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真的是捡漏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一般这类东西,大都传承有序,很难流落在普通人的手里。

    即便东西是真的,一般也不会是什么名品,价值可能也不高。

    这鬼市上的这些东西,大部分看起来都不起眼儿。就拿刚才那枚铜炉来说,其实就已经算是个另类之中的另类了。

    要不然,那么漂亮也不会无人问津。

    在哪儿卖,就得有哪儿的风格。如果放在古玩店里,那枚铜炉就容易出手的多。

    不过,话说回来,是一般在这里摆摊的,都是赶趟而没有实体店的。

    逛了一会儿。

    张易便和陈叔分开,各自踅摸。

    在洛城。

    最为出名的一种低温陶器,便是大名鼎鼎的唐三彩。

    所以。

    在鬼市上,唐三彩几乎是最多的,几乎每一个摊位上都有一些。甚至,有的摊位上全都是各类唐三彩器物。

    有不少,不管是真是假,都还带着泥土。

    知道唐三彩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唐三彩几乎没有那种传承有序的,大都是从地底下出土来的。

    所以,沾着土的,更惹人眼。

    在这些器物当中,各种造型都有,侍女俑,武士俑,三彩骆驼,三彩马等等,有不少造型,甚至在小时候的历史书上都见过。

    在1905年,初次在北邙唐代墓葬里发现这种陶器之后,因为其炫丽的三种颜色,被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一经现世,立刻得到了极大的追捧和关注。

    因此。

    在古玩市场上,这种陶器价格飙升,因此,各种仿制品也是层出不穷。

    张易这边,沿街走着。

    一边走,一边看。

    其实,这边地摊上的三彩当中,大部分都是看起来旧,实际上仔细一看,陶胎和三彩釉都很新,而且,那胎土还很细,一看都是现代的东西。

    一些做旧的东西,甚至还能闻到一股药水的味儿,很刺鼻。

    正瞧着的时候。

    他突然瞧见有个人,背着一个很大的迷彩包。

    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

    他一直走到前边,街道比较偏僻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开始摆摊。

    这个人,面色阴沉,看起来有些怪怪的。

    在他打开背包之后,那个背包里也就只拿出了三样东西,就那么摆在了地上。然后,就背靠着墙壁,点上了一颗烟,抽了起来。

    张易觉得奇怪。

    他小心放下手中的物件,走了过去。

    到这人的摊位前,蹲下来。

    仔细查看那三样东西。

    其实,那是四样东西,在其中一个唐三彩瓷盘的里,还放着一块儿金光闪闪的东西。

    没错,就是金砖。

    仔细看,上边还有戳记。

    拿起其中一个唐三彩侍女俑,张易先是闻了闻。

    能够闻到一股浓郁的土腥味儿。

    再看那人叼着烟的右手,虎口上,全都是老茧。背包在一边放着,也能够看到一把铁铲子的铲头露出了一半。

    张易往那边瞅了一眼。

    那人立刻用背包把那个铲头给盖上了。

    盗墓贼?

    如果是出土的东西,这些东西真的几率是很高的。

    除了那块儿金砖之外。

    另外的三样东西,全都是唐三彩。

    一个三彩盘子,一个三彩侍女俑,还有一个是唐三彩马。唐三彩马的造型有些奇特,马的后背上,爬着一只猴子,这肯定是马上封侯的寓意。

    由于造型奇特,所以,张易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唐三彩马上封侯。

    因此,他拿起来,直接使用右手鉴定。

    “请问,是否鉴定?”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唐三彩马上封侯。”

    “在唐三彩陶器之中,马的题材是很常见的,但是,马和猴子结合在一起,形成马上封侯的寓意,却是非常罕见的。”

    “此马的造型,缺乏灵动感健硕的感觉,而猴子的造型,也相对呆板一些。虽然,陶器的胎体和釉都出现了明显的老化痕迹,但仔细观察,这其实都是使用现代药水腐蚀,做旧出来的。做完之后,再埋入土中三到五年,就会给人一种这是出土物的错觉。”

    “因此,此唐三彩马上封侯为现代高仿赝品!”

