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醮淌返谋砭伲敲床旁敢獬晌醮淌拂庀隆2潘刂淌酚行耐澈腺鹬萘α浚皇窍旅嫒瞬惶淌钒樟恕O衷诓旁敢獬晌醮淌肥种械牡督#淌飞ㄇ遒鹬荩锍胁环醮淌返牧α俊6鲁芍螅醮淌分恍枰Х绿沾淌范躁鞍灾颐腔平砭豢槿萆碇丶纯桑
刘岱想了想,觉得这条件还真是优厚啊!
现在自己手中正缺少力量,而这个波才的力量足够强大。有他坐镇的话,兖州就再也没人敢反对他了。而自己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一郡之地罢了!那陶谦只是付出了一个穷困的琅琊郡,而本官嘛……也同样找个最穷的郡给他就是了!
刘岱没有过多思考,当即同意了波才的提议。
正在两人相谈甚欢时,刘岱却不知道,在他的老地盘山阳郡,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战争。
波才虽然有与刘岱和解之意,但是他不能确定刘岱是否会同意,万一刘岱是个硬骨头,宁死不妥协,那么波才就只好自己动手来占据一郡了。
现如今山阳兵力空虚,这一点波才自然看得出来。于是乎,早在刘岱刚上了李偷瓜的船时,他便下令派大军前去攻打山阳郡。
如果事后刘岱肯合作的话,波才再把山阳还给他就是了!
然而战事并不如波才想象得那么顺利。
昌邑城中,王彧对着满宠深深一拜,感谢道:“多谢满先生,若无满先生,这昌邑城不保矣!”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十八岁时,在郡中任督邮。当时郡内的李朔等人各自拥有部曲,为害百姓。太守遣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闻讯后,前来请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后来,满宠试任高平县令。县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派人将其抓捕并考问,张苞受刑而死,于是满宠弃官而归。回到老家隐居。
王彧在面临黄巾军攻城时,自知抵挡不住,本来准备放弃了。这时候有人提议说本县满宠就在县城里,何不去求教他?
于是王彧抱着抓住最后一根救命草的心态,找到了满宠。而满宠亦不愿让黄巾贼寇攻占城池,当即答应了王彧的请求,临时接管了县中的权力,而后组织城内吏民们集合起来,做好守御工作。
在满宠的指挥下,他们成功地击退了黄巾军的几次进攻,迫使他们放弃了攻打此城的打算。
满宠摆了摆手:“别驾不必如此,若是被贼寇攻入此城,宠之家小又岂能独活乎?”
王彧又询问道:“现下昌邑城是一时无忧了,但是贼寇大军依旧盘踞在山阳,满先生对此可有办法?”
满宠想了想,而后道:“本郡巨野县李家,现任家主为李乾。其家族人口数万,其中壮丁便有数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若能得他之助,山阳匪患当可解除!”
王彧当即自告奋勇道:“多谢满先生提醒,彧这就派人去联络巨野李家!”
满宠却制止道:“不,联络李家的事,由宠亲自来做!”
王彧担忧道:“啊,满先生怎可如此?现下道路不通,山阳郡境内四处皆为匪寇。满先生若是亲自出城,半路上遇到危险可怎生是好?”
满宠便对他解释道:“别驾不必惊慌!宠亲自去自然是有宠之打算。现在昌邑城仅能自保,而无力出击。要想清除山阳匪患,就只能依赖李家的部曲私军。而这支部队若无宠来指挥,单靠李家自身,是很难办到的。故而宠要过去,在说服李乾后,由宠来带领他们从北向南,依次扫清匪患!”
随后又安慰道:“放心,宠就算遇到贼寇,亦有脱身之法。难道别驾还信不过宠的智谋么?”
