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藏在画作里的悬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卷
………………………………
第一章行走在沈阳道里的北京人
现代人只要一提起国内最大的古玩市场,想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京潘家园,其实不然,在古玩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原因也有两点:
第一,沈阳道古玩市场起源和命名都要比潘家园早,早在1992年之前,这里原本就是旧物交换市场,那时就有倒腾古玩的,到了1992年,和平区对旧物市场进行改造后,改名为‘沈阳道古玩市场’,从此,这里成了古物玩家的必争之地。
第一,沈阳道每周四都会有大批古玩爱好者来到这里买卖古玩,人们都是周四在这里观察买卖一轮,周五和周六才会去北京潘家园。
所以忠实的古物玩家都知道,想要掐尖儿,您就不只能去潘家园,得必须先来天津的沈阳道才行。
‘周四不走沈阳道’,这句话已经流传了几十年,已经成了天津老司机之间的‘老例儿’,因为每到这一天,坐车打车来到这里淘换古董的人非常多,人最多的年头,可以说街道上都得是人挤人。
我呢,叫李四海,可以说是出生在书香世家,据我爸说,我祖上在明朝时一位有名的教书先生,曾经教出过不少当官儿的,只不过我这位祖上比较死板,从来都不接受门生子弟的帮衬,老了之后回农村教农村孩子读书画画去了。
我爷爷李三泉,打我记事儿起就没见着过,我只听我爸说,我爷爷是一位很有名的画家,至于具体是多有名,我不知道。
小时候我经常问我爸,我爷爷去哪儿了,可每当我一问爷爷的事情,我爸就唉声叹气不言语,而且当天必定会大喝一通,每一次都是喝的烂醉,所以后来我就也没再问过。
至于我妈,我更是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至今是死了还是活着都不清楚。再一次我爸喝醉的时候,我偷偷听到他呼喊着我妈的名字,我当时好奇就多听了几耳朵,我爸一直喊着王秀别走,别离开我和孩子,别走之类的。
从我爸的话语当中,我大概也能猜得出来,是我妈抛弃了我爸和我,所以对于这个生了我,却一面都没见过的妈,我也没什么好印象,我也从没有问过任何有关她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叫韩君的女子找上门,打听关于‘五牛图’的事情,我平静的生活终于被打破了,抛弃我爸和我的妈,我爸,甚至我死去多年的爷爷,一桩桩一件件都被牵扯到了其中……
这件事发生在1998年的春天。
再次重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李四海,今年二十八岁,是一个在天津沈阳道开着一家古玩字画的北京人。
这间店铺的名字叫‘古今字画’,名字相当大气豪迈,是我爸给取的,可是店铺却小的可怜,只有一间三四十平米的屋子和一间小仓库。
店铺的墙壁上,挂着各种的名人字画,其中最有名的也是我这小店儿的镇店之宝,就是进门第一眼就能看见墙壁上的那一副画,这幅画叫唐宫仕女图,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所画,描绘的是唐朝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
这幅画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据说是我爷爷的长辈仿的,虽然不可能是真的,但也有些年头儿了,留到现在至少也得一百多年的时间,卖了的话也够我好吃好喝个十几年了。
我们家祖上是书香世家,留下一门鉴别书法字画的绝学‘观闻指’;
观;便是观画和文字的颜色纸张的纹理,单从画纸就能看出这画是新还是旧。
闻;无论是字还是画,所用的墨都是有气味儿的,新墨什么味道,老墨什么味道都不一样,而且时间长久味道也是不一样的,纸张的新旧也能从味道上来判断出来。
指;这‘指’就高深多了,分点,摸,弹,‘点’就是用一根手指在书画上轻轻点一下,便能从纸张的厚度分辨真假,‘摸’就是用手抚摸纸张的纹理,另外墨的触感也能摸的出来,有的墨摸上去光滑平整,有的墨摸上去参差不齐,差距非常细微,一般人很难摸得出来,‘弹’用手指轻轻在纸上弹一下,从纸张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纸的年代,老的纸弹出来的声音类似噗噗比较闷的声音,而新纸比较清脆。
不过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要想从这三点判断出一幅画的真假和年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有像我们家传的绝学,经过专门的手法和多年的练习,才有可能做得到。
我从小十岁起就开始跟着我爸学,一直学到现在二十八岁,都不敢说学会了,只能说学会了一些皮毛而已,观闻指当中的观和闻,我学的倒是八九不离十了,只是最后的这指,我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下去。
这倒不是说难学,而是我受不了,这指练的是手,每天都必须用牛奶洗手泡手,还不能拿重的东西和粗糙的东西,必须让手光滑细腻,以此保证手的触感和柔软,这才可以摸出纸和墨之间细小的差异。
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如果手光滑细腻的跟个小女子一样,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岂不是让人笑话?
