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说,好说!”

    波才想着,这人在被自己晾了那么久后,不仅不生气,居然还能够主动放低身份,甚至还帮他主公放低位置,真是难得!要知道他那位主公可不是个好伺候的!

    特使这才停止了客套,向波才说明了来意:“我家袁将军日前听闻波渠帅率军攻略渤海郡,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击破渤海守军,包围南皮城,甚是钦佩。故而遣在下携带礼物给渠帅,以为结交。如果波渠帅愿意就此与我家袁将军交个朋友,那么袁将军愿意与渠帅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以使我们两方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位特使最初在被派出时,波才还在围攻南皮城。他本来是想去南皮那里见波才的。结果走到半路,发现居然有大量黄巾出现在甘陵国,据说是从渤海那边过来的。于是便主动联络这里的黄巾,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波才,想让他们代为引见。

    而令他更没想到的是,他联络的这帮人,正是波才所部。波才在接到有人要见他的消息后,并没有立刻见他,而是晾了他一阵子。这也不是刻意为难他,毕竟波才的真实位置不能就这样轻易泄露,即使只是暂时的位置。几天之后再见他,他就难以推断波才是从哪里赶过来的了。

    波才拿起特使递出的礼物清单,看了看,发现上面写得礼物还真是足够贵重,不愧是四世三公袁家的手笔!

    而特使则表示道:“如果波渠帅愿意收下,那么清单上的礼物就会很快送来。”

    去见黄巾军的头目,特使自然不可能将礼物带在身上,那样太危险了,万一有低级头目见了眼红,直接私吞了,再把特使一杀,之后隐瞒特使来过的消息,那可就万事皆休了。故而他身上带的只是一份清单,而礼物则另藏在它处。

    波才点点头,而后眯眼问道:“嗯。很好!特使可以回禀你家袁将军,就说他的这份友谊,本帅接受了!本帅愿意交他这个朋友。至于进一步的合作嘛……不知本帅是需要等特使回去答复后再派人来谈,还是现在就可以谈?”

    特使笑了笑,答道:“那在下先代替我军将军多谢渠帅了!说到进一步的合作,我家袁将军看得起在下,允许在下可以直接跟波渠帅谈!”

    果然!

    波才便直接问道:“不知特使如何称呼?”

    这个特使必然是其主公手下的重要人士,而不是寻常使节。之前看他表现不俗,尚还不能确定,现在对方承认了,那就好办了!

    特使整了整衣冠,而后正式介绍道:“鄙人韩胤,忝居袁将军帐下,一幕僚尔!”

    啧,果然是袁将军手下重要的人!

    原来这个人是袁术手下,而非袁绍的人。袁术此人是最见不得袁绍得意的,同时也是最乐意见到袁绍吃瘪的。他听闻袁绍连自己的地盘都丢了,沦落到只能寄人篱下的地步,自然大为开怀。

    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波才,自然也被袁术视作可以拉拢的目标。于是他便在杨弘的建议下,派出自己手下重要的外交人才韩胤过来结交波才。

    “原来是韩先生!久仰久仰!”波才又跟他客套了几句,随后问道:“不知袁将军打算如何与本帅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呢?”

    韩胤微微一笑,道出了他此来的终极目的:“结盟!”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袁术阵营

    波才对于韩胤,或者说袁术的这个提议感到很意外。

    要知道袁术可是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二号人物,最为注重名声,是正派的代言人。

    如果只是让袁术暗中跟自己勾连,那很正常。很多表面光鲜的家族背后都有大量阴暗腌臜的交易活动来支撑。

    但是摆明了去跟自己这个人人喊打的黄巾头子结盟,这可就不太像是他袁术能干出来的事了!

    于是波才向韩胤表明了自己的疑问:“袁将军打算公开与本帅结盟?要知道本帅的黄巾军,在天下人眼中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韩胤微微一笑,解释道:“然而现在天下已经不同了!若是在一年前,自然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跟波渠帅结盟。但是现如今,朝廷为董贼所控制,地方上群雄并起,野心之辈纷纷互相攻伐。天下乱矣!这个时候,谁还会去在意黄巾的名声如何呢?现今天下,唯实力称雄尔!只要实力强大,就可以不在乎一切。若要说名声,那董贼名声更差,远甚黄巾,但现在又有谁敢去攻伐他了?放着董贼祸乱朝纲不管,却来管你们黄巾?”

