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株仙草真难撩-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攻打高句丽情形不太乐观吧。”爹猛地转了个话题。

    “是啊。杨玄感突然反叛,中途断了我们的兵粮,这让杨广有点力不从心,而且得到这个消息后军心涣散,加上高句丽趁机追击,我们并未与高句丽军队正面交锋就败了。其实这次我们本可以胜的,做了好多准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惜东风被截胡了,也可以说是东风变成了狂风。感觉老天有点戏弄杨广的意思。”我说完这些话,内心竟毫无波澜,甚至还觉得很可笑。

    爹摇摇头,无奈地说:“杨广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知道。”

    “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娘抱怨道。

    “要么灭了高句丽,要么就被高句丽灭了,应该就这两种可能吧。”我说。

    “之前在全国上下征民修建大运河以供他游赏玩乐,接着又两次征兵讨伐高句丽,现在整个隋朝被他弄成什么样子了?”爹激动地说,“但凡家里有壮丁的,无一例外全被强征入伍了,导致家家户户支离破碎的数不胜数。家里没有壮丁,剩下的妇孺生活难以自理,说句不好听的,她们都只能等死了。”

    “该死的……”我忍不住想破口大骂杨广,结果被怀里小昊的哭啼声打断了。

    “小昊乖,不哭不哭。”我轻声哄着他。

    “是不是饿了?”馨儿从我怀里接过孩子,走到里屋喂奶去了。

    “不知道这次在家能待到什么时候。”我沮丧地说。在杨广这个昏君的统治下,我感觉百姓都丧失了自由,连最平凡的生活都无法拥有。

    果然,杨广并没有放弃对高句丽的进攻——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杨广又一次下诏征发天下兵,准备第三次攻打高句丽。

    杨广三番五次地强征男丁以修建大运河、讨伐高句丽,给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糜费巨大,严重耽误了百姓的农事,大量壮丁不是战死就是累死,要么就是被杨广误杀,以致于隋朝出现了“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

    三月份,军队由涿郡出发,中途隋军的士卒相继逃亡,杨广到临渝宫祃祭黄帝,并斩杀叛军者以衅鼓,却仍然无法阻止士兵们的逃亡。

    七月份,隋杨广车驾到达怀远镇,这时候的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士兵大多数都未能按期到达,不过即使这样,随行来到高句丽的士兵数量还是具有威慑力的,而纵使高句丽这个国家很强盛,终究也只是个偏居一隅的小国,国力还是有限的,面对隋朝三番五次地进攻,他们也吃不消啊,所以当来护儿趁机要向平壤进军的时候,高句丽君王高元就感到害怕了,赶忙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囚禁并送回斛斯政。

    杨广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于是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来护儿认为此时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机会,想继续进攻,不肯奉诏,但是无奈诸将还是听从杨广的命令,都请求返回,来护儿只好奉诏退军返回隋朝。

    八月份,隋炀帝从怀远镇班师回朝,这时,邯郸贼帅杨公卿率领其手下八千余人劫掠了杨广车驾后的第八队,得到了飞黄上厩马四十二匹。

    十月份,丁卯时,杨广到达东都,己丑时,到达了西京。当他下令要高句丽的君王高元入朝觐见,高元却始终没有来,杨广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

    这第三次讨伐高句丽,双方几乎未动一兵一卒,不过杨广表面上取得了胜利,可实际上却还是败给了高句丽的诈降之计,最严重的是隋朝的兵民已经对杨广的统治极度不满。
………………………………

第五十八章:愤然入伍

    话说建造大运河的时候,杨广任用麻叔谋为开河都督护,麻叔谋在宁陵这个地方突然患病,大夫跟他说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后加入几味草药食用,就能治好他的病。

    后来有个叫陶榔儿的大地主为了讨好麻叔谋,把蒸熟的婴儿肉送给麻叔谋吃,麻叔谋很喜欢这个味道,从此就开始迷恋吃小孩,一不小心,麻叔谋把当地的一个刺史孟海公的儿子给吃了。

