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左支右拙,好几次都差点被敌军杀下马来。
吕介看了哈哈大笑,心说黄祖你也有今天啊!既然如此,你就领我一份情吧!
当即冲杀过去,轻松杀散豫州军,救了黄祖一命。
就这样两军大战,杀到天明,刘表军损失惨重,各自收兵。
刘表蒯良他们感到很纳闷:明明吕介已经射了鸣镝,预示着孙坚死了啊!
等吕介进城后,看着这厮一脸洋洋得意的情形,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命军士把他按住,套上锁链,而后质问道:
“尔敢谎报军情,害我军战败!”
吕介大慌,忙问道:“主公为何如此?是谁诬陷于我?”
刘表大怒,怒斥道:“什么诬陷!那孙坚明明还活着,你却在岘山射鸣镝欺骗我们!”
吕介听了委屈道:“可是在下明明已经在岘山……把追杀在下的那伙敌军全部伏杀了啊!一个也没漏网!”
这下众人感到奇怪了:这吕介不像是在说谎的样子,平时也不是个喜欢说谎的人。难道在岘山死的是别的将领?
不太可能啊!那孙坚的性格谁都知道,喜欢亲自带兵追击,他手下的其他诸将又都围在其他方向,他不自己亲自去追,他又能派谁去?
刘表他们在纳闷,而孙坚军这边,孙坚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自己最忠心,跟自己最早的祖茂死了。
原来是之前孙坚准备追击吕介时,不知怎么的,被禁闭中的祖茂听到了。他一听孙坚居然打算亲自去追击,同时又对之前韩当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当即不顾一切,强行闯了出来,跑到孙坚面前,劝他道:
“主公,这种事交给我好了,您安坐在营中,以防城内有什么相应动作!”
孙坚大怒,心说好你个祖茂,居然敢公然违反军令!你不要以为跟我关系亲密,我就可以饶了你!
当即下令:“来人,把这混蛋给我抓起来,杖刑一百!简直太放肆了!”
祖茂才不管那些,心说我这人没什么才能,领军不行,智谋也差,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主公安全。于是也不管孙坚如何发怒,叫上几个相熟的骑兵军官就一起冲出了营地。
孙坚气得不行,心说我就在这等着,等你回来后,我……我要砍了你!
结果等着等着,就等来了祖茂中伏而死的消息。
这下孙坚也有些害怕了,心说要不是拿祖茂死死拦住自己,那中伏而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帅旗,旗杆仍旧是完好的。
当时自己刚要踹旗杆,忽然自己儿子孙策跑了过来,“砰”地把自己撞倒在地,这才保住了旗杆。
他又命人把帅旗从旗杆上降下来,看了看上面。发现原来那时祖茂把帅旗上孙坚的名字涂掉了,替换成了祖茂的名字。祖茂别的字不会写,他自己名字还是会的。
“唉……”孙坚颓然坐在地上,伤心不已。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托妻献子
昨晚上的战斗,孙坚自己也损失不小。因为那些出城突袭的部队都以为计谋得逞,所以士气特别高。孙坚这一面还好,其他三面的荆州军突袭时,还高喊着“孙坚已死,速速投降!”的谣言,动摇了豫州军的军心。
直到他们派过来的探马回报他们孙坚还活着时,那三面的军马才恢复士气,将荆州军杀退。
孙坚因为折了祖茂,心情不佳,又经过韩当等人一番劝解,终于同意退兵,命黄盖率虎牙断后,大军乘船暂回豫州休整。
反正这刘表的军队并不怎么样,除了那蒯越的奸计比较令人忌惮外,便没什么可以忧虑的了。下次再对付他们吧!等着瞧,祖茂的仇,必须得报!
