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后周-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小皇帝年幼,所作所为皆是身不由己,好多事情都不是出于他的本意;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符后也不过是一个妇道人而已,虽然有些事情能拿主意,但更容易受奸人蒙弊,他们二人皆是先帝至亲之人。我希望回到开封之后,绝不要轻易对他们动人,更应该好生保护他们的安全,不能让人伤他们一丝一毫。

    “对他们如此,对多数柴姓子弟亦应如此,这一条大家能不能接受?”闻过赵匡胤最后一条请求,赵普忍不住为其喝彩起来。

    赵匡胤优待小皇帝和小符后这一手,自然能赢得大多数心念故周之臣的心,而说保护其他柴姓子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众所周知,柴荣在位之时,如郭威一般崇尚节俭,不用说其他皇帝三宫六院,六千粉黛,而柴荣宫中嫔妃之数比将起来,绝对可以说是相对较少的了,不止嫔妃是这样,柴荣子嗣也是不多。

    除了柴宗训本人之外,还有两个比他还小一点的弟弟,所以说赵匡胤说的保护所有柴姓子弟也不过是故作大方而已。

    “陛下仁义,我等深为拜服!”赵普当先拜倒,五体投地,大声喊道,一幅为赵匡胤感动的样子。见赵普拜倒之后,王审琦和石守信先后拜倒。而石守信和王审琦拜倒之后,这次追随而来的大多数都是他们二人的亲信,皆是有样学样。

    “陛下仁义,我等深为拜服!”无数人一起整齐的喊将道。一时间偌大的军营跟着响将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越响越亮,传出数里之外,直穿云霄,上至天际,在天空之中不断回荡,亦响在山河之间。

    几乎跟历史上的陈桥兵变并无二致,即使细节上有些出入,但大体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进行。柴宗训在收到飞鸽传书得到消息的时候,而整个大周朝堂上下还人笼罩在契丹和北汉联合出兵阴影之下,对于赵匡胤的造反却完全一点都不知道。

    就算是知道又能如何?柴宗训本人再清楚不过:早在柴荣去逝之前,他已经内库多数财物转移到了盐城,也是“稚子营”的大本营。而北伐之役大周消耗了国库不少库存,这次为了应付传言中契丹和北汉联合进击,大周可以说是把老底都掏空了。

    柴宗训再清楚不过,大周最后的老底必然落入赵匡胤手中无疑,如今的大周有钱没钱,要粮没粮,就算是兵只怕大部分都投了赵匡胤。就算知道消息算要对付赵匡胤又能怎么办?只怕也唯有眼睁睁的看着赵匡胤的大军挺进,兵锋直指开封。

    尽管并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可是在柴宗训看来,这就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一个国家掏光了府库希望这个将军能把敌人阻挡在国门之外。但这人将军到头来又做了什么?他用朝廷所给之财之粮,却是收买了朝廷所派之兵。

    想将起来,也许这样的事情也只在五代之中才会发生。同时!柴宗训不得不佩服柴荣的先见之明,禁军表面的确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是一支能为钱粮所收买的军队,这显

    (本章未完,请翻页)然不是柴荣想要的,也不是柴宗训想要的。想到柴荣另外为自己留下的“稚子营”,柴宗训由衷的觉得欣慰起来。

    这日柴宗训刚刚收到了“稚子营”传出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消息,一时间感概非常。不想就在这房门被人推开,一个人大大咧咧的闯了进来,还一边喊道:“陛下!我刚在御书房又领悟了一招,想跟你切磋切磋!”

    不必多说,这闯将进来的除了呼延瓒也不会有别人,他日间跟柴宗训切磋了一番,却是以一招之失,败于柴宗训之手。对于此事呼延瓒一直耿耿于怀,而他父亲又传了一招他新的双鞭之法,只是自己没有领悟彻底,所以不能用于和柴宗训对阵。

    呼延瓒觉得若是能将此招吃透,施展出来自己今天就不见得一定会输给柴宗训。柴宗训和呼延瓒彼此切磋,不得不说对于彼此二人都是助益良多,呼延瓒鞭法自然日渐精熟,一套鞭法已然有了四分火候,想来用不着多久,即使超越其父也不在话下。