    杨广得知麻叔谋吃小孩的讯息,感觉影响不好,立马派遣来护儿以“食之人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缉拿麻叔谋,最终腰斩了他,还一并正法了陶榔儿。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平定孟海公痛失爱子的情绪,他起军造反了,这一下子接连起了很多的反王——济南王唐壁,口北王福克宗坦,沙漠王罗子都,大魔王程咬金……一共有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路烟尘。

    据说那琼花有十八个大花骨朵,六十四个小花骨朵,恰好象征着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路烟尘。这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冥冥之中竟有着出人意料的联系。

    当时的百姓们“人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劳役和兵役,甚至把自己的手脚弄残废了,这做法着实令人咋舌。不过仔细想一下,“苛政猛于虎”,谁也不情愿把自己送到虎口去,在战场上还可能会落个裹尸无马革的下场,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把自己弄残废,免于惨重的劳役、兵役的做法也就情有可原了。

    再加上这几年杨广屡次征战高句丽,天下陷入了混乱的境界,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社会矛盾瞬间激化,贫民起义顿时四面八方响应起来。

    邹平县的王薄勇敢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在山东章丘的长白山发动了起义,号召山东百姓一起征讨杨广。

    我在家也跟跟爹娘和馨儿商榷着——

    “当今百姓们已经忍受不了杨广的统治,开始举起反抗的大旗了。”我突然提到了这方面的话题。

    “杨广整日贪图享乐,不体恤百姓,隋朝人民反抗也是必然的事情。”爹面无表情地回应道,可能他觉得这也是迟早的事,所以显得很镇静,仿佛在讨论一件茶余饭后的杂碎事情。

    “讨伐高句丽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我说。

    “表面是杨广胜了,实则非然。”

    “接下来杨广必定还有所举动,他总不会眼睁睁看着隋朝各地反叛吧。”

    爹眉头紧蹙,缓缓说道:“我知道。杨广必定会镇压反叛的人民,而且依照朝廷如今的军队力量,还远远不能够镇压得住,所以自然还会强征兵民。”

    “我想了很久,准备加入征讨杨广的队伍中。”我说着,头就情不自禁地低了下去,我不愿看到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里必定写满了焦虑和不舍。

    “小盛啊,我们一家经历了好几次的生离死别,如今好不容易再团聚在一起,你还刚当上了爹,我们现在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娘紧紧拽住了我的手,用着恳求的语气继续说,“听娘的,咱不瞎折腾了。”

    “哎呀,你个婆娘懂什么?”爹说,“当今社会混乱,君王昏庸,有些事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爹有点不耐烦了,他的心里肯定也很难过,只是他考虑的比娘要多,他也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并非娘想得那么简单。

    “娘,我也想一家人幸幸福福地生活在一起啊,可是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被杨广征去镇压起义的民兵们,另一条就是参加起义的军队讨伐杨广。这也是身不由己的事情啊!”

    “我们逃吧,逃得远远的,离开隋朝,去一个没有战乱、君王开明的国家。”娘说着,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眼睛里也噙着泪水。

    我心疼地抱住娘,试图让她颤抖的身体平缓下来,安慰她:“娘,你别难过,我这不也是没办法嘛,不过我相信起义的队伍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杨广这个昏君必定会被绳之以法的,到时候我们不就可以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了吗?”

    “我支持你的决定。”在旁边静静地坐着,一直不发言的馨儿突然说,“我相信你,相信起义的队伍,男儿有志,志在四方,我们在家等你平安回来!”

    “对!如今天下大乱,推翻隋朝统治,匹夫有责,我即使不加入讨伐军,也会被杨广强征去镇压讨伐军的队伍里,我宁愿参与反抗也不愿为杨广卖命!”我义愤填膺地说,“隋朝被杨广败坏成什么样子了?隋朝的百姓被他压榨得喘不过气,现在正是反抗的时候!”

