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看城下,统率荆州骑兵的黄射,看了看张绣的骑兵,皱了皱眉头:
敌人只有千余骑兵,而我方有三千精骑。敌人明明占据弱势,居然敢主动出击,真是出乎我意料!
不过……对方的马匹好高大,少说比荆州马要高一个头!难道这就是敌人的底气?
张绣麾下皆为西凉铁骑,胯下战马都是从西域进口的大宛马和乌孙马,体格健壮,高大。远不是荆州所产的利川山地马能比的。
张绣一看对方旗帜,知道是黄射率领,便高声喊道:“黄射小儿,还不引颈受死!”
黄射大怒,心说这厮太嚣张了!当即喊道:“张绣匹夫,让你们见识下我荆州骑兵的厉害!”
张绣闻言,不怒反笑,对身旁士兵调侃道:“诸位儿郎们,你们听见了吗?这些骑着驴子的荆州人,居然要叫咱们凉州铁骑尝尝厉害?”
西凉铁骑们哈哈大笑,士气更是高涨。随后率先发起了冲锋。而那些荆州骑兵看到马种差异后,气势亦随之一泄。虽然也在黄射的命令下发起了冲锋,但速度却慢了不少,就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双方骑兵狠狠撞在了一起。只过了几息之后,荆州骑兵便溃不成军,而西凉铁骑则展开了追杀。
那边马大壮看到黄射危险,心中急了,赶紧向蔡瑁请战道:“将军,请容许马某带人去援助黄将军!”
蔡瑁当然不会不同意,黄家与蔡家亲善,而那些荆州骑兵亦是军中支柱,可不能放任张绣就这么把他们毁了。
遂拨给马大壮两千荆州军步卒,命令他前去支援。
城上贾诩见状,对着已经在城门洞里集结好的胡车儿下令:“胡将军,可以出击了!”
胡车儿领命,立刻对马大壮所部发起了冲击。
马大壮才不想被人两面包夹,遂返身迎上了胡车儿部,他下令道:“戟盾手在前,刀牌手、长矛手在后,出击!”
他本来想让弩手先行射上一轮的,不过时间上显然来不及。
胡车儿看了看马大壮的麾下,嘿嘿一笑,嘲讽道:“原来是群乌合之众,小的们,给我冲垮他们!”
胡车儿麾下一千步卒大多为羌人,手中多为刀盾、长矛或者锤。他们手里的刀与汉朝常用环首刀不同,略微带着一点弧度,似乎是中亚那边传来的技术。他们都是当年跟随董卓作战过的精锐,战力强横。
两支步卒很快发生了接触,刚开始马大壮所部因为阵型齐整,而占据了一点优势。但是很快,双方陷入了混战之中,阵型也随之破碎。
这样一来,马大壮部的优势就变得荡然无存。而胡车儿所部士兵的蛮勇优势则越来越大,很快就冲垮了马大壮部。
马大壮心中大急,当即纵马前冲,对着胡车儿叫道:“兀那贼子,可敢与我一战?”
胡车儿才不怕他,亦纵马迎了上去,也不言语,照着马大壮就是一戟刺去!马大壮浑然不惧,以手中刀格之,只听“当”的一声。
双马交错而过,马大壮手中武器被胡车儿挑飞。
马大壮心中震惊:此子好大的力气!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胡车儿又一次向他发起了冲击。马大壮无奈,只得仓促拔出备用武器迎战。
只不过因为这一耽搁,导致他没能做好全力准备,他的武器刚要迎上胡车儿的戟,却被胡车儿轻易拨开,而后胡车儿并没有停止动作,顺势用戟刃割向了马大壮脖子。
“嗞——”
鲜血飞溅,马大壮就此殒命。
那边黄射刚刚逃回蔡瑁中军,便看到马大壮人头落地,顿时睚眦欲裂,大吼:“义兄!”随即怒道:“好你个张绣,我跟你没完!”
说着就要再度出战,庞山民、蒯琪赶忙拉住他劝道:“黄兄不可!现在马将军已死,不可复生,我们还是先考虑一下却敌之策吧!”
然而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时间给他们慢慢想对策。那边张绣见黄射、马大壮的余部都已经没有了抵抗能力,便转头向蔡瑁中军冲了过来,同时高喊道:“你们这些人不必想着怎么逃跑了,都给我留在这吧!”
