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俊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倒不是。我是捕头嘛,对刑狱现在关的所有人的案情都得了解了解!因这坞口村通匪案涉案的死刑犯实在太多了,因此印象比较深刻罢了!”
郭平在陈亦文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插话,此时却是突然发问道:“陈先生,按照我朝刑律,凡是判死的案子都需要在各州府或审结或核准后,统一报由邢部核准!有些案子甚至需要圣上御批才能判死。十三条人命,如果像你所说,里面真有蹊跷的话,那何舟死的可真是一点都不冤枉。”
陈亦文道:“只可惜我现在说的,还只是个人的推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缺少必要的证据来重新审理此案。”
三人正在继续推理时,突然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随后房门被猛地一推,又是气喘吁吁的郭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进来:“老爷,大事不好了!”
郭平最近对于郭平这样的行为都有点见怪不怪了,上任汉昌知府以来,突发情况是层出不穷,本来被**得彬彬有礼的郭伍,也是慢慢回归了野性。
此刻他只能笑道:“郭伍,别着急,天塌下来有我呢,你慢慢说!”
“老爷,这次天可能真要塌下来了!刚接到急报:汉昌大牢发生暴动了!”
“啊!”三人齐齐站起,都是大惊失色。
黄立来不及说什么,一个立身站起,也不顾会撞到郭平和陈亦文,急急拿了腰刀,出门便急奔而去。
郭平也是急道:“郭伍,赶紧备马!快!”
马作的卢飞快,青石霹雳,惊得汉昌街市是一阵鸡飞狗跳,百姓们只见一个年轻人飞快地驾马驰骋而过。
等郭平到了牢狱门口,一跳下马,发现通判王照已经在现场了,在他身后,还站着黄立、负责汉昌及周边府的赤巾军指挥使董威,典狱长周瑞等人,大伙脸上都是一副急切的神情。
“到底怎么回事?”郭平边快步走向大狱内边问道。
周瑞忙凑上前,跟上郭平的脚步回道:“本来今天按照惯例,应该给马字号牢笼里的案犯防风的。谁料负责的狱卒刚进牢笼时候,那牢笼里报说有个犯人得了重病,马上要不行了。狱卒是马上就召了狱内的医生进去。谁料那些犯人是串通好的,人一进去,便发生暴动了!”
“那现在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郭平又是急急问道。
这次轮到赤巾军指挥使董威凑上去回答:“回大人!现在我的赤巾军的兵士们已经进去了。这牢狱的四周没问题,被控制得死死的,犯人是不可能逃出去的。只不过在刚暴动的时候,犯人已经打死了一个狱卒,此外,现在还有一个狱卒和一个医生在他们手里被当成人质了,我们也不敢贸然行动!”
赤巾军是受设立在荆楚省的荆楚兵马都司下的汉昌卫所节制,平常并不归汉昌府节制,因此郭平对董威还是比较客气的:“那就有劳董指挥使了,还请告诉兵士们注意安全!”
他说完,转头对着周瑞又是厉声斥道:“你这典狱长怎么搞的?给你下面配的这么多人都是吃干饭的么?上次何舟的事情刚刚了结,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这牢笼里面的犯人,哪里来的凶器?你们平常都是怎么看的?”
周瑞被他一呵斥,心里着实惊了一惊,忙回道:“这些犯人实在是太阴了,他们将用饭的木筷子偷偷磨尖,然后又是靠这个杀了狱卒之后才夺到了兵刃。”
郭平低声哼了一声,这个周瑞,等这次事情了结之后,一定要好好查查!
“郭大人,此刻里面的形势双方还是在僵持中。我们想和对方尝试下能不能谈判,可对方提了一个要求,我们”董威趁没人说话的空档,突然又是插了进来,说了一半却又停住了。
“哦?他们提了什么要求?”
“他们要求郭大人你,也就是汉昌府的新任知府进牢笼和他们谈判,他们才愿意,否则”
“否则就杀了人质”
“不仅仅是杀了人质,他们还说要群体在牢中自杀。虽然他们是判了死刑的,可是若真如此,这事也是要”
郭平明白他的意思,处理不好,这就是十几条人命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上报朝廷的,到时候,在场的所有官员都要吃个处置不力的处分。
“看来我郭某人的名声不小啊,都传到这大牢里面去了!”郭平这句玩笑,可是一点都不好笑,王照周瑞等人都干干地陪笑了几声。
“董指挥使!”
