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之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钟响起,官员们挨着顺序鱼贯而入。不少人发现,许久未曾同朝过的杨柱国今日也来了,还有往日里几乎见不着的几位亲王。有敏感的的官员立即意识到,今日的早朝,怕是要闹腾了。

    如同往日般,早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一些平淡无奇的事上,偶有争执,也不过还就是那两三家的事情。许谦站在文臣靠下一方,心中天人交葛。对于好几次最上首那位大人有意无意的眼光视而不理,犹犹豫豫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

    直至谢公公那“有事禀至,无事退朝”的公鸭般尖声起。仕途前景终于战胜了恐惧,理智还是压过了理想。许谦战战跨出了一步,因为紧张,开头声音都有些类似谢公公的尖利,引得不少官员暗笑。

    “臣中书通事舍人许谦,有奏禀吾皇!”

    “奏为国体羸弱,社序僵化,万民苦难。恭请陛下变革图治,臣折仰祈圣鉴事”

    他话刚一出口,朝堂百官顿时脸色有变。“变革”“图治”,这等奏言!岂是能轻易说得出口的。不少官员偷偷瞄向最上首的那几人,想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一些端倪。

    “大胆!你区区通事舍人,何敢妄议陛下?”一声厉喝。果然,左仆射大人苏见余听闻话风不对,立即站出来阻止。便是那奏章开始一段话,已令他这宰相之尊隐隐感到有些惶恐,预见到有事不可受控。

    “苏大人。早朝之上,何事不可尽说?”夏启明在旁笑眯眯的出声道,“先让许大人说完嘛,随后在由陛下定议是否妄言不是更妥吗?”

    苏见余在刚那一霎,眼神已瞟向几位大人物。但见王崔两位柱国眉头紧皱,神情难明。而候莫柱国则是神色带笑,至于最上面那位的脸色,十分淡然,明显是心里有了准备。

    他居宰相职位十年,大风大浪见得多了。一见风势不对,立即有了对策。打定主意至少今日决不让许谦再开口,以期退朝再做商议。

    哼了一声,他冷冷道:“闻他开头几句,便知所奏非常。此等大事,未曾与本官中书门下通过。如何能上禀天意?”

    汉廷制:凡国事,当由中书舍人起草,禀至门下省审议,中书省决断,再由通书舍人于朝堂之上通奏。仆射乃是中书省之首,是以他拿住此话不放。

    夏启明淡淡道:“许大人的职责,正是司职殿廷通奏。难不成左仆射大人疏忽了?”

    一见着左右仆射两位宰相大人当朝对立起来,便是傻子也知道今日有大事发生了。旗下百官立即纷纷站队出言。

    就有官员道:“通书舍人,只有通奏之责,却无擅禀之权。许大人越职,当罚!”

    另有人道:“所谓位卑不敢忘忧国!许大人既是朝廷命官,早朝也有所位。为何不能上奏天听?”

    还有人道:“观许大人奏章并非意起,显然筹谋良久。却不禀上职,不通省内。于治不合!”

    双方你来我往,热闹非凡。那许谦先是被左仆射大人的话给吓住了,反应过来时便知今日没了退路。他心一横,摘下头顶官帽,跪伏在地,“陛下,下臣甘愿已官身作保,还请准许上禀。”

    苏见余不屑道:“便是你今日血溅朝堂,也由不得你妄言!”

    此话一出,朝堂立刻安静。刘玄昌的声音飘飘忽忽传来,“苏卿,朝堂之上,同僚之间,何必如此激愤!”

    苏见余赶紧俯首道:“陛下,老臣也是维护朝堂制礼。言语不妥之处,还望陛下见谅。”

    刘玄昌身子脑袋正了正,似有所想,“西夷老是议论我大汉帝制,独断专权。偶尔细极一想却也有的几分道理。像今日这般,不论许卿奏章内容。朝廷以往也不知断了多少官员上书之道。哎,何其可惜!”

    苏见余见得陛下话中维护,更是确认那许谦的目的,毫不退让的顶道:“礼法古成,蛮夷如何懂得我天朝文化精髓。还请陛下莫要违了祖礼!”

