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之神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他们上去又怎么样?难道还真能够在一日之内参悟透一块剑碑?你去找到何师兄,让他到前山剑碑处。”李瑞玲冷哼一声,眼睛里流露出不屑之色,她当然不会认为叶南能够在一日之内参悟透一块剑碑,在她眼里,叶南硬要上山,无非就是逞强罢了。
山道石阶两旁的景色不断地向后移动,叶南与苏星河走得很快,不过与叶南一脸的淡然之色相比,苏星河则显得有些紧张。
西山剑窟的虽然在五大宗门之中渐渐没落,处于垫底的位置,可是门下的弟子却也不乏实力强横之人。
就像刚才拦路,故意刁难两人的李瑞玲,她不过才十八岁的年纪,可是却有二品高境的修行境界。
这样的剑窟弟子,竟然想要排挤两人,苏星河一时之间显得无所适从。
“叶南,你当真有把握在一日之内参悟透一块剑碑?”苏星河心里紧张,额头上微微见汗,看到叶南一脸的淡然和胸有成竹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我见都没见过剑碑,哪儿里来的把握?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当然要赌一把,剑窟的弟子对我们极有成见,我们必须消除这种成见,才能够在剑窟站稳脚跟,所以我们要能够服众,也就是我们需要赌一把,赌我们能够在一日之内参悟透一块剑碑。”叶南有些哭笑不得,却有耐心的解释起来,苏星河心里的紧张,他能够理解。
他抬头望了望出现在山腰间的殿宇楼阁,知道那里就是西山剑窟。
西山剑窟是昔日的五大宗门之一,它的占地范围极大,一座座楼阁和院落交错,现虽已没落,再加上年久失修,墙壁上、屋顶上和柱子上的彩漆都有剥落的迹象,可是这些景象里,依旧可以想象当年剑窟的辉煌和鼎盛。
西山剑窟!
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被人以剑刻在山门前的牌坊上,时间虽已久远,笔画的痕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有些模糊,可是从隐隐约约地字迹上,依旧透露出一股凌厉、苍劲之意。
这四个大字,定然出自一位剑道宗师之手。
叶南一眼便看得出来。
过了西山剑窟的山门,就被李瑞玲等人冷着脸,引领到了前山,说是前山,只不过一处比较大的院落而已。
随着他们渐渐地靠近碑林,叶南手里的铁剑却出现了一丝异象,整个剑身在轻微的颤抖,似乎是很欢快。
与此同时,随着铁剑的异常,从昨天开始,一直潜伏在他体内的那一股奇异的凉意,竟然出现躁动。
那股凉意在他的体内不断地窜动,铁剑在他的手里不停地微微颤动,叶南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容。
凉意与铁剑出现的异常,他可以肯定将要前往的碑林之中,定然有需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他的修行境界极可能再进一步。
“这里就是碑林,里面共有三十六块剑碑,你有一天的时间进去参悟,但是切记有一点,你千万不要影响到其他的正在参悟剑碑的人,此时日头刚刚出来,到了日落时,你就要出来。”李瑞玲站在碑林外的大门处,冷冷地告诫道,可是当她提到碑林这个词时,她与随行的剑窟弟子,脸上都露出一股骄傲之色。
剑碑只有剑窟中有,这是它无可取代的优势,更是剑窟弟子的骄傲。
叶南的目光望向碑林,碑林的上空有一股淡淡地剑意笼罩,深沉、晦涩却又繁杂。
这不是一种剑意,而是从三十六块剑碑之中,流露出的剑道奥义。
剑道奥义从剑碑之中流露出奥义的气息,使得整个碑林的上空,都有剑流涌动。
“无论是成与败,日落之前,我都会出来。”叶南微微一笑,略含深意的看了苏星河一眼,然后走进了碑林之中。