蔡瑁大怒,心说此子太嚣张了,只有千余骑兵就敢朝我大军挑衅。
正要出兵教训一下张绣时,宛城城门里又走出一千骑兵,他们在贾诩的命令下,从另一个方向朝蔡瑁军发起了冲击!
蔡瑁下令:“黄射、蒯琪,你们两个各率一支部队,拦住这两支骑兵,那只步卒我来应付!”
只不过他麾下部队的反应速度远远慢于他的指令,等到敌人三支部队都冲到近前了,蔡瑁军尚未分离完毕。
就这样,他们被张绣的三支部队三面包夹,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还没完,贾诩又一挥手,又是一千步卒从城门里走出,杀向了蔡瑁。再之后,还是一千新的步卒,从城门走出,冲向了战场。
那边蔡瑁本来被多面夹击,就已经快抵挡不住了,又见宛城城门里不断地涌出新的敌军部队,好像永远不会停一样。心理终于支持不住,放弃了抵抗,下令全军撤退!
然而撤退这事是门技术活,要让田丰那样的人来做,可以保存大部分有生力量。而换了能力不强的人来组织撤退,只会让军队彻底失去战斗力,陷入被敌人一面倒的追杀之中。
而蔡瑁显然是后者。
于是惨剧发生了,蔡瑁等人一路溃逃,最终只剩下千余残兵,撤出了南阳。而他的数万大军,则就此灰飞烟灭,不是死了就是成了张绣的俘虏。
张绣哈哈大笑,对着远处溃逃的荆州军大喊道:“滚回去吧,告诉刘表,这南阳从此归本将军了!”
襄阳。
刘表接连收到了北线、东线两处失败的报告,心中大急,慌忙召集手下众谋士商议对策。
蒯越分析道;“我军此时确实不适合两线作战。应当先解决一路,而后再集中力量应对下一路!”
刘表问:“那么应当先解决哪一路,后应对哪一路呢?”
蒯良想了想,道:“这张绣当初应该是抱着跟咱们同样的目的,想趁着袁术的南阳空虚,从而占个便宜。现如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便不宜再跟他起争端,可以派使者去与其谈和。若是对方答应,我们就可以专心应对孙坚。若是不答应,就只能试试能否谈和孙坚了。”
蒯越亦赞同道:“嗯,事有轻重缓急。张绣作为张济之侄,不过一介小辈,野心不大。况且他初占南阳,肯定要忙于稳固地盘。那群凉州人缺少文士,光治理地方就有够他们头疼的了。反观孙坚不同,他现在已经坐稳了豫州,又有颍川之地,招募到了不少人才。而且其与我们有旧仇,野心又素来极大,完全有能力一口吞并荆州!他才是最需要防范的大敌!”
刘表点了点头,最后问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去和张绣谈谈。不知派谁为使合适啊?”
“庞季可以!”
………………………………
第三百五十章 瓜分南阳
庞季在当初刘表进入荆州时,曾与蒯越一起说降了张虎、陈生。这才让刘表有了初步的兵力,进而收复整个荆州(除了南阳),可谓功劳不小。
而庞季本身也以口才见长,让他去与外人谈判,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而张绣这边,也在和贾诩商议:“文和先生,我军接下来的战略,还请先生为我点明!”
贾诩见张绣如此信任重视自己,也不再做无用的客套,直接分析道:“小将军若想扩张,就需要先考虑周边诸侯的形势。我们目前占据了弘农、南阳二郡。潼关以西为李傕郭汜等人的地盘,手中兵强马壮,又有朝廷大义名分,我们此时不仅不宜同他们开战,反而还要在名义上支持他们。”
目前张绣势力名义上奉张济为主,故而贾诩称张绣为小将军。
“北面河东郡势力空虚,仅有大量白波贼和匈奴人在作乱,此正是我军平乱安定的好机会。更关键的是,可以借机获得河东卫家的支持!”
张绣想了想:河东卫家?那不就是蔡文姬的夫家么?蔡琰她好像现在还在那里!我要不要把她收了呢?