王彧只得答应。
数日后,满宠成功到达李家,见到了李家家主李乾。满宠一番劝说后,李乾却没有立即同意,而是陷入了犹豫之中:
现在李家兵精粮足,无论是凭借巨野县城而守,还是退入家族坞堡之中,自保绰绰有余,完全没必要为了整个山阳的利益而出战。若是答应了吧,胜利了也没什么好处。那刘岱任人唯亲,才不会因为这个而给李家什么优待。而不答应吧……又会就此得罪了刘岱。那样更讨不了好。
于是李乾先让满宠下去休息,自己再考虑考虑。
吃饭时,自己的儿子李整和侄子李典都在座。他们也听说了满宠的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李整自然极力主战,声称击败黄巾军的话,可以提升我们李家的威望,一旦威望树立,自然有助于家族地位的提升。
而李典亦表示支持李整的意见,不过他的理由却是:“现在兖州一片乱局,不过这种乱局不会持续太久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站出来改变这一局面。而那个人,就会是我们李家的明主。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树立起威望,从而得到那个人的重视!若是等到兖州平定了我们再去投靠,那么就只能捡别人剩下的骨头啃了!”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陈留毛玠
李乾看着自己这个侄子,心中一阵感慨:
自己的儿子李整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孩子,但是侄子李典却明显更加优秀。对于整个李家来说,如果仅仅是要家族不至于衰落,并且稳步发展,那么儿子李整足以胜任。但若是想让家族一跃而起,发扬光大,那只有李典有这个能力做到。
李典,字曼成。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
李乾不由夸奖道:“典儿说得有理,那么就答应满先生好了!”
李典听到李乾夸奖,先是谦虚了几句,而后又建议道:“伯父,咱们李家在济阴乘氏县还有几千宾客。如果要出兵的话,可与他们汇合,力量集中后才能更方便破敌!”
李乾点了点头,答应了。
而后李乾再度请来满宠,表示愿意倾力支持剿匪事业,还请满先生率领他们破敌。
满宠感激李乾的好意,随即又表示这支军队还是交给李家来直接指挥比较好,毕竟李家人对自己家族的内部情况更加了解。而满宠则作为随军参谋,出谋划策即可。
这番话又赢得了李乾的好感。
于是部队当即出发,由李乾亲自率领,李整、李典亦随军同行。他们先扫清巨野县内余匪,而后前往乘氏县汇合宾客。
而乘氏这边早已接到李乾的消息,满宠等人刚一到来,乘氏李家便出城迎接,为首的正是乘氏李家的负责人李叔节。另外还有李叔节之弟李进先,和族人李进。
几人先是一番问候,而后介绍满宠给他们认识。这满宠好歹也算是一个兖州名人,当年不畏强权拷死督邮的事情人尽皆知,故而众人也算相处甚欢。
经过一番商量,由李进带领乘氏这边的私兵加入满宠的队伍,其余人继续留守乘氏。毕竟济阴这边虽然受匪寇侵扰较轻,但是济阴这边的郡兵力量也并不算充足。
郡守吴资为了支援张邈他们,而率领大部分郡兵前往陈留,去对抗袁术去了。
在汇合了乘氏这边的力量后,众人便再度回到山阳。
先在金乡县得到一批乡勇,而后南下昌邑,之后由西向东,再由南向北,依次将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县逐个收复。自此,山阳郡平定。
在这个过程中,李整、李典、李进这三个李家年轻一辈,皆表现不俗,带领着饮食充足、装备精良的李家私兵,打了不少胜仗,立下了赫赫功劳。
而家主李乾欣慰地看着他们的表现,已经可以预见到,李家的崛起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了。
只是……李典口中的明主,在哪呢?
陈留郡。
两军正在对峙之中,张邈、张超兄弟和吴资的部队汇合一处,以三郡之力来对抗袁术一郡之兵。
表面上看似乎张邈他们占尽优势,然而南阳郡殷富,人口众多,一郡之力可抵一州。这样一来,张邈他们三郡的兵力合起来,反而还不如袁术一郡之兵多。
好在张邈他们是本土作战,可以从陈留本地征募不少驻防兵力,而袁术为了防备刘表,也没有兵力尽出,只是出动了一半而已。一加一减之下,在陈留这里倒是勉强能够与袁术处于势均力敌的对峙状态。
只是就这么一直对峙下去也不是办法。兖州东部的黄巾和刘备、孙坚、陶谦部队随时可能西进过来劫掠,如果把有限的兵力都耗在这里,放任匪寇们在自己后方搞破坏,那谁也受不了。
正当张邈他们感到焦急之时,有一个人过来求见,一问得知是陈留平丘人毛玠。
毛玠,字孝先。少时曾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在陈留这地方多少也算有些名气。因为现在兖州一团乱局,故而毛玠打算避乱荆州,去那里隐居一段时间。
但是在临走前,想到自己的父母官张邈在积极对抗外敌,自己却只想一走了之,有些心中愧疚。于是便来求见张邈,想在离开之前,帮他一把,之后再去荆州。
张邈自然欢迎,而后询问毛玠有何破敌良策。
毛玠便对张邈说道:“现如今府君与袁术之军对峙良久,府君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但是府君可有想过,那袁术是否也愿意一直这样下去呢?”
