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刻下令张飞的右翼骑兵向敌军发起冲击,同时赵二的步兵方阵也缓缓压上,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田丰一见此景,知道败局已定。现在骑兵战不如敌人,而步卒更是不如敌人。这样下去是没有胜算的,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趁着军队士气尚存,组织部队撤离战场。

    他对于组织撤退有一套,上次界桥之战时,撤退却没有重大损失,便是他的功劳。只不过……

    这边的地形不太好,平原居多,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山地丛林。毕竟是平原国……

    当然,平原地区撤退自然也有平原地区的方法,就是派骑兵对敌人追兵进行牵制骚扰,然而……这帮不靠谱的匈奴人,田丰可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指望在他们身上。那数百游骑兵虽然相对靠得住,但是数量又太少了。

    再看从文丑部队中分离出来的那一半骑兵,原本是奉命去纠缠高顺的,没想到他们刚一脱离文丑的控制,便立刻转身逃窜,根本不顾友军死活,瞬间没影了。

    文丑当即大骂一句:“匈奴鼠辈!”这帮异族就是这么靠不住!

    但他也没办法,只得同时肩负起那支骑兵队的任务,同时纠缠高顺与张飞的两支骑兵,为麹义的大部队后撤制造条件。不过文丑也知道,之前骑兵数量占优的时候尚无法阻挡住敌人,现在骑兵数量不如对面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挡住了,只能是略尽人事罢了!

    后方,太史慈与张郃打得正欢。二人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太史慈见张郃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张郃赶来。太史慈却不走来路,而是赶往旁边一处废弃的村落。

    这个村子早接到官府消息说袁绍会打过来,故而提前搬进了城里,此时只剩下一些民房。太史慈一头扎进了村中不见了踪影。

    张郃是个谨慎之人,担心村中有埋伏,但又一想:这个村子太小了,就算有埋伏又能埋伏几个人?于是带了十二个亲兵一起冲进村中,发现了太史慈,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

    太史慈心中自忖:“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

    于是先纵马冲过去,却不是打张郃,而是把他的亲兵杀散,而后且战且走,逃出了村子。

    张郃哪里肯舍,继续追击,一直赶到平川之地。太史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张郃一枪搠去,太史慈闪过,挟住枪;太史慈也一枪搠去,张郃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张郃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亦掣了张郃头上的兜鍪。张郃把戟来刺太史慈,太史慈把兜鍪遮架。

    太史慈一脚踹向张郃胯下,张郃闪身避过。太史慈又抓起一把沙土扬了过去,张郃大骂:

    “居然用此卑鄙手段!”

    太史慈脸一红,心说我原先不这样,全是被张飞他们给带坏的!

    忽然喊声后起,太史慈麾下的青州军赶来过来。张郃不敢恋战,夺过一匹马便逃了。

    等到他赶回之前两支军队的交战处时,意外地发现自己麾下的部队居然没剩下多少了!再看太史慈麾下,发现这太史慈居然带了数倍于自己的兵力。自己这次带了一千冀州骑兵,六千精锐步卒,而对方的兵力……看起来不止一万!

    张郃的部队与太史慈的部队一经接触,便被分割成了数个部分。

    就连麹义都没想到,太史慈的预备队比赵二正面战场上的部队还多。太史慈拥有一万铁甲战兵,两万辅兵,共计三万人马。

    赵二之所以只派对面三分之一的部队去作战,才不是因为自己兵力不足,赵二据有整个青州,又是本土作战,兵力会比不上只有半个冀州的袁绍吗?赵二只是单纯觉得,派这点兵足够了!

    张郃眼见这场背后突袭是成功不了了,再打下去也没意义,便虚晃一枪后,纵马逃了。

    麹义和田丰接到了张郃战败的消息,遂彻底放弃了胜利的希望。只见田丰对麹义一拱手,道:

    “麹将军,请带亲随立刻去主公那边,跟他一起撤退吧!这边的断后工作就交给在下好了!”

    麹义一惊,忙劝道:“元皓先生怎可如此?现在我军骑兵已经全面崩溃,步卒根本经不住对方的冲击,留下来等于送死啊!还是跟我一起撤吧!”