贾诩不知张绣在想什么,继续道:“河东治安不宁,而卫家虽然为大世家,但在官场上却早已没落,只是在地方上有点势力罢了。这样的家族,正需要我们为其保驾护航,维护他们的财产与性命。而我们呢,一旦获得了他们支持,也会从他们手中得到大量的民政人才,以弥补我方的短处!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他们不会不答应。”
张绣点了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虽然他受“那些书”的影响,天然对世家极为反感,甚至产生过诛除天下世家的想法。但是贾诩的意见不能不尊重,也只得先暂时与卫家合作,待日后再收拾他们。
贾诩又分析道:“河东郡以东,为河内郡,是建义将军张太守的地盘。张杨虽然实力弱小,但其与袁绍走得颇近,如果我们贸然进攻他,很可能招致袁绍的敌对,这并不明智。好在张杨野心不大,只满足于他的一郡之地,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威胁,可以暂时与他和平共处。”
“弘农东面是河南郡,现如今河南郡残破,人口又大多在当年被董卓强行迁往关中,基本上没什么人烟,占之无异。况且此地又是关中与关东诸侯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更不宜占领。”
“东南方向为豫州,孙坚号称江东猛虎,在据有豫州后更是获得大量当地人的支持,实力强劲。我军目前尚无力同其抗衡,故而同样应该与其保持和平。”
张绣心中有些不屑,心说这个本该早早死去的家伙,现在居然这么难对付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南面就是刘表的荆州,刘表本人无甚军略,全靠手下蒯越支撑。虽然刘表获得了荆州蒯、蔡、黄、庞四大世家支持,颇得当地民心,本来是比较难对付的。可惜他盲目听从袁绍命令,与孙坚结下了大仇,招致孙坚屡屡攻伐荆州。这次孙坚已经是第三次大规模攻打荆州了,荆州虽然殷富,但经过孙坚这么一折腾,已然开始有衰败之相,难以长久了。”
张绣皱了皱眉,心说刘表已经变得这么不堪了么?以前那些书里可是都把刘表当成不宜轻动的角色啊!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军就要继续攻打刘表,占据荆州。至少在拿下河东郡,与卫家建立合作之前是不适合的。现在我军缺少民政人才,治理南阳尚且不足,更逞论整个荆州了。就算我们拿下了荆州,短时间内也很难稳固下来。而旁边孙坚早已把荆州视为他的囊中物,我们夺荆州等同于向孙坚宣战。到那时我军力量分散,空有庞大领地,却发挥不出实力,只会败亡。”
“最后就是西南方向的益州了,益州两个势力刘焉和张鲁,一据益州腹地,一据汉中。两人势力皆有天险为屏障,难以攻克。不过他们同样没有外扩之心,亦是可以留在日后再打的。”
最后,贾诩总结道:“所以,我军目前的战略应该是:表面服从长安朝廷,与刘表谈和,北进河东,之后安心发展,以待天下形势变化。”
张绣听了贾诩的这一番分析,点了点头,他相信贾诩的才略,即使与自己想得有些不同,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他天然觉得贾诩就是比自己强,自己不能不听他的。
张绣只是问道:“那么文和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主动派人去与刘表和谈吗?”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不必。刘荆州懦懦之人,这次被小将军一番教训之后,再也不敢染指南阳。甚至还会惧怕小将军进一步南下。他现在被我军与孙坚两面夹攻,巴不得立刻跟咱们停战。如果诩所料不差,那荆州的和谈使者,应该已经在前往这里的路上了!”
话音刚落,下面人来报说荆州使者庞季求见。
张绣当即称赞道:“文和先生真是鬼神莫测之才!真让先生说中了!”
很快,张绣就见到了这位荆州的外交官。听到了庞季的名字后,张绣努力回忆了一下,依稀记得刘表麾下似乎是有这么一号人物,自己以前看过的书里有过记载。只不过庞季具体做过什么,有什么才能,书里就没写过了。
好在这庞季并非无名之辈,张绣跟贾诩一打听,便得知了庞季是什么样的人才,当即起了拉拢之心,对庞季的来访展开了热烈的接待。
他心想:如果我日后击败刘表,庞季归降的话,我的阵营里就会多了一个外交人才了!
