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昌霸不由开始后悔定下那个百人比斗的规则了。如果不搞那个,而是全军一拥而上,那自己未必没有胜的机会。
然而后悔也晚了,事已如此,只能认栽。
好在如果自己现在认输,那脸面上也不至于太过难看,毕竟只是百人比斗而已。玩闹性质的竞赛,输了就输了。
于是昌霸咬牙切齿地回道:“老子当然不会反悔,请吧!”
一挥手,身后部队听令分列两旁,站到了官道的两侧,给赵二他们让出了道路。
阴德又提醒道:“那糜家的商队……”
昌霸从鼻孔中“哼”了一声,不再理他。而他身旁相当于二当家的一个人则站了出来,他知道现在昌霸心情极度不好,不想说话。于是代为答道:“阴府君,糜家商队就在前方十里处的落杏坡,府君可去那里接人。”
被扣押的商队里不仅仅有货物,还有随行的人员。
阴德松了口气,而后与赵二一起继续前进。待离开昌霸他们的视线后,赵二问道:“这个糜家……阴太守可否介绍一下?”
经历了此件事后,阴德心中对赵二亲近了不少,再无一丝芥蒂。见赵二问自己,便知无不言,向赵二介绍起来:
这个糜家是整个徐州一等一的大商家,然而它现如今的势力却是这几年才发展出来的。它的经历其实跟青州的管氏商会颇有共同之处。只不过起点要比管氏商会高些。
原本糜家是一郡的大商会,背后的靠山也只是当地的郡守。
后来,陶谦上任徐州刺史。当时,他看到徐州匪患遍地,觉得要想平定这些匪寇,必须要有当地足够强的助力才行。
陶谦虽然是个老头,但他这些年可没有白活,无论经验还是手腕都颇为丰富灵活。之所以一把年纪却只当了个六百石刺史,纯粹是因为朝廷黑暗,他不屑于与十常侍一党苟且罢了!
他初来徐州时的情况,并没有比刘表去荆州时好哪里去。刘表入荆州时虽然没有外援,但是他毕竟身为宗室,身份地位尊崇,又是当世名士。就算被当地地头蛇给抓起来,也不敢擅自杀害。
而陶谦就差远了,他平民出身,名望不显,匪寇们若是抓到他,杀了就杀了,毫无心理负担。
刘表是匹马入荆州,他陶谦也不过就是多带了随从和家眷而已,这些人不仅算不上助力,反而还容易成为拖累。刘表孤身一人可以东躲西藏,陶谦可没处躲去!
就是在这种恶劣情况下,陶谦做得却一点也不比刘表差。
他一入徐州就公开会见徐州各方面的代表:代表徐州世家势力的陈家、代表徐州军方势力的曹豹、拥有丰厚财力的糜家,以及代表徐州最强的泰山诸寇的臧霸……
他凭借丰富的政治手腕,或是晓之以理,或是动之以情,或是许之以利。将这些资源通通统归到他的麾下。
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才成功弥平徐州匪患,坐稳了徐州的位子。
其他人就不说了,单说糜家。陶谦对糜家的许诺就是:你现在资助我钱财,给我提供军资。待我坐稳了徐州位置,你糜家在整个徐州就会有我替你保驾护航,帮助你们家成为徐州第一大商家。
而后陶谦并没有食言,就真的帮助糜家成为了徐州最大商家。
要知道这可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商业方面,徐州就相当于一块大蛋糕。你糜家要想分得其中最大的那一块,那么相应的,别人手里的蛋糕面积就会变小。
那些其他郡的商会也就罢了,他们都是商人,地位低下,被夺了蛋糕也没脾气。然而真正占据蛋糕大头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以陈家为首的世家,和曹豹他们代表的徐州军方。
世家经商自不必说,军方其实也是在做生意的!