    田丰摇了摇头:“如果没人主持断后工作,那么咱们没人能逃得了!”

    随后呵呵一笑:“难道麹将军不信任在下的断后能力?”

    麹义见劝他不动,只好按照他说的做,一拱手:“元皓先生……保重!”

    等麹义走后,田丰微微一笑:“不要以为我会束手待擒,就让青州人见识下我田丰的能力吧!”

    说着便下令将部队分成甲乙丙三部分,甲部分先停下来,组成防御阵型。而乙、丙两部分则进行有组织地后撤。

    青州骑兵很快冲破了甲部分,甲部分向后溃散。这时乙部分停下,组成防御阵型。丙部分继续后撤,同时田丰派出游骑兵负责收拢甲部分的溃兵。

    待乙部分被冲破后,丙部分停下,组成防御阵型。甲部分被收拢起来,缓慢后撤,游骑兵继续收拢乙部分溃兵。

    待丙部分被冲破后,甲部分重新组成防御阵型,乙部分后撤,同时游骑兵收拢丙部分溃兵。

    如此循环。

    赵二一看对方撤退得如此有度,不由赞叹道:“田元皓真乃大才也!他这断后撤退的水平,放眼天下也是一流的啊!”

    田豫也笑道:“可惜,他注定只能做无用功了!咱们就加把劲,把田丰留下来吧!”

    赵二点了点头,当即发动了全军总冲锋。不仅仅是骑兵,连步卒亦对敌军发起了追袭,太史慈那边也把他的两万辅兵派了过来,协助收容俘虏、打扫战场。

    ……

    张郃与太史慈单挑的那段,参考(呸,分明就是抄!)了三国演义里神亭岭一战。
………………………………

第三百三十五章 田丰vs月儿

    再说袁绍,当他终于逃到平原国边境,即将进入绎幕县。正当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全了时,却发现一支大军早已等候在此。

    看旗号,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宗”字,是青州军宗宝部。

    宗宝原本负责镇守渤海郡,在听闻袁绍大军进入平原国后,便率领麾下部队暗中潜入到了两国边境,埋伏起来。他一共带了一万战兵、三万辅兵,都是从渤海郡调来的。如果是在敌境内,这么多军队是不可能隐藏住的。但是在本土内就不同了。

    等到袁绍战败逃亡至此时,宗宝便出来拦截。

    袁绍见退路被截,不由心中叫苦: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我还能向哪里逃,难道要死在这里?

    而宗宝却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拱手对袁绍问候道:“袁将军,渤海郡司马宗宝在此恭候多时了!”

    宗宝现在的官职已经升为了郡司马,是渤海郡一号武官。

    他随即展开了劝降:“袁将军,现在你已经无路可逃,不如弃械投降如何?如此既可保住性命,又可以避免部下流血,岂不美哉?”

    宗宝也不希望进行无意义的流血冲突。

    袁绍见对方居然跟自己谈话,心想或许事情能有转机,便拱手回道:“宗司马,本将军素来与你家赵州牧友善。而且赵州牧还曾答应过,如果开战时本将军不驱离冀州商人,赵州牧会给予本将军一个优待。不知宗司马可否放本将军过去,以兑现这个优待?”

    当时条约规定的是下次签条约时,对条约条款进行优待,而不是指这种优待。不过在袁绍看来,所谓的优待无非就是指一个人情,用在哪里都可以,不会那么死板的。

    宗宝倒是听过条约内容,只不过他身为武将,不是很关心这个,所以也没打算较真。只不过……

    宗宝拱手回道:“袁将军,在下乃一介武夫,这条约之事,在下无权做主。要不这样,袁将军先在此稍待,卑职去通知下我们赵州牧,等赵州牧派的人过来了,再与袁将军细谈条约问题,如何?”

    袁绍听了很生气,你让我在这里乖乖等着?等着你们青州大军过来把我合围么?那样的话,我就跟俘虏有什么区别?

    哼,我袁绍乃四世三公袁家之主,就算不能建立不世之伟业,也应该战死沙场,不坠我袁家之名,怎可坐地待俘?

