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护花特工-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赖哈哈地干笑了一阵:“我特么才不管历史书上怎么写!英雄的事迹从来都是由杀死英雄的人书写的,你忘啦?”
“到了到了!”吴赖看着菌体舱前方逐渐逼近的“隧道口”,大声地提醒P先生。
P先生赶忙停止了自己的感叹,对吴赖叫道,做好准备!
两个人飞快地匍匐到操作台上,启动鞭毛控制系统,那只死去的细菌表皮上无数细密的鞭毛就好像一丛丛野草一样晃动了起来!
“准备附着!”P先生紧张地盯着隧道口,不断地操作鞭毛舞动来平衡着菌舱的平航,这是进入安娜身体接受的第一道考验,如果附着血管壁不成功,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完全失控了……
………………………………
第354章 状态不在走错动脉
吴赖之前在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菌舱是鲜红色的,像一枚微缩的胶囊,然而当他实际进入这里之后,才发现菌舱的舱壁几乎是全透明的,那材质相当稀薄,也并没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事实上整个舱体内部全部都充满了葡萄糖液体,吴赖和P先生两个人就好像在太空舱里一样,可以上下游动,轻轻地飘离。
菌舱除了电子通信设备以外,鞭毛控制体系全都是机械构造,不使用电,也可以避免更多电子故障的发生,毕竟在复杂的工况环境下,纯机械结构还是靠谱一些。
就好像各国许多航天员培训课程之中,依旧保留着使用算盘这一古老的运算设备,一旦电脑失灵,算盘是最快也最准确的计算航道数据的机械设备,关键的时候能保命。
此刻吴赖和P先生的感受就好像航天员从平流层进入太空的那一瞬间,四周忽然一片漆黑,菌舱外部环境什么都看不清楚,根本也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是不是已经脱离了针头,进入心脏主动脉。
按照原计划,针头注射的位置在心脏左侧下方,也就是左心室通往外界的大动脉的入口处。
从这个位置,会顺着大动脉进入上腔动脉,走颈动脉到脑动脉,最终抵达脑域。
这是最近的路,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进入动脉那一刹那完全的漆黑,让吴赖和P先生彻底迷失了方向,他们飘飞在菌舱里,甚至不知道菌舱外部到底处在一个什么平衡状态下,只感觉到一阵猛烈的血液冲击,比之前温和的注射管道施加的动力大上数百倍。
好像一个人忽然掉入汹涌湍急的黄河渡口似的,一眨眼的工夫就被洪水猛兽席卷着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我擦,快点开灯!”吴赖情急之中仍然奋力拉着操纵杆,以免自己被冲击力带动飞出去,撞破舱壁,那就会迷失到血管外部强大的血液激流之中去了。
“照明!照明!”麦迪森博士也高声呼喊起来。
这个所谓的照明并不是菌舱外部安装什么探照灯之类的,因为吴赖他们要“伪装”成安娜自身体内的细菌,以免被免疫系统发现,所以不能安装在外部,惟一的办法,就是直接照明安娜的身体!
一个强光灯被移动了过来,直接贴近,按在了安娜的胸口上,透过半透明的皮肤,把光线透射到胸腔里。
只要光线够强,除了骨头,还是可以穿透一部分人体的,毕竟肌肉和人体组织的大部分构成成分是水,比如当你的手指按在手电筒上的时候,会发现手指也是红色透明的。
那透过外部设备照射进安娜体内的光线,给吴赖和P先生提供了帮助,一瞬间四周明亮起来。
吴赖看到自己仿佛置身在一个巨大的下水管道之中,那东西好像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类似西方某些现代化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只不过比那个要宽阔上十几倍,在这种对比之下越发地感觉到菌舱的渺小。
也正因为渺小,他们才没有被撞击到血管壁上去,舱毁人亡。
菌体舱只不过是随着血液流量被冲击出去了一段距离,现在还有挽救的机会!
