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藏着掖着不让人家看见,是不一样的。以后豆苗的事情翻腾出来,再回想起,杨家为了吃独食,竟然不让人进家门,大家街里街坊,还怎么见面?

    二黑也是情绪低落,问杨秀庭:“话传话,那是最快的。用不了多久,大家就都知道豌豆长出的嫩苗能卖钱了。那咱这豆苗还栽吗?”

    杨秀庭寻思着说:“咱还栽咱的,只把它当个寻常买卖做就是了。至于这价钱吗……”说着,看看冬儿,问道:“冬儿,你当时定价钱时,是怎么想的?”

    冬儿回答说:“我当时想着,这个东西大家都没见过,冬天里绿色时鲜稀罕,价格自然可以高些。不过,豆苗其实和生豆芽差不多,有心人一看就大致能明白。人家再试个一两次,也就会栽了。二哥常年在巷子里跑,做的是长久的买卖。要是这里狠宰人家一刀,怕坏了二哥的正经买卖。所以,价钱也就没敢要太高。当然,六十文的价钱也不低就是了。”
………………………………

第26章 被迫降价

    冬儿说完豆苗定价的依据,见杨秀庭还在沉吟,就接着说:“咱家里是爹经常熬糖起灶火,炕上和家里较别家暖和,豆苗长得也好一些。别人家,要是家里不够暖和,又是才开始栽,总得试上一两次。这一两次试过来,就半月、二十天以后了,而且栽出来的豆苗不见得能好过咱家。也就是说,再不济,这二十天咱家卖豆苗不受影响。咱家的豆苗一向是专供着一些人家的,不在市面上卖。所以,即使市面上有了豆苗,只要咱家豆苗拾掇的好,咱的买卖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只是,从现在开始,咱和老主顾把事情说清楚,再分几次把豆苗的价钱降下来。等别家的豆苗出来时,咱把价钱稳定在十五文。不管什么行当,赚不到太多的钱,动心思的人自然就少一些。再一个,早早的把价钱降下来。总比满大街都是豆苗时,咱被迫降价那么被动要好。”

    郑氏皱眉:“会不会降得太多?这样就没什么赚头了。”

    杨秀庭拍板道:“没赚头那是和之前相比。就是十五文一把子,咱家这么些豆苗,一天也能赚几十文,这几十文,能养活一家人了。冬儿说得对,咱们自己把价钱降下来,总比大家伙一窝蜂的都栽豆苗,满大街叫卖豆苗,最后卖不出去的好。”

    冬儿还是有些踌躇:“只希望这个价钱够低,做的人少一些,豆苗的价钱不要一降再降就好。”

    郑氏也怅然:“是啊,一天要是能赚到二十文,跟着做的人还是会有不少的。”

    冬儿想了想,说道:“能知道这事的,大概就是咱们附近这几条街。住这里的人家家里大都地方小,屋子里不够暖和,如果再有操作不好的事情,豌豆的出成率就不好,数量也不多,这样利润就小多了。占地方、利润又小,就不会有太多人家做。咱家有咱家固定的客源,互不影响。咱们要做的,就是保证送出去的豆苗比街面上的干净、整齐、鲜嫩。”

    虽然是这样安慰郑氏,并且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冬儿内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住在这样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大杂院中,谁家里稍稍有个风吹草动,前街后巷、左邻右舍转瞬间就都知道了。

    自家栽豆苗这些天能不为人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主要还是因为自家的生意,家里边边角角存放着讨生活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基本都寻常人家不常有,且能入口,大家都避嫌,平常没事不大来串门。加上前些日子郑氏都是去别家做活儿、唠嗑,才有了这短短一段时间的一点**空间。

    唉,环境还是很重要的,要是居住环境好一些的话,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冬儿闷闷的想,自家的豆苗一直是直接进到大家大户的厨房,根本没在街面上露脸。家里长成的豆苗也逐渐多了,本可以悄没声儿的闷头发财,在过年前后赚个盆满钵满。这下可好,好好的生意来个大反转。用不了多长时间,满大街的豆苗吆喝声中,哪里原本的那许多暴利。

    还是老老实实的帮着老爹,做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糖果生意来的实在、有保障。

    那边二黑勉强振作了精神,对杨秀庭问:“前晌,我和用咱家豆苗的人家打过招呼了,日常我会上门问一声,他们有急事可以去西市找我。下半晌咱两个有时间,爹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西市站半天摊位,让大家也熟悉熟悉?”冬儿赞赏,还是二黑靠谱,虽然有些抵触站摊儿,一旦既然应下了,就能当个正事来做。

    杨秀庭:“要的。”

    二黑又问:“给盛德记的山楂糖送去了吧?人家还算满意吧?”

