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九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绝对是原创,我是先有词再哼出曲的,如果不是不会谱曲的话,哥的这首歌早就去登记版权了,少了十万美金根本不会卖它。
怎么样?少女,为哥的才华和大方尖叫吧!”刘已达看出了女孩的担心,笑着给她解释,虽然最后一句有些二次元。
不会谱曲是真的,现在大船还没有开拍当然不会有专门为这部电影创作的歌曲,所以版权没有问题,给她中文歌也不好,美国哪会有中文歌的市场,别的英文歌一时半会的真不知它们的发表和注册时间。
至于一首歌能卖多少钱和怎么卖作为门外汉怎会清楚这些,只是信口开河而已,让人不明觉厉。
“这是好歌,给我浪费了,而且……这太贵重了。”李采薇信以为真,心里有些感动。
“说给你就是给你,不要傻乎乎的被骗贱卖就行,以哥的才华想要多少歌不过是兴之所来哼哼就有了。”刘已达很是臭屁的摆手,不以为意的说。
“你是猪啊,!还哼哼就有了。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你既然这么有才,而且又鼓动我以后去做歌手,我以后的歌就交给你了。”李采薇笑兮兮说,眼睛中有说不尽的神采。
“哟呵!这是赖上我了还有,竟敢说我是猪,简直是恩将仇报,该打。”刘已达佯装不满地说,看着她那一幅胡搅蛮缠的小女生娇娇样子,鬼使神差的伸手就给了她额头一个指弹。
李采薇没有躲开,弹指在她额头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红印子,疼得她哟哟直叫。
刘已达有些尴尬,自己是无心之举,本以为她会躲开的,但她见了他的手伸过去到面前时竟然没有反应,这才让他弹着。
正不知是该关心还是道歉时就见她回过神来,张牙舞爪的冲他反击过来,顿时哈哈大笑向后躲开。
“别跑,我要报仇!”李采薇很是夸张的大声叫喊。
“拜拜了你,祝你一路平安!再见,不送。”刘已达大叫着闪躲,最后顺势冲进已经小了很多的雨幕之中。
李采薇停下来了,看着他冲进雨幕的背影,大声喊:“我会给你寄信到学校,暑假时记得回学校取信。”
“我听不见。”刘已达不知是真是假的回答。
看着刘已达飘洒着声音在雨中大步远去而有些踉踉跄跄的背影,李采薇不由会心一笑,随后不知想到什么后眼神却变得有些迷茫而慌乱。
轻咬下唇,她不认为刘已达是真的听不见,装作听不见只是他不愿以后与她有联系和纠葛,既然是这样,那他为什么会对她如此地好
只是因为在校外桌球摊相识了一场的关系吗那为什么曾经有一次约他打球他却臭屁得不行,连理会也没有?
心想到这里,李采薇多了份急切,大声喊叫“等等我。”不顾雨仍在下,尾随冲进雨中。
………………………………
三、生病!生病!生病!
三、生病!生病!生病!
刘已达病了,这回不是装的,尽管他意愿上想过装病来高挂免战牌,但当头晕脑涨加流鼻涕来临时还是感受到什么叫病来如山倒。
老班林闻道老师放学后还记得刘已达生病的事,到了宿舍之后发现他的病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不敢再让他待在宿舍了,连忙用他的摩托车帮着送到医院并通知了家长,极尽师长关爱之情。
这病来的正是时候,不过县人民医院值班医生看了他的症状和量了体温后,刷刷的开了两天的注射单,连药片都不用,并说保证误不了高考,让刘已达大有计划落空后的不爽。
刘父刘母接到刘已达生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到医院,到了医院的时候正好他在注射室接受肌肉注射,还好在注射室外遇到林老师。
了解情况后终于稍放下心来来,不再有戚戚之色,刘母稍微碎嘴了一些:“小达这孩子,这段时间让他注意身体不要中暑感冒,结果还是中暑感冒了,真是太不听话了!”
