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白纹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侯爷与我有仇?”
“无仇。”
“有怨?”
“无怨。”
“那为何杀我?”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张君宝点了点头,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师父觉远禅师的内功之高,无与伦比,便是习练了《九阳真经》的缘故。跟何足道一番比试,已是轰动一时,让人叹为观止。自己年幼,又无招式根基,不知晓师父传授的“强身健体之法”便是一门绝妙的武功,这法门就源自《九阳真经》。
便如佛经中记载的一个小小典故:说是一个小孩手捧一锭黄金,行走于闹市之中,世人见之多起觊觎之心。
张君宝又想,白玉沙言语自己重病在先,后又坚决不肯收受恩惠,但是拿到写给向灵瑶的《伤寒祛病杂论》之后却又立刻翻脸,此人乃伪君子也。
这位“小侯爷”既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想必也是为了这《九阳真经》而来。但此刻却又要杀我灭口,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那便边是“小侯爷”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莫非?白玉沙便是“小侯爷”?
张君宝暗暗运气,却是一点劲气也提不上来。这银针封穴与点穴之道卓然不同。以内家真力点穴,多则七八个时辰,少则一两个时辰,穴道便会自行解开。但这银针封穴却是不同,只要体内的银针不被取出,这穴道便一直被封,毫无办法。
张君宝自知冲开穴道无望,说道:“从我自驿州城出来,你们便一直监视於我?”
万四娘也不隐瞒,说道:“那是自然,若被你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这编排好的一出出好戏却是演给谁看去呢?”
张君宝哼了一声,道:“小侯爷可是姓白?”
万四娘倏忽收敛笑容,右手抬起,指尖便挟着一柄柳叶飞刀,说道:“张公子果是绝顶聪明。既然张公子猜到了小侯爷的身份,那我便送公子上黄泉路了。”
张君宝不再言语。白玉山庄富可敌国,可这么大一座庄子,说送人就送人了,这等手笔,倒也与侯爷的身份相匹。可堂堂大宋又哪来的侯爷?一想至此,忽又抬头问道:“侯爷之名何来?白少庄主又是哪里的侯爷?”
万四娘略一沉吟,说道:“我家小侯爷常吟一首诗,你便来猜了。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张君宝一怔,这首诗却是读过,乃是一百多年前金国皇帝完颜亮的一首诗。想来白玉沙便是金国皇室的后裔了。
这首诗意如其字“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诗中熊熊野心,昭然若揭。想来白玉沙便以先人完颜亮为楷模,尝胆卧薪,期待东山再起了。
万四娘捏着那柄柳叶飞刀,说道:“张公子可还有什么遗言?”
张君宝闭上眼睛,摇了摇头,说道:“将死之人又何必问那么多呢?”言毕又默念着万四娘适才言语的那首诗,脑海里却泛出郭襄姊姊的面孔。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做混合。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
第七十二章
地牢四周的墙壁虽然是石块砌成,却无铁板做衬,但这么厚重的石块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地牢里当然有窗户,虽然比碗口大了不少,却嵌着几根儿臂粗的铁杵,就算是一只碗也塞不进来。
地牢里只有一道门,同样是厚重的铁栅栏,就算是有人下来,就只那道门上的门锁也得开上半天。
张君宝和伍大合的穴道被银针封着,万四娘想杀他,他只有引颈就戮。张君宝陡地感觉自己那么渺生死也只不过这么简单。
万四娘手中的飞刀划过张君宝的颈侧,又轻又快。
张君宝但觉耳畔一阵凉风,隐约还能感觉到那刀的锋锐。像是一片带刺的仙人掌,扎在自己的颈畔之上。又像是一滴冰冷的水,滴入自己的脖颈。
凉风过去,便没有了声响。凉风和凉水是杀不死人的。张君宝睁开了眼睛,瞧见万四娘手中托着几根碎发,是自己的碎发。刀还夹在万四娘的指间。
万四娘道:“像一只绵羊的张君宝已经死了。”
张君宝道:“你改变了主意?”
