有话好好跟孩子说,别动不动发这么大的火,咱家孩子也不是那说不进话的。看看你这,自己生气不说,吓着孩子。”

    郑氏气的哆嗦,颤着手指指着冬儿说:“你问问她,她能说进话不?能听进话不?”转而对翠英娘:“她婶,你是不知道,这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上半年那会儿,她那次病的差点没了命。我也是吓得厉害,只想以后说什么也要压压脾气,不再和她置气。她倒好,越来越反了天了,谁也放不在她眼里,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今天,我就把她打死了,我也不活了。”说话间,又挣下地来,抄起笤帚疙瘩。却被杨秀庭抢下来。

    郑氏瞪着杨秀庭:“就是你,都是你惯得,看看她,哪还有一点儿做子女的样子。还挑唆着二黑也不听话。”

    然后,春喜嫂子也进了屋。冬儿满心的颓丧,就是这一点破事,闹得尽人皆知,着实丢脸。

    春喜拉着冬儿坐到炕沿的另一边,说郑氏:“婶子,这都是为了什么啊?咱们都知道冬儿是个好孩子,有什么事说说就好,这是干什么?”又对冬儿说:“快给你娘赔不是,看看把你娘气的。”

    郑氏叹着气:“你们都知道她是好孩子,不知道她倔劲上来,芝麻点的事情就要搅的天大,天生的不省心。我也就是说了二黑两句,二黑还没怎么样,她就不干了,看那样子,感情这个家不知道欠了她多少。”对着春喜两人连连叹气:“你们说说,这简直是要把我气死,才能合了她的心意。”

    翠英娘和春喜连忙劝着:“看看说的什么话,冬儿到底是自家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想,你快别自己气自己。”招呼着冬儿:“冬儿,快给你娘陪不是。”

    现在正是各家的饭点儿,或者正吃饭,或者刚刚吃过饭,其实这个时候大家都有事做。

    冬儿低头靠着炕沿,听着春喜嫂子低声的催促,郑氏的述说,翠英娘的劝解,知道自己是必须要低头的。于是低头走到郑氏面前,跪下低声说:“娘,是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了。”

    郑氏打断翠英娘的劝解:“这就是你道歉了?认个错就委屈你了?是不是我还得弯腰下跪着,凑到你跟前,才能听你道个歉。”

    冬儿提高声音,清晰的又说了一遍:“娘,是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了。”

    郑氏又说:“说这么大声做什么?吓唬谁呢?你这是认错呢?”

    翠英娘“扑哧”一声笑了,劝道:“好了,她婶子,知道你这是气得狠了,别气了。孩子这不是认错了吗。”

    看到春喜忍笑的脸和杨秀庭无奈的表情,郑氏才觉出自己刚才说了什么,不由有些赫然。随即不耐烦的摆摆手:“好了,好了,起来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

    冬儿站起来,低着头,心里是满满的无奈和凄凉。身处在这个蒙昧的时代,她得调整自己,以便自己可以顺利的生活,不,根本不是生活,而是艰难的生存下去。

    翠英娘和春喜嫂子又劝解了郑氏一番,才相携离开。

    郑氏把两人送出门,回过身,沉着脸看着冬儿,直到杨秀庭过去拉了拉她的衣袖。她才走回来,坐在炕上,对身前的冬儿:“跪下!”

    冬儿认命的再次跪在地上。

    郑氏看着散落的铜钱:“捡起来。”

    看到二黑和丑丑要帮着捡,呵斥道:“站一边去,让她一个人捡。”

    冬儿跪在地上,一个个的把铜板捡起来。这个年代,讲究“君骂臣不羞,父骂子不羞”,这样屈辱的样子,想来郑氏也并不觉得如何。甚至比起桂枝的娘,当着人,把桂枝打得满地跪爬躲避,郑氏还要好很多吧。

    铜板都捡起来,郑氏没说什么。冬儿犹豫了一下,双手托着铜板高举在郑氏前面,满心的懊悔,期盼着这件事可以快一点结束。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离开这里、离开这被绑架的亲情。

    郑氏好半天没动,还是杨秀庭过来,接过冬儿手里的铜板,抓起郑氏的手,放在她手里,劝道:“行啦,教训教训就行了。”

    郑氏才说:“杵在这里干什么?碗还没洗完,等着谁替你呢。”

    冬儿这才无力的起身。二黑担忧的看着她,张张嘴,却也没敢说什么。

    午饭过后,稍稍歇了歇,杨秀庭和二黑担忧的看了眼一直不说话的冬儿,依旧出门讨生活。

    和杨秀庭爷俩个前后脚,翠英和前院的桂枝来找冬儿出去拾柴。显然两人都知道中午冬儿家里的事情,感觉着冬儿家的紧张气氛,站在冬儿家地当间,期期艾艾的道明来意。说完,还有些怯怯的看着郑氏。

    郑氏面无表情的抬了抬下巴,说了声“去吧。”

    桂枝两人这才松了口气,也不等冬儿收拾好了衣物、工具,连忙出门,在院子里等着冬儿。
………………………………

第17章 冬儿的懊悔

    三个女孩子出得门来,桂枝悄声问冬儿:“中午的时候,你娘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啊?”

