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在大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要仔细的想一想,派那些将领,陪同你们回南诏,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你先做好回南诏的准备就行。”赵富贵说道。
要说对男方最熟悉的,莫过于杨再兴,杨再兴本就出身于岭南西路,也就是在富贵重新命名的广西省。
广西与交趾和南诏两国相连,无论是气候和地理条件,都十分的接近。杨再兴进京考武举之前,曾经有过落草为寇的经历,与官兵发生过交战。
对赵富贵想要派人去南诏,指挥南诏军民,开展游击战,十分的合适。
(本章完)
………………………………
第315章 火器时代
暂时稳住了段氏,便要开始专一的对付高丽国了,做错了事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赵富贵可没有大度到,可以饶恏敌人的冒犯,而不加以严惩的胸怀。在赵富贵的心里,高丽就应该成为大宋的一个省份而己。
赵富贵再一次的派出了以方天定为首的第四军,以及林冲,公孙胜,王胜等人的独立军团,共计十五万人,携带重火力,奔赴辽东抗击高丽人的入侵。
至此,大宋在辽东的兵力,超过五十万正规军,加上辽东各地的地方治安兵,至少超过了六十万人。
但高丽国的军人政府,崔浩的出手也不凡,前后渡江的高丽部队,人数也高达惊人的六十万大军,辽东己经成为了高丽人的必争之地,只是赵富贵又怎么可能,放弃整个辽东呢。
大宋与高丽两国,以辽阳和沈州为中心,决战于婆娑府,参战部队高达惊人的百万之众,而高丽国的崔浩,更是在此时宣布称帝,公然挑衅大宋。
高丽国王氏在位时,一直以低调为主,只称王而不称帝,先后对辽国和金国称臣,所以辽国和金国对于高丽,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崔浩此时称帝,显然是不愿意对大宋称臣,即使是高丽不向大宋发动进攻,大宋也不可能容忍其称帝,因为称帝和称王的性质,是大不一样的。
这也是大宋和西夏一直征战不休的根本所在,宋太祖赵匡胤称帝时,西夏一直是以大宋的节度使存在的,直到李元昊称帝之后,大宋和西夏才成为了世仇,一直没有真正的和平过。
对于这些,高丽的崔浩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仍然选择在此时称帝,是以见其野心不小。
宋江的辽东驻军,最先与高丽的军队交手,以十五万对敌二十万,交战数次,双方各有胜负,但阻止了高丽国前进的脚步,而且高丽国的死伤,比宋军要高的多。
不过,由于高丽国是主动进攻的一方,高丽国的援兵,率先赶到了婆娑府的外围,以四十多万的兵力,合围婆娑府城。
婆娑府的城墙并不是十分坚固,而且婆婆城也并不是很大。在与高丽国的数度交手之后,大宋辽东军也损失了一万多,近两万的兵力。
辽东军以骑兵为主力部队,对火器的依赖较小。大宋因为征战不断,火器的产量十分有限,对于辽东的火器供给,严重的不足。致使宋江等人的守城之战,打得十分的艰苦。
岳飞和折可存两支援军赶到沈州时,婆娑府己经失守了,经过了仔细的权衡,宋江,卢俊义,吴用三人绝定放弃婆娑城,己经不到十三万人的宋军,面对四十万的高丽大军,脆弱的城防,强行坚守,只会让辽东军的建制,从此消亡。
而辽东军乃是宋江等人的心血,宋江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让其消失,退守沈州,以待援兵的到来,便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岳飞和折可存两人合兵一处后,在前往驰援婆娑府的半路上,与宋江等人的辽东军相遇,岳飞对宋江说道:“宋司令,你们这是为何?婆娑城失手了吗?”岳飞为人耿直,对于婆娑城失手,非常的失望,因此对宋江说话的口气,有一些质问的意思。
