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锦衣神棍-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视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实则有所亏欠,”唐都正色起来,“先说天时,虽然此时我们已经当初求和派的女子作为和亲人选,自以为能够麻痹匈奴单于,其实不然,相反,这段时间,他们会愈加谨慎。”
汉武帝微微沉吟,“幼麟先生说的不错,匈奴虽然说游牧,可他们的首领确实拥有过人的战略头脑。”
汉武帝的评价很中肯,能在部落形式中,独霸一袭,绝对不是酒囊饭袋之辈。
“毕…公子,”唐都嘴角微微抽搐,接着说道,“其次就去刚刚你说到的游牧形式,谈不上地利,因为你不知道,今天的匈奴到底在哪,是聚拢一地,还是零散分开,当然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
汉武帝听得津津有味,索然忘记了,放到嘴边的茶水已经喝好,尴尬的摇了摇头,再度放在桌子上。
他实在太想拥有唐都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的滋味不好受,可他也唐都的难处,以及自己的处境。
现在虽说唐都算是祖母奶奶的人,可还能暗中为自己出谋划策,如果强行弄到自己身边,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汉武帝越听就越觉得心痒痒,再看张骞丝毫不反驳唐都的话,反倒是不时的点着头,表示认同,“那人和呢?”
“所谓人和既可以看成是内和又可以看成是外和,先说外和,也就是子文兄所说要联合诸国,可莫要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唐都轻叹一口气。
人与人尚且无利不起早,何况国与国之间,面对强大的匈奴怎么能凭借使者的三言两语就兴兵征伐,如果胜利也会牵扯土地分配,如果失败,气急败坏的匈奴人一定会以之开刀,灭国都是轻的。
莫要忘了月氏国国王的脑袋还充当着匈奴单于的饮酒器,这便是强大的威慑力。
“那对内所指的人和呢?”汉武帝虚心问道,对外如果暂时无能为力,那么对内一定要防患未然。
“毕公子,莫要着急,”唐都笑道,“虽然钱粮富足,可大多掌握诸侯王公手中,拥兵自重,不可不防,再者,兴兵远征,不如近水楼台。”
“闲人所说的不是屯兵戍边吗?”张骞微微皱眉,因为现在的策略就是如此。
“屯兵需要庙堂不断供应,是一笔不小得开销。”唐都说道。
“可也不能,大开门户吧?”这话说要,张骞忽然想到了唐都在巴蜀所为,闭上了嘴巴。
在快餐店码得一章,这顿饭吃得一点都不快,话说我大东北的酒桌离不开谈天说地,上下五千年……
(本章完)
………………………………
第208章 胜于雄兵百万!!!
“当然不能大开门户,而且是要改民养兵为兵养兵,”见众人仍有疑惑之色,唐都接着说道,“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全民皆兵,纵然匈奴如虎狼,又有何惧。”
“兵者有了牵绊,就不会轻言败退,会为了自己的园田,誓死而战……”张骞缓缓说道,神色却又些黯然。
自以为算是善于用兵,没想到与唐都相比却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不由得自惭形秽。
桑弘羊心有同感,也能理解张骞此时的感受,能够与唐都处于一个时代,既是幸运,又是不幸,如果没有一颗强心脏,搞不好要被气死。
庆幸的是他这辈子与唐都只做兄弟而不是敌人!
“子文兄,不必往心里去,幼麟乃是玄学中人,自然在谋略之上,要高于旁人。”桑弘羊终究不忍,安慰道。
张骞摆了摆手,目光看向,深施一礼,“幼麟先生,智谋如妖,胜我数倍,是子文冒昧了。”
“子文兄,不必如此,幼麟之前乃是摆摊算命之辈,见惯了走南闯北的车马走卒,耳濡目染,自然触类旁通。”唐都拿起茶壶,给张骞斟满茶水。
“听说,闲人一卦千金,铁口直断,不知能否为我算上一卦?”张骞忽然问道。
唐都还未来得及言语,桑弘羊已经是在一旁打了哈哈,“子文,我劝你还是别算了,有那千金干啥不好呢?”