刚刚进入碑林,一股凌厉的气息扑面而来,叶南的眉头微微一皱,气海中的真气从体内漫出,在身体的表面,覆盖一层护体。
铁剑发出一道轻鸣,它在剧烈颤动,仿佛是要从叶南的手里挣扎出去。
“既然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那么我就不阻拦你,你有你的机缘,不过要记得回来,去吧!”叶南微微一笑,终于慢慢地松开了手。
铁剑飞跃到半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之后,瞬间电射出去,隐没入碑林上空笼罩的气息之中。
与铁剑更为强烈的反应相比,叶南体内的那一股凉意倒是显得安静许多,从进入碑林里之后,它就停止了躁动,一直安静的蛰伏在气海之中。
叶南的眼睛望向碑林,即便是心性如他,见到这种景象,心里也忍不住发出震撼之意。
碑林全部都镶嵌在山体之中,他可以肯定,曾经有西山剑窟的大能,以强横的实力,就像拿刀竖直向下切一块豆腐一样,一剑斩在山体上,山体顿时变成了两部分。
最外围的一部分,都被挪移出去,只留下平滑如镜,与整个西山相连的部分。
然后西山剑窟的人,在平滑的山体上,雕刻出了三十六块洞窟,洞窟高十丈,宽三丈,深约两丈。
不知道西山剑窟的强者,从哪儿里得到了一百零八块剑碑,于是选了其中的三十六块剑碑,放置在洞窟之中,于是便形成了剑窟。
西山剑窟这个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三十六块剑碑前,几乎都站着或坐着剑窟的弟子,他们都是眉头紧锁,眼睛盯在剑碑上,在参悟着剑碑上的内容。
即使有人经过剑碑,脚步也是极快极轻,并且很安静,生怕打扰到正在参悟剑碑内容的同门。
叶南走到第一块剑碑前,此时剑碑前聚集着约有七八人,他站在最外围,眼睛看向剑碑。
剑碑上不是刻着字,而是一些复杂的,没有一点规律的符号和线条。
符号与线条不断地交错,显得杂乱之极,其中还有着几道剑一半的细线,越出了剑碑,大有一番无穷无尽的意味。
………………………………
第七十四章 前世石碑;今世剑碑
奇怪的符号,杂乱的线条,在剑碑上显得毫无章法。
站在第一块剑碑前的几名剑窟弟子,脸上尽显疲惫之色,眼睛都快要睁不开。
剑碑上的符号与线条,在他们的眼里,更像是一柄柄锋利的宝剑,凌厉之极。
三十六块剑碑,每一块都蕴含着玄奥的剑道奥义,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睛,他们从同一块剑碑上,可以参悟到不同的剑道奥义。
这就是参悟剑碑的困难之处,剑道一途千变万化,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剑。
那把剑的形神气质,在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不同的,一个人的眼里是一把剑,一万个人眼里就是一万把剑。
这就是为何剑窟的弟子,整日站在剑碑前,穷奇精力孜孜不倦参悟其中剑道奥义的原因。
不过,叶南在看到剑碑上的那些奇怪的符号与线条时,他惊愕的发现,自己竟然曾经见到过这些内容。
前世,有东瀛剑客渡海而来,他走遍大明王朝,与无数成名的剑客一一交手,但是却无人能够在他的手上走过三十招。
无论是擅长使用两仪剑法的武当掌门宋青山,还是在达摩剑法上浸淫了三十年的无尘和尚,亦或者是峨眉掌门,都在三十招之内,输给了东瀛剑客。
东瀛剑客在剑道上的造诣之深,早就达到了天人之境。
不过败在他剑下的剑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事后都把本门或者自己极为高深的剑法总诀给了他。
东瀛剑客以十年时间,打败了成千上万的剑道高手,并且也囊括了上万部剑法总诀。
这名东瀛剑客在十年之后,雇人在海边造了一艘大船,并且从上万部剑法总诀之中,挑选出了风格各异、威力最为强大地一百零八部剑法总诀,命人刻于石碑之上。
