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堪做布衣妾-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是。”冬儿索性敞开了说话,开口道:“既然梁嬷嬷把话说到了这里,我就告诉梁嬷嬷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传一传很正常。如果传言的过程真的牵扯到了梁嬷嬷您,我认为您现在的做法有些不妥。冬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当不当讲也要说出来,冬儿没等梁教习的应允,继续说道:“其实,淡化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会它。梁嬷嬷这样不懈的追究缘由,不但无法遏制流言,却能对流言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大家议论起来更有兴致和话题。”
说完这段话,冬儿淡淡的笑一笑:“有一句话,也是学生听来的。叫做,流言止于智者。梁嬷嬷如果想想这句话,大概就不会这么纠结恼火了。”
冬儿这句话说出来,学堂里翻白眼的学生多了不少。这杨冬儿,也太,那啥了吧?还流言止于智者,人家那是说的流言。这是流言吗?这是事实好不好?
冬儿对着乔秀妍投过来的谴责眼神,回给她一个白眼,凡是私下传播的、没有得到官方认定的都是流言,姐姐我总得脱困吧?不能就这么站到天荒地老吧。
果然,冬儿的最后一句话,虽然没能彻底打消梁教习对她的敌意,但也成功的让梁教习心里妥帖不少。
梁教习依然厌恶的看着冬儿,她杨冬儿就是说下大天来,这个酸葡萄的由头也是她。
梁教习冷淡的说道:“不过是个流言,和它较真有失/身份。时间也过去不少,就不休息了。接下来,我们讲评上一次留给姑娘们的功课。”
冬儿抹了把汗,才坐下听梁教习讲解上一堂课留给她们课后做的绣品。
………………………………
第171章 齐姑娘
自梁教习的这堂女红课之后,对冬儿来说原本就不怎么愉快的绣艺课程,变得艰难起来。
自称宽容、大度、不计较杨冬儿的不良言行,却还要对杨冬儿的学业更加负责,力争让杨冬儿能够彻底改掉那些不良举止言行,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淑女的梁教习,只要一上课,就会对冬儿严格要求。
然后各种责难、各种不满意会在第一时间接踵而来。过去冬儿做的马马虎虎的绣艺、绣品还凑合能过关。如今在梁教习的刻意检查之下,竟然一样也过不了。不过关就意味着重做,极差的功课则会加倍处罚。而经过梁教习品验的冬儿的绣艺功课就在极差之列。
越做越多的惩罚功课,再加上蔡教习安排给她的义工,搞/得冬儿苦不堪言。
冬儿权衡之后,决定先把厨房的供餐章程写出来。
供餐章程写完,这个事情就算了解了。并且,冬儿自信自己写出来的章程即使不够完美,但是可操作性绝对比女学后勤那些人试着做出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得到女学管理层的认可,那么自己离追逐的目标也就更近了一步。
而女红课上的惩罚功课,也就是留在课后完成的绣艺、绣品。那些都是手工活儿,做起来费时费力不说,即使自己费力做出来,经过梁教习的检查也不会通过,通不过就意味着加倍惩罚。即使冬儿用心费力的多完成几件绣品,其结果绝不会是梁教习的满意和慰藉,只能在已经积累如山的功课上增加更多的绣活儿而已。
就是现在,短短几个课程之后,攒在冬儿名下的未完成绣品、绣艺活儿,她自己都快要记不清了。要不是梁教习经常帮忙回忆,冬儿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都有些什么绣品需要加强练习。
冬儿打定主意,每天只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梁教习当堂留下的功课。至于以前积攒的惩罚绣品,反正也做不完,甚至做的越多,不合格的越多,加倍之后会更多。还不如索性每天少做一些,只要能在女红绣艺课上应付一下就好了。无非也就是绣艺课上被斥责、罚站而已。
