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后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榉俊敝行沤褡谘抵匀缡蒂髅鳎袢僖裁挥卸嗨凳裁矗坪跛缇土系交崾钦獍闱榭觯皇嵌V鲋址庞美锒潦椤

    柴荣也曾想专心处理政务,可是才提起笔,便想到王朴和冯道都先后而去,不禁悲从中来。想了想,柴荣叫下人将这些年来的冯道和王朴所书奏折都一一找将了出来,然后一份一份重新审阅。

    有时候拍案叫绝,有时候大哭不止,一边看书的种放看得吃惊不已,他从来没有见到荣会有这般失态的时候。种放只是隐约知道和柴宗训十分亲近的一个长辈死了,想不到如今柴荣和柴宗训这对父子两都是如此失态。

    柴荣似乎读到某一高兴处,竟大声念了出来。“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念到此处想到此奏折虽还在,但王朴已然先走了一步,不禁有些意兴阑珊。

    “种放你可知这是何人所写?其意义又何在?”柴荣突然问种放道。

    “这应该是王枢密王朴所书《平边策》。”种放虽怔了一下,但博闻强识的他迅速反应了过来,“他希望陛下能扫清寰宇,一统天下,分析敌我之势,为陛下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方略。大周这些年来的军略几乎都是以此为指导来进行,若非如此,想来大周也不会有今天,王枢密《平边策》对大周来说,的确是居功至伟。”

    柴荣深吸过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叹道:“你说得不错,《平边策》的确是大周意义非凡。”“不过……”种放突然起犹豫起来,柴荣让他说下去,“先南后北亦是先易后难的方略,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么做是没错,只是种放抖胆以为,但北方有变,此略变可变为先北后南。”

    (本章完)
………………………………

第五十九章 柴宗训振作

    柴荣看向种放间,眼中透着一丝不可思议之色,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七岁左右孩子的嘴里说出的话,此言应该从一个久经人事或通透达练的老油条官员口中说出也许更能让人相信和接受。

    “为何你会这般认为?”柴荣楞了一刻,又问种放道。

    “种放只是觉得俗话说得好,‘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若说南方的对手让我们都太过失望的话,到时北方的辽国就会成为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种放的意思说得及为隐晦,不过柴荣还是听得出来种放对北方辽国顾忌颇多。

    “是啊!‘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换句话来说,‘从华入胡易,脱胡入华难’,种放!你能明白我这句话的意思吗?”柴宗训看着种放问将道。种放心中一动,浑身一震,自然明白柴宗训此话的意思。

    “难道陛下觉得……”种放试着问道。

    “也许现在‘幽云十六州’的民心还是向着自己,他们认同自己汉人的身份,可是再等十年二十年谁又能说得清楚了?毕竟人都是现实的动物,若是辽朝能让他们让他们丰衣足食,他们又凭什么想回汉人怀抱?”柴荣叹了一口气后,不经意问种放道:“面对这般情况,你可有应对之法?”

    “这……”种放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也许圣贤教化会让他们想起他们和我们身上本是流着同样的血。”

    “也许?”柴荣看了种放一眼,反而问道:“这么说来,你也不是十分肯定他们究竟会不会投向我们?你可知道曾经有个人向我提出一个意见,只有八个字,也许那才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你可知他是谁?”

    “谁?”种放本能的问将出口。“他便是刚才不久过逝的太师冯道,也算是宗训的师父之一。”柴宗训答道。

    种放终于知道过逝之人跟柴宗训是什么关系了,也难怪他会如此伤心。种放暗暗一叹,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道冯太师说的是哪个八字?竟有如此奇效?”“不过‘杀鸡儆猴,杀一儆百’而已。”柴宗训说得甚为轻描淡写,仿佛就跟平常喝水吃饭一般,就像是太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种放却是忍不住抽了口凉气,他实在不敢想象,柴荣如此攻“燕云十六州”后,照着这八字二行,究竟会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这……这……如何能行?皆是华夏一脉,却是彼此相煎,岂不是……”种放话还没说完,便被柴荣

    (本章未完,请翻页)打断道:“只怕未必吧?事情若真的发展到那样的局面,就算我们认他们和我们同祖同宗,皆是华夏一脉。但人家未必稀罕这样的身份,更是怀念辽国统治之时,如此情形又如何自处?”

