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青年时代-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心虚!”冯楠联想到林岑的状态,又继续加了加火力:“怎么样?王'教授'喜获千金,来来采访一下什么感受?”
“开心啊,挺好!”王鲲脸上浮现出自然的喜悦神采,他转头对冯楠和李峰说:“你们要好好努力啊,我们家这个招商银行等待建设银行前来投资!”
冯楠切了一声,嘟囔了一句:“你们家这个状态就不对。”
李峰倒好像很有经验,他拍拍王鲲的背,说到:“没什么事儿,多让让,以和为贵。”
也不知是什么地方戳中了王鲲,他的伪装像挨了一盆水,从头到脚都留下了狼狈的痕迹。他一向板正的身躯突然塌了下来,有些郑重的跟李峰说了声谢谢。
………………………………
第4章 幸福裂缝
下了地库,冯楠没好气的问质问李峰:“你们两个狼狈为奸的,打的什么暗语呢?”
“什么叫狼狈为奸?用词不准确,最多也就是个感同身受。”李峰把他们娘俩在车后排安顿好,又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道:“一朝添丁深似海,从此和谐是路人。”
车子发动以后,李峰又把自己怎么碰到的王鲲,怎么跟王鲲聊的给冯楠捋了一遍,冯楠终于摸了个大概:
李峰和李小满被“赶”出病房以后,李小满嚷嚷着要看小宝宝。李峰凭着记忆带他寻到了医院的新生儿护理间。王鲲正好在等孩子。
原来林母知道女儿吃不得苦,也舍不得她遭罪。早早的就联系好了最好的产科一把刀和麻醉师,打算则一良辰吉日把孩子剖出来。但林岑自己并没有笃定是顺还是剖。毕竟育儿书籍看得多了也都知道顺产对孩子的好处。昨天林岑住进病房后,一家人就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来是一场讨论,结果最后变成了争执:
林母责怪女儿想顺不早说,害的自己托关系找人又欠下一堆人情;
林父责怪他们小两口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何等大事临到头了还要商量;
林岑气得从床上腾的一下站下来,准备出去吹风透气。结果动作太大,羊水竟然破了,不生也得生了。生到一半羊水值过低,又零时拉出去剖腹。
折腾来折腾去,搞得林岑筋疲力尽,好不容易生完了,觉得可以安生了。
林父又因为亲家竟然到现在都没来个人,大发雷霆,骂的王鲲颜面扫地。给林岑委屈的嚎啕大哭。
冯楠听得一顿咋舌,直说林岑受委屈了,过两天等她元气恢复了再去找她,好好宽慰宽慰她。
林岑和王鲲同为A市最好的大学的研究生,两人谈恋爱的时候,冯楠已经上班了。每天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早已过了那个充当林岑恋爱挡箭牌的时候。与那些被她的灯泡光闪瞎而不得不用奶茶劝退她的那些林前男友们,冯楠跟王鲲的熟悉程度是比较低的。但王鲲和李峰还比较投缘,两个人常能聊到一块儿去。
林父刚开始知道这段恋爱的时候非常不满,大发雷霆直接跟林岑动了手。甚至忽视林岑有了男朋友的事实,给她介绍了一组重量级相亲男嘉宾:比如**医院心外大夫、比如市委第几秘书、比如刑警大队警官大大等等,企图把她掰回林父设定好的轨道上。无奈林岑就是铁了心了,熬到林父彻底退下来以后,这些介绍也就消停了。再加上女儿岁数也上来了,只好被动接受了。
王鲲虽然自己很努力,留校任教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基本界定。但当林父提出婚房要置在A市知名的高档小区的时候,王鲲还是冒了一身冷汗。
想当年,王鲲父母本都端着体制内的铁饭碗,却因为违反了计划生育制度,限制了自身职业的发展。生下王鲲以后,王母郭兰就退了下来,专心抚养两个孩子。说来也是命苦,王父一个人挣工资,四个人吃饭,本就吃紧。王鲲十几岁的时候王父竟患病去世了。整个家庭的担子都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郭阿姨后来就靠着会计行业的老本领给别人代账,一个人把两个孩子都拉扯大了。想来那些年也是一把辛酸泪。好在孩子们都还争气,大女儿王蕾和王鲲一样也是高校教师,现在杭州一所高职院校任教,家庭和睦,生了一个男孩,跟李小满差不多大。
面对林家的这个要求,郭阿姨爱子心切,做主卖掉了省会老家的老房子,但也只够支付首付装个修。最终他们的婚房,林岑的父母出了大部头,从此王鲲的家庭地位也就落定下来。
再一次,生活完美印证了资本论中的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今恐怕郭阿姨正在从杭州赶过来的路上。冯楠想象了林父林母大战郭兰女士的场面,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下车以后,冯楠脑袋像转过弯儿来一样,突然跟李峰说:“你刚刚说感同身受?”
