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天下:祸宠童养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种世人皆胆寒的阴毒之法,司徒暮云竟派人去北祁打听。

    “能有一丝就你的希望,我就绝不放弃。”

    “舅公,君子墨已经回来了,您大可不必如此做。”

    “皇上,以前是我的想法错了,或许,你比君子墨更适合坐这个皇位。”

    “……”这么些年,东方轩一直清楚,他为国再尽忠,都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他愤恨、不甘,再到妥协,如今,对这个皇位已经心如止水。

    但不代表丞相的肯定他会无动于衷。

    他终于得到了司徒暮云的亲口认可,他不比君子墨差。

    “有您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让人从北祁回来吧,当年涉及药人案件的人都被诛连,世上没人再会那种方法,若有,北赫帝又怎会缠绵病榻。”

    丞相如何能不知这份希望微乎及微,但只剩四个月时间,他不能做到就这么袖手旁观,看着他走向尽头。

    “轩儿,忙完这段时间,你亲自去一趟北祁吧。”

    东临今年的武状元殿试,可谓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半个月前,文科状元刚下发皇榜昭示出来,平头村的一位考生,名为傅彦。

    平堰多少贵族才子,竟然败给了不知名的乡下穷酸秀才,多少翘首以待的百姓跌破眼镜,城中赌坊里那些押宝在仕家子第身上的富豪们,一夜倾家荡产。

    多少人,伸着脑袋想见这状元郎一面。然,这位状元性子十分低调,别人及第登科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却十多日,没在城外露过一面。

    今日,一条轰炸性的消息从武场传遍了大街小巷。

    武殿入围名单出来了,十人,其中有两个名字颇受争议。

    傅彦,东方黎柔。

    城门旁,围了无数百姓,就为看一眼入围名单。看完后却没一个人打算离开,都在议论纷纷。

    若说这傅彦是重名了,那东方黎柔这名字要该怎么解释?皇家之姓谁敢乱叫?

    “哎,长公主难道也来参加武试,这自古以来哪有女人做官的?”

    “别出言不逊,长公主可不是你能议论的,皇上前段时间才下旨,许长公主自由婚姻,任何人不得干涉,可见她有多尊贵。你要乱说一句,可是杀头之罪。”

    平头小老百姓哪禁得起这种吓,立马噤若寒蝉。

    “你们说,这傅彦,到底是重名了,还是咱们那神秘的状元郎?”

    “谁知道呢?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抱着这个疑惑,今年武状元的殿试,来的人空前绝后,连刚生孩子的妇人,手里抱着未满周的婴儿就过来看热闹。

    殿试就摆在皇宫门口,搭着两处台子,一处很大,是比武的地方,还有一处较高较窄,东方轩坐在上面。

    “听说公主也入围了?”东方轩转头询问站在身边身形笔直的君子墨。

    “长公主身手不凡,皇上恩准她参加这次殿试,确实给了她用武之地,初试上,她力压群场拿了第一。”

    君子墨这样说,那自然是真的,东方轩欣慰点头。

    东方黎柔,在他心中一直就是长姐,他对她非常尊敬,魏渭对她造成的伤害,令他发指。一般女子遭受到这种事肯定不堪打击,幸好,东方黎柔是皇家儿女,有她的本色,顽强不屈。

    这辈子,不能保证她幸福的婚姻,那就让她随性的活着吧。她想像男子一般入官为仕,她既有此心,有何不可?

    “今日,在朕和百姓的见证下,决出状元人选,万民见证,绝对公平公正。现在,朕宣布,武试开始。”

    咚!咚!咚!

    鼓点如雷。

    一场紧张振奋的比武正式开始了。

    本次比武,分三场,第一场,两两对决,留下赢的五人,第二场,四人对决一人免比,免比之人是凭抽签而定。最后留下三人,分别两两对决,评出武状元一名,剩下两名则为武榜眼,最后两名为武探花。

    一组一组比武结束,东方轩目光盯着台上,却分心的和君子墨聊着天。

    “长公主初试拿了第一,台上有跟她武功相当的人吗?”

    君子墨视线纹丝不动的看着台上,道,“有!”

    “谁?”