一百零八块石碑,是他以长白山的火山灰混合着石灰和砂子,并且与煮熟的糯米融合制作而成。
他一共花费了两年,把一百零八块石碑制作完成,并且把一八零八部剑法总诀刻在上面。
一百零八块剑法总诀被搬上了大船,然后起程返回东瀛。
不过,在他出海的第二天起,海上就刮起了大风,于是有传言说是东瀛剑客的船,被海上的狂风吹走,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于东瀛剑客有没有返回东瀛,叶南并不清楚,可是作为曾经亲眼目睹了那一百零八块石碑的人,他几乎可以肯定,西山剑窟的第一块剑碑,与那一百零八块石碑中的一块极其相像。
叶南当时是一名少年剑客,心高气傲,年轻气盛,当他听到有东瀛剑客这么一个人时,他想都没想,直接单枪匹马杀了过来。
他从东瀛剑客的手上走了将近二十招,最后被东瀛剑客一剑震伤倒在一块石碑上。
当初的那块石碑,就是他眼前的第一块剑碑。
叶南的眼中掩饰不住的震惊之色,他抬头望着高达十丈的剑碑,有些失神。
“传言当初的那艘船被风暴卷走,可是这一块剑碑,怎么与前世那一块雕刻着武当两仪剑法总诀的石碑相像?难道是巧合或者是我认错了?”他喃喃的道。
在他猜测西山剑窟的这些剑碑,正是那一百零八块石碑时,他忍不住被心里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他在心中直呼不可能。
可是他想到自己可以穿越重生,并且可以重修剑道时,他随即又沉默。
“我都可以重生,难道一块石碑就不可能穿越时空,来到这个世界?这些石碑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应该是海上刮起那一场风暴的缘故。”他暗暗地道。
“这一块剑碑上,蕴含的果真是武当的两仪剑法总诀,那些奇怪的符号,正是武当独有的梯云纵轻功身法,至于那些线条,则是武当的两仪剑法总诀。”
“梯云纵与两仪剑法相辅相成,两仪剑法配合着梯云纵的轻功,才可以发挥出最大威力,怪不得这一块剑碑令人如此参悟不透,如果没有学过梯云纵与两仪剑法的人,想要参悟出其中的奥秘,机会微乎其微。”
叶南一直抬起头,紧盯着第一块剑碑,在看到那些奇怪的符号时,他看了出来,每一个符号,都是轻功梯云纵在使用时,踩下的落脚点,而那些线条,则是两仪剑法的复杂版。
如果只参悟出了那些符号,而无法参悟出来两仪剑法的话,这一块剑碑依旧参悟不透,反之一样。
只有把符号与线条都参悟出来,才算得上是明白了剑碑上蕴含的剑道奥义。
碑林之外。
苏星河站在碑林门口,他的手心都出了汗,尽管脸上一片平静之色,可是心里却是焦急万分。
两个时辰过去,日头已到了正南,可是碑林之中的叶南,却没有一丝消息传出。
他如何不焦急?
“两个时辰已过,叶南还没有消息传来,看起来他定是在剑碑前苦思冥想,可笑,如果只凭着苦思冥想就可以参悟出来的话,我们早就把三十六块剑碑参悟透了。”一名西山剑窟的弟子,冷冷一笑,讥讽的道。
“那可不一定,说不准叶南能够在十天半个月之内参悟出来一块剑碑上的剑道奥义,可惜啊可惜,他却只有一天的时间。”另外一名剑窟的弟子嘲笑起来,他的话中说着可惜,可是脸上却流露出可笑之色。
李瑞玲出奇的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她缓步朝着苏星河走去,“苏星河,你觉得叶南能不能在一天之内参悟出来一块剑碑。”
她一直想要叶南无法进入西山剑窟,因为她对于那一句可以任意出入宗门的任何地方耿耿于怀。
准确地说,她不是恨叶南这个人,而是恨这句话说的是叶南。
如果这句话的对象说的是何师兄和林师兄两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她都会报之以微笑,因为她同时倾心于两位师兄。
“叶南他一定能!”苏星河略一思忖,肯定地回答道。
李瑞玲微微一惊,“你为何这么信任他?”
