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啸大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因为争位而闹的血流成河的例子可不在少数,想想这事的后果,现在都觉得后怕啊!

    想想吧,要不是石青及时回来,救了皇上的命,现在的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谁能够说的准呢?
………………………………

第四百四十九章 相谈甚欢

    官员们越往下想越觉的误会了石青,他们实在是找不出,这个年轻人除了陪皇上修道有些令人厌恶之外,其他的还有什么罪过,相反的,就石青所做的那两件事而言,却已经是功在江山、功在社稷,这样的人,一味的只去贬低,可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随着如此想的官员越来越多,今天晚上,诚心前来道谢的自然也就不再少数。

    房间中,石青正拿着一块冷毛巾不停的捂着脑袋,而这时,管家从外面走进来禀告道:“老爷,翰林院侍讲试读张居正在外面求见。”

    “张居正,是他呀……”

    石青龇着牙,他心中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见呢?今天晚上前来道谢的官员虽多,可到现在为止,他却还一个都没见,所有来的,全都只是管家在前厅招待。唉,不是他不想见啊,实在是他现在的这份尊容太有碍瞻观了。

    眼睛是黑的,下巴的是肿的,鼻子还有些歪,这个样子去见人,还不得把客人都吓着了。

    只是,别人不见,张居正却不能不见啊。

    他的这顿胖揍很多可都是为了此人,要不是因为这个张居正,他石青又怎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还被揍成了这个样子。

    艰难的站起身,他对着管家挥了挥手道:“先请张大人到前厅用茶,我一会就过去。”

    “老爷,您是说……要去见么?”

    管家眨了眨眼睛,他以为是听错了,老爷都成了这个样子,怎么去见人呢?妥当起见,他还是小心的求证了一下。

    “见!当然见了,别人不见,张大人来我又岂能不见?”石青没好气的回了句,打发着管家去了。

    他站起身照了照镜子,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他心中郁闷:天呐,这还是他石青么?苦笑了一声,他不由的摇了摇头。今天下午被打的还真是惨啊,遥想在峨眉的时候,青萍是多么温柔,可是现在……

    唉,说多了都是泪。

    他怎么想都有些想不明白,青萍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这感觉上完全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野蛮、一个温柔,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特色,要不是都长的一模一样,还真是无法将她们放到一块来。

    为什么呢?石青想不通,只能是不断的摇头,轻轻的叹了口气,他终于离开了房间。

    大厅中,张居正正在用着茶,今天,他不是第一个来见石青的,不过,他却是唯一一个能见到石青的,当然,对于这一点,现在的他还并不知晓。

    “张大人,让你久等了。”

    石青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过来,张居正一听赶忙站起身,他连忙躬身见礼道:“下官见过侯……”

    嗯?

    这是谁?

    话还没说完,张居正却一下子呆了。

    看身形是石青,听声音也是石青,可是一看到这相貌嘛,他身子猛的一哆嗦,天呐,这是哪跑出来的鬼?

    “哦……张大人,让你见笑了。”

    发现张居正身子一抖,石青就知道,自己的这幅尊容肯定将对方给吓着了,他连忙道:“对不住啊,今天练功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下,结果弄成了这幅样子。”

    石青也没办法说青萍的事情,只能找这么个借口。

    “摔的?”张居正听的心中狐疑,这个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摔的呀,不过,对方既然这么说,他虽然心中奇怪,却也不好多问什么。

    两个人分宾主坐下,张居正直接对着石青表达谢意道:“侯爷,下官这次来是要感谢侯爷的援手之恩吶,要是没有侯爷慷慨解囊,收下那么多的胡椒苏木,张某现在的家中可已经揭不开锅了。”

    “呵呵,张大人太客气了。”

    石赶忙摆手道:“其实我也是看着很多官员家中困难,心中实在是不忍,这才有多少力就出了多少力。”

    “唉!”轻叹了口气,他继续道:“现在东南倭寇肆虐,西北又用兵不断,国库空虚,户部拿不出钱来发奉银,也是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我能出一分是一分,也算是为国分忧了。”

    石青的话,让张居正听的肃然起敬,他和其他很多官员一样,也曾想过石青的好与坏,综合的思量下来,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还真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对上他这样的低品级官员竟还能够如此客气,仅仅这份胸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站起身,躬身行了一礼道:“侯爷高风亮节,在下实在是佩服啊。”

    这句话一说,石青真的是受宠若惊,呵呵,有这四个字出来,他这顿揍总算是没有白挨,当下,他赶忙谦让道:“哎呀张大人,我又岂敢称的上‘高风亮节’四个字,您可是谬赞了。”