“岳军长,高丽兵的总兵力,多达四十余万,婆娑城的情况,你可能并不清楚,婆娑城的建城历史不长,城不大,城防也不是很好,我们十多万人,面对高丽人的四十多万人,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而其在婆娑城,损失太多的人马,不如退守沈州,以待朝廷的援兵抵达,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宋江说道。
“折司令觉得,我们是退守沈州,还是现在马上反攻婆娑城。”岳飞转过头来的折可存问道。
“我们现在加起来,也只有20多万人马,如果反攻婆娑城的话,恐怕也难有剩算,要不,我们还是先退回沈州城,再从长计议。”折可存也不想作无谓的牺牲。
岳飞有心马上反攻婆娑城,但独本难支,而且高丽国占领了婆娑城,一定还会继续向沈州,主动发动进攻。到时在出战,狠狠地将高丽人打败,也是一样的。便也同意先回沈州再说。
沈州城几乎集中了辽东的个体加工业,商业活动十分的平凡,也是整个辽东,除了辽阳外,人口最多的城市,对整个辽东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如果沈州失守,对大宋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这个责任不仅是宋江等人付不起,就是前来支援的岳飞和折可存,也付不起这个责任。
而且沈州的城防,也非常的艰固。当年的韩世忠,苦守沈州长达半年之久,都没有被金军所破,而沈州也成为了整个辽东,第一个被大宋管理的城市。
高丽大军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事实上,婆娑城的百姓们,早已在高丽大军抵达之前,已经撤走了。所以高丽人所占有的婆娑城,只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宋江等人,敢于果断的放弃婆娑城的原因之一。
如果在百姓撤离之前,宋江等人敢主动放弃任何一座城池,都将会受到朝廷的严惩。而这也是为什么,岳飞没有坚持要返攻,婆娑城的原因之一。
高丽人占有一座空置的婆娑城,显然是没有什么用的。所以高丽大军在休整之后,马上就往沈州攻来了。
在高丽四十万大军,向沈州攻来的时候,宋军派出去的侦察兵,便已经提前获得了消息。
在婆娑城到沈州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大量的炸药。在引爆之后,炸死炸伤了高丽无数的人马。
在高丽兵大乱之时,岳飞率领高宠,牛皋,等众将,杀进了高丽国的大军中,几进几出,直杀得高丽大军人仰马翻。
在痛痛快快的杀了几个进出之后,眼见高丽大军,已经渐渐的稳住了队形,岳飞这才带领几万骑兵,跑回了沈州城内,这一场突袭,真接让高丽大军损失了二万余人,而岳飞带去的骑兵,损失才不过数百人,着实是一场大胜仗。
(本章完)
………………………………
第316章 沈州之变
在热武器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骑兵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在两军势均力敌下,拼的就是一个勇字,拼的是士气。
两军交战中,士气最重要,士气高昂的一方,往往可以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而士气低落的一方,几乎是没有可能打胜仗的。所以,领兵的将军们,往往知道利用士兵们,士气高昂的时候,一鼓作气的,速战速决的与敌一决高下。
岳飞的奇袭,取得了开局的大胜,提振了宋军的士气,打击了高丽国的士气,在一增一减之中,化解了两军人力上的差距。
宋江,折可存,岳飞,高宠,卢俊义,种师中等三军将领们,围坐一起,商讨着用兵方案。
“高丽国拥兵四十万之多,我军仅有二十多万,差距至少在十五万以上,宜守不宜攻啊!