    “这……我……”种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如果拿回‘燕云十六州’,非但不能增强我大周的实力,反而成为我大周挥之不去的包袱,又要之何用?”种放看着柴荣,唯有沉默,“你可以想象!‘燕云十六州’一旦收回,便会成我我们抵抗辽国的前线。

    “若我们一边和辽人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还要一边来还要防着原本同为一脉,现在却帮着辽国为虎作伥的‘燕云十六州’之人的背叛。你觉得这样的战我们有打赢的胜算吗?也许再次被赶出‘燕云十六州’是我们的最好结局。”

    “那最坏结局呢?”种放问道。

    “最坏的结局,便是辽人趁势南下,一举攻破开封城,大周灭国,辽国得以饮马黄河,甚至打过长江。”柴荣说这些话的时候也甚为平静,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般,“也许我汉人重回到‘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也说不定。”

    种放原不同意冯道“杀鸡儆猴,杀一儆百”这八字策略,可是比起柴荣说起的这种悲惨结局,那似乎反而成了最好的办法。

    “你知道为何冯太师会提出这八字策略吗?”看种放摇了摇头,柴荣继续说道:“那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和了解,也许说来你不会相信,这个世界说到谁是了解人性,除了这个冯道之外不会再作第二人想。

    “不论是我们还是辽国占有‘幽云十六州’,总会有人支持也总会有人反对,也许支持有支持的理由,反对有反对的道理,谁有说得清呢?”柴荣继续侃侃而道:“然而天下有风骨之人总是少数,多数却是蝇营狗苟和唯唯诺诺之人。你杀一个有风骨之人,或许反成就他美名,给你造成困扰。然而!你杀一千屠一万之后人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了。”

    “这是为何?”种放不解问道。

    “因为此时有风骨之人已然被你杀得干干净净,剩下之人即使有聪明之人也会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至于更多是附和影从之人……”

    就在种放和柴荣在讨论是不是该杀人的时候,柴宗训在自己房中久久不能入睡,本来以前只要心绪不宁,将《先天无极图》练将上一遍,心情就会变得无比平和。可这次却像是失去作用了般,完

    (本章未完,请翻页)全没有一点儿效果。

    也幸亏柴宗训没有逞强再继续练将下去,恐有走火入魔之险。看着那封静静躺在桌子上的信,柴宗训想要努力控制,偏偏眼泪不争取气的从眼中流了出来。

    在心底隐约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冯道和王朴先后而去,他们已然为大周贡献了他们的一生,无怨无悔。难道自己就只有偷偷的躲在这里抹眼泪,把自己一个人关起来选择逃避。

    心里越得越多,柴宗训越觉得自己是一个懦夫,一个只知道躲避的懦夫。不只将冯道之信看过一遍,每读一遍,都觉得像是冯道在自己耳旁殷勤教诲般,信上之字,字字重逾千斤,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柴宗训死死的嘴着自己的口皮,直咬得鲜血直流,却似乎一点都不觉得痛般,“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两个师父,自己都不能在这么自暴自弃下去了,此刻父皇和种放都应该在‘御书房’,或许从眼下做起,趁着现在踏踏实实的多学些有用的东西,这才是对两个师父的最好报答。”

    想到这里,柴宗训将冯道的绝笔信收了起来,正打算离开自己的房间,刚跨房门口却又想起一事,又回到了房中。

    “所以!种放你起先的意见并没有错,如果一有机会,我们绝对不能放弃任何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柴荣语重心长的对种放道:“此事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来说就越不利,‘燕云十六州’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自然是这个道理。”突然房门被推开了,闻得柴宗训不来,荣柴着意令人将房门关上,而此刻走进来的正是柴宗训。