“这个倒是真的,”汉武帝一旁附和道。
“其实算命终究是小道,看子文兄面相就是好面相,对吧,毕公子,”唐都淡然一笑。
“不错,既然有幼麟先生举荐,朕就封你为征西御使,赐紫金符节,并携护卫百人,堪当合纵连横之重任。”汉武帝正色说道。
张骞一愣,眼睛睁得老大,这货还不会是开玩笑呢吧,不过这玩笑貌似开得有点大,冒认皇帝,这是灭九族的罪过。
“毕公子,你…”张骞左右看看,低声吼道。
“我说子文兄,他真的是当今皇帝陛下!”说着桑弘羊重新施礼。
张骞又看了看唐都,后者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张骞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毕公子就是陛下,连忙起身跪拜不敢抬起头来。
“无需如此,我又并非暴君,再者我也希望听到你们的心声,现在这样就很好,得子文胜得精兵十万。”汉武帝笑着将张骞搀扶起来。
“子文,诚惶诚恐,必不敢负陛下所托!”张骞正色说道。
汉武帝点了点头,有句话他没说,那就是如果梦得唐都胜过精兵百万不止,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汉武帝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个滋味。
“虽然幼麟先生说了诸多不利,但我想幼麟先生该不会毫无办法吧?说来听听!”汉武帝说道。
一代大帝终究不是凡人,汉武帝也许其他尚需长进,但琢磨人,这一套却不逊色算命的先生。
“如同陛下所讲,出使西域乃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式所迫,如我所讲,先以互通有无,再连接情谊,待双方皆无法离开彼此之时,再言利害其事可成!”
唐都先是恭维了一句,而后才讲自己的观点抛出,既不让自己处于皇帝之前,又能点到为止,众人皆懂。
他们想起唐都之前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没有足够的利害关系,怎么可能趋势一个国家冒着覆灭的危险再来牵制匈奴。
“此计虽好,可是有一点不足,想必幼麟先生不会不知道吧?”汉武帝没有丝毫王者的架子,为三人相继斟满茶水。
“西域环境复杂,有多少小国,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是与匈奴有仇怨,他们的实力如何,我们同样不知道。”张骞皱眉说道,他虽然能够想到合纵连横,可毕竟西域不是战国时代。
“陛下与子文兄的问题大致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对西域不了解,这点可以放心,我有一向导可以推荐给子文兄,以祝子文兄成事。”唐都淡然一笑。
有了向导就方便许多,不仅解决路线问题,更能提前了解风土人情,可以说唐都此举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我不得不提醒子文兄,虽然有向导,但西域环境复杂,且与匈奴犬牙交错,需要万分小心!”唐都正色道。
“多谢闲人,我自当万分小心。”张骞再次躬身施礼。
其实唐都本想再规劝一番,可现如今,张骞去意已决,再加上汉武帝雄心勃勃,即便劝说也是徒劳,索性唐都只能推荐唐定心充当向导。
另外他还需要调回北斗小队,暗中保护张骞与唐定心的安全,同时继续完成唐定心之前未完成的任务。
那就是暗中在西域发展自己的势力,也许势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构筑完成,但情报的传递,一定要准确隐秘及时,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汉帝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梁山之上,唐都曾拜托李寄代为培养一支精于情报的小队,如今看来,该拉出来看看了……
汉武帝虽然雄心勃勃,可也不会妄想仅凭张骞一人就能斡旋,或许真的能够成功,但必然是长年累月,到那个时候,大汉帝国与匈奴之间,说不定已经沧海桑田。
归根结底,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今之计,必须要加快屯兵,力保戍边不失,同时实行唐都说说的,改养兵为自养。
而且西南夷诸地虽然安稳,可终究是不安分因素,所以在与匈奴开战之前,必须先搞定自己家的后院。
否则真的被用作合纵连横,就是大汉帝国了!
“幼麟先生所讲的屯兵,前所未闻,不知能否详细的讲讲?”汉武帝虚心问道。
“其实所屯之兵,往往心不甘情不愿,纵然将领决心报效,可兵心如不坚定也是无可奈何,所以必须让这些兵聪内心里感觉热爱那里,就必须让那里有家的感觉。”唐都说道。
“那里所种出的菜,要比长安贵三倍,那里的牛羊,要贵五倍,以此类推,则能让所有人都知晓,固然危险,到危险却与机遇并存!”
