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大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有的空铺,是肯定难找的,而且,做为大宋银行的总部,太小,太偏僻的,都是不用考虑的。”张军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

    “整个御街的范围,就只有这么一点大,可以用作店铺经营的,又适合拿来做,大宋银行总行的,并不多。”

    “实在不行,买块地,自己建一座楼,用来做总行。”蔡明远提议道。

    “那不是又要耽误不少的时间。”张军皱眉说道。

    “这样吧!我们做两手准备,有合适的地,就买下来自己建。”赵富贵说道:“但那个可以缓缓,我们分别去找找,

    御街有经营不善的,我们可以出高一点的价钱,把它盘下来,先做临时的经营场所。等买好的地,建好了以后,再搬过去便可以了。”

    众人商议妥当后,便分头行动,赵富贵负责到东城找分行店铺。肃王赵枢,当仁不让的分到了,在御街找总行的临时店面,还有建总行的空地。

    御街毕竞都是权贵阶层的产业,肃王赵枢亲自上面商议,谁还不得给些面子。

    张军自然是负责南城了,那可是张家的老巢啊!那里的店面,人流旺盛,适合经营,他肯定最清楚不过了。

    高衙内的太尉府,主管的禁军,驻扎在西城,大部分则驻扎在西城门外的二十里外。西城区当仁不让的,归了高衙内负责。

    蔡明远别无选择的,接受了北城区的任务。

    一个星期后,大家都完成了目标,赵富贵和大家挨个的看过了。觉得还是甚为满意的。

    确认了地址后,便是找人装修了,与此同时,大宋周刊开始了,对大宋银行即将开业的,强大广告攻势。

    最新的大宋周刊,用整版的篇副,详细的介绍了,大宋银行开业后,所经营的范围和种类。

    存钱有利息可拿,存的越久,利息越高,缺钱周转,可以申请贷款,没有实物抵押的人,可以找人担保,一样可以借到钱。

    积累了一定的信用,经过评估以后,也可以获得相应额度的贷款。信用越好,还款时所付的利息更低,还可以循环贷款。

    大宋银行尚未正式开业,开封城内,商人富户,平民百姓,乃至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对了大宋银行的新鲜出炉,持观望的人多,看好他的人也多,但都是想借钱,做生意的人占了多数。许多经营钱庄,和当铺的人,则是准备好了看笑话的。

    与此同时,精明的商人,开始看到了,大宋周刊的巨大影响力,陆续的有商人,走进了大宋周刊的总编室,想要为自己的生意,投放广告。

    这一下,可把陈淑兰乐坏了,前一阵子,还在为这一期的大宋周刊,亏了上百贯钱,心里不舒坦。这一下子,陈淑兰按照赵富贵教她的谈判方法。谈下了几位大商家的广告。

    内容很简单,首次刊登广告,只收取一百贯,但所占篇幅很小,仅仅是豆腐块那么大的地方。

    要想向大宋银行的广告,这样的整版,可不光是你有钱就可以的,还要经过大宋周刊的审核通过,才能刊发出去。

    有一家绸缎行的老板,积压了大批的上好绸缎布匹,苦于资金回笼困难,难以周转,找上了大宋周刊,要求刊登半个版面的广告。

    陈淑兰要价五千贯,那商家库存积压的绸缎,价值近五十万贯,大宋周刊要价五千贯,连续五期刊登,商家表示可以接受,但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请求先发一期的广告。

