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在大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掩盖这种异味,从唐朝开始,便流行煮茶,放入少许的姜蒜等刺激性的东西,有些还要加少量的盐。
总的来说,赵富贵这个现代人的灵魂,实在是有点怕喝这种茶。
不过,现代方法炒制的茶叶,宋人是否能够接纳,并且喜欢上,赵富贵心里也不能肯定。
但别人喜不喜欢,这都无所谓,既便不能推广,赵富贵也打算,炒个十来斤,自己慢慢喝。
中午时,采茶女工,满载而回,赵富贵立既上前观看了一下,女工们所采摘的茶叶。
赵富贵发现,这个时代的采摘茶叶的方法,与后世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新茶的采摘,十分的鲜嫩,是炒制好茶的优等茶叶。
赵富贵指挥女工们,将茶叶摊薄后,放在通风而又没有太阳暴晒的地方晾干。
吃过午饭后,又等到黄昏时,茶叶上的露水,这才干透。
将灶内的火点上,等开锅内的温度差不多后,将茶叶均匀的撒进了锅内。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
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茶方法,在后世,产茶地区的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c,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
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
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
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c。
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
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出锅后,在用碳火烘干至可以用手,轻易的折断叶面为止,摊薄晾开,让其自然冷却,既可包好保存。
等到赵富贵的茶叶炒好出锅,烘干后,摊薄晾开时,己是很晚了,这才开始吃晚饭。
吃完晚饭后,赵富贵己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一下,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炒茶了。
赵富贵从晾开的茶叶中,抓了一小撮茶叶,放进了茶杯中,将烧开后的泉水,注入杯中,盖上杯盖。
等过了几分钟后,揭开杯盖,一股浓浓的茶香味,扑鼻而来,令谢有财的眼晴亮。
“好香的茶叶香味,”谢有财赞道。
谢有财从赵富贵的手中,夺过茶杯,用力的闻了闻,露出了一副陶醉的样子。
“岳父大人,这个,要不小婿等下也帮你泡上一杯。”赵富贵吞了口口水,艰难的说道。
“臭小子,你不知道自己再泡一杯吗?枉老夫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你。”谢有财不满的说道。
随后,谢有财这才仔细的看着这杯,大宋第一杯炒茶泡出来的茶。
他发现,泡过之后的茶叶,竖立于淡黄色的茶水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既不会下沉,也不会浮于茶汤之上,仿佛话了过来似的。
(本章完)
………………………………
第48章 兄弟品茶
慕风无奈的,自己又再泡了一杯茶,喝着这久违的味道,闻着茶水的香味,忽然有一种很浀足的感觉。
“贤婿啊!老夫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谢有财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
谢有财的心情,比任何人都复杂,自己无意的招来一个上门女婿,满以为他只要不是大败家了,也就忍了。
自己再耐心一点,慢慢的调教一下,将来能够顺顺利利的,将家业传给下一代。
可赵富贵自从接管了谢家酒楼,马上就将一个几近亏损的洒楼,经营的风生水起。
不仅如此,他的发明和点子,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点子和发明,都能引起轰动。
赵富贵的父亲赵老憨,是谢家的老细户,甚至是赵老憨的父亲,再往上数几代人,都是谢家的老细户。
谢有财从小,看着赵富贵长大,赵富贵从小爱读书,这是事实。
记得谢有财顾了一个穷秀才,教谢金莲姐妹读书时,钱富贵便经常偷听秀才的讲课。
后来年龄渐长,赵富贵毕竞是一个男孩子,而谢家都是女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谢有财隐晦的,向赵老憨提过一回。
赵老憨人虽然老实,但很固执,也要脸面,在对儿子屡教不改了,萌发了要让儿子成才的念头。