“快!调整方向!”吴赖此刻也分不清上下左右,只知道必须在最快的反应时间内,把舱体吸附在血管壁上。
“我已经在做了!”P先生怒吼一声,不断地调整着菌舱尾部最长最粗的那根鞭毛,当做舱体的舵,来把控着前进的方向。
“速度太快了,根本不起作用!”吴赖叫道。
“不要放弃,我们只有这一次机会!”P先生高声在湍急的血流之中大声地叫道。
平时看起来黏稠的血液,在微观环境下,从内部看上去竟然好像半透明的水流一样,吴赖看到在体液流动之中,无数巨大的红色“面包圈”在互相碰撞着,挤靠着,翻滚着朝前流动。
“那是血红细胞吗?”吴赖惊讶地大叫着。
P先生无奈地点头:“不是它还能是什么?”
“数量这么多?”
“废话,要不血液看起来怎么是红色的呢?这些血液刚刚从肺部进行完氧气交换,携带有大量的氧气,所以颜色看起来很鲜艳,不过,也正因为刚刚从心室里加压泵出来,所以流量巨大,我们处在风口浪尖上,顶过这一段血流量就不会这么大了,冲击力也会放缓的!”
“马币的问题是顶不过去啊!”吴赖骂了一句,“我们无法停靠在血管壁上,那地方的流量会稍微小一些!”
“等等!”P先生忽然眼前一亮,“来,我们把鞭毛排列成固定的螺旋形状,让菌舱顺应着血流方向,逐渐靠边!”
“好主意!”吴赖赞许地大叫一声,操纵着左侧的菌舱鞭毛,缓慢地排列成一个螺旋形,与右边的P先生操纵下的鞭毛正好反向,可以在血液流动之中最大化的接受液体冲击力,利用水流的动力推着自己朝血管壁冲了过去。
“我靠,效果太好了,就是特么的加速太快啊!”P先生几乎脑袋都朝后仰了起来,仿佛整个人被人从背后猛然推了一把似的。
“坚持一下!”吴赖大声地叫道,“先不要打乱鞭毛结构,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不行了,必须现在!如果我们撞击到血管壁上,就彻底车毁人亡了!”P先生紧张地要去拉操纵杆,却被吴赖一把抓住了手腕,“不要急!”
“还特么怎么不要急?”P先生眼看着菌舱就好像一枚离弦之箭一样冲着血管壁冲过去,只要再两秒钟的时间就会被撞得粉身碎骨,眼都直了。
“你听我的就对了!”吴赖坚持不让菌舱降速,像一个威严的船长似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表情严肃无比。
在场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眼下发生的一切,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全场鸦雀无声地看着这激烈无比的一幕,有人紧紧地抓着栏杆,有人把脖子伸得老长……
“完蛋,完蛋……”麦迪森博士也不忍去看,已经离血管壁太近了,恐怕就是现在打乱鞭毛卸掉冲击力,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只能被惯性推着,死死地撞击在血管壁上,粉身碎骨,成为血液之中的一点点细微的残渣……
连一点尸体的残片都不会找到,因为它们是肉眼不可见的一粒灰尘而已。
但,吴赖的决定再一次令在场所有的人目瞪口呆!
菌舱竟然在撞击到血管壁的前一秒钟,忽然调转了一个头,仿佛被一只看不到的大手温和地托住似的,瞬间速度变得缓慢了下来……
怎么回事?菌舱是没有自带动力设备的,吴赖怎么可能知道它会自动降速?
难道那个菌舱自身并没有死?
是它自己调整的方向吗?
站住!看书不要点完就走,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诸君多给推荐评价,这一本扑完作者才有心力继续开下一本啊……
………………………………
第355章 宏伟湍急的生命之河
所有的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面面相觑地感觉到诡异,到底吴赖是怎么使菌舱减速的?