“因为他是叶南!”尽管苏星河心里也不太肯定叶南能够参悟出一块剑碑,可是他却可以输场却不可输人。
苏星河的心里没底,手里紧紧握着的折扇,都许久未曾打开。
“啊?你们快看,碑林上空的剑意变得稀薄起来?这是怎么回事?”突然一名修行境界在三品洞虚境初境的剑窟弟子,指着碑林上空笼罩的那一股晦涩深沉的剑意,惊愕的大声叫道。
此言一出,剑窟的弟子都看了过去,当他们看到碑林上空正是渐渐变淡的剑意时,脸上瞬间出现震撼之色。
笼罩在碑林上空将近二百年的剑意,今天竟然出现了如此惊人的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一道俊朗的声音有些急切地道,从道路一侧,走来一位脚步匆匆的青年。
………………………………
第七十五章 碑林异象
青年一身黑衫,身材挺拔,他的眉宇间带着一抹疑惑。
“何师兄,你终于来了,就在刚才,不知道什么原因,碑林上空凝聚几百年不变的剑意竟然开始减弱。”李瑞玲一脸的欣喜,看到黑衫青年之后,马上迎了过去。
这名黑衫青年正是西山剑窟的大师兄何惜白,他进入西山剑窟十年,修为境界在剑窟弟子之中,也是最高之人,并且位居潜龙榜第十九。
“这是一种异象,先静观其变吧,记住切不可轻举妄动,他是谁?”何惜白望着碑林上空正在慢慢变得稀薄的剑意,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担忧之色,可是由于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当他的目光从碑林上空收回,不经意间看到站在碑林门口的苏星河时,眉头微微一皱,“他是谁?”
西山剑窟有门规,非是本门弟子不得靠近碑林,否则打断双腿,当他看到苏星河那张陌生的面孔时,还以为是哪儿一位师弟带来的朋友。
这时苏星河听到何惜白说话,于是看了过去。
“大师兄,他就是新来的弟子苏星河。”一名剑窟的弟子小声的在何惜白耳边道。
听到这句话,何惜白紧皱的眉头舒缓下来,他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和煦的笑容,“既然是本门弟子,那么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不过新弟子入门,不是先要去前殿报到,然后领取本门弟子的弟子剑和服饰吗?怎么跑到了这里?”
何惜白此人行事极其刚正,并且极有原则,他视每一位师弟和师妹,都为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这也是他受大家如此爱戴的原因。
李瑞玲默然不语,她此时才发现派人把师兄请过来,当真是一种错误,如果让他知道自己等人刁难刚入门的叶南和苏星河的话,那么此事该如何收场?
再说李瑞玲与叶南赌的是他能不能参悟透一块剑碑,参悟不出来的话,就离开西山剑窟,这样的赌法,在剑窟之中根本就不允许。
西山剑窟的弟子沉默,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这时突然一道急切的声音传了过来。
“叶南还在碑林中参悟剑碑,不知道他今天能否参悟出一块剑碑。”苏星河听到何惜白的话,见到西山剑窟的弟子都沉默下来,他知道这是一个开口说话的好时机,于是趁机道。
“什么?他想要一日之内参悟出一块剑碑?”何惜白闻言错愕地道。
“这还不是被逼的?在我们上山时,剑窟的弟子刁难我们,非让我们在一日之内参悟出一块剑碑,如果不答应或者参悟不透的话,就让我们离开剑窟。”苏星河这几句话说的不缓不快,不疾不徐,极有节奏,他想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在平时这叫做谈吐优雅,可是今天落在剑窟弟子的耳朵里,却如同一道道炸雷。
何师兄是有名的正直,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你在这里把这件事公然挑开,这不是在置我们于不义之地?
于是西山剑窟弟子的目光都射向苏星河,如果目光能够杀人的话,苏星河此时已经死了至少三次。
果不其然,何惜白听到苏星河的话之后,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他的目光从李瑞玲等师弟师妹身上扫过。
他当然知道李瑞玲等人如此做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碑林之中,剑碑之前,叶南闭着眼睛,感受着从碑身散发出的气息。
此时这块剑碑,已经不是第一块剑碑,而是第十七块剑碑。
前世,叶南不但自身的剑术达到了大宗师的级别,他对于其他门派的剑术也有所涉猎。
如他猜测的不错,这些剑碑上的记载的剑道奥义,就是前世那些大门大派和成名人物的剑法总诀。
每一部剑法总诀都有所不同,有的走刚正一路,有的走凌厉之路,还有的走诡异之道
总而言之,每一块剑碑上的剑法总诀,它的路数迥然不同,至少他参悟出了十七块剑碑,每一块剑碑上的剑法总诀的路数没有相同的。
当日头处于正南时,他似乎是有所感应,眼睛里带着淡淡的疑惑,望向碑林的上空。
这时,一直在剑碑前参悟的其他剑窟弟子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疑惑的目光都望向头顶,碑林的上空。
碑林的上空,一直笼罩着浓厚的剑意,这些剑意都是从剑碑上散发出来的,自此时间已经长达数百年。
可是眼前却发生了什么?