    说实话,这个结果,出乎张易的意料。

    毕竟,这个人,给人一种盗墓贼的感觉。张易还以为,他手上的东西,是从哪里出土的物件。

    既然如此,另外三个物件也就不用看了,肯定也都是高仿赝品。

    见张易放下了东西,那人倒是从背包里拿出了一支蜡烛,点了起来,放在自己摊位的旁边。

    而他翻动背包的时候,又一次露出了他的那把洛阳铲。

    张易心中暗笑,真差点儿被他骗了。

    这人是在故意演戏!

    没想到,鬼市上还有这种套路,假装盗墓贼,如果不是张易的鉴定右手,恐怕这一趟还真就被骗了。

    当然,鬼市上,如果顾客没说要买,摊主一般也不会问。

    而知道是骗局,但也是愿者上钩,按照鬼市上的规矩,自己知道是赝品,不要买就行了,是不能说出来的。

    所以,张易站起来就走了。

    几步之外,倒是隐约听到那位摊主,微微叹息了一声。

    接下来。

    张易继续踅摸,在一个相对大一些的摊位上,又一次看到了许多唐三彩的器物,跟刚才见的那些,气质都不太一样。

    摊主用的是LED灯,在那种光线的照射下,其中一件蓝釉三彩马,看起来有些不太一样。

    别的瓷器,那灯照上去,都是贼亮贼亮的,而它身上,却反射着一种温润舒服的宝光。

    虽然只是细微的差别,但刚好从张易的那个角度看过去,却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蹲下来。

    张易先是随手看了一些别的东西吗,基本上都不入眼。

    然后。

    他再把那件唐三彩马,拿到了手里。


………………………………

第五十九章 陈叔的“收获”

    这件陶器,上边的蓝釉三彩,都少部分的开片脱落,所以,在胎釉结合部位,看起来显得有些发灰。

    不过,越是这样,越像是真品的特征。

    想到这里,张易果断又用了一次鉴定的机会。

    “请问,是否鉴定?”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唐三彩蓝釉马。”

    “唐三彩蓝釉马,又称唐代蓝釉三彩立马,此件整体造型膘肥健硕,四肢发达有力,极其生动传神的塑造了唐代良马的神韵。另外,蓝釉彩在唐代十分的珍贵,此三彩马有蓝釉,十分难得。”

    “因此,此唐三彩蓝釉马,从胎釉老化特征等,可以断定为唐代真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唐三彩蓝釉马,根据其造型,纹饰等可以判断,原本应该是一对的。如果能够配成一对,必然会拥有更高的价值。”

    听此言,张易心中一喜。

    看来自己的这次的眼光没错,这个唐三彩蓝釉马果然是唐代的真品。

    所以,他已经打定了要买的主意,便开口询问。

    “老板,这个三彩马什么价位?”

    老板打着哈欠,放下了手机,又打量了张易一眼。

    “10万。”

    其实,这件东西,开价10万并不算高,不过,张易并没有直接答复,因为他想起了刚才鉴定时候,说到那原本是一对的问题。

    “老板,这个应该是一对吧?”

    听张易这么问,老板的表情立刻就不太一样了,一脸神奇的看着张易,他没想到,张易这么年轻,竟然是个行家。

    “没错,的确是一对。”

    “那你为什么不拿出来一起卖?”

    张易这么问,其实也是从侧面表达,自己想要买一对的意愿。

    结果。

    这么一问,那老板愁眉苦脸的摆了摆手。

    “唉……这都怨我,刚才摆摊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下。虽然没有摔碎,但是,上边两条冲线裂纹,不好看啊!”

    言下之意,他是想带回去找人修复一下,再拿来鬼市出手。

    “没碎就行,两个放一起,您一块儿出个价吧?”

    摊主想了一下,又瞄了张易几眼。

    “另外一个陶器有条冲线,就算修复了,价格肯定也要折一半。这样吧,那只有冲线的,算你五万,两件十五万,你看行吗?”

