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程立想着:现在这个波才的心思应该都在我这里了,他似乎对我很有兴趣。这样一来,我去哪个县,他的主力就会跟到哪个县,如果我一直呆在金乡,不仅救不了其他郡县,还会让金乡彻底卷入到我与波才的斗争当中,而严重地损害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无论是从任何角度来考虑,我都应该离开金乡县。
在临走时,程立又对满县尉说道:“替我向满伯宁问好!”
原来这个满县尉是满宠的族人,而满县尉自然一口答应。
任城国。
此刻曹豹的徐州军正在和当地一伙世家武装对峙中,半个时辰后,曹豹亲自赶到了现场,在问清了原因后,对着那伙世家私兵高喊道:
“你们吕家是活得不耐烦了吗?居然胆敢跟我们徐州作对!你们以为凭借你们这点人,能对抗得了一州之军?”
对面听后大骂道:“曹豹!你好歹也算是徐州一大世家,居然毫无廉耻地做起了贼寇的勾当,甚至还跟蛾贼勾结在了一起,你真是丢了世家的脸。你们曹家列祖列宗都会以你为耻!”
曹豹好歹也是老士族了,才不会被这种言语所激怒。他冷冷一笑,道:“我们曹家列祖列宗怎么想,不需要你们吕家操心!本官最后说一遍,速速弃械投降,交出财物,本官就饶你们一命。否则……别怪本官不给你们吕家情面!”
“呸,贼寇曹,怪不得你女儿至今嫁不出去!”
曹豹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变,这话可算是戳中了他的逆鳞。他当即大怒道:“全军听令,给我杀了他们,一个不留!”
于是徐州军听令全军压上,对着吕家私军发起了冲击。而吕家私军则凭借着一座残破不堪的坞堡拼死抵抗。
正在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时,一支部队出现在了徐州军背后。有手下告诉曹豹说对方旗帜遮蔽了山野,看起来数量不少。
还没等曹豹派侦骑去探明对方的身份和具体数量时,便听到这支部队大喊:
“我们是任城国徐国相麾下郡兵,前面的匪寇速速投降,我们已经把你们包围了!”
曹豹听后不屑道:“呸!徐国相手里才多少兵马,他敢来本官就敢把他弄死在这!”
结果随后又听到另外一声大喊:“我们是济阴郡郡兵,奉命前来支援任城国,对面的匪寇速速投降!”
这下曹豹有些皱眉了,单独一郡的兵力他不怕,但是两郡加起来,再跟吕家的私兵来个里应外合……
曹豹当即下了决断:“咱们撤,以后再收拾他们!”
等到曹豹的徐州军撤走后,这支援军方才现出身形,原来只是一支数百人的私兵!
而之前插满山野的旗帜,则大多只是摆设,并没有士兵潜伏在那里。
援军首领来到坞堡前,而后高喊道:“大伙都出来吧,安全了!”
坞堡里的人一看到这个熟悉的面孔,顿时放心了,集体涌了出来,而后对这人感谢道:
“啊,原来是子恪你来了,我们得救了!”
“哈哈哈,还是咱家阿虔聪明,略施小计就吓退了那曹豹!”
原来这个援军首领正是任城吕家的一代英才,吕虔,吕子恪。
吕虔见大家都没事,舒了一口气,而后对他们说道:“此地坞堡残破,不足以守御。大伙还是跟虔一起回县城吧!我们只有把力量集中起来,才能不惧那些作乱的匪寇。”
这话顿时得到了众人的支持:“阿虔说得对,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跟着子恪走,没错的!”“那是,现在刺史、国相都指望不上,只能靠咱们自己!”
………………………………
第三百二十章 刘岱上钩
山阳,兖州刺史府内。
刘岱正在看济北相鲍信寄给他的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鲍信一个月前写的,而第二封信是最近才写的。因为之前道路断绝,邮路不通,所以导致第一封信一直被压在中途。待到程立打通了驿路后,这封信才跟第二封信一起到达了刘岱的手中。
只见第一封信中写道:“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略为资,今不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必离散,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
而后刘岱又拆开了第二封信:“昔贼众士气正盛,公强行出击,以致失败。现今公麾下程仲德已数败敌军,我方士气大振,而贼士气衰落,正是扫清兖州匪患之时!”