剑意笼罩在碑林上空,宛若乌云压城,气势宏大,这一直是剑窟引以为傲之处,可是今日,这些剑意就像是见了阳光的乌云,慢慢地消散变淡。
于是剑窟的弟子眼睛里都露出震惊之色,惊愕的望着碑林上空。
叶南淡然的望着逐渐变得淡薄的剑意,嘴角无意间流露出一丝笑容,“老伙计,这是你做的吗?”
他在心里暗暗地道,因为他从碑林上空,感觉到有一股熟悉的气息,这股气息只能够感觉出来,却看不到散发出气息的本体。
这股熟悉的气息,伴随了他七年之久。
这正是那把神秘铁剑的气息。
叶南可以想象得到,铁剑漂浮在碑林上空,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的吸收着碑林上空的剑意。
西山之巅。
盘惊云负着双手站在那里,他的眼睛把碑林的情形一览无余,当碑林上空的剑意变得薄的不能再薄的时候,他突然微微一笑。
“莫要涸泽而渔,收手吧。”
随着他淡淡地声音传出,他的右手一扬,从掌间喷吐出一股强大无比的真气。
真气就像是一张大网,从山巅落向碑林。
在这张真气大网将要落在碑林上时,叶南的手一伸,只见一道闪电般的影子落到他的手中。
铁剑安静的躺在手上,就像是一位刚刚吃饱喝足的人,剑身流淌着一股比之前更加明亮的光泽。
叶南轻轻抚摸着剑身,他有一种直觉,铁剑比之前更加的凌厉了,并且威势更加的强大,这应该是铁剑吸收了碑林上空剑意的缘故。
铁剑回,碑林上空的剑意停止了变淡的迹象,那一张真气大网落了下来,却无处着力,于是被剑意吸纳其中。
………………………………
第七十六章 第十八块剑碑
碑林上空的异象消失,剑意也逐渐的稳定下来,一些在剑碑前参悟的剑窟弟子,大都走了出去。
碑林的变化,不知道是凶是吉,如果再留在这里,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惊人的异象。
叶南再次把目光落在第十七块剑碑上,从碑面上线条与符号的痕迹和走势,他可以肯定这是前世华山剑派的混元功与朝阳一字剑。
混元功是华山剑派的内功心法,修炼到极致,真气绵密不绝,如同长江大河汹涌,却又如华山一般稳重奇险。
前世,叶南曾经与华山剑派掌门交好,对于这两门武功自然是熟悉。
既然知道了第十七块剑碑上的剑道奥义是华山剑派的混元功和朝阳一字剑,那么想要参悟这块剑碑,当然是易事。
叶南闭上了眼睛,呼吸平稳,屏蔽外物于不见,在气海之中,那股凉意悄然的运行,而它运行的轨迹,正是修炼混元功的真气运行轨迹。
凉意顺着混元功的运行轨迹游走,在三十二个周天之后,一声轻响从叶南的身体内发出,他睁开了眼睛。
一缕精芒从他的眼中一闪而过,他淡淡一笑,走向第十八块剑碑。
第十七块剑碑与第十八块剑碑相隔并不远,但是两者之间却有一个转折,山体在此陡转,两者相呈九十度角。
令叶南感到意外的是,在他转过拐角处时,赫然发现第十八块剑碑前端坐着一人。
在碑林上空的剑意逐渐变得稀薄之后,剑窟的弟子都唯恐有什么大的异变发生,于是都走了碑林。
可是这里还有一位剑窟的弟子,从他的坐姿来看,至少已有三个时辰不曾离开和动弹。
叶南放慢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位刻苦的剑窟弟子,他缓缓的走到这位弟子的身后三丈处,然后抬头看向第十八块剑碑。
第十八块剑碑平淡无奇,从叶南的这个角度看去,就像是一块光滑如镜的石壁,上面竟然没有一丝的线条,只有七个点。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