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堪做布衣妾-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进了堂屋,关起门一番长谈后,张谦起身告辞。
当天晚上,杨秀庭回家也没多说什么,只问冬儿:“你一直是个和别家姑娘不一样的女子,你的亲事家里从前到后都没瞒过你。张谦张爷的意思,你也清楚。现在的情况是,即使张爷放手,你也很难说到好亲事。爹想问问你,张爷想你去帮他管买卖,你能做不?”
冬儿看着虎视眈眈的郑氏,没直接回答,只说道:“爹您是什么意思,直说好了。”让自己说?说自己能做?虽然郑氏现在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但是能不看可以预见到的眼色还是不看的好。
杨秀庭说:“事情已经成了这样,你总不能因为这个事情耽误了终身。爹的意思是,你要是愿意,咱们就去他张家试一试,看看我杨家的女儿,能不能走出一条和别家女子不一样的路。”
郑氏急道:“他爹!”
杨秀庭止住她的话,说道:“你说除了这样,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没有适龄的、好人家求娶,怎么办?退而求其次?把冬儿嫁给鳏夫、给人家续弦、娶不起媳妇的光混?”
杨秀庭也不管郑氏难看的脸色,对冬儿说:“你要是不反对,爹就做这个主,答应了张府。”
冬儿垂首应道:“爹做主好了。”
紧盯着冬儿的郑氏啐道:“你就是个没脸的!”
杨秀庭懒得再说,只告诉郑氏,准备接待张家遣来的媒人,准备所要用到的一应物品。
最终还是要答应张府纳冬儿进府?郑氏懊丧的想道。
经过前些天大春的劝说和这几天邻里之间的闲聊,郑氏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觉得见人抬不起头,但能不答应冬儿给人做妾,还是不答应的好。可是,如今杨秀庭已经打定了主意,事实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郑氏张了张嘴,终究说不出别的。
杨秀庭又说:“找个人给大春捎个话,告诉他一声。接待媒人这些事情,他用不着回来,但他是冬儿的大哥,家里的长子,怎么着也得让他知道这事。”
张谦说的做足媒聘礼仪,并不只是敷衍、做做场面。
杨秀庭交代郑氏后,仅仅隔了一天,王嫂子就按时按点的领着巧云每天来杨家报道,帮着郑氏拾掇屋子,准备待客和媒聘所需礼仪、物品。
同时,王嫂子对郑氏表达了对冬儿身体的担忧:“杨太太,虽说女儿家要养养性子、学学女红,但整天不动窝儿的拘在炕上,会把身体坐坏的。真要是腿脚坐出毛病,我在六爷那里实在是交代不了。太太还是让姑娘下地活动活动的好。”
面对王嫂子和巧云的质疑,郑氏让步了。
于是,冬儿的炕上禁闭正式解除,在炕上痛苦的蜷曲了近二十天的冬儿,终于得以舒展全身,活动自/由了。
………………………………
第139章 蔡家大婶的考量
紧接着的一天早上,张家请的媒婆就到了杨家,有王嫂子在一旁帮衬着,郑氏不太情愿的接待了媒婆。
趁着媒婆到家,冬儿借口自己在场不方便,带着巧云出门,去馄饨店找了蔡大婶。
蔡家的买卖不错,没有请人,只是一家子支应着一个店面、两个街头小摊。兰芝的大哥、二哥领着弟弟各自忙活一个街头摊。蔡大叔和蔡大婶带着兰芝、二妹在铺面里。
冬儿进到馄饨铺子的时候,是在半晌午。
早饭已经过去,午饭还没开始,店里没什么客人,蔡家一家正在后厨准备午间的吃食。
冬儿把巧云安顿在厨房门外,自己走进去。蔡家的厨房保持着一向的干净、爽洁,蔡家夫妇和兰芝、二妹分别忙碌着。
首先看见冬儿的是二妹,她惊讶的低呼一声“冬儿姐”,后厨的其他人都抬头看过来。
蔡大叔远远的招呼冬儿:“冬儿来了,快进来坐。”
兰芝当先一个放下手里的活儿,窜过来,拉着冬儿的胳膊上下打量着说道:“你怎么出来了?偷跑出来的?”
冬儿得意的对兰芝撇着嘴说:“什么叫偷跑?我怎么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本姑娘是堂堂正正打了招呼,走出来的。”
兰芝斜蔑着她:“啧啧,这才几天,就忘了被你娘拘在炕上动也不能动一下的时候了?”