李峰情商再低也觉察到了杀气,求生欲满满的回了一句:“我语文不好,乱用成语。”
抱着孩子就跑,冯楠跟在后面猛戳他的后脊背,提醒他说话要当心。
回到家,一进门就能看到玄关上挂着的一幅冯楠外公的书法作品——蝇头小楷的《离骚》,除了这一幅,屋子里还有很多副书画作品,来自冯楠的父母辈的好些个亲戚,凸显出了家里的书香气息。此时,冯母童英杰正在做午饭。电视机开着,冯父冯兆华正坐在沙发上在看海峡两岸的新闻节目。
冯家在市里的这所房子,是冯楠刚上大学那会儿回迁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周边配套成熟,人气足、生活方便。只是不算A市的核心区域,周边虽然也有学校,但都不是名校。公立幼儿园是靠不上了,冯楠盯着隔壁一个小区的双语私立,据说还是一个不错的幼儿园。
李峰进门以后和岳父母打招呼,老两口很客套的回应了一下。李小满一看电视开着,就爬到冯兆华身上,嚷嚷着:“我要看熊大熊二。”
冯父抱着宝贝外孙,很自然的开始调台,嘴里说着:“好,给我们小满找熊大熊二。”
李峰立在沙发旁边说:“哎,小满不要看电视,来跟爸爸玩。”
孩子仿佛没有听到李峰的话,半躺在外公身上,眼睛只管盯着电视,目光随着冯父遥控器的搜索箭头动来动去。一会,动画片的音乐响起来,李小满两个小手拍起来,开心得咯咯笑。
冯楠换好衣服,也加入了看电视的大军。她屁股刚坐到沙发上,就听到李峰站着说:“孩子要少看点电视,对眼睛不好。”
冯楠一边扭头揣摩他的神色,一边往自己嘴里塞了一块饼干,假模假式的对李小满吼道:“小满只能看十五分钟哈!爸爸和妈妈监督。”
二十分钟后,冯母宣布可以吃午饭了。李小满还不愿意关上电视机。于是冯母端着饭碗准备过来给李小满喂饭。冯楠一看势头不妙,眼疾手快,迅速夺下遥控器关上电视。对着李小满说:“小满说话要算话,都超时了,赶紧去吃饭。”
孩子还算乖,并没有说什么,很习惯的爬到自己的餐椅上坐好。
外婆给他准备的饭菜真是足够精心,蔬菜是剪碎的,米饭是整锅最软的,李小满爱吃肉,外婆就给准备了两颗大大的肉丸子。
一年前,李小满2岁的时候,冯楠给他买了这个可以升降的儿童餐椅。说是要开始训练孩子自己吃饭了。如今一年过去了,冯母还是习惯一口一口喂孩子,说是怕饭凉了,她来喂还能吃的多点儿。
李峰对此意见最大,跟冯父掰扯道理:说孩子两岁这个时间段正适合学习自己吃饭,他自己动手才有兴趣,自己家弟弟的孩子早就开始自己吃饭了。
冯父启动特殊年代练就的辩论本领,怒怼道:吃饭还用学?一岁的时候你们说要让他学走路,走路还要学?现在的商人们就赚你们这些半吊子的钱!什么吃饭自己学,不就是要卖个破板凳给你们嘛。冤枉钱花就花了,孩子可不能跟着受罪。我们带,现在就是喂。你有本事自己带走!
