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一刀-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艿蓖访凸ィ颐堑瓜拢钗惶ぷ盼颐鞘逶偕希绾危俊

    有声音起,“连掌门,不必如此,我们并未在意。”

    他满意点头,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多谢诸位谅解,连某人好生感动,本想即刻攻上山头,却是担心诸位身疲神乏,不如再休息日,日之后,连某人首当其冲,引剑向玄武!”

    “好!”

    “好!”

    余哲宁十分不解,待连州落至平地,小声道:“掌门,为何还要休憩日?”

    连州冷笑道:“他们已足够疲乏,刚才让他们热血沸腾一番,有回光返照之效,再休日,便是将他们仅剩的精力调动起,待到真正开战,除了我们崆峒派,其余皆是空壳纸人,权当消耗托心五人体力的炮灰了。”

    安南,升龙皇宫后院宣德殿内正是歌舞升平。

    数十位窈窕婀娜的红粉佳人裹着面纱,正于殿正起舞,纤细腰身裸露在外不断扭摆,惹得澜沧王国莫夫士与天竺国王简行看得口水直流,不禁感叹道:“安南真是风水宝地,居然能有如此尤物。”

    陈晛哈哈大笑,双捧起金爵道:“两位若是喜欢,随便挑,今夜让她们与你们共**!”

    两位国王自是不胜欢喜,亦双端起金爵将琼浆一饮而尽以表谢意。

    莫夫士感叹道:“早听闻陛下生性豪放热情好客,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陈晛意犹未尽,琼浆含于口,双眼紧闭,享受着萦绕口腔的醇香,许久才咽下,叹道:“好酒配君王,澜沧国王可知这是什么酒?”

    莫夫士摇头:“不知。”

    陈晛于座上站起,端着酒壶走至莫夫士身旁,亲自为他满了金爵,放下酒壶双端起金爵毕恭毕敬地向莫夫士递去,莫夫士受宠若惊,忙起身俯首,双接过酒杯才敢直腰。

    陈晛望着他的双眼正色道:“此乃冬椰与牛角所酿,一年仅产一合,这一爵便是一年呐!”

    莫夫士与简行目瞪口呆,忙双端起金爵行礼道:“多谢陛下圣恩。”

    陈晛自是十分满意,含笑摆道:“不必客气,请坐。”

    回了座位,他一摆,十位佳人便分成两路散开去,走至莫夫士与简行身旁,又是揉肩又是捏腿,惹得两人兴致高涨。

    他满意点头,又饮下一口琼浆,将金爵置于桌上,开口道:“实不相瞒,请两位来此,不仅仅是为享眼前之福。”

    简行躺于香怀之,已然是被女色迷醉,左右两各揽着细腰,双眼迷离道:“哦?陛下有话请讲。”

    他道:“便是大明这块肥肉。”

    听到“大明”两字,莫夫士与简行立刻惊醒,匆忙站起拍去身上胭脂,神色慌张惊魂未定。

    他一声冷笑,摆意识他们坐下,他们却是不敢再从,行礼欲告别。

    “若是我告诉你们,我在大明有内应呢?”

    两位国王面面相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站起,走至两位间,双臂搭上他们肩膀,于他们耳旁轻言道:“我有一位朋友是大明的将军,他告诉我大明现在乱的很,并且给了我一张大明各地区的防御图,若我有心,我们里应外合,还愁吃不下这块肥肉?”

    两位国王仍是有些犹豫,“这”

    “安南敌不过大明,澜沧敌不过大明,天竺敌不过大明,但若是安南的兵加上澜沧的甲再加天竺的象呢?何况我在大明还有接应。安南只是小地,只有这十位美人任你们享受,而大明地域辽阔,美女自是数不胜数,一天百个直到老都仍有新鲜啊。”

    两位国王显然动了心,却是仍有顾虑,六目相对。

    莫夫士虑道:“可我们以什么理由?”

    “前些日子我的皇子被一孩童毒死了,我派人前去捉拿,不仅没能抓住让那孩童逃入大明,派出的子民亦遭了毒。我们可以此为由,事成之后,我那朋友要北国,那么南疆便是我们的,到时候我们人平均分,如何?”