而因为江夏郡与豫州有山相隔,而且大别山中的陈生依旧凭山顽抗,故而孙坚亦不得不放弃了江夏。
当然,也不能让刘表好过,豫州军在临撤江夏离前,把江夏城的城墙彻底破坏掉了,修复的难度不亚于重建。
再说赵二这边,听闻孙坚攻打刘表,居然没死,活着回豫州了,感到有些惊讶。不过也没太在意,毕竟这个时空被自己改变了不少,出现这些小意外也没什么。
反正现在的自己兵强马壮,不惧怕任何人,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就算不依靠自己的“先知先觉”也没什么。
而且孙坚不死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好事,毕竟是自己方的盟友,他不死对自己很有帮助。
而赵二作为孙坚的好朋友,当然要写信安慰下他。并在信中写道:“孙文台啊孙文台!你说你,这喜欢亲身犯险的性格实在太危险了!我劝你要么改改性子,要么就给自己留条后路。别自己一死,还连累了家人。”
孙坚看了信,觉得赵二说得有道理。自己的性子是不可能改的,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倒是自己的身后事必须得考虑考虑。
自己最大的孩子孙策也才十六七岁,而且还跟自己一样冲动。万一自己死了,自己的家人孤儿寡母的,难免受人欺负。远的不说,那袁术就一直对自己虎视眈眈,不怀好意。
但是怎么保证他们安全呢?
孙坚想了很久,最后决定把自己的家小都暂时托付给赵二,让他们去青州居住。现如今的中原各路诸侯中,以赵二最为强悍,而赵二与自己的关系又足够好,托付给他应该没问题!
于是孙坚便跟自己的家人谈了谈,商议之后,除了大儿子孙策坚持要跟着自己外,其余人都同意了迁往青州那里居住。
不成想孙坚的家属们刚刚行到半路上,便被袁术的人给截住了,孙坚派人去质问袁术时,袁术却声称除非你拿刘辩来换,否则休想再见到你的家人!
孙坚快被袁术给气死了,心说你这简直就是绑票,居然连这种下作手段也使得出来,太无耻了!
孙坚当即回信表示自己从来没见过什么刘辩!你袁术不要强人所难,快把我家人放了!
袁术却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证据,说刘辩穿的一件衣服就在他手里!
孙坚纳闷了,刘辩的衣服怎么会在他手里?于是召集众将问询意见。杜袭虽然聪明,但他对刘辩这事了解不多,故而猜不出原因。
程普想了想,问道:“难道当时咱们路过南阳时,不小心暴露了什么?”
杜袭听程普这么一说,赶忙问道:“当时你们带着弘农王路过南阳时,可有给他换过衣服?”
“那当然……人家好歹是皇帝,哪能不换衣服……啊!我知道了!”
原来当时刘辩身穿的一件寝衣脏了,程普他们便随便找了件新衣给他换上了。而旧衣也没浪费,改成了布口袋。用来装粮食。
之后孙坚二战荆州时,他为了给部下改善伙食,让军需官拿一部分粮食跟南阳当地人换了一些肉食蔬菜。
那个寝衣粮袋就流入了当地一个商贩手中。那商贩见这个粮袋的质料非凡,却看不出到底是什么料子制成的,于是给一个在袁术府中任职的亲戚看看,那亲戚看后大惊,说这是皇家御用的衣料。赶忙献给袁术,袁术见多识广,看了看上面绣的纹路,立刻猜出这是皇帝才能穿的寝衣制成的。问明了粮袋来源,再联想到袁绍说孙坚带走了弘农王,于是确认弘农王肯定在孙坚手里,这才有了之后的绑架行动。
既然事情已经暴露了,再否认也没有意义。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已之下,孙坚只好交出了刘辩。家眷到手后,孙坚亲率数万大军护送家小,快速赶到了豫州最东北的鲁国,鲁国北边的泰山郡守孔融一开始还吓了一跳,心说你孙坚亲率数万大军来我边境,这是要干啥?
待问清了原因后,这才放下心来,命驻守泰山郡的武安国接手了孙坚家眷,一路护送到临淄,这才终于安然到达赵二手中。
赵二看了看这些人,嗯……孙坚的老婆,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这就是演义里的吴国太吧?孙坚的小妾,二十余岁,也挺漂亮。她们带着一群小p孩子,其中最大的不过九岁,名叫孙权。还有三个是女孩。
哪个是孙尚香呢?流鼻涕那个?穿开裆裤那个?还是拿个棍子追打她几个兄弟的那个?
赵二觉得这孙坚真是够意思,居然对自己托妻献子!这样一来,如果日后自己跟孙坚争夺天下的话……罢了,以后对他的子孙优待一些好了!