    看到柴宗训一身打扮,种放和柴荣都心中微微一动,而柴荣脸上更泛起了淡淡的笑意。此时的柴宗训身着缟服,披麻皮孝,却是为人守孝的样子。种放虽然知道冯道和柴宗训有师徒之名,但刚才听柴荣道这亲关系不过两月左右而已,所以严格的说来,冯道并不能算是柴宗训的师父,没想到柴宗训依旧会以弟子礼侍之。

    如果种放知道王朴过逝之日,柴宗训依旧是这身打扮就不会觉得诧异了,论起亲疏,柴宗训自己觉得自己和冯道亲近更在王朴之上。王朴一身刚毅正直,而冯道一身圆滑世故,柴宗训亲近冯道不仅仅因为如此。

    冯道几乎是用最后的生命为柴宗训想到了一条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保全之道,这对于柴宗训而言,却是等于再造之恩。

    (本章完)
………………………………

第六十章 上位者之失

    所以!才柴宗训心中已然将冯道当作了自己的恩师,能为王朴做到的,他不介意再为次冯道再做一次。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不知大家可曾想过一个问题?”柴宗训接着先前的话道:“《平策边》以南后北的方略不可不否认其本质先难后易。如果我们的对手总限定于南方诸国的水平,南国之中最强的南唐我们已然见识过了,事实证明南国中最强的南唐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如不过如此来形容南唐我觉得已经够了。

    “可以想象将来,我后周大军一旦对南方诸国发起统一之战,此战必呈秋风扫落叶之势进行,南方诸国不过螳臂挡车。我大周定势如破竹,以吹枯拉朽之势一举定南方,到时我等又该以什么样……”

    听到这里,种放忍不住打断道:“太子未免将话说得太满了吧?据种放所知,后蜀据蜀道之险的地利;而北汉与我大周又是世仇,况且亦有辽国引为后援;再次南唐虽败于我后周之手,其背后有佛门支持,廋死和骆驼比马大;而南汉亦闻有象兵助阵,非人力可挡,我觉得南方统一之战未必像太子说得这么简单。”

    “是吗?”柴宗训淡淡一笑,道:“那我们就一一来说,先说后蜀吧?种放你觉得它占据地形之利,便很难攻占蜀中,对与不对?”

    种放点了点头,柴宗训继续说道:“纵观历史上占据蜀中的枭雄,除去有张良、萧何等人辅佐刘邦外,最后又有几人能据之争霸天下?刘备?张鲁?或是刘焉?彭越?”种放张了张嘴,想到反驳。

    可是想来想去,当真除了刘邦一人之外,好像再也找不出其他人来了。见种放不说话,柴宗训这才不快不慢的说道:“蜀中从来都不是争霸天下的龙兴之地,而是消磨英雄的温柔乡。占据蜀中之地的人,往往以蜀中地利为傲,孰不知他在锁住其他人进入蜀地的同时,也锁住了自己。

    “也许说得好听!坐拥蜀中天险以待天下时变,试问又将待到何时?兵甲不修,刀剑不利,雄心壮志图消磨而已。”

    “那北汉又如何?”种放不在和柴宗训在后蜀的问题上纠缠,已然等于变相的承认了柴宗训之言,不过他还是没打算就此放弃。“北汉?”柴宗训笑了起来,“父皇认为北汉可有威胁?能不能作为我后周对手?”

    柴荣淡淡一笑,道:“北汉不说到底不过是打着汉人的幌子,其实说到底从头到尾掌权的也不过是他们沙陀人罢了。

    “或许后唐时期

    (本章未完,请翻页),兴许还算得上一股劲敌,无论李存勖李克用,这些人皆等闲之辈。可自从石敬塘称帝后,卖掉了‘燕云骨十六州’,大多数汉人已然不再相信他们这些沙陀人。所以说北汉看来亦不过外强中干而已,算不得大周敌手。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引外援为助的国家,即使不被外敌击破,也迟早会被比之更强大盟友吞并,因为这乱世之弱小就是罪过。”

    闻过柴荣之言,柴宗训也不再说话,他相信柴荣这般话自然能服说种放。果然!咱放转而言道:“看来我们大周这个宿敌也是名不副实,那太子便在说说南唐吧!我相信佛门影响力没有这么容易消除的。”