整的冯楠当了半个月肉夹馍,两边好话说尽这才缓和。
现在冯楠一看到童英杰拿着碗站在李小满旁边,就觉得如芒在背。她轻声跟童英杰说:“小满自己吃,自己吃。”
但冯母并没有像得了令一样让开,一边说:“他是自己吃啊!”一边把自己勺子里的饭菜结结实实的往李小满嘴里塞了一口。
冯楠只能递眼神给李峰,李峰收到了她的讯号,还算靠谱,席间忍着未发一言。
如果说幸福的周末团聚时光,有哪一刻最不幸福。冯楠一定要说:唯有中饭和晚饭,不可直视也。
………………………………
第5章 好友相聚
好在晚餐有约,冯楠的心理压力小了一些。
他们抵达餐厅的时候,陈志远一家已经到了。他们的小女儿坐在推车里,手里拿着一个粉红豹的摇铃。远远的见了,两家人都亲切的招手打招呼。两位男士点餐,女士闲聊起来。
冯楠观察,陈志远好像是又胖了,朱睿倒是一直都没变,身材保持的很好,好身段配上清雅的装扮,只想说一个字:赞!
两个小男孩先打了招呼:
“小满弟弟好!”
“兜兜哥哥好!”
兜兜转身跟朱睿说:“妈妈,她还喊我的小名。”
“怎么了呀?”冯楠蹲在两个孩子中间,问道:“不能喊你小名了呀?你不也喊我们小名嘛?”
“我不知道小满弟弟的大名字。”
朱睿坐在位子上,先告诉儿子:“小满叫李均昊,你忘记了么?”一边又招呼冯楠坐下,说:“突然说要当男子汉,不许我们喊他小名字了。”
冯楠笑了,摸摸兜兜的脸说:“知道啦知道啦,那下次我们李均昊也喊我们陈方隅——方隅哥哥。好不好呀?”
冯楠拉过童车,跟小宝宝也打了招呼,问道朱睿:“你们家这个小的大名叫什么?”
“我妹妹叫陈音希。她还叫安安。”陈方隅抢话道。
“噢噢,”冯楠搂着陈方隅,看着朱睿笑道;“长大好多了。你们怎么样啊?”
“还行。你们呢?”
“也还行。”冯楠逗逗安安,又补了一句:“比不得你们啊,这都儿女双全了。”
朱睿一边笑一边下意识的摇头,说:“你是不想生。”
“哈哈,被你看穿了,我是不想生,看别人的孩子喜欢,说句实话,自己带肯定累死。听李峰说,你要回来了?”
“嗯。”朱睿下巴扬向陈方隅的方向,说:“他明年不就上小学了嘛。要回来了,提前适应。”
“嗯嗯,”冯楠打开服务员送上来的橙汁,给每个人的杯子都满上,说:“你们那个学区房能上树人的小学和初中吧?高中再一直升,全国重点,一步到位,多好!”
李峰碰了碰冯楠,问她还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你们点了孩子们爱吃的没?”
“点啦点啦,我点了烤鸡翅、菠萝炒饭、薯条糖排,面包冰激凌。”
“那行了,那就这样呗。”冯楠举起桌上的饮料,说到:“来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吧。热烈欢迎北京吃霾人士归来。干杯干杯。”
叮叮当当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又欢乐。在一群工科人士中,冯楠一点点三脚猫的社交功夫,总是能发挥出降龙十八掌的功力来。
李峰问道:“还回原单位?”
朱睿点点头,说道:“现在欢迎啊,你应该也看到他们招聘发的那个回家计划的海报了吧?”
“薪资怎么样?比在北京?”
“不怎么样。砍半吧。但比我们当年走的时候还是要高出不少。在这个城市月薪给到五位数也不容易了。”
李峰点点头,跟陈志远说:“看来你短期还是回不来啊。那你妈妈再跟着回这边?”
陈志远扬起眉毛摇摇头,说:“丈母娘接班啦。”
冯楠心领神会,理解的点点头:“那好的很呀。”
如今这世道真的是变了,也催生出了一句童谣,哦不,是一句顺口溜:
“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爸爸回家就上网。”
由谁来帮着带孩子,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关联。职业女性又要兼顾家庭又要保住职场地位,光靠自己带娃不现实,这时候捆绑老一辈是必然。捆谁呢?婆婆不合适,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捆亲妈成为了最优选择,尤其是城里的独生女。
工作时间段满小区溜娃的时髦阿姨们,大部分都是外婆。她们心疼女儿,纵然累点,只要女儿不吃亏就成了。
朱睿和冯楠、林岑不同。她出生在安徽桐城的县郊村,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弟弟。冯楠记得朱睿的妈妈一直都在安徽老家给自己的弟弟带孩子,所以之前一直都是陈志远的爸妈过来帮忙。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冯楠倒还挺有心八卦一下,朱睿是怎么把公婆请走,把亲妈拽来的。
但她跟朱睿的关系,到底和跟林岑不一样。只好把八卦的心深深的咽回肚子里。
孩子们看到烤鸡翅和炸薯条就兴奋,但朱睿不允许陈方隅多吃,给了他一块鸡翅几根薯条,另给他盛了米饭夹了蔬菜来吃。李小满则一手一个鸡翅啃得那叫一个香。
冯楠看陈方隅虽然小,但吃饭吃的规规矩矩,一手扶着碗一手拿着勺子,桌面很干净。她突然想起李峰的吃饭训练说。虽说她也给冯父洗了脑,觉得吃饭没必要学,但老母亲之间最大的杀手锏是:别人家的孩子,她突然又焦虑起来,问道:“陈方隅吃饭好规矩啊,你们几岁训练他的啊?”