“好了,你就少说几句吧,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性子,要不是老林压着他来,估计还想着挺挺就过去了。”刘父打断刘母的数落,借机感谢林老师。
“喂,你这样让我怎么打针?”注射室护士的娇嗔声音传到外面。
“打胳膊行不行?就别脱裤子了。”刘已达在里面难为情的说。
“这是肌肉注射,就打屁股。”小护士忙得很,也就是这职业所需,不然谁愿意看的屁股?心里吐槽的同时口气也生硬起来。
“还是不要了,改成输液怎样?”刘已达继续讨价还价说。
“小达,你就好好配合一下,别再耽误时间。”刘母在听到刘已达被小护士一再催促他脱裤子,但却还是别别扭扭的一再说不要注射要吊液,就是不肯解下裤带后急了,隔着房门一阵劝说。
“不就是拉下裤头打针,真没见过你磨磨叽叽的,你还要不要打?不要我就出去了。”小护士语气不善,见刘已达无论怎样劝说就是不肯脱裤子,搞得小护士真的很不耐烦,真想甩手离去。
“不打,我要输液。”刘已达如释重负,马上确定说。
“几块钱一分钟就能做好的事非要花几十块钱几十分钟,读书读傻了。”小护士边说边打开房门,见了堵在门口的三人,怨气不减道:“让让,谁是刘胜利家属,一起过来找医生改单和缴费。”
刘已达跟着护士走出注射室,第一次见到这个时空里的父母,二十五年前的父母还不到五十,虽然黑发里已有了些许银丝,但却没有那股令人担忧的衰老气息。
“傻孩子,看把你吓的,以前不是挺勇敢的吗”母亲一看见刘已达脸色有些不好,眼眶一红,不由心疼的安慰说。
“行了,你跟护士去办手续吧,我和胜利跟林老师在这候着。”父亲打发母亲离去,掏出烟盒,抖出两支香烟,一支送给林老师,给他点烟之后才给自己点上,最后仔细看了刘已达的脸色,脸色有的苍白,不过精神看起来还好。
“老刘,你家孩子就是寻常暑湿感冒,可能是临近高考精神压力大了些,加上淋了雨,医生说打两针退烧针再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不会影响到高考。”老林微笑着安慰说。
“那就好,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发现及时和送他来医院,说不定这孩子还要瞒着家里。”刘父对林老师致谢,两人言语间显得很熟络。
“已达是今年学校的一本种子,其他老师当他的班主任也会有足够的关心和照顾。早上他跟我请假说肚子不舒服我就留意了,所以才会去宿舍找他看看情况怎样,不料这孩子不单没去找医生还淋了雨,等我放学去看他时发现感冒发烧了,把我吓的,一着急就打电话给你。幸亏是感冒了,不然以后可没脸见你咯!”林老师感叹声。
“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当时去校医哪弄点药片吃就没事了,还不知到哪儿闲逛才淋雨,就怪他自己,尽给别人添麻烦。”刘父明白事理,知道这是怪不了别人,是自家还太散漫。
见到刘母和护士改好单子走过来,刘父又说:“老林,孩子让他妈妈照看就好,这都中午了,咱们先到外面吃点东西咱们也好久没有一起聊聊了,到老边菜馆哪里,咱们喝几杯散散暑气。”
“别别别,都没跟你嫂子说不回去吃,”班主任老林推辞说,“我骑摩托很快的,这几天就让已达在家好好休息,你我就等他高考结束之后有空了再说。”
“这怎么行,就是随便吃点什么,打个电话让人给嫂子带个话不就行了。”刘父还是盛情劝说。
“太麻烦了,中午还要跟班值班。我是说真的,要吃就等已达高考后或是考上大学后再吃,那时你不请还不行。”林老师一再推辞。
………
输液室中,刘已达手臂上扎上输液管,加料了的葡萄糖液顺着输液管流进体内。刘母不时看着药瓶里液体的存量,不时看着他的脸色。
刘已达也是不时注视着母亲,他注意到现时的母亲要比25年后的她要年轻很多,虽然鬓角有几丝白发,但不明显,眼角的鱼尾纹不注意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小达,现在感觉怎样了?如果还是觉得不舒服咱们就去市里的中心医院看。”刘母见到刘已达不是看着她发呆,有些担心的问。
“没事。就是看到您和爸爸过来高兴!”刘已达微笑着说。
自己人知道自己事,这个感冒是怎么来的他隐约有些猜测,但还是不免在心里吐槽自己年轻时的身体未免太虚了!