    “行!”

    “东西能不能拿出来,我瞅一眼?”

    摊主立刻点头,他没想到对方这么好说话。

    “当然没问题!”

    然后。

    他就从后边的箱子里,把另外一个唐三彩蓝釉马给拿了出来。

    张易拿到手里,右手食指放上去,直接使用了鉴定能力。

    毕竟,这鬼市上人鱼龙混杂,搭配销售一真一假的骗局说不定还是有的,所以,东西必须看好了。

    “请问,是否鉴定?”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唐三彩蓝釉马。”

    “此唐三彩蓝釉马,与刚才的那只蓝釉马为一对。从胎质,釉面上来看,都有老化和泥水侵蚀痕迹,而且,都非常的自然,这是造假者难以仿制的。因此,此唐三彩蓝有马为唐代真品!”

    “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这件蓝釉马有过磕碰,胎体上出现了两条冲线裂纹,影响美观和价值,请问,是否修复?”

    这时候,还没成交,当然不能修复。

    因此,张易并未表示,先将这枚唐三彩蓝釉马放了下来。

    “东西不错,老板,成交!”

    听张易这么一声肯定之后,老板也是喜笑颜开。

    一单生意,除去成本,他差不多也赚了小十万。

    这老板挺也热心的,拿了个纸箱子,并使用泡沫塑料把三彩蓝釉马给包装固定好,张易便拿着,往停车场那边去。

    这东西得先放到车上,要不然,带着那么多物件,也没法接续逛。

    到车上后。

    张易又把那只有冲线的蓝釉马拿出来,右手食指放上去。

    “请问,是否修复?”

    “修复!”

    然后,等张易把手电筒照到这只三彩蓝釉马上的时候,那两条冲线,还有冲线尽头掉釉的情况,已经消失了。

    与箱子里的那个对比,两只唐三彩蓝釉马几乎一模一样,果然是一对。

    像这种成对的古玩,在市场上,也是很受欢迎的。

    在价值方面,绝对是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概念。

    假如一只三彩蓝釉马,值三十万。如果是一对的话,价值很可能就在八九十万,甚至更多。

    这时。

    张易刚刚收好东西,正准备再去鬼市逛一下。

    他就看到,陈叔扛着一个大包,晃晃悠悠的过来了。

    看起来,他好像收获也不错。

    “陈叔,你这收获不小啊!”

    张易一边说,一边过去给陈叔帮忙。可是,过去之后,他发现陈叔背着的那个大包,并不是之前张易和他一块儿去的时候,背的那种包。

    这是一个很大的迷彩包。

    看到这个大迷彩包,张易就觉得眼熟。

    到车上,关上车门,陈叔才开口。

    “小易,你那边收获咋样?”

    陈叔似乎挺开心的,显然,他对他收的东西是非常满意的。

    “我除了那个铜炉,就收了一对三彩蓝釉马。”

    陈叔一听,倒是有些惊讶。

    “三彩蓝釉马,还是一对?”

    张易点头,并拿出来让陈叔看了一下。

    陈叔啧啧称奇。

    “古玩行里有句话,三彩挂蓝,价值连城啊!你这两件蓝釉马,看起来品相还非常不错,要是真的,你小子这次又捡了大漏啊!”

    “真的啊?陈叔,你的收获咋样啊?”

    说真的,对于陈叔收的东西,张易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他想起来了。

    迷彩包不是别人的,正是那个假扮盗墓贼的人背的包。

    而且。

    看陈叔这样子,好像把那堆东西给全都收了。

    “我这边,估计比不过你的三彩蓝釉马,不过,应该也差不多。”

    陈叔似乎挺有自信的,而张易则有些不敢看下去。

    他还真担心看到,陈叔的包里,是一个三彩盘,一个侍女俑,一个三彩马上封侯,再加一块儿有戳记的金砖。

    所以,当陈叔要把迷彩包打开的时候,张易比陈叔还紧张。


………………………………

第六十章 打眼吃药

    打开之后。

    果然,正是那几样东西!