    夏启明正待怒斥,旁边先行冷哼一声:“听仆射大人说来说去,好像是指皇兄不违背祖制?”循声望去,心里就笑了,却是荣亲王发话了。

    这荣亲王乃先帝六子,性格与九王有些相似。不过与刘玄止相比,这荣亲王那可是真正的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心随而至那是不分地点,不分人物的。除了当皇帝的兄长他惹不起外,天下间管你柱国将军,还是宰相高官。只要他看不过去,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

    “说起来这天下可还是我老刘家的。”荣亲王阴阳怪气道:“人无完人,事无全事。皇兄不过是感叹了祖制的一些不足,还没说怎么着吧。你这一介外臣火烧屁股似的急个什么劲儿?”

    苏见余脸色铁青,反讽道:“荣亲王,您一介闲王。朝堂之事你又懂个什么?”

    “呵呵!”荣亲王满不在乎的笑笑,“怪不得那些唐巴子啊,西夷人啊,都说我大汉为一言之堂,从仆射大人的霸道即可一见了。你说本王不懂朝事,本王也认了。不过嘛,本王今次偏偏就要替这位大人恳请皇兄一次,嗯,就以本王的亲王服做个担保吧!”
………………………………

八十六章

    此话一出,苏见余顿时哑口,脸色铁青的看着他不知该怎么说下去。荣亲王得意洋洋的扫他一眼,很是满意自己在朝堂出了一番风头。

    正要再开口让那许什么的通书舍人继续说下去。对面的王柱国咳咳两声,轻轻道:“七王虽说一心向国,但毕竟朝堂法度在此。何人言,如何言,为何言!都是数百年大汉的纲纪。岂能由七王您一句王爵担保而乱?如此朝风一开,那不是往后里我大汉数千官吏皆人人可以官命上朝威胁陛下。”

    荣亲王可以和苏见余闹,那是因为他这左仆射的身份到底不过是刘家的一条守家狗。可面对大汉数世共享的柱国王家,自己这闲散亲王的名号可就一点也不好使了。他有心想要在争上几句,但对方眼中的冷意却让他感到莫名的胆颤。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兄,对这些人也是多有忌惮,更遑论他自己。刚才的风头,也只是在这些老家伙没有出声的情况下。现如今他嘴唇嗫嗫,想要说些什么,终是不敢继续说下去,无可奈何的望向上首的皇兄。

    争执到了此刻,也该是这位皇帝陛下做出最后的定论了,“朝堂法度,百官当遵,这是我大汉数百年传下的规矩。今日许卿的禀奏,在朕看来也是颇多不合规矩啊!王柱国不愧是国之栋梁,一言一语都是以国体为重。”

    他声音威严庄重,一番话说出来便像是偏颇王柱国一般。不过其中真正意味,也只有那几人方才能听得出。

    随即,他偏首淡笑着看了自己的皇弟一眼,微微颔首给其鼓励,开口道:“坊间一说到荣亲王,总是笑其不务正业,疯癫难测。朕以往很是头疼!想不到今日难得出言,虽说不合朝纲,却赤心可见,让朕这个做皇兄的总是心有所慰啊!”

    听得话风不对,王柱国与崔柱国脸色一变,苏见余就欲再说。刘玄昌却没给他这个机会,继续接着道,语气凝重不少,“许卿不过开口几句,朕却深有所感。想我大汉立国数百年时至今日,国力民生都已走到桎梏。与西夷两国莫说相比,就是西陲那小小逆国也以超我大汉。朕时时无以能眠,独思是什么在约束我大汉的发展。导致我大汉万里江山,亿万子民总被夷人低看。很难得啊!”刘玄昌欣慰的出了口长气,“许卿。朕,对你的奏言很有些兴趣,想要听你说下去!”

    皇帝一言表态,不少官员便不敢做声了。今日的情况不少人可算看清楚了,这许谦分明是受了暗使,就是要出其不意的指向某些个大人物啊!还有不少官员,虽说没在作声,可眼神一直瞄向自己背后的那几位,就等一个眼神再要挺身出言。

    只是这等机会已轮不到他们了。事态已发展至不可掌控,左仆射苏见余出身一跪,捧冠在手,泣声道:“陛下思虑者,乃是臣等虚坐高位而不可为。臣苏氏见余,尸位素餐,求陛下允以老臣致仕。”

    朝堂哗然。只因小小通书舍人的一片奏言,竟会引来宰相大人的辞官?这等交锋,也太过于激烈了吧!

