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在春风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九队饭店这名字听着有点怪,这里头是有故事的。话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浦沿公社给队里的一个女队员派了个任务,在村里开家小面馆,做些青菜面,肉丝面什么的,一毛钱一碗。见着来吃面的人多了,队里又派来三个女队员做帮手,一起做面条。当时大队是计工分的,这个面馆也是队里的财产,四个女队员却把这面馆越做生意越好。后来改革开放春风吹来,生产队合并,鼓励队员搞承包责任,四个女队员一合计,拿出各家的积蓄还有到处拆借,凑了3500块,把这面馆盘了下来自己承包私营。四个女队员变成了四个女老板兼女服务员,兼女传菜员,女洗碗工……

    后来自然是生意越做越好,小面馆变成了大面馆,又发展了炒菜,连着隔壁几家的门面也被四个女老板给买了下来,变成了大饭馆——十九队饭馆。

    陆远作为地地道道的杭州浦沿人,当然听过四个阿姨的故事,如果这四位升级为饭店老板的阿姨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但还是能看到她们经常在饭店里忙前忙后,帮着传菜,帮着洗碗收拾包间。

    陆远考上大学那年,他爸爸妈妈就是在这里请的客,老爸老妈两头的亲戚都请了,请了有三桌亲戚。

    ……

    杭三棉厂离十九队饭店没有多远,打个车也就是起步价内的事。陆远在车里问起饭局的事儿,洪刚既然带了他来,也就没瞒着他,长话短说将今天饭局的事儿说了出来,好让陆远心里有个数,免得到时候在饭桌上出洋相。

    听洪刚说,今晚这个饭局的主人姓金,叫金安民,是隔壁萧山区城厢镇金盛家纺厂的副厂长,今年三十六七岁。这个金盛家纺厂是家族产业,金家三兄弟,金安民排行老幺,从九十年代初金家就在城厢镇搞家纺,在城厢镇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民营家纺厂,有百来号家纺工人,以生产窗帘、布艺和床品为主,对棉纱的需求量一直都有。

    金家的家纺用品主要是自产自销,在杭州、温州两地都有自己的门店,这个规模的产量目前也仅供省内的需求。这两年家纺市场的行情一直都在见涨,金家三兄弟在九七年那会儿,也才是十几个人的小作坊,短短三五年的功夫,就扩张到百来号家纺工人,还在省内拥有不下于十家的门店,足见行情之好,增速之快。

    金安民的老婆吴娜,是洪刚以前在市歌舞团的同事,吴娜是他们歌舞团的台柱子,在市歌舞团解散安置前就嫁给了金安民。金家有钱,金家老幺娶媳妇,娶得还是市歌舞团的台柱子,所以婚礼办得挺豪华的,羡煞了吴娜在市歌舞团的一帮同事。洪刚在市歌舞团那会儿,负责做宣传的,跟吴娜关系不错,经常还有联络。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厂子外面跑,实际上是拜访了吴娜几次,请老同事帮个忙搭个桥,想见见他老公。

    吴娜也是想帮洪刚一把,就将他的意思转述给了金安民。金安民今天正好就在浦沿这边的门店查账,就让吴娜约了洪刚晚饭来十九队饭店。金安民寻思,反正晚饭左右没约人,见见洪刚这个国营棉纺厂的人也无妨,先听听他怎么说,如果依着市价,那肯定不能要他们的棉纱,但万一能从他们国营厂手里拿些低于市价的棉纱呢?那可就捡了个便宜。

    收到吴娜转来的约饭消息,洪刚欣喜若狂。金安民能答应见面并主动约饭,在洪刚看来,这是个良好的开局。

    按理说作为销售人员,客户是自己的财富资源,是自己在行业里的安身立命之本,应该独享客户人脉,不应该与他人共享。洪刚也不外如是。但他也是没办法,因为他从吴娜的口中得知,这个金安民啊,酒量特别好,向来是酒不喝好,业务甭想谈好。洪刚酒量虽然勉强可以,但他知道以自己的酒量,甭想拿下金安民。所以万般无奈之下,他才想着找外援的。