安置好了这家人后,赵二回到州牧府,开始思考冀州这边的事。这可得好好谋划谋划了,不能总因为渤海郡这点破事,一直耽搁下去。更况且,时间长了,影响到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怎么办?
现在公孙瓒可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同盟,不能轻易失去。
赵二想了一天,最终决定还是亲自过去找一趟公孙瓒,跟他当面说清楚比较好,毕竟直接面谈比较不容易闹误会。
于是拉着刘备就一起去了公孙瓒的营地。
那公孙瓒见刘备他们亲自过来,还以为是来兴师问罪的。没想到那刘备一跟他见面,根本不谈渤海郡的事,而是跟他续起了旧。这下公孙瓒才意识到,对方对自己应该没有恶意。
反正左右没别的事,赵二与刘备就在公孙瓒的军营里住了几天。
没想到这一住下,倒是引来了一个粉丝。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拱手收田豫,坐地得渤海
一个叫田豫的年轻人,自称二十岁,但外表看起来也就十几岁的样子,胡子没几根,而且因为离生日还差几个月的原因,尚未行弱冠礼。
他主动找上了赵二,自称是赵二的崇拜者。
赵二一听,哟,我都有崇拜者啦?不错不错!
一问他身份,他说是渔阳雍奴人,是公孙瓒帐下大将田楷的远房亲戚,现在跟着公孙瓒这边历练一下。后来打听得知,田豫的家庭远比田楷家显赫,说田楷是田豫的穷亲戚才对。
而田豫在几年前就听说过赵二,知道赵二年纪轻轻就能屡立大功,身居高位,他十分佩服。而自己就不行了,都二十岁了,还是没有任何官职在身。
赵二便摆出一副长者姿态安慰他道:“小伙子,不要急!我二十岁时也是一事无成,那时候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堕落得很!后来我想了想,身为男儿,怎可把大好青春都虚度在游戏(山口山)之中呢?于是我开始潜心学习(小电影),努力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直到几年后遇到了刘玄德,这才一起通过讨黄巾立了功,走上仕途。年轻人要努力,不要气馁,你的路还长着呢!”
田豫听了大受鼓励,觉得这赵二跟自己想象中一模一样,光辉伟大正确,简直就是精神导师一样的人物。
于是像个随从一样整天跟在赵二屁股后头跑。
赵二倒是也不太介意,反正身边经常跟着赵熊他们,也没觉得不习惯,就当田豫是个亲兵好了!只不过这个亲兵不是很安分,总是问这问那,跟个好奇宝宝一样。
赵二可不知道这田豫在历史上多厉害,他完全不认识这人,只觉得就是个跟屁虫而已,不是很在意。
那公孙瓒一看自己的这个手下居然跟赵二这么亲近,于是大手一挥,把这人送赵二了。赵二觉得没什么,那田豫可高兴坏了,欢天喜地的跟公孙瓒道了谢,然后就开始以赵二的跟班自居。
赵二才不管他怎么想,他更关心目前的渤海问题。
不过赵二也不提这个,他要看谁先耐不住气。显然,是公孙瓒先耐不住,首先向赵二提起了公孙范的事情。
公孙瓒首先表示,这渤海郡他肯定是要如约给赵二的,他不会背信。但是现在的情况,他也没办法,他不想背上弑亲的罪名。不过他知道赵二这人颇有智计,所以想请教下赵二,问问有没有什么办法。算是公孙瓒求他,如果有办法了,那就算公孙瓒欠他个人情。
赵二一看公孙瓒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自己当然要倾力帮他。
于是想了想,对公孙瓒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那就是我手下有一批专门干黑活儿的人。他们能够潜入南皮城中,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把那公孙范绑架过来。”
公孙瓒当即表示这个主意好!但是他也感到担忧;“这个……我这堂弟的府里必然守备森严,寻常刺客恐怕极难潜入啊!”
赵二当即表示,试一试总没损失,不行的话再另想办法。
几天后,月儿过来报告,说组织的人考察回来了,他们一致觉得绑架这事确实有点难。如果只是把公孙范杀了倒是简单。但如果要把他打晕,然后把那么沉一个人给运出来,那就难了。
赵二想了想,又问:“如果不运出来,而是挟持了他,逼他手下投降呢?”