所以呢,我就没怎么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只是在观和闻这上面下的功夫不少。
我现在这闻练到什么程度,就我在这店铺里一座,外面街上几十米外做的什么饭菜,喝的什么酒水,我只要一闻就能闻的出来,从我这店铺走过去的女人,我就算闭着眼,都能闻出来她身上喷的什么香水。
不过嗅觉灵敏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去厕所我都得捂着鼻子,要不然真受不了那味道,还有就是狐臭,一般人,离个一米多根本闻不出别人身上的狐臭味道,可是我能,而且就好像别人把胳着窝硬伸到我鼻子下面一一,那味道别提多酸爽了,我曾经就有一次当场差点吐出来。
我们古玩这一行,流行这一句话,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可这句话在我这里就是狗屁,开张吃三年我信,三年不开张我得饿死……
我除了每天看店铺之外,每逢周四店铺都会晚半天开门,因为这一天沈阳道各个地方来这里倒腾古董的人特多,所以我都会在街上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捡个漏什么的。
今天礼拜三,晚上关门回到家之后,我一进门就知道我爸还没回来,于是我就去厨房下了点面,炸了一碗酱,准备吃炸酱面。
“说是出去收字画,这都一个月了还不回来,我看估计又是出去喝酒了,不把钱都喝完,怕是回不来了。”
咚咚咚,咚咚咚……
我正抱怨着,院子的门忽然响了,于是我就放下手中的筷子,走出去开门看看是谁。
当门打开之后我就笑了,来的是我邻居马东叔家的女儿马辰明,她小我三岁,从小和我一起玩到大的,性格比较腼腆,平时话也不多。
“丫头,快进来坐。”我把马辰明请进屋子之后,这才看清她这一身打扮,现在已经二月底了,她还穿着一件花袄,加上两个小辫子,看上去十分俏皮。
“丫头啊,这都春天了,你怎么还这一身打扮,该换换了。”
马辰明俏脸一红,将手上端着的一碗冒着香味儿的鸡汤放在桌上后,很不好意思的说:“我本来没打算穿这个的,是我妈她说晚上冷,所以才让我穿上的。”
“别站着了,赶紧坐下,跟你四海哥还客气什么。”我笑着走过去拉着她的手,将她按在了椅子上,然后坐在旁边端起那碗鸡汤就喝了一口,称赞道:“丫头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这鸡汤比之前的更好喝了。”
“四海哥,好喝你就多喝一点,不够的话,我,我在回去给你盛一碗。”
“还是算了,我这嘴都快被你这丫头养叼了,万一以后你要是嫁了人,我喝不到该怎么办?”我笑着开玩笑道。
“那,那我就给四海哥做一辈子鸡汤喝。”
“……”我一听这话立马就愣住了,看着红着脸说完就逃似的离开的马辰明,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还算帅气的脸,“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开玩笑了,我差点还就当真了,呵呵。”
马辰明的长相在这十里八村儿可是少见的美女,每天去他们家说媒的媒婆都快把他们家门槛儿都踩烂了,我一个倒腾古董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小子,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她刚才之所以会那么说,在我看来也许是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关系,许是把我当成了他的哥哥。
至于她是不是真的喜欢我,我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过,从来都只是把她当作我的亲妹妹看待,这也许是我太不懂女人心思的缘故吧,所以才导致都快奔三了还是单身。
吃饱喝足收拾好碗筷,我就躺在床上从被子底下拿出祖传的‘观闻指’翻看了起来,最后看着看着抱着书就给睡着了。
………………………………
第二章行走在沈阳道里的北京人2
第二天,也就是礼拜四的早上,一缕阳光从窗户照耀进来,正好照在我的眼皮子上,我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腾出另一只手拿起床头的闹钟,睁开眼睛一看,竟然八点半了!