朱睿想了想说:“一岁多吧,他从小自己吃饭。”
“这么小啊,”冯楠感觉自己的胃口都下去了,出神之际又撞上李峰的眼神,连忙强打精神,不想露出怯态,嘉许道:“真好,真棒!”
李峰并没有放过她,直接说道:“我们家到现在还是在喂,你看看这吃的。”
李小满真是太配合父亲了,满脸,满手,满桌,满身都是食物的痕迹,低头一看地上也是。冯楠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给李小满收拾。
朱睿说:“现在让他自己吃,慢慢就好了。”
李峰抢话道:“搞不了,我们家……哎呦。”冯楠趁在地上收拾的时候,用叉子狠狠的戳了李峰的小腿,痛的他呼喊出来。自己则从桌子下面钻出来说:“不小心,戳到他了,嘿嘿嘿嘿。”
陈志远倒是货真价实的满不在乎,说道:“小孩子嘛,吃饭漏太正常了。我妈也喂孩子,慢慢就好了。没啥好上头的。”
正在陈志远,冯楠,李峰一起打哈哈的时候,朱睿突然沉沉的接了一句:“不要轻易就被老一辈干扰,这是原则问题。”
冯楠分明看到陈志远磕巴了一下,然后见他皱皱鼻子,端起饮料跟他们夫妇俩交待:“我呢不比峰子,每周都能回家。估计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这俩孩子一美女,以后还就请你们多帮衬帮衬了。”
冯楠一听,豪气的干完了一杯可乐,忍住嗝重重的点了头。放下杯子,看到朱睿的神态,心想:这真是多虑了,就你们家这位娘娘,我罩她?她能罩一百个我。
………………………………
第6章 孩子的眼泪
人类对于幸福的时光总有错觉,会认为它比寻常时间走的快一些。
细细算起来,李峰在家是待不满48个小时的,算上路上接送的时间,冯楠给出了44小时36分钟的半精确数字。
每周日吃完晚饭,李峰就要从家出发,去赶晚上七点多的高铁,大约十点到上海站,再倒腾上地铁十一号线回到公寓,已是接近凌晨。李峰绝不是个例,像他这样的人在长三角一带如同一个又一个候鸟的集群,有规律的两地迁徙。有的每半个月迁徙一次,有的每周迁徙一次,更有甚者能承受住每日往返的疲累,只为一点儿生活中确定的知觉与幸福。
所谓邻居决定自己的幸福指数,看看别人,李峰觉得自己每周这样来回完全算不得事儿,尽管随着年龄的上涨,他经常会以肉体可感的方式察觉到疲累代谢期的逐步延长。
这天,冯楠照例送李峰赶车,但却因为李小满遏制不住的流泪,改变了这项“一家三口,站前挥手”的例行活动。
李峰刚下车,李小满就带着哭腔大声:“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冯楠从驾驶位一回头,看到儿子大大的眼睛里面已经蓄上了即将破堤的眼泪,自从孩子可以坐车里的幼童安全座椅以后,车站送行冯楠都会带着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哭。冯楠有些心疼,努力伸手够到儿子的膝盖,拍拍说:“哦哦哦,爸爸下周就回来了呀。”
李峰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本已下了车,慌急慌忙又坐了回来。李小满被困在安全座椅上,只能努力把头往爸爸怀里扎,李峰眼睛有点儿泛红,但还是故作开朗的拍着李小满说:“哎呦嚯嚯,爸爸下周就回来。”
李小满丝毫没有被安慰到,泪水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吧嗒吧嗒往下掉,一边哭一边大声问:“几天?!”
