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后周-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你难道觉得你自己还有后退的余地吗?”想到这些,柴宗训心中猛的发狠。
“诸位兄弟姐妹,我不知道用这样的称呼来称呼诸位是不是过于唐突。只不过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必把我想象成大周太子,也许将我想象是同泽、同袍更为适当一些。”柴宗训才一开口,如同在“稚子营”中投下一枚炸弹,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荆罕儒连连干咳了数声,似乎示意柴宗训就此打住。可是柴宗训示若未见般,依旧我行我素的说道:“我是先帝柴荣之子,你们是我父皇一手收养的孩子,所以说我们是兄弟姐妹,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认为我说得不对。”果然!柴宗训这么一说,议论声立刻弱了下去,反而让“稚子营”大多数人生出亲近之感。
“至于稚子营各位教习,你们舍弃名利,甚至不惜抛家弃子,选择默默无闻的呆在稚子营中,只是为了共建一个太平盛世。对于这点,小子柴宗训深感佩服,请受我一礼。”说完柴宗训朝“稚子营”教习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闻过柴宗训之言,总“稚子营”教习也颇为感动,他们当年大多数人都是为柴荣大义感召,皆认为柴荣乃是不出世的当世明主,就如同当初的李世民般,谁都愿意追随其左右建立一个像大唐般的太平盛世。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选择默默付出,尽管许多人心中已有了承受孤寂的准备,可是数年如一日般不见天日,只能默默的生活在暗中,甚至还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还活着。
其中的苦楚,也只有深为“稚子营”教习的他们才能体会。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像忽归儿这样半路出家的,只怕对“稚子营”就没有什么归属感存在。
能够得到柴宗训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承认,对于大多数“稚子营”教习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柴宗训最为新一代的“稚子营”继承人,他是否像柴荣般了解他们对“稚子营”的付出,只怕也只有天知道。柴宗训这一鞠躬,让“稚子营”总教习觉得这些年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你“你们是我众兄弟姐妹的老师,也可是说是小子柴宗训得老师,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在总老师面前,柴宗训也不敢夸下各种海口,各位教习皆是有见有识得长辈。如果柴宗训说我可以带着你们马上推翻赵匡胤的伪宋,立刻光复大周,只怕们也会觉得小子柴宗训不过是一夸夸其谈之徒,又有何能力带领你们实现先帝的理想?
“柴宗训不敢也不想骗你们,如今的赵匡胤手握数十万精锐禁军,前不久还剿灭了李重进的叛乱,可谓锋芒正盛。
“也许你们其中会有人向我提议暗杀掉赵匡胤,以稚子营之能,这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许你们还认为只要赵匡胤一死,禁军群龙无首之下便是我们大展拳脚的机会。可是大家考虑过没有?赵匡胤乃是禁军第一高手,暗杀他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想来不用我多说,你们比我更清楚,就连荆罕儒将军也不敢有必胜的把握,你们……”
“我们虽无必胜的把握,但我们却有决死之心。”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谁喊将道,这个声音似乎代表了不小部分“稚子营”的意见,“稚子营”大多数人都显得颇为激动。柴宗训大概扫视了一遍全场,见除了大多数“稚子营”教习能保持冷静外,场面隐隐有失控之态。
“都给我安静下来,这些年稚子营的教导就是这样不成?”荆罕儒一开口,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这么多年荆罕儒总教习的身份的确积威甚深。
“可是大家考虑过刺杀赵匡胤的后果没有,天下分崩离析,禁军或许会分裂成数个或更多的势力,或相互联合,或彼此征伐。如果当真是这样,你们觉得北方辽国会放弃这样千载难逢之机吗,辽国铁骑南下之时,便是汉族沦落之时。谁又保证到时又不会冒出一个石敬塘一般的人物,那时我大好河山将会变成鬼蜮。
“试问诸位,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如果一切不幸被我言中,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面对先父?”听到这里,没有人在说话了,全场鸦雀无声。
