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真的是捡漏王-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感觉到,下边好像有冰冷的风,扑面而来。

    那风很微弱,也并不污浊。

    看来,这密道修建的时候,是有通风设备的。进出密道,并不会因为深处地下而造成缺氧窒息的情况。

    估计,当年爷爷奶奶修建这条密道的时候,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爸,下边有风,没事的。”

    张易分神,提醒了一句。

    自然也是为了不让父亲担心。

    密道非常狭窄,只能够容一人通过。

    而且,张易这种身高,还需要低着头才能够下去。地面墙壁上,都砌着青砖,密道里也非常的整洁,灰尘粉尘都极少。

    沿着这个方向,斜向下。

    张易走的慢,大约走了有几分钟。

    而后,密道又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折了过去。

    大约应该是后院的方向,这一段台阶,相对是比较平缓的。

    这段,走了两分钟。

    终于。

    前边出现了一个门洞。

    从门洞穿过去,空间变大,就可以站立起来了。

    而张易手机上的手电筒,最先照到的,就是前边的一块儿正方体的石头。非常规整,也没有纹路,别的好像什么都没有。

    这个地下密道,到这里为止。

    旁边墙壁上,也没有别的密道。

    全都是用青砖砌成的,看起来也非常的结实。

    顶上,以青砖以螺旋的方式砌成,青砖里白碱析出,手机光线打在上边,看起来像是天空中的繁星点点。

    张易去过洛城的古墓博物馆,见过真实古墓内部的结构,说真的,跟这个结构没什么区别。

    这个存放“石头”的地方,真的很像个墓穴。

    这是张易的第一感觉。

    幸亏这块石头,是正方形的,而且,也不算大。

    如果,这石头做成一头大一头小的那种,顶部再加一些弧度,这里恐怕真的就成一个古墓了。

    这时。

    张国山也下来了。

    他下来之前,把后院的几个门都给关上了。

    墨兰房间的门,也从里边闩上,以防有人闯进来。

    所以,他下来的比较晚。

    张易走向那块石头,看着它。

    随即。

    脑海之中传来那个声音。

    “方圆一华里之内至宝,已经寻得。”

    没有错,张易的确是受了这块石头的指引,才来到了这个地方。

    张易记得,在上次能力变化之后,张易的寻宝能力,除了范围增加之外,还附带了直接鉴定的能力。

    接下来。

    张易的脑海中,应该会传来“请问是否鉴定?”的声音。

    本来就比较好奇,张易就等着鉴定的声音。

    可是。

    没有下文了。

    张易盯着那石匣子,甚至,走近了两步。

    依然没有鉴定。

    什么情况?

    难道说,寻宝的能力又退化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想着这个的时候,张国山问。

    “小易。这个地方,看起来怎么像是个墓呢?”

    “我也这么觉得。”

    张易回答。

    一边回答,张易一边还在想。

    寻宝的能力,没有直接鉴定这块石头,难道说,这块石头也是无法鉴定的?

    所以。

    张易走过去之后。

    近距离把手机的光线打上去,张国山也过来,仔细地看这块石头。

    石头看起来应该是那种硬度较低的青石,雕刻打磨起来,比较方便。古代的地板,石棺,墓碑什么的,经常用这种石头。

    说真的。

    这块石头看起来,真没什么特别的。

    光素无纹,打磨的很精细。

    最奇怪的是,没有盖子,看起来,好像也不是个石匣子。这么看着,就好像是一块儿完整的方形石头,放在这个桌面上一样。

    既然搞不懂,那就老方法。

    鉴定一下试试。

    张国山上下观察着石台上的这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

    而张易则伸手触碰到了它。

    方青石冰凉,甚至有些刺骨。

    “请问是否鉴定?”


………………………………

第四百二十三章 青铜器?

    脑海中的声音果然传来了。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民国时期青石匣子。”

    听到这个,张易不由得疑惑,居然能鉴定?

    不是实心的,是个石匣子?

    “此青石匣子,光素无纹,打磨做工细腻。底部开口,中空,方便存放保护其他器物。是为民国时期的青石匣子真品。”

    果然。

    鉴定还是很有效果的。

    怪不得看不到上边的盖子,原来,这石匣子是底部开口的。就像是一个罩子,罩住了里边的东西。

    这个设计,倒是巧妙。

    直接看上去,跟一块儿正方形的大石头,没什么区别。

    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下边开口。

    因为,这底下的石台面,和这块儿青石契合的非常好,几乎没什么缝隙。

    “爸,我知道了,这东西,中空的,咱们把这个石匣子抬起来。”

    “东西,肯定在石匣子里边。”