在大家的注目之下,吴赖和P先生操纵着鞭毛当做船桨,以最快的速度靠近血管壁,在那粗糙丑陋的管道内壁上,鞭毛自带的倒钩使它好像苍耳遇到了狗毛一样,牢牢地固定在了上面。
吴赖小的时候也挺喜欢拿苍耳扔到女孩子的长发上,只要粘上就要费很大的力才能扯下来,男孩子们看着女孩的窘态,总是哈哈大笑。
菌舱的鞭毛利用的也是苍耳的原理,在液体中航行的时候,鞭毛在机械控制之下是极其柔软的,它可以顺应着水流的方向调整自己的姿态,从而朝不同的方向前进,像是船帆一样。
而在贴近血管壁的时候,可以通过内部钢架的反关节固定,使所有的鞭毛变成周身的硬刺,这样的话,胶囊形状的菌舱就会变成一只微型的“苍耳”,遇到什么都会粘在上面,非常的牢靠。
等舱体固定了下来,P先生才假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长吁一声问吴赖:“你小子到底在想什么呢?刚刚行事那么危机,万一我们真的撞上就彻底完蛋了!”
吴赖嘿嘿一笑:“我叫你听我的就对了,没骗你吧?如果刚刚在你说的时间解散鞭毛阵列,我们会失去那股加速度,接下来发生的事儿肯定是会被血液继续冲走,下一个机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了。”
P先生和所有人的疑惑一样,禁不住好奇地问道:“最后那股托住我们的力量是哪来的?你小子又在耍什么花招呢?”
吴赖哈哈地阴笑了一阵:“老P,难道你忘了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船到桥头自……”P先生久久地思索着那句话,忽然一排脑袋,哈哈,我怎么没有想到?
“哈哈,你小子果然机敏过人沉着冷静,在刚刚那种情况下我已经根本丧失了思考能力了,你竟然还能准确判断出来这个,厉害,厉害!”
众位国家首脑看两个人聊得挺开心,只得互相看了看彼此,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在打什么哑谜,忽然,一个RB的学者悠悠地说道:“我知道!吴赖所说的这句话是中国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原话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本意是指任何事物不要太多的人为干涉,只要放任其顺其自然,事到临头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
其实这是一个挺消极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但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吴赖这个时候提出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是古代的人在撑船的时候,发现在靠岸的时候,船体会由于受到水波的影响自然竖直地指向岸边,后人研究发现,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只不过是由于水流在冲击河岸的时候,会被河岸反弹回来,形成一个逆向的力量。
所以,吴赖肯定也是在刚刚那个危急的时刻,想到了这一点。
那么快速的血液流动,产生的巨大水流冲击并不止对菌舱起作用,对血管壁来说也是一样的,而血管壁又不同于人类的河岸,河岸是死的,血管壁却是生物构造,自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一来,血液从内向外不断地施压,也就自然会伴随着心跳一样的节奏,导致血管壁在微微地起伏收缩,形成一股血液流向相反的冲击力。
虽然对于我们宏观世界来说,这股力太过微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在微观世界的吴赖看来,已经足够用来平稳住舱体,缓解最后一刻菌舱巨大的冲击力了。
诸位,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猜测,也是我事后经过了苦苦的思索,而且是顺着吴赖的思路不断地摸索,才逐渐连接在一起的结果,如果是在事发的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形之下,又身处当局,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的。
这个吴赖的思维反应速度,简直的神人一般,令人肃然起敬,并且,从心眼里感到一阵冰冷的寒意!
如果跟这样的人做朋友,该是多么幸运的事,而如果不幸成为了这样一个人的敌人,呵呵,那就是一件非常可怖的事情了!”
RB学者一番解释说完,听得所有的国家元首都惊呆了。
吴赖,这个最近才忽然出现在各国政局舞台上的人,率先发现了病毒的爆发,揭穿了领主控制各国领导人的阴谋,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有可能是一个厉害的特工,却不知道他归属于哪个机构。
更不知道,这个叫吴赖的“特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惊人本领。
直到今天,他们才第一次领教到了这个人的厉害!
