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九二-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映珊李采薇母女一起到机场接机让她感到“受宠若惊”,几番接触和相处之下,李采薇的姿容和乖巧让她大感满意的同时也让她对于王映珊暗暗警惕起来。
无非,就是两人的气场有些不和,两人的性格都有些相似之处,都不是那种温柔如水的顺从类型。
刘倩大了李采薇5岁,看起来就像姐妹一样,最为离谱的是王映珊和刘倩两人站在一起时看起来也像是对岁数相差5、6岁的姐妹花。
还有的就是在气质和相处方面,王映珊的风仪气质上乘脱俗,待人接物老练礼貌,一比之下刘倩就像是未见过世面的村姑,处处都透露出小家子气。
在与王映珊的几番小小的刺探交锋之后,就发现实在不是对手,处处居于下风不说,还拉低了自己的素质,便识趣地放下争风头的心思。
今天刘已达将黄罡三人交给马维什率领,去研究有关于购买研发和生产设备以及考察待收购电子生产企业的事情。
而把她们三人凑在一起说去看看新买的别墅还需要做什么安排,也不去管她们会不会有一台大戏出现,自己就溜去了富勒姆俱乐部避风头。
完全就是任凭她们一去碰撞去擦出火花,如此拿得起放得下也真叫人佩服万分。
诺丁山别墅这里的环境让一向有些小资情调的小姑一见之后也是处处有挪不开眼睛的感觉,心情大好之后三人感觉更加有话可说。
“这环境真好!”刘倩站在楼顶的天台上感慨,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环境。
“伦敦的环境确实不错,这里很安全,4、5月份洛山矶那里发生暴乱时简直就像在打仗,每天是数不清的打砸抢烧杀,枪声和纵火随处可见,就如地狱噩梦。”王映珊附和说。
“我从报纸上看到,那是美国的种族歧视导致的,所以才逼得黑人走上街头愤然反抗?”刘倩好奇地问,既然说到这个问题了,自然要问问王映珊这个居住在洛山矶的当地人。
“起因除了罗德尼·金录像和裁决的因素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包括高失业率、洛城警局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和使用过当武力等等,我当时幸好随乐团去加拿大演出避过了这次暴乱,要不然也只能持枪防守待援。”
“持枪防守待援?你?”刘倩小声惊呼问。
“不这样怎么保护自己?美国的警察向来只保护有钱人,但那些有钱人的安保力量好得很,哪里需要警察去锦上添花!
所以想要不被欺凌就只有自己保护自己,如果我当时也在洛山矶的话当然也要自己保护自己。”王映珊淡然说。
“你会开枪?美国真的枪支泛滥到家家户户都有枪?”刘倩如同好奇宝宝,努力地去想美国家家户户有枪发生枪战时会怎样的场景。
“我是军院孩子怎么能不会开枪,不过我没有合法的持枪证,后来偷偷买了一只小口径手枪。”王映珊笑着说。
回过头见到李采薇的脸色仿佛有些惊吓和担心,不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柔声说:“妈妈没事,当时家里也没事。
我们不说这个了,说起来英国这里真的不错,就是阴雨天气多,不过这几天的天气不错,听说这半个月来只下了一场雨。
这个暖房的设计不错,不但是冬天时可以在这里晒太阳,下雨天也可以在这里看雨景。
其他天气里在这里登高望远,满眼都是绿茵花树,比那里城里的豪宅好多了!”
王映珊的话引起刘倩和李采微和共鸣,远处的足球场上还有几位年轻的妈妈陪着跚跚学步的儿童在玩,欢声笑语不时传入耳里,更是让人倍觉生意盎然!