    韩胤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就拿波渠帅这次起兵渤海来说吧!本来出了这种事情,要按照道义来讲,黄巾贼寇——哦,胤并非侮辱贵军,只是就事论事说下群雄对黄巾的印象。”

    波才摆手示意无妨。

    “被贼寇占据一郡,理应天下人共讨之。结果仅有青州赵二与幽州公孙瓒两路来攻而已!而且两人还只是因为卖袁绍个人的面子。若是渠帅攻占的不是渤海,而是周边某郡,恐怕没有任何诸侯愿意来管这种闲事!渠帅看这段时间以来,冀州韩馥,以及河间、甘陵等国郡兵,可有为剿杀贵军贡献出丝毫力量?”

    波才摇了摇头。

    韩胤继续道:“既然如此,我家袁将军与波渠帅结盟,有何惧之有?况且,天下间没有一辈子想当贼寇之人。纵使恶劣如董贼,亦要打着朝廷的旗号来行事,走正规程序来封官、施政。我想波渠帅也想要天下人能够认同吧?”

    波才笑了笑,表示道:“本帅欲受招安久矣!韩先生可能不知,之前本帅就曾向南皮守军表示,本帅愿意上表朝廷,效仿平难中郎将张燕,获得一个官方身份。只可惜南皮那些人对黄巾成见久矣,不肯相信本帅。”

    韩胤笑道:“这有何难?波渠帅不知,若渠帅只是独自表示要归附朝廷,成为大汉忠臣,那自然不会得到什么认同。但若是有人肯替渠帅担保,那就不同了!当年张中郎将能够获得朝廷认可,也是有当地官员们集体上书支持的。而我家袁将军,就愿意当这个担保人!我们袁将军的家族力量有多么强大,想必在下不说,渠帅也知晓。若是袁将军都肯承认你们现在是官军了,又有何人敢反对?”

    波才点了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而后问道:“只是当年张中郎将受朝廷招安之时,拥有太行山之地。不知袁将军希望我军在哪里扎根呢?”

    他也知道袁术的能量极大,当初只是一句话,就能把豫州给了孙坚。如果袁术真想帮自己一把,那么就应该效仿孙坚例,也给自己一块地盘。

    他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实力非凡。自己的黄巾军可也不差!

    韩胤微微一笑,反问道:“不知波渠帅中意哪里呢?”

    波才想了想,便道:“本帅欲南下兖州,不知可乎?”

    韩胤没有立即回答,借了波才一张地图,看了看,而后道:“若渠帅南下,我家袁将军定然乐意之至!”

    袁术最初的打算是让波才在渤海立足,这样可以尽最大程度地恶心袁绍。

    然而他当时并不知道波才已经从渤海撤离,来到了甘陵。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动,那么就需要等袁术来决定了。

    结盟这事是袁术授意的,在渤海结盟还是在甘陵结盟都无所谓。但封地盘就不同了,这涉及到袁术势力未来的整体战略和外交关系。

    直接把兖州封给波才这种大事韩胤可不敢擅专,然而韩胤之前已经夸下海口,表示自己有权处理任何相应事宜,现在若是表示得回去请示,那不仅仅是面子上挂不住,而且还会让波才怀疑袁术的诚意。

    不过好在袁术给了韩胤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故而韩胤用“乐意”这种模棱两可的话先行敷衍。

    波才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揣测上层人物的政治思维并非他所长,波才只是擅长军略而已。故而他认为韩胤这是代表袁术给了他保证。

    当即大喜,表示道:“那本帅在此先感谢袁将军,感谢韩先生了!日后袁将军若有差遣,本帅定不会推辞!”

    这就是表达了归附之意。

    “呵呵呵,好说,好说!”

    波才随即设宴款待了韩胤。

    韩胤急于回去复命,不敢久呆,然而波才执意如此,韩胤也只得多留了几天。

    而波才也没有一直作陪,一天后就离开了,之后几天都是派手下来陪。这倒不是波才好客,单纯是为了隐藏自己行踪而已!

    韩胤来的时候是几天后才见到的波才,走的时候也是不见了波才几天后才离开,这样就可以尽最大程度地隐瞒波才的真实营地位置。

    韩胤回到袁术处后,向其表达了波才的意愿。袁术便问起了他的头号谋士杨弘。

    同什么人联盟、什么人敌对,都是杨弘的主意,袁术可没有这个战略眼光!