而庞季看张绣对自己十分热情,并不知道对方是看上了自己,只觉得对方可能是积极想跟刘表谈和,实际上是在对“刘表使者”热情,而非对自己。
在客套了一番后,双方正式进入谈判环节。
张绣自知自己不是谈判的料,便准备把这事交给贾诩处理,贾诩却说这事交给杜畿来做更合适。于是便由杜畿来与庞季谈判,张绣只是在旁作陪。
张绣身后则矗立着他麾下四员大将:姚琼,孔信,李俊,王灵。他们是张绣从西凉军中提拔上来的将领,之前击破蔡瑁时,后续涌出的骑兵队、步兵队的指挥官也是他们。
庞季首先向张绣提出要求,说南阳本来是荆州的一部分,先前袁术占据南阳,也是有朝廷的正式任命的。现在张绣攻占南阳,于理不合,应该撤出南阳。
庞季当然知道张绣不可能撤,他只是在打着“落地还钱”的把戏。
杜畿当然不同意,声称南阳既然之前没有被刘表所直接管辖,那么之后也没道理让刘表直辖。现如今袁术“弃”南阳而去,那么他们来要这无主之物,并无不妥。
庞季便说,朝廷已经正式册封刘表为荆州牧,南阳在法理上就是归刘表管,“你们是要无视朝廷,藐视圣上么?”
杜畿嘿嘿一笑,说:“我们当然不会藐视天子,我们一向很尊重朝廷。既然你要谈法理,那么这也好办。我们之前已经上书给朝廷了,请求册封张绣为南阳太守。朝廷的决定很快就会出来,庞特使可以在此多等几日。如果朝廷批准了,那么庞特使就请回去,承认南阳归张绣所有。如果朝廷没有同意,那么张绣自然会撤出南阳,如何?”
庞季心想,这张绣是张济之侄,而张济跟把控朝廷的李傕、郭汜是穿一条裤子的,八成朝廷就会答应了。到时候自己这边就彻底没理了。
于是庞季换了个角度来谈:“你们手中兵力就这么多,也没有什么官员来治理南阳,这么大一个南阳你们也吃不下。不如把南阳瓜分一下,划为两部,宛城以及宛城以北的地区归你们,宛城以南归我们,如何?”
杜畿嗤笑道:“庞特使好大的口气,一句话就想拿到南阳大部分的土地,想得也太美了!”
庞季冷冷一笑,说:“难道你们以为凭手中这些兵力,真的能守住南阳全土么?我们荆州的部队,虽然论精锐程度不及你们西凉军,但数量却完全碾压你们。我们多路出击之下,你们难道还能把每个县都守住么?”
杜畿亦不饶人,说:“我们当然没必要处处防御,我们只需要集中兵力拿下襄阳即可!”
双方由谈判渐渐开始向争吵方向转化。
随后在贾诩的调解下,才重新平复下来,开始心平气和的讨论。
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双方决定,南阳南部几县,即邓县、蔡阳、朝阳、新野等县,归刘表所有,以为襄阳屏障和缓冲。双方以武当县…新野县…襄乡县为界。
而这些名义上归刘表的南阳诸县,刘表只能享受其赋税,却不可以在里面驻兵。这些地方的治安由当地人组成乡勇来维持,无论是刘表还是张绣都不得干涉。
之后双方正式停战,在之后至少一年内不得擅自开战。
见商议完毕,庞季便告辞,张绣对其又是一番笼络,并直言自己很欣赏庞季这个人,庞季这才意识到张绣是想拉拢自己。
不过庞季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在他看来,张绣武夫出身,此次能得南阳亦是侥幸,实在难成大器。
……
姚琼、孔信等四人是历史上凉州刺史韦康部下,在马超杀了韦康后,几人曾起兵反叛马超。
………………………………
第三百五十一章 敌友互换
庞季离开后,张绣皱着眉问贾诩:“现如今刘表正遭遇孙坚攻击,根据以往的战绩来看,刘表很难抵挡住孙坚。他现在应该比我们更急于停战才对。如果我们执意占据整个南阳,不做任何让步,那刘表为了不两面树敌,也只有忍气吞声的份。为何文和先生还要劝我同意割让出那么多县给刘表?”
贾诩呵呵一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光北何必在意这一纸条约?”
张绣一愣,忙问道:“先生的意思是,我等可以不必受条约限制,自行其是?那么说来,在条约上让步给刘表,只是麻痹他的手段咯?”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否认道:“非也,条约咱们还是要遵守的,我们可不能为了区区几县之地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只是小将军有没有想过,就算咱们不把这几个县让给刘表,我们就一定能够立刻获得这几县的利益吗?”