    “是吗?”柴宗训再次说道:“也许种放你还不知道,你上次在‘大相国封’偷书遇到的那个扫地老僧,他便是佛门开创‘法眼宗’的文益。”

    “啊?不会吧?”种放满脸的不敢相信,那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居然就是文益。柴宗训点了点头,继续道:“那日我前去‘大相国寺’礼佛,便是奉了父皇之命与佛门接触的。”柴宗训说这般话的同时,偷偷看向柴荣,似乎有些怕柴荣生气,毕竟眼下自己是扯着柴荣的皮说大话,却事先没有经过他同意。

    岂料柴荣眼皮都不曾眨一下,就好像完全没有听见柴宗训的话般,看到柴荣这般表现,柴宗训也暗暗放下心来。

    “那后来呢?”种放着急问道。“至于后来!我倒是跟文益达成一个协议,那便是我大周允许他佛门在我大周境内传教,但却不许危及我大周江山。文益也答应我,他返回南唐之后将劝说佛门不再支持南唐。”

    闻过柴宗训之言,种放点了点头,对于柴宗训所作所为,他已经不能用敬佩来形容了。“那只剩南汉最后一个了。”

    见柴宗训张嘴欲言,种放抢在前面,自己先说道:“算了!还是我自己来说吧?”种放笑了笑,“南汉历代之主皆性奢侈,又爱用严厉酷刑,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君主,这样对待自己的百姓,能不让百姓推翻已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再别说这些年政事不修,便是其有百万之兵和神兵之利,也保不住他南汉江山,更别说区区象兵了。”

    柴宗训倒是有乐了,一开始种放似乎对于南汉的象兵颇为看中,不想到才不过一刻功夫,马上又将南汉象兵贬得一无是处。“种放啊种放,你刚才还说我口出狂言。”柴宗训笑着打趣道:“依我看,论及两面三刀,朝秦暮

    (本章未完,请翻页)楚,我这个太子也唯有甘拜下风,实在是不得不认输。佩服!佩服!”

    说话间柴宗训还朝种放作揖一拱起来,种放苦着脸道:“既然辨也辨不过你,倒不如自己说出心里好受些。”

    “其实种放说得没错!”柴荣突然开口打断了柴宗训和种放的玩笑,“不得不说象兵的确南汉的一个创举。如果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如果将象兵用得好,未必不能打败北方辽国的铁骑。

    “我曾经也想过能否在大周之组建一支象军,只是后来知道这大象的食量大甚于战马,加之后南的水土和气候都不适合战象生存,这才作罢。”这本是柴荣一时兴起的无心之言,柴宗训却是牢牢的记在脑海之间。

    “以我观之,先前宗训话似有未尽之意,不必说一半藏一半。”柴宗训开口道:“有什么话皆可畅所欲言。”

    柴宗训点了点头,言道:“我们若是老是和南方诸国这些二流……不!也许说二流都是抬举他们了,和他们这些三流国家交手,就道遇强则强,遇弱……虽然不一定输。可是和臭棋篓了下多了,我们一旦遇到高手。我说是假如我们大周如果不经意间和辽国开起战来,因为跟以前遇到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自然是该全力以赴!”种放答道。

    “若是全力以赴皆是以败局收手,又该如何自处?”柴宗训又问种放道。种放想了想,回道:“自然潜心苦练,奋斗不止,直到打败对手才罢休。”

    “你说得倒是容易!”柴宗笑了笑,继续道:“且不论这么一败会对生平几乎未尝一败的后周大军造成如何的冲击。再说此事对于一个作为上位之人会有如何影响?如果这个上位之人乃是有准备之人,自然会像种放说的那般越挫越勇,因为这样的失败早在他预料之中。

    “而对于从来都毫无准备的上位之人,这们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甚至会让他生出辽国无法战胜的错觉。一旦作为上位之人都这么认为,可以想象下面之人又会如何想?我想这个国家从此之后再难有寸进。”

