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ぐ病N潞畈蝗ゾ仍ぐ渤牵鹋言簦匆ス囟问拢俊
吕布大怒:“本将军想去哪就去哪,难道还需要告诉你这种人吗?”
段煨冷冷一笑:“段某职责所在,既然受司徒大人命令把守关隘,自然要问上一问,以免有人逃出去与关东逆臣们苟合。”
吕布听段煨说话难听,居然连“苟合”这种词都出来了。气得不行,当即下令道:
“张辽,去给我杀了这厮!”
张辽却不像吕布那么无脑,上前劝道:“段将军,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现在又都是朝廷麾下。何必自相残杀?况且温侯有假节钺之权,段将军还请三思啊!”
段煨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当即拱手道:“这样啊,恕段某言语不逊,得罪了温侯。段某向温侯赔罪!”
吕布怒气稍稍一销,责问道:“那还不赶快打开关门,放我们出去?”
段煨只得同意,下令手下军士开关:“温侯请!”
就这样,吕布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而段煨再也没机会见到他了。
再说长安那边,李傕和郭汜他们也在几日后追了过来,与张济、樊稠汇合,一同包围了长安。
那城内的官员通过西凉军的喊话,得知吕布已逃遁,顿时大乱。而他们向段煨的求援,又一次遭到了段煨的拒绝。
李蒙、王方两人乃是董卓余党,此时正在城中,一看机会来了,趁着城内慌乱,偷空打开了城门,引四路军马而入。
镇南将军杨定亦趁机宣布支持李傕他们。当初王允曾经派杨定去招降李傕他们,只不过王允开得条件太苛刻,只让李傕他们无条件投降,没有任何优待,所以招降失败了。
杨定从那时候起就看出这王允不靠谱,迟早药丸。于是在看到长安城守不住后,第一时间宣布了反叛。
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李傕、郭汜纵兵大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国难。
有个准备逃走的武官劝王允道:“情势紧急!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
王允却摇了摇头,拒绝道:“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意思就是皇帝年幼,只能依靠我,让我背离他而去,很不忍心。你要走的话,替我去跟关东诸侯们说说,劝他们以国家朝廷为重!
那武官也只得独自逃了。
李傕等人冲杀抢掠了一阵后,便派兵包围了皇宫内廷,有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李傕等人望见黄色的车盖,知道是皇帝来了。他们虽然大胆,但却也没有胆大到敢对天子不敬的地步。当即约束军士,口呼“万岁!”。
刘协此时也很害怕,但是他知道这时候只有他能安抚乱局,便强忍着心中恐惧,倚楼问他们道:“卿等既没有请奏,也未得允许,便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李傕、郭汜仰面奏曰:“陛下,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却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不敢造反。只要见到了王允,臣等便退兵。”
王允此时正在刘协旁边,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天下社稷而行事。事已至此,陛下不可同情臣,那样会误了国家。臣肯请下去见二贼。”
刘协心中不忍,犹豫着没有说话。王允知道刘协想法,便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楼去,大呼曰:“王允在此!”
奇怪的是,那王允跳下来后,居然一点伤都没有,那楼可是有好几米高,而王允则是个走路都需要拐杖的虚弱老头。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允身死
李傕、郭汜两人倒是没注意这个,只是拔剑斥责王允道:“董太师何罪?你却杀了他!”
王允冷哼道:“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唯独你们不知么?”
李傕又问:“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允大骂:“你等助纣为虐,烧杀抢掠,罪行不亚于董贼。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只有死而已!”
李傕当即大怒,一刀砍去,王允的一只胳膊便被削掉了。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血喷出来!
郭汜不信邪,又拔剑刺入他的心脏,居然同样没有血!
这下俩人惊呆了,这……这是什么怪物!
再看王允的表情,突然变得异常狰狞:“桀桀桀……嘻嘻嘻哈哈哈……就凭你们,也想杀我?”
