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桃园三结义
“噗咚!”
“哎呀妈呀,摔死我啦,真疼!”赵二现在躺在一块土地上,浑身疼,身体像散了架一样。
其实他摔得一点也不重,连皮都没破,无奈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受不得疼,这才呲牙咧嘴哭爹叫妈的。赵二挣扎着站起来,摇了摇脑袋,揉了揉屁股,拍拍身上的土,再看看周围……这是哪?怎么四周都是桃树?树上结满了桃花,还不时有大量花瓣飘落下来。这是哪个公园吗?我不记得我家周围哪个公园有这么多桃树啊?也许是新栽的?有可能,我都几年没去过公园了。
“呔!哪里来的毛贼,来俺家桃园做什么!”一声大吼传来打断了赵二的胡思乱想,吓了赵二一跳,而且这嗓门不是一般的大,震得赵二耳膜都疼。
不过,口音好怪异!
赵二往声音来处一看,发现三个人正盯着他。这三个人都穿着布袍,很像电视剧里古人的装束,其中一个黑脸环眼大胡子的汉子,一个红脸长须绿袍的男人,和一个白面大耳双臂过膝、面目和善的中年人。吼他的就是那个黑脸汉子。这三人站成一排,面前还摆着一些香炉黄纸之类的东西,再结合周围的桃树……
“桃园三结义?”赵二不禁脱口而出。
“快说,你是谁!来俺家桃园做什么,可是来偷东西的?”那黑脸汉子见赵二不回答,继续吼道。
“三弟稍待,我来问问他。”那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阻止了黑脸汉子的继续质问,转而温和地问赵二:“这位小兄弟,你怎么会出现在我三弟的桃园之中,可是有什么事?”
“呃……我为什么会在这?这个……”赵二挠了挠头,“我脑子有点乱,容我想想。”
“好,小兄弟慢慢想!”中年人看起来很好说话,这让赵二安心不少。
他开始慢慢回忆起之前的事。话说这赵二原本是现代一个宅男青年,一天去他哥们王胖子家玩,发现他家多了几本兵书。说是兵书,其实就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古代兵书,用白纸打印出来再用麻绳一穿做成的。赵二就随手拿起一本翻看,而王胖子则在旁边玩电脑,一边玩一边跟他扯淡:“老赵你看,这些都是我搜集来的古代兵书,只要看了这些兵书,我就可以成为牛逼的军事家啦!”
赵二反驳道:“得了吧,这些古代的过时兵书有屁的用,现代战争都是飞机航母大炮。一顿火力轰炸下来,什么战术都给打成灰了!”
王胖子不满的说:“怎么没用,我玩古代战争游戏就用的到。要是哪天我穿越到古代了,那就更用得到了,到时候诸葛亮算个屁,我一兵法玩死他……哎!等等,这游戏又出问题了,时间倒流了!回到184年了!”
赵二才懒得看,头也不抬地回道:“倒流就倒流,读档或者重装游戏就好!”
“妹子身上衣服突然没了!”
赵二一听这个,赶忙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大骂道:“呸!什么衣服没了,整个人都没了!”
原来是游戏出现花屏,游戏里的妹子变成了一堆花花绿绿的色块,只有头部是正常的。当然,说衣服没了也不是没道理,因为这游戏的人物身体是没有建模的,装备的服装就包含了身体。
赵二本不想再搭理王胖子,忽然闻到一股糊味,于是说道:“你游戏出什么问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电脑八成哪个配件又烧了,早跟你说不要一天24小时开着电脑,都烧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回了!我来给你看看,你先把电源拔了。”
说着把兵书往怀里一揣,走了过去。拿起改锥,把机箱打开,刚要动手忽然发现电源灯亮着!
赵二大怒:“不是叫你拔电源吗?你这狗胖子真是亡我之心不死。”
“我拔了啊……哎不好意思拔错插头了……哎?人呢?”王胖子一抬头,发现赵二不见了……
赵二是不见了,跑桃园里来了,虽然不知道这个具体原理是怎样的。赵二便根据之前的事,再结合现在的状况,略一分析,知道了答案:自己穿越了!