    而好在袁术对这个出身弘农杨家的大家族子弟还是很听从的,这也算是袁术之福。

    杨弘想了想,替袁术分析道:“之前主公联络兖州刘公山,欲拉拢他为主公一党,遭到他拒绝。主公正需要另换一个人来接替他的位子。本来尚未有确定的人选,现在那波才既然要入主兖州,正好可以做个顺水人情,将兖州给他,如此主公既不损失什么,又可得一力助,何乐为不为乎?要知道那波才可是有能力让袁绍不敢回地盘的人!”

    袁术想想也确实如此,但还是犹豫道:“然而对方毕竟只是一贼寇之首……唉,原本若是刘公山能投靠本将军最好,可惜他不识相!”

    正如波才所想的,袁术作为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不可能不注重名声。袁术肯与波才结盟,全因杨弘力劝之故。

    杨弘呵呵笑道:“那袁本初当初将家人托付给刘公山,先一步表示了其诚意。主公慢了一步,自然要吃亏。然而此事毕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

    “哦?”

    杨弘便解释道:“现如今那波才虽说欲入主兖州,但他也未必能成功。若是他能成功,则证明了他的能力,那咱们自然只能选择扶植他。但若是不能的话……就要看兖州英才中,谁有这个本事能够驱逐他了!兖州物华人杰之地,能人辈出。若有人能战胜波才,那主公就可以转而拉拢他以为臂助。反正主公目前与波才的联盟协议尚未公开,要反悔也不会损失什么。那波才自己无能,又怎能责怪主公?而若是刘公山有这个本事能够驱逐波才,那咱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纵使不能让他投靠咱们,也可以使其在主公与袁绍的争斗中,保持中立。”

    袁术忙问:“计将安出?”

    “刘岱虽与袁绍亲近,但毕竟尚未公开结盟,尚有回旋余地。而主公则不必亲自与其结盟。可以让主公的盟友与其结盟,形成一个间接的同盟,就如同主公与赵二一般!”

    袁术与孙坚是同盟(虽然实际上孙坚是其附庸),与公孙瓒也是同盟,孙坚与公孙瓒都是赵二的盟友。但赵二因为并未公开回应袁术的友好,故而双方并没有直接的结盟,只是间接的同盟而已。

    “赵二虽然此次以帮助袁绍的名义,出兵渤海攻击波才,但两人并未公开结盟。而若是公孙瓒或者孙坚与袁绍发生了冲突,赵二必然不会站到袁绍一方。甚至他为了帮助盟友,还很有可能会去攻击袁绍。故而赵二虽未与主公同盟,却可以行使同盟之事。”

    袁术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若是刘岱与波才交锋占据优势,主公就可以联络公孙瓒,请其与刘岱结盟,如此则刘岱亦可成为主公这一阵营之人。到那时,幽、青、徐、豫、兖几州之地尽为主公党羽,那袁绍还有资格当什么袁家之主吗?”

    袁术大喜,赞叹道:“我得大将,如久旱逢甘露矣!杨大将真为吾之子房也!”

    杨弘连连谦虚,口称不敢。

    之后,波才又一次见到了韩胤,得到了袁术的保证,只不过添加了一个要求:不必再与青州、幽州军队纠缠,尽快拿下兖州,而后袁术才可上表朝廷封其为兖州牧。

    杨弘虽然对袁术说了拉拢刘岱的话,但其心里却是极为不看好刘岱的。刘岱有多大本事,杨弘比袁术更清楚。而一旦波才坐稳了兖州,那就是自己阵营的人了,当然不能再与赵二、公孙瓒这两个盟友内耗。

    波才当即应允,于是在甘陵这边做了一番布置后,就准备南下兖州,去取得他未来的根据地了。

    兖州,一州之地,可比渤海强多了!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匪患平定

    太史慈部和田楷部汇合在了一起。

    之前田楷又一次中了波才设下的陷阱,是太史慈帮了他。

    两人看了看前方地面上那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壕沟,感觉这些黄巾军又长进了。之前在渤海学会了修木质围墙,现在到了甘陵国,又学会了挖壕沟。