在一个月前,刘岱还是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对付波才,于是主动出击,结果被波才打了个史诗大捷。损兵折将不说,就连自己最信任的一个部下,新任山阳太守都死了。
自那之后,刘岱的信心便一落千丈,这才导致之前程立无论怎么劝他,他都不肯同意。
现在程立打了胜仗,而鲍信又适时劝刘岱出击。这使得他的信心又恢复了一些:“或许……是该给那些黄巾贼们一点教训了吧?”
鲍信的书信本意是想让刘岱下令给程立,让他与鲍信的军队合兵一处,共同扫荡兖州匪患。但是刘岱却不这么想,他想自己再亲自率领一路军队出击,剿灭黄巾贼。
只是问题在于,他手里的精兵都在程立那里,现在城中只有一些寻常士卒。如果程立还在山阳郡倒还好说,自己率军配合程立一下就好。
但是现在……
刘岱只得求教别驾王彧:“王别驾,本官欲出兵扫清兖州匪患,无奈手中没有精兵,奈何啊?”
王彧奇怪地问道:“刺史不是已经派了程仲德出兵了吗?怎么还要再派部队?”
刘岱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心里话:“那程立虽然为了家乡安危,而不得不率领本官麾下士兵去打仗,但是他毕竟不肯接受本州的官职,不算本官的人……待到战事结束后,本官的威望难以提升啊!”
王彧不由苦笑了一番,心说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算计着这个!
但是自己身为别驾,刺史麾下第一副手,不能不为上官分忧,于是便建议道:“那不如这样,刺史你现在就上表朝廷,表举他一个军职……还是骑都尉。然后对他说是为了让他指挥军队方便,名正言顺,那样他就不会推辞了。这样一来,他不就是以您的名义在打仗了吗?”
然而这个主意并不能令刘岱满意。他要提升威望可不是为了什么面子好看,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兖州。只有自己威望足够了,下面的人才不至于反对他,不服他。
如果只是依靠程立的力量清除了匪患,等安定后,那程立必定会辞官回乡继续隐居的。到那时候,兖州那些人,该不服刘岱的,还是不服他。
只有自己亲自率军去打上几个胜仗,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提升自己的威望,进而压服兖州群宵。待到那时,自己再着手统合兖州的力量,一旦自己力量强大了,外部的其他诸侯也不会再小视自己。
像赵二吞他泰山、袁绍在东郡埋下曹操这颗钉子,陶谦公然勾结黄巾抢掠自己,公孙瓒勒索马匹,袁术陈兵陈留……这些破事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看到刘岱依旧愁眉苦脸的模样,王彧知道自己的话对方肯定没听进去,叹了口气退下了。
几天后,刘岱接到消息,说有一股数量很少的黄巾军经过昌邑城外,目的不明。
刘岱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这支黄巾军数量不多,看起来也不强,更关键的是他们只是路过这里,对自己肯定没多少防备。如果自己这时候派兵突袭他们,那么不需要多么精锐的部队就能办到。
那样一来,自己也算是亲自打了一个胜仗了!
刘岱越想越兴奋,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成功时的画面了。他当即下令城中军队做好准备,而后他要亲自领兵出征!
别驾王彧赶忙来劝,说刺史万金之躯,不可亲身犯险,还是坐镇城中,交给手下去做这事比较好。
然而刘岱死活不听,非要亲自领兵出击。王彧劝了一番不成后,也只得放弃。
就这样,刘岱亲率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出了城。而负责留守昌邑城的王彧则叹气道:“刘刺史真是糊涂啊!那支黄巾军数量不多,就算要消灭他们,也应该以小部队轻装追袭。你派这么大一支部队过去,行动必然迟缓。若是对方无心恋战还好,只会被刺史驱赶出山阳。若是对方设下诡计……唉!”