相比那虽然奢华无比宛如贵族家居的总统套房,这里才有让她们感到身心俱畅的环境。
“珊姐,小薇,要不我们今天就在这住下?”刘倩突然提议说。
“好啊,我也正好不想去住那酒店了。”王映珊说,虽然这里是刘已达给女儿买的,但这里更让她有家的感觉。
三人一拍即合后决定今天就在此住下,至于刘已达的意见如何,在场的三人都没有向他打电话请示的自觉,在请房产商派来的设计师帮忙联系需要更换和添置的生活用品,竟然都等不急家政人员的到来,就挽起衣袖亲自布置和打扫起新家来。
雇主亲自动手干了起来,两位女保镖自然不好看着,也跟着帮忙干些需要力气的活来,不得不说她们的力气活都得不错,唯有那名男性设计师在一边指指点点,只动嘴皮子让人很不待见,不多会就请他走人。
三套别墅里里外外需要收拾的地方不少,好在也不是要一下子就全部做好,主要整理收拾了卧室和客厅,重点是床单和被单被套。
差不多十点的时候,新聘请的侍女苔丝小姐带了从家政服务公司请过来的十名临时帮佣到来,在她的指挥下,别墅的整理工作变得高效有序起来。
苔丝小姐是由华莱士推荐介绍过来的,她从诺兰学院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侍女和保姆工作,不过因为上任男雇主对她性搔扰时给了他一巴掌之后,就辞职回到了伦敦。
华莱士在听刘已达要给三套连在一起的联排别墅找管家后,就给出建议说,像联排别墅这样居住环境,有很多物业管理工作都是由物业管理公司派驻的雇员担任,别墅需要的是能照顾主人生活起居等内务和承担未来幼儿教育的侍女。
………………………………
122、德国央行的反应
122、德国央行的反应
1992年9月7日伦敦时间下午3时
英法两国同时在两国公布:英法(法英)两国基于近期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风险大增,为加强两国经贸往来,稳定两国的金融,经过协商两国同意缔结总金额为500亿英镑(4475亿法国法郎)的货币互换协议,期限为三年,……。
英法两国政府虽没有公布协议签字时间,但此时两国同时抢先公布出来的意思不言自明。
其意思一是表明了英法两国的正式联手干涉欧洲货币市场,特别是两国间的货币市场。
意思二是确定了两国对货币市场的干预金额为500英镑+4475亿法国法郎和两国的现时汇率是8。95。
两国的公布一出来后,两国政经两界一片叫好,杂音不是没有,尤其是那些自由经济主义学者更是叫嚣这是市场经济的退步,是凯恩斯主义的复活。
在对货币金融政策最为敏感的外汇市场上,此消息一出,英镑兑法国法郎汇价马上跳空至8。95,与此同时,两国与德国马克的汇率也在进行着复杂的调整。
这个调整不仅是简单的英镑对德国马克和德国马克对法国法郎的分别调整,而且还在参照货币对的选择上,所以现在的英镑/德马和德马/法郎的汇率调整极其混乱,其中最应该调整的英镑/法郎反而成了稳定极,这就是市场倒逼,也是德国和英法两国的角力。
不是没有人想打英法这个拟定汇率的主意,但问题是之前国际游资的资金主要在英镑/德马和德马/意大利这两个品种的交易市场上,英镑/法郎相当于是**先生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相调转枪口,也得看牙口硬不硬,能不能啃下这两国的合力。
德国柏林
针对英法两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公布,在德国政府中更是看出了英法两国对德国的不满已上升至采取实际行动的阶段。
周五时英法两国眉来眼去的反应不是没有看见,法国总统和总理更是致电给了德国总理科尔,通话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欧洲货币体系不能再乱下去,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周五的法国的来电让德国政府不得不加以重视,但也仅仅是重视而已,英镑/法郎的汇价波动虽然是**先生操纵,但明显的也与法国与英国和德国货币汇率调整不及时有关。
所以法郎的汇率波动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怨不得他人,甚至主导了这一波动的X先生也只不过是第一个发现并采取行动的狙击者,而并非媒体所宣扬分析的英国央行。
英国央行这么利害早干什么去了,非得等到事态严重了才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把自己顶在半天下不来。
另外还有一个是英法的矛盾由来以久,英国接受美国唆使和指使数次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上充当搅屎棍角色,法国对英国的不满不比德国少。
英法两国的合作谈判必定不会顺利,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谈出什么结果来。
因此,在周六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财长会议上,面对除德国外所有与会国家财长的发难,德国财长施莱辛格毫不退步,并要求其他国家应该采取更积极的办法,抛出各国持有的美元和黄金购入各国自己的货币来维护汇率稳定,而不是要由德国降息来承担各国的汇率压力。
施莱辛格说:“德国要不要降息解救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应当要看事情是不是到了真正的危机关头,而事实上现在各国自己都没有出尽全力,你们央行里大量的外汇储备是留着干什么用的?
欧洲一体化及欧洲货币的一体化进程涉及到各国的利益,德国央行不是欧洲央行。
如果你们自己在此时此刻还想留着家底不愿意付出,却希望德国央行凭举国之力为你们的央行买单。
这不现实,也根本不可能!”