    无怪乎苏见余态度的极端。许谦的奏言只是引子,那后面奏言的内容才是真正令一些权贵团体恐慌的。想大汉数百年来,哪一次的国体大事未有他们参与。正是如此,某些人才能源源数百年汲取到数不清的利益。今日的奏言,那开篇几句即可知所图非小,而此事却事前完全没有一丝的风声。这代表什么?代表有些人开始要撇开自己这些人,公然与自己一方对立开来。而这,是万不能容忍退让的!

    刘玄昌心情沉到了底,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他看了看候莫隋礼,紧皱的眉头显然如自己一般所料不及。再看看杨柱国,他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一副置身事外的神态。而王、崔二人,那二人也正看着自己,眼神里说不出是嘲讽还是威胁。最后,他看着自己的宰相,左仆射大人苏见余,想着自己即位以来十数年的君臣相交。心里叹息一声,道:“仆射大人何须如此激进。朕不过是想广开纳言,听听许卿所言。即是奏言,当如朝纲一般流程。难不成,朕连听些话的权力也没有了么?啊,苏大人,你说呢。”

    苏见余当然不是真的想要致仕,见到皇帝退让。他方才起身,仍是一副戚容道:“老臣不敢,只是为守纲纪而已。陛下既愿以流程所行,今日也可在朝堂听听许大人所言。”

    百官相争时,许谦没有多说一句辩解。走到此刻,他心中已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老神在在的跪在朝堂之上。心中没了忐忑,只有一片宁静。见着朝堂安静下来,陛下让他发言,他才不慌不忙的继续道:

    “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人君朝夕与处,不过权臣寥寥;出而视事,又不过有司之细故。未尝如古圣祖太宗之君,观宇宙大势以展大汉之利,以措之天下也。一切因循先辈之理势,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外夷变化之间有所不察。君子非不见贵,然小人亦得厕其间;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农民坏于繇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磅礴,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精简,而久其疆域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夷狄昌炽之时,幸仰圣祖之威,又无水旱之大变,故天下无事,过于三百年。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此其所以获天助也。”

    “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臣不敢辄废将明之义,上谏:当今宇内,西夷敌视,逆国旁侧。然民生远超我汉,是不得墨守成规,以通商之名,开数阜而易物,奖万商相通,取之商税将不知几何!波拉近侧我国,然国势渐微。远有盎西曼虎视,臣以为当摒弃百年成见,广交当朝上下,以当西夷强敌。西陲逆国,以强兵威压,令其不敢妄动。再广开阜市,允与来往,以大华正统之名感之。文交武功之下,三十年内必可归顺。”

    “朝堂僵化,大开经科,取仕”

    “够了!今日便到此为止。”许谦仍自滔滔不绝,却是右仆射夏启明出声制止道。见着许谦一脸的茫然,刘玄昌赞赏的看了自己的右仆射一眼,暗道总算知了几分进退。

    “许卿之言,非是朕所感大惊。瞧瞧众卿的神色,呵呵。”刘玄昌笑着一扫百官,打趣道:“众卿莫要如此,朕说过,今日不过只是一听许卿所言。”

    那朝堂听完许谦一番奏言,呆若木鸡的不算少数。这许谦,是是要造反么?儒家数百年的法度被他一一推到。什么开通商阜,鼓励万民通商。祖宗大命,商者下贱之言竟被他堂而皇之赋予正名,只求多取商税?交好波拉盎西曼?数百年华族的屈辱怎可轻言放之,还有外交逆国,这这这,天下百姓如何看之?

    便有不少官员站出来指着许谦大骂,忘了祖宗之言,数典忘宗的逆臣。更有激进之臣就想要上前动手。而有一部分的官员脸色也是变了又变。数次望向候莫隋礼与夏启明,见着他们两人一脸的平静,终是没有开口。

    朝堂再度混乱,多是文官相争,武官难得的没有出声。王柱国脸色大变之后,看向上首的刘玄昌,语气略有不敬:“陛下,这等逆臣之言。您还听得下去?难不成不该推出斩首吗?”

    刘玄昌淡淡道:“朕允了他说,便是保了他今日无罪。王柱国难不成也忘了朕刚才所说?”

    “陛下此言差矣!”崔柱国站出来,阴测测的道:“此等坏我大汉国体,造反万民的言论。臣认为就该当廷以金瓜锤死以儆效尤!”

