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氏商会相关的权力全权交给他来决定,直接跟他谈就好。

    于是赵二先与田掌柜单独交谈,把自己与糜家在徐州商谈的内容告诉了他,而后问道:“田掌柜,你怎么看?”

    田掌柜想了想,答道:“让糜家商队经过青州去跟冀州做生意,这一点我们管氏商会肯定是不愿意的。当然,大人您若要执意如此,我们也不会拒绝。”

    赵二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田掌柜苦笑了一下,答道:“大人您太高看在下了,在下只是有权作最终决定。出谋划策非在下所长。”

    这样啊……

    看来还是得靠自己。

    好吧,我就活动一下我那好久没动用过的脑子,好好思考一下吧!

    嗯……

    其实,这件事情的根本,还是代表青州官府的自己有求于人。糜家是外人,要想让他们出力只能用利益去交换。管氏商会算半个自己人,虽然偶尔可以让他们无偿出力,却不能总是如此,毕竟只有互利才是长久的。

    自己要想得到这批粮食,不付出点什么是不行的。而付出的东西,要么是自己现有的利益,要么是新创造出来的利益,要么是从敌人那里夺来的利益,亦或者是……

    未来的利益。

    有办法了!

    于是赵二问田掌柜:“现如今兖州因为刘岱的原因,而致使你们管氏商会难以同兖州贸易了吧?”

    “是的。”

    赵二当即许诺道:“那么如果本官许诺在未来出兵,逼迫兖州打开商路,那么你们管氏商会可否愿意暂时牺牲一部分利益呢?”

    赵二现在的确没机会出兵兖州,但这不代表他以后也不会这么做。毕竟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开始了,机会这种东西,可不会太遥远。

    田掌柜略一思虑,答道:“没问题。”

    很好。

    之后,赵二又单独跟糜白脸谈道:“你们糜家之所以要派出商队远赴千里之外的冀州去贸易,其根本原因还是青州这边转卖给你们的冀州货物价格较高吧?”

    管氏商会为了打压糜家,自然不可能以正常价格出售给对方商品,适当的加价是手段之一。当然,糜家同样会以牙还牙,提高豫州、扬州商品的价格以对抗。

    糜白脸笑了笑:“赵州牧睿智!”

    赵二于是许诺道:“如果本官命管氏商会降低冀州商品的售价,以优惠价格卖给你们糜家,你们可愿意付出这批粮食?”

    糜白脸想了想,而后答道:“愿意之至!”

    对糜家来说,如果能直接以正常价格从青州那里买到冀州的商品,自然就没必要再另派商队远赴冀州贸易了。这条件可要远比青州允许糜家商队通过要更令糜家欢喜。因为如果赵二允诺的是青州的商路通行权,乐毅虽然不会明着阻拦,但暗中施以什么手段,却不是赵二能够阻止的。

    与其在陌生地盘去跟乐毅这种狠人斗智斗勇,不如求个安逸,直接从他手里买货。

    赵二看到双方都同意了自己的提议,于是便让糜白脸和田掌柜开始会谈,去讨论具体的实施细节问题。比如冀州各货物分别降价多少,当原产地物价变动后又以什么方式调整价格等等。

    商议到后来,两人就不仅仅是商讨冀州货物的问题了,进而开始了其他方面的商谈。比如从幽州运到青州的货物,管氏商会同样会以优惠价卖给糜家,而作为交换,糜家则将豫州、扬州运来的货物亦进行一定程度的优惠来卖给管氏商会。

    同时,双方每年的贸易次数,和单次贸易的总量亦有所增加,并相互获得了优先购买权。

    就这样,原本是全方位相互竞争的两大商家,开始了有限度的合作。

    赵二看后笑着总结道:“谈生意,呵呵呵……生意就是互相谈出来的。看起来你们两家以后要多进行交流才是啊!”

    “大人高见!”

    问题解决后,赵二就设了宴席招待糜白脸,可惜这小子以年幼为借口,不肯多喝酒,只是浅饮几杯就拒绝再喝了。

    张飞在养伤中,要是他在,以他的灌酒能力,肯定能把这小子灌醉,哼哼!

    酒宴过后,准备就寝时,赵二又派了陪~睡侍女去招待他。没想到这厮脸皮薄,居然满脸通红地拒绝了侍女,让侍女出去了。

    呦西……童子鸡啊!