二人不住后退,声音发颤道:“你……究竟是谁?”
那“王允”却道:“吾名为邪欲,专喜腐化正直之士。”
李傕壮起胆子,道:“既然你不是王允,那我们就没有仇怨了,还请离开!”
“这话似乎有些道理呢,嘻嘻!”
邪欲诡媚地一笑,随即躺倒。手臂处和心脏处的鲜血这时才喷了出来,流了一地。
再上前查看,却又没有任何异常了,只是具普通的尸体而已。
史官有诗赞曰:“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王允死后,王允的家眷自然也跟着遭了秧。其中男性还好,只是一刀杀了了事。女性就遭了秧了,都被军士们轮流侵犯一番后才惨遭杀害。
除了王允外,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王允的同党也相继被处死。
士孙瑞由于在董卓刚死时,拒绝承认“诛董计划”有自己一份,所以躲过一劫,没有遭到杀害。不仅如此,在此后的日子里,每当三公之职空缺,群臣们还都极力推荐士孙瑞来担当。
再说黄琬,他终究还是没有听自己儿子的话,留在了这里,被李傕等人抓住处死了。
其中在抄黄琬的家时,意外发现这个一向自诩清廉的家伙,居然家财甚巨。一开始李傕他们认为黄家是大世家,家里钱多些没什么。等他们从黄府中找到了一些账册后才发现,这些家财有大半是黄琬贪污来的!
心中好奇的他们又逼问黄府管家,从他口中得知了事情真相:
原来这黄琬远比鲍鸿要**得多,他当初刚刚接手鲍鸿的扶风郡时,还能用自己的道德良心,或者说自己的后台力量,抵制住诱惑,不去贪污。后来担任少府时,就实在没办法了。
因为少府这个职位事关重大,之前鲍鸿在这个职位上贪污时,可是勾结了无数朝中同僚的。如果黄琬不跟着这些利益相关人员一起同流合污的话,就等同于同时得罪大半个朝廷的官员了!那可不是黄琬的后台能顶得住的。于是乎,黄琬就这样堕落了。
在担任豫州牧时,黄琬已经彻底不再有任何良心上的愧疚,开始心安理得地干起了贪污之事,没少祸害当地百姓。那年三月他刚上任豫州牧,四月份就闹得汝南黄巾复起。
黄琬率军平叛,却反遭大败,因为军中物资被他暗中挪走了。但是黄琬毕竟后台硬,他讳败为胜,让朝廷相信了他的话,还封他为关内侯。
但是贼寇毕竟还在肆虐,到了十一月份,终于掩盖不住了,朝廷便派鲍鸿去平叛。本来朝廷派军远征汝南,军队所需物资理应由黄琬这个地方官来提供,结果黄琬又把这份军资给克扣大半,还反诬陷是鲍鸿干的。最终鲍鸿被下狱死,而汝南那边的黄巾也仍在闹腾。
对此感到焦头烂额的他,决定铤而走险,暗中联络那些黄巾,与他们勾结起来。以援助他们粮食为代价,换取他们不再闹事。
但是养活一支黄巾军毕竟耗资甚巨,豫州财政每况愈下,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后,黄琬终于坚持不住了。就在这时,董卓进京,征召他入朝为官。如果换了别人,还会去思考一下要不要放弃手中兵权,去跟逆臣董卓共事,但此时的黄琬不会。他为了摆脱豫州这个烂摊子,连想都没想,当即答应下来,去了雒阳。
后来董卓建议西迁长安,黄琬之所以反对,也是害怕搬迁途中暴露了他的财产。在搬迁途中,虽然黄琬极力隐藏,但终究还是被乱军抢去不少财宝。
于是黄琬含恨之下,开始与王允勾结,密谋杀害董卓。
听完了这些,李傕等人不由感叹,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李、郭、张、樊四人占据长安后,几个人一商议,觉得既然现在整个长安都归自己掌控了,那自己又何必去做什么忠臣。直接效仿董卓,把持朝政,岂不快活?