毕竟在王朝末年,军队腐化,那些旧军阀们也不再想着当什么战争狂,而是渐渐演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财阀。他们手里的士兵们,早就不再以保家卫国为主业。这些底层士卒们被将领们当成了免费苦力,平时不去搞军事训练,反而弄起了副业:或是成立作坊直接赚钱,或是给其他商铺当打手获得利润抽成。一个个赚得盆钵满盈,早已不亚于一个大商会。
陶谦本来就是依赖世家和军阀坐稳的位子,按理说应该多给他们蛋糕才是,现在却反要从他们手里夺蛋糕,偏偏还没有得罪他们。这其中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糜家现任家主名叫糜竺,被陶谦征辟为别驾从事,不可谓不位高权重。听说此人在经商风格上有些类似于管仲,是那种稳健型的投资者。
不过据说他们家另有高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糜家才能迅速扩张,在短时间内完成从一郡大商到一州大商的转型。
不过这也只是传闻罢了。
而乐毅也跟赵二说过,这个徐州糜家确实有高人,他管氏商会在这些年来曾经多次试图把业务扩张到徐州,虽然不是没有成功,但却举步维艰,进展极为缓慢,还经常反复,被对方扳回失地。
这与陶谦的庇佑无关,而单纯是糜家这个人手腕高明罢了。
赵二想了想,糜家的高人?他们家似乎没几个人吧?哥哥糜竺,弟弟糜芳……哦,还有个妹妹糜氏。
糜氏首先排除,一个女流之辈,能有什么作为。糜芳这人从历史记载来看,也不像个聪明人的样子,他熟习弓马,善于骑射,是个标准武夫。
这样看来,那估计就是糜竺本人了。此人在原时空能够看出刘备未来的潜力,及时与其联姻,并在刘备失去徐州后,肯抛下自己在徐州经营多年的产业,跟随刘备东奔西跑。最终成为蜀国地位最尊崇的一批人之一。要不是出了糜芳背叛这一事件,他也可以安享晚年了。
这样的人可不简单,估计糜家的所谓神秘高人,应该就是他了。
正想着,队伍已经到达了落杏坡。此地据说是几百年前,有个叫(*杏)的将领,姓氏不可考。带兵出征到此。当时天色已晚,*杏发现坡下有一颗树,树上的树皮被剥下一块,上面似乎还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只见上面写着“*杏死于此树之下”。字还没读完,敌军伏兵万箭齐发,军队大乱。*杏自知智穷兵败,于是拔出毒针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惨死坡下。后来他的君主为了纪念他,遂改此地名为落杏坡。
后来孙伯灵(孙膑)偶然经过此地,听说此事后大悟,便以此计干掉了庞涓。
落杏坡这里本来还有昌霸的人看守,昌霸可懒得通知他们放人。不过他们一看赵二等人到来,自知无法对抗,便迅速散去了。
而那个商队一看救兵来了,纷纷过来感谢。
然而阴德却一脸歉意地告诉他们说,你们这支商队虽然脱离了昌霸的虎口,但却不能就这样立刻回去,因为你们现在已经归这位青州的赵州牧处置了。
之后阴德便把赵二与昌霸赌斗的事情完整地告诉了他们。这些人一听这话,脸色当即变得不好看起来,感谢的话也不再说了。
更是有那心直口快的,开始抱怨起来。
这时,有个人越众而出,挥手制止了那些人的抱怨,而后朗声问道:“阴府君,既然我等是托赵州牧的福而脱离虎口,那么归赵州牧处置自然理所应当。只是不知在下可否跟赵州牧谈一谈?”
阴德看了看这个人,是个年轻俊俏的公子,皮肤白嫩,尚未蓄须,估计年齿应该不高。关键是此人口齿伶俐,言谈举止颇有风范,让人听了很舒服,当下好感顿生,同意了他的请求。
赵二原本在旁边几棵树下观瞧,这里有不少的树都被剥了皮,上面写满了各种“吕杏死于此树下”、“李偷瓜死于此树下”、“苟贞死于此树下”、“赵二没死于此树下”……这种玩闹性质的刻字。
正手痒想自己也刻点什么时,便看到阴德引着一个小白脸过来了。
赵二心中不喜,一是他不高兴被打扰,二是看见这种俊俏的小白脸就心里不舒服。于是板着脸问道:“何事?”
阴德便把小白脸要见他的事说了,而后小白脸行礼道:“在下糜真,见过青州牧!”
糜家的人么?这名字没听说过,应该是个小角色吧!听这声音……清而细,跟娘们一样,再看他脸上的脂粉……呸呸,娘娘腔,恶心!