    “傅彦。”君子墨毫不迟疑的说道。

    傅彦?东方轩愣了一下神。

    这个名字他太熟了,他才御笔亲封的文状元。

    “他来参加武试了?”

    “嗯,今年,很有可能文武状元是一个人!”

    东方轩吃惊的张了张嘴,他第一反应是不信,但君子墨的话,他不得不当回事。

    “他在哪,指给我看看。”

    君子墨手没动,目光却看向了一处,东方轩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又是一惊。

    站在那里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看着年龄不比东方轩大,一双眼睛看着台上,远远的,东方轩就能感觉到他身上一股平稳的气质,与周围人的紧张不同,他显得胸有成竹。

    这样的人,看着就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将他摆在文状元的位置,他睿智非凡,将他摆在武状元的位置,他卓尔不群。

    这样文武双全的男人,竟然出自一个小村子里。东方轩眼中涌起一波暗潮。
………………………………

第八十一章  扮猪吃老虎

    比试台上,傅彦正跟另一名男子在比试,黎柔认真观察他的一招一式。

    “公主,这傅公子是真厉害,一会儿您跟他对上一定要小心。”

    “确实厉害,而且一招一式都很诡异,看不出是哪门哪派。”

    “公主,您研究过那么多派别的功夫都看不出来?糟了糟了,这怎么办?”

    黎柔满眼无奈的看了眼身边的婢女。她不急倒是急坏了这小丫鬟。

    “好!”

    底下突然传来一阵叫好声,目光过去,原来是傅彦将另一个男子踢下了台。

    一身英气,遗世独立。

    “第二场,傅彦胜!接下来,傅彦对东方黎柔。”

    裁判宣布完,底下又是一阵叫喊声。

    这场比武,好看了。

    傅彦对长公主,这场比武可不是简单的较量,与长公主争武状元的位置,若是输了大不了就不做武状元,反正文状元的位置稳的,但若赢了,传出去是扬名了,但得罪长公主相当于得罪了整个皇室,这状元之位能做几天不说,就是小命能保几天都是个问题。

    赢不能赢,那输?这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放水,不但是欺君之罪,还会给皇室蒙羞,更是死罪。

    千古难题啊!

    东方黎柔一个飞身落在台上,一身红衣,绝色佳人。

    “傅大人文笔绝妙黎柔略有耳闻,没想到武功也如此精湛,黎柔在此向大人讨教讨教,台上无君臣,请傅大人不吝赐教。”

    “长公主客气,那傅彦就得罪了。”

    拱手,礼毕,双手成拳,右脚退半步摆开架势。

    黎柔拔剑出鞘,脚尖轻点,身轻如燕,剑锋直逼傅彦。

    身子一斜,收肩,躲过了她的凌厉招式。

    台上两道身影交错,台下的人也都是提着心在看。

    “君子墨,我看黎柔的武功跟此人不相上下。”东方轩看了会儿评价道。

    “不然,他还没有出招。”台上,一直是黎柔出招傅彦负责防守,他并没有主动进攻。

    “那是他被打的没有还手的余地。”

    君子墨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还不出手,是本公主不配与你交手?”傅彦一直躲闪让她有些恼羞成怒,黎柔用尽全力,长剑一划,斩断了栏杆。

    剑尖夹在缝隙间,用力一抽,没抽出来,黎柔整张脸气的通红。

    见状,傅彦伸手搭上她的手腕,欲替她拔出剑,黎柔手一松,反手一掌,一个不慎,傅彦连退好几步,背抵在柱子上。

    百姓们吸了一口凉气,好险,再退一步,他就会坠落台下。

    傅彦站稳脚步,看着几步之远的女子,坚韧异常。

    “既然公主执意逼我出手,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若有得罪,比完后,公主随时能处罚微臣。”

    “少说废话,放马过来。”

    一道疾风过后,两处身影再次交织、重叠、分开……

    台下的围观者,皆是眼花缭乱。

    傅彦一招一式紧密连接,黎柔竟毫无还手之力,心中大骇。

    脚下突然一个落空,她从台的边缘掉落下去,傅彦目光一暗,脚步一转,手臂从半空中搂住她的纤腰,两人同时落地,东方黎柔被稳稳当当的抱在怀中。

    “好!好!”

    “精彩!”