昌邑县令素来心中鄙视刘岱,听后冷笑道:“哼,这位刺史大人眼高手低,好大喜功。他败了就败了,正好让他长点教训。”
没想到王彧当即训斥道:“县令你也糊涂啊!你不想想,刘刺史一下子带那么多军队出征,你算算现在昌邑城内的守军还有多少?万一黄巾军大部队在击败刘刺史后,顺势攻城,就城里那点人,哪里够守御的?”
“啊!那……那可怎生是好?”县令这下也开始慌了。
“只能盼望刘刺史运气好点吧!”
然而这刘岱的运气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好。
因为这只黄巾军小部队压根就是波才放出的诱饵。当然,波才并非是专门针对刘岱的,因为这样的诱饵部队另外还有几支,分布在兖州各郡。
一旦有哪个郡的郡守/国相开始犯蠢,主动咬钩,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波才主力的雷霆打击。
这波才在与程立争斗了一番后,也看明白了:这个程立不是一个简单角色,凭借自己的智谋要想拿下他,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其继续跟他耗下去,不如先以数支部队拖住他,而自己则开始把目标放在各郡的郡守/国相们身上,先找个软柿子捏一捏。
而刘岱,就是第一个上钩的软柿子。
于是乎,波才的大军迅速开进山阳郡,而后在预设的埋伏点潜伏下来。
而且潜伏点不止一个。
……
山阳太守袁遗逃离兖州后,继任山阳太守是谁,史书无记载。
………………………………
第三百二十一章 锦袍铃铛
刘岱此时的境遇十分狼狈。
他很轻易地中了波才的埋伏,手下一万五千大军被杀得大败四溃。现在刘岱身边仅有几百人相随而已。
波才在埋伏战中,精准地规划好了刘岱的逃跑路线,而后在各个点都设置了一批伏兵,刘岱每逃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伏兵的袭击,进而损失一部分军队。
现在的刘岱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
“呼……呼……”刘岱不断地喘着气,而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抱怨道:“累死本官了,不走了,不走了!”
身边军官赶忙搀住他,然后劝道:“刺史,再坚持一下吧!不然咱们真的要死在这里了!”
刘岱才不在乎:“死就死吧!被痛快一刀砍死,总比这么累死强!”
他这也算自暴自弃了。
军官再度劝道:“刺史诶,咱们再跑一段路,就安全了,何必寻死呢?”
刘岱啐了他一口:“呸!你当我傻么?咱们几次逃走,都会遇到敌人伏兵。再跑也只会是遇到下一支伏兵,还不如在这里呆着!”
军官躲过吐沫,也不生气,而后掏出了一份简易地图,对他解释道:“您看,再往这边走一段,就是巨野泽了。到那边坐船,可以通往任何一个郡国,然后我们就彻底安全了!”
巨野泽位于山阳巨野县旁,整个兖州的中心位置,是兖州最大的内陆湖。湖水覆盖山阳、东平、东郡和济阴郡。而连接此湖的无数河流,可以让船通往任何方向。
刘岱想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但是仍然提出道:“那也得先让本官在此喘口气,真是累死本官了!”
他现在的情形与当初曹操被徐荣伏击时差不多。然而曹操毕竟体力好,经得起折腾。而刘岱就不行了,他向来养尊处优,体力更是极差。能逃跑这么久,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正当他休息了不到一刻钟时,忽然远方喊杀声大作,军官抬眼一看,而后急声劝刘岱道:
“刺史,快跑吧,那些蛾贼追杀过来了!”
刘岱唾骂道:“这群该死的贼寇,简直可恶!”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却没有成功,站到一半便一个不稳,再度坐到了地上。
刘岱无奈道:“不行了,本官走不了了。你们想逃就逃吧,本官就在这等死了!”
军官大急,而后灵机一动,命军士抬过一副担架来,靠四名军士(一半情况下用担架抬人,两个人就够了,但是刘岱肥胖……你懂的)把刘岱给抬走了。
终于,这群人在只剩下百余人的情况下,逃到了巨野湖畔。
军官连忙去湖边寻找船家,这个军官手里有一袋子钱,心想如果遇到船家,先以刺史威名命令他载我们渡河,如果他不肯,再用这钱收买。
毕竟这位刘刺史的名声,在百姓们眼里可不太好!