布鲁塞尔的财长会议可谓不欢而散,不但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反而逼出了德国的逆反态度,各国在对德国不再寄予希望的同时,也得积极地为自己的货币金融稳定作准备。
从各国自己角度出发而言,预留一定的外汇储备应付国际收支结汇是必须的,否则出现违约的问题同样不小,这本就无可厚非。
对于德国而言,在别的国家善有余力的情况下不为改善本国经济环境而努力,而去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不说民众不同意,自己也没有那个国际主义精神。
因此,在对德国失望和亟待解决本国货币问题的英法政府才会让合作谈判如此高效地进行,并在周六之后加速了进程,且在周一时有了大概的框架。
其中两国最大的分歧其实在主导权上和出资比例上,而刘已达提出的双方货币互换协议恰好解决这其中的矛盾,自然水到渠成了。
而现在英法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之后,立刻就让德国感受到了压力,这个压力是原由法德两国首倡并以其为主的欧洲货币体系有解体另立炉灶的迹象。
货币互换协定可以说是诞生于60年代初,因美元贬值,法国政府拿着手中的美元要向美国换回黄金(当时美元与黄金挂钩,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时,美国提出双方货币互换,并由美联储在市场上购入法国法郎用于外汇储备。
所以这个货币互换协定既可看成是为双边经贸往来提供货币的流动性,又可看成是稳定金融的手段。
用这个货币互换协定来满足双边换汇需求,增强抗金融风险能力的好处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而英法议定的这个协定的开创性在于互换金额的大量提升,五百亿英镑相当于近千亿美元,英镑在SDR(特别提款权就相当于一个多边的货币互换协议)中都没有这些多。
两国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影响到的不仅是英法德,还有其他国家,英法可以有双边货币协定,那英意和法意能不能也有双边货币协定?
如这样组成的多边货币协定就是一个欧版的SDR,这样的欧版SDR在此时的作用可比真正的SDR要有用得多,至少的它的缔结门坎不会有SDR要求那么高,而且英法两国也是SDR国家,通过英法两国也就相当于变相地加入SDR。
………………………………
123、德国降息
123、德国降息
英法的联手合作产生的影响,不但德国人坐不住,美国人也坐不住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两个小时后就由其总裁发言:基金组织正关切日益严重的欧洲货币汇率问题,基金组织计划动用三百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帮助……。
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欧洲货币危机事件发生已来的实质性表态,在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未就欧洲货币危机问题作出具体的态度,只是不断强调正在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而具体的表态自然代表了美国的态度,感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后,德国终于感受到座下铁板的炙烤。
事情的发展超过德国人的预计,各方的压力不能再无视下去,不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不但已经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弹,而且失去法国的助力之后欧洲货币体系还能不能维持下去?
若是英法两国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为基础,建立起多边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此将欧洲各国组成一种更为灵活宽松的货币体系,取代现有的已被证明存在缺陷的货币体系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德国方方面面的打击就会很大,德国87年以来既是应美国要求提息,通过东西德统一和欧洲一体化化解德国马克升值之后带来的出口下降和顺差减少等问题。
又通过欧洲货币体系排挤欧洲各国央行的美元储备,试图建立德国央行在未来欧元区的绝对地位,争取让德国马克取代现在货币篮子成为未来欧元。
德国想要避免上述问题,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不能再无动于衷下去了,不仅要维护现有的欧洲货币体系安全,还要把之前态度圆回来。
维护现有的欧洲货币体系安全的关键就是要德国把现在的货币紧缩政策为货币宽松政策,如降息,如扩表(扩大资产负债表),但货币宽松政策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这又与德国人自二战前以来的观感相违,将会给予国内反对党可乘之机,动摇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现德国总理科尔是通过不信任投票的手段战胜对手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成为总理,前车之鉴亲身经历,怎能不防着对手也利用这一点有样学样把他也赶下台呢?
总之德国政府现在很头疼!
像之前借钱给意大利一样借钱给英国的方法也不可取,暗中借给意大利的一百亿德国马克被用于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跟国际游资搏杀对赌,但却被打得节节败退,现在深深陷入其中,动弹不得。
这就是不知轻重的结果,在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跟专业的金融大鳄对赌,还以为你是X先生附体?
说到X先生,对于X先生的操盘分析最大的感受就是大资金大手笔大运作,结合现在英国与法国的货币互换协议,X先生动用的资金至少也是百亿英镑以上级别的。
这也得出一个结论,在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上政府的救市资金的使用上不能小家子气,添油似的操作只能用于实盘,而在虚盘上操作只会是火上浇油。
所以即使是要借钱给英国,以X先生可以拿出一百亿美元和英法互换协议的五百亿英镑,少于价值五百亿英镑的外汇借款是换不来一声好的。
德国时间9月7日晚上8点
德国央行宣布德国于公告宣读之时起,德国央行的贴现率调低至8。25%,调整幅度为0。5个百分点。
这是德国自87年来的第一次降息,德国央行的降息立刻受到欧洲各国的纷纷赞扬,认为德国央行此举为现在的欧洲货币危机减压了,似乎欧洲货币危机从此就能转危为安了。
与官方一片欢腾不同的是那些已经入场交易的空头或者说看多德国马克的多头,此时无不陷入一片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这些擅长于金融市场交易者对于所有能影响到市场的信息可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无论是天气变化还是政权变更,他们都能从中找出影响市场的因素。
何况是这种明确针对市场的经济金融政策?