到时候自己也弄个郿坞什么的,弄一堆美女进去,天天快活。也享受下当年主公的待遇!
于是几人又找到刘协,胁迫皇帝先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皆为中郎将。
见群臣们不敢反对,于是在几个月后,又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张绣为建忠将军宣威侯。杨定由镇南将军升为安西将军。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以前将军赵谦为司徒,以太尉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以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
至于最大的功臣贾诩,李傕等人先封他为左冯翊,还要给他封侯,被贾诩以“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拒绝了。
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
官职都封完后,张济在张绣建议下,没有留在长安,而是以防备关东诸侯为由,领兵屯弘农。
……
邪魔腐蚀王允心智的设定,同样只是调剂,不会影响小说的本质。不喜欢玄幻的诸位读者可以将之理解为王允是单纯的精神分裂。而李傕他们看花眼了。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张绣谈志向,貂蝉欲隐居
李傕等人把持朝政后不久,很快就产生了内讧,毕竟以前是董卓一个人把持朝政。现在是四个人了。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被四个人一分,就少了很多!于是樊稠首先被李傕所杀,张济因早早远离了是非中心,逃得一劫。最后便只剩下李傕、郭汜二人在长安城内各占了一半,整日争斗不休。
贾诩一开始还能凭自己面子,安抚一下他们,替他们调解矛盾。后来看他们实在难成大事,便也放弃了他们,借故母亲去世,辞掉了官职。
弘农郡。
张绣带着自己的两个幕僚杜畿和张既,亲自在城门口迎接贾诩的到来。
“呵呵呵……文和先生,一路辛苦了!”
“呵呵,宣威侯客气了!”
贾诩亦笑着和他打招呼,而后叹了口气道:“唉,还是被光北你说中了,李傕、郭汜着实无药可救!”
张绣为了拉拢贾诩,曾经求贾诩给自己起个表字。那时贾诩还不是很重视他,没太花心思,随口说道:“绣者,华美、光鲜也。你既出身北地,又志在北方。不如表字光北吧!”
张绣乍一听还觉得不错,随后把姓和表字连在一起读后……脸色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这不是老三国电视剧里扮演吕布的演员嘛!
简直……
张绣是个性格严肃之人,既不喜欢嬉皮笑脸之人,亦不喜欢逗比的行为。故而他对赵二是十分鄙视的。现在让他的表字沦为跟赵二一个水准,简直难以接受!
但是再难以接受,张绣终究也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毕竟他不想得罪贾诩——这个自己未来最重要的谋士。
张绣排除了脑中的不快,邀请贾诩道:“此处不是说话之所,请!”
于是进入城内府中,一番宴饮之后。几人进入了张绣的书房中。
贾诩感叹道:“先前刚刚攻下长安时,光北你曾经私下里见诩,劝诩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而后徐图良策。当时诩见李傕等人对诩颇为恭谨,诩说得话他们都肯听从。于是便没有听光北你的,而是把光复朝廷的希望都放在了李傕他们身上。没想到……唉!”
杜畿不由嘲讽道:“李傕、郭汜皆小竖,樊稠庸儿,无他远略,又势力相敌,变难必作!这种事情连朱公伟都看得出来,贾尚书难道不知?”
杜畿这人对于自己的才干是十分自傲的,在原时空曾经被荀彧评价“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认为杜畿和戏志才、郭嘉是一个等级的。
他先前总是听张绣夸贾诩多么厉害,什么毒士之类的。心中自然很不服气。
张绣是聪明人,哪里看不出这个,赶忙示意杜畿闭嘴,而后对贾诩道:“文和先生也不必伤感了,朝廷社稷注定多难。我等只要尽力而为即可!”
贾诩点了点头,亦没心思跟杜畿计较。他对张绣说道:“多谢光北开解!只是不知接下来宣威侯打算如何做呢?”