万四娘道:“我从没有改变主意,我要杀的人已经被我杀死了。”
张君宝道:“但是我还没有死。”
万四娘道:“杀人和被杀一样简单,当你的刀架在别人脖子上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简单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那么简单。”
张君宝没有说话。
万四娘又道:“当一个人看到活的希望的时候就不要犹豫,因为只要一个人还活着,就还有希望。还能做很多的事情。”
张君宝还是没有说话,万四娘已经收起了飞刀,转身隐在一片屏风的后面。牢里又恢复了静谧,像是根本没有人来过一样。张君宝盯着眼前的几根碎发,却是那么扎眼。
像一只绵羊的张君宝已经死了张君宝反复琢磨着这句话
牢房的栅栏门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接着是悉悉索索和叮叮当当的声音。牢房的门被打开,悄步走进来一个人,竟然是小妖。
张君宝没有吃惊,这一畔的功夫已经让他吃惊太多了。被他“救”出去的万四娘用银针封住了他的穴道,还要杀他,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还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
小妖在张君宝的身上摩挲了一阵,便从张君宝的膻中穴取出来一根银针,还有背后的两根银针。接着袖口划过张君宝身上的绳索,便将那些绳索割断,说道:“几个时辰不见,你好像长大了一岁。”
张君宝道:“也可能是好几岁。”一个人在安乐窝里会永远不会长大,但是一个人经历了全套和暗算,还有生死,会很快的长大。
小妖道:“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会来救你?”
张君宝道:“我本来想问的,但是刚刚有一个人告诉我,当一个人看到了活的希望的时候就不要犹豫。”
小妖笑了笑,也帮伍大合取出了膻中穴上的银针。
伍大合却一脸鄙夷,说道:“还请姑娘示下师承名号,这般却又是耍什么花招?老朽还不想稀里糊涂地就做了冤魂。”
小妖道:“伍长老认为我不是来救人的?”
伍长老道:“姑娘若是来救人的,那适才的女子有何苦将我等囚在此处。”适才万四娘欲杀张君宝,却又未杀,显然是被伍大合瞧在了眼里。
小妖道:“我说我并无恶意,信与不信由你。只不过曹世雄将军和向士璧将军的性命却还要仰仗伍长老去搭救呢。”
伍大合一怔,说道:“姑娘也是为了这事而来么?”
小妖道:“当然不是,曹世雄和向士璧的死活于我何干?我昨日受了张公子的相救之恩,如今不肯见他身陷囹圄而已。只不过张公子是来救你的,你若不走,张公子如何肯走?不知道我说的可对?”小妖的最后一句话自然是说给张君宝听的。
伍大合点了点头,说道:“倒是老朽糊涂了,如此多谢姑娘。敢问姑娘可是仙教的人?”
这次却是小妖大吃了一惊,问道:“伍长老何以见得?”
伍大合道:“猜的。”
小妖道:“姜还是老的辣,仙教南来还没有几天,想不到伍长老就已经知晓了。却不知伍长老据何而猜得的呢?”
伍大合道:“便是姑娘袖中的峨眉刺。”
张君宝忍不住说道:“前日在驿州城,我与伍长老遇到过小青姑娘,你这峨眉刺的手法与小青姑娘一般无二。”
小妖道:“青儿姊姊是我的师姐。那么伍长老可还信得过我?”
伍大合哈哈一笑,说道:“信得过。仙教又不是魔教,何况姑娘如此重情义,老朽岂可攘人之美?”
小妖道:“伍长老也知道魔教?”
伍大合道:“昔年黄裳剿灭魔教之事,天下皆知。”
小妖道:“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魔教早就不复存在了。”
伍大合道:“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魔教自初唐至今,被剿灭了不知有多少次。若是那么轻易被剿灭,便不会有传世奇书九阴真经了。”
这九阴真经张君宝倒是听说过,这本经书的来历便是三年前,在华山之巅遇到的老顽童讲与自己知晓的。
传闻九阴真经是黄裳所撰写。相传徽宗皇帝政和年间,黄裳受皇恩所托,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黄裳本是一名文官,因害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质其死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十几年下来,他居然便精通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
恰逢魔教兴风作浪,黄裳领旨前去剿灭。终因寡不敌众,受伤逃亡,拚命突围才逃过一劫。此后黄裳便躲在不毛之地,苦思冥想数十年。终于得悟武学真谛,本想出去找那些仇家报仇,岂料当年追杀他的仇家全都死光了。后来便留下一本叫做九阴真经的武学奇书。
小妖怔了一怔,说道:“伍长老知晓的还真是宽泛,但不知伍长老於这魔教还有何见解?”