“坏了坏了,怎么都这个点儿了,在晚赶不上趟了!”我一边嘟囔着,一边慌忙的抓起衣服裤子往身上套,穿好衣服随意洗了一把脸,正要出门的时候,忽然想起来昨天丫头盛鸡汤的碗还在家中,于是捧着碗出门去马东叔家还碗。
马东叔和我爸算是铁哥们,我到他们家就像是自己家一样,一进门我就瞧见冬梅婶子正在院子里忙着,我便喊了一声,“冬梅婶子,我来还碗了,昨天丫头给我送鸡汤去,碗忘记拿回来了。”
冬梅婶子听声音就知道是我,头也没回指着身后客厅方向说:“小海啊,婶子腾不出手来,你把碗放客厅桌子上就行了。”
“哦,好。”我拿着碗走进客厅,偷偷往客厅两边的屋子看了一眼,发现马东叔和丫头都不在,我猜测他们可能去街上淘换东西去了,便把碗放在桌子上,出门和冬梅婶子喊了一声我走了,之后就跑去了沈阳道。
沈阳道离住的地方不远,跑着也就十几分钟,我跑到沈阳道街头就停了下来,从街头一路看一路瞧,慢慢悠悠往街尾走。
“瞧一瞧看一看了您,明代的瓷器清朝的官窑了喂。”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宋朝的汝窑明代初期的鼻烟壶,不买也看看一看了您那。”
一路上街道两旁,都是叫卖吆喝的,卖什么的都有,可比那菜市场热闹多了。
我虽然是倒腾古董的,可是我对于瓷器玉器什么的没兴趣,能让我感兴趣的只有字画。
这一路走下来,倒是发现了两件让我啼笑皆非的趣事,其中一件就是一个摊位老板,手里拿着一副画,画上是两只虾,本来这也没什么,画什么的都有,画虾也没什么稀奇的。
只是这老板吆喝的招人笑,竟然说是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画虾不假,可但凡只要懂一点行的,就知道他这画是假的,因为他这画里的虾假的不能在假了,竟然画的是一对儿皮皮虾!
敢问,齐白石老爷子啥时候也喜欢上皮皮虾了?
如果齐白石老爷子还活着,看着这画里的一对儿皮皮虾,估计都能给活活气背过气去。
还有一件事,是碰到一个卖唐伯虎美人儿画的,这幅画单从纸张和背景图,倒是还能骗骗刚入行的人,可这画中的美人儿,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画的竟然是一个体态比杨贵妃还丰满的胖子!
如果这也算是美人儿的话,估计唐伯虎看到都得吐出来。
当然啦,也不能从这美丑上分辨真假,但我只闻了一下,就知道这画上的墨是用的新墨,这幅画的时间不超过两年,虽然纸是用的宣纸,可是纸张泛黄的太厉害了,明显就是故意做旧做出来的。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是唐伯虎真迹的话,对方也就不会出现在这这了,估计早就被博物馆给收藏了。
我这一圈儿走下来,一件儿漏儿都没淘到,有趣的事情倒是发现不少,很多我一眼便能看出是假的东西,可却不少人花大价钱购买。
古玩行当就是这样,真真假假没人能真的说清,虽然我知道那些东西是假的,可也不能跑过去跟买主说,别买,那是假的,如果我真这么做了,那可就坏了规矩毁了人家买卖了,这梁子也就算是立下了。
做什么生意都是一样,一个买一个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买真了算你运气眼力好,买假了只能说明你眼力不行,自当是花钱买个教训,你也怪不着谁,总不能因为你当时没看出真假,完事把人打一顿去吧?