    至于柴宗训,却也是越来越熟悉自己所创将出来的“沥血枪”,照着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柴宗训极为有信心自己能创出一套与“沥血枪”与之对应的的枪法来。

    只是柴宗训哪里知道呼延瓒因为日间一招之失之事,一直于心中耿耿不已,便是晚上在“御书房”看兵书也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想着此事。而这几日因为消息传送较为频繁,柴宗训都将自己关在自己住所,并没有去“御书房”。原以为晚上定然不会再有人来打扰,因为时间还早的关系所以也没撇房门。

    谁知道在“御书房”冥思苦想之下,呼延瓒终有所得,那爹爹新传给他那招鞭法,如醍醐灌顶般领悟了,当即在“御书房”中狂笑不已。引得种文像是看疯子一般看着他,呼延瓒却是不以为意,将手听兵书一扔,顿时直朝柴宗训所住之地跑去。

    这种情况种放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以前也发生过两次,一次发生在吃饭的时候,连饭都没吃完,呼延瓒硬拉着柴宗训到习武场比试;还有一次却是在去往“御书房”的路上,呼延瓒也是偶有所得,强拉着柴宗训和他比试,那一次却是挑灯夜战。

    至于像现在这般发生在“御书房”还是头一遭,虽然对于知识渴望,呼延瓒不像种放那般如饥似渴。但是在当大将军强大理想的刺激之下,呼延瓒亦是发愤图强,用功的劲头也是十足,尽管比不得种放,却是不比柴宗训差。

    如果不是因为今日情况特殊,柴宗训定然也舍不得浪费这么一晚的时间。常言说得好,“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自从柴荣死后,三人都舍不得浪费任何丁点儿时间,虽然柴荣生前并没有对他们说过任何鼓励的话。

    但柴荣的所作所为,都早成了他们想要学习的榜样,在他们各自心底,都早将柴荣当成了彼此的心灵导师。

    (本章完)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呼延瓒的战术

    “陛下!走!我今天已然领悟了我父亲教给我的一招新鞭法,你想要打赢我没那么容易。”本来打算直接拉着柴宗训走出门外切磋的,可是目光却是落在桌面的一张纸条之上,奇怪的说道:“咦!这是什么东西?”

    柴宗训闻言脸色一变,这才想起桌子上摆的正是“稚子营”新送回来的消息,正想先呼延瓒一步抢将过来,岂料呼延瓒手脚比他还快。说起来还是柴宗训慢了一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呼延瓒把纸条抢走。

    呼延瓒目光落将在纸条之上,一开始还是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可是读过纸条上的内容后,先是眉头皱了起来,紧接着脸上显出愠怒之色。“哐”的一声,呼延瓒一拳重重的打在柴宗训面前的桌子之上。

    “岂有此理?亏我以前差点儿还将他当成我崇拜的偶像,他既然做了这等天人共愤之事,他眼里还有没有先帝,还有没有大周?”呼延瓒咬牙切齿的说道,同时颇为责怪柴宗训,“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居然也不告诉我和种放?”

    柴宗训闻言苦笑了起来,我也是才收到消息,叹了一口气,道:“这般事告诉你又能怎样?如今国库之中已支应之饷,粮仓中也很难是找了更多的粮食来招集大军。相信纸条上事情你也看见了,并不赵匡胤一个人谋反,连是连带着十多万禁军一起谋反,禁军早已经不姓‘柴’了,也早就不是我大周的了。”

    呼延瓒闻言沉默起来,这些天来他熟读兵法,岂能不知柴宗训这般话的意思?这个时代的军人比起忠君报国的信念来,他们更看中的是粮饷。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在这个时代最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赵匡胤用我们的粮饷,拐跑了我们的军队?”想通其中道理之后,呼延瓒这才问将出口。听呼延瓒说到“我们”,既然跟自己站在一起,柴宗训尤感欣慰,回答道:“依如今的情形看来,只怕就是这样。”

    “什么?”闻此言呼延瓒更是怒不可遏,言道:“好一个赵匡胤,好一些恬不知耻的家伙,他们难道忘记了如果不是先帝,他们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葬身在‘燕云十六州’,都是些忘恩负义的蓄牲。”