便咬着牙,给儿子买来了书,让儿子从此专心在家念书,不让他下田地务农了。
但赵家实在是穷,赵老汉无力请先生,来教儿子念书。
赵富贵念书,也很用功,硬是摸着石头过河,把字认的差不多了。
但没有人帮他讲解词句的含意,光靠自己揣磨,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到了十三四岁了,便开始考秀才,可惜的是,一直没能考中,一开始时,赵富贵很是不解,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连一个秀才都考不来,便问主考官。
负责审券的考官,到也没有为难赵富贵,将他的答券与另外一名考中了秀才的答券,并排摆在了一起。
对赵富贵问道:“你看看你写的字,再看看人家写的字,没错,你的答券内容,的确不比谁差,评心而论,比很多考中了秀才的人,都要强一些。
正因为你不差,考上了秀才,你肯定是要考举人的,考中了举人,进京再考,等到了殿试时,
皇上一看你写的这手烂字,根本都不会再有看内容的心情,必定龙颜大怒,
到时侯,不仅害了你,就连老夫和所有让你过关的人,都会因此而获罪,
你要想考取功名,将来报效皇恩,就必须先把这手烂字练好,否则你既便是,真的才华横溢,也无出头之日。”
赵富贵,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赵老憨知道了原因之后,咬才买来了一些好纸,和一套好点的文房四宝。让赵富贵勤练毛笔字。
可惜的是,天意弄人,不等赵富贵练好了字再考,他的母亲,因为劳累过度,又舍不得补充营养,终于病倒了。
赵老憨无奈之下,向东家谢有财,借了三十贯钱,赵母终是撒手人环。
谢有财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赵老憨提出了,招赵富贵入赘谢家,改换门楣的事情。
赵老憨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再供儿子读书练字了。他也无力偿还谢家的债务,便绝望的答应了。
谢有财再怎么想,他也不知道,如今的赵富贵,早己不是原来的,那一个赵富贵了。
但他心里,总感觉现在的赵富贵,和半年多前的那一个赵富贵,简直判若两人,悬殊巨大。
无论是谈吐,性格和思维方式。胆气和魄力等等,都表现的不像是同一个人。
但这个赵富贵,却又是的的确确的,就是那一个赵富贵。这一点,谢有财的心里,无比的肯定。
“贤婿啊!这茶的制作方法,你又是怎么想到的?我看你这工艺,可以我们茶庄以前,制作那些团茶,要简单的多啊!可这味道,还有这不加任何佐料的泡茶方法,结合在一起,却又是这么的美味。
喝过之后,口齿留香,喉咙里都冒出了***当真是口内生津呀!”谢有财说完后,又美美的喝了一口茶。
赵富贵心里,早已想好了借口。忙说道:“瞎琢磨的,岳父大人又不是不知道,小婿以前那里喝的起茶,谢家庄里,前几年,岳父大人为了美化庄园,不是栽种了不少的茶树吗?
小婿听谢成叔说过,你们有钱人喝的茶叶,便是这种茶树的叶子,做出来的。
小婿便偷偷的摘了一些叶子,但又不懂的怎么制,便想到了烘干,用锅炒,翻来覆去的摸索,最后终于摸索出了这套炒茶的方法。”
谢有财将信将疑,他也想起了,庄子里的茶叶,的确经常被人采摘过,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是赵富贵偷偷采摘的。
“今年的茶叶,让你处理了,利润我就不和你仔细的计算了,你给我去年茶园收入就形了。
但你做好的茶叶,要优先供应,我们谢家茶园以前的老主顾,而且价钱不能高过你卖出去的价钱。”谢有财老气横究的说道。
“岳父大人,这茶的市场反应,小婿心里真的没底呀!万一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的话,那小婿不是白忙了吗?”赵富贵担心的说道。
“依我看,绝对没有问题,不过,你打算订多高的价位呢?”谢有财好奇的问道。
当谢有财知道,赵富贵的一小杯天下第一酒,售价一贯钱时,谢有财实在是不敢想象。
而他安排在酒楼中的演出,表面上却是免费提供的,但谢有财看到张贴的打赏榜单上的数字时,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婿,变着花样赚钱的本事。
关键是人家,不仅不会怪他,反而夸他,这个比一些酒楼中,提供的陪唱小曲,陪喝酒,还有意思。
谢有财还知道,无论顾客花了多少钱,打赏了多少银子,都不能随便的让人家,陪酒献唱。
她们不会单独的唱给那一个顾客听,但是顾客实在想听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顾客可以花上五十贯钱,让她们在舞台上表演他想看的表演,但这个表演,却是面对大家的。
只不过表演之前,会对观众们说一句,某某某,点唱了一首什么什么的表演。
当然也不会忘了,报出他点唱的银子数目。而五十贵钱,只是一个起步的价钱。
(本章完)
………………………………
第49章 第五十一:收购印刷社
既然谢有财非常看好炒茶制好的茶叶,赵富贵的心里,无疑多了许多信心。