    莫夫士与简行对望一眼,又转头望向座美人。“若是名满天下。”

    “便有十里桃花。”
………………………………

第八十五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  离约定之日仅剩天,再见次皎月,天亮便要攻入玄武门。

    陈鸿道举目远眺,浓雾紧裹山峰,不见其顶,心亦如玄武门主峰驼那般被紧裹而透不过气。他已心生退意。以多胜少本就属非常段,何况此次是以十万江湖碾压千玄武门,虽是“为讨个说法”,但他又岂会不知众人来此的目的,多是为了青龙偃月刀罢。

    青龙偃月刀本是国时期“万夫莫当”关云长所有,重达八十二斤,嗜血无数,故戾气极重,池心道长当初寻到此刀时险些被刀恶灵夺取心智,幸亏池心道长修为极高,以圣洁气神压住恶灵怨气,将青龙偃月刀镇在金谷。

    黄逍遥于异世回神,抹去因气神百转而熬出的满头大汗,深吸几口新鲜空气,抬头见陈鸿道望向远处若有所思,便从地上站起,拍去衣裤尘土,走至陈鸿道身旁轻喊了一声“师父”。

    陈鸿道回首,见是他,不由得叹气摇头目光沉重:“逍遥,若你是掌门,会不会答应此行?”

    他却是一头雾水,疑惑道:“掌门何出此言?”

    陈鸿道低声自语道:“大约是我老糊涂了吧。”说罢背负双走去,不顾黄逍遥满脸狐疑。

    陆离已至施州卫,下了马小心翼翼地行着,越近玄武门主峰山脚人声便愈加嘈杂,近了他才看清,黑压压的人头连成一片,几如湖泊那般广阔。

    他顿时心头一紧,愈加抓紧半尘,如履薄冰。

    来施州卫的路上他本想擒贼先擒王,以为杀了“龙首”剩下的人便会失了方向而散了队伍,如此看来,别说杀王,还未找到“龙首”自己便已惨死在乱刀之下。

    无奈,他决定先入主峰,毕竟从山脚到山道之间隔了百丈茫茫浓雾,可利用浓雾做掩护除掉部分江湖。

    他便悄悄退出,沿山脚绕行进入主峰。

    赵龙腾正守于山脚,已见他身影,顿时双目微张,按着升龙剑的右微微颤抖,只是一会便抚平了情绪。

    五峰一如平常,虽皆知山脚情状,并无情绪波澜,依是修气习武,感恩苍天眷顾。

    南疆却是令一番情境。

    陈晛亲自带军,安南、澜沧与天竺的国联军势如破竹,于两日之内连下大明城。广南、镇安、思明不幸沦陷。

    入侵军队以象兵为首,于防御漏洞处进入大明,一切悄无声息。

    大明安定了数十年,兵卒已习惯安乐,皆是懒懒散散,况且正是交班时间,守军才迈出门口便遭迎来一击,未来得及呼喊便丢了性命。城南防御瞬间瓦解,国联军如履平地,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城。

    消息还未传开,南宁亦是沦陷,此时才有守军从噩梦惊醒,关上城门严阵以待。

    国吞了四城并不急着继续进攻,而是同样关上城门于城内享乐,烧杀奸掠无恶不作。

    兵卒好似走在棚栏的屠夫,俯视着胜利果实,见了稍有姿色的姑娘便强掳过来当场蹂躏,或一人或数人,有姑娘不堪其辱,趁士卒淫笑其间咬舌自尽,士卒却仍是不放过,对着尸体继续施暴。

    男丁亦未能幸免,有特殊爱好者抓了数个长相清秀的少年捆了双怼其后庭,更有甚者朝鳏寡孤独者下。

    只是一日,城百姓死亡过半,除去暴戾嗜杀之徒所干恶事,其余皆是不堪受辱而自断咽喉。

    陈晛却是洋洋得意,住在知府宅邸,脚踩知府人头,望着堂内瑟瑟发抖一丝不挂的无暇白璧口水直流,抱了位惊恐娇凤进入后房,放下帘子行起床事。

    剩余姑娘以为躲过一劫,轻抚胸口舒气,却有二十位裸身男子破门而入,当场对她们行了苟且之事。呻吟声顿起,而惨叫声更盛。

    孕妇亦未能幸免。年迈老母心痛不已,欲保护怀孕女儿,却遭无情杀害,凉刀砍下华发脑袋,将其踢至一旁。兵卒泄完兽欲,却是兽性不减,为讨同僚欢喜,以刀剖开孕妇肚皮,挑出未成型的婴孩浸入酒。

    城内有一书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本想于今年进京赴考,却是遭此劫难。他深知战争恐怖,异国俘虏几如鱼肉毫无人权,与其遭人羞辱惨死刀下,倒不如自尽来得有气节一些,好歹也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惜鬼雄未料到,有兵卒破门而入,见他已上吊自尽,为寻乐,撕下其皮囊做了灯笼。