张绣知道贾诩问的不是自己具体要怎么做,而是问自己的志向。于是他答道:“绣打算先在弘农静观其变。而后待时机合适之时,主动出兵击破李傕、郭汜等人。以武力强行收编他们的部下,让先前董太师手中的力量重新统合起来。而后以长安为基点,扫清周边,稳固西北。之后再奉天子之命出兵关东,讨伐中原所有不臣,建立王霸之业!”
换而言之,他就是打算成为下一个董卓,然后完成董卓在堕落之前想要干的事情。
贾诩点了点头,心想:奉天子以讨不臣么?嗯……至少心里还有天子。或许辅佐他是个可行的选择吧!
再说貂蝉,她一路坐船,顺着渭水汇入黄河,再沿黄河而下。每次船家问起她要去哪,她便只说继续向前。不知不觉,便到了青州。
那船家又一次问貂蝉道:“这位姑娘,还要继续向前吗?”
貂蝉反问到:“现在到了哪里?”
船家答道:“此处是青州平原国,继续往前便是乐安郡,再往前……可就是大海了!”
“海……”貂蝉心想:已经要到尽头了吗?
唉……本想一直这么顺着水,一路飘下去的,没有尽头才好。
不过,那船家定然是不肯出海的。罢了,就在青州转转吧,顺便打听下哪里适合隐居。
当即付了船资,下了船。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自己该往哪走呢?
貂蝉陷入了犹豫之中。
“姑娘可是在等人?小生看你在这里站了半天了。可需要在下帮助?”一位路过的士子好心地问她道。
此时貂蝉蒙着脸,别人只能看出她是个姑娘,却不知道相貌如何。
貂蝉看了一眼这人,相貌端庄,一脸和善,应该不是什么坏人。便问他道:“这位公子,小女子……呃……”
该怎么说呢?直接问哪里能隐居?
那士子听了一笑,问道:“姑娘可是并州人?这口音我可听过!”
貂蝉便好奇地问道:“是。请问公子,这里有并州人吗?”
士子便答道:“有呀!我们青州牧赵大人麾下有好几位并州军官,小生有次找他时,他正和那几个军官谈话,故而听过他们的家乡话。”
“哦?公子与州牧大人很熟吗?”
士子摆手道:“哈哈,也算不上多熟啦!只是我们州牧大人当年在济南当县尉时,小生在他衙门里做过事而已!州牧大人重感情,故而即使他现在升为了州牧,却依然像当年那样对待我们这些旧识!”
随即问道:“姑娘可是来这边投奔亲戚的?”
貂蝉便顺势答道:“呃……是的,只是亲戚暂时找不到。”
士子便建议道:“原来如此。你一个姑娘家独自从并州那么远的地方过来,着实不易。不过所幸你来的是青州。这青州可是个好地方,治安极好,百姓夜不闭户。你不用担心在这里受了什么欺负,或者遇到什么坏人。如果需要什么帮助,这里的人都会乐意帮你!”
貂蝉呵呵一笑:“这么好啊!”
“那是,这可都是州牧赵大人和别驾刘国相的功劳!要换了别的州,像姑娘你这样的,早就被坏人抢跑了!”
貂蝉听这位士子这么夸赵二,倒是令她对这位赵二产生了不小的好奇心。
赵二这个人,貂蝉也听义父提起说,说这个人也算个忠义之人,曾经带兵与董卓作战。
不过现在,忠义不忠义的,倒是与自己无关。赵二治理有方,对自己隐居倒是也方便。那么自己也就不用选择了,就在青州隐居吧!
貂蝉又问那士子:“不知附近哪里有可以临时住宿的地方,小女子打算先住下,再慢慢寻找我那位亲戚。”
士子并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建议道:“姑娘,小生倒是建议你直接去府衙求助。这里的官吏都很正直,只要姑娘你去请求,他们定能帮你找到你要找的人!至于暂时的住宿的问题,他们亦可以帮你安排!”