    第二天,糜白脸准备告辞离开,赵二笑着搂了搂对方的肩膀,调侃道:“小子,这次就放过你了。下次本官一定要让你知道知道男女之事的滋味!哈哈哈……”

    糜白脸彻底变成了糜红脸。

    现在赵二开始觉得,这小子一点也不让他感到恶心了。很有趣的一个人嘛!

    送走了糜白脸,赵二回到了临淄,结果刚一进州牧府,就被众人围住,大肆批判了一番。

    之前刘备他们刚回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呢,赵二就跑了。现在他们弄明白了,当然不能放过赵二。

    首先自然是政务方面,刘备他们好不容易收上来的权力,赵二又给放下去了!这也就罢了,赵二居然还擅自给青州减税,他大手一挥,居然把全青州今年的人头税给免了!

    人头税,即是口赋、算赋那些,是几千年来古代王朝税收的大头。如果把人头税给免掉的话,那官府基本上就收不上什么钱了。

    尤其是汉朝,田税三十税一,也就是说农民只需要把每年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上交朝廷就好了,遇到灾年还会减免。可以说是极轻了。

    众人气得骂道:“你个老赵还是滚回家里玩女人去吧,一出来就坏事、帮倒忙!以后别出来了!”

    赵二也懒得跟他们解释,只是一个劲地赔笑而已。

    他们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好好臭骂了赵二一番后,才心满意足地表示:“下不为例!”

    不再追究了。
………………………………

261章 于夫罗挟杨叛离,袁本初谋夺冀州

    栾提于夫罗,又名於扶罗,东汉末年南匈奴单于栾提羌渠之子、栾提呼厨泉之兄、刘豹之父、汉赵帝刘渊之祖父。此时为南匈奴右贤王,封持至尸逐侯。

    在汉朝与匈奴的百年战争中,匈奴逐渐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惧怕北匈奴,遂转而联合汉朝,向汉帝称臣。

    汉帝遂将河套地区送给南匈奴以安置。

    后北匈奴被汉朝击败,遂西迁。而南匈奴则就此成为藩属国一般的存在。

    汉孝灵皇帝中平年间,朝廷数次征调南匈奴的兵力来镇压各地起义。

    中平四年,朝廷为了讨伐张纯、张举叛乱,再次向匈奴调兵,于夫罗作为指挥官出兵援汉。翌年,南匈奴由于多次发兵帮助汉朝,导致国内不满,害怕继续征调兵源,于是叛乱,于夫罗之父羌渠被杀。他们不再承认于夫罗这个正统的继承人,而是改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是于夫罗前往雒阳申诉苦情,朝廷借口皇帝染病,未予理会。

    同年九月,心怀不满的于夫罗伙同黄巾余党白波军叛乱,进攻太原、河东等郡。董卓率军大破于夫罗,于夫罗损失惨重,遂打算回归本国,但被国人拒绝,只得留在河东。

    须卜骨都侯在叛乱一年后,被杀身亡。而朝廷却把单于之位一直悬空,并让南匈奴的老王管理南匈奴。

    初平元年,曹操一众成立反董卓联军时,于夫罗亦率众加入。联盟解散后,与张杨一起依付袁绍,现屯兵漳水(位于魏郡涉国县)。

    此时,于夫罗正在帐中喝着闷酒,案几上的烤羊早已凉透,而他却没有心思多看一眼。

    “这个没出息的张杨,亏我以前还当他是个人物!”

    于夫罗终于开口,骂了起来。

    当初在讨董联盟组建前,于夫罗带人前往上党郡抢劫,正好遇到了张杨所部。当时的上党郡太守亲近董卓,不仅没有任何反对董卓的动作,还公然发表声明,支持董卓的废立之举。而原本在附近执行剿匪任务的张杨听了自然大怒,当即调转枪头,向上党郡守军发起了攻击。

    上党郡太守虽然助纣为虐,但也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在发现自己野战不能对抗张杨后,便转为守势,命令所有军队进入各城池、关隘内。凭险而守。

    张杨所部骑兵居多,虽然野战强悍,但因为整体数量不多,故而攻城无力。于是只好改变战略,开始像后来孙坚在荆州时那样,寇略乡间,一方面打击敌人有生力量,一方面获取必须的补给。毕竟之前自己的后勤都是由上党郡太守负责的,现在双方敌对了,自然不可能再提供补给给张杨。