    力大好战者抓了八个壮丁,扔给他们几把砍刀,说道:“给你们一个会,只要打败我便饶你们不死。”

    在绝境之下,他们的求生欲极其强大,虽死了人,最后一人却是一脚将兵卒踹倒在地获胜,正喜悦,却有数把尖枪刺穿其胸膛。

    兵卒站起,拍去身上尘土,冷笑道:“我说我饶你们不死,可没说其他人饶你们不死。”便从地上捡起砍刀,将其脑袋砍落,有兵卒走来撑开其嘴巴,尿了进去。

    消息传入应天府,虽纸上只“南疆四城沦陷”六字,朱元璋亦是勃然大怒,险些气绝身亡,幸李公公知其龙体有恙早有准备,在其张口瞪眼之时替他捋顺了呼吸,险些要离身的魂魄又回到肉。

    朱元璋亲历战争,怎会不知兵卒所为。当年明朝初定,他与徐达一起攻入大都,元军无心反抗,便开门迎接举投降,徐达知其喜好杀戮,进城之前便劝道:“皇上,元军已投降,还请放他们一条生路。”

    朱元璋直视前方,并不表示。见此,徐达已知其心思,不再劝告只是叹气。一切果如他所料,大都百万平民,加上军队二十万,无一幸免。那昏天暗地的一月内,砍刀断了十柄,有十柄卷刃,四十柄折了刀身,五十柄刀柄脱落。

    如今年事已高,加之痛失陆鹰扬,才对杀戮之事没了兴趣。

    他站于地面,背负双,两眼微收望着透过门缝洒在地面的金光,若有所思,只是目前情况紧急,他便忙下令道:“李公公,传狩熊将军。”

    李公公行礼道:“是。”

    两刻之后,狩熊将军吴祁连便推门而入,双膝跪地叩首道:“末将吴祁连参见皇上!”

    朱元璋命他起身,神色凝重道:“狩熊将军,最近南疆不太平,你暂时将镇守皇宫的任务交给可靠的下,替朕去一趟南疆。”

    吴祁连微微吃惊,双抱拳行礼道:“恕臣愚钝,大明威声震天,怎会有不知好歹之徒骚扰南疆?”

    朱元璋闭眼皱眉,肘撑扶,两指摁着太阳穴轻轻揉搓,叹气道:“不止是骚扰,他们已经攻下四城了。”

    吴祁连大吃一惊,两眼几乎要掉出眼眶:“南疆之外薄弱小国并无此军力,怎会”

    朱元璋颇为烦躁,摆道:“叫你去你就去,赏你一令牌,全**队任你调遣。”

    吴祁连双接过令牌,双膝跪地再行大礼:“末将吴祁连,定不辱皇命!”

    消息很快散开去,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南疆城池,得知周边已成地狱,收拾了细软连夜向北迁徙以躲战祸。

    然大明士卒却是一路南下,身穿盔甲握刀枪,虽知前路坎坷,为保祖国不惜性命!

    泗城、浔州、柳州等地只剩下万千士兵,将城墙累得更高。

    玄武门山脚下的十万江湖亦知此消息,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怎么办,南疆已经丢了四城了。”

    “那里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陈鸿道双眉微缩望向碧蓝苍穹,见懒云散日,却是心比金坚,回首踏上高低,于光辉下抽出玄冥剑,直指远方。

    众人纷纷闭口,仰望着那柄反射着金光的神器,敬畏高过向往。

    陈鸿道扫视一圈,已如死井的内心却如狂风下的波涛,汹涌澎湃,双眼渐红,要滴出血来,花白须髯微微飘动,一身清清道袍,如重天神仙亲临土地。

    “诸位已知,南疆有难,死去同胞不知多少。虽未曾经历,仍目睹悲惨,一幕幕殷红,一条条血河,此景之下,与玄武门私仇又算得了什么!”

    连州双目微收,注视着陈鸿道,一丝凶戾藏进眼底,起身道:“可那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南疆。”

    陈鸿道怒目圆睁,鲜见地霸气外露,收回玄冥剑,以左剑指轻抚玄冥剑剑身,摸了一把凌寒直指南方:“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众人亦是热血沸腾,双拳紧握同喊道:“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悟临道长合了十天的双眼终于睁开,看似平静却是十分坚毅,起身握住身旁法杖,舞了一圈重杵地面,有一圈佛气自其脚底而出,向外迅速扩散开去。“佛家最忌打打杀杀,而如今国难当头,理应放下小我以成全大我。”