大多数“稚子营”并不是没有见识之人,相反!经过“稚子营”这些年的培养,他们皆是见识不凡。都知道如果当真杀死了赵匡胤,柴宗训说的这些可能不会是不幸才会发生的事情,其发生的几率绝对不小。
“稚子营”众教习看向柴宗训间眼中也是异彩连连,他们阅历更是强过“稚子营”的学生,尽管他们没有像大多数学生般被仇恨蒙蔽双眼,但他们对柴荣的感情却是趋势他们偏向学生的做法。这也是荆罕儒头疼之处,学生视柴荣为再生父母,父母被害,好比杀父之仇,而教习皆知如此不妥,却没有站出来明确反对之人,这也是种变相的支持。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柴宗训的忍辱负重
这也是荆罕儒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不得不再三催促柴宗训盐城一行的原因。也只有自“稚子营”第一时间创立起,便效力其中的荆罕儒才再清楚不过。“稚子营”从成立的第一天起,便注定了只会听命于一人,以前是柴荣,而如今是柴宗训,换句话说“稚子营”的效忠对象只会是柴氏子孙。
无论是感情的倾向还是其他原因,荆罕儒甚至考虑过,即使当初柴荣没有选择柴宗训而选择了赵匡胤,相信好多“稚子营”的老人也许因为柴荣的命令不会选择和赵匡胤作对,而会选择黯然退出。
毕竟!他们为了柴氏和大周江山效力了如此之久,他们当初大多都是为柴荣大义所召,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大部份都是重情重义之人,所以!感情的倾向使得他们会更加偏向于大周和柴氏,而不是那个不所谓的大宋和赵氏。
况且!在不少“稚子营”中人看来,北伐一役正是由于赵匡胤的退缩才使得最后功亏一溃,他像是一个罪人,不只是大周的罪人,而是整个汉人的罪人。这样一个让他们心有芥缔之人,又如何值得他们全心全意的效忠?也许也不难理解,原历史上赵匡胤只是保留了小部份“孤儿营”,大部份都被他解散了。
“可是……可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先帝于我们不亚于再生父母,可再看看赵匡胤干的好事,使得先帝最后的努力化为泡影。”“稚子营”学生之中,不知道是谁哭泣着道,说着说着已然泪流不止,“我们实在是……实在是不甘心啊!”
此言一出,引起不少人共鸣,柴宗训似乎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强自压下心中的悲痛之感,柴宗训趁众人不注意,偷偷的在脸上抹了一把,眼睛也不开始红了起来,哽咽着道:“不甘心?谁又能甘心得了?昔日北伐我是亲自参与了的,‘铁甲兵’奋勇而战,就算是我父皇拖着残躯,吊着最后一口气,也只是为了击败辽国的铁骑。
“本来胜利的曙光已然出现,辽国即使是他们最为精锐的‘皮室军’,也因为承受不住伤亡,有了撤退的想法。可是他赵匡胤倒好,为了一己私利,居然一句话就叫我们的努力毁于一旦,而一路撤退中,‘铁甲兵’伤亡不计其数,甚至还要超过和辽国作战的人数,你们知道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眼前这一切发生,却无力阻止,这是何等难受?
“更不用说世宗皇帝乃是我亲生父亲,当昏睡醒来得知战败的消息,既是心寒又是心痛。他如此信任赵匡胤,可赵匡胤事到临头却做出了这样选择,更让他生出被最亲之人背叛的感觉。
“要说恨赵匡胤,你们比得过我?如果不是他赵匡胤,我父皇能含恨而死,眼睁睁看着他自己最后夺取‘幽云十六州’的机会在手上悄然溜走?更不用说我柴家自问待他不薄,可他赵匡胤倒好,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不说,反将大周江山被之取而代之。如果说现场谁最想亲手手刃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匡胤此人,非我莫属。
“可是我不能这么做?”说到这里,柴宗训脸上现出悲痛欲绝的矛盾之色,“为何?正如我先前所说,杀他赵匡胤一人容易,而赵匡胤死后天下纷争的后果,却是不能不考虑进去。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最后得利的必然是辽国,别看当今辽主昏庸,但辽国自有明白人在,一旦中原陷入战乱之中。
“也许到时候即使辽主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因为辽国的其他贵族定然不肯放过如此好的机会,辽国铁骑南下之时,便是生灵涂炭,大周遭逢大劫之时。一个分崩离析的大周,无论如何都不是辽国的对手。
“我知道你们‘稚子营’不畏生死,哪里是面对比你们强大十倍百倍的南唐‘僧兵’,你们依旧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勇往直前,奋起而战。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来自草原的辽国,他们比南唐‘僧兵’更加野蛮,更加残暴,如果等辽国彻底的消化了‘燕云十六州’,到时候我们面对辽国将更将可怕?