“不哭不哭,下周爸爸就回来了啊。”李峰加大力气的揉着儿子的小胳膊。
高铁送站口不能停车过久,冯楠被后面的司机嘀嘀了好几次,她有些着急的说:“这里不能停车。”
李峰只好亲亲儿子,重新打开车门,李小满又急又伤心汗都冒出来了,大喊着:“爸爸,你说几天啊?!”
李峰伸出一只手笨拙的比划着说:“五天,五天爸爸就回来。”
“你四天半就要回来!”李小满抽泣着命令道。
“好好!”李峰应和着。
冯楠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落下车窗跟李峰说:“哎呀,你不能骗他。我来跟他说,你快进去,我们走了。”
说罢,她打灯鸣笛顺着拥堵缓缓驶远。
李峰目送他们离开,只觉得心头一口气堵着不顺畅,重重的叹了出来。
冯楠评价李小满是个特别可人疼的孩子,刨去他出生前两个月,余下哭的次数手加脚的指头是肯定能数的过来的。打针啊,摔倒啊都不会哭。但哭起来会让人受不了。
冯楠常常心想自己是不是怀他的时候看了什么日韩偶像剧了?怎么孩子出生自带虐心剧属性,与同龄的孩子不同,他从不嚎啕大哭,酷爱发呆式垂泪法,辅以忍着泪水哭腔问话的绝技,搞得大人们都要跟着动容起来。
“满满啊,妈妈给你放‘冬眠假期刚刚结束还有些糊涂’听好不好呀?”冯楠一边开着车,一边打开手机的音乐播放器熟练的找到自建歌单。
“爸爸为什么要走?”李小满瘪着嘴巴嫩嫩的问。
“爸爸要去上班呀。”
“是不是每个爸爸都走?”
“那不是的。我们爸爸上班的地方远呀。”
“爸爸为什么上班的地方远?”
“因为爸爸要去挣更多的钱,要给小满买好多好多的恐龙和小汽车呀。”
李小满伸出两个两只胖乎乎的小爪子在脸上从上到下扒拉了两把,说:“我不要恐龙和小汽车。爸爸为什么要走?”
冯楠从后视镜里面看着儿子水光锃亮的眼睛和红扑扑的脸,也没什么耐心再跟儿子重复解释,撅起嘴巴隔空亲亲儿子,念叨着:“哦呦,我们满满哭累了是不是?心嘞~一会到家妈妈抱着睡觉觉,好不好。爸爸妈妈都爱你,么么。”
还没到家李小满就累的自己睡着了,冯楠把他抱回家。瞧见孩子满脸的泪渍,冯父一边给孩子铺床盖被,一边说她不懂事,走就走送什么送?!出门打个车不就行了嘛。小两口要卿卿我我的带着孩子干嘛?!孩子跟着你们哪儿有什么好!
挨了数落的冯楠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手机嗡嗡的震了一下,她掏出来一瞧,是李峰发来的微信:
“到家了吧?孩子长大了,知道舍不得我了。孩子还是要尽快跟我们在一起。”
她疲惫的把手机翻过去,闭上了眼睛,心里怒吼着:
“尽快尽快,你倒是安排好啊!空口说白话顶个屁用。”
然后她双脚一蹬,踢飞了拖鞋以后,翻身把头闷在被子里扑腾着手脚发泄,冯母听到屋子里的动静,在门口探头问:“你干嘛呢?”
“……健身。”冯楠的腿悬在半空,发出闷声闷气的回答。
冯母不理解的甩甩手里给李小满换下来的衣服,看了两眼就走了。
冯楠又翻过身来,对着天花板发了一会呆,给李峰的微信回了三个经典的挖鼻孔的表情。
打开闺蜜林岑的微信,给她留了言:“怎么样?今天感觉好点儿没?你通气了么?”
发完正要放下手机,没想到收到了林岑的秒回信息:
“啊,我快要疯了,二马,你快来救救我!”
冯楠蹭的一下坐起来,双目炯炯有神,双手左右开工,与林岑摆起龙门阵来。
如同冯楠料想的一样,林岑的婆婆昨天下午终于赶到了医院,没想到的是她手里还牵了个小男娃。
邵老师当时就甩了脸子,说到:“亲家,你这大老远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