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的是捡漏王-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
帕巴拉神庙那枚天珠,张易并未随身携带。
两枚天珠的区别之处,还需要回洛城之后,再进行比对。
同时。
目前张易手上,无法鉴定的东西,已经积累了很多。
龙玺鬼印,一大一小两枚。
十眼天珠,两枚。
仕女图,两幅。
古诗字画,两幅。
同样都是无法鉴定的东西,不知道这些东西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关联?
………………………………
第五百四十二章 窸窸窣窣
将十眼天珠,清理干净,仔细观察了一下,张易便将其收了起来。
寻宝之力找到的东西,果然是有用的。
然后。
张易蹲下来。
又去仔细观察那条断臂。
这是一条右手。
而且,是从手肘上端,上臂处折断的。
小手电的光线打上去。
能够看出来,骨头的断茬非常完整。
这条手臂,看起来好像是被非常锋利的刀子或者其他利器给直接切掉的。
十眼天珠被埋在这里之前。
一定发生了什么。
金山村背后所隐藏秘密,比张易想象中更多。
一条手臂,无法找到更多的线索。
所以。
接下来。
张易就把这条手臂,重新埋了下去。
上层的青砖,一样重新铺好。旁边有一条破笤帚,张易在那边挥扫几下,又将那个民窑黑釉罐放过去,尽量去掉所有的痕迹。
一切都弄好之后。
张易又在这个房间里,大概找了一下。
毕竟是藏十眼天珠的地方,张易觉得,可能还有别的线索。
上一处,藏十眼天珠的地方,是贺兰地区的帕巴拉神庙。相比那个地方,这个地方,虽然规格不高,但是,与那个地方一样,都有神秘色彩。
不过。
除了寻宝所得之外。
这个屋子,基本上就只是个空屋子而已。
民窑黑釉罐旁边。
是一张老式的雕花古床,附近还有一个雕花衣柜。
不过。
无论是雕花古床,还是那个衣柜,都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只是很普通的桐木和杨木而已。刁红看上去也相对比较粗糙,美感很差。
应该只是个很普通的民间木工做的。
价值不高。
另外。
前边的墙上,还有一幅画。
其实。
这幅画在张易刚进来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
它是很普通的一幅花鸟画。
由于是在十眼天珠附近发现的东西,张易下意识的就去触摸了一下,使用了一下鉴定能力。
说不定会有线索呢?
可是。
张易鉴定之后。
得知,这只是一幅民国时期的佚名花鸟图。
品相也不太好,画面的大部分,因为受潮出现了发霉腐烂的迹象。
除此之外。
整个屋子里,再无其他的物件了。
房子是空的。
估计以前在这里住的人,是搬走了。
能带走的,都已经带走了。
只不过,既然是搬走了。
那么,十眼天珠如此特别,为什么没有一起带走?
难道。
搬家的时候,忘记带了?
这显然不太可能。
十眼天珠,不说他的特殊性,就算是放在拍卖会上,也是能够拍出一个天价的。这东西,比黄金瓷器要值钱的多。
怎么可能会忘记带了?
仔细想。
张易觉得,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搬家的时候,这东西不能带。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藏这枚天珠的人,在搬家的时候,已经去世或者失踪了,其他人不知道这天珠的所在。
当然。
这些都只是张易的猜测而已。
具体的真相,很难考证。
然后。
张易从这个屋子里出去。
院里倒还有其他几个屋子,看了一下时间,现在还早。
所以。
张易就决定,顺便去别的屋子里也找找看。
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有用的线索。
除刚才那个屋子外。
还能看到三道门,一个门稍微大一些,是对开的木门。而另外两个,都是那种单扇木门,想必,对开木门那个屋子,应该是个大屋子。
因此。
张易就先去那个大屋子。
门锁都不结实。
抓住铁锁,用力一扯,门上的铁片就会被撤掉。
推开门一看。
这个屋子,应该是堂屋。
堂屋的两边,有侧屋。
不过。
张易都找了,没什么有用的东西。无非就是,农村的一些老旧柜子,木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木料。
旁边的屋子是厨房。
厨房里锅碗瓢盆什么的都已经没了,就剩下灶台什么的。
所有的东西,全都是沉灰大厚的。
已经有很多年都没人住了。
随后。
张易又从厨房出去。
本来准备离开,却不料,听到外边的墙头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时间。