(本章完)
………………………………
第209章 反其道而行之
唐都的话,仿佛打开了一扇奇异的窗户,窗外就是崭新的世界,皆听闻,天子脚下,富贵荣华,却没想到,唐都居然反其道而行之。
“以戍边为富庶,军心稳定,战时自然竭尽全力而战,姑且不说其他,就是战力与信念也会强出数倍!”汉武帝心中欢喜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光明。
而此时,张骞却微微皱眉,欲言又止,反倒是,唐都仍旧一脸淡定从容,而桑弘羊同样也老神在在。
“子文,可是有话要讲?”汉武帝狐疑问道。
“太上闲人的屯兵自养策略,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巴蜀西南已经略有雏形,但匈奴戍边却不同,那里是不毛之地,人际荒芜,先不说能否生长出庄稼,即便是能生长,也是少得可怜,所以匈奴人才会没有粮食,以劫掠诸国为生。”张骞委婉的说道。
张骞的话虽然给汉武帝雄心勃勃的气焰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了却也如实的反映了,此时匈奴边境的情形。
只是唐都脸上的笑意并未减少半分,反而不时点点头,对于张骞的话表示肯定。
“既然太上闲人知道这个事情,那屯兵自养……”张骞没有接着说下去,而是目光看向唐都。
其实之前唐都就让唐定心围绕匈奴周边的戍边情况、风土人情、以及农畜情况详细的整理出来,所以唐定心才每次都外出,都显得疲惫不已。
与张骞说的大体上一致,只不过,不知道张骞不清楚还是故意没有说,保全唐都的颜面,那里乃是以前草原连接荒漠,最好的牧场皆被匈奴所占领,所以,即便是放羊放马,也无法达到匈奴人的那种膘肥体壮。
但,既然事先调查了,就不会毫无所获,尤其说唐定心之后带给唐都的一块黑色石头,不由得让唐都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桑兄,这件事就有劳你给陛下和子文兄解释一番了,”唐都眨了眨眼睛。
桑弘羊胖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不过他也不好说半个不字,“不毛之地,虽然无法种植,可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劳永逸。”
“哦?什么东西?”汉武帝轻咦一声。
桑弘羊则唤来下人耳语一番,不多时,这人手上拿着一个篮子,篮子却用黑布蒙着,极为严实。
“这便是我说的东西,”桑弘羊说着揭开黑布,露出其中纯黑色的石块与粉末。
“这是?”张骞一怔,“这是石墨吗?”
华夏很早便开始使用石墨做为墨汁的原材料,相传西周之人刑夷始制墨,先秦多用天然石墨,楚汉战争以后出现人工造墨,但同样使用石墨为原材料。
“虽然很像,但确实不是,此物称为石涅,可以燃烧,而且燃烧时间非常的长……”桑弘羊越说声音越低,胖脸上还挂着肉疼。
汉武帝连忙示意贴身护卫将火炉之上的锅釜拿开,红彤彤的火焰钻出,汉武帝直接将石涅倒入其中,短暂的时间后,石涅开始燃烧起更为凶猛的火焰。
张骞脸上的惊骇远比桑弘羊的肉痛要精彩的多,他从来没有想象到一块黑色的石头能够燃烧,而且看其燃烧的状态,要比柴火更为凶猛,“这石涅能否用来炼制……”
“当然可以!”唐都点了点头,所谓石涅其实就是煤,现代的冶炼技术尚且能够用到,那古代更是求之不得的燃料。
汉武帝心中无比激动,一个国家的强盛,能够从军队之中看出,可军队总什么装备,无非就是刀剑兵马,这些都离不开锻造,如果使用了石涅代替木材,不仅能够省时省力,更能让锻造技术达到巅峰。
心情大好的汉武帝,不时撇了撇一旁仍旧肉疼不已的桑弘羊,“怎么弘羊这是心疼了吗?”