    呼延瓒这般话确实是骂得痛快了,但也只有过过嘴瘾,柴宗训淡淡说道:“人死灯灭,人走茶凉。能让人们记住只有摆在面前实实在在的利益,禁军和赵匡胤靠不住,我早在北伐的时候就知道了。如果不是他们,我父皇北伐之梦岂能成为泡影,最后功亏一溃?说到底还是我现在的力量太过弱小了。”

    “太子的意思是……”呼延瓒问将道。“如今禁军更像是欺弱怕硬的角色,如果我们有比赵匡胤更为强大力量,量他们今日也不敢做出此举来?这样军队也许用来维持地方治安勉强可以,便是想要靠他们打败辽人收回‘燕云十六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我们……”呼延瓒顺着柴宗训的话猜测道。“我们可以组建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将来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当大将军,你我兄弟联手,将辽人统统赶回草原,一起收回‘燕云十六州’。”呼延瓒被柴宗训说得心向神往,只是想到眼前的局面。

    “会有那么一天吗?”呼延瓒不禁有些怀疑问道。“如何不会?除非你不相信我。”柴宗训目光甚为坚定,差点儿忍将不住就连带着“稚子营”之事一起说出口,想了又想还是打消了这样想法,“当然!如今你我无兵无权,唯有忍气吞声,万一赵匡胤带兵直逼开封,你和你爹爹最好还是……”

    本来柴宗训打算劝呼延瓒父子暂时忍耐和委屈求全,不必和赵匡胤起正面冲突。呼延瓒却像是想起什么,颇为兴奋的说道:“谁说禁军之中没有好汉的,陛下!你还记得北伐时先帝昏倒的那个夜晚吗?那些‘铁甲兵’都是忠心耿耿保我大周太平的铁血男儿,若是能将他们召回来,就算赵匡胤手中有十几万禁军乱兵又有何惧?

    “我就不信他们比起了辽人的铁骑还要厉害?在‘瓦桥关’上我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可后来听陛下提起这些汉子竟能生生将辽国铁骑逼出城门之外,应该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好男儿,不如我这就到城外联系他们。”

    柴宗训大大的汗了一个,想不到了呼延瓒还能想到这样的主意,不过!赵匡胤早就已经有布置了。柴宗训轻吁了一口气,叹道:“我何尝不想召回他们?上次北伐‘铁甲兵’受了重创想来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听到此处,呼延瓒连忙打断道:“但如今乃是我大周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便是剩下一兵一卒,也应该为陛下血战到底。”柴宗训忍不住多看了呼延瓒一眼,原以为熟读兵法之后的呼延瓒,血性定然会被磨去不少,但如今看来,他依旧说得上是一个铁血统帅。

    “你能够想得到,赵匡胤岂能没算计?”呼延瓒闻之神色大变,“赵匡胤为发动兵变,只怕准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他乃是名义上的禁军统领,说到底‘铁甲兵’还是归他指挥。早在七天之前,‘铁甲兵’作为禁军之中首屈一指的精锐之师,已经被赵匡胤调往边关三州去了,名曰防备辽国大军。

    “这贼子未名算得太精了。”呼延瓒只恨不得将一口钢牙咬碎,狠狠在桌子上拍了一记,“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朝开封杀来,我们却是什么都不做?不行!这件事我得告诉我爹,我爹虽然也是禁军一系将领,但请陛下放心,赵匡胤想要攻破皇宫,除非他踏着我们父子二人的尸体过去。”

    柴宗训闻言大惊,他跟呼延瓒说了这么多,最终的目的便是叫呼延瓒能够吃难而退。呼延瓒一心要做大周的忠臣,哪里又理解柴宗训的苦衷,似乎只恨不得跟赵匡胤拼个玉石俱焚,如果能拿自己的性命换取赵匡胤的性命,想来呼延瓒定然舍得。

    呼延瓒是舍得,可柴宗训又如何舍得?呼延瓒可是柴宗训已然内定的大将军,岂能用他换了赵匡胤的性命?话又说回来,即使杀了赵匡胤并非就能完全控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住局面,只怕更会使得大周四分五裂,重新变回唐末蕃镇割据之局。

    “我就不信了,他赵匡胤还能比先皇更了得,就算他再老谋深算,岂能没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刚才陛下也说了,你我兄弟联手,我们就邀他斗将,想来以他禁军第一高手的身份,定不会将我们放在眼中的。到时我们枪鞭合璧,有道是: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我不相信我们这些日子的努力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到时我们就来个‘乱拳打死老师父’,陛下你看如此可好?”