照着现在的情况看来,自己在女红绣艺课上罚站、被斥责是梁教习课上必备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表现及功课没丝毫关系。在这个以师为父的时代,冬儿也懒得多说或者辩解什么,只要梁教习觉得有意思,让她去好了。至于自己,多听听斥责、多站站有利于心性历练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只当是另类集训吧,习惯习惯就好了。
之后几天里,冬儿几乎把课后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厨房的供餐章程上。发奋之后的效果果然不是盖的,冬儿在又一个半月假期,也就是月末假期前完成了供餐章程的草稿。
再之后,就是让冬儿头痛不已的校对了。冬儿艰难的校正每一个字,翻书、请教同窗。在拿着草稿问字把同窗们吓到后,冬儿不好再在自己的简体字旁标注繁体字,而是谨慎的口头请教词句的正确字形。只要把字写出来,冬儿自诩还是能认得的。
月末假期的前一天前半晌,冬儿坐在书苑靠近初级班游廊交汇处的一张石桌前,按照一个中级班的女子许姑娘的指点写字。
两人一个说,一个写,气氛很是不错。在两人心无旁骛的书写时,一个气质婉约华丽的秀美女子走过来。
冬儿察觉有人走近,只是在写字的空档抬头看了一眼,不认识。又对那女子优雅雍容的气质惊讶了一下,就继续低头抄写许姑娘写下的词句。
在冬儿一边的许姑娘却忙站起来,叫了声:“齐姑娘。”说着,伸手去扯冬儿的衣袖。
齐姑娘摆了一下手,制止了她,示意她坐。然后齐姑娘自己在石桌另一边坐下,流露出些许的好奇神情,看冬儿抄写。
等到冬儿很快写完,齐姑娘才面带微笑,问刚抬起头的冬儿:“听闻杨姑娘在帮女学的厨房写供餐章程,看样子是写完了。都说杨姑娘聪明则已,只是学识底子着实的有些差,所以校对的很艰难。我可不可看看杨姑娘写的章程?如果姑娘的章程写得还过得去,我可以帮姑娘校对,以解姑娘的燃眉之急。”
为什么?冬儿对于齐姑娘说的章程是不是过得去,不太在意。她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
看着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华贵女子,再看看对她毕恭毕敬的许姑娘,有些好奇她的身份,对于她的主动提议更加不解。
许姑娘见自己着急的眼色对冬儿似乎没什么作用,干脆开口道:“杨姑娘,这是咱府州城粮商齐家的十三小姐。”
哦,粮商啊。二黑也见过一个粮商,不过那是帝国的大粮商齐府……。冬儿悠忽明白过来,原来是帝国大粮商齐家的小姐,怪不得这个家世不错的许姑娘对她的态度这么恭谨。
是的,在二黑跟着张谦做事,冬儿也渐渐能听闻到外面的事情时,齐府是帝国第一大粮商的事情,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杨家必要的认知。
想明白了齐姑娘的身份,冬儿连忙站起施礼:“齐姑娘安好,杨冬儿有礼。”
齐姑娘摆手站起,微笑说道:“咱们都是女学的学生,用不着多礼。杨姑娘,现在离午时还有些时间,咱们去看看你写的章程怎么样?”
齐姑娘话虽说的温和,但没多少商量的意思。态度既不太疏远,也不很亲近。
冬儿暗想,这个齐小姐什么意思?难道是要掂掂自己的斤两?犯不着吧?看看许姑娘就知道了,自己和她的身份差的太远,没什么交集吧?
齐姑娘要去看杨冬儿写的章程,这是多大的面子,她还磨磨蹭蹭的做什么?许姑娘心急的扯了扯冬儿的衣袖。
冬儿忙笑道:“那就去看看,我只是担心自己写的那个章程会让齐姑娘失望。齐姑娘请。”最好她能看上那个章程,那样自己就省事多了。
冬儿说着,当先的侧了半个身子,引领着齐姑娘往自己寝室方向走去。许姑娘也忙上前,跟在齐姑娘的另一侧。
半月假期的前一天,正是各个学苑女学生们放松、欣喜的时候,由冬儿引领的三人行,招来大量的注目。
默默注目的多,能打招呼的当然也有。一个女子就在各自行近时停步笑问道:“十三娘这是要去哪里?怎么不见阿玉跟着?”