从这一刻开始,所有人的心里都刻下了“吴赖”两个字,以后在任何时候遇到这个人,都要掂量掂量了。
“舱体已经固定,请求确认我们所在的位置!”P先生通过通化设备朝着麦迪森博士喊话。
“请等待一下,你们刚刚被血流冲出去了很远,我们暂时还不能在机体上确认你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正在启动跟踪设备,请在原地耐心等待一下!”麦迪森博士对负责定位导航的工作人员点点头,“马上全力寻找,就沿着主动脉往下一路搜索,仔细一点!”
然而,定位系统从大动脉朝分支动脉一直搜索到颈动脉,也没有找到吴赖他们的影子。
不确定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根本无法确定下一步的行动,就好像在这复杂的人体内部迷路了一样,要知道,血管越往后的分支就越是复杂,如果拐错一个方向,进入到左臂血管之中,那就得绕到手指尖,再绕回来,路可就长多了。
而且在到达最终的毛细血管的时候,会发现那是一个由上万条纤细的“高速公路”组成的巨大公路网络,想要在那样一个立体交错的庞大网络之中找到要走的路,恐怕比登天还难!
如果你放开鞭毛随波逐流,那迷路的可能性只会不断增大,从而最终彻底迷失在人体迷宫之中。
“奇怪,怎么可能找不到!”麦迪森博士对P先生说道,“加大你们的定位信号输出功率,我们再搜索一遍!”
“是!”P先生再次加大舱体定位信号,加到最大,好让外部的定位设备发现自己,但又经过了一轮的搜索之后,导航员还是失望地叹了口气,没有找到!
【站住!看书不要点完就走,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诸君多给推荐评价,这一本扑完作者才有心力继续开下一本啊……】
………………………………
第356章 将错就错一路向前
“可能……是不是搜索方向的错误?”吴赖缓缓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会吗?”P先生疑惑地想了想,“我们刚刚冲击出去的距离好像也不是很远,怎么可能会产生方向性的错误呢?”
“或许是我们的距离感出了问题呢!”吴赖补充道,“你让他别搜索上行动脉,搜下行动脉,我们可能经过了一个分支,然后走岔路,跑到下面来了!”
麦迪森博士自然也听到了吴赖的话,此刻,搜索工作已经再次展开,并很快确认了吴赖的想法……一点没错,吴赖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竟然是在下行动脉的分支上,距离心脏并不算很远的位置上。
主动脉从心脏出来之后,很快便在两厘米的地方分成许多支动脉,其中有一部分向上,成为上腔动脉,而另一部分则向下,又分支开来,一部分走向内脏,一部分走向下肢。
根据导航定位,吴赖和P先生所乘的菌舱在主动脉强大的血流冲击下,进入了其中一根分支动脉,而这根分支动脉根本不是上行血管,而是流向内脏的!
他们的计划本来是要吴赖他们直接从心脏进入上行血管,然而却错过了一个路口,就好像在高速上错过了一个下站口一样,这是一条单行道。
“他们不能退回去吗?”炎七在人群里高声问道。
麦迪森博士摇摇头:“恐怕不可能了,菌舱自身体毛的爬行能力有限,如果逆血流心动,就好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而且极其困难。
我们现在只能想一些补救的办法,比如直接将错就错地朝前开进,绕过胃动脉,进入腹腔动脉,然后从动脉毛细血管转到静脉毛细血管,最终从身体另一侧的静脉回流,回到心脏,重新经历一次心脏泵压,然后再做一次选择!”
“我擦,这样可麻烦了,绕好远的路,也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啊……”P先生担心地皱起了眉头。
“要么就只能用第二种办法,你们停留在原地不要动,我们用针管再一次把你们抽出体外,二次注射,但难题是不容易把握你们的确切位置,可能要经过多次尝试……”
“尝试尼玛!”吴赖愤然说道,“你得扎安娜几针才能找到我们?而且这也不靠谱,纳米菌舱可能根本经受不了一次折腾了,我们必须按照第一个办法继续!”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对吴赖的说法提出任何的质疑,这是对一个人执行力和判断能力的绝对信任与服从,大家都变得沉默起来,只用一双眼睛关注着事态的进展。
“走吧!”吴赖对P先生转过头来对P先生说,“我们三个人的麻醉时间只有四个小时,你我还好一些,安娜的身体太虚弱,如果超过四个小时的麻醉,可能会造成脏器昏迷,到时候就麻烦了,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大脑。”
P先生隔着自己的纳米机器人的双眼镜头,盯着吴赖看了一会儿,那张微观雕刻的机器人没有任何的表情,但从吴赖的语气之中,透露出来的坚定,让它看起来显得越发地高大起来。
走!