月儿摇了摇头,表示同样很难,自己的人很难接近他,即使要杀他,也只能通过在餐具上涂毒等方式来进行。
于是赵二只能另想办法。
不想身后的田豫却赞叹道:“这位姐姐好漂亮!是叫月儿吗?”
赵二扶额……你小子怎么这么贫嘴!
于是怒视田豫道:“小子,这是我的女人,你不要惦记!”
田豫望天,顾左右而言他:“这个……今天天气不错!”
赵二却不打算放过他,问道:“小鬼,你整天话那么多!那你来说说看,这公孙范的事情,应该怎么解决?”
没想到那田豫却得意地说道:“这事……简单啊!我有办法!”
赵二才不信,觉得这小子肯定是在吹牛:“你既然有办法,那为啥之前不跟公孙将军说?”
田豫当即委屈道:“不是我不想跟他说,是那公孙将军嫌弃我年纪小,不爱搭理我,说我什么毛没长齐……”
赵二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打趣地问道:“那你自己说说,你毛长齐了没?”
这话逗得月儿都笑了。
田豫才不会当着女人面回答这种龌龊的话题,就算是自己偶像问也不行。
月儿看田豫脸红得厉害,当即劝解道:“好啦好啦,别逗人家了!小田豫,来跟姐姐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那公孙范?”
田豫当即昂首挺胸,自豪地说道:“既然是月儿姐姐问,那我就说啦!在我看来,派刺客去绑架这事,如果是在平时,那守卫们肯定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去保护他,这样刺客就很难得手。但是如果是在战争时节,尤其是战事吃紧时,那么他对自己的个人安全方面,就很容易忽略掉,因为他那个时候就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战争上了。”
赵二听了若有所思,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先派兵去攻城,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守城方面,然后……不对啊,战争发生后,他更应该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啊!”
月儿却明白了田豫的意思,当即解释道:“举个例子,就拿下毒来说吧!大人您平时没事的时候,吃饭前为了自身安全,会先叫下人去试毒,每一道菜在您吃之前,都要先当着您面让下人吃一口,而后您才放心下筷。但是在战争时期呢?打仗的时候您要忙于指挥,思考对策,忙得很!一到吃饭时间就饿得不行,恨不得立刻就狼吞虎咽,哪还有心思玩什么试毒呢?”
“而就算公孙范在我们攻城时,仍然把个人安全放在第一位,整日缩在府里玩试毒,而不是亲临前线指挥,那我们不就可以直接通过战争强行夺取渤海郡了吗?”
田豫当即夸赞道:“月儿姐姐好聪明!”
赵二当即大怒:“不许勾搭我女人!”
月儿不由得笑着安慰赵二道:“放心啦,大人!奴家是你的人,永远不会叛变。”
赵二这才放心。
于是当即找到公孙瓒,向他述说了“自己”的计策。
公孙瓒拍手称赞此计大妙,于是当即点起兵马,准备攻城。而月儿那边也开始做好准备,与军队相配合。
就这样,公孙瓒的军队开始攻打南皮城。而那公孙范接到消息后,惊恐地意识到,自己这位堂哥居然肯真的来攻打自己,立刻吓得魂不守舍。
怎么办呢?守吧……肯定守不住。逃吧……好像也没地方逃。
就这样犹豫了半天,等到城门快被攻破时,终于下定了主意:
投降。
这下皆大欢喜,赵二顺利地得到了渤海郡,而公孙瓒与赵二的同盟也可以继续维系下去。
至于那公孙范,直接被公孙瓒给软禁起来了。虽然好吃好喝得供着,但是也失去了自由,公孙瓒要让这个不听话的堂弟好好反省反省。
这时田豫则得意地对赵二炫耀道:“其实我早就知道,那公孙范一被攻打就会投降。就他那胆小怕事的性子,我当年在幽州就摸清楚了!”
赵二气道:“马后炮!当时你怎么不说?”