    呼延瓒越说越兴奋,而呼延瓒无心之言倒是提醒了柴宗训。若是一点反抗都没有,只怕以赵匡胤的老谋深算,只怕反而会引起赵匡胤的怀疑。历史上记载赵匡胤发动兵变,几乎兵不血刃,那也是夸张的形容,并非是一点儿都没有。

    柴宗训清楚记得虽然赵匡胤在反回开封的途中遇到抵抗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史书还是有记载,赵匡胤带兵回到开封之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却是带兵阻止,最后虽然让赵匡胤埋伏的暗子所杀,但也是有书可查。

    柴宗训不知道如今的韩通是不是还在这个位置了,如果少了韩通,再有赵匡胤埋下的棋子为他打开开封城门,那时候就真的成了兵不血刃了。想到柴荣一手建立的堂堂大周,到头来竟连一个愿意为之血战到底的人都没有,那岂不成了天大笑话?

    想到这里,柴宗训把想要说出口的话,又重新咽回了肚里,至于呼延瓒的安全,柴宗训还有保障的,因为他手中还握有一样杀手锏,那便是柴荣留下的圣旨。关键时刻拿将出来,相信便是赵匡胤也未必能想将得到。

    一念及此,柴宗训装出一幅为难的样子,说不过呼延瓒,似乎最后只有妥协道:“既是如此!你和你父亲也得十二分小心,切忌不可和赵匡胤硬拼。赵匡胤武艺如何,你我只都是亲眼见识过的。如果事不可为,你和你父亲不妨带着大部分兵马退回皇宫之内,我就不信他赵匡胤真敢拿我和二娘如何。”

    见得柴宗训如此关心自己,呼延瓒点了点头,回道:“陛下放心!我理会得,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定叫赵匡胤吃些苦头的。”跟着呼延瓒眼睛一亮,“就算他赵匡胤天下无敌又如何?我不想在这开封城内,他还能熟过我们父子?

    “陛下放心!我读了这么多兵法不会用不上的,我不会和赵匡胤硬拼的,我会仗着比他更熟悉开封的大街小巷,好好的利用地形之利,让赵匡胤好好的喝上一壶。”听呼延瓒这么一说,柴宗训也暗暗放下心来。

    呼延琮身为开封马步指挥使,平常就负责开封城的安全,日常巡逻、查视都是呼延琮负责的。呼延父子在开封城内各大街小巷巡逻,不知都几百几千次了,所以说开封城对呼延父子来说熟得不能再熟了。关于这一点,柴宗训也有些不理解,本来历史上呼延琮乃是淄州马步指挥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关系,跟历史发生了些偏差。

    (本章完)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封城内的巷战

    自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帝后,十几万大军并没赶赴边关,而是浩浩荡荡的折返回开封。

    一路上几乎没有所遇到像样的抵抗,可以说这行军如同郊游踏青般轻松。一方面由于赵匡胤突然发动兵变,的确太过出人意料,到现在朝廷都没有收到消息就能说明问题,甚至赵匡胤最先折回的几个城池,甚至将赵匡胤的谋反大军当成友军来看待。

    至于另一方面,就不得归功于赵匡胤谋逆之前定下的“约法三章”了。这一路走来,十几万大军对于百姓入秋毫无范,若说在两三个月之前,柴荣新逝,定然大家都念着柴荣的好,但如此柴荣已经死了有些时间了,其影响在人们心里慢慢淡化。

    百姓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生活,如果谁能让他们能更安居乐业的生活下去,他们并不介意是谁来当皇帝。当然!如果赵匡胤起兵造反,带兵大肆劫掠,那又当别论,百姓自然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柴宗训这一边。

    而赵匡胤每到一地,都将事先定好的“约法三章”宣扬出去,既保证底层百姓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同时也保证大周旧有官员利益。最后还说什么只诛首恶,并一定会保证小皇帝和太后娘娘的安全。

    赵匡胤实在太会做人了,不论是底层百姓还是其他的大周官员,对于赵匡胤直接矛头直向王溥和范质,他们都是没有太大的意见。自王溥和范质任辅宰以来,的确建树有限,不论是对百姓还是大周官员来说。