    正在抢掠时,与于夫罗碰上了。

    既然两个人做的事相同,都是在抢掠,于是一拍即合,干脆合兵一处,成为了盟友。

    张杨听闻了于夫罗有家不能回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而于夫罗作为一个标准的草原汉子,对于张杨这个并州知名的勇士更是佩服。

    当年丁原提拔起来的几个人,可都是以勇武闻名并州的,吕布、张辽、张杨皆是如此。

    后来在张杨的建议下,两人一起参与了讨董联盟。张杨想着,如果讨董大业能够成功,那么朝廷肯定会感念于夫罗的功劳,而帮助他回到河套,重夺单于之位。

    然而却没想到袁绍这人对于异族有着很深的成见,他作为四世三公袁家之子,认为像于夫罗这种匈奴人,不过是蛮夷,可以利用而不可重用。虽然接受了于夫罗的加入,却根本没有把他算作一镇诸侯,更没有给他准备座位。仅仅命他率部跟随在大军后面充数而已!

    联盟解散后,于夫罗与张杨一起,继续依附袁绍。他们与曹操想法差不多,想着袁绍身为四世三公袁家之主,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一旦有机会,给他们一块稳定的地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渤海黄巾之事爆发后,张杨与曹操还没什么想法,于夫罗却坐不住了。

    他想着,这袁绍也不过如此嘛!什么四世三公袁家,狗屁!

    他袁绍自己的地盘都被一伙贼寇给占了,吓得不敢回去,只能寄居在韩馥屋檐下,忍受韩馥的粮草克扣。

    这种人,继续跟随他有什么好处!

    于是他便找到张杨,想说服他跟自己一起离开,到时候不用去依附谁,也不必去看谁脸色。咱们都是武勇强悍之人,是响当当的汉子,何不凭借自己的双手去搏出一片天!

    却没想到遭到了张杨的拒绝。在张杨看来,袁家底蕴深厚,不是于夫罗这种北疆外人能够看清的。虽然他袁绍暂时落魄,但若要想崛起,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于夫罗大怒,心说我敬佩你是条汉子,才一直跟随你,听你的意见。没想到你这么怂包,居然甘愿给袁绍那种软蛋作狗。

    我现在就让你知道一下,什么才是真汉子的作风!

    于是当即宣布反叛袁绍,率众离开,临走时还把张杨给一起掳走了。

    ……

    渤海郡的匪患终于平定了,但那渤海郡的太守袁绍,却又不想回去了。

    因为他听审配说,自己的渤海郡已经被黄巾贼们给祸害得满目疮痍了,回去也是个烂摊子。

    特么狗日的黄巾,老子招你们惹你们了?不去别的地方,专程来祸害我!

    至于自己的家眷,则早在之前讨董时,就交付给刘岱保护了,算是逃过一劫。

    这时候他的智囊逢纪过来拜见。最近这段日子,他几乎天天都来跟袁绍商议问题:“主公,咱们大军驻留在魏郡久矣。之前因为渤海匪乱而不能回去。现在问题已经解决,而主公……主公可是不想回去了?”

    袁绍叹了一口气,道:“元图啊!你是知道的,这渤海已成一片废墟,若要重新发展起来,恢复往昔繁荣,不知要等到何时。到那个时候……唉!”

    逢纪知道袁绍想说什么,如果他们把时间都消耗在重建渤海上,那就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最好时机。等渤海建设好了,那天下也早被别人瓜分完了。

    他捋了捋胡须,忽然问道:“渤海已糜烂……主公,你看这冀州之地如何?”

    袁绍疑惑道:“冀州乃天下富庶之地,怎么了?”

    许攸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猜出了逢纪的意思,于是也凑过来,接着逢纪的话道:“主公,您觉得冀州这个地方,由您来掌控,如何?”

    袁绍眼前一亮:如果整个冀州都是自己的地盘,那渤海一郡烂了就烂了!

    但是……袁绍犹豫道:“那韩馥毕竟是我袁家的门生,就这么篡夺他的地盘……不好吧?”

    逢纪随即劝道:“主公,您是要做大事的!如果不能占领一个州,又怎么谈得上是立足呢?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乃钱粮广盛之地。但韩馥才能平庸,这不就是上天安排给主公的机会吗?”