    既然要找外援了,他觉得那就索性大方一些,让郑一鸣知道,他洪刚是大方的,无私的,为了二科的业务能成功,他愿意跟科室的其他同事分享他的客户资源。

    所以这才有了他一回办公室,就兴匆匆地跑去跟郑一鸣汇报的那一幕。

    果然郑一鸣吃他这一套,颇为感慨地拍着洪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许诺,只要洪刚能拿下金盛家纺厂的棉纱业务,替二科来个开门红,那以后二科扩编增员要提一个副科长人选的话,他洪刚必然是首选之人。

    洪刚中专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市歌舞团,一直是个普通宣传干事,后来安置到了杭三棉厂总工会,也是普通的宣传干事,再后来被调配到销售二科后,还是个普通的销售人员。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着四十岁之前在国营厂里混个副科长的干部编制,这等着以后退休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中层管理的待遇吧?

    有了郑一鸣的许诺,洪刚觉着自己离干部编制又近了一步,所以对今晚这个饭局格外上心,丝毫不敢麻痹大意。

    在车上听着陆远说自己酒量勉强还凑合,顿时松了口气。他觉得自己的酒量加上陆远还凑合的酒量,应付金安民,陪金总喝好,总归是没太大问题了吧?

    很快,出租车到了十九队饭馆门口,两人下了车。陆远作为新人,习惯性地想从兜里掏车费,却被洪刚给拦住了。洪刚跟他说,这打车钱厂里会报的,让陆远甭管了,他今晚的任务就是敞开了量,好好喝。

    这番举动倒是让陆远受宠若惊,因为这些天接触下来,洪刚什么人,他多少清楚一些。 不说这人坏不坏,至少是个不肯吃半点亏的主儿,让他主动垫付车钱,恐怕罗大伟和孙越这两只老鸟都没这待遇吧。

    不过他看得明白,洪刚这是用人在即,今晚饭局金总这顿酒,他一个人招架不住!

    进了饭馆,来到金安民之前定好的包厢。

    洪刚推开门,金安民和他的妻子吴娜已经早早坐那儿了,金安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剃着板寸,穿着红色条纹短袖衬衫,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方框的眼镜,透着精明强干。倒是他的妻子吴娜,的确让陆远眼前一亮,这女人比金安民应该小几岁,白皙的皮肤,很精致的一张脸,三十出头的样子,披肩大花卷染成了棕色,一袭雪纺束身连衣裙,将她的身材裹得玲珑有致,整个人透着年轻少妇独有的妩媚之色。

    这样别致的女人,陆远在厂办大楼上班的这几天,还真没遇见过,不愧是市歌舞团当年的台柱子。

    洪刚一进来包厢里,就热情洋溢地直奔金安民和吴娜的方向,边走便抱拳告罪道:“呀,让金总久等了,竟然迟到了,我们的罪过,我们的罪过。”

    “安民,这是我跟你提起的在市歌舞团的老同事洪刚,他现在在杭三棉厂的销售办工作。”

    等着洪刚一过来,吴娜就介绍道,“洪刚,这是我们家安民,桥我是替你搭了,能不能走得通,就看你们自己一会儿聊啦。我先让服务员上菜。”

    说着吴娜就婀娜着身姿出了包厢,在进门的位置跟陆远擦肩而过,一股好闻的香味儿瞬间钻入陆远的鼻子里,他忍不住微微一嗅,真香。

    吴娜仿佛在擦肩的一瞬间发现了陆远的微异,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风情万种地瞟了陆远一眼,妩媚一笑。

    这一颦一笑,直接把陆远吓得赶紧撇过头去不敢再看她,心脏噗通噗通狂跳个不停,心里暗囧不已,靠了,这洋相出的!

    吴娜倒是没有在意陆远的异样,一阵香风而过,直接出了包厢的门。

    这时,包厢里头的金安民和洪刚也已经认识一番,洪刚冲陆远招招手让他过来,介绍道:“金总,这是我们科室新来的同事陆远,年轻人,大学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今天带他过来跟金总学习学习的。”

    “金总你好,我是杭三棉厂的陆远,您叫我小陆就成,以后多跟金总您学习!”陆远此时没了刚才的窘态,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

    “学习谈不上,不过入行比你们早几年罢了!”

