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白纹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张宗演道:“夫人之眼光犀利,宗演自愧不如。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焦尾传说久矣,可那蔡邕的焦尾琴早已不知所踪。而这把绿绮武德却是货真价实。”说着拨弄琴弦,宫商角徽羽,悉数弹出,虽只有五响,却是吟猱余韵、细微悠长。

    李嵬名道:“这绿绮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果然是琴中的名品。简斋兄这五指试音如万壑松风、水光云影,端是不凡。”

    张宗演道:“宗演献丑了,也仅仅是这五响,还是从太府寺丞金渊叔那里学来的。俗话说,宝剑赠英雄,这琴与其在我这里默默无声,倒不如送给夫人,还望夫人勿要推却。”

    李嵬名暗忖如何又是送茶,又是赠琴?却不知这张教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宗演不等李嵬名言语,捧起琴,倒转过来。那琴底上竟然刻了一行字:

    知音一曲百年轻,荡尽红尘留世名

    轻弹旋律三分醉,子期不在有谁听?

    “夫人可以驳了宗演的面子,可不能却了这天籁之音啊。”

    李嵬名瞧张宗演那一身珠光宝气,区区一张“绿绮武德”倒也算不上价值连城,这份心思却是难得,便说道:“如此便多谢简斋兄。”

    张宗演连连摆手说道:“此琴乃是凤舞九天、龙得深渊。宗演仅是促了延津之合,不敢领谢哟。”

    李嵬名接过那琴,以适才张宗演的法子弹了五指,又抚了一首清英,清英辞曰: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这辞原本是说天下得道了,便是荣华富贵天下无道了,便是患难与共。可此曲之妙便是还未知是“得道”还是“无道”,便是告诉张宗演:你若有事相托,却不一定能遂了心愿。

    待一首清英抚完,张宗演荡着“碧苑梦荷”中的“龙苑胜雪”,说道:“琴音一说,北方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但夫人之琴却更胜之。一张琴却有地籁的穴窍之音,人籁的箫管之音,混在一起,便是天籁之音了。”

    李嵬名道:“简斋兄如此这般矜持,倒让妾身惶恐了。这茶,这琴均是天下绝品,如此贵重礼物,妾身如何克当?”

    张宗演道:“夫人风华绝代,自然是当得。宗演仰慕夫人风采,仅求夫人适才一曲而已。此后宗演便是沉醉其中,这醉便是绕梁三日……绕梁三月,三年喽。”

    李嵬名不语,盯着张宗演,面上不悦,说道:“张教主久居庙堂,官话饶人。此刻便不要见外的好。若不然,这茶,这琴叫妾身如何收的心安?”

    张宗演抿嘴讪笑,说道:“夫人此次南下,恐是为了那苏门山。宗演劝夫人,苏门山去不得。”

    李嵬名听完蓦地呆了一下顿滞了一下,却没有言语。张宗演也没有再言语。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

    张君宝一怔,又是“苏门山”。这苏门山到底是什么龙潭虎穴,竟然人人听而畏之?还有那万四娘临去之时,告诫自己“千万莫要踏足苏门山”这又究竟是为何?

    而张宗演如此这般劝阻李嵬名,又是为何?

    良久,李嵬名起身道:“天凉了,妾身想要回去加件衣服了。”

    张宗演也忙道:“夫人轻便,宗演改日再来叨扰。”

    “龙苑胜雪”茶和“绿绮武德”琴已然被那童子裹好,交於小青姑娘。日头尚高,可这园子里仿佛真的冷了不少。

    李嵬名听到“苏门山”三个字,好若是遇到了千年不化寒冰,就连脸上的表情都凝住了。小妖扯了一下张君宝,匆匆回到了原先的那座院子。

    早有侍女取来一套衣服,交给张君宝,说:“来的匆忙,也没有捎带来什么像样的衣服,就这件衣服大小或还合适,请张公子将就一下。”

    张君宝瞧那衣服虽是粗布衣衫,做工倒也十分考究。又见自己还穿着兵丁的衣服也觉得不妥,忙说道:“绸缎衣裳我也穿不来,如此甚好。”

    李嵬名及其随从均是女流,可用房间不多,那是女便引着张君宝到了适才伍大合醉酒休憩的房间。

    张君宝进了屋,见伍长老还在鼾声大作,便关了门,将衣服放在桌子上面。在一转身,却发现伍长老已然站立在身后,却还佯装打了一声鼾。

    张君宝一惊,说道:“伍长老原来是佯装睡觉呢,吓了我一跳。”

    伍大合举起双手,却见原本双手上的镣铐均已除去,又嘿嘿一笑,拍了一下张君宝的肩头,说道:“老朽本是要走的,恰逢遇到了神雕大侠。神雕大侠让老朽转告给小兄弟一句话:莫要去苏门山。”

    张君宝呆了一呆,说道:“为什么?”