“如今辽国可怕的唯有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兵而已,可是等辽国消化了‘燕云十六州’,他们的经济和军事能力都将不可同日而语。远的不必说,以前我们能凭借坚城和利器阻挡辽国骑兵,可是等辽国进一步消化‘燕云十六州’后,他们的冶铁能力会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能仗之为豪的利器,也许将不再为我们独有。
“某一天我们的得器出现在了辽**队中的序列了也不必惊奇,最最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辽国的攻坚能力也将今非昔比,他们也能造出冲车、井阑、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利器。等到那时,坚城已经不足为凭,我们又还有什么能战胜辽国的?”
听着柴宗训一字一句娓娓道来,一开始众人还是半信半疑,特别是“稚子营”教习,他们自恃身份,不认为柴宗训能讲出什么惊天之言来。待听柴宗训说到后面,“稚子营”每个人都换成了一脸郑重之色,不论是普通学生还是教习。他们皆是有见识之人,知道北伐失利之后,柴宗训所说的这些情况有很大概率发生。
“那如何是好?”“稚子营”教习自恃身份,自然不会这么问,但普通的“稚子营”学生已然视柴宗训为他们之中的一份子,迫不及待的开口问了起来。柴宗训听得出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刺杀赵匡胤的心思。
当下柴宗训将冯道死前为了精心制定的计划道了出来,仔仔细细的说上了一遍。柴宗训知道眼下这些都是可信之人,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韦言、刑将、李定、阿骨奇,更多却是他不认识之人,可是柴宗训清楚这些人都是志同道合之辈,不必担心什么,只是将目光扫过忽归儿的时候,柴宗训有些犹豫。
不过!柴宗训片刻的犹豫后,很快就将忽归儿忽略了,继续大声说道:“所以!我觉得我现在该做不是去瞎琢磨那些刺杀、下毒之类的不入流的手段,
(本章未完,请翻页)也不应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先帝如今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崇高理想还在,我柴宗训也在,在先帝崇高理想引导之下,我将与诸位齐心协力。
“一起光复柴家江山,一起将草原异族重新赶回草原之上,共同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无数声音起应和道。
“所以!接下来我们更应该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以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只要我们强大了,而且强大到了一定地步,不论将来面对是赵匡胤还是草原辽国,我们依旧有一战之力。你们‘稚子营’每一个人更应该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论是学生还是教习,教习倾囊相授,学生认认真真完成你们的学业。
“如今据我所知,你们之中能达到荆将军期望的不到一半人,你们告诉我这就是你们的表现吗?”