齐姑娘也停下,笑着回道:“阿玉还有些功课没做完,正在寝室用功。”
齐姑娘闭口不提要去哪里,人家说话的人也识趣,打量了冬儿和许姑娘两眼之后,再说笑两句就分手了。
冬儿听着她们的交谈,猜测那个阿玉有可能是齐姑娘的陪伴,或者亲戚家的姐妹。很可能平时齐姑娘走动时,她是跟着的。这次齐姑娘没带着她,不知道是不是有意。
许姑娘则有些紧张的紧跟在齐姑娘的一侧,只看着齐姑娘的意向说话、行事,神情异常拘谨。
一路走来的所见,冬儿才知道齐家的地位有多高,也明白了当年还年幼的二黑冒了多大的风险,才带出来一条消息,解了齐家内讧之乱,也把自家带离了贫困线。
本来就不远的路程,只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三人就走到书苑寝室区。
冬儿把齐姑娘让进房间,对房间里做功课三人中的妮子说道:“妮子去找蓝梅沏茶过来,招待齐姑娘用茶。”
显然,齐姑娘这三个字比较响亮,本来还背着光打量进屋的女子是谁,心里有些难以置信的徐、乔二人,听了冬儿的话,才知道自己两个的确没看错。立即仓皇的站起来,忙忙的对齐姑娘施礼。
傻傻的妮子虽然不明白徐乔二人为什么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但也忙跟着施了一礼,才出去找蓝梅沏茶。
齐姑娘和善的对两人回礼,又说了同是学生的话,招呼几人坐。她自己选了书桌向光的椅子坐下,那随意从容的样子,让她看起来更像这个房间的主人。
大概齐姑娘的时间真的很紧。也就是徐、乔几人刚刚坐定,齐姑娘就对冬儿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咱们现在就看看杨姑娘写的章程,可以吗?”
“可以。”冬儿应了一声,就去床边的书柜里取章程的草稿。
齐姑娘把草稿接到手里,只扫了一眼,就变了颜色,脸上神情不似其他女学生们那样吃惊、愕然、不解还有不屑讥讽,而是露出惊讶、不可置信的神情。
齐姑娘最初的讶然一闪而过,很快就端正了神色,再次认真看下去。
两页之后,齐姑娘抬头问冬儿:“听说杨姑娘校对过一部分,那些校对过的书页,我看看可以吗?”
“可以。”对于冬儿来说,这个章程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冬儿又拿了自己抄过的几页纸张,递给齐姑娘。
这次,齐姑娘看的挺快,几息之间就看完了。
齐姑娘看完之后,脸上的微笑有了些许变化,看起来一样的脸色,却显得亲近了很多。她把手里的书页和草稿一并还给冬儿,笑着问冬儿:“我看杨姑娘的草稿,虽然上面的字迹大多不对,但是却很有规律。敢问杨姑娘,这是杨姑娘书写的特有方式吗?”
冬儿忙回道:“不算特有方式。我最初是跟着我二哥识字的,后来在霓霞染坊也见识过很多字。不过终究没有专门练过,所以记得不很清楚。我写这个章程就是凭着记忆的部分字迹写下的,所以大多缺笔少画、甚至只有原本字迹的少少几笔。实在是我根底不行,才把个章程写成这样。让姑娘见笑了。”
………………………………
第172章 居然这么无,那什么
冬儿嘴里回答齐姑娘的问话,心里再次赞叹大族世家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齐姑娘看过自己乌漆墨黑、乱糟糟的草稿,第一时间就能看出别的学生看不出来的关键,问出最主要的疑惑。眼界、见识就是厉害。
好在自己写的足够潦草,字也写的不怎么样,她没多想。要是让她琢磨出支持自己这篇章程的这些错字,是一个庞大的简化字体系,那时自己可怎么解释才好?想一想就觉得冒汗。
看来自己以前真的是把文字这个事情看的简单了。这还是和一个闺阁中的姑娘接触,要是被哪个对文字有兴趣的人注意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齐姑娘听了冬儿的话,有些了悟的点点头,再问道:“听说你家糖作坊的章程就是你写的,当时你是怎么校对的?”