    伍大合说道:“那地方万分凶险,不去就不去罢了,我怎地知晓为了甚么?”

    张君宝很是着急,说道:“小子想问的是,神雕大侠怎么也会知晓我要去苏门山呢?”

    伍大合一愣,说道:“也会?”

    张君宝也不隐瞒,便将在监牢之内,万四娘没有杀自己,还说了那句莫名其妙的话一起告诉了伍长老,又道:“我於苏门山也仅仅是几日前在驿州城,跟伍长老一起听那帮江湖侠士们说起的。天下之大,我且不知自己会去向哪里,却怎么会有人接连两次告诫我,说甚么不能去苏门山呢?”张君宝又一想张宗演还告诫李嵬名不可去苏门山呢?别人之事不方便於伍长老明说,心中却是恁是蹊跷。

    伍大合嘿嘿一笑,说道:“张兄弟的这些话,老朽也不知如何作答。既是张兄弟没有打算去苏门山,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这苏门山怕是比魔教还要邪门点呢。魔教虽恶,却还有迹可循。苏门山……嘿嘿……苏门山岂止是让人闻风丧胆。”

    张君宝忙追问道:“莫非这苏门山有什么特异之处么?”

    伍大合摇了摇头,说道:“苏门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去过苏门山的人都已经死了。江湖上近二十年,从没有人知晓苏门山的消息,也没有从苏门山传来任何消息。”

    张君宝想起那日陆全友说过的“**山原来叫做苏门山,在辉州的东南”,便又问道:“苏门山不是叫做**山,便在那辉州的东南么?”

    伍大合登了张君宝一眼,说道:“辉州?这世上早就没有辉州了。整个河州府和平阳府的地界,方圆八百里早就荒芜了人烟,现在是蒙古皇帝的猎场了。”

    张君宝心头一震,道:“八百里的猎场?”

    伍大合道:“哼,怎地说蒙古鞑子可恨呢?若非咱们大宋拼死扛着,怕是整个天下都成了蒙古人的大草原了。蒙古人比那金人尤甚可恨,金人掳夺女人和钱财,蒙古却是什么都不要,只为了将人杀光,将中原沃土变成草原。”

    张君宝脊背上一阵凉意,尚且不说这话的真假。适才听张宗演跟神雕大侠杨过言语时说,川蜀一带十室九空,百姓被尽数屠光,遇难者有一千万人之多。如此看来,蒙古鞑子圈一个八百里的猎场跑马,便不是假的了。

    张君宝又问道:“那为什么江湖上人人就苏门山避而不谈呢?”

    伍大合道:“这就是苏门山的可怕之处了,若有人妄言谈论苏门山,便会陡遭杀身之祸。”言语到此伍长老又使劲地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杀身,是灭门之祸。灭门之后,还会留下血字,说什么苏门山门下小惩大诫之类的话。还好这些年苏门山均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立场存在。久而久之,无怪乎人们都谈苏门山而色变了。”

    张君宝还想问些什么,伍大合一摆手,说道:“於苏门山之说,我也是听闻,不尽详情。既然神雕大侠这么说,你日后好自为之便是。反正你也没有打算去那里,这种邪门的地方,少沾染的好。”

    张君宝点了点头,丐帮的消息那么灵通都毫无头绪,自己更是百般不解了。更何况这些年丐帮正帮衬着郭靖郭大侠镇守襄阳,也未必得空去理会那江北辟地的事宜。

    伍大合推开窗子,说道:“话已传到了,天色也晚了,我该走了。”伍大合略一忖思,又道:“替我跟小妖姑娘道声谢,那位杨夫人……张兄弟甚得缘法,竟然与神雕大侠有故。真是羡慕不来啊。”伍大合说着跃出窗外,轻身上了房顶,转瞬无踪。