“末将在!”
“前头带路!我就去会会这帮不要脑袋的人吧!”
“啊!万万不可啊!”除了董威,所有人都是惊呼起来了,这之中除了黄立,就是王照的反对得最激烈:“大人身系汉昌所有百姓的福祉,怎能轻易只身入险呢?还请大人三思啊!”
董威却是另外一个看法:“郭大人胆色俱佳,便是在我等行伍之人中,也是少有的!大人请!”
郭平却是不再估计王照黄立等人的劝阻,回了一句:“难不成我一个堂堂五品知府,还玩不过几个山野村夫么?”
说完他便昂头跟着董威,进入了马字号牢房。
上次郭平因为何舟的事情,加上又是夜晚,在牢房中是匆匆而过,因此没顾得上看看这里面的环境。
这次他是走进之后,才发现这牢房里面都是一股浓重的酸臭的气味。加之现在严冬已过,气温开始上升,这地上都是湿哒哒的。
而那些犯人就是在这潮湿的地面上填了薄薄的一层稻草,勉强能保温睡觉。
这间牢房里面其他牢笼里的犯人都已经被腾空了,只有单独另一个牢笼,被赤巾军的兵士们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个严严实实。
那些兵士们把手中的长矛握地紧紧地,将它们齐刷刷地伸入了牢笼中,将里面的犯人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区域,矛尖离那些犯人的身躯更是不足一尺。
只要董威一声令下,那么所有的长矛都将一起向前刺去,那么里面的人一个都活不了了。
不过,牢笼内的犯人也不是束手等着被收拾的,里面已躺了一具死尸,穿着狱卒的衣服,现在被他们是堵在了牢笼的门口,以防止外人冲进去。
尸体内侧的十几人,个个身材精瘦,可是都带着凶狠的眼神。
其中一人胡子拉碴,手拿一把钢刀,架在了一个跪在地上,长着花白胡子的小老头的脖子上。
另外还有一个狱卒,被其他犯人用磨得尖尖的木棍顶住了眼珠、脖子、耳朵洞等处,丝毫不敢动弹。
“我们要见知府老爷,我们要见郭大人!”那拿刀的犯人应该是个带头的,他喊一句,其他犯人就跟着一句,目标十分明确。
“你们到底要干什么,快把刀放下!”郭平此时一声大喝,走到了牢笼边上。
………………………………
第七十七章 决意重审
郭平厉声道:“你们劫持人质、煽动暴乱、杀害狱卒,已是犯下了弥天大错了,难道此刻还想再错上加错,让这么多弟兄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么?”
那位为首的犯人道:“我们在这等到秋后被押上刑场是一个死字,轰轰烈烈干一场也是一个死字,既然如此,还不如走得壮烈一点!”
“你们若是一心求死,我不反对,只不过你们手里的狱卒和医生是无辜的,把他们方放了,我可以给你们一个痛快;可若是你们不是要一心寻死,而是有什么诉求的话,那你们现在这样根本于事无补!”
郭平此言,在这群犯人中产生了一些不小的骚动,当即就有一个人黑瘦的犯人对那带头的人说:“三哥,这位大人说的有些道理啊!”
那为首的三哥喝了一声:“你闭嘴!”。
话虽如此,他自己却不由自主地放松了对手下白胡老头的控制,刀刃离那老头的脖子也挪开了几寸。
不过虽然气氛有点缓解,他本人还是有点怀疑地问郭平道:“你到底是什么人?和我们说这么多,有什么用?”
郭平歪了歪头,故意露出奇怪的神情问:“奇怪了,你们之前不是口口声声说要见到知府大人才肯谈判么?我现在就站在你们面前了啊!”
“啊?难不成你就是郭知府郭大人?”
郭平仍然是保持微笑,不置可否。
眼前的那群犯人马上开始议论纷纷了。
“郭大人,真的是郭大人!”
“郭大人来了,我们有救了!”