    冬儿心里的不舒服一点儿没消散,郑氏那吝啬到连孩子攒的零用钱都不放过的做法,自己又不好明说,只得闷闷的道:“我二哥学着写字。这些日子,照着街上的牌匾、幌子写了一些字,我娘说那些是鬼画符,我就生气了。”

    桂枝听着就有些发呆,倒是翠英,抱着冬儿的胳膊笑出来:“冬儿,你的脾气可真是见长啊。你娘说你哥,你倒先生气了。就你娘那脾气,你那两笤帚疙瘩也算没白挨。”

    桂枝眼神复杂,似羡慕、似遗憾、又有一点同情,说:“就因为这,你就和你娘顶嘴了?”

    冬儿没精打采的回答:“是啊。我当时也就是脑子一热。”说着,斜了笑眯眯的翠英一眼:“别笑了,我也不指望你同情我,可也不愿意看你这么幸灾乐祸。”

    翠英明显口是心非的辩解道:“我哪有幸灾乐祸,我是怕哭丧着脸,你看了更难受。”

    桂枝劝解:“冬儿你别这么不高兴,你娘够好了,要是我和我娘顶嘴,我娘能追着我打半条街。再说了,你娘虽说脾气大一些,可是你娘操持家务也辛苦,把一家上下的衣食住行打理的有模有样。这房前房后,再没有比你娘精明能干的。”

    冬儿没再接话。接下来都是那两人说话,冬儿支吾着接应。其实内心里,冬儿知道自己把好好的一件事办砸了,郑氏的做法和说话是有些过火,可那是受这个年代的观念和其自身见识修养的限制所致,完全没必要和她针锋相对。当时若是看着情形不对忍下来,事后再对二黑多多开解,二黑也不见得会受多大影响。至于想要买纸笔的钱,大可以慢慢来。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无法忍受郑氏蛮不讲理,而又至高无上的态度,为二黑抱不平只怕是次要中的次要。

    真是好一番懊悔啊。

    况且,这事情恐怕说到哪里,都是自己没理。

    在这个活着都艰难的时代,父母给了儿女生命,还要让儿女活下来,那是很艰难的。所以,被父母打骂,那是家常便饭,一点儿也不稀奇。郑氏固然是把钱财看顾的太紧,甚至借机收走了儿子辛苦积攒的零用钱。但是,郑氏拿到钱不会为多自己花一文,郑氏有一文钱恨不得掰成几瓣,但都会先花用在丈夫和孩子们身上,她自己永远是排在最后。仅仅凭着这一点,郑氏就是这个时代家庭主妇的楷模。

    并且,郑氏积攒每一文钱都是为了家里。光是儿子要成亲、女儿要出嫁,那是怎么攒都不够用的。所以,她紧紧攥牢能拿到手的每一文钱。有这样的主妇,说出来谁不得称赞,难道还会有人说自己顶撞母亲是对的?

    但是,对于冬儿来说,无论郑氏多么辛劳,多么能干,多么为了这个家克扣自己。都不能绑架一家人、绑架后代按照郑氏她自己的意志生活。

    显然,这些论调有些远了,远了不止十万八千里。事实上,这种论调远了千年以上了。

    虽然如此,冬儿并不打算按照郑氏的意志委屈自己。如果郑氏的论调是对的,后代都要依循着父母的足迹生活,那么,社会也就不用再进步了,千年后的世界也就不会进步的匪夷所思。

    翠英两个小丫头也没再提冬儿挨打的事,嘻嘻哈哈的说笑着拾了柴回去。三人分了手,冬儿同以往拾柴回来一样,整理柴垛,劈够第二天要用的柴禾,帮着郑氏做了饭。但是冬儿一直低着头,没主动和郑氏说话,实在不得已,也只是“嗯”“哦”应付一下。