打人可是犯法的,而且就算你能打,那你也得找的到人才行,估计你找人家的时候,人家早跑了,谁还在那等你找上门。
一件东西没淘到,我兴趣缺缺的从街尾往店铺走,走着走着忽然肚子不争气的开始抱怨了,我便看了看手表,见十一点多了,于是就走进了前面的一家小饭馆,准备吃点儿东西在回店里。
“老板,来一碗羊杂俩烧饼。”
“好嘞,马上就来,客观您先里边坐。”
我随意找了个空位坐下,刚坐下不久,就打外面走进来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女子,女子身穿一袭红色长裙,头上戴着一根发钗,两只手分别带着一个玉镯,脖子上带着玉佛,单从这穿着打扮来看,一看就是出自大户人家的小姐。
我虽然对玉石少有研究,可也能看得出这女子身上带的玉都不是凡品,而且还都是一种材质打造的,都是上好的岫玉打造而成。
“这女人是脑子缺跟弦儿,还是真不把流氓当流氓?这一套配饰加起来少说也得一万,足够一家四口好吃好喝几年的时间了,她是真不怕被人看上给抢了去啊!”我正嘀咕着,紧跟着女子后面就又进来两名中年男子,这两个人一人嘴里叼着一颗烟,一看模样就知道绝非善类,进门坐下就喊“老板,两碗羊杂,五个烧饼,紧着点儿。”
那位大小姐就坐在我对面,后面跟着进来的两名中年男子,则坐在我左手边不远处,我偷偷观察他们,发现他们两个一直在盯着我对面那位大小姐,嘴巴开开合合,似乎是在商讨着什么。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穿这一身来沈阳道,也不知道她家里人怎么想的,劫财还好,只怕她这色也得被人劫了去,唉……”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在这地界被劫的例子几乎天天都有发生,而像这位大小姐一样穿的如此招摇的,真是想不被劫都不行啊!
“客观,您的羊杂和烧饼。”
“谢谢。”我取出钱交给老板,拿筷子吃的时候不小心把筷子掉地上了,于是我弯腰去捡,捡起筷子的同时,不巧看见了左手边那两名中年男子腰间竟然别着刀子,“唉,事不关己,事不关己。”
我可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想来英雄救美的桥段,我又不是武艺高强的郭靖郭大侠,只不过是一小老百姓,可不想平白为了一陌生人把命搭进去。
三口两口将一碗羊杂吃完,手上拿着一个烧饼,嘴里叼着一个,我就急急忙忙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回到店铺门前,我取出钥匙打开门,进去之后拿起桌子上的鸡毛掸子,把画上的灰尘扫了去,完事就去库房烧了一壶水,泡了壶茶坐在椅子上边喝边等生意上门。
两杯茶下肚,这生意没等来不说,倒是把麻烦给等来了,您要问什么麻烦,您瞧进来这位是谁??
进来这位就是我在小饭馆看见的那位羔羊,就是那位穿着招摇的大小姐,我知道她来了,那么另外两名宰羊的中年肯定也会来。
果然,这大小姐进来还不到一分钟,那两名中年人就出现在了我的视线当中,不过他们俩没进店里,而是靠在对面铺子的门两侧,抽着烟一直盯着我这里看。
………………………………
第三章四古之一韩家相邀
俗话说进门便是客,我也不好再继续坐在那喝茶了,于是起身过去招呼,“这位小姐,请问您要买些什么?我这店虽小,但可以保证绝对真。”
这位大小姐看样子并不像来买东西的,她在我这店里转了几圈之后,停在我面前说:“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我眉头一皱,心说这店里成天就我一个人,来这里找人只怕是来错地方了吧?
“没错,就是找人。”这大小姐倒是个自来熟,说着就一屁股坐在了店里唯一的一把椅子上,而后打量了一番墙壁上的画,可她接下来的话可是让我起了提防之心!
“我听说这店是一个叫李中山所开,而且我也见过他不少次,据我所知他今年至少五十岁了,而你看上去也就二十五六,想必你就是李中山的儿子李四海吧。”
这女子我从未见过,可不但能说出我父亲的名字,就连我的名字也十分清楚,我想了又想,也没想起我们家还有这么有钱的亲戚。
如果不是我们家亲戚,那又为什么会知道我和我爸的名字?