    柴宗训这般话引起柴荣一番深思,沉默一语,他似乎知道柴宗训这些是意有所指,并没有搭话。倒是一旁边听过此方的种放笑了起来,说道:“我相信我们大周的太子不会是这么经不起挫折的人。”

    柴宗训闻过此言着实有些汗颜,想到刚才不久,自己还将自己关在自己屋里怯懦逃避,而如今……

    (本章完)
………………………………

第六十一章 《菩萨蛮》好诗

    “种放还有宗训!”柴荣说话间看了看柴宗训,又看了看种放,“不得不说你今日你二人的表现都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

    “看来的确是这些天的时间你们都没有白白浪费,而是用了心的。”看到柴荣一脸笑意的样子,虽然柴宗训和种放心中都颇为欢喜,因为这些天来,柴荣并没有表扬过他们一句,也没说过什么肯定的话。

    “父皇(陛下)过奖了!”种放和柴宗训皆谦虚说道。

    “常言道:学以致用方才是真正用途。你们读了这么多书,也算学了些本事和长了不好见识,是该让你们也试着参与到政事之中来的时候。”跟着柴荣顿了顿,“若是学而不学,倒不如不学,只是……”

    “儿臣(学生)定不负父皇(老师)所望!”柴宗训和种放都生怕柴荣就此反悔,又连忙跟柴荣表明了态度。

    “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我不是打算让你们真正的参与到政事之中,以你们如今的年纪,即使宗训是大周太子也不行。”柴宗训和种放脸上都现出一丝失望的落寞,柴荣尽收眼底笑了笑,“只是明天朝堂之上有一出好戏,到时候我们希望宗训和种放都到场,到底说不定要借用到种放的才智。”

    柴宗训和种放都连忙连头,柴宗训更是迫不及待的问道:“父亲!到底是什么好戏?”柴荣笑道:“明日若有南唐使者来访,你们说算一算得上场好戏?”柴宗训和种放各自都是眼睛一亮,两人皆知南唐上一任皇帝乃后周手下败将,新皇李煜继位,想来不会就此甘心,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事,难怪柴荣会说明天会上演一场好戏。

    第二日!大周朝唐之上。

    “南唐之使樊若水拜见大周皇帝,祝周皇千秋万载,福泽延绵。”此刻站在大周朝堂之上,甚是年轻的南唐使者樊若水,看样子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

    柴宗训忍不住多打量了两眼,心道:果然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奴才,李煜热衷于诗词一道,这派出来的使者也似乎也是儒雅之极,很难让人挑出半点毛病。“起来吧!”坐在上首的柴荣让南唐使者平身,不必多礼。

    “贵国老皇方薨,新皇继位,你们南唐老皇李璟倒也称得上一个令人敬重的对手。”柴荣笑了笑,“不知南唐使者今日前来……”

    “回禀陛下,在下今日前来特奉我主之命,带来南锦千匹,珍珠百斛,美玉十块,另有我主之信一封。”众人闻言都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怔,谁都知道越放在后面东西,就越是珍贵,数是从数量都可以看出这点来。

    “哦!”虽然柴荣有些诧异,不过是瞬间恢复了镇静,见南唐使者取出南唐皇上李煜之信,“那便劳烦使者将信送上来,让寡人看看南皇究竟有何教益?”

    不想樊若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柴宗训和种放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似乎都已然猜到这古怪出在信上。左右侍者还以为樊若水自恃南唐使者身份,不屑送信,便打算上前从樊若水手中接过转呈。

    不想樊若水又退了后两步,故意绕开了两名侍者,这才开口道:“回禀大周陛下,我皇来之时特意叮嘱了在下,需将此信在大周朝堂之上当面大声念出,以向大周圣上请教。”众人都面面相觑之言,樊若水再次解释道:“我主听闻大周陛下乃全才之人,可谓无所不精,而我皇于诗词一道上也颇有造诣,新作诗一首,欲请周皇指正。

    “如果周皇尚觉得此词还堪入目,还望陛下还诗一首,樊若水拜以首以谢,此事也定可传为千古佳话,凭后人追念。”

    柴宗训暗笑不止,这李煜未免也太天真了点儿,他肯定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