    伍大合没有带张君宝一起走,他知道小妖既然救了张君宝出来,便不会再让他再陷囹圄。

    张君宝也没有担心伍长老出不去,既然他跟神雕大侠见过面,还除去了身上的镣铐,必然出去也不难。

    更何况自己也没有要跟伍大合走的意思,他知道,觉远师父传授给自己的这九阳真经与李嵬名所言语的乾坤**有莫大的关联。

    张君宝换好了衣服,却是小青姑娘千来敲门,说道:“夫人已经备好了晚餐,请公子过去一叙。”张君宝开门。这屋子内少了伍长老,那小青姑娘竟好似知晓一般,问也没问。
………………………………

第八十二章 媚术的极致

    媚术一道,博大精深,堪比武功修习。媚术也需要练气。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神”就是神韵,是魅惑众生的神韵。

    媚术也有男女之别。男人修的是飘逸,女人修的是妩媚。

    媚术又分为内媚和外媚。

    媚术不是眼波流转、眉目传情,也不是诱惑男人,更不是讨好男人。因为那都是最下等的媚术。

    媚术不是给予,而是让别人来求。

    媚术到了极致,无须言语,不须妆点,便能杀人于无形。媚术当然能杀人,还杀死过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人。

    李嵬名传给了小青一点媚术的皮毛,却丝毫没有传给小妖。人总是自私的,或许她认为媚术是一把工具。至少,她曾被当做过一把工具。一把杀人的工具。

    李嵬名从来都没有去诱惑过男人,也没有去讨好过男人。因为诱惑的极致便是不去诱惑讨好的极致便是不去讨好。

    凡是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便如摘花飞叶也能杀人。媚术也一样,也一样能杀人。

    厅堂还是那座厅堂,屋内布置却是焕然一新。

    屋内已经掌了灯,李嵬名坐在那里,旁边是小妖和小青,围坐在桌上,留了一个位置给张君宝。桌上只有四个菜,一个凉拌三丝,一个煮白菜卷,一个什锦小炒,一条清蒸鱼。

    张君宝看得呆了,不想这位传说中的九仙公主竟也这么俭朴,还这么和蔼可亲。宋人讲究礼法,少林寺尤甚,自小长大便从未跟觉远师父一桌吃过饭,这是规矩。而这位被称作公主的李嵬名却跟小青、小妖团坐在那里,有说有笑,宛如一个农家,格外的温馨。

    李嵬名冲张君宝摆了摆手,说道:“这孩子还傻站着那里做甚么?快做下来吃饭呢。”言毕笑笑,小青跟小妖也跟着嬉笑。

    张君宝的心好似都融掉了,什么烦恼全忘在了脑后。不管站在那里的是谁,此刻也只能坐下来,吃饭。

    这世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拒绝李嵬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不论男女。甚至一条狗,一只猫,又或者是一朵花,一根草。

    张君宝几次想问,却欲张口,都被李嵬名用眼神搪了回来。小妖拿脚踢了一下张君宝的脚,像一个调皮的妹妹,说道:“吃饭就是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多说话。”

    张君宝便觉从记事起也没有过此刻的温馨。

    饭吃完了,张君宝便似跟小青和小妖成了兄弟姊妹。小青是姊姊,小妖是妹妹。

    撤了碗盏,上了茶。确切的说这不是茶。因为李嵬名说饭后不宜饮茶。盏中浮着一朵花,一朵叫不上名字的花儿。

    李嵬名的面前是一碗药,馥郁浓香的一碗药。李嵬名道:“我这身子不好,饭后总需喝上一碗药的。”李嵬名没有自称“妾身”,而是说“我”,这称呼又亲近了数倍。

    张君宝道:“夫人的武功那么高,还需要饮药么?”白日间,李嵬名用衣袖卷住那盏“碧苑梦荷”,张君宝就已经觉出她的武功很高。觉远禅师说过,内功修炼到一定境界,便是百病莫侵,便是自己跟师父,从记事起就没有生过病。

    李嵬名笑笑,说道:“我这也算得上武功么?比起张教主和神雕大侠差了远了。”

    小妖道:“传闻神雕大侠的武功极高,那张教主的武功也是极高的么?”

    李嵬名点了点头,说道:“他们的武功都算是极高的了。”

    小妖说道:“那咱们的乾坤**也比不过他们么?”

