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之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却未看出你们治下与墨门差距多大。倒是西唐民生富裕超汉!”

    “哼!”子路冷哼,“道家不问世事,又懂得什么?墨家当年得文人心,败时华族钱财尽随之退至西唐一隅。以全族财力治不过三郡之地,一时的繁华能算什么。”

    “大汉幅员辽阔,土地肥沃岂是西唐三郡可比。我道家近些年也多有疑惑,几百年下来你们治下民生赶不上西唐,可是当年我们的失误?”

    “肤浅!”子路重重喝断她言,“国强方能富民,民富国弱在当今世道岂能生存下去?那波拉帝国当年盛极一时,连得西夷众国都忌惮三分。如今呢,得了西夷那一套治国歪念后,偌大的一个国家今时还时不时需求得我大汉相帮衬托一二。”

    “大汉在我儒法治下数百年,西夷安敢像当年那样妄动干戈?这便是强国!国强之后必然富民,如今汉民生活乐足,与西唐西夷相比虽尚有差距,但亦不远也。”

    天璇子沉吟:“政事乃你所长,我辩你不过。”

    子路严肃道:“理不辨不明。我儒家向来只为振兴我族,从未有过师姐所想那般私心。实话相告,当年我师兄弟十人私下相议,若非是这乱世天下,我儒家必崇墨门!”

    天璇子低头沉默,祠内安静下来。良久,她抬起头道:“有谢师弟今日解惑,他日这番话我自会传达于道家内部。只是如今你儒墨相争,我道家断是不会参与的。便让墨家得了‘云俯’,他们也是取之无用!”

    “师姐将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吧!”子路不置可否道:“没有万全计划,他们又何必空来一趟。说不得,亦得师弟便被他们掳走了。”

    天璇子双眼猛睁,“他们顾忌我道家,此事不敢!”

    “那你我二人寻至终南山,可曾见得师弟踪影?”子路平静道,“这次请师姐出关,便是为了解得‘神枪’禁制。如此方有可能拦下十三师兄。”

    天璇子听得“神枪”二字,身子不受控制一抖,沉下脸道:“无门。”
………………………………

二十章

    昆谿得持无量剑,云俯天涯咫尺间。枪甲定国尚论时,亥木出世换天变。

    传闻,华族立国时。有六件兵器闻达于世间,它们玄妙莫测,每一件都被赋予了传说中的远古神力。

    这一首七言诗,上至庙堂官吏,下至平民武夫,无人不知,无人不颂。那六件神器名称便隐于此诗中。几百年间有不少人声称偶尔、一时、无意间窥得过神器真容。但既是传说,那真相又如何能定呢?

    “你居于尘世太久,世俗野心渐涨。你道我看不出你心中所图?”天璇子神色严厉对他说道:“国之利器,岂可轻现于人世。”

    子路神色平淡,“照师姐所说,十三师兄那边又算什么?”

    “人有力穷。十三那边,我管不住,自有边关师兄处理。在汉国境内,此事你已可断了念想!”她看着子路,眼神中露出一丝警戒,说道:“莫说我道门,便是儒家内里。你可曾与他人有过商议?”

    “子由师兄同意!皇室。。。也同意。”

    “哼!子由师兄木讷,一向不问世事,被你所诳情有所原。至于皇室。。。”她斜眼瞄着他,“朝堂内的那些人,来历也无须我多言了。如今你儒家思想影及整个大汉,便是西唐也有不少信者。你还不知足?”

    子路摇头:“我只有为公之心,师姐太过偏概。”

    “当年三师叔封印神枪便言‘若非国族大危时不可妄动’。”天璇子道:“儒家讲求中庸。多年不见,你竟膨胀至此!”

    “以师姐言,便由得十三师兄如此?他日西唐提兵来见时,道家何以面对天下苍生?”

    “一切只是你妄测而已。”

    “那‘云俯’被夺走也是猜测?”

    “我可随你走一趟。”

    子路似笑非笑看着她道:“师姐先前质问子路可曾有昆谿在手。现在师弟反问一句,那无量是否也在师姐手中。否则,便是再多几人也便只是受辱而已!”他语气古怪继续道:“难不成师姐试图以当年情逼之?师姐道我私心,分明是你自己暗存心思罢了!”