    真没想到,陈叔这种老油条,竟然也被那个人给骗了。

    “小易啊,我收的这几件,都是出土的物件,我也看了,品相也都还不错。”

    “陈叔,您这些东西,该不会从盗墓贼手里买来的吧?”

    张易疑问。

    “那可不,要不然,我还不敢出手买这么多呢!”

    陈叔说着,他似乎觉得自己捡漏了。

    而这是张易最不愿意看到的。

    “陈叔,现在管的那么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那个人是假扮的盗墓贼呢?”

    张易的话,让陈叔愣了一下。

    “不可能吧?我见他还拿有洛阳铲,估计是刚出的货,铲子都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正好赶上鬼市,所以才会直接过来出手。应该没问题吧?”

    “陈叔,如果他是故意让你看到他拿着洛阳铲,故意在他的摊位边上,点上一支蜡烛,制造那种他是盗墓贼的假象呢?”

    虽然良药苦口,但是,陈叔是张易的好朋友,该说的,他还是要说出来的。

    听张易的话,陈叔不由得一脸疑惑,他似乎开始感觉到了不对劲。

    “小易,你怎么知道,他点了蜡烛?”

    看到陈叔这样反应,张易的表情也有些凝重。

    “陈叔,他是不是在对子街和青陵街交叉口往里一点儿,比较偏僻的那个角落?”

    “是啊!”

    “陈叔,他那个摊位我也去过,他的东西,恐怕有问题啊。”

    陈叔变轻有变,他把那个大迷彩包里所有的东西,全都给拿了出来。

    然后,再拿出手电筒,仔细的观察。

    就这几样东西,如果张易没有右手上的鉴定能力,是绝对看不出这些东西真假的,加之那人假扮的盗墓贼身份,肯定也会被骗。

    毕竟东西都是高仿,而且,仿制的水平不低。

    当然,陈叔做古玩这么多年,他的眼力,要比张易毒辣的多。

    估计,刚才根本就没有看仔细,先入为主,就以为那些东西全都是真的。

    这会儿。

    他仔细一看,很快就看到了这几件东西上的破绽。

    陶胎和釉面上,虽然都有泥土腐蚀的痕迹,但是,那些腐蚀痕迹并不是年代足够久远形成的,显得很不自然,甚至都是比较有规律的腐蚀,腐蚀的程度,也没有任何变化。

    另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唐三彩釉面上的开片。

    唐三彩是陶器,低温烧造,经历时间的洗涤,真品釉面上会出现开片,像细小的裂纹一样,会极其的细密,且是复杂而又多变的。

    这是历经沧桑所致,并非一次性形成的。

    而仿品,虽然也可以做到开片细密,但是,无法做到复杂而多变。

    这几件唐三彩物件,就是这种情况,那些开片仔细去看,非常的匀称,几乎是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看到这些东西,即便不用张易解释,陈叔也已经看了出来。

    这三件唐三彩陶器,全部都是现代仿品。

    想清楚这个,陈叔气不打一处来,拿起这三件唐三彩仿品,直接全都给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陈叔!您……没事吧?”

    陈叔深吸了一口,微微摇头,冲张易摆了摆手,表示没事。

    如果是奔着真品去买的,这三件瓷器,肯定也花了不少钱。

    “陈叔,要不咱们去找那人算账,这也太坑人了!”

    “小易,没事,你陈叔我这是多年没打眼吃药,现在吃了一次,有点儿苦啊!这鬼市上的东西,规矩就是买定离手,要怪只能怪我自己,贪心了啊!”

    陈叔说着,还准备把那个金砖也给丢了。

    “陈叔,这金砖您先别扔啊!就算不是老东西,总该会是金子的!”