    李嵬名饮了那碗药,又拾起一块蜜饯放在嘴里。看了小妖一眼,没有回答,却说道:“你可知道为什么少林寺千百年来被奉为武学至尊么?”

    小妖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少林寺的大师们也不见得武功有多高。小青姊姊去过少林寺,说寺中的无相禅师的武功就比娘亲差得远了呢。”

    张君宝一怔,小青姑娘去过少林寺?又转念一想,小青姑娘的轻功卓绝,进出少林寺想来也不是难事。

    李嵬名道:“少林寺的武功都是深藏不露。若是寺内的武功当真如无相、无色那般,岂不是要被人灭了无数次么?”

    小妖点了点头,说道:“都说少林寺的易筋经是一部奇书,能学会易筋经上的功夫,便是天下无敌了。可是无相、无色怎么不去学易筋经上的功夫呢?否则怎么会连一个何足道都应付不了呢?”

    李嵬名道:“相传达摩写下两部经书,
………………………………

第八十三章 九阳的来历

    张君宝默然,武学之道需要循序渐进,这是师父平日里的敦敦教导,也是佛经上的箴言。又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无根基一日垮”。这才明白李嵬名拿易筋经上的功夫相比较的良苦用心。

    又一想怪不得当年福裕法师没有将这门心法誊写传承,想来他也发觉了这部心法中的不足之处。或是又不忍心这部奇书失传,只好记在了楞伽经的夹缝之中。

    若是真如李嵬名所说,自己所修炼的九阳真经便是源自於“乾字诀”,那为何福裕法师没有在那本经书的夹缝之中写明呢?

    还是另有原因?

    或是:“朝濯发於汤谷,夕晞余身九阳。”九阳,谓天地之涯,便是天地的边缘。这门功夫正邪未分,善恶不知,当谓之“九阳”。便如未窥其庙堂之全,又不忍弃于荒谷,索性找来一本名不见经传梵文经书,抄录在其夹缝之中。想来不会有人翻阅,便如同是置於天地之涯,故曰名九阳真经。

    又或是:当年福裕法师也知晓这部心法源自于乾坤**的“乾字诀”。乾为天,乃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该卦为六个爻,均为阳,没有阴爻。乾卦意味着“阳”到了极点,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那便称之为九阳真经了。

    还或是:昔年九阴真经之名盛极一时,引得天下武林人士翘首企盼。这位福裕法师观九阴后发觉其书也不过如此。九阴书中抑佛仰道,还有一些“九阴白骨爪”之类的阴毒功夫,远不如自己这部心法来的阳刚。索性将自己手中的这部心法唤名九阳真经,以揶揄黄裳的绝学。

    不管是“或是”,还是“又或是”,还有“还或是”,这个秘密都随着福裕法师去了,当世再无人知晓了。

    小妖道:“娘,我跟小青姊姊,还有这傻小子都修炼这乾字诀上的功夫了,这可怎么办啊?”

    李嵬名道:“就你们这点功力还差得远呢。若要得解法,便是从那坤字诀上得来。这部乾坤**想来绝妙无双,要想修得圆满,非需乾字诀”和坤字诀练全了不可,否则,我焉用这断续膏补记么?”

    “断续膏”想必就是李嵬名适才所引用的那碗馥郁浓香的药膏了。即是这样,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定要将那“坤字诀”取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李嵬名。张君宝在心里默念,能为李嵬名做点事情,是自己的荣幸。

    凡是见到李嵬名的无人不被李嵬名的魅力所折服。均跟张君宝所想一样,能为她效力,是一种荣幸。

    张君宝忖思一下,又问道:“这部乾坤**是什么来历?为何昔年福裕法师只得到了乾字诀呢?莫非那位福裕法师曾跟夫人有故么?”

    李嵬名道:“若要讲的明白乾坤**的来历,还有福裕法师如何得来的那乾字诀,这世上也只有一个人知道了。”

    张君宝道:“是何人?”

    李嵬名道:“那个人姓姚,就在苏门山
………………………………

第八十四章 的秘密1

    张君宝睁大了眼睛,小声说道:“还有这么奇妙的易容之术么?”