作为一个经营茶叶的商人,谢有财的话,无疑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第二天,赵富贵便开始,从难民中挑选,气质过人,相貌不俗的少女,带到李师师等人的住处,培叫她们泡茶的技巧。
同时派人到江苏宜兴,去找人订做紫砂壶,他要把后世泡茶的茶道,推广开来。让大家习惯,坐下来,看着美丽的少女,如行云流水一般,优雅的泡出,绝世好茶来。
为了制出极品的好茶,他让人选出最好的茶叶,采用纯手工的方式,炒出最好的茶叶,用茶道的方式,向高端的客户推销。
为了保守炒茶工艺的秘密,赵富贵挑选了一些忠厚老实的人,签订了协议,在山上另外开辟了一个炒茶作坊,不准不相干的人,随意进出。
一面又找来木匠师傅,打造茶盘,要想完美的演义,后世的茶艺表演,茶盘是必须要有的。
等到了明节过后,茶叶开始大量的采摘,每天都有大量的茶叶,被制成了炒茶。
谢家茶园的老顾客们,纷纷来到茶园,实地察看,今年新茶的品质。
却发现,茶园里虽然有,很多的采茶工人,忙着釆茶,可制茶的工坊,却是灶冷人空。
谢有财微笑着让人拿出了一些炒好的新茶,给老客户们,一一泡制了一杯新茶,请老顾客们品茗。
老顾客们,品茗过后,大为震惊,感觉这茶,异常的香,异常的爽,也弄常的解渴。
“各位都是我谢家茶园,多年的老主顾,有的更是几代的老主顾,这便是我们谢家茶园,今年新推出的制茶工艺。你们可是最早喝到,这种茶叶的人了。”谢有财笑着说道。
“谢老板,这茶的确不错,我个人很喜欢,但这茶和传统的茶叶,差异巨大,一开始恐怕是不好卖出去吧?”一位茶商疑惑的说道。
“这茶,很快便会推广开来,中旬的时候,我的女婿,会在谢家大酒楼,举行以茶论道的推广品尝活动。
给大家交个底,这种炒茶的手法和工艺,是我那女婿赵富贵发明的,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过过天下第一酒吧。
这茶原本是我女婿包了下来的,但谢某考虑到大家都是老主顾,这才争取到了,给大家优先订购的机会。”
“谢老板真是好福气啊!令女婿凭借花样繁多的,各式美味菜式,和层出不穷的各种点心,把谢家大酒楼,经营的红红火火,令人好生羡慕啊!
特别是那天下第一酒,更是天下闻名,听说这名字,还是当今的圣上,亲笔提名的。”一名茶商感慨的说道。
“谢老板,这种茶叶,怎么卖的?”另一个茶商问道。
这个问题,显然是所有茶啇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大家一致的住口不言,看向了射有财。
“这种茶叶的价格嘛!当然是有高有低的,具体的售价嘛,要过几天才知道。
但我谢某人保证一点,给在座的诸位,价格绝对要比任何人的价格,都要低一成。怎么样?”
同来的茶叶经销商,相互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谢老板,这个价钱好说,但这个供应的份额,又怎么分呢?要知道,往年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基本上是包完了你这茶园的产茶量。今年看这情况,谢老板恐怕是,要限量供货了。”
“各位不要紧张,这种新茶的价格,绝对是走高端客户的。所以说,大家也不要想着量少,毕竞全部给了你们,产量肯定也是没有往年那么多的。
好比天下第一酒,价格有多高,而且限量供应。这个新茶,肯定也是和天下第一酒,差不多的情况。”
谢有财取出一包,包装好了的茶叶,打开来说道:“刚刚我给你们泡的,便是这个档次的茶叶,大家可以看看。”
茶商们纷纷用手,抓了一点,放在巴掌上,仔细的看了看,又闻了闻,都很震惊,但对于香味,又很满意。
“这个茶叶,算是中档的了,价格估算是三百贯钱一石,各位能接受吗?”
谢有财的报价一出,众茶商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知道,这种新茶的价钱,绝对不便宜,
但谢有财的报价,仍然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力。
中档的团茶,价格仅为二十五贯每石上下,即便是进贡皇上喝的,福建路所产的极品贡茶,价格也不会超过三百贯每石,但那种极别的贡茶,年产量也不是百石,
而现在,谢有财所报的价格,仅仅只是这种新茶的,中档次的价格。
谢有财一看大家的表情,那里会不懂,大家的心思,事实上,谢有财一开始,听到赵富贵的报价,心里也是很惊讶的。
毕竞新茶的成本,比团茶还要低很多,而产量也要高了不少,谢有财所说的产量有限,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己,毕竞这些茶商,又不懂炒茶的制做方法。
“大家如果觉得贵了的话,可以另找货源,进些团茶卖,谢某不会对大家,心存不满的。”谢有财微笑着说道。
“只不过,等新茶上市铺货后,大家想再来订货的话,这个我先前承诺的优惠,可就没有了。”
“谢老板,这可不行啊!说出来的话,怎儿能反悔呢?我订了,这种档次的新茶,我先订一百石。”一个胖胖的茶商,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
“我也先订一百石。”又一个茶商,站了起来,急忙说道。
有了两个人带头下订,其它的茶商,那里还能坐的住,纷纷跟着下订。