    许攸亦补充道:“主公,那韩馥不过是您家的一个门生。而您可是袁家正统的继承人!您怎么能屈居于一个门生之下呢!”

    “主公,您可不仅仅是一介渤海太守!您想想,那曹孟德、张杨等人,都是一镇诸侯,他们不像其他诸侯那样去别的地方占地为王,却都依托在您麾下,您好意思以一郡之地来安置他们吗?”

    “那于夫罗就是因为您地盘不够大,才背叛您的啊!”

    “那韩馥克扣您粮草,分明是不把您这个袁家之主放在眼里!他如此对待咱们,咱们又何必顾念什么门生之情!”

    经过他们一番劝,袁绍终于想通了:对呀,冀州殷富,兵多粮足,正应该由有德者居之啊!我堂堂四世三公袁家,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冀州应该怎么弄到手呢?袁绍忙问两人:“冀州兵强,我军饥乏,如果攻打不下来,我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

    如果袁绍攻打韩馥失败,损兵折将之后。那可就连渤海都回不去了,到那时韩馥肯定要出兵渤海,把那里收归他的麾下,而自己只能灰溜溜地逃出冀州,不知去哪了。

    许攸抢先建议道:“主公,现如今韩馥正与叛军麹义部交战。主公可派人联络麹义,相约一起夹攻!”

    逢纪摇了摇头,说道:“麹义虽然与韩馥交锋暂时占优,但他作为一个凉州人,在此地没有根基,势难长久。只依靠他不足以对抗韩馥,韩馥亦知晓这点。所以我们还需要另找外援!”

    许攸不服道:“还有什么外援?”

    逢纪微微一笑:“之前奋武将军公孙瓒大破渤海黄巾,威震河北,韩馥深惧之!主公可暗中约那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进攻韩馥,与其相约里应外合,共同瓜分冀州。公孙瓒素有野心,必然答应。如此一来,冀州内忧外患之下,韩馥必然不知所措,这时候就该您出场了!您只要派一名能言善辩的人向韩馥陈述利害,劝他依靠咱们。那韩馥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反应也迟钝。在这种情况下,八成就答应了。而我们就可以趁此机会占据他的位置!”

    “妙!此计大妙!”袁绍不由感叹道,这个逢纪还真是我之子房啊!

    当即应允,派使者联络麹义,同时发书信给公孙瓒。

    而公孙瓒也很仗义地把消息同时吐露给了赵二。

    赵二接到书信一看,呀!这不就是界桥之战么?怎么这么快就发生了?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韩馥烦恼

    袁绍与公孙瓒合谋夺取韩馥的冀州,之后袁绍成功获得冀州之地,却把公孙瓒拒之门外,公孙瓒不服,于是爆发了界桥之战。结果公孙瓒战败,不得不退回幽州。

    这是赵二所知道的。

    不过既然现在这个世界里多了自己,那自己可就得好好搀和搀和了!你袁绍想借这个机会做大是么?哼哼,那得先问问我赵二同不同意!

    于是赵二赶忙找到刘备等人一同商议。刘备还没说什么,关张太史高简他们先把冀州地图给围上了,一起商议要哪个地盘。

    坐轮椅上的张飞首先嚷道:“俺觉得吧,从中间这么横着一分。南边归咱们,北边归他公孙瓒,公平合理!”

    腰间别着水军指挥旗的关羽则有不同意见:“不不,还是竖着分比较好。东边归咱们,西边归公孙将军!”

    背后插着短戟的太史慈补充道:“别的郡都好商量,唯独这渤海郡咱们必须得拿过来!”

    手拿马鞭的高顺亦插嘴道:“多要平原,少要山地!”

    耳朵上夹着毛笔的简雍弱弱问道:“这个……也得给人家袁绍留点地盘吧?”

    张飞大嘴一咧道;“呸!他一个内应,又不出兵,要啥地盘?”

    随即大手一挥:“这样吧,俺们不是那不讲道义的人,就……把太行山给他吧!”

    袁绍要是听了这话得气死,特么你们要我去跟黑山贼作伴去么?

    刘备心说你们这群逗比,还没商议好出不出兵呢,你们就先划分上地盘了!

    不理他们,专门跟赵二商议道:“双飞,你觉得咱们应该去帮公孙将军吗?”