    两个人相互客气,接下来的话自然都是一些套语,不过,在啰啰嗦嗦的说了许久之后,这气氛嘛,却也变得越来越融洽了。

    石青有意交往张居正,姿态自然放的非常低,这让张居正感觉十分舒服,他作为一名满腹经纶之人,本身就有些恃才傲物,若是石青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表面上虽然客气,可心中却不一定能看的起对方。

    而现在,石青以朋友相交,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张居正自尊心得到了尊重,他对石青的好感也愈发的强烈起来。

    相谈了许久,两个人越谈越是投机,张居正才华出众,能成为一代名相的人物,那肯定是人中之龙。而石青呢?他的学问虽然比不上张居正,可是论见识,那可是一下子多出了近五百年,这其中的差距是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石青提出的很多见解都让张居正眼睛一亮,甚至干脆就是拍案称绝,渐渐的,即使是极为自负的张居正,对于石青的学问,也都开始佩服了起来。

    不知不觉中,两个人谈天说地,很快便谈到了当今的朝廷之上。

    张居正说的多了,也就不再拘束,他直接开始批评道:“侯爷,如今国库空虚,可不仅仅只是因为用兵,这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问题。”

    他侃侃而谈道:“如今的大明朝廷,宗室骄恣,庶官疾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又是大亏,这些事情若不及时解决,国家之富强则遥遥无期啊。”

    当下,他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竟是一下子全都说了出来。
………………………………

第四百五十章 一条鞭法

    嘉靖二十八年,身为翰林的张居正对朝廷政治的**和边防废弛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于是在这一年,他向嘉靖上了《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

    只是那个时候,他上了这份奏书之后,嘉靖皇帝却根本没有予以重视,到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张居正一身的抱负束之东阁,他自然是心中不甘,所以今天,见着和石青聊的投机,他将自己所想又再次的说了出来。

    在那份“论时政疏”上,张居正指出了五点问题,分别就是他刚才所说的宗室骄恣,庶官疾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和财用大亏。

    说白了,也就是宗室问题、人才问题、官僚问题、国防问题还有财政问题。

    概括来讲,主要就是说明,现在的大明王朝中,宗室骄横、官员**,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量人的手中,使国家不堪重负。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一些无能之辈却又是尸位素餐。

    还有国防不足,军队涣散,以及言路闭塞,等等等等……

    总之要变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

    当然,张居正除了提出问题,同时也说出了很多解决方案,这其中,他所提的“一条鞭法”便是直接针对大明财政的。

    所谓“一条鞭法”实际上就是对赋税制度的改革。

    就现在而言,明朝的赋税制度主要分为两项:田赋和徭役。

    所谓田赋,说白了就是土地税,农民种田每年所产的粮食有一部分是要上交国家的,这个就是田赋。而徭役呢,则是指朝廷无偿征调各阶层百姓从事劳务活动,如修建城池、疏浚河道、平整道路等等等等……

    本来这样的赋税制度在开始时开展的挺好,不过随着时代的慢慢发展,后面却产生了很多弊端。

    比如徭役,按照现在的明朝法律,每一个农民那都是要服役的,也就是说,你在家种田种的好好的,突然之间哪个地方要修路了,那你就得日夜兼程的赶过去,而你不在,田里的地怎么办呢?自然也就只能荒着。

    还有,比如国家要征发一省的民夫在某地干一项工程,那官员们就得花大力气把这一省需要服役的人全都集中到一块。这里面,就光路上的吃用开销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工程结束呢,还要再发遣散费,所花的银两那就更多了。

    如此一来,农民从这里折腾到了那里,不但耽误了农活,国家还要花不少的钱,这样一算下来,其实还真不如国家直接花钱雇佣当地人来干这项工程来的划算。

    所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将这些东西全都简单化,你要交田赋是吧,只要让地方上折成白银上交国库就行。要服役是吧,现在不用了,你一样只需要交钱,如此一来,国家收到的银两多了,做很多事情都可以统筹安排,而人民呢,也不用这么瞎折腾了。

    虽说这样的方法,经后世证明还是有很多弊端,不过,就现在而言,那可是再适合不过,国家如今不正是需要钱嘛。

    ……………………

    房间中,石青听的很认真,也很仔细,他非常清楚,张居正现在提的每一条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的大明也急需要来这么一场变革。

    为了将来的那盘大棋,石青知道,眼前的这个张居正可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他对此人也是寄予厚望。

    说实话,石青可不想将张居正的这些理论据为己有,他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跳过张居正由自己来向嘉靖去陈述,因为他非常有自知之明,这种变革是一系列的理论,只靠他一点点的理解可是完全不够的。

    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特征,若是处理不好,弄出个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那可就悲剧了。而且,石青自己不是读书人,他提出这些东西来,很难得到仕林阶层的认可,与其这样,还不如由他来搭个平台,让张居正一个人好好的去唱。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平台到底该怎么去搭?