    两位柱国一发言,下面附和之声顿涌。此时候莫隋礼站出来大喝道:“闹什么闹!先不说许大人奏言是否有理,就算惩处,难道不该通过大理寺么?况且陛下已说过许大人奏言无罪,你等一个个还在鼓吹私刑。哼,莫非你们觉得圣言轻许的吗?”

    他明里暗里讽了某些人一顿,百官安静了许多。王柱国与崔柱国脸色难看之极,但碍于他话中的圣言二字却是不敢再以此为说。

    “候莫柱国说的对。今日之事,陛下已开圣言,是治不得罪的。”苏见余先是风轻云淡说道,似是为许谦开罪。但下一刻,杀气顿显,“这等有违圣贤大礼之人,之后自有天下人治其大罪!”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寒意一起。刘玄昌眯着眼瞧着他,目光满是冷意。候莫隋礼瞪着他,眼神全是杀意。先前如古井深沉的许谦听到后,浑身竟是忍不住的瑟瑟发抖。何其歹毒!身为读书人,被冠以叛变儒家,再受到万千百姓唾骂,那可是比死还难受啊!

    僵持无话之时,一直坐在椅子上的杨柱国终于出声了。他看着苏见余,似是感到很可笑,“苏大人,有些话可不能乱说的。老夫也算读过一些书,可倒是从没听过一人可断他人名声之事的。同是圣人子弟,‘仁’之一字可要牢记于心的哦!”

    不理苏见余拉下的脸色,继续道:“这许大人既然得了陛下之允,说出来的奏言便按苏大人所说,从中书省走一遭吗!咱们几位柱国老大人一起,再详细看看,参透参透一番嘛!”
………………………………

八十七章

    一向极少开口的杨柱国发声后。刚刚还抱着祖宗礼法批判许谦的官员中,便有部分人止住了口,王、崔两位柱国以及左仆射大人更是面露不安之色。

    在战场上,兵对兵,将对将。而放至朝堂,其实也大差不多。当身份权势能与王崔两人的杨柱国站出来后,刘玄昌下了定决:早朝散退,百官下朝。另宣四大柱国将军,左右仆射大人,六部尚书以及通书舍人许谦入议政厅。

    随着谢公公尖利的嗓声再起,朝堂百官一一退出大殿。只是刚刚那章奏言,左右仆射大人的对立,四位老柱国的交锋,已让这些普通的官员们心里隐隐生出一番念头,这大汉的走向,说不得就要开始变了。

    宋安这些日很是开心,不光是和娘亲相处的日子多了,而且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娘亲也有了变化。那变化,宋安说不出来。但是娘亲笑容多了,就像自己一样,总是很开心的模样。

    他左手抱着书,右手提着酒楼里买来的两壶醉阳春。走在石梯上时,对那两壶酒的注意更胜过左手的圣贤书。前些日不小心打破了一壶,被师傅狠狠责骂了一顿。说他笨手笨脚以后买的时候记住提两壶,就算破了一壶总还能留着一壶。

    宋安心里时时想不通,师傅那么大本领的一个人为什么形象总是与那些传颂的大儒不同呢?祭酒大人他见过,孙夫子更是不消说了。冠袍整齐,气质儒雅,一见便能让人心存敬仰。可自己的师傅,除了在族学教书时稍有打整,其余大多时刻敞袍散发,单独与自己一起时更是手里放不下酒壶。

    他小孩子心里,对自己敬仰喜欢的师傅。总是希望他能像世间那些有名望的人一样,恪守礼,端正形。有一次忍不住稍稍问了句,得到的却是师傅一个白眼。还道你师傅我这是自成一系,号曰心儒,意味随心而至的儒者。宋安不大明白,却也不敢再问。虽有所失望,但与师傅在一起的那份轻松,倒是以往孙夫子不能给予的。

    快到师傅住处,悠悠筝音传来。宋安微楞,脚步缓了几分。常听得师傅自夸音器无所不精,就是未曾一见,想不到今日师傅竟会有此般心情。

    那筝音忽高忽低,低时沉重抑压,似有满腔言语不能尽诉;高时空灵婉转,仿佛看破凡俗优雅自得,高低转换时徐徐而进,不觉突兀。宋安虽不懂,可也只觉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这筝音起伏而动。

    想到师傅的秉性,未及屋子。他便大声喊道:“师傅弹的真好!”