没等张绣反应过来,杜畿先开口了,他向张绣解释道:“文和先生言之有理。咱们现在手中兵力不多,民政官员更是短缺,就算要了整个南阳,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收到全部的赋税。可以说,咱们目前只是在军事上占据了南阳,而政治上,南阳其实是处于自治状态的。主公要想彻底掌握南阳的力量,没有至少一年的时间是不够的。而等一年之后,停战约定也就失效了!”
杜畿当过郑县令和汉中府丞,在民政方面颇有建树,立刻就明白了贾诩在说什么。
贾诩赞许地对杜畿点了点头,而后补充道:“即使是在军事上,我军受限于兵力数目的原因,也只能维持南阳部分地区的控制。宛城作为郡治,肯定要驻留足够的兵力。而边境上,如果我们不在条约上让步给刘表,那么刘表定然会心怀不满。即使他受孙坚攻击影响,不派大军来征,只派小部队骚扰,也不是咱们能够应付的。到那时,我们就需要在南阳南部漫长的边境线上处处设防,驻留大量兵力。那样一来,咱们还有何余力去北伐河东?”
杜畿亦道:“而咱们索性把南部这些县的赋税光明正大地送给刘表,也省得他偷偷摸摸过来搞破坏了。要知道破坏容易建设难,他在村子里放一把火只需要一天,而要把村子重新恢复旧观,没几年工夫下不来。而不允许刘表在此驻兵,亦可以让这些县变成一处战略缓冲区。刘表要想越过缓冲区来咱们这边,是瞒不住行踪的!”
张绣看他们一唱一和的,感情相当融洽的样子,心里感到很高兴。要知道贾诩刚加入时,杜畿对贾诩可是很不满的,尤其是对于张绣自那以后开始更倾向于同贾诩商议事情,有些冷落了杜畿的事,杜畿可是相当介意。
现在他们解除了芥蒂,这对张绣来说是极好的。
再说襄阳那边,刘表得知庞季居然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平白从张绣手里拿回来那么多南阳的县,赞叹不已。刘表当众赞扬了他,还赏赐了他很多财宝。
既然北边的事情解决了,那么刘表就只需要想办法赶走东部的孙坚就行了。
于是刘表再度同蒯氏兄弟商议起来。
蒯越扶了扶进贤冠,分析道:“现在既然荆州北部威胁已经解除,那么主公就可以把北部兵力抽离出来,投入到对孙坚的作战中。现在江夏郡黄祖正在苦苦抵御孙坚的进攻,如果咱们不能及时派兵支援,那么黄祖也撑不了多久了!”
刘表便问:“嗯。只是派兵过去后,咱们又应如何做,才能击退孙坚呢?”
蒯越摇了摇他的羽毛扇子道:“原本凭借咱们手中的力量,是万难对抗孙坚的。上次击退孙坚是靠计策设伏退敌,而同样的计策对孙坚来说不一定管用。况且我听闻这次孙坚攻伐荆州,身边带了杜袭一同而来。那杜袭颇有才略,有他在,越的计策未必能够奏效。”
刘表大惊,杜袭的才能刘表当然知道。急问道:“那……那咱们该如何是好?”
蒯越微微一笑,安抚道:“主公不必担心,越是说原本咱们是对付不了孙坚的。但是现在……不同了。”
没等刘表继续问,蒯越向蒯良点了点头,示意由他来继续说。
蒯良便向刘表解释道:“主公,最近袁术败于曹操,现在已经逃往老家汝南郡,在那里恢复元气。我们何不试着同他合作?”
刘表惊讶道:“袁术?他不是孙坚的盟友么,怎么可能会帮咱们!要知道他的南阳还有几县是被咱们给占了!再往前说,他在兖州败于曹操,也有咱们断其粮道的原因在,这个仇可不浅!”
蒯良笑道:“曾经的盟友,现在未必是盟友。曾经的敌人,现在也未必是敌人。”
蒯越接口道:“主公试想下,假如您是袁术,现在只能在汝南喘息。而且汝南在名义上还不是您的,而原本依附于您的孙坚,却是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