张邈听了一喜,急问他道:“先生的意思是说,那袁术也想要退军?”
毛玠点了点头,分析道:“府君之兵马在此对峙,吃的是本地的粮食,消耗不大。而袁术之军远征而来,粮草需要从后方南阳来运输。即使豫州孙坚愿意援助他一部分,也不会援助太久,毕竟自从出了抢家眷事件后,两家关系便出现了裂痕。”
袁术派兵绑架孙坚家眷的事情,众人都知道,只不过外人不知道袁术是为了刘辩而已。
“而袁术这个人是没什么耐心的,他见短时间内无法胜过府君,便会心生退意。只不过他发大兵而来,就这么轻易退回去,面上无光。袁术这人别的可以不在乎,但是身为四世三公,对于面子是很注重的。只要过了这一关,他必然会立即退兵!”
张邈想了想,如何能让袁术面子有光的退兵呢?
随后张邈问道:“要不,本官主动写信给他赔罪,再送些金珠粮草给他,这样可能让他退兵?”
毛玠点了点头,道:“或许可以。不过必须得有一能言善辩之人为使,方可行得通!”
张邈便问:“先生以为,何人可以为使?”
毛玠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玠愿为使!”
张邈不由担忧地劝道:“先生出言指点迷津,已是对本郡有大恩,怎可再亲身犯险?”
毛玠摇了摇头,道:“正是为了本郡安危,玠才不得不亲自为使。这主意是玠所出,那么以玠为使最为合适。若是派其他人为使,没说服袁术也就罢了,万一不慎激怒了他,那陈留岂不危险?”
张邈只好同意。
而袁术那边,见张邈居然派使节过来,便傲慢地问毛玠道:“那张孟卓有何话说?”
毛玠躬身一礼:“在下见过后将军,鄙人特代替张太守,向袁将军赔罪!”
袁术一听赔罪,便呵呵一笑:“哦?那你说说,张孟卓何罪之有?”
毛玠便答道:“昔日董贼乱政,关东群雄集结于酸枣,共同会盟,解救朝廷。其时张太守与袁将军是盟友,曾经歃血盟誓,愿同心戮力,对抗外敌。后联盟虽然解散,但是张太守却一直没有忘记与袁将军的友情,总想与袁将军保持友好,这份心意天可为鉴!”
这是在拉关系。
袁术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现在兖州因为刺史刘岱之故,而陷入一片乱局。袁将军不忍兖州陷入一片混乱,而毅然出兵,来到兖州,这是为了我们兖州着想,亦是为了我家张太守着想啊!可惜我家张太守一时糊涂,居然听信小人所言,对袁将军的赤诚之心表示怀疑,疑心袁将军心怀不轨!所以才出兵拦截袁将军的军队,实在是糊涂啊!”
这是在推卸责任。
袁术继续点头:“嗯,嗯!”
“这时候,在下看不下去了,便对张太守说,‘袁将军是什么人?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而府君您呢,是袁将军的朋友!袁将军怎么会对朋友不利呢?难不成您还会认为袁将军会赖在这里不走了不成?’这时张太守就问在下,‘那我应该如何是好?’在下便告诉他,说‘既然府君得罪了袁将军,就得给袁将军赔罪!而光口头道歉不行,还得献上礼物才行。送什么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府君的心意!’张太守又问在下,‘若是袁将军不肯接受这份礼物呢?’在下便出主意说,‘那府君就不要在这里送,你直接把礼物送到袁将军南阳的府里,不就好了!’张太守便答应了。”
先是暗示袁术才应该是袁家正统之主,引得袁术开心。而后用“赖着不走”来挤兑袁术离开。最后的杀招则是把礼物不直接送,而是暗中送到南阳。这样一来,袁术就能够有个“回去看礼物”的台阶可下,可以不丢面子地公开退兵了。
毛玠最后道:“袁将军,张太守送您的礼物已经在半路上了,希望袁将军不要派人拦截,这些礼物会直接送到将军府上,以给将军赔罪!”