    除连州外,十万江湖已是同心,刀剑指天高声呼喊:“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连州内心自是十分不愿,好不容易设计拢了十万江湖,青龙偃月刀近在咫尺,却被忽来的战事搅了局。
………………………………

第八十六章 立志抗敌

    ()  十万江湖从未如此齐心。

    虽身在江湖与刀剑为伴,以仇为食以血为饮,然深明大义,私仇与国难孰轻孰重高下立判,便当即决定回门整顿,将门下弟子悉数带出以抗外敌。

    赵龙腾见山脚十万江湖退去,迅速上山禀告托心道长,托心道长并未因此消息而开颜,依是面色凝重。

    赵龙腾不解,问道:“十万江湖已退去,掌门为何依旧心事重重。”

    托心道长道:“玄武门再危急,不过千死伤。然如今南疆已是战火熊熊,平民百姓受苦受难者数以万计,以十万计,甚至以百万计。身在江湖,可以脱险而侥幸,然身为明朝子民,怎能将自己的庆幸凌驾与国难之上?同为明朝子民,他们受苦便是我受苦,他们遇难便是我遇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赵龙腾自知高度不及,当即羞愧,作揖俯首道:“掌门所言极是。”

    五掌门又于清虚宝殿会面,个个不苟言笑浩气凌然。

    托心道长环视一圈,面色十分严肃,庄严道:“诸位师弟,玄武门危已解,却是因国难。玄武门作为江湖门派,以人民安危为己安危。如今人民有难,玄武门不能不管。”

    离清道长已听说国侵犯大明南疆,自是热血沸腾,欲执剑斩敌首,忍不住开口道:“杀尽狗贼,保大明太平!”

    托心道长知其喜好杀戮,平日里未少苦劝,今确属特殊时期,便默许,转而说道:“各师弟回去后整顿门事,二品以下弟子留在主峰驼,自律修气习武,二品以上弟子稍作整顿,日后启程,前往南疆支援。”

    陆离于浓雾之眼见十万江湖退去,自是舒了口气,虽从他们口得知南疆告急,并不为所动,只道是天道轮回,如此而已。

    既玄武门危急已解,他便下了山脚,如此一来心只剩一念头,便是诛杀胡惟庸以报家仇。

    拴在异侧的马匹依在,他隐于林又待了一个时辰,见风静树止再无人声,才坐于马背驰骋而去。

    天之后才至应天府,已是天黑。

    陆离不知范子旭已入了丞相府成为胡惟庸的左膀右臂,只当“丞相府”字之后是贼官府宅,于墙外静息倾听院内动静,夜深而人静,院内自是悄无人声。他便跃过围墙踏入院内。

    恰是范子旭当夜,察觉有人翻墙而入,十分警惕,左已摁住无缨剑。虽是皎月如水,陆离借阴影同行,不易察觉,然当其跃上屋顶,暴露月光之下,与范子旭只一丈距离,范子旭认出是他,双肩微塌,松了左。

    他并未见到暗处的范子旭,只当丞相府守卫松懈,轻踏屋顶而过。

    已过亥时,丞相府内仍亮灯火的房间寥寥无几,更是不见人影。他琢磨胡惟庸若是没睡,应在书房,便于二十余座宅楼搜寻书房影子,人生地不熟,无异大海捞针。

    正懊恼,却有人影匆匆而至,他不得不藏于黑暗之,窥视着地上人影。

    院有四五巡夜人,见人影走来,无不驻足行礼,口轻喊“见过胡大人”。

    就是他了!陆离双眼微收,凶戾乍现,右抓紧半尘,恨不得立即落地砍下胡惟庸脑袋,又恐惊了众人,未等自己落地已是身首异处,只好强忍着冲动,紧盯人影。

    范子旭于暗亦是上八下,唯恐陆离胡来,幸陆离未有行动,得以长舒一口气。

    人影走至廊下,推门而入,陆离便跟了上去,于屋顶驻足,掀开几片砖瓦,果见胡惟庸,不由得腾起怒火,熊熊燃烧。

    胡惟庸亦是满腔怒火,颤抖的双端起茶盏,未能饮上一口,盏内茶水却是溅了一身,便将茶盏狠狠摔在地上,恶骂了一声“去他娘的朱元璋!”

    管家战战兢兢,不敢躲闪,却急忙是上前捂住胡惟庸嘴巴,于他耳旁轻声道:“现在屋内,大人莫要胡言,是要杀头的!”