    好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围观群众一片沸腾。

    不愧是状元郎,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胜负已分,朕宣布,武试到此结束,今年武状元人选为……傅彦!果真是文武全才,望以后能用这一身的才华,为民谋福祉。”

    “谢皇上,臣定不负圣恩!”

    “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民跪地,对东方轩的英明决策表示认可。

    ……

    这几日,东方黎柔心情很是不好,自那日比武败下阵,傅彦以各种请罪为由,日日来她这里一趟,名为负荆请罪,实为……蹭她公主府的碧螺春。

    到底是哪个下人这么溜须拍马,状元郎来访就泡碧螺春。要知道那可是南越进贡的,东方轩都没泡一壶直接送到她公主府了。

    “公主,外面,状元又来了,说是手里有一幅唐寅的真迹画,想让公主辨个真假。”

    不得不说,傅彦很会捉人心思,朝中谁不知,黎柔公主是平堰第一才女,对书画从小就开始研究,从古至今,从名门画家到平民书法,只要是有才情有功底的,她都会收藏在阁子里。长公主有一个别致的书房,里面挂着各种名家真迹,她收藏的画,每一幅都会挂起来,绝不压在箱底蒙灰。

    朝中不少学士都上门求访过,在这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离开时,都眼含不舍。

    傅彦抓住了她的小心思,才屡屡登门都没吃闭门羹。

    “请他进来。”

    上回,长公主收了他一张仿兰亭集序,笔法高深到近乎看不出真伪,要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无数书法家曾临摹过,却没一个神似的。

    这幅虽然是赝品,但根据其相似度,价值也是千金,那笔法绝对也是出自某位大师之手。

    收了别人的手短,她自不好将人拦在门外。

    “微臣参见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免礼。傅大人来这儿都快赶上早朝例会了,一日一次,也是不懈。”

    “呵呵,确实是下了朝路过这边,就顺便拜访一下公主。”

    “顺便手里带着唐寅的字画?”

    当她是三岁孩童不成。

    “这个……”被拆穿了,傅彦低头尴尬一笑。“其实,昨日来府上公主不在,下官没喝到公主亲手泡的茶,晚上回去想了想,可能是没带公主喜欢的东西,惹公主生厌了,所以今日特来赔罪。”

    这几日傅彦已经是公主府的熟客,黎柔对他也微微了解一些。傅彦今年才二十岁,比东方轩还小一些,他跟黎柔聊诗书的时候,偶尔还会露出男孩子的青涩。这也是为什么黎柔不讨厌他的原因,在她心里,他有时候就像她另一个弟弟。

    “昨日我不在府内,下人们没为你沏茶?”

    他们沏的哪有你亲手沏的意义非凡?傅彦低下眉睫,掩饰了内心的想法。

    “公主,我今日带的这幅画为《骑骡归思图》,是我一位友人所赠,我一直没找到人能辨辨真伪,想到公主在这方面造诣颇高,就拿来给公主看一看。”

    《骑骡归思图》那可是唐寅的旷世佳作,其构型笔法之复杂,这么多年都没人敢尝试过模仿,这幅画在手法上显示了唐寅的绘画特色,山石用带水长皴,秋树青黄,多做空钩夹叶,笔法之空灵多变,历代仿画一看就太粗糙,不成形。

    傅彦手里的这一幅,黎柔也没报多大期望,友人所赠,一片心意更甚。

    然,傅彦将画陈铺在桌上时,黎柔惊呆了,眼前的这幅画,奇峰杂木,山坞人家,溪水湍流,穿行山涧,绿树迎风,舞姿婆娑……像,真像!

    关于真迹黎柔并没有荣幸见过,但史书记载中,此画手法之精湛,真是惟妙惟肖。

    自问对这方面学艺颇精,黎柔一时也是难辨真假。

    “公主,公主!”

    “嗯……嗯?”黎柔恍惚了半晌方才回过神,“你这幅画哪来的?”