“苍天啊!”
现在只有那别人口中叫的三哥,还有点将信将疑:“你真的是新上任的知府老爷?”
“我以我头上这顶乌纱帽作保,如果我不是郭平,那么这顶帽子任由你砍切撕烧,如何?”
是时乌纱帽是天底下各类大小官员最看重的。
所谓“头上乌纱、身上补子、衣上颜色”,这三个都是官员身份的象征。
即便是一些贪赃枉法的贪官,对着乌纱帽也是恭敬异常,万万不敢拿它来开玩笑。
三哥一听此话,再细细一端详,终于相信了眼前之人就是自己要见的郭大人,眼里顿时一下子就涌出了热泪,嘴唇也是上下哆嗦了半天,显得内心是激动万分,就连手中的刀刃也是‘当啷‘一声落地。
终于,他猛地跪了下来,高声喊道:“青天大老爷郭大人啊!冤枉,天大的冤枉啊!求你为小的们做主!”
他本来就是带头的大哥,如此一跪,那身后其他人自然也是全部呼啦啦地跪了下来,高呼冤枉。
趁这个乱劲,本来作为人质的老头和狱卒突然间发力,拼命地逃出了牢笼。
“预备!”此刻局势有了逆转,董威也是右手举起,向赤巾军发起了准备攻击的号令,准备随时突入。
“慢着!”郭平制止了他,对着那般犯人说道:“你们若是有什么冤屈的话,现在就可说来。”
那为首的三哥道:“小的名叫燕顺三,我们这牢笼里面的都是本府坞口村的村民。早就听说郭大人在施恩县就有郭青天的名声。小的们是日盼夜盼,终于是在挨那杀头刀之前,把郭大人给盼到了。郭大人,小的们身上都受了天大的冤屈!”
燕顺三说完,却是站起身来,猛地将自己上衣扯下,只见他本来布满伤痕的胸膛之上,刺了一个大大的“冤”字。
他一带头,身后的十几人,也都是全部站起,扯去了外衣后,只见每个人的胸膛上都是刺了同样的“冤”字。
这十几个“冤”字,应是用木签之类的尖物刚刺上去不久,字描得歪歪扭扭,可是鲜血淋淋, 血肉可见,真是触目惊心。
郭平在此情景之下,不禁大为震惊,连董威等人的劝阻也不顾,直接就走进了这牢笼之中,对着每一个“冤”字都细细地看了过去。
每一个‘冤’字他都看得很认真,那些跪在地上的犯人也是神色坚毅,对他没有半分异常的举动。
郭平看完后抬起头,此时他自己也是红了眼眶:“你们到底是因为犯了什么案子?”
燕顺三道:“郭大人,小的本来就是村里普通的良民,依靠打渔为生,向来是老实本分过日子的。可是却无缘无故被卷入了燕十三的案子,上任知府老爷硬是说我们是燕十三的同党,说我们通匪。自从被抓进这大牢后,吃尽了百般刑罚,屈打成招,全部被判了斩刑。小的们这也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听闻新任知府老爷有郭青天的美誉,商量之下,只得采取激烈手段,只求大人能够重审此案,还我们所有人一个清白啊!”
坞口村通匪案?这和陈亦文说的那件案子看来就是同一件案子了,果然有蹊跷!
郭平沉吟了一会:“你们可要想清楚。今日杀狱卒,闹大狱,你们也是犯下死罪了。即使我重审你们的案子,今日的罪行也是免不了的。”
燕顺三道:“且不说那狱卒是在搏斗中失手被杀的。只要大人能还我们所有人的清白,所有的罪名,我愿意一人承受,杀头充军,在所不惜。”
郭平点头赞了几句:“不错,是条汉子。黄立!”
“属下在!”
“你现在即刻将此十三人提出来,单独找地方关押,好好看守,等候我的指令!”
“是!”
郭平说完,不顾其他目瞪口呆的官员,以及千恩万谢的坞口村十三名犯人,昂首准备离开了。
在经过周瑞时,郭平停了下来:“周瑞,这段时间你就好好在家反省吧!再让你管下去,说不定犯人都要死光了!哼!”