    我加入了王薄的讨伐队伍里,可惜的是,这支起义军很快就被隋朝军队镇压下去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各地起义军随之风起云涌,短短两三年间便席卷全国,尽管杨广采取了一贯的严刑酷法来进行镇压,但农民起义队伍越来越强大,以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威胁着杨广及隋王朝。

    起义军渐渐的形成了三股较为强大的力量:河南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军。

    在王薄的反抗军失败后,我又顺势加入了瓦岗军。

    当时瓦岗军的首领还是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当初他因畏罪逃亡到瓦岗寨,继而在此聚众起义,跟他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徐世勣纷纷加入。

    翟让带我们去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起义队伍慢慢强大起来。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王伯当又引荐了曾参加过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加入瓦岗军,这李密足智多谋,在他的策划下,瓦岗军以相当快的速度壮大起来,并逐渐成为中了原地区起事军队的主力。
………………………………

第五十九章:荥阳大捷

    李密这人极有谋略,他跟翟让说:“荥阳,中原的战略要地,东是平原,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又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只要我们攻下了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也逼近东都洛阳。”

    翟让肯定了李密的建议。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让、李密率领瓦岗军攻下了要塞金堤关,进逼荥阳城,荥阳太守杨庆慌忙向昏君发出求救的讯息,杨广随即派出“号为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企图让他来镇压我们。

    张须陀可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老手,听说杨广派遣张须陀来对付他们,意气奋发的翟让顿时像霜打了的黄瓜——蔫了。他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准备率领军队撤离荥阳,避免与张须陀的交锋。

    真是奇怪了,这张须陀的名号虽然威震中原,但翟让也不应该畏惧成这般狼狈的模样啊,畏首畏尾的怎么能做好将领呢?更何况现在军队的斗志高昂,真与张须陀打一仗,胜负还不好说呢。

    后来听别人说我才知道,翟让之前与张须陀打过交道,他是张须陀的手下败将。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这么一想,倒也能理解翟让复杂的心情了,不过我认为逃避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战场上的对决,做懦夫是绝对行不通的。

    李密也认为不能放弃攻打荥阳的念头,他跟翟让分析说:“张须陀这个人有勇无谋,说白了就是个莽夫,更何况这次杨广这给了他两万的兵力,且不说我们瓦岗军的作战力如何,至少在数量上远远胜于他们。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张须陀作战时的策略,不难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无非就是勇猛罢了,而且张须陀还有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致命的弱点?”翟让连忙问道。

    李密笑了笑,继续说:“张须陀的性格很高傲,俗话说‘骄兵必败’,我们可以利用他这个弱点,一举将他拿下,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翟让听罢,一个劲地点头,紧锁着眉头,似乎同意李密的看法,但总还是有点儿顾虑的,他接着又问道:“请问先生可想好了作战的对策?”

    “当然。”

    “说来听听。”翟让眼睛突然放光,应该是看到了希望,他迫切地想一雪前耻。

    “现在还不方便说,当时候你就知道了。”李密故作玄虚地说。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一月月十七日 ,张须陀率领着两万精锐在荥阳大海寺等候着我们,他似乎并没有把手下败将翟让以及我们这些士兵放在眼里,果真如李密分析的那样,这人太莽了。

    张须陀甚至都没有排兵布阵就攻打我们。我们数量虽然占优势,但其他方面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了,他们都是全身武装:坚硬的盔甲和精锐的兵器,而我们却是残破的甲胄和铁叉、钉耙之类的农用工具,两者一碰撞起来,我们立马就溃不成军了,纷纷丢下武器往回跑,我当然那也不例外。

    真不明白李密的计划是什么,还是说计划还未实施就宣告失败了?管不得这么多了,还是小命重要,这样想着,我不禁加快了逃跑的步伐。身后的张须陀正率领着军队穷追不舍。

    张须陀军队紧追着我们十余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海寺以北的林间,只见前面的路越来越窄,林子越来越密,这时,李密突然带兵围攻了张须陀,看数量,不过千余人。