我们上路!
P先生对吴赖点点头,两个人分别操纵着菌舱的外部鞭毛,在安娜心脏支动脉的内壁上,缓慢地移动起来。
这种移动的速度非常的慢,就好像一辆老爷车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爬行一样。
“我擦,以这种速度等爬到胃动脉的位置,恐怕得后天了!”炎七看着画面上缓慢推进的菌舱抱怨起来。
其他人也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对于吴赖选择继续前行,绕远路的计划抱着观望的态度。
“不用担心,我们越往前走,离心脏越远,血流的速度就会越慢,等到血流冲击力度没有那么大的时候,就可以放开血管壁,跟着血液流通的速度前进一段时间,赶一赶进度!”P先生安慰吴赖。
吴赖一边手动控制,把鞭毛的摆动锁定在一个不变的频率上,然后抬头去欣赏眼前的奇景,P先生被他的动作吸引,也翻过身,跟吴赖仰头朝菌舱的上部看过去。
穿过半透明的菌舱的顶部,他们看到了巨大而空洞的血管,填充在内部的是大量的血浆和血细胞。
在没有进入人体之前,吴赖本以为自己在血管中看到的应该是一条川流不息的红色血河,漆黑而黏稠。
而直到现在,他才明白,用微观世界的眼睛去看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要知道,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体液,体液携带着红细胞才使得血液看起来呈现红色,从微观的世界看过去,血液竟然是透明发亮的如果冻一样的颜色。
而裹挟在水流之中的,是不断翻滚流动的数量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的形状就好像一个用两根手指把中间捏瘪了的橡胶球,更像是中间没有掏洞的面包圈。
但这个面包圈在吴赖他们目前看起来,个头却不小,因为纳米机器人的身高也只有三到四微米,而一个血红细胞的直径就有六到七微米,个别尺寸大一点的,几乎是纳米机器人身高的两倍。
那就好像一辆辆翻滚的小汽车,被龙卷风带动起来,在车河之中不断地碰撞,翻滚,前进着,弹性十足,却坚韧无比。
夹杂在血红细胞之中穿行着的,还有许多蛋白质和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又包含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吴赖知道它们的名字,但那些东西看起来,更像面包店里各种叫不上来名字的面包,奇形怪状,令人称奇。
整个世界都是柔美的红色,红色的血管壁正随着安娜的呼吸不断地收缩扩张,就好像头顶上空一万米处忽然收拢了起来,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却广袤无垠。
天空在不断地压缩,释放,释放,又继续压缩,由于他们刚刚离开心脏不久,耳边还伴随着巨大如雷鸣一般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怦怦……怦怦……
每一次心跳都像轰鸣的巨雷一样通过血管壁传进菌舱内部,仿佛地震一般。
而血管壁在吴赖他们看起来,也是平坦无比的一个荒原,地表上沟壑丛生,起伏不断,有一些白色的脂肪颗粒堆积在血管壁底部,像一座座小小的下满雪的山坡,又像一座座奶酪堆积的小山,需要菌舱艰难地翻过去。
世界真特么的大!
吴赖禁不住产生一种神奇的感受,这里不是安娜的身体,这里真的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如果有一个人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世界里,他根本也不会知道外面是什么,位于最上方的天空,就是这个世界的边缘,而脚下广袤的大地,甚至足够他探索一生。
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整个世界,不过是更高一级生物身体之中,极其不显眼的一部分罢了……
“吴赖!”P先生忽然紧张地大叫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