正想着,忽然有几艘渔船慢悠悠地划了过来。军官连忙举手招呼:“这里!船家来这里,快,快!”
渔船听到了军官的话,晃晃悠悠地飘向了这边。而刘岱也挣扎着站起身来,走到湖边,准备等军官跟船家谈好了,自己就上船。
忽然,刘岱看到那军官眉头一皱,然后对刘岱说道:“刺史,这些渔船不对劲!”
刘岱不耐烦道:“有什么不对劲的,能载人就行了!现在逃命要紧!”
正说着,忽然一阵歌声从船舱中传了出来,虽然声音不怎么好听,但是其中歌词颇有韵味:
“月下偷瓜贼,大塘李承乾。
手执白羽扇,潇洒又自然。
披我锦罗袍,脂粉涂满颜。
诗文人人赞,随口是文言。
辗转来兖州,泛舟湖边沿。
湖中有水寇,皆已拜我前。
麾下船千艘,具为其所献。
今来擒刺史,望公山莫嫌!”
军官听后大惊,随即高声示警道:“不好,是敌人!”
虽然他们兖州人并不认识李偷瓜这号人物,但歌词最后一句“今来擒刺史,望公山莫嫌!”分明就是说要活捉刘岱!
这李偷瓜自从来到兖州后,依旧负责黄巾军的水军。虽然手里船不多了,但是他也有办法。他听闻这巨野泽里有水寇无数,横行湖中,历代官府皆拿其没有办法。
这些水寇手里可是有无数船只!
李偷瓜当即派人去联络这些水寇,希望他们投靠波才,为黄天大业建功立业。结果这些水寇嚣张惯了,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投靠,剩下大部分人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鸟李偷瓜。
于是李偷瓜大怒,从投靠他的那些水寇手里借了一些渔船。而后由自己的原部曲来驾驶,公开向这些水寇宣战。
那些巨野泽水寇十分不屑,心说我们巨野泽水寇世世代代居于此处,对此地的水文状况了若指掌,你一个外来户,手里船又少,还想跟我们斗?笑话!
而李偷瓜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到底谁才是笑话!
只见李偷瓜的船队,在巨野泽湖中如同游鱼一般,灵活地穿梭各处。那些巨野泽水寇原本在对抗官军时就是靠着自身的灵活来与官军大船相斗的,结果现在他们却愕然地发现,这些外来户水贼的船居然比他们还要灵活!
这李偷瓜的船队可不仅仅只是划船划得快而已。他们在驾船的同时,随时观察着风向与水流动向,然后随时做出调整。使得他们在这片湖中的行动,居然比完全熟悉此地的土著水寇还要游刃有余!
李偷瓜笑道:“你们以为你们很熟悉这里的水文就能占据优势?可是你们又哪里知道,我们都是海贼出身,这海上的气候与水流瞬息万变,可不像你们湖里那么固定。我们早已习惯了随时调整状态,以适应当时当地的情况。所以说,你们根本没有地利优势!”
巨野泽水寇们见玩游击玩不过李偷瓜,便只得正面硬战。他们想着,就算你再灵活又如何?我们的船是你的不知多少倍,正面硬拼之下,你们能有什么胜算?
不想这次李偷瓜又一次令他们感到震惊了。
因为李偷瓜的船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极为注重配合,使用的战术也更加复杂多变。不仅如此,这李偷瓜还很擅长吸取经验教训。
他自从上次败于关羽之后,便开始在船上动了心思。在拿到这些渔船后,便着手改造,给渔船加了一些撞角、挡箭板之类的装置,使得同样是渔船,战斗力却堪比战船!