    于是袁绍冷冷地回道:“既然如此,那宗司马就别怪本将军来硬的了!”

    随即气血上涌,转过身来,对着麾下两万士卒大喊道:“我冀州的儿郎们!我是你们的州牧,车骑将军袁绍!本将军原本要带你们回家,可是面前这些青州军不让你们回去,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麹义一惊,随后反应过来,他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袁绍这是在鼓舞士气,于是配合着大喊道:

    “还能怎么办?杀了这些青州人,碾碎他们!”

    底下各级将官亦纷纷带着士兵们喊道:

    “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杀了青州人,我们要回家!”

    两万士卒同时呼喊,声威震天!

    宗宝亦惊讶这个袁绍真是条硬汉子,不愧是冀州之雄主。不过,自己深受赵州牧器重,由一介无名之辈,跃居一郡之军事长官,可不能为他丢脸!

    随即亦对着麾下鼓舞士气道:“我青州的兄弟儿郎们,对面这些冀州人无理侵犯我青州,现在祸害完了又想逃回去,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四万大军齐声雷动,声音远比冀州军整齐得多。

    “全军听令,杀!”

    “杀!”

    就这样,两支大军展开了血的厮杀……

    再说田丰那边。

    田丰感到很奇怪,对方自从发现自己撤退有度后,就改变了战略,不再想着怎么冲破自己的防御,好去追击袁绍。而是改为包围自己。

    他们不想去追袁绍了,反而把目标改成我了?

    难道……

    不好!敌人这么做,要么是觉得袁绍追不上了,放弃了。要么就是对方另有伏兵,早就等候在袁绍逃跑的路上了!

    这样可就难办了。要知道断后跟正常作战是不同的,自己断后时,敌人只会用骑兵把自己部队冲散,好更快突破自己去追杀后面的袁绍。而正常作战的话,敌人就不会满足于冲散自己,而是把自己的部队消灭。

    只见青州军中,攻击田丰部的主力由骑兵变为了步卒,这些步卒在每击溃一支冀州部队后,都会让辅兵们用绳索把溃兵绑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逃走。

    而骑兵则开始绕向田丰部两侧,试图包围田丰部,让田丰逃无可逃。

    田丰虽然知道了对方的想法,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现在是战败之军,之前大军实力尚在时,尚无法击败敌人,现在就更不可能了。

    田丰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后撤,而是留下三分之二人马就地防御,剩下三分之一人马前去支援袁绍。

    很快,这不到两万的田丰麾下步卒就被青州军俘虏大半,而剩下的人也彻底被青州军包围起来。

    见包围成功后,赵二便排众而出,对着田丰大喊道:“田先生,我乃青州牧赵二,久闻田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幸会幸会!”

    田丰亦拱了拱手,回道:“赵州牧。州牧可是打算劝降?”

    赵二点点头:“正是!”

    田丰当即回绝道:“若是如此,那赵州牧可要失望了,在下是不可能投降的!”

    赵二摇了摇头,道:“田先生可能有些误会了,你田元皓的忠义,本官素有所知。所以这次本官没打算让你田先生投靠于我。本官只是想劝你麾下的部队放下武器,安心当俘虏,毕竟本官不喜欢无谓的流血。田先生,现在你这支部队就算继续作战下去,也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又何必去做无意义的事情呢?”

    田丰冷冷一笑:“哼,赵州牧打得好算盘,说是不想增加我方伤亡,其实只是想减小贵方的损失罢了!”

    赵二无奈地一笑,道:“唉,田先生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现在田先生这点人马,又能给我军造成什么损失了?田先生试想下,如果我军什么也不做,就这么把贵部围困饿死,田先生又有何办法?”

    田丰一时沉默了。而田丰麾下的士卒们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按耐不住了。有心直口快的军官当即开口劝起了田丰。

    田丰一皱眉,心说原来赵二这番话不是说给我听的,而是说给我手下的,真是狡诈啊!