    翟让立即掉头并带领我们回击张须陀军队,原来这正是李密的计谋,也许是担心这个计划会被泄露出去,所以我们也都还蒙在鼓里,一时间竟未能反应过来,果然“骄兵必败”啊,张须陀远远低估了我们瓦岗军的实力了。

    现在我们瞬间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张须陀军队阵脚大乱,四处逃窜,却无济于事,这两万隋朝精锐怕是无力与我们抗衡了,被引诱来到这个狭窄的密林间,又被我们层层围住,纵然插翅也难飞了吧。

    张须陀还试图率领众将领杀出一条活路逃出去,怎料我们用身体形成了一堵又一堵的人墙,他们被围困在这个圈里始终逃脱不得。刚开始都还奋力抵抗,不消片刻,一个个都丢兵弃甲,放弃了无谓的挣扎。

    不过值得惊叹的是,张须陀果然是张须陀,“威振东夏”的名号还真不是吹来的,他一直命令着部下罗士信、秦叔宝等人杀出重围,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拼杀后,张须陀竟然还真杀将了出来,不过也只有他一个人逃脱了,李密忙派一部分人去堵他,没想到重情重义的张须陀看着自己的部下还陷于包围圈里,竟立即又勒马杀回来。

    终究是太强悍了,张须陀在我们层层包围下竟能三番五次地杀出血口,他凭着一己之力救出了很多人,也许是被他的气势感染到了,张须陀的手下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猛然发力,我们瓦岗军也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人。

    李密、翟让看这样跟他们耗着也不是办法,随即下令将包围圈逐步缩减,常言道“擒贼先擒王”,李密调遣一部分军队专门打压张须陀。张须陀勇猛无比,根本近不了身,但双拳难敌四手,苦战了这么长时间,他也渐渐疲倦了,身上中了很多箭。

    当他最后一次杀入重围救人时,我们再一次收缩了包围圈,最终围困住了张须陀,此时他的身上已是千疮百孔,身上的盔甲被鲜血染红了,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骇人的血光。

    “兵败至此,何面见天子乎?”张须陀扬天哀嚎一声,一跃跳下战马。由于在小范围里不方便挥刀弄枪,因此张须陀拿出了匕首,依旧在浴血奋战,最终力竭而死,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那两万精锐本就折损大半,士气低下,这下又看到统帅已经战死了,他们顿时痛哭不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张须陀的手下大将罗士信和秦叔宝见无法冲出重围,再加上主帅已死,最终也归顺了我们瓦岗军。

    说实在的,在荥阳大海寺一战中,李密的计谋真的算不上有多高明,在关键的地方安排伏兵,这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常见的伎俩,这次无非是抓住了张须陀狂妄高傲的本性罢了,如果张须陀稍微慎重点,可能这次大海寺一战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了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得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迅速升高。同时也让周围郡县的官员感到心惊胆寒,他们心里必定这样想着,连隋朝如此强悍的将领都不是我们瓦岗军的对手,还有谁能与我们抗衡呢?起到了不小的威慑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行动还是很有帮助的。

    隋朝留守东都的越王侗是杨广的孙子,听闻我们击败了张须陀军队的事情后,急忙派出刘长恭、裴仁基率领两万五千余人,想要兵分两路夹击我们,足智多谋的李密先击破了刘长恭军队,后来又招降了裴仁基。

    占领了隋朝第一大粮仓——洛口仓,又歼灭了东都洛阳派出的隋军,我们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和器甲,力量瞬间又壮大了一番。我们的名声因此而威震中原,各路豪杰竞相加入到我们的起义队伍中。

    占领了洛口仓后,李密让我们打开所有的粮窖,让老百姓尽情地拿取。已经饿了很久的百姓对我们自然是十分的感激,又有一部分贫苦的农民加入到我们瓦岗军。

    二月份,隋末农民政权——“魏”在瓦岗寨建立了,李密为元帅,称为“魏公”,极其欣赏李密而主动让权的翟让为上柱国,并设立了三司六卫。

    四月份,李密指挥着我们夺下了隋朝的另一个大粮仓——回洛仓。

    九月份,我们又攻破了黎阳仓,再一次开仓放粮,我们瓦岗军又增加了二十多万人员。三大粮仓被夺,估计隋炀帝此刻已经心乱如麻了。

    除此之外,李密还命人起草了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檄文声讨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弑杀君父、诛杀功臣、宠信奸佞、赏罚无信……并传檄天下。