周瑞听了,脸上是黑一阵红一阵的,又不敢分辨,只得唯唯诺诺,不一而退。
============================================
“不行,这事情恕我不能同意。大人,当时的情形是事态紧急,你也是随口应承他们的。堂堂朝廷命官,岂能被几个死刑犯牵着鼻子走?若是遂了他们的愿,朝廷的颜面何存?”
平息了暴动之后,郭平回到府衙后,是立马召开了各主官会议。
就在刚才,他刚把重审的提议一说,通判王照是立刻跳了出来。
“谁告诉你说我是随口应承的?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我乃一府之知府,岂能出尔反尔?”郭平沉着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照自觉刚才对于这位上司的态度有些不恭,平了平心态,改变了语气道:“大人。我想要提醒的是,这件案子,不仅是上任知府李大人亲自判决的,更重要的是此案还经过邢部的复核,这判书上甚至还盖着代表圣意的秘书监的大印呢。我是好心提醒大人,如果重审此案,可曾考虑到这件事情万一不成功的后果?就算重审能够成功,这岂不是再说邢部和秘书省办错事了?”,
林枫被他如此一说,也是有些犹豫:“是啊,郭大人。我比你年长几岁,只想苦劝几句:十年寒窗苦读不容易啊!这件案子搞不好可是要押上大人一辈子的官运的。此案和大人本来没有丝毫关系,我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他过去算了,大不了剩下的这段时间让这些犯人好吃好喝,安心上路吧。”
郭平看了看眼前的两位官员,还有那位一直在闭目养神的赵锴,他此时才是第一次感觉这官场的冷酷和可怕之处,这十几条鲜活的人命,在在座的几位官位的心里,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官运来得重要。
饶是如此,他也是定了定心神,站起来后平静地道:“此案是我决定重审的,若是有什么后果,我自然一力承担,绝不会勉强诸位大人。我自会上书本省按察使及邢部、秘书省说明一切缘由。”
“不过。”郭平说完,本来已是抬脚准备要迈出公堂了,想了想,又停了下来,回过头来说:“郭平比几位大人年少很多,可能想事情还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 不过我本是寒门出身,在我钱塘老家的郭村,总共也只有十来户人家。坞口村通匪案这件案子,如果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真有冤屈,那便是活生生地灭了一个村子!食君俸禄,忠君之事,如果不能为圣上解忧、不能为天下百姓请命,不能伸张正义,郭某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说完,他便是留下了一脸愧色的林枫、惊愕的王照,以及木然的赵锴,依然决绝地走了出去。
………………………………
第七十八章 得出真相
郭平耿直地发了一通腹内之言后,虽是决然地走出了房间,可是他心里其实并没有十分的把握真的能推翻此案的已有判决。紫幽阁 ziyouge这皆因此案的定性实在是犹如铁板一块,除非他能拿出新的重大的证据,否则,单凭一腔意气,却也无可奈何。
一想到不日即将开堂重审,而现在又是无从下手,一股愁绪顿时是涌上心头,苦闷之下,只得又把陈亦文叫过来商量。
陈亦文一到场,却好似早就和郭平想到一块去了,也是装出了一副满脸惆怅的样子。
郭平苦笑一声道:“看来陈先生对此案也和我一样是束手无策。今天把你找来,也只能找些心里安慰而已了。”
陈亦文摇摇头,脸上是为难的表情:“东家你误会了,我不是发愁没有法子去推翻此案,而是发愁你该如何处理此案涉及到的人事为好!”
郭平一听,眉毛一挑,脸上立刻显出了喜出望外的神情,跨上几步一把握住陈亦文的双手:“如此说来,莫非先生已经有了良策?”
陈亦文叹了口气:“东家,我想再问问你对此案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如果说这案子要让你押上一辈子的官运和前途,还干不干?”
“先生,你我在草堂之上纵论天下的座谈过去还没多久,怎么现在就有这般怀疑我的言论了?郭平的决心你无需怀疑,为天地立命,为圣人立言,乃是我辈使命所在!即使百转千回,死亦不惜!”
陈亦文竖了个竖大拇指:“东家,行!当我没问!”
说完,他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啪”地一声就拍在了桌子上。
郭平奇问:“这是什么?”