赵二继续冷着脸问道:“糜真,你有何事要见本官?”
糜真微微一笑,答道:“真听闻青州牧击败昌霸,狠挫匪寇锐气,特来祝贺!青州牧此举可谓大善。一为展现州牧军威,让外人不再敢小觑青州军。二为替徐州百姓出气,打消匪军气焰,使其不敢再猖獗。三为解救我糜家人性命,获得糜家好感。此乃一举三得也!州牧定是深思熟虑方有此举,州牧之智,实在令在下佩服之至!”
噢哟?
这小娘炮还挺会说话的嘛!
而阴德听了此话也大为佩服,这个糜真不提自己商队归属,而是先感谢赵州牧,出言夸赞,获取州牧好感。而后把救他们的事放在最后说,以放低身份。最后说可获得糜家好感,这就给了赵二一个台阶下,只要赵二不是那种浑人,就会顺着台阶,把他们放了,而收取这份“好感”。
赵二果然着了对方的道,面色转缓道:“本官为民除害,乃是本分,当不得如此夸赞。”
糜真继续说道:“青州牧谦虚!在我等看来,赵州牧就是我糜家的救星!如若州牧不嫌弃,在见过陶刺史之余,可屈尊来我糜府做客,介时我糜家不仅会盛情款待,更会有丰厚谢礼相送!”
这又是一个台阶,如果赵二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那么就会直接把对方放了。
赵二微微一笑:“谢礼就不必了,本官本也不是贪财之人,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既然你们现在已经安全了,那么就尽可回去了!”
糜真当即又行了一礼,俯首道:“州牧真是高义!然而阴府君亦跟我等说过,这支商队乃是州牧赌斗得来。我们几个下人对州牧无甚用处,然而这车货物,还请州牧收下!”
这就是以退为进了,在赵二表示自己不贪财之后,再说要把货物送给赵二,使赵二抹不开面子收下。同时又表示自己这些人没什么价值,没有扣留的必要。
赵二果然中计,摆手道:“不必如此!货本来是你们糜家的,你们带走就是!本官本来也不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同意昌霸的赌斗的!”
糜真听后又是一番感谢,之后便准备退下了。
不想阴德却不愿意放过他了:“糜真呐,本官府上正缺一个幕僚,不知小兄弟对此可有意啊?”
竟是阴德欣赏糜真的口才机智,起了招揽之心!
糜真微微一笑,婉拒道:“在下才疏学浅,在家中帮帮同族做些事情,已然觉得心无余力。实在担不起官府事务。在下有负府君青睐,还请府君原谅!”
阴德叹了口气,也不强求,摆摆手让他走了。
之后赵二随口问阴德:“阴太守,不知这支商队此次运送的是什么货物?”
阴德答道:“这个本官倒是知道,是糜家去西北方向贸易所得的一车黄金。”
我擦!
黄金!
尼玛啊!
我刚才装什么逼,还扯什么不贪财……这可是一车黄金啊!
当时要是答应收下了,这得是多少钱啊!
擦擦擦……后悔后悔后悔!
我肠子都悔青了!
………………………………
第二百五十五章 陶谦请客
后悔也没用,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不过赵二可不是昌霸那种家伙,他没那么容易放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他尚未想出什么挽回的办法。
糜家的商队因为同样是要回郯城,故而与赵二他们同路。在这一起行进的日子里,那个小白脸似乎是对赵二产生了好奇心理,一有空就在自己眼前晃。而赵二也抱着想把那一车黄金拿到手的想法,对此也不排斥。不仅没有把这个恶心的娘炮轰走,还经常找借口把他叫过来谈话。
小白脸是个聪明人,他往往一见面就会先给赵二戴上一堆高帽子,把赵二这个家伙给忽悠晕了,而后又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让赵二每次都忘了提黄金的事。纵使偶然想起来,想把话题引回来,也会因为对方的机智与口才,而以失败告终。
每次事后,赵二都被气得牙根痒痒。
在又一次赵二气愤之余,他对月儿说道:“月儿,你比我聪明,有没办法替本官出出气?”
月儿却一脸无奈地笑着劝道:“大人何必跟这种小人物计较呢?算了吧!”