而且,我们收到的情报显示,高丽国计划调集的兵力总数,在六十万以上,显然是来势汹汹,对于渤海国故地,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我们不宜硬拼啊!”吴用作为辽东的东道主,辽东军区的参谋总长,率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高丽兵虽然在人数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他的战斗力,肯定没有我们强,而且今天刚刚经历了大败,正是士气低落之时,这个时候的高丽兵,和我们的实力,己经持平了。
在他们国内的,另外二十万人马未到之前,我们应该主动出击,通过几次大战,来消耗高利国的兵力,否则,等到高丽国的援兵到齐之后,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的被动起来”岳飞说道。
“岳司令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吴参谋所言,也是一条十分稳妥的计策,沈州城有我们二十多万人马,守住它应该不难,毕竟沈州城也算是一座坚城,当年韩世忠将军,曾经孤军坚守过半年不失。
而现在我们的守城兵力,足足是韩将军当年的两倍还多,城内的青壮百姓,战略物资,也比那个时候更多,城防建设和设施,也比那个时候更好,所以守住它,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折可存显然倾向于以守待攻。
折家从唐代起,便世居府州,长期为朝廷戍边,宋太祖夺了大周柴氏的天下之后,很快便扫清了中原势力,折家审时度势,也选择了向宋太祖称臣,依然世居府州,镇守边关。
折家为了镇守边关,所做出的牺牲,固然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将士辈出,但折家如果只是知道勇敢的冲锋陷阵,没有一些生存之道的话,恐怕早已消失得连渣都没有了。
折可存可是有着老狐狸的称号,为人十分的狡猾,虽然折家以其兄折可求为主,但折家一向比较团结,折可存在折家的话语权,也仅次于折可求。
折家历经几代王朝兴替,始终盘据着府州,长盛而不衰,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很懂得取舍之道,谨小慎微,而又审时度势,在乱世之中,知道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
一票对二票,岳飞的主动出击计划,遭到了否决,岳飞的心里,当然是不怎么痛快了,一个人喝着闷酒。
“爹爹!既然他们反对爹爹的主动进攻计划,那就不如我们单独出击,等我们取得了大胜归来之后,看他们还有什么话可说。”一位少年将军,对正在喝着闷酒的岳飞说道。
“岳云,不得乱讲,打仗非同儿戏,现在三军联合在一起,必须协同作战,如果各打各的,那还不乱套了。”岳飞拉下脸来,对儿子训斥道。
“是!爹爹!孩儿知错了。”岳云从小跟看奶奶长大,对岳飞是又敬又惧,听了父亲的训斥,马上就认错了。
“陛下天资聪颖,三军汇于辽东,却没有任命一个,负责指挥作战的主帅,实在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样下去有可能会出乱子的,也容易延误战机。”岳飞表情缓了一下说道。
“常听爹爹说起陛下,称陛下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帝皇,大宋在他的带领下,一定会变的更加的富强了起来。既然陛下不是一个笨人,又写出了《三国演义》这等奇书,智慧和谋略,肯定是高于常人的,爹爹能够发现这个破腚,难道陛下就会不知道吗?”岳云说道。
“是啊!这也是为父,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按理,陛下是不可能忽略这个问题的,难道陛下另有安排。”岳飞疑惑的说道。
“爹爹!这一次高丽国的大举入侵,必然会让陛下,感到十分的震怒,你爹爹的猜测,陛下对于此次和高丽国交战,会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把高丽国的军队赶出辽东便罢兵,还是直接把高丽国,并入我大宋的版图中,两种战略意图,陛下的安排,肯定会大不一样。
孩儿猜测,如果陛下想要灭了,整个高丽国,这个时候定然会抽调更多的兵力,赶到辽东来。而此次针对高丽的战争,主帅也必定会有一个赶到辽东来。
只是爹爹可能猜测得到,这位主帅会是哪一个?陛下会不会有可能御驾亲征?”岳云忍不住为自己的猜测吓了一跳。