    陈淑兰考虑了过后,还是同意了,毕竞这是大宋周刊的,第一位广告大户。

    可这位绸缎商,现在不是一般的穷,一千贯他也凑不出来。表示预付五百贯,等广告发出去,卖了一批绸缎后,再付剩下的五百贯,并且愿意支付一定的利息。

    就这样,陈淑兰也同意了,有五百贯收,可以顶大宋周刊几期亏损,她才不想错过了。

    新的一期大宋周刊,发出去后,这位姓洪的商人,所经营的洪记绸缎庄,客流暴满,第一天便忙到了很晚,才收档歇息。

    第二天,洪记老板一大早,便赶到了大宋周刊的办公地点,等陈淑兰前来上班时,洪记商人都等了一个时辰了。

    洪记商人直接付给了陈淑兰,剩下的四千五百贯,另外还多付了一百贯,当做是利息,并且一再的感谢陈淑兰,愿意赊欠广告费,为他的洪记,刊登广告。

    陈淑兰表示,一百贯的利息太多了,不需要他付这个利息。

    可洪记商人也很倔,一再表示,陈淑兰不收下的话,他便要撒回剩下的广告,另外四千贯广告费,他不做了。

    陈淑兰没有办法,只好收下了那多出来的一百贯银子。

    (本章完)
………………………………

第58章 赵佶来了(二)

    花了一百贯银子,做了一个豆腐块广告的商人,生意也是好了不止一倍,令旁人眼红不己。

    广告的效益,在这些初次尝到甜头的商人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其它的商人,也不是傻瓜,所消的无奸不商,真要是傻,他也做不了商人。

    洪姓商人刚走,大宋周刊的总编室,前来咨询广告业务的商人,便越聚越多。

    有些商人真是张口就下定。马上便要求付银票,订下下期的广告。

    商人太多,大宋周刊也不能,为了赚钱,就无节制的刊登大量的广告。那样无疑是杀鸡取卵。

    有广告意愿的人,只能排队,再等下一期的下一期了。

    而是,商人们为了尽快的刊登广告,开始互相竞价了起来。这上陈淑兰,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了。

    想起赵富贵当日,曾经对她说过,既便大宋周刊,免费赠送,他也不担心会赔本。陈淑兰现在是,彻底的明白了他的意思了。

    照这种的情况继续下去。不要说亏本了,恐怕赚钱赚的,数都数不过来了。就怕他不敢再接下去。

    陈淑兰安排工作人员,将所有想要刊登广告的客商,全部登记了下来,表示明天再答复他们。

    陈淑兰匆匆忙忙的,找到了赵富贵,兴奋的把大宋周刊,客商们为了刊登广告,争的头破血流,争相提价的事情。

    对于这种情况,赵富贵显然早就料到了。因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赵富贵给陈淑兰,想了一个计策。拿出计划好的广告版面。让客商们互相竞价,价高者得。

    陈淑兰觉得赵福贵说的有道理,便是欣然照办了。

    第二天早上,昨天已经登记过的客商,几乎全部都到了。

    于是,大宋周刊,的第一次广告招标会。便开始隆重地举行了。

    陈淑兰将每一期,大宋周刊的,固定广告位置,全部标示给了客商,因为大宋周刊的广告价值,尚未充分的体现出来,为了稳妥起见,这一次的广告招标,最多只能连载四期,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报价釆用了单次报价的方式,价高者中标后,可以选择,刊登一期广告,也可以选择,刊登二期至四期的广告。

    由于昨天,己刊登广告的商家,生意人流,比之前天,还要更旺,以至于今天,又有不少的新客商加入。

    一块上期只要价一百贯钱的,豆腐块广告位,竞然拍出了十倍的高价。事后,赵富贵也不得不感叹,大宋朝的商业,实在是太牛逼了。

    有人提出了想要拍下,大宋银行和洪记绸缎庄的广告位,陈淑兰只能遗憾的告诉他们,这两个广告位,己经被计划到了一个月以后。

    洪记绸缎庄的老板,在听说了,豆腐块广告位的费用也要一千贯钱以后,大大的感到,自己的运气,实在不是一般的好。

    更令洪记绸缎庄,老板想不到的事是,积压的五十万贯绸缎,在调回到正常的,销售价格后,仍然只发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销售一空。

    这个时候再要从江南路,进绸缎到开封来,显然是来不及的,可洪记绸缎庄的广告,依然还在大宋周刊上刊登着。

    蜂拥而至的客人,如果买不到绸缎的话,对洪记绸锻庄的名声,可是影响非常大的。

    为了维持店内的流动性,洪记绸缎庄的老板,一边向江南紧急调货,一边在开封城内的各家绸缎庄扫货,以满足蜂拥而来的客人。

    虽然比从江南路调货,要赚取的利润少很多,但是大大的缩减了,时间的流通环节,后面的半个月,获利也是很丰厚的。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宋银行总部,还有东西南北城,四家分行的装修,便己经完成了。