    于是两支部队就如同之前公孙瓒与张飞的配合一样,以骑兵为矛,以步卒为盾,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地小规模战斗,逐步瓦解黄巾军的有生力量。

    就这样,他们一路向南推进,到达了甘陵国都甘陵城。期间颜良所部也到达了北部,却因为黄巾余部干扰等原因,意外地与太史慈他们擦肩而过,双方谁也没发现谁。

    甘陵国相姚贡热情地款待了他们,这次因为太史慈他们愿意留下来休整,故而好好享受了一番甘陵美食。里面很多食材都是甘陵相之前为了宽带颜良所部而特意从各地搜集过来的,颜良军没机会吃上,反倒便宜了太史慈他们。

    而后姚贡告知他们最近这些黄巾匪寇们似乎消停了不少,不仅仅是在太史慈他们作战的甘陵北部地区,就连南部地区也越来越少接到黄巾出现的报告。

    现在甘陵国的郡兵们已经开始着手收复那些被黄巾贼破坏的地区了。

    太史慈一皱眉,看向了田楷,道:“这情况跟渤海时候有些相像……敌人是不是又逃了?”

    田楷在公孙瓒麾下三将中,算是思维相对比较清晰的一个,他点了点头:“确实很有可能!”

    不过这次通过抓俘虏是问不出什么了,因为这些黄巾贼的散兵游勇们,自从一进入甘陵国,就从来都不知道波才的位置在哪里,他们唯一接到的命令,就是不计手段地骚扰官军。

    于是他们各自汇报各自的上级,而公孙瓒与刘备得到消息后,亦迅速南下,经过一番分析后,认为波才应该确实不在甘陵国了。

    刘备看了看地图,而后分析道:“咱们都是从北面过来的,故而敌人不可能向北逃窜。东面是青州,也不可能是黄巾贼们的去处。那就只有西面的巨鹿郡或者魏郡,以及南面的兖州了!”

    而若要知道敌人具体去了哪里,那就只能分别派人去两个方向侦查,或者等那边传来匪患的消息了。

    就在他们一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时,南面兖州传来消息:有大量黄巾贼寇从冀州涌进兖州,兖州诸多郡县均遭到劫掠。

    于是两支大军立即启程前往兖州,当他们到达冀兖边境时,却意外地被边境的兖州守军拦下了。

    公孙瓒大怒:“你是什么东西,胆敢阻拦本将军?”

    守将向他行了一个简单的军礼,而后不卑不亢地回道:“奉兖州刺史之命,任何外州军队均不可以进入兖州,如果公孙将军打算强行闯入,那么恕卑职只能把你们视作敌人看待了!”

    说着他一挥手,身旁部队就齐齐地举起早已上好弦的弩来,用弩矢对准了公孙瓒。

    公孙瓒刚要破口大骂,刘备拦住了他,而后和颜悦色地对守将说道:“这位小兄弟,我等是特为追剿从冀州流窜到贵地的黄巾匪寇波才部而来,是你们的友军。我们并无恶意,仅仅是不忍看到黄巾贼寇屠戮兖州百姓,特来相助。希望小兄弟能够通融一下!”

    不得不说刘备这人很有魅力,这一番话说下来,那个守将语气顿时缓和不少:“多谢刘国相好意,只是我州刺史对卑职下了明令,卑职实在不敢擅专,希望国相理解卑职的苦处。”

    旁边太史慈看不下去了,怒斥道:“你也是兖州人吧?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也都在兖州吧!他们此刻受贼寇屠戮,难道你就放任这些贼寇凌辱你的家人,反而阻挡我们去救他们吗!”

    守将面有愧色,犹豫了一下,道:“卑职……卑职可以代为替你们向刘刺史通禀。但是卑职实在不敢违抗刘刺史的命令。”

    见对方都这么说了,那看来的确是没办法和平地进入了。

    于是刘备等人只得引军而回。本来公孙瓒还想强闯的,也被刘备劝回了。

    而刘岱此刻却也有着他自己的算盘:本来我当初诛杀桥瑁,收编东郡诸部,以军力强行压服兖州众人,确保了我兖州刺史的权威。

    但是很多人内心里并不服我,认为我只会对付自己人。没本事对抗外敌。

    现在这么多黄巾贼过来了,正好是个机会!我就拿这些不开眼的黄巾贼们开刀,让你们好好见识下我刘刺史的军略!