    金安民冲陆远点点头,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一脸稚嫩干净的陆远是个新人菜鸟,八成是洪刚这种老鸟带过来帮忙分担一下酒量的。他二十七八岁也是跟着他两个哥哥在外头应酬学做生意,一开始入行也被那些厂家灌得跟死狗似的,这种日子他经历过。
………………………………

第007章  一唱一和被套路

    洪刚不愧是从市歌舞团出来的,不单嘴皮子好使,连劝酒都劝得花里胡哨,一举杯一张嘴就是一句劝酒令,侃侃而出,酒令还不带重样儿的。

    “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金总倒杯酒,金总不喝嫌我丑!”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小陆,快,给金总满上!”

    ……

    菜是招牌菜,酒是洋河酒,这人也对路,所以几通酒令下来,三个人就差不多干了一瓶老洋河,气氛极为欢快。

    金安民到底是酒精考验的战士,即便是洪刚和陆远轮番上阵敬酒,也不见他败下阵来,依然来杯不拒,仰脖就是一口闷。陆远还好,喝得不多,毕竟不是主陪,不过洪刚面色酡红,已经开始微醺了。

    不过今天洪刚的表现让陆远刮目相看,平时在二科办公室里娘们唧唧的一个人,没想到喝起酒来这这么狂野啊。基本都是抬头仰脖一口闷,小杯子里从不带养金鱼儿的。

    “安民,歇会儿,吃点菜,压一压!”吴娜夹了几口菜放到金安民的的碗里,冲对面的洪刚嗔怪似的说道,“洪刚,你少劝点酒,把我家安民喝大了,你自己背他回家!”

    “好啊,这离我们杭三棉厂近,金总尽管放开了喝,我一会儿背你去我们厂招待所,睡醒了可以参观参观我们杭三棉厂的棉纱生产车间。参观完了我们继续喝!”洪刚知道吴娜是开玩笑的,自然也半开玩笑地回应了一句,顺势向金安民发出邀请。他今天来的任务是什么,他可没忘记。

    说完,他轻轻拍了拍陆远的胳膊,说道:“小陆,你让服务员再拿瓶老洋河进来,咱俩今晚的任务就是把金总放倒!”

    “还放倒我家安民?洪刚你真是长能耐了。”吴娜顺手捡起桌上的毛豆壳儿,冲洪刚扔了过去,不过被洪刚哈哈一笑,侧了侧身,完美躲过。

    他们是老同事了,以前在市歌舞团那会让,打打闹闹早习惯了。

    陆远刚要起身出包间拿酒,却被金安民叫住了,“小陆,先不拿了。我们吃点菜,说会话。”

    陆远撇过头看向洪刚,征询着他的意见。洪刚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摸着自己发烫的脸颊,笑着说道:“好,听金总的。还是金总厉害啊,一眼就看穿了这点小酒量,知道我喝不动了!看来下次我要拉我们整个二科室的来坐陪了!”

    洪刚知道这顿酒要开始进入正题了,不过还是不忘轻轻一记马屁送上。

    今天安排这顿酒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接下来要谈的正事吗?

    连陆远这种初出茅庐的菜鸟都知道,肉戏来了!

    不过洪刚这小小的恭维,金安民还是蛮受用的,笑着客套了一嘴之后,说道:“洪刚,你之前托娜娜捎的话,我都收到了。你是娜娜的老同事,也不是外人,我就不跟你七拐八绕,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

    洪刚点点头,笑道:“是是是,直来直去的好。”

    金安民说道:“我们金盛家纺厂对棉纱的需求,一直都有,而且以后只会越来越大。今年下半年,我们还会扩大厂房,扩招纺工,加大在家纺四件套这块的投入。我二哥最近就在广东那边看裁床、绣花机和压边机。所以,你们想做我们家纺厂的棉纱供给,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们非常欢迎啊!”

    洪刚面色掩不住一喜,陆远却听着心里一愣,这…就成了?不可能这么容易吧?

    果然没那么容易,只听金安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我们现在有自己稳定的供纱渠道,而且这些年合作下来都非常愉快,没出过任何生产问题。咱们在商言商,我们为什么要更换稳定的供货商,选择你们杭三棉厂的棉纱?”