想到他结婚后也是过了几年才有孩子,还有不就庆祝高升而多喝了几杯嘛,然后就挂了,回魂重生到几十年前,莫非真的是身体不行,太虚弱的缘故?
刘父送走林老师后回到输液室,他有仔细的看了看刘已达的脸色,说:“小达以前还经常运动的,上了高三就只顾着学习,这样很不好,等高考后要把身体给练回来,一个人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的工作学习状态,特别是参加工作后,领导面对着一个病秧子肯定不如对能打能冲的手下好,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仕途晋升上肯定要艰难得多!我看………”
“行了行了,还能打能冲!现在用的是脑子,是智慧,又不是去当兵干仗,少说几句,你的仕途晋升之路有能好到哪去?就别再孩子们面前吹牛,现在这个社会有钱最重要,我们单位这个星期又有人受不了那几个死工资,停薪留职去了南方求职。”
在孩子面前被呛让刘父有点留不住脸面,脸上一整,道:“你这娘们懂什么?华国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里边的官的地位最高最为尊贵,别看那些当个体户的做生意的赚钱多,但在官员面前算得了什么?说得难听一些就是等着养肥的猪,就看什么时候适合杀而已!”
刘已达闻言大惊,想不到老爸的思想认知是这样的偏见和阴暗,这话一放到外面去可是要闹翻天啊!现在讲究的是好人坏人,能赚钱的就是能人。
要与时俱进啊老爸!
儿子即使不想当官二代,也不想当被坑二代,怪不得老爸明年开始就渐渐地被闲置靠边,那时他才四十二岁,放到全国十佳青年评选也不会超龄的年纪,响当当年富力强的正科级干部!
“爸,现在政策变了,首长不是说了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带动其他人共同致富吗?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改革,将来还有司法改革,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是基础,而衡量经济发展要看的是gd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此外还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幸福感。
所以只要是依法依规靠勤劳靠智慧靠见识发展起来的有钱人只会被保护,成为政府的座上宾和香饽饽。
所以这是历史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总书记提出了要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就是要党员干部的思想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
只有认清时代特征,把握社会发展脉搏,洞察历史前进大势,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老爸,你的思想要跟上,学习也不能落下,不然会被淘汰的!”刘已达情急之下插话说,但他这一番套话却让刘父和刘母惊为天人,满脸惊愕。
随后两人反应过来,刘母忍俊不住的笑了出来,而刘父则是恼羞成怒,要不是隔了一张木台桌,可能会不顾他身患“重病”,先给个巴掌先。
“你这臭小子!长能耐了,连你老子都敢训!”刘父没好气的叱呵说。
“行了,小达说的没错,现在不比以前了,你们自己都组织学习多少次,还不明白这个理?”刘母笑着劝说。
………………………………
四、高考与下乡
四、高考与下乡
九二年的高考就定在七月七**号,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没有路禁和电子屏蔽和录像监控,但陪子女到学校的家长却是不少。
县一中作为全县的高考考场之一,不但有本校的考生,还有其他学校的考生,本校考生食宿在校内倒是免去了奔波之苦。
这三天对于刘已达真是渡日如年,第一天的语文和英语尚可随便应付,不对错都不留空,但从第二天的数学开始就抓瞎了,复杂一些的公式都要拼命想,都不知道是不是张冠李戴。本着不留空的精神写了已知条件然后能套公式的套公式,不能的干脆就是乱写一通,如此之后又不敢提前交卷又不敢交头接耳,如坐针毡就是最真实的感受。
好在刘已达心理素质尚好,面皮也尚厚,脸上挂满自信的笑容,让人看不出虚实来。当然,面对一些考后对答案找信心找不自在的同学,只能呵呵以对,不置可否,高深莫测。
人生就是如此无奈,既然重生穿越,但不给金手指,那就不是读档风发,而是深深的无奈了!
