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真的是捡漏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条手腕被张易捏断了,剩下的那条手臂,则是冲着他的那张肥脸猛抽。

    满脸横肉,被他抽得一抖一抖的。

    “揍他!揍他!”

    古玩街的人,喊的愈发带劲!

    张易看着马老板,说。

    “没办法,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说完。

    张易几步过去。

    抬脚踹在马老板的胸膛之上。

    这一脚。

    自然是加了力道的。

    不断他几根肋骨,他是不会长记性的。

    果然。

    一脚踹上去的时候。

    马老板胸膛那厚厚的脂肪下,也有骨头断裂的声音传出。

    接下来。

    马老板倒飞出去四五米远。

    摔在地上的时候。

    整个人蜷缩成了一条肥硕的虾米。

    古玩街上的那些人,个个大呼过瘾。甚至还有别的店家,过去冲上去,踹了马老板几脚。

    此时的他,如同过街老鼠。

    很快。

    巡捕队那边的人,已经过来了。

    询问了一下,相关的情况之后。

    他们把马老板,大生,榔头等人,全都给抓了起来。

    范队长说。

    这些人,在这片总是搞事,早该整治。

    并对张易,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张易则说。

    “那三条巷子里,还有人!”

    范队长一愣,立刻下令,让自己的队员进巷子里搜寻。

    几分钟之后。

    十几个人,就被从那巷子里带了出来。

    一个个都是鼻青脸肿,半死不活的样子。

    当然。

    这都是张易的手笔。

    “小伙子,厉害啊!这些人,在我们那边都有案底,他们是个团伙,包括榔头在内,总共十五个人,这帮人油的很,以前我们过来,他们就跑,没想到今天晚上,一网打尽啊!”

    范队长对张易比了个大拇指。

    张易一笑,他说。

    “没漏网之鱼就好!”

    之后。

    古玩街。

    大街小巷里。

    都在传说张易的事情。

    他们都感觉非常幸福。

    因为,以后终于可以好好做生意了。

    马老板,榔头他们那一帮人,在警笛声中,在古玩街做生意这些人的欢呼之中,带上手铐,被带走了。

    随着警笛声越来越远。

    古玩街上,安静了下来。

    而张易和陈叔,也在这时候离开了。

    当那些做生意的想起来,准备问一下张易的大名之时,却已经找不到他了。

    众人纷纷说。

    “做好事不留名!”

    “年轻人,真是好样的!”

    “……”

    离开温县古玩街。

    到停车场那边。

    张易把那幅画放在后备箱,准备上车,跟陈叔一块离开。

    可是。

    他看到。

    那中年妇女带着小女孩,却并没有离开,而是在附近一个公交站牌等车。

    这个点儿都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县里的公交车,恐怕早就已经停运。

    见此。

    张易立刻走了过去。

    扫了一眼站牌,发现上边写着,公交停运时间是晚上7点。

    果然,早就没公交车了。

    “大婶,现在估计是没公交车了!”

    那中年妇女皱了皱眉。

    她知道这个,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从农村出来,因为交通不便,所以,耽误了很长时间。到县城就已经下午了,后来,又找这古玩街找了很久,到这边天就黑了。

    “妈妈,没有车,我们怎么回家?”

    小女孩问。

    “没事,妈妈想想办法。”

    中年妇女只能这么安慰自己的女儿。

    可是。

    她哪有什么办法。

    手上虽然有钱,但是,她不太敢住宾馆,她担心不安全。而且,她其实也不太舍得住宾馆,毕竟,一晚上要不少钱。

    所以。

    他内心非常的纠结。

    “你要是不远的话,我可以送你一趟。”

    张易说道。

    其实,张易也是考虑,她手里拿着现金,晚上在街上走,确实不安全。

    而且。

    有一些问题,他也想跟这位大婶聊聊。

    “我家很远的,在乡下呢,那边的路也不太好!”

    中年妇女这么说道。

    张易帮了她这么大的忙,她不太想再给张易添乱。

    当然,她说的,也是实情。

    张易在想,如果不远的话,就把她送回去。

    可是。

    看样子好像真的很远。

    “今天晚上,肯定是没车了。要不然这样,那边我定有房间,你就先在县城住一晚,明天一早,我们送你去车站!”

    张易说道。

    “这……”

    如果他自己找住处,她带着钱,怕不安全。

    不过。

    张易绝对是信得过的。

    只是,中年妇女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主要是怕麻烦张易。

    “妈妈,我想跟叔叔玩儿!”

    小女孩立刻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她是真的喜欢这位很厉害的叔叔。

    张易蹲下来,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

    “好啊!”