    而且在亲近赵匡胤一系官员的有心引导之下,关于王溥和范质乃是奸臣的流言更是满天飞。说什么正是由于王溥和范质再三逼迫赵匡胤,最后才逼得赵匡胤不得不反,王溥和范质以前就有侵吞包禁军军饷之嫌,所有的禁军都是活生生的让二人给逼反的。而如今辽国和北汉联手,大部分也是王溥和范质施政不当造成的。

    如果王溥和范质二人听见这些,定然有会大咱冤枉,说什么辽国和北汉联手南侵,要是知道到头来不过是赵匡胤的谎话,只怕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赵匡胤大军开到开封城下之后,历史应该出来的韩通并没有出现,柴宗训隐隐明了也许到了今天这个时候,历史已经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偏差。开封本来就是禁军的大本营,对赵匡胤来说更像是不设防一般。

    早在赵匡胤禁大军快逼进开封城的时候,后知后觉的朝廷终于这才收到消息,骤闻身为“御辽大将军”的赵匡胤居然谋逆造反,这个消息不亚于一记晴天霹霆。朝会整整开了两日有余,可是谁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今的大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甚至连兵都剩不下几个了,又能拿什么抵挡赵匡胤。而收到消息赵匡胤大军今日便会抵达开封城,以至于昨天的朝会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就算是王溥和范质二人也将自己死死关在自己府宅之内,完全闭门谢客。二人应该也清楚赵匡胤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会轻易放过他们,可是事已至此,王溥和范质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王溥和范质只能祈求上天保佑,至少自己做出这般姿态来让赵匡胤看见,能让对方明白自己没有与之死扛到底的打算,最好能从轻发落。

    不得不说王溥和范质二人的这些想法有点太过异想天开,而小符后也是慌了心神,这样事情她亦是头一回遇到。只是在柴宗训面前,她故意的装出一幅镇定的样子出来,只是一个劲儿的叮嘱柴宗训好生的呆在宫中,切不可乱跑。

    虽然赵匡胤的“约法三章”小符后也是略有所闻,然而如今这般混乱的局面,尤其手中兵、钱、粮皆无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和赵匡胤讨价还价的余地。经过这么多,小符后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二娘,尽管赵匡胤对外吹得天花乱坠,而且前面两条他似乎已经尽量做得够好了,即使这样小符后也不能不多一个心眼儿。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都是血淋淋的屠刀,尸堆如山,血流成河。现在形势比人强,小符后也没有了和赵匡胤一争高下的打算,而她唯一希望的就是赵匡胤当面给他许下不伤柴宗训分毫的承诺,至于自己小符后自己她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在赵匡胤在开封城中的埋有暗子的情况下,开封城几处城门都被打开了,开封似乎对赵匡胤来说已然不设防。

    可是赵匡胤进入开封城内之后,却慢慢知道了事情跟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本来呼延瓒也考虑过据城而守,能给赵匡胤造成最大的伤亡,可是柴宗训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决了。柴宗训认为这开封城中绝对埋伏得有赵匡胤的细作,若是据城而守,如果赵匡胤安排的细作趁机打开城门,将会两面受敌,得不偿失。

    见柴宗训说得有理,呼延瓒父子都没有坚持,直接就放弃了城墙和城门,呼延琮麾下近五百多人,化整为零,藏于各大街小巷之间。待赵匡胤大军经过,或事先挖下陷阱,或突发冷箭,叫赵匡胤十几万大军吃足了苦头。

    只要事成之后,呼延琮麾下仗着比赵匡胤禁军更熟悉开封城的每一步,跑得比兔子还快,迅速消失在赵匡胤大军视线之中。可是下一刻,他们又或许又出现在某个街头,某个巷口再次发起攻势,打赵匡胤大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开封城中所有百姓都紧闭门户,开封百姓不像其他百姓那么好骗,他们经历的乱事实在太多太多,不论赵匡胤说得多么好听,在大局未定之前,最好将自己关在屋中不要出来,这显然已形成了共识,这也是他们交应对乱局的最有效策略。

    原以为开封城城门开后,就算是控制大局了,骤闻大军遇袭,而且还不止一处,几乎开往各个方面的各路大军都遇到了袭击。

    如此只是一两处也就罢了,这么多处同时遇袭,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