冬儿答道:“我家糖作坊原来就有章程,是我二哥照着我爹的意思写的。我只是在那个章程的基础上做了些改动。改好后也没用我校对,是我二哥直接拿去誊抄的。”是啊,当时自己就这么草草的勾画完,给二黑念了一遍,就甩手完事了。
这个誊抄的难度有些大吧?齐姑娘惊讶的扫了一眼冬儿手里的一摞纸张,问道:“你二哥认识你写的,这个,字?”大概齐姑娘实在不愿意把冬儿写的这个叫做字,所以问话时,措辞有些犹豫。
冬儿点头:“是。我二哥一直看不过眼我写的东西,经常念叨我,要我不可总是这么不当事的应付写字。可惜我一直没听进我二哥说的话。”又摊了摊手,“搞得现在这么难做。”
“哦”齐姑娘沉吟片刻,说道:“今天午休过后,我来你这里,帮你校对供餐章程。剩下的那些,你也不用总找人问这么麻烦了。咱们约好你的课余时间,剩下的我帮你校对誊抄。”
齐姑娘这个大包大揽的话有些出乎冬儿的意料,不过想到有人帮忙还是好的,能省不少事。
冬儿立即点头答应了:“那就多谢齐姑娘了。”又多了一个做义工的,虽然这个义工可能有她自己的打算。
齐姑娘笑道:“杨姑娘不用客气。其实,我家三哥和你二哥早就相熟。若是这么论起来,你我也不算外人,还提什么谢字。”
看着一旁徐诗语和许姑娘、乔秀妍三人越来越惊讶的表情,冬儿觉得自己的汗都要流下来了,你三哥和我二哥,那是能放在一起说的人吗?还相熟?这个话说出来得吓倒一地人。
正巧妮子和捧着托盘的蓝梅回来,冬儿没敢接应齐姑娘的话题,忙帮着蓝梅摆放茶杯,给齐姑娘斟茶。
蓝梅很显然已经从妮子嘴里猜到来得是谁,进门就先给齐姑娘施礼,然后倒茶,摆放托盘中的四碟瓜子干果。
茶水一倾进茶杯,清新怡人的茶香就随着茶水的热气袅袅的升腾飘散开。竟然是冬儿从来到这里也没喝道过的好茶。
冬儿看了蓝梅一眼,这个鬼精鬼精的女子,太不像话了,竟然瞒着众人藏有这么好的茶。如果不是今天齐姑娘来,恐怕自己几人到现在都不知道。要是能自己早些知道她藏有好茶,别管用什么方法软磨硬泡,也得讨些来,至少要尝尝才行。
蓝梅对冬儿投过来的谴责视线坦然面对,丝毫不觉有任何不妥,只顾服侍房间里几位姑娘们的茶水、干果。
让冬儿眼热心跳的好茶,人家齐姑娘只礼节性的轻啜了一口,就放下告辞了。
以冬儿为首的几人忙放下手中的茶杯、瓜子,把齐姑娘送出门。
齐姑娘口中客气的让几人留步,午休后还要再来。冬儿看向跟着齐姑娘的许姑娘。许姑娘点点头,表示要和齐姑娘一起走。这样最好,有人全程相送,自己意思一下就可以了,送出几步后,说了请齐姑娘慢走,就停了步子。
目送齐、许两位的身影走远,冬儿回头扯着蓝梅,说道:“好啊,蓝梅。我们朝夕相见,你有那么好的茶,却藏着不肯拿出来给我们喝喝。人家齐家小姐不过来了一下,你忙不迭的又是好茶、又是干果的奉上。你得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女学的配给也要看家世不成?”
冬儿扯着蓝梅的时候,妮子还有些发呆,听了冬儿的问话,不觉有些着急,拉着冬儿的手,一个劲儿的小声叫姐姐。冬儿却顾不上去理会她。
蓝梅并不着急,任由冬儿扯着她的袖子,解释道:“姑娘还真说得不错,要不是齐十三小姐来咱们寝室区,还真没有这个茶点。”
见蓝梅居然这么堂而皇之的承认了自己对她的指责,冬儿惊愕的松了手,指着蓝梅道:“你居然能这么无,那个什么,竟然能够毫不脸红的承认了。”
蓝梅笑嘻嘻的不着急解释,众人一时竟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妮子终于等到能够插嘴的时候,忙拉着冬儿说:“姐姐,那些东西不是蓝梅姐姐这里的,是她去庶务总管房领的。”
“啊?领的?”冬儿听得愣了一下,接着质问蓝梅:“那你为什么从来不说给我们也领一份回来?”
冬儿的话一出口,除了妮子,蓝梅和徐、乔二人都笑出了声。见大家都笑了,妮子有些为难的看着冬儿,很替她不好意思。
面对大家的哄笑,冬儿悻悻的转身往回走,妮子跟上去挽住她的胳膊。说道:“姐姐,她们不是笑你,只是觉得你的表情和说话有趣。”
冬儿瞪着一起往回走的几人,说道:“妮子,你这是劝人吗?你这分明是告诉我,你们笑话我是有原因的。”
妮子立时叫屈道:“姐姐,是她们笑话你,我可一下也没笑。”
乔秀妍当先走进冬儿二人的寝室,站在屋子当中,回身直瞪着妮子说道:“这个小丫头也学坏了,出卖姐妹出卖的这么顺当。”
冬儿意兴阑珊的径直走到桌边坐下,给自己斟了一杯茶。蓝梅跟着过来从冬儿手里拿过茶壶,分别给另外三人斟茶。
冬儿轻啜一小口,品味着口舌尖间的清甜茶香,满足的轻叹一声。才斜蔑着蓝梅说道:“既然这茶是你从别处找来的,想来你也不能常喝。一起坐下品一品这茶的滋味?”