    他话语尖锐,天璇子却是神色不变。

    “当年事,当年了,你却不要妄想动我道心。”

    子路定定瞧着她良久,眼神间变幻莫测。微微一叹,站起身对着天璇子执礼歉道:“与师姐同守京师数百年,难得相见一次。想不到竟是如此场景,先前师弟心事过重,言语得罪师姐还请见谅!”

    “无妨!”

    子路摇头接着道:“我儒家讲究同门兄友弟恭,今日我却着误于此。师姐那句话说来无错,居于尘世久矣,难免道心受染。却是只得羡慕师姐!”

    “儒道理念不同。这条路便是当年你们自选的,有了选择,也就有了承担。”她仍是一副淡淡的神色,丝毫不在意子路的不敬。

    “不错。”子路精神一振道,“这大汉,自当我儒家一力担之。十三师兄那边,自有我儒家众人处理便是。师姐喜静,今日却是叨扰了!”

    他话语中透出着一丝决然,天璇子听在耳中,心中终是不忍。出言提醒道:“你忘了小辈们提起的那神秘母子?纵是十三神铠在身,却也奈何不了分毫。你们未曾差人打听?”

    “不曾!”

    “为何?”

    天璇子奇怪,那一众小辈叙说时她心里便震惊异常。如此神器便是自己也闻所未闻,儒家坐得住?

    “因为那女子姓莫。”

    “莫?”天璇子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数百年来尚首次听得消息。”

    “师姐不好奇?”

    “长辈事,不妄言!”天璇子道:“既然一众小辈得了莫家的庇护,那我更需走一趟了。为了亦得,也为了见见故人之后。”

    ——————————————————————————————————

    身为皇学,汉国最大的学识传流之地。京师国子监不仅地利方便,规模也是极大。身处京师东门,宫殿对称建筑,一殿三阁四院,大小门坊二十余座,其中兼有泮池廊桥数座,极尽宏伟。整处坐南朝北,占得青龙区六成有余。为天下学子向往圣地,地位仅次于鲁州稷下。

    严回生此时守候在礼院外,等候着祭酒出来想要告假一日。

    礼院位于国子监内里,向来负责接待事宜。因此此时虽是午课结束时,但丝毫不闻学子下课喧闹声,悠悠安静自显不同。

    祭酒与湥б且煌顺鲮敉猓桓崭兆勇返钠扑埂A饺瞬辉级耐蓖庾呷ィ圆幌肜氲渺裟谔P兄猎嚎冢瑴'仪便执礼告辞。竟是连片刻都不愿在继续呆下去。祭酒苦笑暗道,留下我一人伺候两位祖宗么?碍于主场,也不敢失了礼仪,只得独自守在外间。静静思索着刚才两位长辈的对话。

    “师叔祖在上,弟子回生有礼。”突兀而来的声音让祭酒浑身一颤。

    严回生惊讶的看着他,为何这简单的执礼会让师叔祖如此惊慌的反应。

    他又哪里知晓先前祠内发生的事情,祭酒为了抵抗那股气压,全身精气神正是处于低谷。刚刚又太过静思于那番对话带来的震惊。猛然间有人在旁出声,竟是将他虚吓一场。

    祭酒转过脸,怔怔问道:“你在此作甚?”

    严回生见着祭酒那难看的脸色,按下心中猜测。言语恭敬道:“弟子想请假一日。”

    “请假?”祭酒此刻似乎才缓过神来,见是严回生,语气转而严肃:“不可。我已决定,两日后你与你师兄便回转鲁州。这期间不得出去,不得将此事告知于他人。”

    “弟子晓得严重。只是受人之托,还请师祖恩准。”

    祭酒看着他道:“你又知晓得什么。只当魔头入境这么简单吗?此事牵扯之广,不是你可以明白的。回到学宫后,忘了此事,潜心修行吧!”

    “可是。。。”严回生还欲在言。

    却被祭酒打断,“此事已定,无须再说。你这两日学宫四处可以走得,去看看你师兄吧。”

    严回生不敢忤逆师言,告辞祭酒后郁闷的离开。

    “莫姑娘我已负言一次。若是我都不能替她上将军府告知孩子身份,我严回生有负君子道义。待两日后离开时,我悄悄寻个时机回来才行。”想到师祖的厉言,他有些为难,“此事还要与师兄好生商量商量。”

    这国子监太大,严回生连问两人后都因心思太重走岔了道。见到不远处恰好有数名学子,就要上前再问。

    “你们知道吗?前几日京城出了件笑事。”还未走近,那群人中便有一十五六岁,体态微胖的学子得意洋洋的向着周围同学说道。

    他的话并未像引起周围多少回应。有人懒洋洋的回道:“京城一日发生的笑事不止千万。钱公子,没什么特别的事少在这儿打扰我等午休。”

    “怎么可能不特别。我传出来的消息哪儿会少得了朝廷权贵!”那胖子似乎十分不满同学质疑自己品味,眨眨小眼睛道:“当朝一等权贵的龌蹉事儿,有兴趣没?”