    将张居正直接推荐给嘉靖?

    这样做也未尝不可,只不过,现在的朝堂中严党根深蒂固,连他石青都还没有机会将这些人扳倒,现在把张居正放出去,那不是羊入虎口么?这个人可是个宝贝啊,要是万一来个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可真够他石青哭的了。

    况且还有一点,现在的张居正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在朝堂之中要人望没人望,要资历没资历,即使是推荐给嘉靖,大些大臣们又有谁能够信服呢?

    思来想去,石青觉得这件事还真是急不得,想要变革,那是必须要从上到下,一体而行才可以的,要是朝堂中所遇的阻力太大,即使是嘉靖同意了,恐怕到最后也很难实施下去。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俗话说,一口吃不起一个胖子,急功近利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当务之急,最主要的还是要先将严家父子干掉,只要这家人还在,推行变革就不是时候。

    至于张居正嘛……

    嗯……还是先到咱的海事司磨砺磨砺吧。

    “张大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相谈了良久,石青一声感慨,他站起身一脸诚挚的道:“先生之才,可比管仲乐毅,今晚我石青可谓是受益良多,先生大才,请受石青一拜。”

    恭恭敬敬的对着张居正行了一礼,石青的招人计划终于开始正式上演了。

    “哎呀侯爷,这可不敢当,不敢当啊!”

    听得石青如此说,张居正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堪比管仲乐毅,这可是极高的评价,高的甚至都有些让他不好意思接受了,当下,他连忙也站起身,一边摆手,一边对着石青也还了一礼。

    礼毕之后,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自然是更加的近了。

    重新坐下之后,石青现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唉,真是可惜啊,刚才听张大人说了那么多的治国建议,本来我应该立刻将大人推荐给皇上才是,只不过,现在皇上大病初愈,很多事都是有心无力。还有,就是内阁那边,严嵩做了这么多年的首辅,突然之间,让你来主持变革,恐怕他不会同意啊。”

    严嵩是什么样的人,张居正心中当然明白,当下他赶忙道:“侯爷,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张某可不敢奢望来主持什么变革,只要侯爷能将这些建议转达给皇上,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石青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好吧,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向皇上提及这件事,不过,你也放心,你如此大才,我也一定会向皇上推荐你,让你一身的抱负得以施展。”

    “多谢侯爷!”

    张居正听的感激不尽,立刻又站起身再次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海事司

    这个世界上,能寻找到一位知音那可是极为艰难的,尤其是像张居正这样的人,身怀大才,更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么多年了,他本有着一身的抱负,可一直却只能默默无闻,这期间的苦闷熬下来,实在是已经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而终于,在今天晚上,他见到了一个能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听完他观点的人,这个人不但能完全赞同他,还愿意大力的推荐他。

    这不是知音又是什么呢?

    所以,当石青提出想要让他去海事司帮忙的时候,张居正几乎是不假思索便答应了。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到了这个地步,别说是去什么海事司了,就是让他张居正将身家性命都交给石青,他也是心甘情愿。

    谈话非常顺利也非常圆满,当张居正告辞而去的时候,石青简直是心中大畅,恨不得狠狠的高歌一曲。

    今晚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这顿揍也算是没有白挨,如此一个名誉古今的人物被他成功招揽,以后他的朝堂之路,可就好走多了。

    ………………………………

    又过了三天,海事司终于正式成立。

    这个部门由于是嘉靖心血来潮提出来的,所以吏部那里干脆就按照通政司的编制,依葫芦画瓢,也弄出了同样的一副编制来,按照吏部的安排,海事司的主管授正三品官职,称海事使,下面则设两个副使,官职为正四品。

    再往后,和通政司一样,他们也设了两个五品参议,一个七品经历和一个八品知事,如此一来,新的部门也就这样定了。

    说实话,嘉靖搞出这么一个海事司,朝中的大臣很多都是不看好的,甚至他们干脆认为这纯粹就是瞎折腾,所以吏部在定官职的时候,也根本没有好好思量,直接就是照搬照用。

    听听,海事使,这名字看起来虽然还不错,可听起来也实在是太拗口了。

    石青是真不喜欢这个名字,不过,吏部既然已经订了下来,他却也不好再去改什么,若是为了一个名字去和吏部较真,也显得他石青太过小气。

    唉,海事使就海事使,反正平常别人都喊他侯爷,这个名字也只需要知道就行。

    编制定下来了,官职也定下来了,再往后便是办公地点和人员配置。

    办公地点倒是现成的,在上一朝也就是正德年间,曾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组织叫做西厂,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西厂被关闭,他们的办公地点也就空了。