    赵富贵请人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大宋银行的开业庆典。

    虽然是四家分行,也同时开始营业,但开业新店的主要活动,还是在大宋银行的总部,御街举行。

    这天一大早,大宋银行的总部门前,预先请来的醒狮队,在振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热闹的舞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由难民培训出来的歌舞团,也呈献了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大量的,开封市民前来凑热闹。

    由印刷工坊印刷的,大量的有关大宋银行的传单,被数以百计的工作人员,散发到每一个市民的手中。

    早上八点钟,辰时,正是开业的吉时。统一身穿大宋银行职业装的工作人员,端坐于工作的柜台内,准备开始营业。

    为了刺激大家存款的积极性,前几天的大宋周刊广告上,己经刊登了,开业庆典上的主要内容。

    最吸引人的活动,便是开业当天,在大宋银业开户的储户,帐户存款超过十贯,便可以获得抽奖券一张。

    最高奖可以获得一千贯钱的奖金,二等奖是一百贯,三等奖是天下第一洒一斤,或是天下第一茶,极品雨前茶一斤,

    一千贯钱可以算是巨奖了,不要说穷苦的平民百姓了,就算是一般的中产阶级,一千贯钱的数额,也绝对是非常可观的。

    最关键的是,存进去的十贯钱,随时又可以取出来。何乐而不为呢?大不了,没中奖又把钱取出来,反正也不会吃亏。

    要求开户的人,多的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好在赵富贵己经有了准备,让高衙内叫他父亲,高太尉高俅,调派了一队上百人的禁军,前来现场维持秩序。

    上个九点钟,己时刚到,钱百万让人用马车,拉来一车的现银,要求存款。

    赵富贵大喜,这可是大宋银行的,第一位大客户。

    赵富贵亲自上前接待,并命人清点现银,办理开户存银的手续。

    手续办妥后,赵富贵送上了,大宋银行的第一张至尊卡,笑着对钱百万说道:“感谢钱掌柜的信任,这张至尊卡,在你急需资金周转时,可以凭此卡,获得十万贯的信用贷款。”

    “赵掌柜,这何为信用贷款呢?”钱百万笑呵呵的说道。

    在谢家大酒楼的带动下,钱百万经营的福满楼,生意也不跌反升。

    加上他的眼光,看的长远,在开封城内开了几家分店,凭借新式炒莱,生意也是十分的火爆,这半年来倒也赚的不少的钱。

    钱百万也由当初的,对赵富贵敌视的态度,转为佩服和感激。

    (本章完)
………………………………

第59章 等同进士

    “钱掌柜,这所谓的信用贷款,就是大宋银行对你的履约能力,还有还款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估。

    假设你要投资一笔买卖,但资金却非常紧张,这个时候,你便可以向大宋银行,递交贷款申请,我们大宋银行,会根据巨体的情况,对你的信用进行评估,给出巨体的可贷额度。

    你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所需,申请您所要的额度。不用任何的资产抵押,信用越高,额度越高,利息更少。”

    “哇!这么方便啊!万一贷款的人跑路了,那你们银行岂不是吃亏了。”钱百万不解的问道。

    “这就涉及到双方的信任问题了,假设你现在借我一万贯钱,你会不会为了这一万贯钱,就远离开封,从些不回开封了呢?”赵富贵笑着问道。

    “那肯定不能,十万贵给我,我也不会跑,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一百万贯的话,那我还真有可能会跑啊!”钱百万到是说了一句实在话,虽然是有点开玩笑一样的说着。

    “那你可能要逃出大宋,投奔辽国和西夏啦!大宋银行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只要你还在大宋境内,肃王赵枢可不会放过你。高太尉也会给边境上的宋军下令,抓捕你,南城张家在辽国和西夏,也是可以说的上话的。

    抛开这些,你认为大宋银行会随便,贷给你一百万贯吗?”

