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巧云也发现了,汤先生是个臭脾气,但是最犯脾气的时候,就是对着冬儿时,跟别人都要好一些。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自家姑娘,能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气的跳脚。

    冬儿嘴上嘟哝着,还是问了问巧云午饭要些做什么。王嫂子不再,也不知道巧云单独做饭行不行,要知道,这是中秋节的饭呢。

    昨天,冬儿硬是把王嫂子撵回家去过中秋,只把巧云留下来陪自己。现在这情况,王嫂子、巧云两人和自家,算是分家另过的,自己这里又没有很多事情,有巧云留下来就行。王嫂子也是拖家带口的,回去和男人、孩子过个节,比留在这里没事做要好的多。

    冬儿看了巧云准备的饭食,又在汤先生这里转来转去,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

    汤先生则知道她家里只有郑氏一人张罗饭食,和她应对了几句,就催她,“快回去吧,你娘一个人做一桌子饭食,总要有个人帮着些。再回去的晚了,你娘又不高兴。”

    唉,的确得回去,王嫂子和巧云都不在,她就得让郑氏来来回回的使唤,大春则摆着长子的派头,舒心的看郑氏使唤她。真心不愿意回去。

    冬儿磨磨蹭蹭的往外走,临出门时,对汤先生说道:“等下晌的时候,我再过来帮巧云准备晚上的饭食。”

    汤先生看着冬儿出去,才对巧云说道:“冬儿是个知道好的孩子,你好好跟着她,她总不会让你吃亏、受委屈的。”
………………………………

第262章 中秋

    冬儿回去,果然惹来郑氏的一大通唠叨,杨秀庭有些听不过去,说了句:“大过节的,不要说那些不高兴的话。”这才把郑氏的话头打住。

    说起来也不怪郑氏着急,这几个月,凡是冬儿回家来,王嫂子和巧云都是跟着一起的。王嫂子想着让冬儿在家里的地位高一些,就不让冬儿干活儿,总是把她自己和巧云两人当做杨家奴婢,把杨家上下都侍候的挺周到。像做饭这些的,有了王嫂子和巧云帮手,郑氏能省好多事。

    这两天,王嫂子两人都不在自家呆着,平常就是在南房里,做饭吃饭在汤先生屋里。自家的活儿,虽然有冬儿打下手,但是冬儿一个多月才回来一次,终究不如王嫂子和巧云两个下人好使唤。

    今天又是个像样的节日,操办的饭食又多又复杂,郑氏一个人还真不怎么忙的过来。

    冬儿不动搜的时候就不说了,既然上手干活了,那也是很利索的,上手帮着郑氏,果然饭菜准备的快多了。

    午饭端上来,杨秀庭当先动了筷子,又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口中咀嚼着一筷子菜,看看面前的一桌子饭菜,再看看这间住了二十几年的房子,感慨道:“想想前些年,我还以为,咱家会在着凉山街住一辈子呢,没想到咱还能开买卖,还能买个那么大的院子。”

    大春也跟着杨秀庭喝了一口酒,呵呵的笑着说:“看爹您说的,咱家就是不开买卖,儿子也不会让您和我娘在这小房子里住一辈子。我还有手艺呢。”

    大春这话郑氏一听就觉得舒心,她欣慰的直点头,“大春这孩子,就是有孝心。”说着还用不甚满意的眼神瞥了冬儿一眼,哪像这个没良心的,白白从十月怀胎把她养到这么大。

    冬儿接收了郑氏的眼神,面无表情的夹了菜送进口中,一边咀嚼一边把目光转向别处。

    杨秀庭见母女俩又要较劲,忙说道:“咱家能开买卖还多亏了冬儿,要不是冬儿的点子多,我现在还推着车在西市摆摊呢。”

    豆豆连忙点头,还没来得及张嘴说话,就被郑氏截断了,郑氏说道:“就是你抬举她,还是你的手艺放在那里,咱们才能做到今天。”又看了一眼冬儿那明显不逊的神情,数落道,“就她那点子?照着她说的,只怕咱们还碾花生末,不知道浪费了多少食材呢。”

    冬儿见杨秀庭面带不忍,忙夹了一个鸡块放到杨秀庭碗里,“爹,您吃吃这个鸡块,做的不错,味道很好的。”由着自家爹说出话来,自家娘再对答两句,只怕自己会气的吃不下饭。

    杨秀庭把冬儿夹来的鸡块放到嘴里,想着饭后再和冬儿好好说说,自己这个当爹的知道她的好,让她不用在意她娘说的话。她娘就是那个容不得别人主事的性子,这么多年操持家务不容易,其实也没坏心。