    上次界桥之战据说也是这位赵二出的主意,看来这位赵州牧果然不可小觑。

    本来要破解赵二的这个计策倒也不是做不到,但是也正如同赵二所说的,那没什么意义。强行抵抗的话,杀不了青州军几个人,反而会令我冀州同胞无意义地枉死。

    想通了这点的田丰只得对手下这群人说道:“你们若是想投降,尽可自去,我田丰却是做不出这事!”

    手下军官听后大喜,顿时带着麾下一起投降了青州军。

    而田丰却没有如同众人想象的那样坐地待俘,而是拔出腰间佩剑来,大喝道:“青州军们,我田丰就算只有自己一人,也不会束手就擒的,来战吧!”

    赵二不由赞叹道:“田丰真乃忠义之士!”

    此时田丰身旁已经没有了任何人,周围都是空地。而青州军们都没有动手,就那么冷冷地看着他。

    田丰大怒,喝问道:“怎么,青州军都是鼠胆之辈,不敢同我一介儒生交手么?”

    “砰!”

    田丰后颈突然遭到重击,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月儿呵呵一笑,一脚踩在田丰后背上,对赵二道:“奴家这次也立功了呢!”

    赵二亦哈哈大笑起来,夸奖了月儿一番后,率领部队继续前进,去与宗宝部配合夹击袁绍。

    等到了宗宝那边时,赵二惊愕地发现,此处战场的惨烈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遍地是青州军与冀州军的尸体,虽然冀州军的尸体占了绝大多数,但青州军的伤亡还是超出了赵二的预期。

    此时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只剩下一些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

    赵二率军配合着结束了这场战役后,宗宝过来向他请罪道:

    “赵大人,卑职无能,让袁绍跑了。我方损失不小!”

    赵二扶起了他,问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说说看!”

    待问清了原由后,赵二心想:这袁绍还真是条汉子!看来《三国演义》里曹操评价他的那句“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是污蔑之语无疑了!

    之后便是战斗清点:赵二麾下的部队,高顺骑兵损失近半,伤亡了数百人;张飞的骑兵则损失较小,只有几十人。中央步兵阵除了一开始被游骑兵射死几十人外,便只有微量的非战斗减员。太史慈的预备队损失千余,不过大多是辅兵。

    宗宝麾下的损失就大得多了,足有数千人之多。

    不过整体而言,损失都是可以承受的。

    而袁绍军那边嘛……虽然没有对方的数据,但是很显然,十不存一。

    可谓是一场大胜!
………………………………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甘陵条约》

    这场战役,对赵二来说,是狠狠打击了袁绍的力量,同时也增加了自己方部队的战争经验。

    而对高顺来说,则是测试了他新训练出来的骑兵的实战成果。虽然之前通过与波才的战斗中,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加以改进。但改进的效果如何,还是靠这次战斗才验证出来的。除了训练外,高桥马鞍的实战效果也得到了验证。

    在这次战斗结束后,高顺又有了新的心得,他会继续对训练计划进行改进。通过在实战中亲自指挥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部队,可以有效地发现自己训练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行改进,最终完善出更加合理的训练计划,培育出更加强大的骑兵。

    这可比光闷头在军营里训练,闭门造车要强多了!原时空高顺在吕布手下,就只能闷头练兵,练出来的陷阵营自己却不能指挥,导致那陷阵营从头到尾就那一个模样。虽然也很强,但不能升级进化。一开始曹操对陷阵营还有点忌惮,但时间长了,就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了。最后到白门楼之时,曹操压根不觉得高顺哪里厉害了,连招降都不招降,直接砍了。

    赵二把战后事宜分配好后,就进入了平原县地牢,来见田丰。

    “田先生在此可还住得习惯?”

    田丰冷哼了一声:“倒还算干净!”

    田丰一开始进入地牢时,还以为是赵二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才特意命人打扫干净的。后来一问狱卒,得知全青州的地牢都这样。这才感到有些诧异,想不透赵二定下这个政策的原因。

    难道赵二发迹前坐过牢?

    咳,这么恶意揣测别人不好。

    田丰看都不看赵二一眼,直接赶人道:“赵州牧此来如果是来劝降的话,还是请回吧!”