    “方才说了,友人所赠,公主可是看出什么?”傅彦一脸无辜的问道。

    黎柔又将视线移到画上,深思熟虑一番,才道,“这幅画,手法精湛,我的学问还不够,不足以分辨,你另觅行家吧。”

    傅彦眼角勾出一抹笑,很快消失,苦恼道,“这画在我手里也无用途,公主认识的人多,还是交由公主保管好。”

    “不可,”黎柔连忙拒绝,“这幅画就算不是真品,就凭这手法,一样价值连城,放在我这儿,我也不放心。”

    傅彦坦然一笑,“一幅画而已,公主不必有压力,都说红粉赠佳人,公主只爱书画,刚好我手里有几幅,权当成人之美了。”

    “这……”黎柔有些为难。这幅画,确实对她吸引很大,但,她怎能平白收这么贵重的礼。

    “公主不用推脱了,我来这儿就想喝口碧螺春,公主若能为我沏上一壶,解我心头之瘾比什么都强。”

    “你可知,你这些日子送过来的书画,能换世间一切好茶。”

    “再好的茶,喝到嘴里才算是好,别人口中说的可不算。”

    不知为何,跟傅彦聊天,东方黎柔总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尽管他对书法,画作只懂皮毛,一张嘴念叨的全是品茶,不知为何,她聊的字画时他沉默的望着她的眼神中,似乎总带着一种“他懂得”的错觉。

    她有一种在交知心知己的感觉。

    傅彦都这么明显的说了,黎柔又怎么能不成全他的美事。“来人,上茶具!”

    傅彦赠了这般名贵的画,又怎是她泡一杯茶所能还的清的。看样子,以后傅彦进公主府更是畅通无阻了。

    晚上,公主留他吃了晚饭,回到状元府邸天都已经暗了。

    门口,一个小厮伸长脖子不时朝巷子口看着,终于盼来了人。

    “少爷,您终于回来了,小的还担心您会在公主府过夜呢!”

    “你小子尽胡说,我的意图有这么明显吗?”傅彦佯装怒意呵斥他一句。然而,小厮并不害怕。

    “少爷,您的意图还不够明显的?全平堰百姓都快知道了,您天天下朝就往公主府跑,名诗字画不要钱似得塞。”

    “你这胆子是肥了啊!敢当着我的面议论我。”傅彦眼一眯,危险的警告他。

    “少爷,我是怕你假戏真做了,您说您,没事送两幅山水图过去不就行了,那《骑骡归思图》可是您临摹了一年,画了近百张才有了这一张的,国鉴公都赞叹不已。当初,那位要的时候,您可都没给。”小厮挤眉弄眼的数落道。

    要知道,他这少爷,从小就是书画界的天才,七步成诗,半香作画,一支笔下有多少人顶礼膜拜。

    偏生这几日跟中了邪似得,那画作不要钱样往公主府送。外面传状元郎贪公主府的碧螺春。不要给他笑死好不好,要说到茶,最好的前五名,在西夏,碧螺春都排不上号。
………………………………

第八十二章  北祁太子

    大陆北方,卧着一只雄鹰,力量强大,几十年蛰伏在这片苍穹下,一动不动,却震慑着整个天地。

    北祁,南越,西夏,东临,说是四国和平,然,除北祁外,其他三国,祸心四起,繁盛昌平下,妄图团灭其他国家。

    北祁,四国中最有能力又最强大的主宰,就是桎梏其他三国的规则,它威胁着其他国家的野心,同时又牵绊住几国的安宁。

    北祁之所以如此强大,都是早年间,北祁出现了一位神一般的皇子,北赫!那时候,北赫还不是皇帝,甚至不是储君,他只是宫中不受待见的软弱皇子,小小年纪,受尽冷暖,再一步步成长将自己变成北祁的信仰。

    要问北赫这辈子算不算圆满?他将北祁变成一个王,其他三国如诸侯国一般,对他处处忌惮。他的一生本该意气风发,令他骄傲。

    但,高处不胜寒,王者孤寂的心,也没人能够解读。

    罗华宫,龙床上,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躺在上面,呼吸声一浅一重,脸上皱纹不多,但一头白发蓬松散在身后,脸色蜡黄。

    “皇上,大皇子回来了?”门外,一个太监走进来,俯身在床边,朝着龙床上的人轻声说道。

    “嗯,让他进来,我有话要问他。”

    北赫睁开眼,双目浑浊已经看不出早年的精光,视线昏沉,甚至看不出生气。

    “诺!”

    一个男子一身蓝衣脚踩金丝靴走入房中,手里提着一把剑。赫然,是沈兮兮寻找良久的北冉。

    “父皇!”