张易立刻警惕了起来。
目光立刻投向那边的墙头,手电筒的光线,随之打了过去。
墙头上。
居然有一颗人的脑袋。
蓬头垢面的,张易也看不清他的面貌。
当张易的手电光线打过去的时候,那个脑袋一晃,就消失了。
见此。
张易快步而去。
不过。
当张易翻墙出去的时候,外边的路上空空荡荡。
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屏住呼吸。
却也并未听到有任何动静。
这些老房子,已经荒废多年,附近草丛、树林、房子都能藏身,想要找到刚才的那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人住的房子和没人住的房子。
时间一长,差别是很大的。
就算有意隐瞒真相,也无法隐瞒其中的细节。如果那个人不是住在村子里的,那么肯定就是住在这几座房子里。
所以。
张易决定。
到这几座房子附近走走。
说不定能够找到那个人的藏身之处。
几分钟之后。
张易在其中一个大院的前边,停下了脚步。
这家大门前,虽然也有很多草。
但是。
这边的草,却远远不如其它几个大院大门前的草更旺盛。
甚至。
大门口附近的草,有被踩过的痕迹。
这个院里,说不定会有人。
联想到村民们传说,老宅这边闹鬼的事情。
想必也是假的。
所谓的闹鬼,不过是有人在这里装神弄鬼。
两米高的墙壁,是挡不住张易的。
张易后退两步,冲过去。
双手抓住墙沿,很轻松的就跳了过去。
这个院里,也有杂草。
但是。
杂草少了很多,与之前那个院里,一人高的杂草差了很多。
有人活动的痕迹,也非常明显。
所以。
刚才扒在墙头,偷看的人,并不是村里的人,他应该就住在这座房子里。
只是。
他为什么会一个人偷偷的住在这里?
他靠什么生活?
老宅传出闹鬼的事情,肯定也是住在这里的人搞出来的!
所以。
这个人的目的,肯定是不想让村民们靠近。
想着这些。
张易走过去,推开了前边的屋门。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我的事,与你无关!
屋门没有上锁。
里边,有一些生活用具,有碗和胖子,但是没有锅。
前边有灶台。
看样子。
这里应该是厨房。
只是。
灶台里空空荡荡,没有草木灰。
好像并没有生火做饭的迹象。
当然了。
隐藏在这里,如果生火做饭的话,很容易暴露。
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非常干净的,没有任何的灰尘积累。这也印证了张易刚才的猜测,这里的确有人住。
正在张易观察这个的时候。
外边院里,突然有脚步声。
脚步声很轻。
但是。
张易还是察觉了。
因此。
他立刻回到院里。
然后,他就看到一条黑影,直接从这个院子的后门,窜了出去。
那人的速度很快,只是跑出去的姿势,显得十分的别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张易没有犹豫。
立刻追了过去。
可是。
当张易从后门冲出去的时候。
他却发现。
后门的外边,是一片林子,林子里静悄悄的。
有风声,有树叶的哗哗声,但是,他找不到那道黑影的下落。
张易跟过去。
又找了一下。
不过。
夜色降临之后,林子里漆黑一片,视线非常不好,也没有路。想找一个人,还是一个对这里十分熟悉,而又刻意躲着自己的人,实在是困难。
没办法,张易只好原路返回。
后门附近,非常干净,几乎没什么杂草。
看来。
那人出入这个院子,一般都只走后门。
此时。
晚上九点多,差不多快十点了。
张易的出现,已经打草惊蛇,张易不太确定,下次再来,还能不能发现这个人的踪迹。
所以。
他再次打着手电筒,到林子里寻找。
一边走,张易一边在说。
“你在吗?”
“你放心,我会替你保密的!”
“你为什么会躲在这里生活,我们可以坐下来聊聊,我或许可以帮到你……”
张易试探着,对那个人说了很多话。
但是。
林子里的人,没有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候。
远处。
突然有人在喊张易的名字。
听那声音,应该是在大河滩那边的方向。
“张老板……”
“小易……”
有村民,也有陈叔的声音。
农村晚上十点,已经很晚了,陈叔带着村民们过来,肯定是担心张易这边可能出了什么事。
张易并没有立刻回应。
他担心吓到那个人。
毕竟。
他不想见到别人。
然而。
此时前边的林子里。
突然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
然后。
二三十米之外。
一个人从那边的林子里走了出来。
见此。
张易正想把手电光线打过去。
那边却传来声音。
“把你的手电筒关了!”