    赵二笑了笑,道:“那倒不是!本官知晓田先生是忠义之人,自然不会来做无用功。仅仅是例行来看望下俘虏而已!”

    田丰一听这话,有些生气:“我一阶下囚,有何可看的!难不成赵州牧是特地来羞辱我的?”

    随即想起了自己的被俘方式,自己以一介儒生之身,独自挑战数万青州大军,本想做一回烈士。却没想到被敌人以这种卑劣的手段俘虏,这令他非常气愤:“哼,我就知道,你这背后敲闷棍的人,不会安什么好心!”

    赵二听了脸一红,刚欲道歉,这时月儿从身后闪出,对田丰笑着解释道:“呵呵,田先生误会了!敲先生闷棍的是奴家,乃是奴家自作主张,与赵大人无关。田先生还是不要跟奴家一介小女子计较了吧,嘻嘻……”

    田丰看了看月儿的小身板,随即冷哼道:“赵州牧居然把罪责推到一介弱女子身上,不觉得羞耻么?”

    这田丰别看只是一介儒生,但大家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儒生也是有练习武艺的,战斗力不弱。田丰才不信自己是被这么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所俘。

    田丰话音刚落,月儿瞬间翻脸,用不到一眨眼的功夫,就从身后掏出一根大木棍,照着田丰就砸了过去。

    田丰还没反应过来,就听“砰”的一声,他面前案几上的磁杯已经被砸得粉碎。

    月儿收起棍棒,又瞬间恢复了笑容:“田先生这下可相信了?”

    田丰身体不由一哆嗦:“……信了。”

    赵二连忙赔罪道:“咳……家婢不懂规矩,本官疏于管教,望先生恕罪!”

    田丰这才恢复过来,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赵二又对他说道:“本官倒是忽然想到了一事,想跟田先生谈谈。”

    ……

    袁绍逃回绎幕县后,并没有进城。这次跟上次不一样,上次自己逃跑时身边军队不少,随便一个县城就能帮自己抵御追兵。而这次不同,自己身边只有少量残兵败将,就算加上绎幕县的那点守备部队也不足以抵挡。故而也没进城,而是一路逃到甘陵国都,这才进城。

    新任甘陵相袁遗接待了他,甘陵国都里面有几千军队,再发动下城内私兵什么的,也能凑出上万人,勉强能够抵挡追兵。

    袁绍刚刚歇息过来,便听到手下人来报,说青州军派来了使者,想商谈战后条约的事。

    袁绍气道:“赵二这个混蛋,这么快就定好条约了,他是早就预料好了自己能胜是么?”

    现在他手里的部队已经十不存一。不过现在自己已经回到了冀州,冀州这边还是能调集出一些兵力过来的,加上城内留守部队,单纯看兵力的话,倒也不是不能一战。

    然而打仗主要看的是士气,现如今袁绍军这士气……哪里能打仗?

    袁遗便劝他道:“本初息怒,依我看这是好事!那赵州牧派使者过来,说明对方并不想对您斩尽杀绝,我们还有机会!”

    袁遗是袁绍堂兄,故而对袁绍只称表字,而不用叫主公。

    袁绍只得叹了口气,问道:“那么现在咱们该如何处理?现在就去见那使者?”

    袁遗道:“不,现在本初身边没有可以商议的谋士,不宜谈判。不如先让使者进城安歇,待郭图到来后再谈!”

    袁绍点点头,答应了。

    袁绍现在身边是一个谋士也没有。田丰下落不明,审配随崔巨业去打公孙瓒了。逢纪留守邺城,许攸去对付黑山军了。

    这张燕早就与公孙瓒结成了同盟,而且一向很仗义,每次公孙瓒出兵,他都会配合。上次界桥之战时,张燕就曾派手下将领杜长率军援助公孙瓒,半路上被早有准备的逢纪他们给击退了。这次张燕亦派了军队相助。

    目前袁绍麾下空闲的谋士……好像就一个郭图,袁遗说他正往这边赶来。于是袁绍先令使者下去休息,等郭图来了再谈。

    第二天,郭图来了,在得知了具体情况后,又与袁绍简单商议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