好在三天的高考时间很快就过去,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应付完学生生涯的形形色色,谢绝同学好友的聚会邀约,九号下午收拾好衣物被席和一些课本笔记杂物,再无心情和脸面与同学老师告别,一人悄悄地离校归家。
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正如他悄无声息的重生在一九九二的校园,时光模糊了他的记忆,也模糊了他将来的人生。
学优则仕这条路已不再适合他,除非他准备重拾初高中课本,刻苦努力复习三年,否则没有任何机会考上大学。对于这一点,他是有自知之明,这具身体虽然年轻,但“心”却不再年轻,思想心态和行为习惯都不是“应试阶段”,事倍功半而已。
无须做出什么选择,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放下身架去打工。是的,要放下身架,重生之前就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和吃过什么苦,没有从头做起和从小做起的觉悟真的干好什么。
“哥,你真的要去鹏城打工”饭后在院子里妹妹悄悄地问,神情中只有一丁点担忧,更多的是好奇和向往。
忘了说一个事实,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物价的上涨及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和热议,比如著名的说法有“卖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识字抓不到爬蟹”,大量目不识丁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敢拼敢闯,已经积累了第一桶金或不错的经济收入,知识分子沦为清贫,保守循规蹈矩的沦为弱势群体。经济收入的转变让人民群众反思,也让人迷茫,读书有用与否冲击着自古以来对知识的尊重,在“一切向‘钱’看”的论调下“读书无用论”似乎变得合情合理。
“孔雀东南飞”不仅仅是有知识有才能的“下海”人才,还有大量的城市待业人员和农民工。以五大特区为首的东南沿海成了最具活力的热土,成了全国人民最向往的地方。
刘妹妹对刘已达的打工计划其实最为支持,虽然她在刘家最没有话语权,但并不阻碍她对哥哥南下打工的关心。
刘父刘母并不赞成刘已达南下打工的举动,虽然刘已达的理由是勤工俭学,并有同学的哥哥在鹏城,落脚点和安全不成问题,但父母就是说不通,最后他认命地同意或在家避暑或去老家爷爷奶奶看望老人。
“小妹,我过几天要去乡下老家住一段日子,这段时间有人可能会给我来信,你叫大妹每隔几天就到一中去问收发室,信收到后就先放你哪儿收好,等我再找你要。”
刘小妹名叫刘亦芳,今年读初一,在她之上的刘大妹叫刘亦琪,在县一中读高一,两人离放假还有几天,大妹要住校,所以高考后又回学校住宿。
“你不去打工了”似乎不是很相信哥哥就这样认命,“是谁给你寄的笔友还是以前的同学。”
“去得了吗在家千般好,有机会在再说了。”刘已达无所谓地说,“你脸上什么表情”
刘小妹出生时已经够上国家人口政策调整,不再鼓励和不限制生育,再之后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到来,已经生育有几胎的妇女都被动员去放环或结扎。作为家中最小一员的她其实最受宠,虽然什么事轮不到她发话,但最特立独行的就是她。上初三时就不满“芳”字不好听,怕跟刘惠芳一样命运悲惨,最后改名亦菲,幸好那时改名不会像未来那么的难,等到大明星出名了之后发现同名同姓,自此“沾光”了,被误会几次之后果断将名字又改回刘亦芳。
“哥,不会是什么女笔友吧”刘小妹睁大眼睛怀疑地问。
“不要这么八卦好不好,先说好,信不准拆开,不准弄丢了。”刘已达一脸肃然,郑重交待。
“哥,要不等我们放假后一起去看爷爷奶奶好不好?”