他的声音低沉,如此说道。
听到这个。
张易倒是没有犹豫,他立刻照做。
手电关了之后,就只剩下不很明亮的月色。加之斑驳的树影,二十多米的距离,张易只能够看到那人的大概轮廓。
他的头发很长,很乱,看不清他的脸。
“你是谁?”
“为什么会躲在这里?”
张易立刻问道。
然而。
那人却冷冷的说。
“你走吧!有好奇心,不是什么好事!”
“你有什么困难,我说不定可以帮到你!”
张易立刻说道。
“我的事,与你无关!滚!”
他似乎突然怒了。
远处喊张易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近。
然后。
那人一个转身,再次钻入了山林当中。
见此。
张易立刻追过去。
但是。
已经找不到他的踪影了。
那边的地面上,有两个脚印。
脚印上还有血污。
一股腥咸的气味儿,十分的刺鼻。
这是什么?
远处的喊声,越来越近。
似乎已经到了竹林附近。
想要到那个人,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陈叔他们估计很快就能找到这个地方。
因此。
张易从林子里出去。
绕到了前边的路上。
然后。
他才应了一声。
“陈叔,我在这儿呢!”
同时。
张易还打开手电筒,挥了挥。
大约两分钟后。
五六个村民,拿着手电筒,就找了过来。
一同过来的,有陈叔,还有刘大全,其他几个,也都是金山村的村民。
刘大全就是那个卖给张易茅台老酒的那位。
看到张易的时候,他微微皱眉问。
“张老板,大半夜的,你来这边干什么?怪吓人的!”
“哦,也没什么,我看这边的建筑挺古老的,就到这边随便看看。刚才,绕到了林子里,好像迷路了,听到你们的喊声,这才绕了出来。”
张易回答道。
“迷路?张老板,你没发现什么不干净东西吧?”
刘大全似乎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张易摇头。
“没有啊!就是天黑,路不太好走。”
刘大全点头,他又说。
“行了,张老板你没事就好,咱们赶紧走吧,这个地方不能多待,有什么事,咱们等先过河再说。”
几个村民同时点头。
凑在一块,谁都不敢多往老房子那边多看。
看来。
金山村闹鬼的事情,深入人心。
不止是小孩,连这些大人们都害怕。
然后。
张易跟着村民们,一起过了河滩。
等远离了河岸。
刘大全才又开口。
“张老板,那种地方,您以后还是别去了。”
“怎么了?”
“那地方……闹邪祟……村子里人都知道的……”
他低声道。
旁边的几个人村民,也都跟着点头。
不过。
张易刚才的经历,告诉他。
老宅之中的,绝对不是什么邪祟,而是一个活人。
只是。
这个人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张易回去的时候。
范阿琴扶着刘全举。
就在大门外边等候着。
“大伯,找到张老板了。他就是在河那边的山上,迷了路,不打紧!”
刘大全这么跟刘全举说道。
对此,刘全举只是嗯了一声。
并未多说什么。
等村民们都走了之后。
张易和陈叔,就跟着范阿琴和刘全举回了院里。
到院里。
刘全举才开口。
“张老板,借一步说话,可否?”
张易见刘全举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好看,而张易的行为,好似又触犯了村子里的谨记。
所以。
张易在想,刘全举老人不会是准备赶自己走吧?
片刻之后。
刘全举的房间里。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
“张老板,方才你可是进了河对岸刘家老宅?”
………………………………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刘全举的揭秘
张易点头。
不做否认。
张易来金山村,本来就是为了调查刘家的事情,刘全举知道的事情,应该不算少,所以,张易没准备对他有所隐瞒。
让他知道,张易已经是个局内之人。
说不定。
他会主动开口。
刘全举皱了皱眉,他惨白的眼珠子,滚动了一下。
然后。
似乎又思量了一番,才说。
“张老板,我已经仔细思忖过,你想知刘家过往之事,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真相!”
这话来的突然,张易都不由得一愣。
怎么回事?
刘全举老人,怎么就突然开窍了?
难道,他看到张易已经是个局内之人,所以,真决定坦白一切了?
带着怀疑,张易问。
“真的?”
他微微点头。
又说。
“千真万确!”
“张老板不知者,我都可答疑,当然,我不知者,也不可答。”
刘全举确认道。
张易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来,他好好的想了一下。
将最近发生的事情,捋顺了一下。
然后。
他问了第一个问题。
“刘老先生,您知道龙玺鬼印是什么吗?”