“不,不敢,弘羊不敢……”桑弘羊连忙低首。
“不必如此,你我本是同窗,今日你发现石涅有功,这样以后你这回味斋内所用石涅,我一并提供如何?”汉武帝悠然一笑,区区一个酒楼能够用但多少石涅。
见汉武帝如此许诺,桑胖子也是面色好转,毕竟石涅从戍边转到长安要耗费不知多少人力物力,现在倒是可以自得其乐。
“陛下,我能否为陛下举荐一人?”唐都忽然躬身施礼,神色郑重,让眉飞色舞的汉武帝也是一愣。
“听说,你与东方朔不错,莫非你要……”汉武帝说道,就是东方朔的缘故,汉武帝才开始了解唐都,所以在他看来,此番唐都也必是为了东方朔而来。
“非也!曼倩道兄固然头脑精明,精于谋略,可我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为陛下谋攻匈奴堪当提前储备,保障陛下无需粮草之忧!”唐都再次躬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的至理名言,恒古不变,不可能让兵卒饿着肚子去打仗。
“幼麟,你还不会是自荐吧?”桑弘羊扁了扁嘴揶揄道。
如果真的是唐都自荐,那真是天助我也!汉武帝心中喜悦,“真的如弘羊所说,朕必封幼麟为大汉帝国的国师!”
感情武帝这是想要唐都都快想疯了,任何帝王都能干出礼贤下士的事,主要是这贤士能否堪当大任,能否为他的千秋霸业,推波助澜。
“我一介闲人懒散惯了,不过我今日推荐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我的好兄弟桑弘羊,”唐都嘴角微微掀起,“桑家富甲一方,世代相传,如何赚钱的方式已经自出生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他们的脑袋里,如今回味斋乃一席之地,实不足以让桑兄尽展才华!”
“幼麟,你怎么能这么……难不成你要卸磨杀驴…额,杀我?”桑弘羊难以置信的说道。
“回味斋的事情,你空闲时间就能搞定,而现在正值匈奴与大汉关系不明之际,我希望你的才学能用在正地方去,国已不国,何以为家?”唐都一脸正色,虽有不舍,可是国家面前无小家,这个道理,他懂。
两人间的兄弟情愫,汉武帝看得清楚,而且他也早有挖人之心,只是唯恐唐都不满,却没想到,唐都如此忠君爱国,不由得心内激荡。
“今日朕要与诸位,一醉方休!”
(本章完)
………………………………
第210章 美女登门
这场酒不知何时结束,只知道酒席上每个人都很尽兴,君臣之礼,索性丢在一边,唐都记得桑弘羊这货居然勾着汉武帝的肩膀,非要让人家给他赐婚,好在唐都最后提醒了他赐婚对象,否则他的这身肉,免不了挨顿揍。
其实这顿酒,也算的上是张骞的饯行酒,酒宴过后,张骞不日就要启程前往西域,寻求诸国联盟。
酒席上,汉武帝兴致盎然,毫不在意帝王包袱,端起酒碗来到唐都身前,“感谢闲人为我再添一处行宫?”
“陛下,何出此言?”唐都同样疑惑不解,同时为武帝的酒碗中添了些许酒浆。
“幼麟,无需推脱,姑母有一处院落,十分秀美,壮阔不已,与皇家行宫不相上下,朕早有此番心思,没想到,昨日姑母居然将此园献给朕,朕为感念姑母之恩,化园为宫,改名长门宫。”汉武帝兴奋的说道。
能够称为宫的园子,那还能叫园吗?不过唐都也没想到,馆陶公主居然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要知道一处宫殿的建成,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这些并不是钱财能够完全做到的。
“那就恭喜陛下了!”唐都躬身施礼,却被汉武帝挥手打住,只能端起酒碗痛饮一杯。
“不过说起来,姑母手下有一人,名为董偃,旁人皆称董君,倒是在这个事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朕心甚悦。”汉武帝双目微眯,酒气已将脸色涂红。
“想必陛下也知道这个董偃是何人物吧?”唐都忽然正色说道。
“不错,”汉武帝的脸上多少露出不自然,兵权虽未在他手,可未必他就不知道个中**。
只是涉及皇家颜面,再者毕竟是自己的老丈母娘,汉武帝还是有着挂不住脸面。
“既然武帝知道,那么就该知道这董偃乃是该杀之人。”唐毒说道。
“你这是打算劝谏吗?”汉武帝挑起眼皮,看向唐都。
“谈不上,因为陛下早有除之而后快之心,只不过碍于这一处园子而已,但这董偃虽小,可如果不除,日后必定会有千百董偃,到时候,陛下就该头疼了。”唐都笑着说道。
防患未然!