田豫则不以为意,虽然没听过马后炮这个词,但也能猜出来大致是什么意思。向赵二解释道:“当时那话本来就是打算让你转达给公孙将军的,这样那公孙将军才不会投鼠忌器,放心攻城。”
好吧好吧,算是你说得有理。
而刘备事后听说了那主意居然是田豫出的,不由得对田豫高看了起来。在专门找田豫谈了几次话后,便告诉赵二,说这个田豫简直是世间少有的大才,咱们要好好珍惜他。
赵二却不把这话当回事……一个小屁孩而已!
赵二他们一见事情解决,便就打道回府。临走前,赵二忽然想起一事,于是把他从韩杏手里抢来的冀州刺史大印当作礼物送给了公孙瓒。
公孙瓒大惊,这玩意居然在赵二手里!随即大喜,作为报答,当即又援助了赵二不少牛羊马匹。反正现在渤海郡已经归赵二了,公孙瓒想从幽州送东西给赵二更加方便了。
赵二笑纳了。
而公孙瓒也觉得赵二对他过于仗义,单纯送些牛马不足以补偿,遂下保证说此恩日后定然加倍报答。
赵二不是很在意这个,现在渤海郡的事情既然已经解决了,那么就该正式打仗了。不能白拿人家渤海郡,人家履约了,自己也得履约才行!于是命令士兵继续集结,一部分进驻渤海,接受新地盘。剩下的则在张飞的带领下攻入西边的甘陵郡,正式向袁绍宣战。
……
关于田豫的设定,可能显得有些幼了,明明都二十岁了,说话语气却像十多岁小孩一样。不过我认为,能够随时拥有一颗童心的人才能活得长久。田豫在历史上以极为罕见的八十二岁高龄才亡故,而且他生活清贫简朴,没什么补药可吃,很可能就是因为心态年轻的缘故。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常山张氏
这下袁绍可慌了,原本一个公孙瓒就不好对付了,现在又来了个赵二。这赵二可比公孙瓒强太多了!
于是谋士逢纪立刻建议袁绍道:“主公,无论是公孙瓒还是赵二,咱们都不是没办法对付。但是两人勾结在一起同时向咱们进攻的话,对咱们就很不利了!咱们必须先瓦解他们的同盟才行!”
袁绍问:“如何瓦解呢?”
别驾田丰建议道:“公孙瓒一介武夫,不足为惧。然青州牧赵二,手下兵多粮足,实力远强于现在的我们。故而我们应当先同赵二谈和!”
他俩的建议得到了其他谋士们的一致认同,毕竟同时跟两个敌人开战这种事,傻子都不会去干。他们建议袁绍同赵二和谈,开出的条件可以尽可能优厚些,无论是给钱粮还是割地,都没关系。现下重要的是获得积蓄力量的时间。只要麹义把他的军队重新整顿好了,那么以冀州的人力物力,同赵二对抗是没问题的,他青州可没有冀州富饶!
到时候,失去的一切都可以拿回来!
不过,这件事毕竟是个有难度的事情,必须得有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跟他谈才行。谁比较擅长这个呢……
袁绍扫了一眼自己手下的众谋士,首先看向荀谌,不想荀谌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只擅长跟文化人交谈,赵二这人听说文化程度不高,跟自己谈不来。袁绍又看向其他人,许攸、郭图两人便几乎同时站了出来,声称愿意担任此使命。
袁绍想了想,这俩人似乎都挺能说的,但是具体派哪个呢?
郭图首先发言,吹嘘自己多么能忽悠,什么三岁卖拐,五岁卖车,七岁卖担架……
许攸就聪明得多,直接跟袁绍分析,说赵二这人,最为好色!只需以美女动其心,再晓以利害,必能让其答应。
袁绍一听,嗯,觉得还是派许攸去靠谱点。
这下郭图又记恨上了许攸。
然后袁绍又问许攸,应该派多少美女,选哪些美女一起去呢?
许攸想了想,然后建议道:“那赵二素来以好色闻名,听闻他家中居然没有男仆,除了他以外全部都是女眷。而且据说他这些年在家中早已积蓄了不少美女,足有上千,所以寻常美女不足以动其心。我听闻上蔡令甄逸的妻子张氏极为美貌……”
袁绍立刻打断道:“这个不太好吧?那张氏虽然美貌无疑,但毕竟已经是寡妇,而且其夫刚死没几年。”
许攸却毫不在意地说道:“主公,妇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