    张国山一挑眉毛,一边和张易抬石匣子,一边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

    张易伸手,敲了敲。

    中空的和实心的是有区别的,虽然这石壁比较厚,但,仔细辨认,是有不同的。

    “怪不得你爷爷一定要让你来,看来,你跟这里的东西有缘啊!如果不是你,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找到这里。”

    张国山不由得感慨道。

    不过,对此他也没有过多纠结。

    随即。

    两人抬起石匣子。

    里边的东西,也露了出来。

    这石匣子是非常重的,两人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一边。

    而那石台上剩下的。

    是……

    说真的,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

    总之。

    应该是青铜器。

    它整体上,大致也是个正方体的。

    看来,外边的那个底部开口的青石匣子,应该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

    以商周事情的器物,最为精美。

    实际上,青铜器所用的材质,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合金铜。纯铜,加入锡和铅等制成的合金铜。

    铜锈,为青绿色。

    不同的历史时期,纹饰特征都有一定的区别,器物的造型,也都各有特点。这些,一般都可作为青铜器的鉴定断代标准来使用。

    这第一眼看上去,张易根本不认识,这到底是什么器物。

    因为,以前从未见过。

    正方体,但因为上边有纹路,看起来,又不是那么规则的。

    纹路,也不是常见的螭龙纹,夔龙纹,也不是那种云纹谷纹,说不清楚,那些应该算是什么纹路。

    总之,有那么一些怪异。

    那种感觉,就是像是看到川蜀地区三星堆遗址,那些怪异的青铜像,给人带来的既视感是一样的。

    当然,这件青铜器,在风格上与三星堆,也并不相同。

    只是,都带有那种说不出的,诡异的感觉。

    张易伸手过去,轻轻触碰。

    准备鉴定一下。

    看有没有结果。

    不过。

    结果一样是,无法鉴定。

    跟他想象中是一样的,石匣子能鉴定,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寻宝能力找到的东西。寻宝找到的,是这个奇怪的青铜器。

    当时,寻宝能力之后,没有直接鉴定。

    此时。

    无法鉴定,倒也在张易的意料之内。

    张易的父亲,也是从事古董行业的,张易以前了解很少,但是,后来陈叔和彭专家都提到过,张国山的眼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张易是搞不懂这个青铜器,又鉴定不了,他只好问。

    “爸,你觉得,这是个什么?”

    张国山蹲下来,已然在仔细观察。

    张易问完。

    张国山微微叹息了一下。

    “小易,说真的,我也没见过这种青铜器啊!从氧化的情况,还有着青铜的材质来看,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期。”

    “但是,商周时期的,好像没见过这种器物。”

    话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继续说。

    “商朝晚期,到西周中期,倒是有一种酒器,是方形的,跟这个稍微有那么一些类似。那种青铜酒器,叫做方彝。只是,方彝的上边,有个盖子,那盖子的造型各有不同,一般都是类似于屋顶一样的斜坡形状。”

    张易微微点头。

    “爸,你说的方彝,我听说过。之前,香江的拍卖会上,曾经拍出过一尊,成交价1200多万,中规中矩。”

    “跟这个青铜器相比,那个就只是一个盛酒器而已。我爷爷奶奶这么重视,这应该不是盛酒器吧?”

    张易刚才拿了一下,这个青铜器,非常厚重。

    就好像,里边是实心的一样。

    即便不是实心,也是外壁比较厚重的那种青铜器。

    如果是盛酒用的器物,应该不必做成这样的。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爷爷奶奶如此重视,专门放在这个地方,这个现在真的很难猜测。

    张易爷爷的遗书里边,所有的线索,最终指向的,肯定就是这个奇怪的青铜器了。

    另外。

    寻宝之力,最终也指向了这里。

    外边奶奶那屋子里,比方彝值钱的东西更多,寻宝的能力,该选那里的东西才是。选了这个青铜器,也足以说明,它的特别之处。

    “小易,你过来看。”

    “这青铜器的纹路缝隙里边,好像还有非常细小的缝隙。”

    张国山一直在观察这个青铜器,此时,他倒是有所发现。

    听到这个,张易也凑了过去。

    仔细地看。

    也的确如张易的父亲所说,这青铜器的诡异纹路之间,有着细如发丝一样的纹路,或者说,是凹槽。

    而且,这些细微的凹槽,看起来也都是非常规整,而且非常有规律的。

    “爸,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路,能细微到这种地步吗?”

    张易问道。

    “不能!”

    张国山没有犹豫,直接否定。

    因为,这种细微规整的纹路,非常深,几乎已经用精密来形容了。

    在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

    “那这件青铜器,岂不是时代特征紊乱?”