    豆豆没心没思的瞄了瞄冬儿,再看看桌上的其他人,再想想在徐友德嘴里,自家姐姐可是很厉害的,富贵云集的淑宁女学,姐姐都能神采飞扬的过活,可是在家里,就会被大哥和娘亲说的一文不值。不由得心里就想,要是自己是冬儿,只怕也不会愿意回家的。

    中秋的饭菜倒是挺丰盛,肉蛋鸡鱼都有,可是除了大春和郑氏,剩下的三人都吃的不怎么好。杨秀庭只是些微的喝了两小盅酒,感觉很是没味道,他甚至觉得,若是冬儿不回来,或许这顿饭大家会吃的舒坦一些。

    也不怪杨秀庭这么想,若是留下冬儿,那么就得让主妇郑氏和长子大春离开,那岂不是更加冷清?

    冬儿也有这个自觉,知道自己在家,让家里的气氛不融洽。吃过饭,她就主动收拾饭桌碗筷,洗涮锅碗餐具。一气儿做完了,撂了一句“午睡去了”,就直接溜回了自己住的南房。

    这时,巧云已经回来了,正眼巴巴的看着上房,想着到底杨家太太给姑娘安排了多少活儿,她家姑娘怎么还不回来。

    见冬儿回来了,忙着让她炕上坐,又是倒茶,又是问询做活儿累不累。

    冬儿一边往炕上坐,一边笑着说:“不累,你家姑娘是干活儿长大的,不过洗涮个碗筷的活儿,能有多累?”

    巧云把倒了清水的茶盏放到炕桌上,问道:“您家大爷有没有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冬儿回道:“没有,他现在明白的很,根本就不会惹我不高兴。”只会挑唆她娘来做他想做的事情。

    巧云也看到冬儿神色间的不以为然,宽慰的说道:“姑娘不用烦心,咱后天就启程回学堂,明天您再和喜春嫂子做做针线,练练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是,咱就找喜春嫂子消磨时间去。”冬儿笑一笑,“咱们略歇歇就午睡,没什么事儿,你也可以睡一会儿。”

    中秋节晚上,天气还算晴朗,明月高悬,繁星点点。偶尔有丝丝缕缕的轻云飘过,却遮不住月亮洒下的清辉。

    一院子的人,或独家坐着,或者串桌子扎堆儿,热热闹闹的赏了个月。巧云侍候着汤先生坐在他自家的桌子旁,一碟花生、两碟子酱肉、一壶小酒,一盘各色水果,汤先生甚是惬意的邀请各家的家主前来小酌。

    清亮的月色星辉洒下,让院子里的热闹气氛中,有了些静谧。

    秦先生知道汤先生年底也是要去京城的,对汤先生的际遇大为感慨。谁能想到,注定会孤独终老的穷秀才,会因为院子里别家有了两个出色的孩子,竟然有了能暗度晚年的将来。

    所以,汤先生这里邀请各家家主,秦先生首先端了一碟蜜饯,就笑着前往了。

    秦娘子却没在院子里摆什么桌子盘碟的,只是在自家炕桌上摆了些月饼、水果之类,娘三个坐着闲话。

    一个原因是要避着点杨家女儿,她不想让自家儿子多看那女子一眼。再一个,秦娘子对于冬儿的这种做法很看不上眼。

    眼看着就要被抬进豪门了,这杨冬儿却不知道收敛,整日里不说在家里做个针线、写个字什么的,却还依然固我的在院子里这家、那家的晃。昨天竟然还出院子,去了蔡家的馆子,蔡家馆子的食客们,那真是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她也不怕惹得张家不快。

    秦希颉听得她娘在那里说道,只低了头,默不作声的想着自己的心事,她娘不愿意让冬儿出现在自己眼前,也想让自己知道,杨冬儿不是个能做大家正室的女子。

    可是,现在看来,就是没有张爷,他想娶冬儿做妻子,冬儿也不会愿意。只看冬儿对自家娘亲避之不及的态度,就知道,依着冬儿那通透的性子,断不会给自己找个这样的婆婆。

    中秋的月,赏的很晚才散了。由于冬儿挪到了南房,大春也就没在夜里赶回罗木匠家,在自家正房住了一晚上。

    这一晚上住的,让郑氏很是满意,真切感受到,家里没因为一个要给富家做妾的女儿,而把长子拒之门外,这几个月来,首次有了不被强权压制的感觉。

    第二天,大春也没急着离开,早饭后,大春很是关切的提醒冬儿:“冬儿不是约了喜春嫂子做针线吗?让喜春嫂子等久了不好吧。”

    冬儿笑眯眯的点头退出正房,示意守在南房门口的巧云,一起回来。

    进了门,巧云问冬儿:“姑娘今天都不用洗涮碗碟吗?”