伍大合道:“见解倒是不敢,只不过丐帮的消息一向灵通而已。”
………………………………
第七十三章
小妖道:“好,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下再与伍长老详细谈论。”小妖说着掂起伍大合身上的铁链,又道:“还请伍长老委屈些会。”
伍大合会意,将铁链缠在双手之上,回道:“老朽理会的。”
说着从地牢外面跃进来四个人,冲着小妖一躬身,便有两人过来架起伍大合,另外两人又将绑缚张君宝的绳索,随意在张君宝身上缠绕了一番,立身左右。
小妖看收拾妥当,几人便是大摇大摆地出了地牢。地牢外面尚有不少守卫,小妖掏出一块腰牌,亮了一下,那些守卫便十分恭敬地行礼,便是头也不敢抬一下。
出了监牢之所,一行人便贴着一丛花圃,向右拐了一个弯,来到了一个大院之中。小妖摒退手下,说道:“我这腰牌也只能将你们带到这里面来,若要出去还得等到天黑才能再做打算。”
三人进了屋,厅堂之上早就备好了一大桌饭食,鸡鸭鱼肉还有烧酒黄酒。张君宝一肚子疑问哪里能吃得下饭,伍大合却不管这许多,坐下来便大口饕餮。
张君宝却待张口,小妖便抢着说道:“你是不是要问我,我如何在这悦秋别院?我为何能有这悦秋别院的腰牌?我又为何来救你?是不是?”
张君宝想说的话全被小妖说了,略一忖思,陡然想到了万四娘,便道:“那万四娘呢?可是跟姑娘一起的么?可也是仙教的人么?”
小妖摇了摇头说道:“她不是仙教的人,她是小侯爷的人。但是据我所知,小侯爷对公子并没有恶意?”
伍大合虽然在吃东西,但是吃东西用不着耳朵,他当然在听。伍大合手口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头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张君宝哼了一声,说道:“都已经想要杀我灭口了,还算是没有恶意么?”
小妖道:“可她终究还是没有杀你。”
张君宝快速地思索了一番,道:“你知道小侯爷,也知道万四娘,也知道万四娘想要杀我却没有杀我。”
小妖道:“我知道。我全都知道。我还知道小侯爷为什么要杀你。”
张君宝一怔,蓦地感觉小妖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陌生。
小妖从怀中取出来一块丝巾,递给张君宝,说道:“你瞧瞧这是什么?”
张君宝将丝巾打开,上面赫然便是“伤寒祛病杂论”几个大字,不由得脸上一红,又窘又骇。窘的是想起了跟向灵瑶在浴室内的情形骇的是这丝巾本是白玉沙舍却整座山庄,费尽心机换取的心法此刻竟然到了小妖的手中。
张君宝的头大了,无论谁遇到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头都会大的。张君宝想要弄明白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一股脑儿的胡乱思绪却不知从何问起。
小妖端过来两盏酒杯,深绿色的琉璃盏盛着浓郁红色的酒汁。张君宝推开酒杯,一个从未饮过酒的人还不懂得醉酒消愁。
小妖荡着酒盏内的酒汁,说道:“不要着急,慢慢地来问。就像这当季的石榴酒一样,要慢慢地品尝,循序渐进,才能尝得到这酒中的酸、甜、涩和鲜。”
伍大合依旧闷着头在吃,头却上下点着,像是在说:“有道理,有道理。”
张君宝理了一下思绪,问道:“白玉沙就是小侯爷?”
小妖点了点头。
张君宝又问:“小青姑娘劫持向灵瑶,难道不是为了去白玉山庄索取一件叫做九白纹章的东西?”