    杨秀庭:“还好。郝掌柜验看过,都接下了。只是催着我尽快做够二十斤,说了要是卖的好,还要再定。”把钱袋递给郑氏。

    郑氏探看了钱袋里丰富的内容,脸色才稍稍敞亮了一些。

    杨秀庭:“先吃饭吧。”坐下后,又对二黑说:“下半晌,二黑和爹先去站站摊位,爹带着你和周遭的人打个招呼,有事也好照应。然后就是你自己独自做了,爹还得早一些回来,把差盛德记的糖做好,明天一早好给人送去。还得再多做些咱自家的山楂糖,我给你康二叔也送一些。”

    康二叔也是卖糖的小贩,和杨秀庭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年纪比杨秀庭要小上几岁。这个时候的小老百姓对名字没什么讲究,康二叔的名字就叫康二。虽然康二和杨秀庭相处的很好,但是各自忙着自家的生计,走动的不多。冬儿只在中秋节的时候见过康二一次,那时他带着媳妇和一双儿女,提了两包点心和一些水果,来看望杨秀庭。

    听二黑说,康二做出来的糖不如自家老爹,所以康二家里人口虽少,家里日子却紧巴的很。

    杨秀庭这时说给康二送山楂糖,也是希望拉吧康二一把,糖果的种类多一些,买卖也就能好一些。

    豆豆从午时回来,就看到大人的脸上不好看,很识眼色的没开口嚷嚷饿,只在一旁耐心的等着开饭。终于听到杨秀庭宣布开饭,才长出了一口气:“哎呀,可算是吃饭了,饿死我了。”

    二黑笑他:“你就是个饭桶。”

    豆豆跑去先给杨秀庭端碗,赶紧着给自己端了一碗,坐在小板凳上,边吃边对着二黑翻白眼:“你不是饭桶,你别吃饭。”

    二黑笑着:“我要干活的,当然不是饭桶。”

    郑氏把碗塞到二黑手里:“别这么挤兑豆豆,他还小呢,能干什么活儿。”

    杨秀庭接口:“豆豆也不算小了。家里不忙也就算了,现在眼看着活儿越来越多,也该让让豆豆帮着打个下手。家里的柴得多备些,豆豆今天就和冬儿一起去打柴吧,力气小就少背一些,多存一点是一点。”

    郑氏不悦道:“打柴要去城外的,回来还要交进门税。再说,豆豆呆不住的性子,别去是去了,还得冬儿看着他,添了乱不说,再把他丢了。”说着,看了二黑一眼。

    二黑挑了挑眉,没说什么。

    杨秀庭端着碗,看看郑氏和豆豆,没再坚持。
………………………………

第27章 大家都很有好奇心

    郑氏边吃饭,边问杨秀庭:“怎么想起来给他康二叔送山楂糖?你不是说,人家做糖的师傅,试一试就能做出来,他康二叔应该也能做出来吧。”

    杨秀庭摇头说道:“康二的手艺还是差一些,怕他做不好倒浪费了材料。他那个摊子也卖不了多少,不值当的做一锅,还是我做的时候给他捎带些好了。”沉吟了一下,又说:“今天送去山楂糖,我问问他打算自己做不。”

    现在家里人午饭都是坐小板凳,围着放在地上的桌子吃,很不习惯。但是,家里凡是有空档的地方都放置了豆苗,也只好这样。所以说,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豆苗的生意其实也不是太好做。

    二黑看着满家里的豆苗,说:“爹,要不要让娘抽空去工匠巷子看看,有没有人家替下来木板什么的,要是有便宜的,买一些下来,搭个架子放这些豆苗。看看这些天,可真是,转个身都不方便。”

    郑氏听着又要花钱,就皱皱眉。不过看看屋子里的情形,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下半晌依然是冬儿独自去打柴。

    家里用的火多了,冬儿打柴也就不再随便捆一捆了事。无论树枝、灌木,都是捡粗壮、结实的砍。一捆看着小了不少,却分量十足,砍柴用的时间也长。

    今天没估算好分量,一捆柴背着有些费力,冬儿一路上歇了好几歇。原本就累得气喘吁吁,却在街口遇到奋力推车的二黑。

    冬儿不厚道的笑了,有些气吁吁的跟在二黑旁边,笑着说:“我以为就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力气,又不会算计时间,才回来的晚了。原来二哥见天的在街上跑,出了名的聪明伶俐,也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啧啧,这车推得有多吃力,瞧瞧这累的,回来的可真够晚的。”