    钱百万从中听出了一些,大宋银行后面的,强大背景,不由的怦然心动。

    “赵掌柜,不知道你们的这个大宋银行,现在还要不要人入股。”钱百万小声的问道。

    赵富贵看了看钱百万,心里对他可是非常的佩服,这个钱百万,实在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对于商机的把握,看的实在是很准。

    简单的交留中,他便看到了大宋银行的未来,并果断的想要加入进来。

    可惜的是,看现在的这个火上爆的场景,启动的资金,应该足够了。

    “暂时不需要了,如果钱掌柜有投资的意愿,以后几机会,我会找你谈一谈的。

    不过投资也是要承担风险的,到时候,希望钱掌柜的,不要盲目的投资。”

    “做生意肯定有赚有赔,这一点钱某自然明白,若是我真投钱进去了,赔钱了自然也会毫无怨言。”钱百万淡然的说道。

    “那就好!”

    赵富贵刚说完,只见浩浩荡荡的,来了一大帮人,竟是萧王赵枢,陪同当朝皇帝赵佶,旁边还有蔡京,高俅,蔡攸,王辅,童贯,等一大批的当朝权贵,

    这些人中,可全是这一时期,金字塔顶尖的大人物。

    不过,赵富贵可不认识几个,除了蔡京父子,也就只能凭着感觉,认出与众不同,一身龙袍,金黄色华遮阳伞盖,被大臣们左右簇拥着的皇帝赵佶了。

    赵富贵除了在,后世之中的影视剧中,看过皇帝的样子之外。这还是第一回看到,活生生的皇帝。

    要说他心里一点都不紧张,那怎么可能的呢!只是他心里在恼恨肃王赵枢,竟然不派人来,提前打个招呼。弄得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不过这未免有点冤枉肃王赵枢了,皇帝赵佶,也是听说大宋银行今天开业,突然心血来潮的,想要亲自过来看一下。

    再就是他对这个,总是可以给他带来,意外惊喜的赵富贵,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皇上来了该如何接待,他可是一点都不懂的。

    “草民赵富贵,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般无奈的赵富贵,憋屈的单膝点地。向赵佶施了一个大礼。

    赵富贵的举动,自然被许多人看到了,现场前来存款,或者看热闹的人,惊异于皇上的到来,纷纷跪倒在地,嘴里大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听了,龙心大悦,此时的宋朝,朝廷风气开放,除了在特定的日子,举行大的活动,才会有三呼万岁的场景,平时上朝,官员们见了皇帝,也只是微微的弯个腰,做个揖,叫声皇上便可,谈话问政时,亦可直接称呼官家。

    万岁己经是了不得的恭敬了,可赵富贵直接又加了一个万字,变成了万万岁了。

    万万岁显然再比万岁,时间上长了万倍了,虽然谁都知道,能活到100岁,都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但好话谁不爱听呢!特别是作为一个皇帝,赵佶就更加喜欢听了。

    “你就是写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那个赵富贵?”赵佶很高兴的问道。

    “正是!”赵富贵答道。

    “不错,果然也是赵姓好男儿啊!朕有一个问题不解,你能告诉朕吗?”赵佶对赵富贵的长相和表现,非常满意。

    赵富贵初次见赵佶,却表现的十分的淡定,完全和一个经常上朝面圣的大臣一样。毫无惊慌之意,这一点上,不仅赵佶欣赏,就连蔡京父子,高俅王辅等人,亦是很欣赏。

    “据闻,你从小就很喜欢读书,进了开封城后,流传出来的词曲,包括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些表现,都足以证明你的才华。更不提你生意上的成就了,朕就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连考三年,都没考中一个秀才的功名,是你故意所为,还是县学的官员,故意为难于你。”

    “皇上,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吗?”赵富贵实在是无语,压根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总不能回答说,那个死了的赵富贵,自己考不上的,至于后面自己剽窃来的诗词,包括盗版了的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吧!总不能告诉他,老子是从九百年后,穿越重生到这个时代的。