    筝音倏的骤停,待宋安来到屋前空地,才发现今日多出了一人。师傅照旧那幅模样,散发披肩。另一人却是坐在一案几之前,案几上一副筝,原来刚刚那筝音却不是自己师傅弹奏的。

    宋安不觉有些脸红,站在原地不敢说话,生怕师傅又要说自己。那弹筝之人倒是咦了一声,开口道:“怎么是你?”

    罗业好奇的看看宋安,又看看那弹筝之人,“认识?”

    宋安侧过头看向师傅身后那人,仔细打量一番,恍然道:“哦,你不是卖笛子的那家老板吗?”

    弹筝之人居然是那‘自有眼光’叫杨七郎的老板!宋安有些意外,问道:“你记得我啊!”

    他话一问,杨七郎居然无以为答。罗业轻轻一拍他头,笑道:“你整日里带个铁面转来转去。要想让人不注意你都难!”

    宋安哦了一声,不说话了,乖乖站在师傅身侧。

    罗业接过那两壶醉阳春,食指轻轻一弹,声音瓮实。他满意点点头,说道:“你俩倒是有缘。来,宋安给你介绍一下。杨应彦,杨家的人,是来拜师的。”

    宋安好生无语,师傅这叫介绍的什么啊!人家姓杨,不是杨家的人难不成还是李家的人么?当然脸上不敢表现出分毫,他出身揖礼:“候莫宋安在此见过杨兄!”

    听及他姓名,杨应彦脸色一变,目光灼灼而视,自语道:“居然是你?”

    他见着宋安后,两句皆是疑问?看似相同,但意味又明显不同。罗业听出了几分,颇有兴趣的问道:“难不成你俩还有纠葛?”

    杨应彦的态度可不像那日般倨傲,见罗业问话,赶紧回道:“回先生话,这位候莫兄”他一边说一边拿眼神看着宋安。见宋安一脸茫然,不解自己意,杨应彦才继续道:“与在下确实有一些关系。”

    “师傅。宋安首次见您时,送给孙夫子的那支玉笛,就是在这位杨兄的店铺里取得的。”宋安在一旁插话道。

    “师傅?”这杨应彦听见宋安称呼罗业,脸色更复杂了。似是释怀,又似羡慕。

    罗业也没再继续深问,对着杨应彦说道:“弹得不错,当然筝更不错。不过你我二人暂时没有师徒缘,你回去吧!”说完带着宋安就欲进屋。

    杨应彦顿时急了,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先生出山的消息巴巴赶来。在这儿不过刚弹一曲,

    待了还不到一炷香时间就被赶走。如何心甘?

    “还问先生,不知这缘字一说。应彦当如何理解?”

    罗业身形停住,右手轻抚着宋安的脑袋,似笑非笑道:“你今日冒冒失失赶来,见着我就嚷着拜师。而你我二人素不相识,除了你的名字身份,你的秉性我一概不知,这便断了因缘。而恰好今日我这傻徒弟又来晚了,酒没有及时喝上,我的心情就不怎么好,又断了心缘。所以我俩今日无缘!”

    杨应彦自问也算饱读万书,却从未听过缘分还可以如此解释的。他怔怔片刻,似乎想明白了一些。看着他身边的宋安,问道:“那能否请先生一指宋安兄入得门下的缘分呢?”

    方才认识,这杨应彦便直呼宋安其名,不喊其姓,未免少了些礼数。但他却喊得十分自然,仿佛就应该这么喊一般,竟是未生起罗业的反感。他不免觉得有些意思,对着宋安道:“嗯,告诉这位杨兄。你是怎么拜的师啊!”

    宋安楞了楞,不解怎么扯到自己身上来。但还是老老实实对着杨应彦道:“那日我来这里,本是想感激前任先生。却碰见了师傅,他告诉我从今以后他老人家便是这族学的先生,于是就认识了。午课上完”

    “因缘。”罗业插话道。

    “午课后,我见师傅心情不是很好。又想着其实说得很对,我便想着看看师傅,多听他讲讲。就又来到这里,与师傅说着说着就被收为徒了!”

    “心缘!”罗业再道,看着杨应彦。“你懂了么?”

    杨应彦有些傻眼,“就这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