之所以这么轻易得出这个结论,全因为这厮之前就酷爱看穿越小说,而且跟王胖子一样整天幻想自己穿越了后怎么怎么的。这下真穿越了,倒是一点也不慌。
他脑筋一转,便回复道:“啊是这样的,我之前在朋友家做客,当时有点困了就睡下了,一睁眼就不知怎么的跑这里来了,打搅你们了实在抱歉!”说着赵二鞠了一躬表示歉意,他也不知古人礼仪,就随便鞠躬应付下。
黑脸汉子却不信他这胡言乱语:“少编胡话,什么叫不知怎么的就跑这来了,分明是来偷……”
“三弟,”这次是那红脸汉子阻止了他,“我看他不像是贼,你看他面皮白净,身材高大,衣服虽然有些怪异但很整洁,倒像个士人,至少我见过的鸡鸣狗盗之徒没有这样的。”
中年人也来赔礼:“小兄弟勿怪,我这三弟心直口粗,误会与你,还望不要见怪。在下刘备字玄德,这位是我二弟关羽字云长,他是三弟张飞字翼德,不知小兄弟怎么称呼?”
擦,还真是这仨!赵二之前就怀疑他们是刘关张三兄弟,果然!看来这里就是三国时代没错了,现在正好是三国演义第一章桃园三结义的剧情,来的真是时候!
赵二也不含糊,学着他们的语气道:“在下赵二……尚未有表字。嗯。”然后就不知该说什么了。
刘备看了看赵二胸口,然后说:“赵二兄弟,既然来了就是客,在下与两位义弟正准备在此结拜,不如赵二兄弟给我们做个见证人如何?”
当见证人?给刘关张?哈哈哈,这可真是面上有光的事啊,桃园三结义的见证人就是我,这可足够吹嘘一辈子的了!
赵二赶忙答应:“好好,没问题,咱们这就开始吧!”
赵二虽然不知道结义的见证人该干什么,但是他看过现代婚礼的见证人怎么干的,想来应该都差不多,就是三人说完那套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词后,自己再来一句见证他们三人结义,见证人赵二就好了。刘备也是这么想的,本来也是临时起意,也不在乎正不正规,于是桃园三结义就如同历史上那样上演了,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多了赵二这么个见证人。
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赵二曰:“见证人赵二!”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在报上年龄时,赵二惊奇地发现刘备这厮居然才二十八岁,真是不可貌相。
结拜完后,刘备又看了一眼赵二胸口,然后说:“赵二兄弟,若是不急着回去的话,与我兄弟一起喝一杯如何?”
张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也大大咧咧的说:“是啊,赵二兄弟,刚才误会你了,老张俺得给你设宴赔罪才是!”
赵二本来对酒没什么兴趣,本想拒绝,但又一想,古代的酒应该跟现代的不一样,度数也不高,尝尝也好,况且他现在也有点饿了,正好吃点东西,就答应了:“好啊,不过赔罪就不用了,我也看出来老张你是个直爽人,不妨事的,咱直接喝酒就是!”
张飞一听觉得赵二这人不错,合自己脾气:“哈哈,老赵你这人不错,我喜欢,走喝酒去!”
便高高兴兴得拉着他一起进了内堂,命仆人准备酒菜。不一会,酒菜上毕,就是一些煮熟的羊肉猪肉,外加一些生的蔬菜,外加一小坛酒。张飞主动给赵二倒了一碟酒,酒的颜色略黄,倒有些像醋,赵二猜测这应该是黄酒。尝试着抿了一口,酒味很淡,还有点酸,大体上还可以接受,于是一饮而尽。张飞见了更高兴,又给他倒了一碟,然后四人一起吃喝了起来。
刘备问赵二:“赵二兄弟是哪里人,这口音似乎之前没听过?”