………………………………
第173章 算不算窥视
蓝梅一笑坐下,却没给自己倒茶,只笑着说道:“这茶不多,还是留给姑娘这懂茶的人品吧。婢子是品不出什么的。让婢子说,再好的茶,也不如糖水好喝。”
蓝梅的这句话说的冬儿差点喷出口中的茶,茶虽然没喷出来,却把自己呛得咳嗽连连。
好不容易缓过劲,那边乔秀妍说道:“这有什么,我也喝不出来茶的好赖。话说冬儿,你家家境也不是很好,你怎么就能懂得品茶呢?”
乔秀妍的话让冬儿打了个激灵,看来这段时间在女学呆的有些精神松懈了,这么明显的事情也能忽略。
冬儿用不太在意的口吻说道:“这个就是个人的品味不同了。有的人好酒、好茶的喝了几十年,也分辨不出茶、酒之道。有的人只品尝几次,就能有所感悟。因人而异罢了。”
乔秀妍很认可冬儿的说法,点点头说道:“是呢,我家姐姐和我一样的饮食,姐姐只一口就能品出茶的产地、名称、香气特点,而我却不行,最多也就能喝出是不是太差。”
冬儿听得咋舌不已,说道:“你姐姐这样的,才是懂茶的人。居然还能说出产地、香气,我再喝十年也做不到。”
徐诗语品着口中的茶水味道,问蓝梅:“这个茶确实好,却不知道是什么茶?以前没喝过。”
蓝梅回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听康姑娘说要招待齐小姐,我想着咱们日常用的茶不是很好,怕慢待了齐小姐,就去总管房领了这一壶茶。”
冬儿想知道的正是这个,顺着话题问道:“咱们这里也来过别的姑娘,难道都能领到精致茶点?”
蓝梅笑道:“当然不是。齐家姑娘在女学的待遇,和别家小姐不一样的。”
蓝梅的话不但冬儿感兴趣,其他三人也一脸好奇。乔秀妍问道:“为什么?”
蓝梅说道:“我也是听说啊。听以前的姑姑们说,当年江嬷嬷开办女学很是艰难了一段时间,其中甚至有大家族的姑娘鸠占鹊巢,跋扈横行,不把教长、教习放到眼里,动辄呵斥责骂。虽然江嬷嬷硬顶下来,可是教习们却教得依然艰难。直到齐家当时的大夫人,现在的老太太看不过眼,出面把自家刚刚从京城回来的女儿送进女学,女学的境况才有了转机。齐家不但是当地的望族,就是在帝国境内,也是数得上的大家,”蓝梅少有的轻蔑笑了一下,“府州城的这些所谓富户和齐家比,算的什么?有齐家姑娘规规矩矩的听课、学礼,哪里还会有什么跋扈的女子?个个都老实的不行。”
“之后,江嬷嬷去齐府拜谢,大夫人敬她行事持重不屈、刚正有信,两人一见如故。再之后,大夫人又推荐了几位诗书、琴艺的教习过来,增加了琴棋书画四个学苑,淑宁女学才真正开办起来。”
乔秀妍托着腮,很是畅往的叹息:“噢,原来还有这么多事情啊。江嬷嬷果真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女子,齐家大夫人也是个慧眼识英才的仗义之人。”
徐诗语瞪了她一眼:“听听你说的都是什么?词不达意的,还好意思开口?”
乔秀妍叫屈道:“我这是夸赞两位前辈,就算形容的不太贴切,也不至于不能开口吧?”
蓝梅笑道:“其实,乔姑娘说的也不算错。从那时起,齐家送来的姑娘就成了女学的特殊存在。虽然一样的进学听课,但是却会受到女学中江嬷嬷等教长、教习的尊重。而齐家的姑娘也争气,个个知礼识信,行止有度。学业更是出类拔萃。”
听着蓝梅的述说,冬儿想到,齐家女儿在女学的表现出色,恐怕也是因为齐家老夫人教导、告诫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