“陛下御驾亲征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是想要一举灭了高丽国的话,最有可能来的便是韩世忠将军,韩世忠将军是跟随陛下最久的心腹将军,而且有勇有谋,当年正是韩世忠将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沈州城半年之久,始终没有让金军攻破。”
岳飞很快便想明白了,赵富贵一定会趁此机会,将高丽国重新置于,中原王朝的版图之下。
“是韩世忠将军要来吗?他可是儿子很想见到的英雄啊!听说当年陛下苦守杭州的时候,也是韩将军在陛下的身边,为守住杭州立下了大功,现在更是被陛下封为国防部长,主管整个大宋的军队,如果由他来做主帅的话,相信没有人敢不听他的话吧?”岳云有些兴奋的说道。
“能够几次都和陛下同生共死,共同进退,即便是爹爹也很忌妒他呀!只恨爹爹在陛下还是微末之时,没有机会接近过陛下,否则爹爹也有机会,常伴陛下左右。”岳飞也用羡慕的语气说道。
(本章完)
………………………………
第317章 以狠斗狠
岳云出了父亲岳飞的房间后,心情依然很激动,父亲虽然也很英雄,但一直都远在漠北,而且跟随陛下的日子,并不是太长,相比之下,当然是韩世忠将军,在大宋的名气更大,而且关于他和陛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更广。
岳云毕竞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屁大孩子,虽然勇武异于常人,双手可握八十斤重的双锤,在偷袭高丽国大军时,有如虎入羊群,挥舞着一对重锤,将高丽国大军冲杀的一片狼藉。但归根结底,他就还是一个小小的少年。
此次是岳云第一次上就场杀敌,惊人的战斗力,让许多人都刮目相看,就是岳飞本人,也对于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的满意。
鉴于儿子的优异表现,岳飞拨给了岳云一个独立团,这个独立团有一千人。其实严格的说来,是属于岳飞的亲卫团。
既然是自己的亲卫团,岳飞当然有权,让自己的儿子,担任亲卫团的团长,而以岳云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成绩,岳飞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的私心。
岳云的勇武之力,征服了亲卫团的所有人,再加上岳云又是他们主帅的长公子,就更加不会有人不服了。
岳云觉得,在见到心目中的英雄韩世忠之前,自己得要做些什么,好引起韩将军的关注。
但现在能做什么,当然是趁着高丽国大军,还没有对沈州形成包围之前,再突袭一次高丽大军。
不过自己手底下只有一千余人的亲卫团,即便是突袭成功,也不会有多大的杀伤力。
岳云想到了牛皋,高宠二人,岳云逆天的出场表现,让牛皋和高宠二人,对岳云十分的喜爱,两人对于岳云来说,可是叔叔辈的人物,岳云当然也对两人,非常的有着好感,尤其是高宠,那无可匹敌的战斗力,最是让岳云佩服不已。
高宠和牛皋,都是最早和岳飞在一起的。在漠北纵横天下,令草原各部都十分的害怕。他们两人在军中的权势极大。两人都是手下有上万人的大将。
岳云心里想着,如果能把这两个人争取过来,对高丽大军发动突袭,一定可以取得重大的胜利,消灭高丽大军的有生力量。
“两位叔叔,觉得我的计划如何?有没有打一个大胜仗的把握?”岳云主动找到了牛皋和高宠两人,邀请两人到自己的住处饮酒言欢,说出来自己对于,突袭高丽大军的计划和想法。
“这个计划,其实你父亲岳司令,也曾经制定过这样的计划,没想到你制定的计划,居然和你父亲如出一辙,真是虎父无犬子啊!”牛皋和高突两人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
“既然是这样,那两位叔叔都同意了啰?”对于自己父亲,也提过这样的突袭计划,岳云倒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么意外,既然父亲有过这样的想法,那岂不是更容易说动,两位叔叔加入进来。
“可现在是三军合一,不管做什么动作,都要有商有量的来,先前你父亲的提议,已经遭到了另外两方的反动。如果我们贸然出城突袭的话,即便不是你父亲下的指令,另外那两方,也不会认为你父亲,一点也不知情。
现在是大敌将至,如果我们三军都在闹意见的话,对于守住沈州城,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我们还是静待,朝廷的大军赶到,那个时候应该会有主帅出现。”高宠劝诫道。
“折家也居府州,长期与西夏军对抗,没想到也会畏敌如虎,完全没有了一点血气,实在太令人失望了。”岳云不满的说道。