    本来,这个地方后来是被东厂给接管的,如今,海事司开张,东厂则又把这块地方给腾了出来。

    地点没有问题,房屋设备都是现成的,只要人搬过去就行。

    只是,在后面的招人上,石青却是遇到了麻烦。

    首先,他这个海事司开张,除了他这个三品的头儿之外,其他的职位,像什么副使啊、参议啊,朝堂之中竟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过来,就连那些候补的官员一提到去海事司那都是眉头紧皱。

    在他们看来,似乎只要一进了这个部门,未来的前途就彻底断送了一般。

    幸好还有张居正啊,让石青不用太过尴尬,否则刚刚开张就当光杆司令也实在是太难看了。

    当然,这个问题还只是小事,官位嘛就那么几个,没人来石青倒也不稀罕,以后慢慢的找合适的就行,没有外人,他反倒还方便了不少。

    可是,官无所谓,下面的兵可就有些棘手了。

    按照在万寿宫中的约定,兵部尚书戴子虚那是满口子答应,京城七十二卫,只要是石青看上的,他都可以随意的挑选,按理说,这样的承诺不可谓是不爽快。然而,就当石青兴冲冲的将人都选回来的时候,却是麻烦了。

    石青本来心想着,既然要招兵,那就多招一些,以后在和严世藩对抗的过程之中,也好多些本钱,所以他这次一下子便选了近三千人,这些人绝对是精锐啊,刚选完的时候,石青的心中那是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选完之后,兵部尚书戴子虚的一句话却是如冷水般一下子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那句话是这样的。

    当石青兴冲冲的将人选完之后,五军营中的一个千总曾向戴子虚询问,他问道:“戴大人,这些人离开了军营,那他们今后的俸禄应该由哪边出呢?”

    戴子虚当时不假思索的道:“既然都已经进了海事司,俸禄自然是由海事司出。”

    啥意思?

    当石青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差点都傻了,海事司出?这是在开玩笑么?

    海事司成立,户部那里的确是调拨了银两,可是,老君在上啊,户部那里一年的经费银子总共才给了不到三千两,就这那还是嘉靖皇帝特别说明给予照顾的,而且,更要命的是,三千两银子还不是一次性到账,那得等国库中充裕了,每个月才能够按时发放一些。

    石青本以为这些钱就是发给他随便用的,至于手下的工资,那还是由朝廷来负责。

    要是按这么算,三千两银子倒也不少,后面用度也足够了。可是老天啊,听戴子虚这么一说,那意思可就代表着今天他所招的这三千些人,以后的吃喝拉撒可全都要他石青负责了。

    好嘛,三千两银子,一年下来养三千人,平均一个人一年的花销才只有一两银子,靠,这就是养猪也不够啊。

    “戴大人,这些兵勇虽说被召到了海事司,可是你们兵部这边人数不也是少了么,原本的这些饷银调过来就是,为什么还要海事司多出银子呢?”

    石青十分的不解,同时他也希望能将这笔钱给省下来。

    “呵呵,侯爷,帐可不能这么算啊。”

    戴子虚一脸微笑的道:“京城三大营七十二卫,数十万兵马拱卫京师,那可不是说少就能少的,你今天将这些人挑走了,后面兵部可还要从其他地方调人将这里的缺口再给补上,饷银都是固定的,又怎么能够多出来呢。”

    “哦……这样啊。”

    石青听的一脸郁闷,戴子虚说的也在理啊,他把人弄走了,总不能就让大营中的兵缺着吧,这饷银还真得由他这边出。

    可是,他到哪去弄这么多银子呢?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船出海

    这一次为了收购胡椒、苏木,石青可是把青萍的银子都给偷了来,结果被青萍是好一通的胖揍,不是他不想自己拿钱,实在是他手中没钱呀。

    虽说皇庄那里每年也能进不少,还有多多少少他也能捞些贿赂,然而,用这些钱去养三千人,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像一开始收的那些巨额贿赂,比如他封伯、大婚、还有这次封侯,官员们的确是送了不少,可是,他总不能老大婚、老封侯吧。

    他石青刚到京城不久,官员们为了混个脸熟,开始送的时候肯定不会小气,可你要是指望着他们每年都能送这么多,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而且,现在的京城生意才刚刚开始,王家堡那边也根本指望不上。如此一来,他石青没有这么多的收入却要一下子养这么多人,这不是开玩笑么?

    “侯爷,怎么样?人数够了么?”

    戴子虚一脸的笑眯眯,他似乎没有看见石青那苦瓜般的脸色,只是微笑道:“你要是觉的不够,我们还可以到其他营看看。”

    “够了!够了!”

    石青一听赶忙摆手,靠!三千人已经养不活了,再招人来那不是要命么?

    一脸的苦相,他看着招来的这些人,无奈的道:“戴大人,人数已经够了,唉,别说够了,现在的这些人一大半我还得给你还回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