冬儿尴尬笑道:“我这不是一高兴,有点忘形吗?”
蔡大婶轻叱兰芝:“冬儿好不容易来一趟,你怎么说话呢?”
冬儿忙笑道:“大婶您别说兰芝,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说话的。”
蔡大婶瞪了兰芝一眼,也上下打量冬儿一番,问道:“是不是你家答应了张家的求娶,你娘才把你放出来的?”
冬儿含混的说道:“算是吧。张家来的王嫂子说总坐在炕上不动,会坐出病来。我娘就放我下炕了。”
凑过来的二妹说道:“刚让你下炕,你就跑这么远,小心你娘再把你关起来。”
蔡大婶对着二妹皱眉说道:“什么你你我我的?一点儿礼貌都没有。”转而有些担忧的对冬儿说:“你娘就算不拘着你,也不会愿意你随便出来这么远。你先和兰芝说说话,婶子给你煮碗馄饨,你垫垫就赶快家去,不要让你娘再把你拘起来。”说着,就要去灶口拨火。
冬儿忙拦住:“才刚刚吃过早饭,煮什么馄饨?大婶,我不是出来遛弯儿,我找您有事。”
蔡大婶停了手,疑惑道:“找婶子有事?”
冬儿扯着蔡大婶走出厨房,边对跟出来的兰芝说:“你回去,不是和你说的话。”
兰芝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冬儿要和娘说什么话,居然不让自己听。
蔡大婶也困惑不已的跟着冬儿走出厨房,到了铺子的饭堂。
没等冬儿说话,蔡大婶先看到了候在厨房门外、穿戴不同一般的巧云,诧异问道:“这位姑娘是……”
冬儿还没适应自己身边随时跟着个婢女这件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她叫巧云。是那个,张家派来我家帮忙的。”
巧云对蔡大婶施礼,说道:“婶子好,我是六爷调来侍奉冬儿姑娘的。”
巧云的自我介绍,说的冬儿更加不好意思:自家和蔡家才刚刚踏上脱贫的道路,还没怎么滴呢,自己就整出个随时侍候的婢女。
蔡大婶却认为冬儿有侍候的人跟着理所应当,点着头对冬儿说道:“你爹娘既然应了张府这门亲,你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进出自然要谨慎一些,能有个随身伺候的人最好。”
蔡大婶说着,从柜上拿了一串铜钱回来,往巧云手里塞。嘴里还说着:“婶子不是大户之家,只能给你这不多几个铜钱。你拿着,好好侍候你家姑娘。”
巧云忙推拒,一边还看了一眼冬儿。
蔡大婶说:“不要看冬儿,连她都得听婶子的。你拿着,好好服侍你家姑娘,你家姑娘是个有大出息的。做人家奴仆的,能跟个出息的主子,那是运气。”
冬儿对巧云说:“婶子诚心给你,你拿着好了。”
又嗔怪的对蔡大婶说道:“瞧瞧您,我这正事还没来得及说,就骗了您一百个钱。”
蔡大婶笑道:“什么叫骗,能花用在你身上,那都是应该的。”随后问道:“你居然不是来找兰芝的,说说,你找婶子什么事?婶子一定想法子帮你。”
冬儿笑道:“我还没说呢,您就大包大揽的要帮我,万一帮不到看您怎么办。”
冬儿来找蔡大婶是有事。廉伯和冬儿在洗染作坊就商定了送冬儿去淑宁女学,一个是让冬儿学学闺阁和后宅的一些规矩讲究,一个也是为了在这段时间避开杨家的环境。
淑宁女学有专门的侍女,不允许各家姑娘带婢女进去。而张谦担心,冬儿一直生活在简陋贫困的贫民聚居地,贸然的进入一个她不熟悉的环境,面对一群生活优越的女子中,恐冬儿难以适应,让冬儿选一个合得来的人,一同去淑宁女学,相互有个照应。
冬儿没同意廉伯提供的一些好家境的女孩子,而是决定在兰芝和康二叔家的妮子中选一个。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女孩子只要有机会进淑宁女学转一圈,出来后的身价会倍增。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好和兰芝私下说,冬儿就是来想蔡大婶问意见的。
蔡大婶听了冬儿的话,思虑良久,会后还是放弃了。她对冬儿说:“婶子知道这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好机会,你是一心想着兰芝,婶子替兰芝谢谢你。不过,兰芝还是不去了。她年后才说的亲,那家的孩子不错,但他家的家境不过尚可而已。若是兰芝去淑宁女学学一遭出来,她婆家一定会不安心,平白的让原本安生的日子添了变数。对于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泼辣的当家做事比学会那些大户讲究的礼仪规矩有用的多。依着兰芝的年纪,去女学学习也大了些,家里的买卖现在也离不开她。她是家里的长女,实在不好走开。冬儿,你不会怪大婶吧?”