貂蝉虽然对此抱有怀疑,但还是谢过了他,径直朝城中走去。
倒不是去求助什么官府,她又不是真有亲戚在这边,只是去城里打探下情况,顺便采购些生活物资而已。之前她离开郿坞时,顺手带走了不少财宝,足够她花销。
然而转了半天,却又不知该买些什么,更不知道这隐居,该如何隐居法。
她从小生活在王允府中,从未出过府,而进入王允府前的记忆,也早已模糊。她现在就如同一个高门大户家的小姐一般,一旦离开了丫鬟伺候,便有些不知所措。
生活经验不足啊!
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嗯……要不随便找个人嫁了?
自己别的都不懂,但勾引男人还是很擅长的。只是要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开始为嫁人问题而陷入了沉思……
正在她思考之时,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映入了她的眼帘:
嗯,就是他了!
选择这人没有别的原因,单纯就是他的身材有点像董卓而已。那董卓虽然丑,但也算是个不错的男人。之前自己也想过,如果没有连环计这档子破事,自己是很愿意嫁给董卓的。虽然现在董卓已死,但是不妨碍自己去找一个跟董卓差不多的人嫁了。
这个富商看起来跟董卓差不多,很胖,很丑,表情很和善,很有钱……性格应该也会差不多吧!
于是貂蝉主动凑了上去,假装没注意眼前的情况,“不小心”被富商的车驾碰了一下。那个富商是个标准的商人心态,讲究和气生财,不轻易得罪人。况且面前这位姑娘虽然看不到容貌,但是身上穿得衣料并非俗品。
于是富商和善地问候道:“姑娘你没事吧?鄙人的车不慎碰到姑娘,十分抱歉,鄙人向你赔罪!”
貂蝉看对方果然是个温柔的人,便微微一笑,而后解下了面纱。那富商当即眼睛就直了,之后也不需要貂蝉怎么勾搭,那富商便答应娶了她作为自己的妾。
到了洞房之夜,貂蝉想着,这次应该不回重蹈董卓的覆辙了吧?那传说中的“疾风暴雨”,自己也可以体验下了。
不成想那富商脱了衣服,往床上一躺,下令道:“坐上来,自己动!”
“……”
……
实际上,樊稠是在195年才被诛杀的,本书中提前了。
………………………………
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桥马鞍
貂蝉之前见过的那名士子很快忘却了貂蝉的事,来到了平原郡郊外的一处军营。在验证了手令之后,进入了营地。
一进去便听到里面马蹄声阵阵,显然在进行骑兵训练。
而高顺在听闻他到来后,亦过来迎接,并急问道:“赵州牧怎么说?”
士子微微一笑,答道:“骑都尉放心!在下已经把话带到了赵州牧那里,州牧大人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临淄,某处宅院内。
赵二此时正坐在一张草席上,怀中抱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而女孩则在面前的案几上,专心致志地写字。
赵二不由夸赞道:“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了呢!”
女孩停下笔,扭头看了看赵二,嘻嘻一笑:“兄长觉得好看就好!”
赵二亦温柔地点了点她的鼻子,笑道:“不仅仅是字越来越好看,你也越来越好看了!”
女孩脸一红,低下头,低声道:“兄长喜欢就好!”
赵二见状心中更是欢喜,在她耳畔亲了一下,令她的脸更红了。而后赵二对她说道:“我的小公主哟!稍后我就要离开临淄,去一趟邻郡,这段时间你要好好练字哦!”
女孩听后一脸不虞,但还是答应道:“人家会好好练习的,兄长你也要尽快回来哦!”
“好的!”
离开女孩的宅院后,赵二骑上马来到了临淄城门口,在这里,田豫已经等待了很久了:
“老师哎,您这拖延的时间可是一次比一次长了!虽然作为学生,我应该恭喜您床上功夫更进一步,但是您也要体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