    冬儿笑道:“我大哥大概想看看我娘给他要了什么东西,就把我早早的支出来了。”说着,就去铺纸、拿笔墨,“正好,今天前晌,咱就练字了,不做别的,吃午饭的时候才过去。”

    巧云笑道:“小心您家太太不给您饭吃。”

    “那样最好了,”冬儿听得眼睛一亮,“到时,咱立马就去兰芝家,吃她家的馄饨,她家还有胡饼和小菜,味道美美的。”

    果然,冬儿一直练字,直到吃午饭的时候,才慢腾腾的回去上房,其时,郑氏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前晌,郑氏和大春一起看了从冬儿处拿来的东西,大春对于自家娘亲的收获意外且惊喜,大春不停嘴的恭维,让郑氏的心情好的不得了。再加上今天的午饭不怎么费事,多用了昨天的剩饭,倒也没什么工作量,所以,郑氏对于冬儿明显的偷懒行为没过多指责,只是神情不满的指使冬儿去摆碗筷。

    再一天,就是启程会学堂的日子,大早起来,冬儿又端详了一遍这个院子,和自家的那个房间,这里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最初的栖息之地。

    在这里,她婉转的告诉杨秀庭,糖也是可以做成别样,可以带来富贵的。

    她在这里栽了豌豆苗,从而认识了兰芝一家,出主意让她家摆了个馄饨摊,她家善于经营,把蔡家的馄饨摊做的远近闻名。

    豌豆苗也让二黑和齐家有了交集,有了现在的差事。

    这个院子了的那个酸腐老头,对二黑和她兄妹二人呼呼喝喝的,没给什么好脸色,却一心教二黑认字、书写,一心担忧着自己,担忧她这个不逊的女子以后可怎么办。

    这个院子的姚婶婶性格爽朗,把她带到了霓霞染坊,她在那里做事,得到了张谦、廉伯、王嫂子的看重,她才有了今天。
………………………………

第263章 事情坏在那个乡下女子身上

    自己再回来休假期就是一个月以后了,那时,自家已经搬到新院子,这个院子的那个房间就会再搬进来别的人。

    大概也是基于和冬儿同样的想法,虽然冬儿前一天已经和各家告别过了,可是留在家了的翠英、喜春嫂子都出来送冬儿。

    翠英看向冬儿的表情更是不舍,喜春嫂子笑话她,“这个妮子,最是舍不得你,以后可怎么带她去吃馄饨呢。每次说起你,总要说说你带她去吃的馄饨有多美味。”

    冬儿被喜春嫂子说的笑了,翠英却不好意思,不依的扯着喜春嫂子的袖子说道:“嫂子你净瞎说,我哪有每次说,不过偶尔说说,就被你听去了。”

    冬儿搂了搂翠英肩膀,低声对她说:“没关系,我再回来,还找你去吃馄饨,断不会把你忘了。”

    喜春嫂子看见两人凑得近,感叹道:“眼看着你们都大了,翠英也开始说亲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也是要出嫁的。”

    喜春嫂子的话说的翠英的神情更加暗淡。

    郑氏那里催促着,“车都进巷子了,快些上车,耽搁的久了,影响巷子里的人进出。”

    冬儿再次回到淑宁女学,回去休假的刘檀溪也没来女学了,没有解释,只是不来了。

    说起这个,齐十三娘面带不屑,“按说各家有各家的长处,刘檀溪看着也是个聪明人,却总是不看自己的长处,总想着在各方面、把所有人都压下去。这次,也不知她怎么想的,竟然和曲家姑娘勾结,做出这样的事情,估计她对着她家里人,也不容易交代过去。”

    齐十三娘说着,很认真的问冬儿:“你知道刘檀溪和曲家的关系吧?说起来,你家的廉主事也真是能耐,这么一桩小小的姻亲也能被他查出来。”

    冬儿和齐十三娘坐在蔡嬷嬷管事房的檐廊下,看着渐渐西沉的日头,点头说道:“姻亲关系我倒是听王嫂子说过,可是,她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我和她丁点儿的关系也没有,话没说过一句,见面都是有数的几次,她却肯冒这样的风险陷害我。我想了好长时间,没一点头绪。”

    齐十三娘罕见的露出贼兮兮的笑容,低声说道:“如果我告诉你,她不敢害我,以为你比较好欺负一些,所以想用你的名声来连累我,你相信不?”