………………………………
第140章 给长子补聘礼
蔡大婶的考虑也有道理,蔡大婶说的这些冬儿也想过,只不过冬儿不想兰芝错过一段能体验别样生活的机会。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让冬儿也犹豫:人心是最难掌握的,谁知道一个贫家女经历过繁华后,是不是依然能保持过往的赤子之心。尤其,兰芝面临的是几个月后的婚期。
冬儿认可了才大婶的想法,还是不要给兰芝平静的生活增加变数吧。
冬儿点头道:“我明白大婶的意思。”
蔡大婶接着问道:“兰芝不能去,你还有人选陪你不?”
冬儿答道:“我当时想到两个人,首选当然是兰芝,兰芝要是不能去,我想着康二叔家的妮子或者可以。”
对冬儿的选择,蔡大婶很赞成:“康二叔家的妮子婶子见过,年纪合适,性格也好。正经说起来,妮子要比兰芝合适的多。”
冬儿无奈笑道:“也只能这样了,真说起来,还是兰芝和我更投缘一些。”
蔡大婶拍拍冬儿的手,歉意的笑笑。
冬儿又和兰芝说笑闲聊一会儿,才领着巧云回家。留下蔡大婶捡合适的机会和兰芝说今天的事情。
按照正规仪式,媒婆问好并告知了双方的生辰八字后,要互换更贴。可是冬儿是侧室,更贴这个事无法通融。媒人只拿着两人的生辰八字让方士看过、批过,然后放在两家三日,算是过了更贴这一道程序。
紧接着开始议亲,这些郑氏给大春说亲的时候已经经过了一次。张府请的媒人也知道这是说的侧室,所以也没有太铺张。但还是超出大春说亲时的礼仪和讲究太多,虽然有王嫂子帮着,郑氏还是忙的晕头。
开始议小礼时,张府主持操办这件事情的廉伯没拿出很贵重的礼品,只给了普通人家小礼的最高档:六件绸缎衣料,金戒指和金耳环各一副,金镶玉的戒指耳环各一副。
小礼定下,聘礼也是按照中等人家送的,麻饼、油包、三牲、茶、酒、礼金盒等物俱都不差。
由于没什么准备的时间,女方家的回礼都是染坊派来杨家的王嫂子准备的,基本没用郑氏操什么心。
听到杨家应了张府冬儿做纳侧室,不放心杨家财产的罗木匠,让大春回家,帮着家里,把冬儿的事情操办好。
大春则一心挂念着郑氏炕柜里的东西,听到师父的交代,早早的赶回家。炕柜里的东西倒是没见动,大春看到的是冬儿这个侧室的媒聘、过礼。
自己和巧凤的说亲过程和一应物品,大春清楚的很,当时还为自家能拿出那样体面的小礼、聘礼得意了一番。这时看看,自己是杨家的长子,明媒正娶杨家长媳,竟然和冬儿这个侧室的待遇差的老远。
大春心里的不痛快无以复加。可是,各项礼品是张府送来的,杨家的回礼大多是人家王嫂子张罗来的。自己用找茬的眼光挑剔了老半天,竟然什么也说不出来。
看着让人眼花的物品流水样的进出,大春本该有的羡慕都少了很多,多的是狠狠地不甘心。
在大春的印象里,杨家的财物一向是紧着自己的,就连后来二黑有了差事,自家爹娘对自己也是予取予求。自己是家里的长子,这些当然是应该的。可是,现在算什么?冬儿给人做小老婆的亲事都要操办成这样,不是明晃晃的打自己这个大哥的脸吗?
不敢惹张家的人,大春就背着人问郑氏:“年后娘给我这个杨家长子说亲,还比不上冬儿给人家做小来的体面,咱家这是做的什么事?不嫌寒碜吗?”