    然后。

    他对那中年妇女说。

    “大婶,你卖给我那幅画,其实我还有很多疑问想要问你。您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帮我解答这些疑问,也算是帮我。”

    张易知道,她是怕麻烦到张易,所以,不敢答应。


………………………………

第五百三十四章 老太爷

    接下来。

    张易也是好说歹说。

    那中年妇女总算是答应了下来。

    坐上车之后。

    那中年妇女显得非常的局促。

    小女孩倒是非常天真,一点儿都不怕张易。

    总是问张易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甚至,还问张易,他有没有打过怪兽?

    这问得张易哭笑不得。

    车子上晃悠了一会儿。

    小女孩就睡着了。

    张易问那中年妇女。

    那幅画的来历。

    她想了一下,才回答。

    “这幅画,确实我家祖上传下来的,具体是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家里边,也就太爷知道画的来历。”

    “对了,像这样的画,我们家还有另外两幅。”

    这话,立刻提起了陈叔的兴趣。

    他问了一句。

    “大姐,那两幅画出不出?”

    她犹豫了一下,她稍稍摇头。

    “家里的太爷,可能不让出,这幅画,其实也是我背着他偷出来的。他现在眼睛看不到,要真知道了这事,估计会生气的……”

    如果这幅画只能卖几千块钱的话,为了给太爷治眼睛,就只能悄悄的把另外两幅画全偷走卖掉。

    现在。

    一幅画就够了,她不打算惹太爷生气。

    其实。

    要不是现在准备去金山村,张易和陈叔估计会去一趟这中年妇女的村子。

    问问他家那老太爷,《十八罗汉图》的来历问题。

    题字有刘孔昭,估计肯定和刘孔昭有关的。

    次日一早。

    张易和陈叔整理好东西。

    先去送那中年妇女和小女孩去县客运站。

    陈叔开车。

    一路上,张易都在陪着那个小女孩玩儿。

    之后。

    在客运站里。

    张易看到,金山村似乎因为太过偏远,倒是有个专门的购票窗口标识。

    旁边有咨询点。

    张易就过去。

    问了一下那边的工作人员,去金山村有多远?

    那卖票员说。

    具体他也不太清楚,大概有八九十公里。

    距离本县县城都有八九十公里,这金山村还真够偏远的。

    估计。

    张易和陈叔开车,路况不熟,半天的时间不一定能开到。

    不过。

    刘孔昭当年藏在那里,是为了隐居。

    偏远一些,倒是正常。

    张易打听金山村的事情,倒是正好被那大婶儿听到了。

    她有些好奇,就问。

    “张老板,你刚才问,到俺们村有多远?”

    “不是你们村,我是问到金山村……”

    这话问到这里。

    张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大婶儿,您的意思是,你家就在金山村?”

    张易立刻问道。

    那中年妇女立刻点头。

    “是啊,俺村就是金山村啊!”

    听到中年妇女确认此事。

    张易不由得意外,他之前完全没有往这方面想。其实,如果仔细想的话,中年妇女手上有与刘孔昭有关的字画,其实不难猜测。

    只是。

    张易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巧。

    没想到,刚好在县城的古玩城,撞见了金山村的人。

    “大婶儿,既然您是金山村的,那您不用买车票了,我们正好就是去你们村的!”

    张易立刻说道。

    中年妇女稍稍一愣,她疑惑。

    “张老板,你要去俺们村,是在那边有亲戚吗?”

    一般情况下,陌生人到村里,大都是串亲戚的,当然,也又是专门过去做生意的。不过,金山村什么都没有,人很穷,也没什么生意好做的。

    所以,她才会那么问。

    张易一笑,他摆了摆手,说。

    “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们金山村有很多老古董,我跟我陈叔,就是想着,到你们村做生意,谁家有老古董什么的,我们都收。”

    一听到这个,中年妇女倒是有些激动。

    她说。

    “张老板,你说的没有错,俺们村别的东西不多,以前就有做生意的,去我们村收过古董。俺们村里的老东西,确实多的很。别的不说,就连俺们村的房子,那都是清朝的咧!”

    果然,如张易和陈叔的猜测。

    金山村早就被铲地皮的踏遍了。

    估计,想收到好东西,是非常困难的。

    就这大婶儿手上的这幅画,要不是她家的太爷把着,估计早就卖了。

    当然。

    张易和陈叔去金山村,收古董是次要的。

    最关键是为了调查,刘孔昭的事情。

    所以。

    张易也就直接说。

    “那就成!不用买车票了,咱们一起开车回村,正好,您可以帮我们指路!”

    “好,俺村的路,你要是不知道路,还真不太好走!”

    中妇女说道,自然很开心。

    带着钱,她做大巴,也感觉不安全。

    然后。

    她就跟张易一块,又从车站出去了。

    到车上的时候。

    陈叔疑惑。

    “是不是没到村里的班车?”

    “陈叔,没想到,大婶儿她正好就是金山村的人啊!”