    听得“权贵”二字,周围人精神立振。纷纷出言相询:“哪家的?哪家的?”

    这国子监权贵子弟着实不少,除了少数极有天分的寒门学子,几乎全是官宦子弟。除了京官,汉国境内但凡稍有权势人家,挤破脑袋都要讲自家下代送进这国子监。

    瞧着是群官宦子弟闲扯,严回生心中虽不喜他们心性,但也没打算出口呵斥。国子监中,这些官宦少爷进来真心向学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不过是为了这里面的人脉而来。自己这种从稷下学宫出来的真正士子,从内心看不起这等人。

    他皱着眉打算离开,却听到那胖子道:“嘿嘿。上柱国将军家,闹出始乱终弃。女子带着亲子闹上家门了!”

    “切!这等事儿算了什么,你我哪家没出过这种事儿。崔四爷哪个月不闹上个几回才叫奇了。”

    见着同学不屑,钱胖子急红了脸连忙招呼道:“别急,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啦。不是四爷,是候莫家。连嫡传家符都给了人家了!”

    汉国嫡传理念深入人心,有道是基业“传嫡不传庶,立长不立贤”。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一不遵守。尤其大家族更重,一旦家中嫡长子出世,首要便是将姓名刻制祖牌之上告知先灵。这家符,非嫡长子不能持有。代表的乃是下一代的继承权,这不简简单单是一份身份,更是一份凭据。除非意外,否则不能转于兄弟。违者宗祠除名!

    钱胖子满意的看着自己给同学带来的震惊,清清嗓子道:“怎么样,够大个事儿吧!那孤儿寡母现如今还呆在将军府中。大将军气的跳脚,却也是无可奈何。前日求到陛下,我家老头子被召进宫内。回来后不休不眠,翻遍藏书为他将军府寻个由头。到现在都还躺不到床上去。若非父母亲为这事儿在书房吵架,我还差点漏了这等大笑事。”

    这钱胖子父亲乃是当朝礼部尚书,真是出了这等事,将军府还真得求救于他家。众人信了几分,就有人呐呐道:“候莫大爷未必,未必太没经验了吧。那家符,怎能轻易许人!”

    钱胖子嗤笑一声,正要再说下去。便觉右手被一股大力紧紧捏住,他不满的转过头,却看见握住自己手的那人双眼喷火的望着自己,面目狰狞的问道自己:“你确定是候莫家的事?”

    钱胖子被他吓住,不由自主回道:“好像。。。应该。。。或许是吧!”
………………………………

二十一章

    近些日,大汉皇帝陛下刘玄昌感到精力有些不够用,对于一位志在圣君名号且年龄刚跨不惑的皇帝。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大汉开国以来,传至刘玄昌手中已是九代。天幸!前八代帝王无一是昏庸乱世之主。在他们努力下,汉国用三百年的时间逐渐追上了西方发展了上千年的的国力。

    只不过,代代皇帝的殚智竭力终是有违天命。能活过知命而年的寥寥可数,大多刚过不惑便早早逝去。这一代皇帝能顺利跨过不惑之年,不得不说祖宗之功占了大半。

    对外国力蒸蒸日上,对内民生虽说暂且不能与西夷众国相比,但毕竟也在日见好转。能让皇帝焦心的事,真还不多!