“不是!不是……”“稚子营”学生个个想打了鸡血般,看到几乎每一人都积极性似乎都被调动了起来人,柴宗训暗中松了口气。“如今的我们就好比战国的勾践,现在正是臣薪尝胆的时候,就算让赵匡胤多逍遥些时候又如何?让异族再多猖狂几年又能怎样?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最后留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言一出,将气氛调到**,先还只是“稚子营”学生直呼“万岁”,而后“稚子营”教习了加入了进来。看到这般情形,荆罕儒也是感到由衷的欣慰,他一开始叫柴宗训到盐城一行的目的,只是为了打消“稚子营”中人冲动的念头。
可如今柴宗训所做所为,不只是打消了“稚子营”众的念头,反而成功重新将“稚子营”拧成一股绳,这情不自禁让荆罕儒想起了当初和柴荣初建“稚子营”的时光,那时候的“稚子营”也是想眼前这积极向上,充满了斗志。正是因为这股不屈不挠的斗志,即使是在“稚子营”未大成之前,“稚子营”依旧感硬撼南唐“僧兵”。
但下一刻荆罕儒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虽说眼下“稚子营”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还有一个困挠“稚子营”良久的问题。如果柴宗训再能够成功妥善的将这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稚子营”才谈得上有将来。
本来荆罕儒是打算将这个困挠“稚子营”良久的问题一起告诉的柴宗训的,可是看了看下方激动的人群,又望了望有有些难抑兴奋的柴宗训。似乎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对柴宗训来说依旧是件值得高兴庆祝之事。荆罕儒虽然为人刻板,但也不希望在众人高兴的当儿,说些扫兴的话出来,惹人不快。
好在焚香沐浴还有一天,荆罕儒打定主意,等明天的时候再将这最后一个困挠“稚子营”发展的问题告诉柴宗训。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小树林密议
几日之后,王洪将盐城情况打探得差不多了,以卖完荔枝为借口,再次出得城来和赵光义在盐城十里之外小树林中汇合。
赵光义连等数日都没有王洪的消息,早就急不可耐了。要是再过几日王洪还没消息,说不得赵光义会派第二波人马乔装混入盐城打探消息。如今见王洪平安过来,赵光义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如何?王兄打探得怎么样了?”虽然让手下给王洪送上了水囊,他本人已是迫不及待的问将道。
王洪也顾不得喝水,笑语吟吟的回答道:“害二将军担心了,幸不辱命,虽然之间横生不少波折,但还算是是侥幸侥幸!”
赵光义还不太明白王洪话中的意思,马上就有知情识趣之人将进城之时发生的惊险一幕告诉了赵光义。王洪也没有阻止,本来城墙之上他和荆罕儒就是在演戏,如果自己说将出来,难免有为自己辩护的嫌疑,而此事出自他人之口,其可信程度显然强过王洪本人来说。
听完整件事后,赵光义也忍不住为王洪捏了把冷汗,感叹道:“想不到其中还有如此多波折。”
王洪趁机喝了口水,这才说道:“我还是小觑了荆罕儒,他应该是多少对我们起了疑心,不断用岭南荔枝的口味和成熟时节的问题屡屡试探于我,也好在我平时爱读些杂书,倒也多少知道一些,还不容易才应付过去,最后更是借杨贵妃爱吃荔枝,方导致大唐亡国与荆罕儒故意发生口角,以扰乱荆罕儒的试听,这才蒙混过关。”
“王兄急智,赵光义好不佩服。”赵光义如是赞叹道。“此行虽然是冒了些险,不过俗话说得好,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此话还是有些道理的。”王洪叫赵光义屏退了左右,这才说道:“此行不只打听出来了张琼妻儿的消息,还探知一个惊天秘密,二将军可知是什么?”
本来说得好好的,可突然王洪就卖起了关子,赵光义有些不习惯,不过还是本能的问道:“是什么秘密?”“难道二将军就没有听当今陛下提起过?”听王洪越说越神秘,似乎还牵扯到当今皇上身上了,更是被勾起了兴趣,“也许二将军你还不知道吧?陛下竟然许了当今晋王,也就是前朝天子代小付后回盐城祭拜先祖。”王洪故意将“前朝天子”四个字咬得很重。
王洪这般做,就是为了试探赵光义对柴宗训得态度。赵光义似乎有些没回过味儿来,只是回了一句,“此事还当真没听大哥说起过,不过大哥对这对孤儿寡母也太过宽容了,不取他们性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哪里还用得着对他们这么好?”
“而且属下还听说一路上陛下还派出两千训练有素的禁军精锐保护……”听王洪说到这里,赵光义眉头一皱,打断道:“大哥这么做不是给我们添乱吗?他难道不知道荆罕儒乃是柴荣的死忠?可查清楚了这队禁
(本章未完,请翻页)军领军之人是谁?”