    二黑还没来及说什么,身后一个声音响起:“你这小妮子真是淘气,你哥人小,推这么重的车,帮不上忙就是了。还满口的风凉话。”

    冬儿连忙让开身回头,见是翠英娘,忙赔笑道:“是姚婶婶啊,我这不是看我哥累了,逗逗他开心一些嘛。”

    二黑也连忙说:“没什么的,婶婶。冬儿就爱逗乐,我们总是这样说话的。婶婶您这是刚下工?”

    姚婶婶,也就是翠英娘,这些天找了个染坊的活儿,估计这是刚下工回来。

    翠英娘应了二黑一声,嗔怪的看了冬儿一眼:“看看你哥多懂事。”说着,用手扶了扶冬儿背上的柴,皱眉:“怎么没个谱,背这么重。以后可不能了,你年纪还小,当心压坏了身体。”

    冬儿连忙赔笑点头:“往常没这么多,今天是不小心砍的多了,没舍得丢掉。”

    翠英娘虽这么说了,也没法子,只握着车辕帮二黑推车。

    二黑感觉轻省了很多,忙向翠英娘道谢。

    翠英娘:“谢什么,这是赶上了,搭把手的事儿。”说着转了话题,问:“今天下晌听人们说,你家里栽了什么豆苗子,能卖钱,说是满屋子都是。是真的吗?”

    冬儿听到“是真的吗”这个词儿有些好笑,接过话:“是真的。”

    翠英娘惊讶:“真的能卖钱啊?”

    冬儿连连点头:“真的能卖钱。”

    翠英娘推着车,困惑道:“原来是真的啊。你爹和二黑整天出门卖糖果,没见你家里卖别的什么东西。我今天听到还有些不信呢。”

    冬儿笑着说:“姚婶婶,寒冬天冷,豆苗怕冻坏了。我二哥拿棉布一层层的裹好了,放在糖匣子里,才会给人家送去,您哪里能看得见。”

    翠英娘恍然:“哦,我说呢,一个院子里住,我怎么从来没见你家里买过什么豆苗子。”转头又问:“那是个什么东西?你家里有地方栽?”

    看看,咱古代的劳动人民的好奇心。

    都这时候了,再没有藏私的必要,冬儿索性仔细介绍道:“栽豆苗挺占地方的,做法倒是简单,就是让豌豆在盘子里长出嫩苗。因为家里栽满了豌豆苗,我娘都没地方做活,前些日子整天串门、找地方做针线呢。要不是我爹的生意忙,估计我娘这几天还串门子做活儿呢。”

    翠英娘有些想不通的样子:“豌豆的嫩苗子和草差不多吧,那能好吃?能卖的出去?”

    听翠英娘说的有趣,二黑笑了:“多好吃肯定说不上,不过嫩绿的颜色鲜亮、好看,有钱人家大鱼大肉吃的腻了,图个清淡、新鲜。”

    翠英娘也笑了:“我就说嘛,咱们这样的人家过日子,每天都清淡的很,哪里还会花钱去找清淡。”转而又说:“不过,有钱人肯买,咱也乐的挣钱。说来,你家今年又添了山楂糖,生意好了不少吧。我听翠英爹说,这些天路过西市,见你爹的摊子上总是有人光顾,不见冷清。”

    二黑笑着:“还好,糖果的买卖,夏天不好做,也就是在冬天好一些。虽说都是零星的小买卖,但买的人多,还是能多赚一些的。”

    说着话,就拐进了巷子,迎头遇到杨秀庭。

    杨秀庭忙接过二黑手里的车辕,边向翠英娘道谢:“看看,我该早些出来接接二黑的。大妹子劳累一天了,回来的路上都不得闲,还得劳烦您帮着二黑推车,真是不该。”

    杨秀庭推的轻松,翠英娘也就放开了车辕:“没什么的,不过搭把手的事儿,街里街坊的,任谁见了不得帮个忙。”

    二黑腾出手去接冬儿的柴,冬儿摆手:“眼看着到家了,还是不倒腾了。”

    进了院子,和翠英娘招呼一声,各自回家。

    三个人把推车和柴禾安顿好,一进家门,就看见家里放了两个简陋的架子,炕上腾出一方地方放了桌子。豆豆正坐在炕上冲着冬儿和二黑笑。

    二黑笑他:“臭小子,早早就坐到了炕上,这下高兴了。”

    豆豆得意的显摆:“那当然,下晌还是我帮着娘去买的木板。”

    郑氏边盛饭,边催促二黑三人人洗手吃饭。

    二黑端饭时,郑氏问:“刚才听见院子里的声音,你们和隔壁姚婶婶一起回来的?说什么了?”