    “因为我们是国营厂的棉纱啊,老字号老牌子,值得信赖啊,金总!”洪刚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金安民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说道:“这个理由恐怕不够吧?我们用的棉纱虽然不是国营厂出来的,但这年头谁还迷信国营厂的东西就比私营厂的要硬啊?我刚才不是说了么,这几年合作下来,没出过任何生产问题。”

    洪刚又说道:“我们杭三棉厂的棉纱,价格向来公道。”

    “但你们的价格也从来没便宜过啊,不是么?”金安民再次摇了摇头,说道,“外面私营厂的棉纱,还能码码价呢。”

    “这……”

    洪刚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到一个可以说服金安民的理由,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陆远。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乱投医,陆远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连纺纱车间有几道工序都没整明白,他又能有什么好主意?

    “好啦,安民,洪刚是我老同事,哪有你这样说话咄咄逼人的?你看把洪刚急得。”吴娜这时出来打圆场,埋怨了金安民一嘴。

    金安民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对洪刚致歉道:“哈哈,洪刚,对不住了啊,我这人谈事喜欢直来直去的,兄弟你别见怪!”

    洪刚摇着头,连连摆手。

    吴娜又说道:“安民,洪刚是真心想跟你们金盛家纺厂合作,我跟他认识了这么多年,就没见他干过不靠谱的事儿。”

    这话说的洪刚一脸感动,他看得出来,吴娜是真心在帮他忙,向金安民往死了吹枕头风。

    金安民面有难色地对吴娜说道:“这……你也知道,金盛家纺厂虽然是我爸留给我们哥三儿的,但一直都是大哥在作主拿主意。像改换棉纱供应商这种大事,关系着整个家纺厂的兴盛存亡,如果没有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理由,这事在我大哥那头根本就过不了!”

    他这个说得的确是实话,这个道理连陆远都懂,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供货商出了问题,没有一家厂子是愿意改换供货商的。无论是棉纱的产量,还是棉纱的质量,都关系着一家棉纺厂的生死存亡。所以贸然改换供货商,是隐藏着极大风险的。纺织生产行业,就有用生不如用熟的规矩。

    吴娜是铁了心要帮洪刚,继续吹枕头风道:“那你就给他出个主意呗,该怎么样你们家纺厂才会改用他们厂的棉纱?”

    金安民考虑了一下,随后对洪刚说道:“如果你们杭三棉,能以低于市价20%的价格,每年供应我们家纺厂20吨40支棉纱的量,我有把握说服我大哥,把供货商换成你们!”

    他说的40支棉纱,是纺纱行业评定纱线粗细的物理指标,一般有21支纱、31支纱、40支纱、50支纱、60支纱,棉纱的支数越高,织出来的布密度越紧密,质地越柔软、坚实。

    “每年20吨40支棉纱,要低于市价20%?”

    洪刚吃惊的不是每年20吨的供货量,因为杭三棉厂负责供纱的国营纺织厂里,需求量都比他要大,他吃惊的是金安民要求的价格,竟然要低于市价20%。

    这个价格别说他了,恐怕连他们二科的科长郑一鸣都做不了主。

    当日在会上,郑一鸣也再三强调,二科开拓新市场,降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降价,尤其是低于市场价,这更不可能!如果要靠降价来挖掘新市场,还不如让给销售一科继续做。销售一科的人正眼巴巴地盯着二科出洋相呢。

    金安民提这个要求,无异于变相地拒绝了他。

    看来金盛家纺厂这笔供纱单子,是做不成了。

    洪刚微微垂下面颊,一言不发,沉默了下来,似在思虑。

    这时,吴娜和金安民两口子也非常默契地屏息凝气,不再多言一语。

    包厢里安静了片刻后,洪刚突然起身,说道:“金总,你和娜娜稍坐,我去个洗手间。”

    金安民轻轻嗯了一声,嘴角微微一扬,他知道上厕所是假,估计是到外头打电话,向领导请示去了。

    陆远见洪刚出了包间,也赶紧起来,对金安民两口子说道:“洗手间地滑,我去看着点洪哥。”

    说完,他便追出了包间。

    ……

    饭店吧台前。

    洪刚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找出了郑一鸣家的座机号码,准备给郑一鸣打电话,汇报请示一下。

    陆远虽然没手机,但认得洪刚手里这款诺基亚8250,去年才上市的,要两千多块。凭自己一个月八百的试用工资,要不吃不喝攒上三个月,才能买得起。

    洪刚还是有钱人啊。

    不过洪刚好像没有用手机打过去的意思,找出郑一鸣家里的号码后,他跟饭店前台借了座机,准备拨号过去。

    抠啊。

    陆远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上去对洪刚说道:“洪哥,你发现没,刚才金总和他老婆一唱一和的……”