袁术听完毛玠这一番话后,顿觉这个张邈很识趣,同时又觉得这个毛玠很了得,便问他:“不知这位使节如何称呼?”
“在下毛玠,字孝先。”
袁术眼珠一转,而后看了看旁边的杨弘。杨弘会意,当即开口道:“毛先生,汝之大才,我家袁将军十分欣赏。而现在袁将军治下鲁阳县尚缺一县令,不知毛先生可有意否?”
鲁阳可是南阳郡内一个大县,成为鲁阳县令,在南阳这个地方的地位可一点也不低了!
毛玠虽然自诩聪明,却也没想到袁术居然起了这种心思。若是自己不答应,那就等于是驳了袁术面子,这退兵之事,便难上太多。而自己若是答应的话……唉,罢了,反正自己也是打算去荆州隐居的。这鲁阳也算是荆州,就先去那里一趟好了!大不了光拿俸禄不干事,去混混日子!
一番思虑之下,终于答应了:“多谢袁将军看重,玠……愿往!”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于禁破谋
济北国。
鲍信的大军正在与黄盖对峙。
本来黄盖是不想与兖州官军作正面接触的,他只想寇略乡间,抢一把就跑。就像那些黄巾贼一样。无奈他们豫州军是正统的官军,既不是黄巾军那种经验丰富的流寇,也不是曹豹那种军纪败坏的流氓军队,更不是青州军那种有劫掠经验的熟手。
虽然之前在荆州时,豫州军也干过劫掠的事情,但是那时候黄盖主要负责后勤,没怎么参与这些破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这个鲍信并非庸人。
别看他在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好像有些逗比,更是死了两个弟弟进去。但是细一想,也不怪他。
鲍忠之死,只是因为轻敌,毕竟是两个阵营交手的第一战,之前互相不知道对方实力。
而鲍韬之死,就完全是被曹操给坑了。
现在鲍信充分利用本土优势,监控到了黄盖部的行动,而后预设伏兵,终于把黄盖部给当面拦下了。
只听鲍信对黄盖喊道:“黄司马,你不在豫州守卫领土,来我济北何事啊?”
黄盖现在官职为别部司马。
黄盖只得拱手一礼,回道:“鲍国相。在下奉我家孙将军之命,前来兖州诛除黄巾匪患,以避免他们骚扰我豫州。”
鲍信冷冷一笑:“为了保卫豫州,来兖州斩除根源可以理解,只是我们济北这边可向来没什么黄巾匪寇。你们是不是走错方向了?”
黄盖本来也不想跟鲍信冲突,于是回道:“啊……或许是这样吧!那我们这就回去,打扰了!”
说罢就想撤出济北。
没想到鲍信却不准备放过他:“黄司马,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鲍国相请提醒。”
鲍信便指出道:“贵军侵扰我济北百姓,拿走了不少财物……可否归还?”
黄盖这人虽然平时脾气很好,为人谦和。但是不代表他软弱怕事。论起血性来,他并不比其他孙坚麾下人差了。现在鲍信让他当众承认财物是抢来的,并公开归还。这就不仅仅是打了黄盖的脸,而是侮辱了整个豫州军。
虽然豫州军确实是干了抢掠之事。
只见黄盖拱了拱手,冷冷回道:“我豫州军的军资皆已登记入账,恕在下无权调动。鲍国相若是想要财物,还请跟我家将军谈!”
鲍信见对方不肯归还,便一摇令旗:“那就不要怪本相不客气了!于禁,去缴了他们的械!”