    胡惟庸极不耐烦,一把将管家推开,抹了两把嘴巴,没好气道:“我知道,不用你提醒。”

    管家未站稳脚,一个趔趄摔在地上,破碎瓷片扎进掌,鲜血直流,他不敢言语,只是将流血之藏在身后匆忙站起,面对胡惟庸躬身俯首。

    发泄之后,胡惟庸的情绪才稍稍平和,坐在椅上,倒了一杯茶水,轻吹饮尽,才长吐一口气,仍是横眉冷目。

    “方才去见皇上,皇上命我日之内退敌,不然要我自行了断。这不是摆明了弄我吗?从这到南疆来回便要十日,如何日退敌?”

    管家知其心思,劝道:“皇上知大人足智多谋才让你担此重任,不过时限却是紧了些,毕竟皇上也会老”

    胡惟庸一声冷笑道:“年纪大了就老老实实退位让贤,何必硬撑。”

    管家连声附和,“大人所言极是,大人所言极是。”

    话虽如此,胡惟庸在归来路上便开了脑筋。“往日里不敢放肆的国为何会联?为何能在日内破我四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他望着地上狼藉,闭嘴思考,隐约之似见战场地狱,血流成河,刀剑入土,马革裹尸,不由得甩了甩头,一阵冷颤。

    战争之恐怖,未亲历战场亦能懂得。史书所写,“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十年之后,仍是不生寸草”,如此廿字足矣。

    他捏茶盏,忍不住重锤桌面,茶盏尽碎而碎片嵌入肉,鲜血淋漓,管家见此大惊,夺门而出去唤郎。

    屋内只胡惟庸一人,如此良,陆离却是犹豫不决。胡惟庸身为丞相,自有其本事,如今国难当头,若是为报私仇而将其杀死,岂不是变相害国?若大明躲过此劫,倒也还好,若不幸沦为异国土地,自己有何颜面去见阴间父亲?

    虽不甘心,却是无可奈何,陆离又望了一眼庄严肃穆的胡惟庸,悄然离去。

    范子旭见其离去,长舒一口气,却是有疑惑直上心头。折柳与胡惟庸无冤无仇,为何会寻到这里?若因红妆,害死红妆的是夏南,他已刃夏南,此仇已了,难道另有原因?

    天亮,陆离便一路南下,欲为大明尽绵薄之力。初还好,愈近南边,便有更多人拖家带口北上,富者有数量马车,载人载物,左右更有荷刀守卫;贫者牵着妻儿,背一背包。

    陆离眼见一切,心不是滋味,愈加快速向南奔去。至平乐府,已是空城,虽是高楼林立,徒剩空壳。客栈镖局等旗帜随风飘动,不堪寂寞。陆离站于街上,不戴帽子亦不会引起喧哗。他一声苦笑:“总算不会引起轰动了。”

    忽然有一搭在他肩膀,他向后看去,正是那日借他马匹的杨志兵,正要道谢,却听杨志兵说道:“你果然是百人屠戮戮一刀!”说罢便引棍而来。

    陆离拍掉他,后撤步,凝神注视着他冷笑道:“难道你也是为赏金而来?”

    杨志兵已做好准备,拳在前,棍在后,双腿紧绷蓄势待发:“我对赏金全无兴趣,只因你是江湖败类,害人性命。今我便要替武林除害!”

    杨志兵收,棍向前半截,右肘轻推,以棍尾扫去。陆离再撤两步,冷冷道:“你有恩于我,若今我死在你,可携我头颅去官府换取赏金。”

    杨志兵已收棍横于身前,颈项缠棍借力转起,铁棍似要离去,却又被握于,大力扫出,陆离又是向后步,棍扫了个空。

    杨志兵喝道:“我只想扫除败类,至于后事,与我无关。休要躲藏,与我战斗!”

    又是一记扫棍。

    陆离并无心思与他战斗,且街道空旷,够他撤个千步万步。

    杨志兵大怒,将铁棍插入地面,挑起累累地砖,以棍击之,地砖如同飞盘,朝陆离迅猛飞去。

    陆离又是后撤半步,脚尖撑地,半尘出鞘劈出一道斩击,斩碎尽数地砖,惹得尘埃纷纷,正要撤,杨志兵却自尘埃冲出,棍在前,直向陆离戳来。

    陆离无心恋战,只是连连撤退。杨志兵极为恼火,一边出棍一边喝到:“撤什么!让我见识见识你的一刀!”

    陆离只是后撤,眼见铁棍来势汹汹,便点地而起,一跃丈开外。

    杨志兵怒不可遏,紧抓棍尾,猛拍地面,犹如天剑劈海,两边地砖向上涌起,一如汹涌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