    不过这些日子,历代最让皇帝头疼的外政、后宫、外戚三件事统统聚在了一起。

    先是西域郡下重要关阜红口归国一事的商谈临到末时陡生意外。那红口在三百多年前原为西夷退却时埋下的暗棋。当时,眼见败事已定,盎西曼联军担忧东方路线从此被波拉帝国控制。于是由戴甸查大公出面与圣祖商议留下一个可以直通盎西曼的的商阜,当时圣祖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同意了此方案,但表明不可长久。于是红口关阜成立,行政首脑通由盎西曼指派。

    红口关阜成立以来,初期成为唯一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关口。但随着双方逐渐和解,不断有新的关阜新开。且红口在西夷的控制下,明为商阜,实则为间细前沿。随着大汉国力增强,便在百年前提出收回此关阜。历经百年谈判,眼见日期已定。那西夷又突加一条红口不得驻兵,以防当地商民不安。气的刘玄昌当朝对着一干官员怒吼:“此事绝无可为,你们自去商议,告诉他们,战或议都由得他们。”

    这边事情尚在火头上,那边后宫也日日消停不得。皇后数次催促将年满十六的皇子册封外地,不得久留于京。皇帝陛下岂会不明她的心意,所针对的不过只有一人,前皇后之子,皇长子刘畅。

    自从前皇后被废,刘畅由嫡长子沦为庶子。但新后仍是放心不下,忧心刘畅外家实力太强,说不得哪日便翻得身来。

    皇帝向来警惕后宫插政,前皇后被废便是依仗家族太过强势。现新后上位三年也开始透露出此意。他虽不喜长子,何处安置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现下不慌不忙拖着,就是要熬熬新后的心思。

    前两件事虽说烦恼,但仍是在自己掌控之内。这第三件事,说起来便让人哭笑不得了。上柱国候莫家的长子居然将家符随意给了一民间女子,现在这女子持着家符,抱着孩子认亲来了。

    候莫一族区别于其他三家柱国将军。崔扬王三家是实打实的跟随太宗打下了这片天下后被封为世袭柱国将军。而候莫一族的先祖来历神秘了许多。汉开国一年,有神秘人将候莫先祖带入皇宫。随即,便被太宗无缘无故的封为了皇义弟。要知道,当时候莫的先祖不过襁褓孩童而已。

    这也是与崔杨王三家暗地争权不同,候莫一族一直坚定的站在皇室身后,虽然占据上柱国将军之名,为十万禁军掌控者。但手下要职几乎都被皇室掌控,对军权丝毫不见上心。隐隐为皇室牵制着其余三家。

    作为投桃报李,皇室对候莫一向信任有加。内里,双方也是以辈分相称。便是这一代,皇帝陛下私下里就称呼候莫族长为表外爷。

    瞧着这几日这位表外爷天天朝宫里跑向自己诉难,而礼部钱尚书那边迟迟拿不出个章法出来。对着那位表叔,心里难免有了几分抱怨。偏要在此时惹出如此大的祸端。

    今日此时,候莫大将军一早便到了御书房,愁眉苦脸的等着皇帝陛下拿个主意。

    “外爷,也不是朕斥你。家传之符何等重要,寻常百姓家族中也是向来由族长保管。怎会轻易交给表叔?出了现在这等事情,一旦传了开去。朕便是有心帮你,又哪敢与天下礼制相抗!”

    现任上柱国将军候莫隋礼乃是第七代族长,年纪五十有三,大不了当今皇帝多少。虽是辈分有差,但两家亲近。自小于皇帝相识,关系更似兄弟。他此时皱着眉不停的叹气,颌下毛须微微颤抖,显示出极大的怒气。

    “混账,那。。。混账。竟惹出这等事来,当初还哄骗老臣说在边境时,怕战场上遗落。暂且寄存于圣贤之手。逆。。。逆子!”

    皇帝无言以对,想到候莫家长子做事向来循礼有法,为人温和却不失刚正。家族与皇室都是极为看好他作为下一代柱国将军的。想不到这才刚诞下麟子数月,居然又冒出个私生子来,而且还持有嫡传家符,这让族中老小怎么看他。

    他挥手唤过一名内侍再去钱尚书家中催促。对着候莫将军开解道:“外爷,那女子有何非常条件?”前日,候莫隋礼只是告诉皇帝这个孩子家中容他不得,倒未解释原因。皇帝想到攀上柱国将军府,所图非富即贵,这些对候莫家来说都不是问题。能让老爷子为难至此,自是所图更大。所以难得多问了一句。

    候莫隋礼老脸的五官都快聚在一起了,思考极久后才晦涩道:“要求孩子入得宗谱。”

    皇帝一愣,不解道:“只要查清实属候莫血脉,入了便是。只要她肯将家符交出。这算不得为难之事吧?”宗谱代表认同,家符代表传承。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莫非,那孩子不是候莫血脉?”