    赵二十分肯定地对他说道:“那是自然。咱们跟公孙瓒是订有盟约的,咱不能做无信之人!既然那公孙瓒要出兵冀州,咱们也得出兵!”

    刘备点了点头,觉得确实如此。不能背信,嗯!

    随即又问道:“那陶谦陶刺史那边……”

    赵二想了想,然后道:“陶刺史那边作为盟友,通知肯定是要通知他的。但是也应该在信中跟他说明,他的地盘与冀州并不接壤,就算出兵了,也很难获得地盘,毕竟这飞地可不好管理!与其劳师远征又得不到好处,不如不参加,这也算不上背盟。”

    于是刘备当即给陶谦写了信,说明了这一点。

    刘备又问道:“那么具体咱们应该怎么出兵,事后要哪些地盘……”

    张飞那边则大声叫道:“俺们商量好了!就按二哥的意见,东西对半分!咱们要东半拉!”

    刘备无视他,与赵二一起走到了地图前。

    赵二看了看地图,然后建议道:“刘兄,这冀州分为魏郡、甘陵国、安平国、巨鹿郡、赵国、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和渤海郡。一个州居然有九个郡!几乎是天下最富饶的州了。而咱们青州才六个郡,一下子吞掉太多地盘,咱们可消化不过来。不如先把渤海郡这个冀州唯一临海的郡吞了,扩充下水军。其他的郡可以以后再说!”

    关羽也点头道:“双飞说得没错,一旦占有了渤海,那么在整个北方,就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咱们的水军存在了!”

    张飞也赞同道:“对对!之前咱们在渤海郡打生打死,费了老鼻子劲,替他袁绍灭了匪寇。结果那袁绍那么抠门,什么好处也不肯分咱们,这口气不能不出!咱打下来的,就得归咱们!”

    于是商议已定,便给公孙瓒回了消息,说自己这边愿意倾力出兵协助公孙瓒一起谋夺冀州。而一旦把冀州弄到手,自己这边只要一个渤海郡而已。

    公孙瓒听了大喜,觉得这赵二真是够朋友!

    当即约定出兵。

    而陶谦那边收到刘备的信后,也决定不去搀和这事。

    再说韩馥那边,现在的韩馥十分烦恼,因为自己手下重要的大将麴义居然造了他的反。据说是因为他想升官,自己没给他升,就造反了。

    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自己已经给他一个都尉的官了,按理说不低了,居然还想升?

    升成什么?太守,还是校尉?你也不看看自己是哪根葱!

    造反也就罢了,偏偏自己派去征讨他的部队又战败了!

    唉,要是自己当初的手下潘凤没有死在讨董之战多好啊!要是有潘凤在,又何惧他麹义!

    人家潘凤多好,既有能力,还忠心,从来都是与其他同僚相处得很好。那麹义就不同了,能力不如潘凤不说,偏偏还傲得不行。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服,天天嫌自己官小,老吵着要升官。你想升官可以啊,去把那群黑山贼给灭了!只要你有本事去灭了他们,我保举你当中郎将都行!

    嫌他们人多?嫌山地不好打?那之前渤海刚开始闹黄巾时,怎么也没见你请战呢?我看你就是眼高手低!

    呸!

    唉……你说我也是,当初在虎牢关下,非要出什么风头呢?就为了露个脸,把潘凤折在那里了,现在傻了吧!

    正烦恼呢,手下又有人来报:“报刺史,奋武将军公孙瓒率领大军进入冀州,言称欲出兵讨董,并请求刺史拨粮草给他!”

    韩馥纳闷了,之前十八路诸侯一起讨董都没能成功,现在你公孙瓒一路去讨董?

    想不通的韩馥便问自己的别驾闵纯:“伯典,你说这公孙瓒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

    闵纯想了想,答道:“他公孙瓒可不像是那种为了大义而不惜一切的人。说他要去独自讨伐董卓,可没人会信!依纯看,公孙瓒定是另有图谋!”

    治中从事李历捋了捋胡子,猜测道:“公孙瓒此人素有野心,此举怕不是要来谋夺主公的冀州吧?”

    韩馥皱了皱眉头:“不会吧?之前他也曾请求进入冀州,去平定渤海郡匪患啊!在平完匪患后就乖乖回去了,没什么异动啊!”

    魏郡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