陈亦文随手移过桌上摆着的一盘咸味花生,边剥花生,边往自己嘴里扔花生仁:“东家是否还记得上次和我们一起分析案情时,在谈到何舟为何要自杀时,东家分析出的那一堆道理么?”
郭平笑道:“好啊,原来你一直在这里等着我啊?有屁快放!”
陈亦文也不在意他粗俗的言语,反而更是洋洋得意地说道:“我这次对东家也算是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吧!自从瞄上了坞口村的这件案子之后,我在开始阶段一直是在推想人物关系等等,是以一直没有突破。可东家那天说的话提醒了我,可以换个角度去想这件案子。因此我便是把这案子里出现的所有人全部拿走了。东家猜猜看这案子还留下了什么?”
“还留下了什么?”
“财产!”
“财产?”郭平忙是拿过桌子上的那张纸,只见这纸上面写的是一长串的人名。
“我了解过,坞口村位于汉昌城的南湖边,自古是物产丰富,良田肥沃,那种田地,历经大江和南湖几千年的浸润,是肥到流油了。我是本地人,对这情况也是略有耳闻。李之浩在任的时候,就一直想把南湖开辟成西北军粮的产出基地,一直因为补偿条件没谈拢而作罢。现在大牢里关押着的一十三人,都是坞口村里面的顶梁柱,同时也掌握着全村土地的谈判权!也就是他们一直在顶着李之浩的压力不松口。”
郭平边听陈亦文的解释,边细细看着纸上面的人员名单,上面何舟的性命赫然在目,后面还备注着:得良田五十亩,记于其弟何江名下。
郭平看完了名单后,又是冒出了一个疑问:“陈先生,不对啊!我看你名单上面除了何舟,写的其他人都是巡捕司和牢狱离的狱卒,最多还有几个司狱司的小吏,凭借这几个人,还办不了这么大的案子吧?”
“所以我才问东家到底有多大的决心。这背后还有两个人,我却是不能再写在这纸上面了。”
郭平点点头,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张名单,说白了也是靠推理得来的,还有两人定然是比何舟的地位要高。
如果没有确切的人证或是物证来指证,若是冒然流传出去,恐怕定然是要掀起一阵风雨了。
“我现在只可透露一人。此人我担保东家可以拿下!”
郭平笑笑:“你且慢点说,我想我也能猜出来。”他说完指着纸分析道:“你这纸上面既有巡捕司的人,又有大牢里的狱卒。那么除了何舟,肯定还有一人来配合他,那肯定就是牢狱的典狱长…………周瑞!”
陈亦文赞许地道:“和东家这样聪明的人共事就是省力!”
“只不过现在推理是全了,可是如何才能找到人证或是物证去完善这推理呢?”
“东家,这答案也在这张纸上啊!”
“答案也在这上面?”郭平拿着纸看了又看,这次却是实在想不出来了。
“陈先生!我郭平在这方面还是自感还是稍逊先生一筹啊,也请先生不要再卖关子了,快快说来吧!”
陈亦文忙作揖赔罪:“东家切勿如此,我也是开个玩笑而已!其实道理很简单,我就是以人的天性推断而来的。东家你想想,何舟他只能将自己从此案中的不法利益转移给自己的亲属名下,才能将自己承担的角色掩盖过去。只可惜他太过于自负了,挑来挑去挑了个自己的弟弟何江!他若是还活在世上,自然能镇的住何江。可是现在他突然身亡,那何江定然要对自己名下这笔不义之财生出觊觎之心。那何舟的妻儿又岂能甘心?这就是此案的突破口!”
郭平是豁然开朗,接着陈亦文的话头继续道:“既然名下多出这一笔不义之财,那么何舟肯定对何江交代过这笔财产的来路。所以接下去我们只需要在何舟的妻儿处做做工作,稍微挑拨一下何舟之妻和小叔子之间的关系。他们为了争夺家产,必然会闹起来。那时在公堂之上,再将周瑞传来,狗咬狗,大家都是一嘴毛,那么此案也就柳暗花明了!这突破点实在是妙!”
“不错!何舟之妻现在是既没得到财产,又被人谋害了亲夫,这定然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