    “若不是便好了,早就赶了出去。哪会如此烦恼!”候莫隋礼苦笑道:“那女子有当初逆子的贴身护卫跟随,就是那孽障,见着女子后,也是激动难掩。只是那孩子,哎!面目狰狞,相貌丑陋不堪。怎可入得我候莫家门?”受儒家礼仪熏陶,大汉对仪容看得极重,世家莫非如此,那代表着家族脸面。甚至有仪容不正入不得官的传统。

    “表叔相貌俊朗,怎会看上丑陋之女?”

    孩子容貌,父母所传,不像父便肖母。候莫长子的相貌皇帝是知道的。自是那女子的问题了。

    “非是!唐信的眼光怎会差了去?那女子姿色倒也不凡。也不知两人怎生出了个怪物?”候莫隋礼叹道:“面生红胎,犹如地狱恶鬼。漫说嫡子之位,便是入得宗谱也是不能的。”

    皇帝脸色一变,注意到“嫡子”二字。怒道:“竟有如此不知廉耻的女子。一私子而已,安敢妄图纂位?”

    “说来也怪,那女子只要求持有家符五年。但是五年内,将军府上下须将那子当嫡子对待。还要直系长辈为其换血推宫。”他一边说,怒气渐渐上涨。“推宫换血,说得容易。先不说能否寻得此秘术的医者,几月换一次血,莫说我这老头,便是唐信、唐易正值壮年,也经不起此番折腾。那女子却不依不饶,还说可用莫氏财物补偿。哼,把我将军府当成什么了!”

    “孩子有疾?”

    “不错,那女子说孩子一年前才患上红胎,高人指点须家中长辈气血抚之。简直妄扯,气血不足方才换血。怎可用于消除脸上红胎?我见这女子冥顽不灵,只有想法除了她手中所仗家符方才可以得了!”

    “这女子倒也胆大!”皇帝冷笑道,言语中带上一丝冰冷的杀气,“那女子若是背后没有家族支撑,岂敢如此妄为?蜀中莫家,偏隅一方,连皇城权贵的主意也打上了。好得很,好得很。”

    话曰伴君如伴虎。皇帝这句话看似为下臣着想,实则试探将军府作风。候莫一门跟随皇家数百年哪还不清楚这话里的机锋。若是自己随着陛下之意而说,怕是要在皇帝心中留下以势压人的印象。

    他惶恐道:“陛下切莫多想,若有家族支持,那女子不会低调得仅带一名护卫上京,何况那护卫还是禁军出去的!”

    皇帝笑了笑,不再提及此点,:“既是如此,外爷可等得钱尚书寻得漏机。堂堂正正的拒绝那女子!”

    候莫隋礼苦笑:“只得看尚书那边的情况了。”

    此时,书房外传来内侍喊礼,“礼部尚书钱惟络求见陛下!”二人精神一振,皇帝大声喧道:“让他赶紧进来!”

    钱惟络三日内不休不眠的查阅古今礼制,为此和家中悍妻大吵了几架。进得书房内,胡茬满面,眼圈都还是黑的。一个踉跄,险些站立不稳。候莫隋礼上前几步将他扶稳,“尚书大人为我忙碌至此,羞愧了!”

    钱惟络哪敢将他的话当真,一整官帽后恭恭敬敬的朝着两人拜服后道:“得陛下,柱国信任。惟络自当尽心尽力,柱国言语。惟络不敢当!”

    皇帝没候莫隋礼那么多顾忌,直截了当问道:“尚书,那事可有转机?”

    钱惟络刚刚坐下,热茶还未喝上一口。见得陛下发问,只得又站起身道:“下臣有一事问柱国。”
………………………………

二十二章

    “大人,那家符你们可曾瞧得仔细?确认便是候莫家族的世传之物?”

    候莫隋礼想了想缓缓道:“那女子极为心细,家符虽未曾拿出来过,但她能将家符上细节无一遗漏的说出来。而且,那孽障也是承认了当年亲手将家符交给了她。”

    “可否先让她将家符交出一观?”钱惟络紧跟问道。

    “难!她定要先将孩子入了宗谱后才肯交出。”候莫隋礼不解的望着钱尚书,“难不成尚书想让我将家符诓骗过来?”

    “非也,我是提醒柱国大人。有了家符,不代表那孩子的名字便上了家符!”

    犹如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皇帝与候莫隋礼猛地醒悟过来。对啊,常理都认为,家符既然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