赵二说得一口流利现代普通话。但这普通话到了古代,反倒成了方言,而且是不知从哪里冒出的方言。毕竟现代普通话的原型――北京话是清朝时才形成的,是融合了历朝历代北方多民族的口音形成的,三国时代压根没有。好在赵二对历史知识多少懂点,回忆了下三国时期亚洲地图后,顺口胡说道:“我是……三韩人”
赵二也很无奈,本想说自己北京的,但自己家在三国时期叫涿县,正好就是自己现在呆的位置,总不能当着涿郡人的面,用不是涿郡口音,硬说自己是本地人吧?说自己是国内别的地方的人也不行,以后走南闯北总会遇见其他地方的人,到时候很容易拆穿。而在中国东北方向,非游牧的民族就只有三韩和高句骊了,高句骊似乎一直跟中国关系不太好,索性说自己是三韩棒子,反正全宇宙最初都是棒子的思密达。
张飞说:“噢,怪不得你的打扮这么奇怪。”
另外两人也没怀疑,点头表示原来如此。
刘备张飞都是没出过涿郡的本地人,关羽则是从河东郡来的。对于三韩这地方,只是隐约好像听人说过有这么个地方,但完全不了解。
赵二趁机说:“平时我都呆在屋里,不怎么出门,现在突然来这了,老张你借我身衣服吧,省的到时出门惹人围观。”
张飞满口答应。
而刘备又看了一眼赵二胸口后,说:“要不赵兄弟你在三弟这先住上几天,让裁缝专门给你做身衣服,省得穿起来不合身。”
赵二心说这刘备还真是想得周到,当即答应下来,不过在看到刘备又一次盯着自己胸口看了一眼后,感觉有些不对劲。一开始赵二只是以为他是在看自己奇怪的衣服,但看的次数多了,赵二就起疑了,于是低头一看,发现刘备在看什么了。
一本兵书,半截插在衣服里,半截露在外面,正好露出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练兵
……
(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政权,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主角自称三韩人只是权宜之计,以后会改口的。古代涿县与现代涿县位置不同,现代涿县位置在河北省涿州市。而三国时期的涿县,位置要偏北一些,大致在现今北京市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两者距离倒是不算远。)
(本章完)
………………………………
关于本书的设定
本书将以《三国演义》原著书做为蓝本。
同时加入史书的设定,即《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英雄记》等。
当演义内容与史实内容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情况以演义为准,只有少数演义里极为不合理的部分,才以史实为准。
而演义与史书都没有记载的空白部分,则由作者我自行脑洞补全。
本人作为一个资深的合理党,最不怕其他合理党、考据党过来挑刺,所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找茬!
我会一一回复的!
(本章完)
………………………………
投靠刘备
赵二这下明白了为啥刘备这厮对自己这么热情了,又是当见证人,又是喝酒,又是小住几日的,原来是看上这本兵书了。
这兵书就是从王胖子家顺手拿来的那本,全名《练兵实纪》,是中国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写的。
王胖子曾跟他说过,说戚继光这人可厉害,在中**事历史上的成就不亚于孙武。其主要成就就在于他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至于抗倭这种事,相比之下反倒不值一提。这两本兵书与孙子兵法等其它中国兵书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如何练兵、如何作战都写得非常详细、非常系统,让人一看了兵书就能学会应用,被称为中国版的步兵操典。
而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则写得太过宽泛,里面净是一些上兵伐谋、知己知彼之类的需要自己去悟的东西。你能悟出来自然好,悟不出来或者悟错意了就只能纸上谈兵,沦为笑话。故而孙子兵法在有些地方压根就被归类为哲学书,而非兵书。
至于其他的什么《尉繚子》、《吴子兵法》、三韬六略之类的,实际操作内容也很有限。
这时赵二才十分庆幸自己运气好,拿到的是本实用型的兵书,要是当时不凑巧拿的是孙子兵法,自己现在就该哭了——自己有没有悟性先不谈,就说这孙子兵法是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兵书,三国时代各家族家里都有,大路货不值钱啊!
既然被刘备发现了,藏着掖着也没意义。赵二索性就直接把书掏了出来,问刘备:“刘兄可是对这本书感兴趣?”
刘备顿时感到很不好意思,有些脸红的说:“赵兄弟勿怪,只是为兄平时喜好读书,难免见猎心喜……对了,赵兄弟这书可是用蔡侯纸所书?”