    “呃,”冬儿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还能有这种事情?这脑子,怎么长的?居然能这么拐弯抹角的解决问题。”冬儿想了想,问齐十三娘,“如果我真的被,那啥,抓个现行,你会受影响吗?”

    齐十三娘点头道:“依着咱们两个这些日子相处密切,若是大家说起我的时候,有人提一下你,比如说,这么好的女子,却没认清杨冬儿那样的人。那么,我的人品、名声就一定会受影响。”

    冬儿听了大惊,“那,和你交往不是很有风险吗?”

    齐十三娘笑着点头不语,冬儿遗憾道:“可惜那么多人都不明白,仍然挤破脑袋的和你套近乎,想和你结识,”边说,一边还很沉痛的摇着头。“而我,明知道她们处境危险,却不能提醒她们,这叫我情何以堪啊。”

    齐十三娘嗤了一声,说道:“人家别家女子哪会像你这么招人恨,背着一个贫家女的身份,做着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难怪会让人嫉恨。”说着,又上下打量冬儿几眼,“就看看你现在,哪个学生像你一样,可以随意出入总管事嬷嬷和总掌嬷嬷的院子,像逛自家院子一样。这么风光的身份,让你给学生会临时担个职,你都不肯,只想着自己逍遥,难怪人家会眼热。”

    这是哪儿跟哪儿,这些能放在一起说嘛?冬儿狠狠的瞪了齐十三娘一眼,“照你这么说,她们害我还有理由了,还是可以理解的?”

    齐十三娘得意的笑道:“哪里,哪里。我不过就是这么一说,主要还是说你足够耀眼。”

    “那你还不如不说。”冬儿撇了撇嘴,不过就是没帮着她做事,就拿这些话来气自己。也不想想,自己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贫家女子,已经帮了她很多了,不是吗?

    冬儿想的气愤起来,又翻了齐十三娘一眼,指责她,“做人一点也不厚道。”

    好在构陷冬儿的这件事情已经算落幕,几个相关人也都处理了。

    那个俏儿被撵出女学就不见了踪影,听廉伯布置下去的人说,俏儿连曲家的门都没能再进去,直接在街口就被牙婆领走了。

    叫二赖的泼皮被打了个半死,扔到大街上,他家里人才把他抬回去。

    那泼皮也够狠,当天,稍稍处理了一下伤势,就拖着半条命的身子,找到曲家后门,口称曲家嬷嬷没和他说清楚,她们算计的这家居然有通天的本事,自己什么口风没露,自己和曲家丫头的身份就被人家查了个底朝天。并且,曲家的丫头不会做事,直接导致了这件事情败露。所以,曲家不但要支付事成之后才给的另一半银子,还要翻倍补偿他。

    二赖找到门上的时候,曲老爷正闹心的厉害,在淑宁女学外院事情之后短短几天里,曲家就被好几个人匿名上诉,告了他家一系列的贪墨、不作为、钱粮账目有问题,办差也处处受阻,一时间曲家几个在衙门做事的族亲焦头烂额。

    这时,又被个半死的赖子堵在门上,也着实没精力再惹出别的事情。话虽这么说,但曲老爷也不愿自家吃这个亏,直接差人快马找到姚二爷,请他过来商议。

    姚二爷那里也是忙的脚后跟超前,几家酒楼里也是连连出事。吃霸王餐吃出污物的,在他家酒楼里撒酒疯叫嚷吵闹的,两伙人在酒楼里大打出手的……等等状况层出不穷。

    这种种麻烦状况,算起来,吃霸王餐那是最好处理的,倒是两伙打架的最难办,说起这个,姚二爷几乎要掩面而泣。打架的两伙人,一个是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另一个是府州大乡绅的独子。若论起来,是知府大人的小舅子没理,人家乡绅家儿子那是受害者。