小妖道:“当然不是。”
张君宝:“你去白玉山庄自然也不是为了九白纹章。”
小妖:“不是。”
张君宝:“为什么?那你去白玉山庄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小妖:“这九白纹章的秘密我知晓的也并不多,我只知道这九白纹章共有七块。我此去只不过想要告诫其他持有九白纹章的人,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张君宝:“白玉沙自然是配合你在演戏?”
小妖点了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
张君宝:“那他舍却整座白玉山庄的代价却是不小。”
小妖:“区区一座庄子,小侯爷还看不在眼里。他既然想帮向灵瑶,这座庄子势必是留不住的。”
张君宝一怔,满脸疑问地看着小妖。
小妖:“据我所知,中原有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势力很大。向士璧和曹世雄身陷牢狱便是这个组织所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向士璧和曹世雄死,那么自然不会想要别人横加干涉。谁插手,谁的下场都不会好。小侯爷就算不舍得白玉山庄,这庄子也迟早会被那个秘密组织灭掉。与其这样,不如趁早撒手的好。”
伍大合陡地停止了咀嚼,满脸的漠然,说道:“你们仙教也不清楚这个组织么?此次仙教南来,莫非也是为了这个组织?”
小妖道:“非也。伍长老既然知道我们是从北方来的,那么就应该知道我们不是宋人。宋朝死两个将军与我何干?”
“哼!”伍大合猛地推开面前的碗盏,“若非蒙古鞑子,又岂能做出这等卑劣之事。若要来攻,直管便来,使什么龌龊的伎俩?”
小妖也不见怪,说道:“只可惜我也不是蒙人,若不然倒要为蒙古说上一两句话了。据我所知,蒙古并未有所举动。但是宋朝的孟珙旧部和余玠旧部均遭排挤,就连大名鼎鼎的宋朝宰相江万载都已经解甲归田了,区区向士璧和曹世雄又何足道哉?”
伍大合仍是义愤填膺,说道:“据你所知?哼!你一个小孩子家懂得什么?那些朝堂上的阴谋勾当又怎么会传到你的耳朵里面?”
便在此时,侧边的屏风后面一阵环佩叮当之响,走近来一位夫人。这夫人一袭素缎裹身,披着一件大红斗篷,虽是薄粉却显意浓,貌美不可方物。
那环佩叮当之响乃是妇人身后的一位侍女。这侍女一身葱绿小衫,腰间缀着一块碧玉。单看那块碧玉便是无价之宝,绿得均匀,绿得浓郁。便如她的眼睛,晶莹闪烁,如净水凝滞。
这侍女张君宝识得,正事几日前在驿州城遇到的小青姑娘。
………………………………
第七十四章
小青姑娘本是美得让人窒息,可这位夫人之美更胜之,十倍胜之。
这夫人和小青姑娘走近前来,张君宝便觉空气如凝结了一般。
伍大合也不由得起身而立,呆呆忘了言语。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在太行山遇到魔教的黑暗使者一般。那种杀气迫得你不能呼吸,仿佛将你石化了一般。只不过现在让他不能呼吸的不是“杀气”,而是“美丽”,也是“魅力”。
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传说中有一种毛羽赤青相杂的翡翠鸟,生长在极南之所,筑巢在海外仙岛的三珠树上。这鸟本来自由自在,雌雄双飞,但不幸被美人所喜爱,其价比之于黄金一般。因为它的羽毛长得漂亮,既可以使美人的首饰临风招展,又可以使美人的锦被结采垂花,斑斓增艳。所以翡翠鸟的毛羽才会被呈送到玉堂深处,妆点在美人的头上与床上。传说中,这便是妆扮的最高境界。
小青姑娘浑身上下无有一件首饰,哪怕是耳坠也没有。其腰间的那块碧玉便是她的装饰。如同玉堂内美人头上的翡翠羽一般。
而那位夫人却连块玉佩也没有,小青便是他的“翡翠羽”。
夫人的长发就那么随随便便的束起来一把,却远胜其他瑰丽的发髻。美的最高境界不是如何妆扮自己,而是:“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那夫人开口道:“妾身冒昧。夫家姓杨,便是北朝的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杨惟中。妖儿说的没错,妾身浏阅过蒙汉之间各类文书,确无足下所言语的什么阴谋勾当。”
小妖瞧见那位夫人,面露喜色,迎上去依偎在那夫人的怀里,甜蜜地叫了一声:“娘。”
伍大合面色一震,这位杨夫人所言语的“北朝”自然就是“蒙古”,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杨惟中的大名他如何不知?