蔡侯纸?噢,对!记得三国时候的书大多还是用竹木简写的,纸还不是很普及。古代的东西就是这样,很多好东西发明的时间都很早,但要等它普及,没个几百年别想。蔡侯,就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
赵二答道:“正是蔡侯纸。”
“不知可否一观?”刘备接着问。
给他看吗?赵二看了看这本书,封面上只有练兵实纪四个字书名,外加戚继光的名字,一共七个字,都是毛笔字,方方正正的不知什么字体。乍一看的话还看不出什么,要是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出这些字不是用毛笔写的,而是用油墨印上去的。三国时代可没印刷术,就算有也不可能这么精美。要是被发现了到时候可不好解释。
本来编造自己的出身来历没被怀疑就够幸运了,编再多可就难免露馅了。
于是赵二赶紧又放回怀里,拒绝道:“实在不好意思,这书本非在下所有,乃是我朋友之物。若是在下之物,那大可随意观瞧,然而我朋友对于他的东西向来爱护至极,除非他本人亲口同意,否则别人是碰都不让碰一下的。”
张飞不满道:“你这朋友可真小气!”
刘备听赵二这么说,也只好说:“无妨,无妨,呵呵。”
他转而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道:“赵兄弟,当今天下黄巾贼寇肆虐,百姓多受其苦,不知赵兄弟怎么看?”
嗯?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赵二想了想,刘关张应该都是反对黄巾贼的,不然也不会搀和剿黄巾这事。那就顺着他们说好了:“这个黄巾贼啊,我觉得就是一伙装神弄鬼的神棍,欺骗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老百姓拥戴他们,借机敛财自肥!别看他们号称什么治病不收钱,但是你们想啊,这传教哪有不花钱的,钱哪里来?等这帮人势力大了,就按耐不住野心,想要造反当皇帝了。借起义之名,四处烧杀抢掠,比土匪强盗还坏!”
赵二还想说历史上大多数所谓的起义都是这性质,就是一个个强盗造反集团。但想到现在刚汉末,还没太多历史,就把这句藏肚子里了。
“说得好啊!”张飞一拍桌子,赞同道:“他们就是一伙土匪强盗!当初俺家地里的一些佃户和好些周围乡里人就信这个什么黄巾教,自从信了教,也不好好干活了,成天想着怎么供奉他们的什么大贤良师。你说这帮泥腿子,每天饭都吃不饱,不想着多干点活补贴家用,却一个个聚在那里听黄巾教的人讲道,一听就是一下午,有那时间干点啥不好?后来造反了更是与强盗一样乱抢乱杀!”
关羽也同意道:“没错,某之前闯荡江湖时,也遇见不少黄巾神棍,一个个号称能呼风唤雨,符水治病。结果呢,风雨没见招来,符水也是治死的多,治好的少。那些侥幸治好的,就四处鼓吹,说大贤良师显灵。没治好的,就怪他心不诚。心诚不诚还不是那伙神棍说了算!”
刘备接口道:“正是如此!如今国家危难,正是我辈挺身而出之时。今太守大人招募义兵,我三兄弟亦准备以资财募乡勇响应。不知赵兄弟以为如何?”
“很好啊,”赵二附和道,他还是没明白刘备的意图。“黄巾肆虐,百姓们深受其苦,他们肯定愿意来投奔。然后把他们都训练成士兵,同黄巾贼交战,众人同仇敌忾,定然势不可挡!待击败了黄巾贼,必是大功一件啊!”
“只是我三兄弟皆一介莽夫,我虽读过些书,却对练兵之法不甚熟悉……”说着刘备又看向赵二胸口,虽说现在书已经被完整的塞进衣服了,没有漏出半点。
赵二心想,要练兵,而练兵的话,我这本写着“练兵”俩字的兵书不正是必需的么?
给他?
给个鬼啊!给了他,我去哪玩儿去?
刘备看赵二面色犹豫,索性直说道:“赵兄弟,我观兄弟你仪表不俗,随身携带兵书,想来必是精通兵法之人……”
赵二终于明白了:不是要兵书,而是要我!