“属下故意打听了,好像是一个姓秦的将军。”王洪故意把消息说的有些模糊。“秦欢!”赵光义一口抢过道,似乎还甚是肯定的样子。王洪也吓了一跳,想不到还是被赵光义猜了出来。
“秦欢这小子沉稳有余,机变不足,怕只怕会被荆罕儒利用,看来我们要加快行动了。”赵光义还是忍不住多埋怨了赵匡胤一句,“大哥也真是的,在这个节骨眼还尽跟我添乱。”如果赵匡胤在现场,定然会大呼冤枉。
本来赵光义许可柴宗训代小符后会乡祭祖之事还在差不多半个月之前,而那时后还没有发生张琼被荆罕儒缉拿这档子事,赵匡胤又不是诸葛亮,又如何算将得到后面发生的事情。等张琼之事传来,柴宗训几乎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所以说将起来,还是赵光义冤枉了赵匡胤,王洪自然清楚其中的真相,他巴不得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哥俩误会越深越好,哪里会去提醒赵光义什么?
要是种放在这里,定然对赵光义给秦欢的评价拍案叫绝,赵光义对秦欢的评价不可畏不中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赵光义的确有识人的眼光。
“陛下虽然明照万里,这样的安排确实欠妥,若是秦欢将军站在我们一方还好,要是为敌人所利用,只怕我和二将军此行更是很难将事情办成。”王洪顺着赵光义的话,也是说出了些许抱怨之言。
“谅秦欢还没有那个胆子敢跟我最对。”赵光义颇为自信的说道:“不管怎么说,眼下快刀斩乱麻方是最佳的解决手段,我们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王兄不是说已经打探到张琼妻儿的消息了吗?她们如今住在什么地方?”
王洪听得心中猛的一跳,隐隐已经猜到赵光义要做什么,在心中暗暗诅咒赵光义心狠手辣的同时,还是没忍住多试探着多问了一句,“将军是打算……”
赵光义没有正面回答,却是比划了一个砍头的动作。王洪心中生出一股无力之感,赵光义当真是喜怒无常,想起一出就是一出,而且他本人更是坚决的行动派。而此刻王洪头疼的是如何才能将消息送出去,此时荆罕儒在盐城内,看来自己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再进一趟盐城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非常时刻当用非常手段,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再光想着营救张琼了。”王洪把赵光义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赵光义连连点头,显然王洪之言深得他意。赵光义进一步说道:“我们的目标不能光放在张琼妻儿身上,只要我们能潜入盐城之中,如果能有机会除去张琼,也不必顾及什么,斩草除根之事想来不用我来教你。”王洪不得不承认,论及心狠手辣,只怕他赵光义认了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王洪装出有些犹豫的样子,说道:“如果只是潜入盐城之中,我们只怕不能混进太多人马,而盐城大牢戒备森严,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凭我们潜进城里的那点人马,想要刺杀张琼,只怕还是有些力有未逮。”
“光是这样自然是不够,如果我们借刺杀张琼之机,转移荆罕儒注意力,再来个里应外合,夺下盐城城门,到时我大军开进盐城之中,你觉得他荆罕儒就算武功盖世,他又有几成胜算?”
听罢赵光义此言,王洪暗中也禁不住为荆罕儒捏了把冷汗,赵光义这番安排,虚虚实实,叫人无从分辨真假,一时不查之下,未必就不会着了他的道,这更坚定了王洪回盐城一趟的决心。
主要是荆罕儒给赵光义的打击太大了,自从退回小树林之中,他赵光义无时无刻都不在想着报仇,几番思索之下,也不是一无所得,他刚才说的那些都是他苦思冥想才得出来的办法。
“二将军手段高明,王洪实在佩服。”这倒也不是他王洪在拍赵光义的马屁,的确是赵光义想的这些办法的确是难得之极。见得王洪如此说,赵光义不禁有几分得意起来。
“属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将军成全?”赵光义想将不到王洪还有这么一说,只好言道:“不妨说来听听,如果可行,我自然没有拒绝王兄之理。”
王洪原以为赵光义会满口答应,却是想不到赵光义居然会如此谨慎。王洪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前几日盐城之败,王洪深以为耻,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