    二黑笑着:“姚婶婶问咱家的豆苗了。娘,您今天出门,有没有人问您豆苗?”

    郑氏撇撇嘴:“那还用说,问的人还不少呢。”

    杨秀庭比较公允的说:“也有人问我,其实大部分人不过是有些好奇,也不是所有人都存了要卖豆苗的心思的。”

    二黑也说:“是呢,我看姚婶婶就是随口问问。还感叹了咱家添了山楂糖,今年的生意比以往好。”
………………………………

第28章 盛德记的伙计

    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冬儿问杨秀庭:“爹下晌做的模具糖怎么样?筛选下来的次品少了些吧?”

    杨秀庭回道:“少很多了,成了十五斤,选下来的也就是几两。再做两次能更少。”

    杨秀庭夹了一筷子咸菜:“我明天把这十五斤糖都给德盛记拿去,看他们能留多少。”

    二黑觉得不妥:“还是差多少拿多少吧。这么冷的天气,放在南房里也不会返潮。一下子都拿去了,人家没准儿会觉得咱要强卖人家东西。再说,模具出来的糖,只供盛德记。若是人家要不了那么多,咱就是拿回来,人家知道以后也还是给他家。虽说天气冷,多放两天没什么,但还是新鲜做出来的更好。”

    杨秀庭想想也是这个理,点头:“成,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多跑一趟的事情,他家要是卖的好,还要添,再跑一趟就是了。二黑说的是,不能让人家觉得咱的东西不值钱。呵呵,虽说确实不值什么,他家做糖的师傅不是也没做出来嘛。”

    二黑又问起康二叔那里的情况,杨秀庭笑着摇头:“你康二叔就是执拗,山楂糖倒是接下了,还高兴的很。就是说什么也要按零售价的九成给我算钱。我费了老半天口舌,说只不过捎带的多做一些,他才答应了按本钱算。我告诉他,卖完了自己来拿货,到时候算钱。”

    郑氏也说:“是啊,他康二叔家里的日子也紧巴,咱能帮着一些忙那是好事。”

    杨秀庭:“康二恁的多心,我问他要不要试试自己做,我教他。那家伙连连摇头,说出个新式糖不容易,不能这么把手艺散出去。还说,要是他卖的好了,从咱这里拿货还是要按规矩来的。”

    郑氏:“他康二叔就是仁义。”

    第二天杨秀庭送去糖,人家果然没立时追加,只说让他等信儿。杨秀庭带消息回来,郑氏又是一阵的不安。好在自家的买卖也不错,二黑间或给豆苗的主顾送货,还得杨秀庭去站摊位,杨秀庭倒也不闲。

    二黑送了别家的豆苗,路过齐府后门时,就去敲门,打算问问齐府的厨房是否需要豆苗。

    守门的小厮打开门,正巧刘管事在门房。看到敲门的是二黑,笑着:“正说你呢,你就来了。”

    二黑忙上前打千问候,笑嘻嘻的道:“刘爷您好啊,劳您说道小的,是小的的福气。”

    刘管事笑道:“看看。就显你机灵、会说话。”

    二黑忙回道:“哪有,哪有。真是小的有福气,才能得您说道。亏了您府上要这个豆苗,不然小的哪里有机会凑您跟前说话。”

    刘管事摆手:“哪有你说的这么玄乎。先别说这个,听账房说,你前天送来的豆苗,四十五文一把。我正要找你问问怎么回事,可是豆苗不太好了?看着不像,主家吃了也没说不好。”

    二黑连忙摆手,说道:“那可不敢,刘爷。要是豆苗有丁点儿不好,小的绝不会给您送来。正要找机会向您说说这事。”

    刘管事:“哦?有什么事情,进屋子里说吧。”