赵二只得宣告放弃。
不过等他开始不在意那车黄金之后,赵二又意外地发现,这个叫糜什么的小白脸还真是个人才。他不仅仅是口才不错,对待一些事物上的见解也常常令人出乎意料。
别的事情不说,就光说这商业上的事务,他的见解就很高明。赵二在青州时,经常同乐毅接触,这之中难免会时不时地与他探讨一些商业相关的话题。
也因此,赵二对商业这个领域可以说不再是门外汉了,多少也算入了门了。
而与糜白脸的对话中,赵二惊讶地发现,他的很多观点与乐毅居然不谋而合。这可不是指商业常识上的共同,而是一些较高层次的理念上的吻合。
要知道那乐毅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商业天才,而糜娘炮与乐毅观点相同,岂不是说他也是个商业天才?
再联想到徐州这边那个糜家有个隐藏的商业高手的传说,那么就可以确定,那个糜家的神秘高手就是眼前这个糜脂粉了!
这样一来,赵二也渐渐地不再觉得他恶心了,而是如同阴德一样,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他招揽道:“糜……”
他叫什么名字来的?
算了,不管了:“小兄弟,我青州这边最近缺个从事啊!”
糜公子不由感到好笑,心说这位大人也是奇葩,连我名字都没记住,还要招揽我呢?于是也不戳破,拱了拱手,微笑着回绝了:“赵大人的青州人才济济,能人辈出。大人不过是有些挑花眼了,一时难以抉择而已。”
你妹!
好你个油盐不进的家伙,等着瞧!
一赌气之下,赵二也懒得再理他,就这样继续向南行进。过了即丘县后,就脱离了琅琊郡的范围,阴德就此告辞。而再往南,就是东海郡的郡治,同时也是徐州的州治所在――郯县了。
一到县城门口数里处,糜娘炮先一步告辞离开了,带着那一车赵二十分眼热的黄金走了。
摇了摇头,甩脱了脑中的贪念,赵二便准备进城。而到达城门口时,映入眼帘的是盛大的欢迎队伍。早已接到消息的陶谦早早地等候在这里,亲自迎接赵二。
赵二自然大为开怀,笑着过去同陶谦问候。
陶谦笑道:“赵州牧居然亲自来看望我这个老头子,老夫真是荣幸之至啊!”
赵二亦客套道:“嗨!陶公跟本官那么深的交情,又是长者,小子自然要亲自来拜访咯!”
一番客套之后,两人便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城中。道路两旁百姓自发地夹道欢迎,一片热闹气象。
赵二不由赞叹道:“陶公不愧是仁人君子,如此受治下百姓欢迎!”
陶谦亦谦虚道:“哪里~这些百姓分明是钦佩赵州牧高义,才如此热切欢迎赵州牧!”
又是一番互相吹捧。
进入府中,里面早已准备好了宴席,不断有仆役侍女穿梭期间,兼有鼓乐丝竹之声传来。落座后,赵二看到陪同的还有这徐州境内的各位名流。其中糜竺、陈登他们皆赫然在列。他们纷纷过来同赵二打招呼。
不过因为人太多,故而赵二没机会与他们多谈,顶多就是互相知道对方长啥样罢了。
宴席之上不谈正事,众人亦都只是在说些虚言应酬而已。晚上赵二就在府中住下,自有大批侍女过来服侍。
到了第二天,仍是如此。陶谦他们不急着问赵二正事,赵二同样也不急。就这么如同寻常做客一般,每天吃喝宴饮。就好像赵二来这里真的就只是来看望陶谦一样。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半个月后,陶谦终于不摆大宴了。徐州虽然富庶,但是也不能天天这么玩啊!而陶谦也看出来了,这赵二简直就是个安于享乐、乐不思蜀之辈。只要你不跟他提,他能跟你一直这么耗下去!
赵二当然不急,毕竟那些流民需要的又不是一月两月的口粮,他们需要的是几年的粮食。就凭青州府库里那些存粮,一时半会儿还是撑的住的。
忠于,陶谦在一次吃饭时,忍不住问赵二道:“赵州牧来我徐州这些日子,感觉过得可好?”