看来这是在招揽我啊!嗯……我得好好想想。
既然穿越来了三国,那肯定是要建功立业血战沙场的,在这乱世之中,要么自己当头,要么给别人打工。自己该如何选择呢?
先看看自己有什么优势,首先是知道点三国历史,不过这点历史也仅限于小时候看的三国演义电视剧,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年下来,里面好多情节都忘了,只记得个大概。
然后就是自己这本兵书了。这刘备这么热心招揽我,除了因为刚立业手底下极度缺人外,自己的兵书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这兵书倒是谁也不能给他看了,毕竟现在书比我还值钱。
当首领什么的,我大概不是那块料,穿越前的我就一无业宅男,不可能穿越了就突然有领袖气质了。更何况当首领也没啥好的,打工的战败了还能凭本事投降换老板,当首领的想投降,就算当时不弄死你,过后难保不下黑手弄死你(比如刘琮)。就算让你活,人身自由必然要受限,还得处处小心别让人误会自己贼心不死(比如刘禅)。所以当首领的路基本堵死了。那就只能给别人打工了,给谁打工好呢?现在刘备这的位置是现成的。
那么其他势力呢?
三国各诸侯中,最后三分天下的就是魏、蜀、吴三家,有机会取代他们仨却功亏一篑的有董卓、袁绍、刘表、公孙瓒、刘璋他们。至于更弱的势力什么陶谦、刘繇之流就不考虑了,实在扶不上墙。
这些势力需要逐个分析:
刘备前期苦了点,但正是因为前期苦,所以早加入的话,日后地位才高。你看糜竺、简雍、孙乾他们,功劳没多少,就因为加入的早,日后在蜀汉地位可都不低!想加入刘备也最容易,而且早期跟着刘备的这些将领,除了中途战死和主动背叛的外,基本过的都还不错,都是善终。看来刘备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操呢,现在还在大汉当西园八校尉(实际上还没有,目前担任的是议郎),地位高,想见一面不容易。后来刺董失败后倒是容易加入了,日后曹魏势力也是最强。不过曹操这人性格不太好,什么杀吕伯奢啦,屠徐州啦,吾好梦中杀人啦,杨修啦……都是黑点!
孙吴……一直偏安东南,挺没出息的一个势力,虽说这样过的很安稳。不过据说东吴的官位基本被地方士族大家所把持,我这种出身不明的,大概很难往上爬,而且东南方也太远了!
董卓……投了他的话,貂蝉我肯定是玩不到的,而且董卓从来就没位置低过,加入有难度啊!
袁绍……也是喜欢世家大族子弟,我没戏!他手底下谋臣良将又多,互相内斗也严重,我还不想被搞死。
刘表、刘璋太没出息,又是皇族,不好高攀。
公孙瓒……不太了解这人,待观察。
这么分析一圈下来,还就只能跟刘备了。嗯,那就跟刘备混好了!
既下定决心,赵二便回道:“我这本兵书正好记载练兵之法,虽然不能供刘兄观瞧,但我本人为刘兄效力还是可以的,国家危难,我辈本就该为国出力的!”
刘备大喜:“那太好了,咱们四人合力,定能破贼立功,保百姓一方平安!”
“破贼立功,保百姓一方平安!”剩下三人同声附和。
之后四人又互相聊了些闲话,聊着聊着就相继醉倒了。
而三国历史就此拉开序幕。
(本章完)
………………………………
地主家的生活
赵二平时不怎么喝酒,虽然这次喝的是度数跟现代啤酒差不多的古代黄酒,但仍是最先醉倒的。好在这黄酒不上头,喝多了除了醉倒也没什么其他不良反应,既不会头痛,也不至于吐得四处都是。
第二天起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床上,盖好被褥了。
说是被褥,其实就是一件厚点的衣服。叫做寝衣,睡觉的时候盖在身上,起床时可以披在身上当衣服,也可以直接穿着躺下睡。至于现代意义上的被子,古代叫衾,就是杜甫诗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那个布衾。布衾远比寝衣厚的多,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