    时代特征紊乱,一种是后仿,一种是赝品。

    能被张易的爷爷奶奶这么重视,又是寻宝的答案,想必,这件青铜器,肯定不会是以上这两种情况。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谈个生意

    张易爷爷奶奶留下的东西,已经找到了。

    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弄清楚,这件奇怪的青铜器,到底是什么。

    既然它被专门保护了起来,便已说明这尊青铜器的重要性了。

    只可惜。

    张易的爷爷奶奶都已经去世。

    无法从他们那里,得知有关这件青铜器的更多线索。

    最奇怪的是。

    就连张易的鉴定能力,在面对这件青铜器的时候,也是无法鉴定的。也不知道,在将来鉴定能力继续提升之后,是否能够鉴定?

    之后。

    张国山蹲下来,盯着那青铜器,继续研究了一阵子。

    甚至。

    对那些凸起的纹路上,摁了几下。

    还是没什么动静。

    这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个青铜盒子,说不定,青铜盒子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但,前提是有办法打开这个盒子,才能看到里边的东西。

    张国山左右尝试了好几下。

    这个青铜器,是打不开的。

    接下来。

    两人甚至将这个青铜器,给抬起来,翻了过来。

    想看一下,如果是青铜盒子的话,会不会那开口和外边的石匣子一样,是从底下开口的。

    此时。

    两人分立一边。

    分别扣紧盒子上,两边凸起的地方。

    “小易,咱们一块儿!”

    张国山提醒了一下,张易也是微微点头。

    两人同时使劲儿。

    可是,却发现这个长宽高差不多有一米的青铜器,是纹丝不动。就好像长在下边的石台上一样,抬不起来。

    如果是个青铜盒子,两人肯定能够抬起来。

    可现在的情况,跟想象中并不一样,这青铜器根本就抬不动。

    “这么重啊!”

    张易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张国山检查青铜器的底部,并没有胶合的情况。

    “难道这东西,是实心的?”

    张国山问了一句。

    这么说来,还真的搞不懂,这青铜器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外边这些纹路,还有哪些非常细的,深入肌理的细小凹槽,这东西,就是个大铜块儿。

    “爸,这样,你照看下那边,我从这边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它给掀起来!”

    双手扣着那些纹路,因为是浅浮雕,着力点非常小,无法百分百的吃力。

    所以。

    倒是可以从底部翻起一边,看一眼底下到底是什么情况也行。

    张国山点头。

    张易直接撸起了袖子。

    找到相对有利的着力点,深吸一口气。

    开始准备,把这青铜器的一边,给抬起来。

    心中暗道一二三。

    张易的手上,开始发力。

    果然。

    这种方法是可以的。

    青铜器的一边,一点点离开了下边的石台。

    等到这边距离石台有三四厘米的时候,张易双手,往底下一滑。整个左右手,就紧紧地扣住了青铜器的底部。

    只不过。

    这一幕,看起来有些惊险。

    让张国山心都提起来了。

    毕竟。

    如果往下那一下,没有能够承受住这个青铜器的重量,砸下去,左右手恐怕是要废掉的!

    看张易稳住,张国山才说。

    “小易,你小心点儿!”

    张易点头示意。

    双手继续发力。

    紧紧地咬住牙,终于,这青铜器渐渐地被张易给掀了起来。

    张国山立刻拿出手机,对着下边,拍了一张照片。

    照片拍好,张易感觉,已经到了极限。

    这青铜器,就算是实心的,怎么会这么重?

    张易这么想着。

    然后,他左右手一点点滑出,同样吃力的,把整个青铜器小心翼翼地给放回了原位。放回去的过程,一样困难。

    等青铜器回归原位的时候,张易憋着的一口气,才敢缓缓的吐出去。

    左右手臂,酸困不已。

    张国山把那张照片,给调了出来。

    其实,张易刚才掀起来的时候,也已经大概扫了一眼。

    这个青铜器的底部,和周围是一样的。全都是那种奇怪的纹路,而且,下边也并没有开口,也就说明,这根本不是个青铜盒子。

    “爸,算了,这东西,真搞不懂是什么!”

    张易有些无奈的说道。

    张国山也有些失落的点了点头。

    如果这里放着珍贵的古董,价值上亿或者几个亿的东西,都可以理解。或者,放的是一件出土的东西,这都可以理解。

    可这里偏偏放着这么一个铜块,实在让人费解。

    而且。

    张易的爷爷,也再三强调。

    这件事情必须保密,除了张易父子之外,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这就造成,张易和张国山只能自己调查,不能去询问别人。这种情况下,想要搞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就更加困难了。

    可是,这东西备受重视,偏偏又让人好奇。

    而后。

    拿出手机。

    张易从不同的角度,拍了几张照片。准备等出去之后,找一些书研究一下。

    说不定,这青铜器上奇怪的纹路,可能是某种文字。

    或者,某种文明的图腾?