    这时候,泰山道士徐洪客担心粮食不够这么多人分的,他建议:“趁着如今士气激昂、装备精良,我们应该沿着江流向东前进,直接进攻江都。”

    而原隋朝官吏柴孝和力则劝李密西入关中,先在关中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然后与黄河以东的瓦岗军互相接应,便很容易夺得天下,他认为:“秦地的山川牢不可破,秦、汉两个王朝当年就是凭着这个而雄霸天下的。如今隋朝的豪杰竞相流失叛逃,我们不早点攻下它,必定会有人抢在我们前面,那时候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其实,徐洪客和柴孝和的谋略都是很好的,然而李密却认为:“如今昏庸的君王还活着,他的军队还是很强大的,而我的部下都是山东豪杰,看到洛阳还没攻下来,谁肯跟着我一起向西进军呢?”

    就这样,李密决定率兵围攻东都洛阳。

    十月份,杨广派出大将王世充率军救援,与我们在洛阳附近展开了连续大战。我们前期本来就处于不利的状态,所以在与王世充作战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眼看着就要败了,好在后来有大批的义军和官军前来支援,我们才最终打跑了王世充,这场战争真是有惊无险。
………………………………

第六十章:军中内讧

    且说李密收拢众人后。开始对麾下进行了分设,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且有着较为完整体系的军队。李密分设手下为四部,魏公府主要由瓦岗军的元老们组成,包括翟让、翟摩侯、徐世勣、单雄信等人;行军元帅府主要包括归附的原官府人员,例如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这是李密的核心班;百营由归附的群盗组成;内军由秦琼、程咬金等人率领的骠骑组成,是瓦岗军的精锐。

    虽说翟让已经让位给了李密,可给外界的感觉是更多的权利还掌握在翟让的手中。翟让身边的一些亲友和下属开始有点不甘心,他的部将王儒信屡次劝说翟让,让翟让当大冢宰这个重要的职务,这样可以管理所有的事务,并逐步把让给李密的权力再夺回来。翟让虽然文化不多,好歹是个大度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才干比不上李密,也清楚只有李密才能将瓦岗军壮大起来,所以他压根没听从王儒信的坏主意。

    翟让的目的和李密可能有所不同,李密是下定决心要壮大瓦岗军政权,他的内心应该还藏有争夺天下的野心。翟让终究是个“乡巴佬”,他与李密的目的想比起来就显得很浅陋了,翟让就单纯地想享受荣华富贵,可能是之前清贫困苦的生活过怕了吧。

    当然,不得不承认翟让这个人还是比较骁勇善战、胆识过人的,不然也不至于能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可“人无完人”,翟让虽然意识到自己才能不如李密而主动让位,但是他身上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陋习,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鲁莽、贪财的脾性——翟让常常向手下勒索,并纵容亲信为非作歹,每次李密准备处罚他们的时候,翟让就像老大哥一样出面劝说:“给我一个面子”,李密也就不好说什么了,毕竟瓦岗军是翟让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如今的职位也是拜其所赐,不得不给他一个面子啊。

    最悲哀的是翟让这人啊,没什么远见,鼠目寸光罢。

    翟让的哥哥翟弘也是个粗鄙之士,他有次和翟让聊天,竟口无遮拦地说道:“天子这活儿就应该由你来干,怎么能让给外人呢?这瓦岗军本就是我们翟家兄弟一手创立的,如今却让外人干上了天子,这像什么话嘛?如果你真不想干,就让我来当天子好了!”翟让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并未阻止翟弘的“风言风语”。翟弘说这话时竟全然不顾其他人的存在,似乎并不担心有人向李密告密,抑或是根本没把李密这个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