    小厮留在门外,两人进来门房。二黑就说了豆苗降价的原因,最后说:“本来想着这是个新鲜吃食,做个独家的买卖,价钱也会高些。现在既然街坊们知道了,难保有人栽出来卖。卖的人多了铁定要降价,我爹说我们这里先将价钱降下来。一来,价钱降下来,动心思栽豆苗的人会少一些。二来,我家里刚开始卖豆苗时,多亏了您几位照顾生意,不能叫您几位难做。我爹估计着,别人的豆苗栽出来卖,怎么着也得十几天后,咱们先降了也好看些。等别人的豆苗上市了,我家的豆苗也比市面上便宜一文。”

    刘管事笑了:“那倒不用,不过一文钱,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东西好才行。”

    二黑忙说:“东西一定是好的,价钱也要便宜一些,总要好过市面上的豆苗,小的才敢给您这里送不是。”

    刘管事沉吟了一下,说:“冬天里鲜嫩的菜蔬极少见,作为独家的买卖,原本你卖的也不贵。不过要是满大街都是卖豆苗的,也就没什么稀罕了。”又问:“听你的意思,这些天陆续的还要降价,要降到多少?”

    二黑:“我们商量着,在别家的豆苗出来之前,把豆苗的价格稳定在十五文。您看怎么样?”

    刘管事在半个月前,因为这个豆苗汤得了主家赏赐,对二黑的印象也一直很好。这时听二黑问,随口说道:“行。十五文的价格有些低了,不过先这样做几天,看看市场上的行情,高低还可以再调整。”

    又问了二黑明天可有五把豆苗的现货,府里宴客要用。

    二黑盘算了一下,应了下来,答应明天一早送到。

    把事情说完,辞了刘管事,二黑到西市接替杨秀庭。杨秀庭正应付着一个顾客,一边还一个伙计样的小子说着话。见二黑到了,把顾客交给二黑,笑着和那个伙计说:“看看,说着就到了。李小哥,这就是我家二小子,你以后有事也可以和他说,叫他二黑就成。”

    又和二黑说:“这是盛德记的李小哥。这几天盛德记有事,都是李小哥传的话。”

    二黑把顾客招呼的走了,又忙和李小哥问好:“李家哥哥好,有劳哥哥了。”

    李小哥笑着拉住他:“真是个会说话的。杨大叔有福气,一看二黑就是个机灵、靠得住的。以后杨大叔能享福。”

    杨秀庭和二黑交代:“李小哥传话说,郝掌柜让我去一趟,正好你来了。你看着摊子,我和李小哥去一趟。收市的时候,我来接你。”又和李小哥解释说:“二黑人小、力气薄,推车吃力的很。”

    二黑连连应声,让杨秀庭不要耽搁。

    天擦黑时,来接二黑的是冬儿和豆豆。其实也不是接二黑,是帮着二黑推车的。两个小的一边一个,帮着掌辕的二黑推车,倒也轻快。

    豆豆嘴快:“二哥,咱爹忙得厉害,不能来接你,就让我和姐过来了。你猜爹忙什么呢?”
………………………………

第29章 家里的买卖好起来

    二黑知道杨秀庭是跟着盛德记的活计走的,那么杨秀庭自然是接到活儿了。但是看豆豆一脸的灿烂,二黑这个好哥哥也堆了一脸的好奇,问:“是啊,爹忙什么呢?忙的整个下晌都做不完?”

    豆豆侧着脸,扬着下巴:“盛德记的掌柜又和爹定咱家的山楂糖了,明天要三十斤。三十斤呢!明天就要,爹直到现在还没做完呢。娘可高兴了,说要是这样下去,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二黑忙对着豆豆表示出一脸的惊讶:“哦!三十斤啊,好多呢,是吧。”

    豆豆重重的点头:“嗯。”

    冬儿看着好笑,二黑真是个好哥哥,对弟妹真是没的说。

    三个小的回到家,郑氏正忙着做晚饭。

    冬儿今天打柴回来,还没进家门,郑氏就告知没人去接二黑回来,让她带着弟弟去找二黑,帮二黑把车回来。想到那次二黑费力推车的情形,冬儿家门都没进,领着豆豆去找二黑回来。

    这时进门,冬儿才看到家里堆堆砌砌的乱成这样。家里的大小凳子上、柜子上都放着晾盘,晾着刚成型不久的、各种形状的山楂糖粒,做糖的器具则粗略的堆在一旁。

    家里的豆苗,除了置物架上放的满满登登,连地上都是盘子,只留了必须走的通道。满家的这个凌乱,怎一个惨字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