谢有财脸上笑的像朵花一样,皱纹都能夹死蚂蚁。每人最少一百石,这一天便下订了二千石。
一石三百贯,二千石便是六十万贯。
谢有财心里这么一算,心脏都要受不了了,往年最好的光景,谢家茶园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三十万贯。
现在二千石的新茶,不过只是二千亩茶园,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照此推算,今年茶园收入,将会高达二百万贯。这么恐怖的数字,怎么会不让谢有财,心跳加速呢。
(本章完)
………………………………
第50章 大宋周刊
谢有财卖出去的茶叶订单,令赵富贵大为振奋,但江苏与开封,相隔甚远,宜兴的紫砂壶,迟迟不能到货。
五兄弟再一次的聚首,赵富贵把四位义弟,带到了新设的茶室中接待。
“大哥这次居然想到了,请兄弟们喝茶,真是难得啊,二弟我一直以为,大哥不喜欢喝茶,只喜欢喝酒的呢!”张军笑着打趣了起来。
这一次,张家带去了一千斤的,天下第一酒,去了一趟西夏,结果狠狠的赚了一笔。
西夏虽然普遍的穷苦,但上层社会,依然富的流油!只能说是贫富间的差距,实在是大的很。
最近的西夏上层,无不以买到了天一第一酒为幸,无不以喝过天下第一酒为乐。
只是天下第一酒,实在是天价,每斤高达五十贯钱,就这还有价无市,无论你钱再多,现在也无法买到天下第一酒,既便是贵为西夏皇帝的李乾顺,也不外如此。
赵富贵含笑不语,三击掌过后,一位气质高雅的少女,亭亭玉立的走进了茶房内,开始烧水,摆弄茶具。
等水烧开后,少女提起热水壶,将开水注入了放好了茶叶的壶内,盖上了壶盖,再将泡茶用的茶杯和茶壶,用开水烫过之后,用一个竹制的夹具,将杯子一一摆好。
难后将茶壶中的水,倒进了茶盘中间,再一次的打开了壶盖,重新注入了热水。
重新注入了热水后,将茶水注入了小小的茶杯之中。用手作了一个请喝茶的手势。
少女的茶艺表演,有如行云流水,很是让人赏心悦目,赵富贵心里,大为满意。
“来!”赵富贵用手抓起茶杯说道:“大家试试这茶的味道如何。”
赵富贵说完,闻了闻茶香,再喝了一小口茶,感觉浑身舒畅无比。
蔡明远和张军,肃王赵枢,有样学样的,端起了茶杯,放在嘴边一闻,一股茶香扑鼻,马上轻喝了一口,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高平高衙内,看着这么小的一杯茶,端了起来,一口喝了下去,立马将他烫的嗷嗷直叫。倒是把大家都逗笑了。
“大哥,这是什么茶,我怎么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说过,”蔡明远惊讶的说道。
“这是我用新式的制茶手法,新制出来的春茶,好喝吗?”赵富贵笑着对大家问道。
“好喝,味道香纯浓郁,喝的方式也很文雅,特别是这泡茶的手法,有如行云流水,加上泡茶的美人,简直就是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大哥你太会享受了吧!”肃王赞叹着说道。
张军,蔡明远,高衙内也深表赞同的点头,用不怀好意的眼光,看向赵富贵。
“这个,大家能不能,不用这种崇拜的目光,看着大哥,人家也是会害羞的。”赵富贵搞怪的说道。
四人摇了摇头,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言不发的,继续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赵富贵。
赵富贵一看四人的这一幅表情,便知道,今天不出点血,是躲不过去的了。
“大哥给你们都准备好了一份,每人一斤的极品新茶。”赵富贵佯装肉疼的样子说道。
“大哥,你真是我们的好大哥。”蔡明远嘻笑着说道。
“大哥,你这一斤,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不够分啊!”肃王赵枢苦逼的说道。上次的天下第一酒,他去进宫,见了一趟父皇,愣是一滴也没剩下。这次才一斤好茶,怎么够分的。
“大哥人虽好,就是太抠门了一点,要依我,一个兄弟送一石得了,”
张军直言说道:“大哥,这种茶有多少,二弟全要了,你开个价。”
这都什么人啊!赵富贵郁闷的想到。
“各位兄弟都别急嘛!大哥什么时候,对你们小气过了。”说着又指着高衙内说道:“四弟,你丫的刚才说大哥什么来着,抠门是吧?”
“本来就是,”高衙内心里一紧张,嘴里还是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好!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赵富贵气极的样子说道:“你丫的整天把我这酒楼,当成你自家的太尉府了是吧!从今天开始,你想吃什么,我让人伺候着你,但你可别在忘了付帐啊!”
“大哥,俺错了,”高衙内一听,立马求饶了,谢家大酒楼的酒莱,可真是不便宜,高衙内虽然不差钱,可要是算起帐来,也能让他肉疼不止啊。
“晚了!”赵富贵决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瞧一瞧,谢明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