继续做多德国马克做空其他货币,无疑会面对已经反应起来且已联手的各国央行的狙击。
不继续上面的操作,之前所持有德国马克多头要怎么办?要怎么安全地退出?
斯坦利米勒在看到法国政府发布的有关于法英两国之间高达4475亿法国法郎(500亿英镑)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时就明白大势已去。
不同于周五时英方放出消息说的1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且有英法央行合流救市的合作意图,那时他还尚有利用两国尚未达成协议之机,联合几方空头力量打对手个措手不及的把握。
但现在英国央行把救市资金量扩大到十倍,加上法国法郎资金的调剂,近两千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再配合X先生在外汇保证金交易市场的操作,谁能匹敌?
相对于资金在市场交易中硬碰硬的作用,英法两国合作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
从市场的反应可以明白地看到,合作一公布,英法货币间的汇率不到一分钟就定位在8。95,这就是答案。
跟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计划和德国央行的降息在他看来不过是锦上添花,绝对说不上是雪中送炭。
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更不可能一窜而蹴,具体的资金分配、使用范围和条件更是有得谈,真正的论起来还不知道其真正的立场是站在哪边的。
最多的是表明了美国不反对对发生了货币危机的欧洲国家进行救助的态度,其影响力还比不上德国央行的降息。
德国央行的降息是有意义的,但0。5个百分点降息也只是将贴现从8。75%降到8。25%,他们是根据什么作出这个调整,是基于前一次提息吗?
之前提息也是0。5个百分点,但那时欧洲各国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德国高利率表达不满,德国不仅拒绝在七国首脑会议上的降息要求,反而在7月份再次提息。
斯坦利米勒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德国央行的降息只是回到7月份的利率水平,这次降息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如此降息岂不是说德国人在虚应故事?
………………………………
124、金融风暴
124、金融风暴
“迈克尔,暂停英镑的操盘,我们卖空比塞塔。”斯坦利米勒有些不确定地说。
“为什么?比塞塔不是老板定下的目标。”迈克尔闻言后问,不过随即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从比塞塔打开缺口?”
斯坦利点点头,思索着说:“我是这样看的,随着英国和法国结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约干预,以及德国央行的降息,市场上肯定偏于乐观,所以必须要予回击,打破这种局面。
比塞塔就好像芬兰马克,必须再次地引发震动,让市场看到各国央行的虚弱,不会因为英法的货币互换和德国降息就有所改变。
所以这次我们把英镑和法国法郎留在最后,西班牙之后葡萄牙爱尔兰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货币一个个作空,最后挟大胜之机联合空头力量再来对付英镑。”
“要不要联系莱奥李?他和代夫正在打英镑兑日元这个品种的主意,让他们暂时腾出手来对付荷兰盾?”
迈克尔想了想问,他知道斯坦利和莱奥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莱奥李不仅想取代罗迪,更想取代斯坦利。
“他们是去了RB还是英国?”斯坦利问,他没有获得对配额基金的指挥权,这两天就根本不去打听他们的去向。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可以打听一下。”迈克尔说。
他当然知道莱奥李和代夫他们现就在英国,不过他可不想因为“知道”太多而引起斯坦利的猜忌,能够提醒莱奥他们的存在已经足够了。
斯坦利皱着眉头来回走了几步,然后说:“暂时先不和他们说,他们操盘的英镑兑日元其实也是个很好的补充,冒然地让他们改变目标不好,不过明天可以跟他们联系一下,看看有无兴趣。
不过倒是提醒了我,把德国降息只是样子货的消息放出去,相信会有人看到这个问题的。”
这一天,那些被套在市场上的空头都在苦思破局之法,直到斯坦利放出信息,指出德国的降息不过是逼于压力作出的样子货,对于欧洲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没有改善,对于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并没有解决。
“莫罗特,我是斯坦利,你有没有听到那个消息?”斯坦利打了个电话给他的老朋友,同样也是家基金的管理者的莫罗特席勒。
“是斯坦利,嘿!你把我吵醒了,发生了什么大事了?”电话那边的莫罗特席勒问。
“我不信你现在能睡得着,长话短说吧,我听到一个消息,是有关于刚才德国降息的,说的是科尔总理因为怕激起民众的不满和反对党的攻击,所以在面对英法合流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最多只降息半个百分点,你是如此看待这个消息的。”
斯坦利笑着说,他和莫罗特的交情至今有十年之久,一直来就是这样半师半友,他有时候就会像现在一样打个电话就些情报进行交流。
莫罗特席勒沉默了一会,然后才开口说:“确实是这样?”
“是的,科尔当时就是发起不信任投票赶走了施密特,让自己坐上****,所以我也认同这个观点,所以德国这半个百分点的降息不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