汉武帝愠怒的头脑上,仿佛被敲了一记重锤,嗡嗡作响,天下如此,岂不是要大乱了。
“多谢幼麟先生指点。”汉武帝说道。
“不过陛下也不用碍于情面,无意杀他,唐某只有办法,无需陛下一刀一兵。”唐都笑道。
董偃有三条重罪,让他必须得死,首当其冲便是以臣仆的身份,私侍公主,这是第一条死罪。
再者,败坏男女风化,道德沦丧,搞乱婚姻礼制,完全不顾及君王的制度,会掀起效仿之人,这就第二条死罪。
此时汉武帝正当壮盛之年,本应该将心思放于正道上,而此撩居然献出长门园,以讨悦汉武帝的欢喜,从而声色犬马,这是他第三条死罪。
所以他这一条贱命,唐都要定了,既然他从声色中来,那就让他在声色中去,唐都心中已有谋略。
此时,董偃已经对于唐都的测算深信不疑,虽然强烈建议馆陶公主忍痛割爱,将长门园送与汉武帝,可并没有让他多少安心,索性借了一个由头,直接搬离了公主府,在长安郊外一处独立院落之中。
喜欢了声色犬马,莺莺燕燕,清静无为的日子让董偃有些受不了,不过他也只能自嘲,终于能够拜托那个年老色衰的老妪。
董偃极为精明,他知道馆陶公主对于他的推迟养病,必然心存疑虑,既然不能整日装病卧床,不如不带任何人,当然也能避免侍从之中夹杂馆陶公主的眼线。
最为可悲的是,此刻的董偃就连庄园的大门都不敢出去,否则一旦被馆陶公主知晓,风光不再是小,恐怕这老妪会立刻恼羞成怒,灭杀自己满门。
“早知道,就该带几坛美酒,再带上几个花枝招展的美女,啧啧,这种淡出鸟的日子,老子快受够了!”董偃躺在床上愤愤说道。
由于不用侍奉馆陶公主,董偃也就懒得涂抹那些女人用的脂粉,下巴上已经留有尚未修剪的胡须。
日上三竿,董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得是午觉还是晚觉,甚至耳朵里都听出了错觉。
“请问,庄主在家吗?”
一道娇羞轻柔之声,怯怯传来,董偃一怔,揉了揉耳朵,“难道是自己听错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哪有什么女子?”
不过就在他蒙上头,想要再睡的时候,这道充满魅惑的声音再度传来,仿佛酥到了人的骨子里。
“请问庄主在家吗?小女子口渴难耐,想请庄主给碗水喝,感激不尽……”
“算了,好久没见过女人了,就是老太婆派来试探我的又如何,问问香味也好……”董偃一把掀开被褥,同时胡乱的将衣服穿上,推门而出。
不过当他推开柴门那一刻,他发现他必定是见到了这世上最漂亮的女人,他可以肯定这绝对不会是那个老太婆派来试探自己的,因为这女子美得不可方物,怯懦的外表下,一种浑然天成的媚态,油然而生,却不令人抗拒。
“敢问公子就是这间庄园的主人?”柔弱女子盈盈一拜,大家闺秀。
董偃一愣神,尴尬的点了点头,“的确是寒舍,不知姑娘找我有何事?”
“小女子初来长安,没想到与家人失散,车夫见我貌美居然生出歹心,幸好我及时逃脱,否则……”女子说着,俏脸之上灰暗,而那衣服的确有几处破损,露出里面的粉衣。
董偃不着痕迹的咽了一口吐沫,如此美人,恐怕是任何正常的男人都会起歹心吧,“难不成姑娘想在我这借宿吗?”
女子擦了擦眼泪,不在哭泣,“真的可以吗?我只求庄主一碗水就行,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一碗水当然不再话下,”董偃微微一笑,眼角泛光,“不知姑娘芳名如何称呼呢?”
“小女姓辛闺中小字一个肖,”女子怯怯低着头,显得娇羞不已。
(本章完)
………………………………
第211章 叫破喉咙也没有用!
董偃微微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