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诸官听了淳于嘉的意见后,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淳于嘉就是高明。有人还提议,下次三公变动时,由淳于嘉来担任掌管人事的司徒。

    他们松了一口气,而李傕又恼怒上了。惹怒他的既不是关东诸侯,也不是朝中大臣,而是他现在的死对头郭汜。

    现在朝廷虽然在名义上是由李傕、郭汜共掌朝政,但实际上却是李傕对朝廷的把控占了上风,这从两人的职位上就可以看出:李傕是车骑将军,而郭汜不过是后将军。这才有了赵二只贿赂李傕而不贿赂郭汜的举动。

    但是郭汜肯定对此不服,他总想找机会给李傕制造点难堪,比如今天李傕给一个人封了官,明天郭汜就封另一个人为同样的官。导致双方经常大打出手,兵戎相见。

    之前贾诩在的时候,还能为他们调解一下,现在贾诩跑张绣那里去了,两人打起来就更加毫无顾忌了。

    顺便提一下,原时空樊稠是195年才在几人的内斗下被搞死。本时空由于贾诩提前被张绣挖走,导致了冲突提早发生,樊稠首先死去,而李傕、郭汜的矛盾也提前爆发了。

    而这次,两人的冲突是源于吕布的事情。

    当初吕布被迫离开关中,投靠袁术时,他的家眷都留在了长安。要知道那吕布在跟随董卓时,可是沾光得到了不少漂亮女人作妾,这些女人虽然比不得董卓的侍妾,但也比李傕他们手里的女人要强上一个阶位。

    以前李傕曾听人说,吕布的那些姬妾,因为吕布需要时常跟随在董卓身边充任保镖的关系,而常常独守空房,寂寞的很。当时李傕就开始意淫上了,想着吕布如此浪费资源,实在是暴殄天物,还不如让给自己!

    后来李傕攻下长安时,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冲进吕布府里,把那些寂寞的女人“解救”出来。却不想此去扑了个空。吕布的家眷不知被谁给转移走了。

    李傕知道,在此之前长安城一直被自己等人的部队封锁,那些家眷不可能逃出长安,一定是被谁给暗中藏起来了!

    结果李傕派人搜寻了很久,都没有眉目。直到昨天,有人汇报说,郭汜府的一个侍女,长得跟吕布的一个妾极为相像,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

    这下李傕怒了,心说好你个郭多(郭汜别名)!我说怎么找不到,原来是被你给藏起来了!

    当即带着兵就去围了郭汜府,扬言要搜府寻人。郭汜的家将们当然不会让李傕得逞,死守府门的同时,迅速通知了郭汜。郭汜一听大怒,带兵来援,双方在府外又干了一仗,最终各自愤愤而回。

    事后,郭汜知道了李傕此次围府的原由,这才开始关注吕布家眷的问题。他心想:

    吕布家眷在哪里,自己是不知道的。那个侍女跟了自己多年,怎么可能是吕布的妾!不过,既然知道吕布家眷还在长安,那么自己就有必要做点什么了。这不仅仅是为了斗李傕,也是为了报恩。

    当初郭汜去找吕布单挑,吕布饶了他一命,郭汜是记挂着这份恩情的。郭汜自诩是个有恩必报之人,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现在机会来了,只要自己能够找到吕布家眷,并偷偷送还给吕布,那么这份恩情就算还上了!

    郭汜当即安排手下去寻找,这一找之下,还真打探出点眉目:有个叫庞舒的官员,是吕布的同乡。他以前跟吕布有点交情。

    这个庞舒并非大世家出身,家中没多少余财,所以仆役很少。可是最近这半年来,他忽然蓄养起姬妾来了,家中每日消耗的粮柴增加了一倍不止。

    郭汜怀疑,吕布的家眷应该是被他藏了起来!

    不过既然是要暗中救人,那就不能让李傕发现。于是郭汜派心腹去暗中联络庞舒,在向他表明了自己愿意帮助吕布的心意后,庞舒承认了吕布家眷就在他家。

    然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现在李傕兼任着司隶校尉之职,长安城的城防是李傕的人所控制,郭汜要想把这些女眷转移出去,很难保密。

    好在庞舒有点智计,想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原本是行不通的,但是现在有了郭汜的帮助,就变得可行了起来。

    就在郭汜忙着转移吕布家眷时,李傕也没有闲着,他因为这件事,而再次注意到了吕布。这吕布可不能不防。现在关东诸侯忙于互相厮杀,是没心思管关中的李傕等人的。唯独吕布,作为王允余党,与自己有着深仇大恨,此人不除,吾心难安!

    在听闻吕布目前在河内郡张杨那里后,便给张济和张杨分别下了一道命令:

    命张杨速速交出吕布。如果不交,张济将立即出兵,攻打河内郡!

    原本张杨算是袁绍一党,李傕他们并不敢朝张杨下手。但是最近袁绍刚刚被赵二击败,力量虚弱。反观我方,张绣刚刚占据南阳,又即将攻克河东,实力大涨。再加上刘表、赵二、曹操、陶谦、孙坚相继上表臣服。朝廷威望大涨。

    此时朝张杨下手是最好的时机!

    张济接到消息后不久,身在河东郡的张绣也得到了消息。张绣招来贾诩,问道:

    “文和先生,你说我们是否要攻打河内?”

    贾诩想了想,回道:“不可。此时攻打河内,于我们不利。张杨背后有袁绍,虽然袁绍此时没有力量西顾,但若等他缓过劲来,那等待咱们的就会是袁绍无休止的报复了。”

    张绣点了点头:“嗯,我们的目标是西面和南面,不可以跟东方诸侯有过多牵扯。”

    又问:“但是李傕那边该如何应付?”