    没办法,郑氏不允许冬儿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说不允许冬儿有自己的观点。自己只好用沉默告诉郑氏和所有人,自己不愿意。即使郑氏作为母亲,也没有权利因为女儿不爱说话而天天发飙。

    大概是在冬儿拾柴的时候,郑氏出去买了几个较大的笨瓷盘,泡了豌豆。冬儿最初发的两盘豆苗剪去嫩苗后,只一天的功夫,就又顶出了新芽。既然郑氏要主持工作了,冬儿也就没再插手,郑氏给豆苗换水,跟着太阳挪动地方,打理的很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杨秀庭婉转的劝解郑氏。告诉郑氏,那五十二文其实不是每次都要花的。有这五十二文打下了底子,以后再卖豌豆苗的钱就是实打实的六十文了。即使这样,郑氏也没有把二黑垫进去的零花钱还给二黑。

    又过了两天,二黑看冬儿还是不爱说话的样子,又拿自己写的字给冬儿看。这次是一整张纸,边缘整齐,但皱皱巴巴,正面是几行整齐的字迹和一大片墨迹,另一面是二黑小心翼翼写的十几个字。

    冬儿看了下:“写的好了很多啊。”

    二黑笑了:“还好吧?我本来想照着正面的那些字写来着,后来想着我又不认得。就还是按照街上看到的字写了。这样,每天走在街上还能经常看到,当做温习了。”

    冬儿点点头,二黑真的很聪明,做事情总能下意识的抓住重点,朝着最有利的方向使力。也许真的有一天,二黑可以走出一条和郑氏、杨秀庭所期许的、不一样的路来。

    二黑小心翼翼的看着她:“别生气了,你看我就不生气。爹昨天给了我二十文,还说过些天要给齐我五十七文呢,算上你许给我的五文了。”

    冬儿依然点点头,说:“你别在意娘那么说话,自己学写字当然要比上学堂艰难很多。你要好好的认字,多认些字,要是有机会就能找个大些的铺子当伙计,跑街伙计也行。那时,眼界宽了,也能学的更多。做得好了,没准儿以后能整个掌柜来当当。当掌柜可比账房体面好多呢。”停顿了一下,又说:“娘那天其实也不是看不上你写的字,可能她觉得读书、认字没什么用。”听起来匪夷所思,但郑氏是真觉得读书没用。郑氏接济过汤先生,但同样也常说,汤先生识文断字的根本没什么用处,远不如学门手艺来的实在。听着虽然很是同情,但更多的是不屑。

    二黑“嗯”了声,说:“我没事。不管有没有用,我都是愿意认字的。这些天看到那些牌匾、幌子上的字,都是熟悉的,我都认得,有好多都会写,我心里高兴着呢。你也要高高兴兴的啊,别这样闷声不响的,小心闷出病来。”

    冬儿无所谓的对二黑说:“你要慢慢的习惯,估计我以后就是这样了。”还是不说话省心,她也不想再装了,太费劲。

    二黑“……”
………………………………

第18章 冬儿的提议

    冬儿的消极抵抗,让郑氏很愤怒,可也无可奈何,原因和半年前冬儿穿来有关。

    半年前,原来的冬儿就是因为和郑氏怄气,着了风寒后,倔强的她依然扛着不适照样做活,也照样不言语,当大家发现不妥时,风寒已经很严重了。

    据说当时花了家里大半积蓄,当然这大半积蓄也没多少。花了大半积蓄,依然不见丝毫好转,反而更加不好了。然后,连累现在的冬儿穿来了。真的是连累,自己穿来前可是健健康康的,只睡了一觉就到了这个地方。

    这件事把郑氏吓得够呛,对冬儿有了些容忍,同时也越发不怎么喜欢她。

    这些天,齐府的刘管事又让后墙看门的小厮,问二黑还有没有豆苗。另外,二黑开发的潜在用户也等着豆苗长成。这几天,二黑逮着时间就看那几盘豆苗,直嫌豆苗长得慢。

    因着冬儿对豆苗的事情不再插言,平常更是看都不看一眼。郑氏就和二黑商量着,为了错开豆苗的收割时间,隔开几天,分别又栽了几盘豆苗,直把大半个炕占了。

    郑氏为了保住这个挣钱的买卖不被别家觊觎,不得不经常去街坊邻居家里做针线,唠家常,以便挡住来家里串门的婶子、大娘们。

    冬儿倒也乐的一个人在家里做家务,连带着给杨秀庭打下手。

    为了卖糖的推车上的糖堆放的好看,一般情况下,杨秀庭等的货卖差不多的时候,就会选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家里做糖。