杨惟中乃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义子。窝阔台在汗位之时,杨惟中便任中书令。从成吉思汉建立的蒙古汗帝国至今,都是以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这一职位从来都是由太子兼任,但是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契丹王族耶律楚材,另一次便是杨惟中,且杨惟中那时年纪尚不到三十岁。
如今杨惟中任蒙古南北路宣抚使,管的便是和宋朝的事儿。杨夫人这般说辞,想来不假。伍大合的心如同被铁锤敲打的砧子,几欲颤声道:“姑娘适才所言语的秘密组织可是有甚么线索么?”
这声音像是一个在沙漠里渴了十天的人,陡地瞧见了一片绿洲,却又不能确定那片绿洲是不是真的,又或是海市蜃楼?
小妖摇了摇头,说道:“迄今为止没有半点线索。”
伍大合又问:“那姑娘怎么知晓我大宋的将士接连被害,便是一个秘密组织所为?”
小妖乐了,说道:“你傻啊,江万载好好的当他的宰相,为什么会突然解甲归田?向士璧好好的镇守他的涪州,为什么会突然进京下狱?曹世雄、赵葵、史岩之、杜庶都是杀头的杀头,罢官的罢官。若不是宋朝的皇帝老儿昏了头脑想把这江南的花花世界送给蒙古,那定然是有人在暗中捣鬼了。”
伍大合的心像是突然被人攥紧了,攥死了,攥爆了。眼前的那一片绿洲蓦地又变成了一片沙海。两行老泪颓然落下。
伍大合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个“秘密组织”他最是清楚不过了。他倒是宁愿有人暗中捣鬼,宁愿蒙古奸细作祟,却也不愿接受这一事实。
这个秘密组织便是“官场”。
贾似道不学无术,为了斗蟋蟀竟然胁迫朝内大学士编写了促织经。其人整日价沉迷酒色,竟然在西湖之中建造了一座“后乐园”,娼妓,尼姑,宫女只进莫出。贾似道为了笼络人脉,巩固权势,更是排除异己,杀人无算。一干抗蒙名将便是不甘与其同流合污,均遭陷害。这边是官场。
那位杨夫人依旧是面带微笑,却是瞧着小妖。
杨夫人捻过小妖手中琉璃酒杯,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微微嗔道:“小孩子家还学着喝酒?都给你惯得不成样子了。”
小妖撅起小嘴,道:“娘,这哪里是酒呢?这是丹若露,还是当季的骊山红宝石和涂林金翅鸟呢。”
杨夫人揽过小妖,用若柔夷的玉手在她的鼻尖上盈盈地点了一下,说道:“石榴就石榴嘛,还学会拽文来着了。你若说出来这石榴的来历,我便不罚你了。”
小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丹唇在杨夫人的脸上嘬了一下,说道:“单单是这石榴就有好多美丽的名字,如沃丹、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天浆等等。但是都不如娘亲嘴里的石榴二字来的自然。就像娘亲一样。”
杨夫人也微笑随和,说道:“像我什么啊?”
小妖道:“石榴的别名虽多,叫来叫去,反而不如石榴二字有味道了。就像娘亲不化妆一样,若是涂了胭脂水粉,反而遮挡了娘亲的美,这世上还没有哪一种胭脂能配得上娘亲呢。”
杨夫人伸手弹了一下小妖的脸蛋,说道:“又去哪里学回来的奉承话儿?”
小妖道:“自然是书上来看的呀。”
杨夫人又道:“书上除了这些糊弄人的绕绕弯,还有些什么?”
小妖当然明白娘亲适才说的石榴来历,又道:“书上还说了: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
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
小妖腆着脸,背着手,便是学着先生的模样踱步,背书,又道:“汉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