赵二哈哈一笑:“好!太好了!这徐州的风味确实很吸引人!”
徐州妹子的味道也跟青州颇有不同啊!
陶谦话题一转,转到了青州上:“赵州牧的青州也是极好的,待老夫有空,亦会去你青州看一看!”
赵二随口接道:“欢迎啊!随时欢迎陶公来青州,介时本官定然热烈接待!”
“不知青州那边可还安稳,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陶谦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赵二来他徐州的目的是什么,之前发来的公文里也只说来做客。他这么问,单纯就是想把话题引到“你青州的事务可安排好了?”“那边可得有人坐镇才是啊!”最后再隐晦地暗示他“你来这里到底有没有事?没事赶紧回去吧!”
陶谦倒不是舍不得那点宴席钱,而是赵二一直在这里住着,自己就得一直陪着他。陪着他的话,自己就没空处理政务了。毕竟对方是堂堂州牧,官比自己大很多,自己可不能把他丢在这,自己去忙,那样太失礼了。
没想到赵二还真是来求他帮忙的:“陶公真是慧眼如炬,经验丰富,一下就看出来了!”
陶谦心说我看出什么来了?
只听赵二道:“我青州这边,确实需要帮助啊!陶公,你我交情如此深厚,可不能放着不管呐!”
陶谦尴尬地笑了笑,而后问道:“不知赵州牧到底有何难处,说来听听?”
于是乎赵二便把他北海郡缺粮的事情说了。
陶谦捻了捻胡子,而后问道:“赵州牧的意思,可是需要老夫援助一批粮食?”
“正是!”
陶谦想了想,给粮食倒是不难,虽然他需要的数量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偌大个徐州来说,倒也不是承受不起。
于是陶谦当即答道:“既然赵州牧需要粮食,我徐州身为盟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老夫就擅自做主,送与州牧一批粮食好了!”
说着他报出了一个数字,这些粮草够北海郡几十万人数月之用。
这倒是充分展现出了陶谦的仗义之处,毕竟这是不需要任何回报条件的纯赠送。以两个人那名深实浅的交情来看,一次性无条件地赠送这么多粮食,已然是无可指摘的了。
然而纵使如此,这些粮食显然是不够用的。
陶谦是个老人精,他自然有他的打算。他一次性送出这么多粮食,只要赵二不是个贪得无厌之人,就不会再好意思提出更多的要求了。而如果他还想要更多,那就必须得拿出好处来交换了。
好在赵二本来就打算好了交换。
于是赵二在口头感谢了陶谦一番后,便看了看旁边的仆人们。现在陶谦已经不再摆大宴了,只是小宴,故而那些徐州名流们就没必要出席了,在陪的只有陶谦的家小仆役罢了。
陶谦知道赵二是想跟自己单独密谈,于是也没说什么,而是邀请赵二吃完后去他书房欣赏下他的藏书。
赵二当然对书没兴趣,知道陶谦这是约自己去书房密谈,于是也表示自己颇为喜欢读书,愿意去开开眼界。
就这样,两人很快在书房中开始了密谈。这时候,赵二也不再客套了。直奔主题道:
“陶公,小子就不说虚言了。我北海郡需要数年的口粮,而本官愿意付出代价去补偿,不知陶公需要些什么?”
陶谦呵呵一笑:“既然青州牧如此说了,老夫也就不客套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方要玩直接的,自己自然不会再虚应下去。
他思考了一会儿,才开口道:“赵州牧在来郯城的路上,曾经救下过糜家的一支商队吧?”
赵二摆手道:“举手之劳而已!”
陶谦点了点头,而后坦言道:“老夫方才之所以痛快地答应无偿送与赵州牧这么多粮食,亦是有报答此事的因素。州牧可能不知,那支商队对于糜家,乃至于对老夫而言,都十分重要。可以说老夫欠了赵州牧一个大人情。”
“原来如此。”
陶谦继续道:“赵州牧可能不知,在徐州,拥有最多钱粮的,不是老夫的公库,而是糜家的私仓。州牧要想获取足够的粮食,只需要让糜家肯点头即可!而正如同刚才答应的这批粮食不足以弥补北海郡的需要一样,糜家所需要的帮助也不仅仅是救出那支商队。”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