    小妖嗔道:“呆子,哪有女人不会易容的?易容就是化妆,化妆就是易容。凡是去过胭脂店的人,都会易容的。若是给你扑点粉,抹点胭脂,再描眉画眼,也能保证别人认不出你来的。”

    张君宝伸了一下舌头,暗忖,这话倒是不假,不过看葵婆婆那脸上的厚“胭脂”,定然是经过特殊调制的。

    葵婆婆卸了妆,一脸的沟壑顿无。虽是有不少皱纹,却也略有风韵。瞧上去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无比精明干练。

    李嵬名道:“白玉山庄还是没有人逃出来么?”

    葵婆婆道:“奴婢去白玉山庄内查过了,庄内不论男女老幼,均没有一个活口。”

    李嵬名道:“可见着下手的人了么?”

    葵婆婆道:“那些人武功之高,匪夷所思。奴婢躲在暗处,本不期露面,却不料被那些人发现。咳……咳咳……”葵婆婆说着咳嗽了两声,将那根镔铁拐杖托在掌上,又道:“若不是被这根拐杖挡了一挡,奴婢恐怕是回不来了。”

    张君宝瞧去,那根儿臂粗细的镔铁拐杖竟然微微折弯。小妖呀了一声,说道:“娘,这人的掌力这等强劲,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啊?”

    李嵬名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怕是那人也察觉你葵姨的武功路数与其他人不同,若不然焉能活命回来。”

    葵婆婆道:“夫人神算。那人拍了奴婢一掌,似有诧异,忖思片刻后便即离去。”

    李嵬名道:“可瞧出那些人的武功路数?”

    葵婆婆摇了摇头,说道:“那些人杀人如刀切豆腐一般,仅是一刀致命,并无武功路数。带头那人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拍出一掌,奴婢已然不支,并未瞧出其武功路数。”

    李嵬名示意小青带葵婆婆下去疗伤休憩,然后从另一个盒子里取出来一个金黄的包裹。打开包裹里面是四块圆形的玉牌,说道:“这边是九白纹章,为了这几块纹章,不知道有多少人枉死呢。”

    小妖接过两块“九白纹章”上下左右瞧了瞧,均未发现异样,说道:“娘,这不就是几块普通的白玉么?这到底有什么用处啊?”

    张君宝也瞧那纹章,不过拳头大小的一件玉牌。上有莫名的图案,如高山,却又没有的山的挺拔犀利如肢体,却又没有臂腿的圆润构架,又如八卦,却又没有阴阳凸凹,如文字,却又横竖不解其意。

    李嵬名将那金黄色的包裹展开,托在手里,说道:“我便先跟你们说一下这九白纹章的来历。”

    小妖一眼就看到那黄金绢帛上绣着金色的文字,说道:“娘,这绢帛上绣着字呢。嗯……是蒙古文,写的是……娘,这蒙古文好奇怪啊,跟我所认识的蒙古文还有区别呢。”

    李嵬名道:“这块金帛上面记载的便是纹章的来历。这上面的文字叫做回鹘文或者是托忒文。现在的蒙古文便是由八思巴上师根据这回鹘文加入了些许吐蕃文重新创制的。”

    张君宝不懂什么“回鹘文”和“蒙古文”,但是八思巴这个名字却是听到过的。几日前听全真教的张志敬说过,八思巴乃是吐蕃的第一高手,武功之高,若神人焉。
………………………………

第八十五章 的秘密2

    小妖道:“这么高深的一部武功秘籍,没入皇宫大院,却是可惜了。反正那成吉思汗也不懂武功随便写一份假的,不也能蒙混过关么?”

    李嵬名道:“那时蒙古铁骑已经践踏到了土地的极西之地,麾下搜罗了不少奇人异士。若是用假的心法蒙混,岂能不被其察觉?也亏得将那部乾坤**献入蒙古国的金帐,若不然……未几,西夏便遭灭国之灾,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老弱百姓均遭屠戮,整座中兴府化为灰烬。若非那部乾坤**已经献给蒙古,否则决难保存下来。”

    张君宝点了点头,说道:“徽宗政和年间,由黄裳编纂的万寿道藏,分为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勘为道学经典。岂料仅是一个靖康之役,这些书卷均被付之一炬,连印刷的镂板也一并被毁。战争之祸,祸及千秋啊。”

    李嵬名道:“的确,战争之祸,无穷无尽。那时,西夏王也料到了这一点。那部乾坤**乃是当世奇书,集万人之武学大成,若就此失传,实当可惜。于是西夏王便想了一个办法,既不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