    当然,这都是瞎猜的,也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姑且试试看。

    拍完照片后。

    父子两人,又重新把那石匣子罩上去。

    便离开了这个地下室。

    密道的门,使用那个青铜锁重新锁上。

    再把黄花梨大柜子,放回原位。

    把墨兰的那张画像,重新挂到墙上去。

    这屋里的一切,恢复如初。

    两人离开这后院。

    锁好门。

    张易那把青铜螭龙造型的钥匙,交给了张国山来保管。

    找了一些技术员,在后院这边,完善了一下监控系统。

    之后。

    又对张家别墅,进行了一次修造。

    这件事情之后。

    完工后。

    已经开春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

    张易母亲何翠的病情,已经好转了很多。

    医院的环境,还是有些压抑。事实上,是不太利于何翠的恢复。

    所以。

    跟医院那边,仔细了解情况后。

    张易的母亲何翠也搬回了张家别墅。当然,医院那边安排人,每周都会到张家别墅,给张易的母亲,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同时。

    还有私人医生轮值。

    照张易所说,张国山留在别墅里,来照顾何翠。

    新的一年开始。

    张易觉得,有件事情,现在该提上日程了!

    所以。

    张易给陈叔,打了个电话。

    “陈叔,帮我谈个生意吧!”


………………………………

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万个为什么

    其实,最近张易也没新增什么生意。

    陈叔有些意外,这时候,要谈什么生意?

    他就问。

    “小易,你说的是,哪个生意?”

    “风铃园,收购下来吧!要不然,咱们在年终大拍上创造的奇迹,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张易这么反问道。

    这件事情,是陈叔没有想到的。

    听到这话,他似乎一下子陷入了震惊之中。

    “小易,你这意思……你是早就这么打算了?”

    “也算是吧,有些事情,水到渠成。既然咱们的根在洛城,又要以古董行业为根基,古玩店少不了,拍卖行更少不了!”

    张易解释道。

    “不对啊,小易,现在合适吗?”

    “什么?”

    “我是说,经过咱们那次创造奇迹,风铃园现在的名气,已经起来了。咱们这个时候收购,估计收购价不会低啊!”

    陈叔这么说。

    收购的价格,肯定与未来的市场走向,有着一定关系的。

    陈叔的担心,自然是合理的。

    不过。

    张易有自己的考虑。

    “陈叔,你忘了一件事,戴风铃现在坐牢了!”

    “而且,现在戴风铃坐牢的事情,都已经传开了。古玩圈子里,都知道她是因为与盗窃博物馆的古董和古董造价案所以才坐牢的!”

    “古董行业,对于极大多数收藏者来说,是投资,投资有风险,但是,谁都不会愿意担这种可能担这种风险的。”

    “大家都忌讳这个。”

    “现在,虽然风铃园名气旺盛,但是,如果不换个老板,风铃园的火爆,肯定都是假象。”

    “对了,陈叔,在风铃园春拍之前,我记得有个年后开门红,小拍,这个拍卖会,差不多还有三天,咱们可以看下效果,再下定论。”

    张易这般解释。

    开门红拍卖会,是风铃园年终拍卖会之后的第一场拍卖会。

    上场年终拍卖会火爆之后。

    一般情况下,这场时隔一个多月的第一场拍卖会,也能够延续火爆态势。

    比不了年终大拍。

    但是,肯定不会遇冷。

    “小易,我终于明白了!”

    “年终大拍上,您都是挂名拍卖的,火爆的背后,其实更多的人记住的是您这位新晋的收藏家,而不是它风铃园。因为,他们拍下来的精品,全都是出自你手!”

    陈叔这么说道。

    张易倒是这么考虑过,当时,的确是为了吞下风铃园,提前做的布局。

    “那成!这几天我去调查一下,到时候,我再拍卖会现场看看!”

    陈叔说道。

    聊完之后,挂了电话。

    其实。

    古玩店那边。

    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

    陈叔的管理才能尽显。

    所以,规章制度完善之后,基本上,陈叔也没那么忙了。

    正好,这件事情,他可以上手。

    像陈叔这种人才,让他闲着,张易觉得太浪费了。

    当然。

    张易到时候,也会为陈叔奉上风铃园的股权合同。

    江姝那边,翡翠珠宝店,事情相对比较多一些。

    另外。

    最近江姝也跟张易提过,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向外地扩展连锁?

    张易觉得是可以的,稳定运营半年,千寻珠宝的名气在本地已经拓展开来。甚至,外地也有人专程到洛城,找千寻珠宝。

    目前。

    这件事情,都在计划之中。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