“岳云贤侄不必心急,立功的机会,还多的是,咱们的这位新皇帝,眼光可不是一般的大,你等着看吧,这一次,如果不把高丽国打败,将高丽国并入我们大宋的版图内,陛下是一定不会罢手的。”高宠笑着说道。
高丽大军很快便来到了沈州城下,面对城高墙厚的沈州城,高丽国的二位主帅,也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对于辽东地形更熟悉的主将崔恩赞,坚持要步步为营,先拿下沈州城,再向辽阳进军。
而从高丽国内前来支援的另一位主将,朴进元则认为,应该绕过城高墙厚的坚城沈州,直扑辽阳城,先将辽阳城拿下,再来围攻沈州城。可以大大的缩短时间,截断宋军的后路。
“朴将军,如果我们直接进攻辽阳城的话,沈州城的宋军,是不可能不管不顾的,他们一旦将我们的后路截断,我们的粮道就会出现问题,而如果他们从后方攻击我们,我们也会更加的防不胜防,顾此而失彼。”崔恩赞努力的试图说服朴进元说道。
“宋军全部龟缩在沈州城内,辽阳城必然是空虚的,而沈州城你也看到了,城墙不仅高且厚,我们想要破城,哪有那么容易,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死伤,得不偿失,我们先去把辽阳城拿下,再调回头来攻打沈州城,那个时候国内的另外二十万大军,也己经赶到了沈州城下,攻向沈州城,不是就更有把握了吗?”朴进元不服的争辨道。
两人争持不下,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只好分兵进行,朴进元领着他的二十万兵力,绕过沈州城,向辽阳城扑去,而崔恩赞则带着另外二十万兵马,围在沈州城外。
崔恩赞知道,自己的兵力,现在已经在宋军面前占不到优势,为了让朴进元,胜利的攻下辽阳城,在返回来帮助他,一起围攻沈州城,崔恩赞并不主动发起攻城。
“高丽国真是挺狡诈的,居然分兵二十万,直扑我们的辽阳城。弄不好辽阳城难保啊!”宋江忧心的说道。
“既然高丽国已经分兵二十万,去攻打辽阳城了,那留在沈城城外的人高丽大军,最多也就只有二十万了,我们必须尽快,将城外的二十万高丽大军击漶,再去追击往辽阳城去的,另外二十万高丽国大军。”岳飞急忙说道。
对于岳飞的建议,这一次宋江和折可存,都没有什么意见。保住了沈州城,如果将辽阳城丢掉了。大家同样罪责难逃。
(本章完)
………………………………
第318章 最后一击
大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采取夜晚袭营的办法,将高丽大军一举击溃。
高丽大军的领兵将军崔恩赞,出生于崔浩的同一个崔家家族,很是受到崔浩的器重,为人谨小慎微。
虽然他也觉得,宋军应该不太可能,会有半夜袭营的举动。但崔恩赞依然安排了一队人马,在夜间巡视营地的安全。以防患于未然。
半夜三更已过,高丽大军的巡营兵,这样宋军依然没有异常的举动,便觉得宋军今夜,应该不会有什么行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正是人最想睡觉的时候,高丽大军的巡营官兵们,困的一个个的打着哈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沈州城的城门,悄然的打开了,岳云,高宠,花荣,杨志,折彦文,折彦武等众将,几乎尽起三军的全部人马,留守沈州城的人马,反剩下三万余人。
尽管崔恩赞有过宋军会偷袭的顾虑,但想到的最多,也就是派出少部分的兵力,最多也不过是一万二万的人了不起。绝对想不到宋军会倾城而出。
高丽兵的大营,离着沈州城外,也不过是数里之遥。骑兵不过片刻之间,便可以杀到,在高丽国的士兵们,从睡梦之中醒来的时候,已经处在了噩梦之中。
到处是一片喊杀之声,熊熊燃烧的火焰,宋军的骑兵正在来回的冲击着营帐,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便被宋军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高丽国大将崔恩赞,三更之前根本就没有睡着过,三更之后的他,方才放下了心情,熟睡了过去,却万万没有想到,宋军还是来袭营了,此时的崔恩赞,后悔的想要自杀,再狠狠的给了自己两个耳光之后,大声喊道:“大家都镇定一点,下要惊慌,拿起手中的武器来,和宋军拼了。”
只是想要和宋军拼命,又谈何容易,宋军以二十万对高丽大军二十万,高丽大军本来就没有占到任何的优势,何况此时是宋军占尽了先机,高丽国大军己是士气低落。
高丽国的士兵想要逃命,却发现他们的营帐,已经被宋军给包围了起来。刚刚跑出营帐,就会被宋军一箭射杀。
直到天色大亮之后,高丽国的大军,才逐渐的组织起了有效的阵形,可此时的高丽大军已经死伤大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