郑氏无奈道:“你也看到了,这些事都是人家张家人张罗起来的,你爹又凡事应着张家。咱没别的办法。”
大春索性把心里的打算说出来:“那就再给巧凤补些物件。他张家奶奶不是给了冬儿好些见面礼吗?拿一些出来好了,您总不能让您的长媳落了脸面不是。”
郑氏听着倒是动了心,只是有些不确定:“那是张家给冬儿的,不知道咱能不能动。”
大春急着说:“怎么就不能动了?那些东西她是给了冬儿的,冬儿还没出门,就是自家闺女,自家闺女的东西,难道爹娘还做不得主?”
郑氏想一想,也是这个理,只是那些东西太扎眼,光看看就知道价格不菲,还是问过了张家人才好。
郑氏期期艾艾的问王嫂子:自家长子的亲事不好落下女儿太多,能不能动用冬儿名下的物品。
王嫂子似笑非笑的想了好半天,才说:那些物件太贵重,甚至有些物件的价值,仅一件就够买下一个院子。这么大的财物去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得问问家主才能给答复。
郑氏面含期待的应了。
一旁围观的冬儿只是冷眼看着,并没有发表意见,但心里很替郑氏不值。
把脸面看的那么重的郑氏,就这么被大春忽悠了。不该在意的事情,郑氏偏偏怎么也过不去那个坎儿,觉得脸面大过了天,怎么也不能丢了。给大春要人家东西这样真正丢脸的事情,她却不甚在意,硬生生的把自己的面子扔在了地下。
王嫂子倒也不是应付郑氏,第二天就给了回话:给冬儿的见面礼,是自家主母花了心思挑选的,自然不好动。杨家太太若是想要什么样的物件给长子、长媳,尽管说出来,不拘什么,张家再重新置办着送来就是。
虽然王嫂子说的客气、恭谨,但话里的意思却表达的明明白白。这就是杨家明晃晃的向张府要东西,让张府给杨家长子、长媳置办聘礼了。
王嫂子的话让郑氏羞恼之余,不得已只好放弃了。
在郑氏看来,给冬儿的见面礼,自然就是冬儿的东西了。拿冬儿这个小姑的东西给大哥和未来的大嫂,自然是理所当然。但是,向张府要东西,却是郑氏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事情。
眼见得自己盯了好久的好东西落到了空处,大春对狡诈的王嫂子愤恨不已。这个王嫂子,以后也就是个服侍冬儿臭丫头的奴婢。不过是一个下人,居然这么嚣张的落了自己这个长子的脸面。难道她不明白,自己终究是冬儿的大哥,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
………………………………
第141章 私房钱是冬儿在意的事情
可是,还没等大春的愤恨落到实处,二黑就闻讯回来了。
二黑回来的时候,杨秀庭还不知道郑氏这对母子的举动。二黑委婉的说了自家娘做的这件事不对,没有一个自律的娘家,会让冬儿在张府受人家冷眼和鄙视。
不等杨秀庭发问,大春当先说道:“冬儿不是一向不爱管别人怎么看她吗?你回来说这些大概是怕你在张府受人家冷眼吧?”
冬儿对着二黑偷笑了一下,这个二黑,到现在还试图劝导他的这个大哥,真真的用心良苦。
杨秀庭听着不对劲,问道:“怎么回事?”
二黑解释,自己也是今天才听明喻说的。明喻告诉二黑,杨家主母想要动用张六奶奶给的冬儿的见面礼,作为杨家长子亲事的补贴。明喻说大户人家的后宅,各种门道、说道很多。让二黑回来劝劝,杨家的做法会让冬儿被张爷后院的女眷和奴仆们小看。冬儿以后进入张府,和大家相处起来会比较艰难。
杨秀庭眼神严厉的看向大春。
大春则指责二黑:“二黑,你得改改你的毛病了。你耳根子太软了,总能听了别人的挑唆,回来找自家人的麻烦。去年我师父的事情,不就是那个明喻挑唆着你做的手脚?这是家里人,不和你计较。你若是在外面做下这等事,人家和你较真,你会吃大亏的。”
原来自家大哥真的像冬儿说的,讲不清道理。二黑沉郁的看着大春,没说话。
杨秀庭问郑氏:“怎么回事?”