这大小姐好像看出了我心有疑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茶杯微笑着说:“你也不用想了,我和你并不相识,听说你父亲在鉴定书画上是一绝,找你父亲李中山,也没旁的意思,不过是想请李老爷子帮忙鉴定一幅画而已。”
“原来是这样。”我听完后松了口气,不好意思的说:“真不凑巧,我爸他一个月前就出门去乡下收画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那你知道李老爷子什么时候回来吗?”
“不清楚,他每一次出门回来的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几天,有时候半年一年也是有的。”
眼前的大小姐听我这么说,脸上失望之色却摆在了脸上,摇着头站起来说;“唉,那还真是不凑巧呢。”说完,她就准备离开,可是走到门前,一只脚踏出门槛却又收了回来,转身来到我面前站下,眼睛微眯上下打量了我一会儿,问我,“既然你是李老爷子的儿子,想必在鉴定书画上面也有些本事吧?”
我得意的说:“那是当然,别的不敢说,这书法字画我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分出真假来。”我这话刚说完就后悔了,恨不得给自己俩耳光,我要是跟这位大小姐去鉴定书画,肯定也会被外面那俩人给误认为是一起的,只怕这一离开沈阳道,就会被对方拿下。
劫财还好说,反正我也没什么钱,可眼前这大小姐一看就不是肯乖乖将钱财舍去的主,对方可是身上都带着家伙的,万一到时候动起手来丢了命,那我死的可真是比窦娥还冤,我可还没结婚生娃呢,还没给我老李家留下香火呢,还有大好光阴没享受够,可不想就这么白白死了啊!
“既然你这么说,肯定也是有些本事的,那你赶紧把店关了,现在就跟我去一趟北京。”这大小姐的语气很强硬,就好像我不答应就要硬把我带走一样。
还别说,我刚露出歉意的表情来,这位大小姐就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哪里懂得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直接把我拉到店门外去,并催促道:“反正你这店也没生意,不如赶紧关了算了,等你鉴定完那副画的真假之后,给你的报酬足够你开店一年的收入了。”
我想要把手挣脱出来,可哪知这位大小姐的手劲儿太大,比我这一个正当年的小伙子还大,我越是用力挣脱,她握的力气也就越大,我都感觉手腕快被她给弄断了,疼的我是一阵呲牙裂嘴,“好,好,好,我跟你走,跟你走,你能不能先,先松开?”
这位大小姐一听我愿意跟她去,马上就高兴的把我的手给松开了,等我把店铺上了锁之后,我无奈的跟着她往街头方向走去,一路上她就好像怕我跑似的,不停的往左侧的我看去。
我用余光往身后看了一眼,见那两名中年男子也跟了上来,于是我用手推了推旁边大小姐的肩膀,不等她发问,给她使了个眼色,让她看看身后。
“你是说后面那两个跟屁虫啊,我早就发现他们了,从我一来这沈阳道就知道被他们盯上了。”女子好像根本就没把身后那两个尾巴当回事,说的那叫一个轻松。
“他们可是都带着刀子呢,你就不怕动起手来,万一?”
“看你一个大男人怕成这样,丢不丢人?”女子挺了挺胸,十分傲然的说:“放心好了,姐姐我保证他们伤不了你。”
被一个女人瞧不起,这我哪能忍得了,虽说我是真怕,可气势上绝对不能输给一个女人,我撞着胆子就说了,“我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是担心你好不好?”
“嘻嘻,不怕就行,再走快点,马上就到了。”
“什么就到了?不是说去北京吗?”我好奇的问道。
“你是不是傻?”女子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的说:“我说到了,当然是我停车的地方,要不然你以为这么远的路,走着去北京不成?”
“……”我很无语,我是真不知道这大小姐的脑回路是怎么构成的,你不说我哪知道,你说的到了是到停车的地方,还是到了别的什么地方……
十几分钟后,我跟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