    洪刚本来还想问你怎么也出来了,但听陆远这么一说,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开始他的确是被吴娜给感动了,都不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了,还这么仗义帮忙,拼命吹枕头风。后来他们夫妻一唱一和的,他才看出端倪来, 敢情儿这两口子是套路自己啊。

    陆远不说还好,一说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臊得慌。

    不过他嘴上还是说道:“管他们是不是一唱一和,现在要紧的是拿下这笔单子,给咱们二科一个开门红。一年20吨40支棉纱的量,放到一科那边都算大单子了。”

    “可他要求低于市价20%啊,这能行?”陆远问道。

    洪刚瞪了他一眼,柜台上的座机努了努嘴,说道:“没看我在跟郑科长请示呢吗?”

    “洪哥,我觉得先不忙着请示汇报。”

    陆远把洪刚拿在手里的听筒放回了原位,笑着说道:“刚才金总这话里透着毛病,我觉得这20吨40支棉纱,咱们不用降价,他兴许也会买。”

    “你是痴人说梦呢吧?”洪刚觉得陆远此时此刻这张脸特别欠揍,老子都急得火上房了,你还有心思跟我在这儿逗闷子呢。
………………………………

第008章 陆远的分析

    最后,洪刚还是没向科长郑一鸣汇报请示。

    不过不是因为听了陆远的建议,而是他打了郑科长家里电话没人接,领导不在家。

    回到雅间后,洪刚顾左右而言他,有意回避价格这个话题,跟金安民聊起了家纺行业。金安民是老业务出身,当然看出了里头的端倪,他看了看表,说还约了几个同行在城西那边喝茶,要先走一步,他让妻子吴娜多呆一会儿,跟洪刚叙叙旧。

    洪刚知道金安民这是以退为进,嘴巴说是跟同行喝茶,鬼知道是干什么去,说白了就是表达态度的一个托词罢了。言下之意无非就是既然没谈妥,那就先不浪费时间了。留下妻子吴娜跟洪刚老同事叙旧,也不失礼数。

    洪刚和陆远把金安民送到包厢门口,洪刚握着金安民的手说道,“这次来得也匆忙,没准备些棉纱样品。下次,下次我们带上我们杭三棉厂的40支棉,去金盛家纺拜访金总,也让金总看看我们的棉纱质量。”

    他说这话无非就是留个钩子,为下次继续跟进这笔业务做个伏笔。

    陆远听着暗暗点头,洪刚说话做事还真挺心细的,这顿酒没白来,学到东西了。

    金安民笑着点头称好,洪刚还是热情地让陆远帮忙送金安民到饭店门口。

    等陆远送完金安民回来包间,洪刚和吴娜已经聊嗨了,聊着当年他们歌舞厅的往事,尤其是吴娜,一说起以前在团里的往事,感慨连连,显然十分怀念以前在歌舞团当台柱子的时光。

    陆远坐一旁也插不上话,简直无聊,有点煎熬,

    一直聊到了八点多,洪刚才去买了单。

    洪刚开好了发~票,又把吴娜送上了出租车,才跟陆远离开了饭店。

    他跟陆远一样,都是住在杭三棉厂的家属楼二区,十九队饭馆离杭三棉厂不远,慢慢遛着弯也能到家。所以,他俩没有打车,而是从十九队饭馆走着往回走的,在路上洪刚问了陆远,为啥刚才说即使不降价,金安民兴许也能要那20吨的细支纱。

    陆远跟洪刚分析,金安民在酒桌上说过,金盛家纺厂最近在扩充厂房,扩招纺工,接下来开辟和投入家纺四件套这个市场。陆远猜测他要的那20吨40支纱,就是金盛家纺厂专门用来生产家纺四件套的棉纱原料。这些日子他在科室里做了不少功课,其中就了解到,现阶段市面上卖得最好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棉纱原料的规格都是40支纱标准,这样的细支纱,织出来的纺品质地轻薄,柔软,很受市场欢迎。

    他推测,有可能是一直给金盛家纺厂供棉纱原料的私营厂家,一直都是生产粗支纱为主,并不生产细支纱。像40支纱这种标准的细支纱,除了对棉花的要求高之外,还有机器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