    “这么巧啊!”

    “是啊!”

    随后。

    开着车,出了县城,往南边一直走。

    九十多公里的路,只有四十公里是好路,剩下的那段路,虽然也是柏油路,但是,弯道很多,路况不熟,速度都提不上去。

    所以。

    到村里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这个村子,相比之前去的那个下寺村,位置并不十分偏僻。至少,村子附近,还是有一条省道的。

    而且。

    入村也有一条刚好能容一辆车通过的水泥路。

    村旁边,有个村文化广场。

    别的地方停不了车,张易和陈叔把车子停靠在了村文化广场上。

    附近还有小卖部。

    这个村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落后。

    小卖部的人,跟那位大婶儿很熟,路过的时候,还问候了一声,还问了张易他们,是不是阿琴她家的亲戚?

    大婶儿直接回答。

    是他们家的亲戚,来村里做点儿生意。

    谁家要有老古董什么的,都可以到他家给两位亲戚看,看中了会出价。

    小卖部时不时就有人。

    所以,这个消息,很快就能在村里传开。

    当然。

    大婶儿说张易他们是她家的亲戚,也是为了让村民放下戒心。

    毕竟,到农村搞古董的骗子,也是不少的。

    有些村民就吃过亏。

    村民们不懂,买了古董骗子的银元宝,结果,后来懂行的古董商一看,根本不是古代的银元宝,而是铝或者铅做的。

    金山村,大都是老房子。

    也就文化广场附近的房子,有几套平房。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晚清廪膳生

    进村后。

    入眼的建筑,全都是那种青砖乌瓦房子。

    有些房子,甚至是土坯或者夯土墙青瓦房。沿着村里的一条水泥路,一直走,到前边能够看到一个大院子,就是她家了。

    放在古代,这肯定是豪宅。

    可是。

    现如今已经破旧不堪。

    红漆大门,漆都已经掉完了,腐朽的很厉害。

    推开门后。

    大院里。

    有一位老人。

    留着一条长辫子。

    他的长辫子,已经全都白了。

    而且,还穿着灰色的,甚至还有补丁的长袍,拿着一条拐杖,敲着地面,伸着手在四处走。

    院里地面上,铺着青砖。

    拐杖敲在地上,嗒嗒作响。

    门开的时候。

    老人抬头,好像朝门口看了过来。

    只是,他的那双眼睛,几乎只剩下了眼白。

    看起来有些吓人。

    “是不是阿琴回来了?”

    老人沙哑的声音问道。

    “阿爷,是我,吃饭没有?”

    一边说着,大婶阿琴一边立刻走了过去,搀扶着老人。

    然后。

    屋里边出来一个男孩,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

    他说。

    “妈,太爷他不吃饭,他说,你回来了他再吃。”

    这个男孩,应该是那小女孩的哥哥,兄妹俩长得挺像的。

    阿琴立刻说。

    “阿爷,我就是去县城一趟,不打紧的!”

    “唉……你夜里都不曾回来,若是万一出个什么事,这个家该如何是好?”

    老人反问道。

    他说话的语气,很有古代书生的气息。

    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后来,到屋子里坐下来,聊了一阵子之后,才知道。

    原来。

    这位老人,是晚晴时期的秀才。

    现在都已经107岁的高龄了。

    孩童时期,他一路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而且还都得了第一,得了小三元的殊荣。当时,成绩最好的,称之为廪膳生。

    这位老人,就是以为廪膳生。

    也就是,秀才当中,地位最高的那种。

    国家还会按月给他发放粮食,让他们能够安心的读书。只可惜,刚刚考了秀才,成了廪膳生,清朝就灭亡了。

    而他按月发放粮食的待遇,也才享受了两个月而已。

    聊天中得知。

    这位老人,叫刘全举。

    小女孩,叫刘颖儿,之前,只听阿琴婶说,小女孩叫颖儿,却不知,原来她是姓刘的。她的哥哥叫刘及第。

    女人叫范阿琴。

    这个家,除了这些人之外,现在就已经没有别人了。

    其实。

    以前这个家,也是人丁兴旺的。

    刘全举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女儿嫁的远,在外地。

    三个儿子,大儿子下边,一儿一女,就是刘颖儿和刘及第。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还没有成婚。几年前,范阿琴还怀着孩子的时候,家里的人说是去外地做生意,结果,一出去之后,到现在都杳无踪迹。

    听着六家的这些事,张易在想。

    金山村的刘家,那肯定不是别的刘家。

    所以。

    他直接问。

    “刘老先生,您应该是诚意伯刘孔昭的后代,对吗?”

    当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些突然。

    刘全举愣了一下。

    他似乎变得有些警惕,他立刻问。

    “你怎么知道?”