    到那时我看谁还敢不服本刺史!

    至于这个叫什么波才的,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之前在渤海坐拥五十万大军,却被轻易击败,连郡城都没攻下来就仓皇逃窜去了甘陵,现在又被撵到了我兖州,完全就是一伙丧家之犬!

    既然进来了,那本刺史就给你来个关门打狗,痛打落水狗!

    至于公孙瓒、赵二他们……哼哼,你们就别想进来了!

    天知道你们带着大军进入我兖州,会不会赖着不走了?之前赵二强占我泰山郡,至今未归还,这笔账我还没跟你们算呢!

    公孙瓒也就罢了,你赵二之心,路人皆知!只要被你以剿匪的名义派兵进驻的地区,最后还不是都归了你了!

    哼,我又不傻,可不会再给你这个机会!

    刘备和公孙瓒他们向刘岱正式递交了入州申请的公文后,得到了刘岱明确的拒绝,这样一来,刘备也没有理由再去追击波才部了,只好先回渤海郡继续清剿黄巾残余。毕竟当初波才在这边起事时聚拢的黄巾贼寇数量实在太多了,不是短时间内能清剿干净的。

    而颜良部也适时到达了渤海,他这才知道波才早已离开了这里,甚至都已经不在冀州了。于是在通报袁绍的同时,在这里找了几股黄巾余孽,狠狠地打了几仗,发泄了下心中的郁闷。

    而袁绍在接到消息后,便命审配等人前往渤海,协助颜良维持当地秩序,毕竟颜良一个武人不太擅长这个。

    而且袁绍还特别叮嘱审配,告诉他一定要严防青州军这帮人。别的方面也就罢了,这渤海郡的人口可别让赵二给劫了去!

    要知道赵二这个人口贩子,最喜欢干抢掠别地人口之事。当初那董贼强行迁移雒阳人口,就被赵二给强行抢走大半,据曹操说,里面美女不少……咳咳。

    现在渤海遭难,不仅有大量被黄巾贼寇挟裹的平民,还有更多因为战乱而变得无家可归的流民。这些人生活没有着落,基本上是无论谁给他口饭吃,他就会跟谁走!

    我渤海郡的百姓,可不能都让他赵二给拿走了!

    审配当然知道人口的重要性,接到命令后快马加鞭就去了渤海,一到那里,就积极去联络当地幸免于难的各世家,请求他们协助,帮自己维持当地秩序,并严防人口流失。

    同时命颜良带人守护在渤海与青州的边境,但凡看到有渤海百姓想去青州的,一律拦下!

    而袁绍也发出书面通知给刘备,希望他能够不要动渤海郡的人口。

    刘备派人去临淄询问,得到赵二答复:答应袁绍的要求。但是也有条件,那就是确认确实是无辜平民的,可以给他袁绍留下。但是那些作恶的匪寇,必须得到惩处!

    而惩处的方式就是送往青州服刑。

    袁绍得到回复后,询问他的谋士们意见。逢纪认为这些黄巾贼寇拥有作战经验,如果能留下则可以迅速扩充袁绍的军力。

    而许攸则持反对意见:这些贼寇不是寻常贼寇,其中大多是受波才邀请过来,头脑中还深植着黄天信仰。渤海郡以前也不是没有收容过黄巾余孽进入军队。结果这些余孽们一进入军队,就开始向那些普通士兵暗中传播黄天信仰。

    被发现后,袁绍不得不忍痛清除了大量无辜士兵,损失不小。

    既然有这种前车之鉴,袁绍当即采纳了许攸的意见,同意了青州军的条件,允许他们携带贼寇俘虏回青州,但是他也有条件,就是甄别对方是良民还是贼寇时,必须有袁绍派出的人在场一同参与。可不能让赵二把良民诬称是匪寇给带走了!

    刘备答应了。

    就这样,从刘备他们离开青州出征数个月过后,战争结束的消息传回了临淄,包括渤海郡在内的冀州东部诸郡黄巾匪患基本已经暂时清除,剩余的黄巾匪寇四散奔逃,除了跟随波才去了兖州的外,剩下的黄巾有的向西逃窜,去投奔黑山贼张燕去了。有的向北逃,去了幽州。剩下的或是逃入山中,或是不知去向,消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