杨秀庭生意做的大了,家里说话也比以前有分量。
郑氏听到杨秀庭的问话,踌躇一下说道:“我想着,大春是家里的长子,若是长子的亲事做的还不如给人家做侧室的妹妹,有些说不过去。就想着,用几件张六奶奶送冬儿的见面礼,作为咱家的聘礼补给巧凤。”
杨秀庭立时听得头大,问道:“你问人家王嫂子了?”
郑氏:“那个王嫂子说,不能动冬儿的东西,我也就没再坚持。”
杨秀庭气的笑了:“你还要坚持?这还够丢人吗?”自家这个婆娘,过过自家的小日子还行,一遇到大事,可就有些犯糊涂。尤其是遇到大春和冬儿的事情,立时就能失了方寸。
杨秀庭又说大春:“冬儿的亲事,你在家也添不上手,还是回去你师傅那里做活吧。再有,不是告诉过你,不要让罗师傅参合咱家的事情吗?尤其是冬儿的事情,他更不能参合。这是张爷不太看中财物,不然,你师父又要吃大亏。”
大春心情激愤起来:“爹,您怎么越来越偏心二黑和冬儿了?我是您的长子,您怎么老是向着他两个?”
杨秀庭叹气道:“爹谁也不向,爹向着理。你回去问问你师父就知道了,爹是为了你师父好。”
杨秀庭的话让大春彻底没了指望,暗暗怪怨父亲贪慕富贵,竟然偏心至此。只是因为怕张家不高兴,竟然把那么多好东西都留给了女儿,女儿终究是外人,不是吗?
他就不信了,张爷动了这么多的心思才让自家同意冬儿进他家,难道动用几件冬儿的见面礼,张爷就会放弃纳冬儿进府吗?分明就是自家老爹偏心冬儿,讨好张家。
杨秀庭斥责过郑氏两人之后,想着虽说冬儿媒聘物品大多是张家准备的,但大春作为家里的长子,说亲时来往的物品和冬儿相差确实甚远,心里终究有些过意不去。杨秀庭再三思量之后,又跟王管事支了铺面上的钱,置办了好些的衣料、首饰,再给罗家送去,算是对大春的安抚。
王嫂子、郑氏连着媒人几个,脚不离地的忙完“小礼”“聘礼”这些来往物品,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王嫂子一直忙着,冬儿实在是找不到机会。终于到了拿到“文定”婚书的时候,算是比较空闲一些了。
冬儿瞅了个空挡,扯着王嫂子来到背静的角落,问道:“王嫂子,你家六爷曾答应过给我一个字据,如果我做不来他要求的那个管事,他许我来去自/由。他的字据呢?”
还有这个事儿?王嫂子愕然。
冬儿见王嫂子不知道这件事,有些急了,说道:“王嫂子,你一定回去问问廉伯,那是张爷亲口答应的,说这话的时候廉伯也在场,他可不能反悔。”
见冬儿急眼了,王嫂子连忙说道:“冬儿你别着急,我今天回去就给你问。要是六爷答应过你,就一定不会反悔。这个你不要担心。”
冬儿扯着王嫂子,继续说道:“还有啊,王嫂子你问问你家六爷,我在他家,能不能存私房钱。要是不能,我就不去了。”
王嫂子听了“私房钱”三个字,又一次“噗”的笑出来。
冬儿羞恼的说:“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谁知道你家是什么规矩。万一他家主母和我娘一样,家庭成员的钱都是家里的,那我不是惨了?万一我去他家做不好事情,就算他许我离开,没钱,我哪儿都去不了。”
王嫂子看着羞恼的冬儿,连忙说:“好了,好了。我一定帮你问,再说,咱们府上允许个人有个人的财产。那不是私房钱,那就是自己的钱。”
冬儿不确定的盯着王嫂子好半天,才说:“那就好。不过,你还是问问的好,问好了我心里也踏实不是。”
王嫂子又笑了:“原来没发现你这么财迷啊。怎么一说到私房钱,就像被踩到了尾巴似得?立马急眼。”
冬儿瞪了王嫂子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又没给人家做小,怎么能体会到我的不安全感。
王嫂子安慰她道:“你不用担心,兴许你说的那个字据,六爷早就写好交给廉伯了。廉伯管着染坊,这些天又忙着你说亲的事情,根本腾不开功夫做别的事情。”
冬儿撇着嘴,吐槽道:“不过是纳个侧室,走走过场就行了,还能折腾出这么些事情,简直就是闲的没事做。”
………………………………
第142章 和杨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