    “刘老先生,其实,您别担心,我并无恶意。只是通过一些渠道,查到了诚意伯的隐居之处,就是你们金山村,没想到,在县城又能见到阿琴婶。其实,我来你们村,就是想知道,当年诚意伯刘孔昭的事情,不知道,您老能不能告知一二?”

    张易问道。

    “那都是南明时候的事儿了,我怎么会知道?你们要是做生意的话,就留在家里,家里有地方,阿琴帮你收拾下,可以住下。若是为了打听这件事情,还请尽早离开!”

    提到这事。

    刘全举的态度,突然变得非常不善。

    当然。

    这在张易的意料之中。

    同时,这也恰恰说明,刘全举是知道一些真相的。

    张易自然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刘孔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惊天之谜。这个秘密,自然也不是谁都能知道的。

    想了一下,张易说。

    “金山村有诚意伯刘孔昭的墓,但是,那个墓,只是他的衣冠冢而已!”

    这件事情,在刘家,一定是绝密的。

    因为,它的存在,是为了掩饰刘孔昭出海的真相。

    说出这句话,也是为了表现,张易已经不是个局外人了。

    刘全举果然愣住了。

    他没说话。

    旁边的阿琴婶儿倒是说。

    “怎么会是衣冠冢呢?诚意伯的墓,就在我们村的坟坡上呢,年年上坟呢!”

    “金山村的墓,确实只是衣冠冢!这点,我可以确定的!据我所知,建那座墓的时候,诚意伯刘孔昭还并未去世,他当时,应该还活着,只是悄悄离开了金山村,去了海上,做一件十分隐秘的事情!”

    这话说完的时候,刘全举坐不住了。

    他站了起来。

    他的眼睛看不到,但是,还是不停的翻动着眼珠子,想要看清楚张易的那张脸。

    “你到底是什么人?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

    刘全举问道。

    事情已经涉及到刘家的惊天之谜,所以,他的语气变得越来越重。

    “刘老,我知道的事情,并不是别人告诉我的!”

    “那你如何知道?”

    “我亲眼在别的地方,见到了诚意伯刘孔昭!”

    “不可能!几百年了,你怎么可能见到他?”

    刘全举厉声道。

    张易解释。

    “不是他,是他的赶尸遗体!”

    刘全举沉默了。

    张易继续说。

    “他身穿红色蟒袍,还带着一枚田黄石印章,印章上有六个字,诚意伯刘孔昭,我想,一定不会错的!”

    当然。

    刘孔昭的印章,张易是带着的。

    那毕竟是刘孔昭的遗物。

    张易并未想将其据为己有。

    既然现在,如此顺利的找到了刘孔昭的后人,那么,张易还是决定把刘孔昭的印章,还给他的后人。

    张易回头,看了陈叔一眼。

    陈叔会意点头。

    从他的包里,取出了那枚玉函田黄印章,给了张易。

    然后。

    张易把那枚田黄石印章,放在刘全举的手上。

    刘全举拿着印章,非常小心,他满是老皮的手,在印章的底部,轻轻地抚摸了一下。

    他点了点头。

    “是,此物真乃我刘家先祖之印章!”

    刘全举的手,瑟瑟发抖,见到此物,他激动万分。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只赠不卖

如果不是刘全举的眼睛看不到。

    张易还会给他播一段视频。

    “刘老先生,其实,刘家先祖出海的那条船,我也见过,这枚印章,就是我从那艘船上得来的。他出海所用的是一条三桅龙船,而且,船头之上还有一面特别的旗帜,旗帜上绣的,是帕巴拉神庙的图案!”

    。。。。。。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

张易本意,从这幅画上,找到刘孔昭的后人,却不料,范阿琴居然就是刘孔昭后人家里的人。而且,刘全举还是刘孔昭的嫡系后代。

    因此。

    也就不用继续找了。

    见张易不接。

    刘全举把那两幅画,送到了范阿琴的手上。

    “张老板走的事情,记得。。。。。。
………………………………

第五百三十八章 铲地皮和埋雷

然后。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拿着她的金钗,失落的离开了。

    在这个老太太之后。

    又来了四五个人。

    基本上。

    都是老头、老太太或者妇女。

    村子里的劳力,大都出去打工了。

    这些人,拿来的东西,也不算少,总共有十几件。

    。。。。。。
………………………………

第五百三十九章 五七年金轮茅台

    “从外包装纸,到酒瓶,再到封口等,种种迹象细节表明,此瓶五七年金轮外销白瓷瓶茅台酒,确为真品无疑!”

    不说老酒,就现在市面上的酒,特别是一些不正规的场所卖的酒,也有一些是假酒。

    而老酒,因为其收藏价值高。

    所以。

    现在做假的就更多了。

    有些为了做假酒,体现其窖藏的特性,专门在山上挖一个山洞,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