在几次小规模的低烈度战斗之后,巨野泽水寇们就选择了屈服。
也不能怪他们怂,而是水寇的本质就是这样,士气从来高不了。一点点小的挫折就足以击垮他们,让他们放弃争斗之心。
而李偷瓜这边,在这几次战斗中虽然也不是没有战斗失利过,但是凭借着黄天信仰的鼓舞,可以让他们的士气很快恢复过来,再度精神饱满地投入下一次战斗。
就这样,李偷瓜轻易地收服了巨野泽里这支力量,再度恢复了实力。
而且他还因此而多了一个副手,一个总是身披锦袍、头插鸟羽,腰佩铃铛的中年汉子。因为他的打扮很合李偷瓜的胃口,再加上他在与李偷瓜作战时,表现相当英勇,杀死了不少李偷瓜部下,故而引起了李偷瓜的爱才之心。而这个锦袍汉子亦钦佩李偷瓜的水战指挥能力,而欣然投靠,成为了李偷瓜麾下第一人。李偷瓜对其以兄弟相称。
现在,李偷瓜摇着白羽扇,从船舱中走出,而后拱了拱手,问刘岱道:“这位可是兖州刘刺史?”
刘岱惊惧地问道:“你是何人?”
李偷瓜一摇羽扇,自我介绍道:“在下李偷……李承乾,忝为黄巾军中水军统领一职。今日来此,正是奉了我家渠帅波才之命,来请刘刺史与我家渠帅谈一谈。”
军官冷哼道:“哼,有什么可谈的,落到你们这些贼寇手里还能有好下场?要杀要剐还请给个痛快!”
李偷瓜摇了摇头,说道:“看起来你们对我们黄巾军有着深深的误解!我们黄巾军来到你们兖州做客,本来是想跟你家刺史做个好邻居!只是没想到刘刺史对我们一点也不客气,一见面就主动攻击我军,这才闹出了今天的误会。而我家渠帅这次就是想跟刘刺史解除一下这个误会!”
刘岱一皱眉,问道:“你们想怎么解除?”
李偷瓜微微一笑,而后道:“这个就需要刺史跟我家波渠帅来谈了,在下可做不了这个主!如果刘刺史愿意谈,那么就请上船来,在下会安排刺史与波渠帅见面的!”
军官大怒道:“你以为凭借你一句话,就想让刺史上你的船吗?”
李偷瓜呵呵一笑,不屑地看了军官一眼:“那就由不得你们说了算了!”
随后下令道:“兄弟,该你出手了!”
一个锦袍汉子带领数百人忽然出现在了刘岱他们身后,很快把他们包围起来。
只见这个锦袍汉子背挂双戟,腰缠锁链,手握强弓,缓缓地走向他们,腰间铃铛“叮铃铃”响个不停。正当刘岱麾下众人吓得不住后退时,汉子冷冷地对刘岱命令道:“请刺史上船!”
那名军官不服,大喊道:“给我杀了他……”
话还没喊完,一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脖颈,军官立毙。众军士顿时吓得不敢动弹,抬头一看,发现射箭的正是那个锦袍汉子。
出手速度好快,射得好准!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山阳李家
刘岱被逼无奈,只得上了李偷瓜的船。进入船舱后,他看不到外面情况,只是安心在船内歇息……他实在太累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偷瓜进来叫醒了刘岱:“刺史大人,到了!”
刘岱整了整衣冠,而后走出了船舱,发现天色已经黑了。他走上岸,却辨认不出这是哪里。索性放弃观察,跟着李偷瓜进入了岸边的一处营地内。
进入中间大帐后,刘岱便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黄巾贼头子,波才。
波才对刘岱拱了拱手,微微一笑道:“刘刺史远来辛苦,希望我手下没有怠慢刺史!”
“没……没有!”刘岱战战兢兢地回道。
如果双方处在平等的位置,刘岱肯定早就开骂了:你这贼寇头子,居然敢把本官绑架过来,还说什么没有怠慢?
但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岱也只得捏着鼻子跟他客套下去。
“才久闻刘刺史大名,一直未能拜会,深以为憾。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波……渠帅客气了!”
见客套得差不多了,波才便跟刘岱谈起了正事:“刘刺史,本渠帅知道你们一向认为我们黄巾军是杀人不眨眼,只知劫掠的贼寇。所以才有了之前的误会,当然,本渠帅没有事先派人联络刺史,也是才的过错,在此向你赔罪。”
“不敢,不敢!”
之后,波才便把他当初用来劝降南皮城的那一番话,对刘岱又讲了一遍,最后补充道:“才已经获得了南阳太守袁术袁将军的承认,只要再得到刘刺史的表举,那么才愿意成为刘刺史麾下。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