    这个时候多是郑氏打下手,火候、搅拌等活计还是熟手好一些。平常冬儿也看过,这个时候全程打下手,不需要打下手的时候就全程观摩。

    说起来真的很神奇,很简单的煮糖、熬糖、搅拌、冷却、揉制,就能做出晶莹剔透的糖块,酥松沙甜的糖豆。

    看着杨秀庭把渐渐冷却的一大团糖拉长、叠起、揉匀,仿佛杨秀庭手里的就是一团面,甚至比一团面更柔韧、可塑。

    很长时间盘踞在冬儿心里的,那个呼之欲出的念头,终于冒了头。

    “那个……”冬儿犹豫着,在心里组织语言,想着怎么把心里想的说得更自然、正常一些。

    杨秀庭笑眯眯的看着冬儿,让冬儿有些汗颜。这些天冬儿一直在装深沉,对身为父亲的杨秀庭连着几天的哄劝,一样不理不睬。

    这时看着杨秀庭笑眯眯的眼,本来还没组织好的语言,更加显得张口结舌。

    杨秀庭看着她少见的呆样,不由失笑,问:“怎么啦?那里有刚切好的琥珀糖,你去拿一粒吃。”

    冬儿不加掩饰的冲着杨秀庭翻了个白眼,她有那么馋吗?因为想吃块糖在这里支支吾吾。

    杨秀庭手里不停,但还是不时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冬儿。冬儿这些天的沉闷,让他很担心。

    他想起半年前,同样和郑氏起冲突,事后同样不言不语,然后事情的发展差点不可挽回。

    杨秀庭至今还记得,当时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心中的悲凉和绝望。

    和郑氏不喜欢冬儿倔强、有主见不同。杨秀庭看着年纪不大,却聪慧、辛苦的女儿,心里总是充满怜惜。可是没办法,家里男孩子多,家务事相应的也多,家务活儿却历来是由女人操持的。郑氏又性子要强,事事都要做得好,放在冬儿身上的事物也比别家女孩子多。

    看着杨秀庭询问的眼神,冬儿想了想,说:“爹,我是想说,这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咱要是有种别家没有的、又新鲜、又好吃的糖果,一定会比现在卖的多吧?”

    杨秀庭笑了:“那是,别说城里那些做独家买卖的大铺子。只看咱那夹了豆馅的糖葫芦,一天能多挣十几、二十几文呢。还有豌豆苗,才买了十几把,瞧瞧你娘这几天乐的。”

    冬儿赶着劲又说:“那咱做些和别家不一样的糖果,不就好了嘛。”

    杨秀庭无奈的叹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就我这手做糖的手艺,还是跟着师傅,小心的侍候了七、八年才学来的。爹的师傅也只会这些,爹又哪里会什么新鲜的糖果样式。”

    冬儿到不觉得有什么难的,说:“那有什么难的,难的是爹现在的手艺。有了您这个手艺,就可以先做些简单的。”

    杨秀庭笑了:“哦,我家冬儿越发的能干了。你倒是说说哪样是简单的。”

    冬儿试探:“比如咱家里的山楂,可不可以煮出浓稠的汁……”

    “和糖一起熬制。”杨秀庭到底是做了多年糖果的手艺人,经验是有的,只是少了一些想法。一听冬儿的话马上就明白了,接口道。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兴奋和跃跃欲试。

    冬儿笑道:“就是山楂味的糖果。”

    杨秀庭:“要说这个,应该不算难。咱下一锅就试试。”

    冬儿连忙提醒:“爹,咱先少做一些。掺了山楂汁,糖凝固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和往常不同。”

    趁着挑拣、清洗山楂,熬制山楂汁的时候,冬儿问杨秀庭:“爹,咱可不可以,趁着糖还软的时候,加进去碾成粉末的花生、芝麻,做成酥脆的花生糖。”

    杨秀庭想想,摇头道:“那个不好做吧,混在一起,不好看不说,也不容易揉制光滑。”

    冬儿提醒:“不是和糖混在一起,是把花生末铺在糖上,或者卷起来,或者叠起来。再就像爹平时那样拉抻、折叠,做成夹有一层层花生酱的细长条。或者可以裹一层外皮,保证外表光滑就行。趁热切成小粒,这样切口就可以封闭起来,形成一整粒表面光滑、内里又很多很多夹层的糖。若是做成了,爹想想,一粒糖里面是一层层交叠的糖和花生,不但咬起来酥脆,还有花生、芝麻香。那得卖的多好。”

    杨秀庭听得停了手,认真的想了好长时间,说:“还真能试试。”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