这第一个问题,就让刘全举稍稍愣了一下。
“龙玺鬼印所谓何物?”
他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喝水,又将其放了下来。
他又说。
“张老板,此一问,我回答不了啊!”
然后。
不等张易继续问。
他便解释了起来。
“不过,刘家这几百年来,确实一直在调查龙玺鬼印之事。关于它,我这里,也是有些许传闻的。”
“有的人说,龙玺鬼印是一种魔物,只要靠近它,就会让人一念疯魔。也有人说,七枚龙玺鬼印,蕴含着一个惊天之谜!”
“据说,秦始皇、汉武帝、此后之唐太宗,明嘉靖皇帝,都曾经派人探寻过龙玺鬼印之谜。可是,这些皇帝,对龙玺鬼印的探寻,都是寻而无果,或者,终其一生,却只能够寻之一二。无法找到全部七枚龙玺鬼印,以窥探其中惊天之谜。”
听闻这些话,张易倒是觉得好奇。
“古代皇帝也找过龙玺鬼印?为什么啊?”
张易问。
“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为的就是龙玺鬼印背后的惊天之谜!”
刘全举回答道。
“那……古往今来,就没有一个人能找到全部的龙玺鬼印?”
张易觉得,古代的皇帝,资源多有优势,他们都找不到,别人恐怕也没戏。
不过。
刘全举却摆了摆手。
他说。
“那倒不是!传说中,在明代,有一人,找到了全部七枚龙玺鬼印。”
“他是谁?”
张易询问道。
“此人,是位道门底子,是位坤道,真名不祥,只知她之道号为瑶光真人。具体修于哪个道观,已无法考究。”
“不过,在她之后,却留下了一些关于龙玺鬼印之记载。”
“七枚龙玺鬼印,所对应的,其实是北斗七星。明代的这位坤道,找到七枚龙玺鬼印,得知那个秘密之后,就将龙玺鬼印全部藏了起来。”
“此人有惊天地之才,她藏的龙玺鬼印,世人更难寻得。不过,传说她将龙玺鬼印之线索,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全部记录在了七枚十眼天珠之上。因此,世人传说,只要找到全部的十眼天珠,就能够找到对应的龙玺鬼印!”
刘全举说到这里,停下来,喝了口水。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的古籍,能够证明这些事情的真伪。”
“曾经,刘家的祖先,也寻找过龙玺鬼印。”
“但是,多年寻而无踪,后来,先人刘孔昭,不知通过何种渠道,竟真得一枚十眼天珠。从那之后,他便隐居在金山村,一直考究那枚十眼天珠。经历了将近半年的时日,先人刘孔昭告诉他的家人,为他建立一座衣冠冢,大办丧事。”
“当天晚上,先人刘孔昭,连夜离开了金山村。”
很显然。
刘孔昭让家族的人那么做,肯定是为了隐藏他的行踪。
衣冠冢现在还在,丧事在当时估计也办了。
但是。
在正史上,却有刘孔昭驾船入海,不知所踪的记载。
这说明,他悄悄离开金山村的事情,保密工作做的不好,他的行踪,应该还是泄露了。
只不过。
别人不知道他出海做什么去了。
刘全举话到这里。
张易继续问。
“出海之后,他有没有回来过?”
刘全举摇头。
“没有!当时,刘家派人,暗中跟踪了先人刘孔昭。他出海之时,带着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与你所言一致,他架着一艘三桅龙船,船头有着一面特别的旗帜。”
刘全举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
然后。
他从他的书架上,摸到了一本书,在这本书之中,找到了一张四方折叠的纸。
那只是一张很普通的草纸。
上边以毛笔画着一个图案。
时间的流逝,使得那毛笔线条已经不太明显了。
不过。
张易依旧可以辨认出来。
画面的内容,就是帕巴拉神庙的样子。
“这就是那面旗帜上的图案,跟踪先人刘孔昭的刘家人所画。”
“之后,刘家的人,对这个图案,做了调查。可是,他们使用了诸多方法,却都无法窥探这个图案背后之谜。”
“而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家的人,就会莫名其妙的失踪。”
这时候。
张易问。
“所以,河对岸的那些人,也是这样神秘失踪了吗?”
刘全举却摇了摇头。
他说。
“不,我方才说的,刘家人失踪之事,都发生在清朝早期。河对岸那些刘家人之失踪,却发生在四十年前。”
“据说,在老祖坟修缮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枚十眼天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