黄盖大怒:“竖子尔敢!”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首先是黄盖命令麾下骑兵,率先朝鲍信军队发起了冲击。而于禁则率领步卒结成阵势,抵御黄盖骑兵的冲锋。
黄盖骑兵见对方阵容严整,没有空隙,只得放弃冲击,转而后撤。
而鲍信麾下的骑兵则趁着黄盖骑兵掉头回去的机会,向黄盖骑兵发起了冲击。
黄盖才不会如了鲍信的意,命令骑兵分成左右两支,分头朝左右两个方向移动,同时命令步卒压上,亦阻挡刚刚开始起步的鲍信骑兵。
鲍信骑兵试着去冲击黄盖的步卒,结果发现黄盖步卒同样精锐,难以冲动,于是改为去追击黄盖骑兵。而经过这么一耽搁,黄盖骑兵已经恢复了速度,反而带着鲍信骑兵兜起了圈子。
于禁步兵便迎上了黄盖步卒,双方开始了一场步对步的正面硬肛。
黄盖这次来兖州,并没有带虎牙过来,毕竟虎牙是豫州军的精锐王牌部队,不会为了劫掠这种小事而轻易出动。现在黄盖手里的只是寻常豫州步卒而已。
而于禁手里的兖州步卒就不一样了。鲍信很欣赏于禁的能力,便令他来统帅济北国的郡兵步卒。这些步卒在于禁的训练下,战斗力非常强。
在单经刚刚率军来到济北之时,曾经几次抵御住了单经白马义从的冲击。这也是单经肯以区区百匹白马的赔偿就同意撤兵的原因之一。
不多时,黄盖步卒的败象已显,黄盖不由大急,一旦步卒的正面防线支持不住,那么军队整体的败退是必然会发生的。
现在黄盖骑兵被济北骑兵缠住,无法救援,黄盖就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得不偿失了!
就在鲍信呵呵一笑,准备下令让麾下军队加把劲,彻底击败黄盖之时。有侦骑来报:
“报国相,有一支青州军大部队正朝这边赶来!”
这个消息黄盖也同样接到了,于是他大喊道:“崽子们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
此话一出,下面士卒士气顿时高涨,不仅仅挽回了颓势,还更有压倒济北士卒,开始转为反攻之势。
正当鲍信感到焦急之时,于禁忽然来到他身边,问了侦骑几个问题后,对鲍信说道:
“国相,禁以为青州军的数量应该不多!”
“哦?”
只听于禁解释道:“侦骑汇报说敌人以步卒为主,众所周知,步卒行军不比骑兵,在移动时不会扬起多大的烟尘。而现在青州军扬起的烟尘很大,说明敌人实际数量并不多,只是在故弄玄虚罢了!”
鲍信不由破口大骂青州军狡猾,而后对麾下士卒喊道:“敌人的援军数量很少,不足以改变战局,你们给我继续杀,击败他们!”
双方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的局面。
很快,青州军的部队赶了过来,而正如同鲍信所说的,这支部队数量确实不多,只有数百人而已。
领头的将领是刘备麾下一名高级军官王朝。
王朝本来是奉刘备命令,与刘备麾下其他几支分队一起四散劫掠,正好侦查到附近黄盖与鲍信发生了冲突。本着援助盟友的想法,率兵来援。而这个王朝身为当初涿郡起就加入刘备麾下的老人,战争经验自是丰富无比。
他知道自己人少,不足以改变战局,于是效仿公孙瓒马尾绑树枝的伎俩,也命令自己麾下的士卒手持树枝,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在地面上扫动,扬起了大量的烟尘。
本来他这个计策是可以成功的,无奈遇到了名将于禁,瞬间被识破了。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凉茂陈宫
王朝到来后,见战况陷入了一团僵局,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要知道最后压倒骆驼的,往往只是一颗稻草。
他果断地命令部队朝于禁部的侧翼发起了冲击。
然而于禁不愧是名将,对于麾下部队的掌控十分厉害,他很快就从正在作战的部队中抽调出一支分队来,然而问题却来了:这支分队由谁来率领呢?
对面的青州军将领明显是颇有智计的,如果只是命一寻常军官带领,不一定能斗得过对方。
正当他感到有些发愁时,凉茂问道:“司马何故犹豫?”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他并非鲍信麾下,只是在山阳被黄巾军寇略后,看到济北还算安宁,便来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