    人家两家人不但身份高,而且,事后第一时间就诚挚的带了礼品上门,给姚家道歉,知府大人的小舅子除了足额赔偿酒楼的损失,还给了姚家修葺酒楼期间耽误的收入。

    可是,损失不是这么算的啊。那是自家最大的酒楼,被打坏的东西多就不说了,最重要的是二楼的地面、栏杆,各处窗户,都破损很严重,甚至有一面墙不知被什么东西砸的,居然能穿了洞,整面墙看起来都晃晃悠悠了,这些根本就不是几天就能修整好的。

    更让姚二爷心惊、不安的是,街对面经营的半死不活的银楼,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头换面,挂起了酒楼的牌匾,而且已经开始做生意了。而自家的酒楼,三天前打的架,今天才刚刚开始动工修葺。

    本来姚二爷就有诸多的烦心事,接到曲家递来的信儿,心里更添了恼怒。可是,他又不敢对官职在身的曲老爷拒之不理,无奈只得乘车去了曲家。

    在曲家见过曲老爷,一番明明暗暗的言语来往,姚二爷只好忍下自家女儿是排在曲姑娘前面的胁从,还得对曲老爷连连致歉,口称自家那个不懂事的女儿连累了曲姑娘。

    说完这些,姚二爷又和曲老爷商量,“咱家闺女,那都是懂事知礼的孩子,要说坏事,还是坏在那个乡下女子的身上,如不是有她,咱们两家女儿怎么会落得如此境地。没有咱们在这里为难,倒让她家里没事人一样,曲大人您说是不是?”如果没有乡下那个蠢丫头顶在前面,自家闺女绝不会这样做事。

    曲老爷听得眼睛一眯,眼望姚二爷,会心的笑起来。

    离开曲家的姚二爷,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想着曲老爷替他家曲小悠推脱的话,直想的气闷不已。只要仔细问问,明白人都听得出来,是她曲家姑娘算计自家那个蠢女儿,让自家女儿信口托了曲家嬷嬷做事。可是,人家是官身,自己一个买卖人,断断不敢和人家翻脸,所以,这个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来。

    姚二爷咬着牙,恨恨的念叨了两句蠢女子,好在曲家会想办法找乡下的那个村姑,心里也算有了一点点安慰。

    涉事者之一的张倩倩,她家就更不能提了,全家也不过有百十亩地,几家佃户。原本以为自家女儿容貌美丽,在淑宁女学混个好出身,日后的婚配自然容易巴上大户人家,到时候,自家能跟着女儿沾些银钱上的光不说,在族里也能多些分量。

    可是,女儿不过回家过了两天假期,再回去就不一样了,直接就被淑宁女学撵回来。话说,淑宁女学发生事情的时候,自家女儿还在家里,甚至早一天就到家了,怎么能怪到女儿头上?就凭府州城曲家姑娘的一番话吗?
………………………………

第264章 张倩倩,曲家人找你

    张氏家族找的那辆破旧马车把倩倩接回来,张家族长都没兴趣问一声,就把他家和他家闺女仍在一边了。连府州城姚家都没二话的把自家闺女带回家去了,几代官身的曲家干脆就没让他家女儿来女学,他们这些乡下人还能怎样?怪只怪他们族里的人看走了眼。

    族长也早早的告诉过他夫妻两个,花在他家张倩倩身上的钱财,族里自认看错了眼,认倒霉了。

    张倩倩的爹张二秧和他婆娘却不甘心,自家女儿哪有那么大的脸面,指使城里的大小姐做事,没准儿是她们看自家闺女没心眼儿,成心陷害倩倩呢。

    张二秧夫妇追着张倩倩问了两天,张倩倩推脱不过,最后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只一样,她一口咬定自己知道她们计划这个事情,绝对没有主使。

    张二秧夫妇听了张倩倩的回答,满心失望。这就是说倩倩参与了那件事情,依着自家微薄的家世,只要是参与进去,不论做没做事情,淑宁女学都不会留她。

    张倩倩见自家爹娘紧紧地追问自己,心里还希望着,如果自己不是主使,能再回淑宁女学当她的大家闺秀。可是,她一说完,就见爹娘满脸的失望表情,知道大概没指望了,痛心之余,失声痛哭。

    从女学回来,张倩倩身上的淑女光环没了,爹娘和邻里对她也不像前几个月那么敬畏了,自己那些漂亮的衣物首饰也都被族里人收回去了。就是长工家那两个肮脏、怯懦的女孩子,也时不时的偷瞄着她,窃窃私语。

    再看看家里家外的环境、陈设,和淑宁女学相比,几乎就是天上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