    总不能说,再过八年时间,辽国被金国灭亡了,金国分两路大军攻宋,都打到开封城外了,总不能说,又过了一年,金国直接灭了北宋,把他和他儿子,还有他的全部皇族,上万宫女民女,掳掠到了北方吧。

    总不能告诉他,一路北上时,那些女人被折磨的,有多惨吧,总不能告诉他,他的几十个女儿,全被金国将领皇帝,瓜分完了。

    还有几个才十几岁的公主,就在开封城外的刘家寺,便被野蛮的金国将领,活活的折磨至死了吧。

    (本章完)
………………………………

第60章 高俅使坏

    敢跟皇上,讨价还价的人,可真不多,但在北宋时期,却也不少,但那都是属于,引经据典的,在朝堂上争论。

    可向赵富贵这种,皇上问你问题,你却说可以不回答吗?这种情况,那是从来有过的。

    “大胆!”蔡京毕竞是他的妻子外公,虽说只是一个通房丫环所生的,儿女的女婿,但也是他的血肉至亲,赵富贵叫他外公,那是半点不虚假的。

    “皇上关心你的前程,亲自问你原由,那是你祖坟上,冒了有烟,天大的造化,你还对皇上如此不敬,真是混帐!”蔡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无妨!朕相信,他不想回答,定然有他的理由。”赵佶觉得,赵富贵这人,很有意思。

    “多谢皇上体谅。”赵富贵赶紧把赵佶的好意给扣死了。

    “慢着,朕的话还没说完呢?”赵佶笑着说道。

    “坊间都说你这人,是个奇才,既然你不想回答你,连考三年秀才,都以落榜告终的原因,那今日,朕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亲自考一考你的才学。如果过关了,朕赐你同进士的功名,如何?”

    “皇上!这不是为难小民吗?万一没过关呢?”赵富贵可不认为,宋徽宗赵佶,会这么好说话。

    “没过关,那就说明你,的确是个废物,天下第一酒,从此以后,收归朝廷所有,天下第一茶,也收回朝廷所有,大宋银行,大宋周刊,同样如此。

    朕不能让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打着大宋的招牌赚钱吧!”赵佶表情严肃的说道。

    “我靠!”赵富贵激动的差点,就要说出这两个字了。

    “皇上!你这不是巧取豪夺吗?这个叫做与民争利,不利于大宋的商业发展啊!”赵富贵试国力挽狂澜。

    “第一道题,”赵佶不为所动的开始出题。

    “以大宋第一酒为题,赋诗词一首。”

    赵富贵傻眼了,这赵佶是动真格的了。

    以大宋第一酒为题,这诗词再怎么做才形,赵富贵搜肠刮肚的想着,找不到一送映景的词。

    以描写饮洒的,诸如什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这些,既不应景,关健是这些诗词,还是北宋之前的唐朝,或是宋徽宗之前的北宋名人佳作,当然不能拿出来献丑。

    要想只能从南宋以后的诗词中选,这就很有限了,一个是明清时期的名诗名词,实在是不多,再就是赵富贵在后世中,只对唐宋的历史和诗词感兴趣。

    要说唐诗宋词,他能背出不少名作来,可眼下,唐诗和宋徽宗以前的宋词,记得再多,也起不了作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强翻塞下音,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功后名。可怜白发生。”

    “好词!”……在场的朝中大臣,尽管都是一些,在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奸党居多,但文采方面确实,半点没有虚假的,诗词的好坏,个个都是此中翘楚。

    “这首破阵子的词牌,足可留传后世,只是,这与天一第一洒,可有点扯不上什么关系吧!”童贯阴险的说道。

    “其实不能,醉里挑灯看剑,不就是因为,喝了天下第一酒,这才醉的的么?”蔡京这人,还是有点护犊子的脾气。

    “这道题,虽然有点牵强附会,朕念你作的一首好词,姑且通过了。”赵佶很大度的说道。

    赵富贵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第二道题,以百花为题,不管你是什么花,朕只给你一个时辰,作出不少于十种花的诗词,必须是前人没有写过的诗词。”赵佶说道。

    考诗词,对于赵富贵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