“不好,忘了让你们帮我取信的事了”刘已达提醒,未来的计划多得,刘小妹现在已是碍手碍脚的拖油瓶。
“没劲,我也要去。”
“现在是学习时间了,假末考不好了就知道门楣上的竹竿有没有劲。”
刘小妹怏怏不乐,刘已达也满腹心事。九二年的思想观念果然不能和以后相比,二十几年后去勤工俭学的学生不单社会支持,家长同样支持,金钱的收获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勤工俭学来补上金钱来之不易一课和从象牙塔进入社会的经历。
父母的决定是无可厚非的,家中的经济生活虽然因为三个子女的培养过得并不宽裕,但好赖也是双职家庭,相比外出打工让人担忧,放在家中看得见听得着哪个更能让人接受。顺便说一句,九二年的社会风气并不是太让人放心,打架斗殴并不少见,各种治安和刑事案件都有所抬头,在其后的几里随着,发案率屡创新高,所以有了九六年“严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于父母所谓的担忧他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刘已达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没有经历过社会上阴暗之事,一路来可谓顺风顺水,包括在分房和结婚问题上。
今晚跟父母提出南下打工的想法不被肯定后自没有就此打消,身为子女且没有话语权再摆事实讲道理去争论不会有好结果,只会让父母提防加点,而且他现在有了更好的计划。
这年头去鹏城可不比后来,边防证是必须的,但这个证件的办理却不容易,特别是九七年之前。当然,现在他并不打算去劳心费力的办理这个证件,等到了老家,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县城离老家三湾乡只有十出公里,车程不过十五分钟却坐了将近一个小时,比骑自行车还慢。早上九点带了身份证和积赞下来的一百四十二块钱及两身换洗衣物、毛巾牙刷出门,到了三湾乡爷爷家时还不到十一点。
三湾乡在凌水县算是较富裕的鱼米之乡,受限于人口和农业经济,商业环境比不上县城和城镇,但这里种植的疏菜和养殖的淡水鱼顺流而下到邻县却可卖上好价钱,往自己县卖的反而很少,所以这里一直来有点不显山露水,藏富于民的味道。
刘以达的爷爷奶奶现在身体还行,结婚生子比较早,现在才六十出头,小姑妈比他大了四岁,前几年在县城读高中时还经常到他家里,不过现在已经结婚嫁人,和小姑丈在三湾乡中学教书。
爷爷奶奶有子女六人,四子二女,刘父是老大,老家留有属于他的房子,包括爷爷奶奶住的祖屋将来都要划在他名下。
三湾乡现在跟老人生活的只有三叔,二叔是乡里的干事,小叔和大姑恢复高考后都考上中专,一位在县里别的乡镇当警察,一位在县里重点小学当老师。
爷爷奶奶对刘已达的到来自是欢喜不已,受到老人疼爱不单单是长子长孙的缘故,还有平时的乖巧懂事和良好的学习成绩。
乡村的气候比起县城要舒爽很多,刘已达以前来的时候都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也不例外,比如和煤印蜂窝煤,比如督促几位弟弟妹妹复习功课。
好吧,后面这件事绝对是讨人嫌的,谁愿意假期可以不上课不学习的时候还被人盯着读书学习可这就是刘家的家风。刘家的子女为什么能出息不就是尊重知识重视学可吗
刘以达对于以前在弟弟妹妹如何相处如何监督他们学习的情形已经淡忘。该有出息的自然就会有出息,一个人的成功从来都是取决于天赋、兴趣和目标计划,天赋能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兴趣则是让学习能随时充满燃点,而目标计划则是将学习过程步骤化数据化科学化,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体验学习成果。
三叔家孩子成了刘已达的第一批指导对象,花了小半个小时帮他制订了暑期学习计划后就跟三村去大队(村),那里有他需要的报纸杂志。
………………………………
五、集资与众筹
村办有一间书报室,村民都可到这里来阅读,不仅有农工业生产技术书籍,还有向邮局订购的报纸杂志。杂志可以不去理会,而报纸则是他需翻找的。
“小达,报纸找了这久还没找到要看的说说看,我帮你找。”三叔倒了开水来到书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