    其实,这块儿金砖张易当时看过,手里也掂量过,应该是金子没问题,只是用现代的金仿成了古代金砖的样子。

    像这种带铭文的古代金砖,在市场上,价格至少要高出普通现货黄金一倍的。

    如果是那种古代的国库金子,或者银锭,带有正规戳记的那种,说不定能高出三五倍。

    陈叔估计是太气了,听张易这么说,才停了下来。

    把那块金砖,给装了起来。

    本来,看着陈叔挺生气的,张易其实也没心思继续逛这鬼市了。不过,缓了几分钟后,陈叔抽了一支烟,情绪好像好了许多。

    其实,陈叔平时是不抽烟的,估计郁闷的时候,才会来上一支。

    “小易,鬼市差不多还有一个多小时结束,咱们再去逛逛,下次可就到下个月了。”

    对此,张易自然是点头。

    陈叔能够这么说,说明他还是能够释怀的。

    毕竟干了十几年古玩行当,这点心理素质还是有的。只是,突然来那么一下,当时可能不太能接受。

    “那行,陈叔,咱们一块儿逛逛吧,说真的,有些东西,我也不太懂,还得跟陈叔您多学学呢!”

    张易这话是真心话,并不是什么讽刺的话,除了右手的鉴定能力之外,张易本身的眼力和鉴定能力跟陈叔是差着档次的。

    跟着陈叔,的确能够锻炼眼力,并学一些基本的鉴定知识。

    “没问题,咱们一块儿逛,你陈叔我正好也沾沾你的运气!”

    “小易,我还真发现了,跟你一块儿我运气也差不多,这刚才离开你那么一会儿,就被骗了。不行,这以后,我得缠着你,不离不弃!”

    看陈叔都能开玩笑了,张易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陈叔,那可不行,我要跟我未来的媳妇不离不弃呢!”

    玩笑之间。

    张易的心里,打定了一个主意。

    两个人再上鬼市的时候,人就更多了。因为,这时候,很接近天亮时分,一些晨练的老人正好已经起床,提早一些过来,顺便也到这鬼市上逛一下。

    而陈叔说,他刚才买的那些东西,花了15万。

    如果那块金子是真的,就算不是古代的东西,应该也能够值一些钱,估计算下来,差不多得赔十来万。

    张易一听,这还行,不算很多。

    至少,以陈叔的财力,他是能够接受的。

    到现在为止。

    张易右手的鉴定次数,已经用了四次,现在就剩下了最后一次。


………………………………

第六十一章 红山文化玉猪龙 第四更~感谢大家的支持~

    其实,逛这种鬼市,陈叔也是比较有经验的,他找的摊位,也是和张易考虑的一样,就是首先考虑那些位置不太好的摊位。

    这种摊位上的东西,虽然杂,但是,真品的几率相对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是相对而言。

    等张易和陈叔,再次经过那个假盗墓贼摆摊的位置之时。

    他们发现,那个假盗墓贼,早就不见了。

    陈叔微微叹息。

    随后。

    似乎因为刚刚赔掉了十几万,陈叔相当的认真。

    当然,陈叔也不是缺那十几万块钱的人,只是,可能在张易面前不但没能捡漏,还打眼吃了药,估计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而此时,张易就跟在陈叔后边,也随便看一些东西,时不时的还问陈叔一些问题。而陈叔的解答,是相当的专业。

    有些内容,张易是真的获益匪浅。

    大概走了四五个摊位之后。

    陈叔在忙着看玉器,一些玉杯,玉佩,玉环,玉璧之类的。

    而张易无意间看到这个摊位,靠边角那里,放着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

    说是玉器,但也不太像。

    就好像是那种玉器上边,又夹杂了一些白色的石化部分的内容。给人一种,这块儿玉的玉质不太纯的感觉。

    但是,这件东西看起来,不管是从那种古拙的雕工,还是从整体的色泽光泽上来看,都十分的有古旧感。

    看到这些,张易果断用了最后一次鉴定机会。

    又是食指,放在那件玉佩之上。

    脑海之中的声音,随之而来。

    “请问,是否鉴定?”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红山文化玉猪龙。”

    “红山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左右,属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内蒙以及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时期的发达文明。红山文化时期,玉雕工艺水平较高,其中玉猪龙,C形龙,玉鸟,玉龟等,造型都极富动感,极具文化气息。而这一时期的玉器,可以称之为,玉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