    “冉儿回来了,快过来,这次去哪玩了,这么久才回来。”看见北冉,北赫一脸笑意,完全没有刚刚躺在床上的病容。

    “孩儿去了趟东临,在那边耽搁了几天,本来打算早点回来,谁知道路上遇了些事,皇母妃的寿宴没能赶回来尽孝道,实在不孝。”

    北冉去东临做什么,北赫一清二楚,这些年,北冉没少去各种地方,就是为了寻回奉贤公主。

    北赫心中对北冉有很大的亏欠,要知道,奉贤公主丢失的时候才几个月大,十三年都过去了,就算在大街上擦肩而过,也该不认识。

    北冉却有毅力,一找就是好几年,期间去过各种地方,每次碰壁依旧没放弃。

    年纪虽大了却不糊涂,他口中的耽搁不过也只是借口。北祁大皇子与北祁皇后面和心不合,都是知道的。

    北冉生母秦皇后被北赫赐死,北冉被送给愉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领养,愉妃生了一个二皇子北易,这同是自己的儿子,但亲生的非亲生的,总还是有那么些区别的。哪个继承皇位就更不是随便的事。

    愉皇后自然偏向二皇子。

    在东临,北冉屡遭暗算,幕后主使,他心如明镜。

    “明天,给你皇母妃准备个寿礼,她不会怪你的。”

    “孩儿知道。”

    “来,扶朕起来,朕有些话要跟你说。”

    北冉弯腰敬礼,走到床旁,弯腰托着北赫的肩和背,细心将枕头放在他身后,让他坐靠在床头。

    北赫一双手搭在锦被上,皮肤黝黑,曾经战场杀敌的双手,在床上躺着几年肌肉都松了下来,宛如老者般斑驳纵横的双手。

    “你这些年找你妹妹也没什么进展,还不打算放弃?”

    声音苍凉,如山间的暮鼓晨钟。

    “她是我世上唯一的妹妹,我怎能放弃。”

    他想说的该是,那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但北赫还活着,这大逆不道的话坚决不能说出口。

    他不说,北赫却懂。

    “你还在恨我当初对秦家斩尽杀绝的事,你觉得我冷漠无情,但当年的事,证据确凿,我是不得已而为之。”

    北赫的服软,他却丝毫不领情。

    “那时儿臣还小,不懂是非对错,若父皇觉得我母后确实是那样的人,不必愧疚。”

    如若不然,就该去黄泉之下向他母妃求得原谅……

    “算了,陈年往事,不必再论。近日来,朕的身子愈来愈差,该是到了立太子的时候了,你心里可有想法。”

    从古至今,长子继位理所应当,北赫的这番问搁在其他人身上可能会不理解,但北冉却是早有心里准备。

    北赫就不是先帝的长子,他有一世英明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在他眼里,没有正统一说,他膝下不少皇子,他的位子,谁有能力谁来坐。这些皇子中,最出色的莫过于大皇子二皇子。

    大皇子北冉,心怀仁德,忠孝节义,承帝位毫无顾忌。然,二皇子同样宽厚著称,精明强干。

    唯一不同的是,二皇子背后有皇后及一干大臣撑腰。相较之下,北冉在朝中则显得孤立无援。

    这样的处境,就算做了皇帝,将来失去了北赫的支撑,皇后政权也不是吃素的,谋朝篡位一说,也不是空穴而来。

    这位子,坐或不坐,北冉日后注定不能闲散度过。

    “父皇想听儿臣的真话?”

    “自然。”

    “那恕儿臣不敬,这皇位,非儿臣莫属!”

    “哦?凭什么?”话虽这样说,却没有半点生气。

    “凭儿臣在躲过重重追杀后安然回到皇宫,也凭儿臣手中的这把莫邪剑。”

    ……

    东宫

    据探子报北冉平安回到了皇宫,愉皇后气的差点咬碎一口银牙。

    “皇上这些日子对我对二皇子避而不见,这大皇子一回来立马就召见了,看来,他心里还是偏向北冉那贱种!”

    “哼!那又如何,将死之人而已,凭他一张口,能保大皇子几日,等他死了,大权都在李家人手里,他北冉,孤掌难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