    贾诩呵呵一笑,道:“李傕的目的在于吕布,而非张杨。诩有一策,可教吕布自行离开张杨!”

    吕布自从离开袁术后,便投奔了张杨。张杨是吕布同乡,当年又同是丁原帐下,两人关系虽然谈不上多好,但也算有点交情。至于在虎牢关下的那场交战,毕竟是各为其主,又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故而两人都没怎么放在心上。张杨见吕布来投,二话不说便收留了吕布。

    然而张扬的手下却看吕布很不顺眼,觉得你一个新来投靠的,就应该老实点,好好奉承我们。怎么能跟个大爷一样,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吕布当然不可能奉承他们,你们算个什么东西!老子当年纵横并州时,你们还在撒尿玩泥巴!

    于是矛盾愈演愈烈。

    这就要说一下张杨及其部下的情况了:张杨在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是有一支自己的亲信力量的,那就是他亲自从家乡招募来的三千并州铁骑。

    然而与吕布一战,张杨的铁骑十不存一。于是讨董联盟解散后,张杨不得不依附了袁绍。之后於夫罗叛乱,劫走了张杨。在被麹义所解救后,他又立刻被董卓封为了河内太守。张杨几乎可以算是孤身前往河内赴任的。

    河内郡隶属于司隶,里面无论是官吏还是军队,大多是河内人。张杨在这里属于外来人,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得不依附当地人的支持,做起事来也不得不向当地人妥协。

    这是一种官场惯例,这种惯例在此时的河内仍然有效。除非新官上任时,携带着自己的力量一起过来,否则就很难摆脱这种境遇。像陶谦赴任徐州刺史时带着丹阳兵,赵二赴任管县县尉时带着幽州老兵,那样才能压服地方势力,为所欲为。

    张杨不是没想过去并州募兵,然而他的手下却很精明,找出了各种理由不让张杨离开,亦不给张杨其他组建自己势力的机会。张杨毕竟武人出身,在权力争斗方面并不擅长,很难对抗他们。时间长了,也就认命了。

    现在身为张杨同乡的吕布来了,还带来了那么多并州铁骑。河内人自然心中不安,于是变着法地排挤吕布,誓要把吕布撵走。

    而贾诩派来的人,则是给这群河内人出了一个好主意。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吕布遇刺

    吕布最近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而滋润的主要原因在于尹氏。自从尹氏被吕布抢来后,吕布可以说是把几乎全部心思都放在她身上了,每天看着美丽的尹氏陪伴着自己,开心得不得了,连失去貂蝉的烦恼都被彻底抛到了一旁。

    尹氏虽然心中怨恨吕布,然而也只能默默忍受。虽然她也想过自杀以保全名节,但是这次吕布难得聪明了一回,劝慰她道:“夫人呐,你就不要再去想什么何家了。反正你已经没有名节了,就算死了,尸首也无法回到何家下葬。不如就此改嫁于我得了!你放心,本将军会好好待你的!”

    在吕布的不断劝解下,她终于放弃了自杀的想法,只是仍旧挂念自己远在南阳的儿子何宴。

    正当吕布自得意满之时,下面人来报,说张杨邀请他过去。吕布没想太多,就独身随着那个“张杨的家仆”走了。

    走到半路,吕布忽然感觉有些不对,于是毫不客气地喝问那个家仆:“哎哎!你这厮往哪里走呢,你是不是带错路了?稚叔的府邸可不在这个方向!”

    那家仆躬身一礼,回道:“回温侯,我家主人说这次不在府上见您,而是在另一个地方。”

    吕布虽然纳闷张杨在玩什么花样,但也没怀疑,继续跟着走。最后进了一处民宅里,民宅里的管家见了温侯后躬身说道:“温侯,请随我来!”随后又对那个家仆道:“贾二,这里没你事了,下去吧!”

    吕布这才知道那家仆的名字,只是感觉有些奇怪:这个张杨的家仆居然不姓张,而姓贾。

    到了会客厅门口,管家闪身到一旁,伸手道:“请!”示意吕布先进去。

    吕布便进去了,抬眼一看,感到更奇怪了:因为会客厅里根本没人。吕布又转身一看,发现刚才那个管家也不见了!

    这下吕布终于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阴谋。

    然而他发现得似乎有些晚了,“上!”一声令下,只见会客厅外忽然涌现出了一群身披皮甲的弩手,足有二十多个人,而且他们手里的弩都是早已上好弦的。

    为首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披铁铠,对着吕布大喊一声:“吕布狗贼受死吧!”

    话声一落,弩手们对着吕布就是一片箭雨射来。

    吕布大惊,要知道现在的吕布可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河内郡城里。此行也是去拜见张杨,而不是去作战。故而现在吕布的身上只穿着常服,没盔没甲,更没有铁戟在手。唯一的武器就只有腰间佩剑而已!

    要说这吕布也是厉害,不愧是原时空汉末第一战将,其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都是没得说。虽然他腿部残疾没法玩“瞬移”,但他也有办法。

    只见他就地一个翻滚,便躲开了大部分弩矢。只有两支弩矢射中了他,而且都没有伤到要害,并不影响他的战斗力。

    吕布见机不可失,迅速拔出佩剑,起身就要冲上去解决这些弩手。弩手在一次射击之后,要是再想射第二轮就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装填了,而吕布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

    而那些弩手见一轮箭雨没能杀死吕布,慌忙退下。吕布大叫一声:“哪里逃!”冲上去一剑砍死了一名弩手。

    正当他准备把剩下的弩手也解决掉时,另一批弩手端着上好弦的弩出现在了吕布眼前,朝吕布发起了射击。

    吕布大呼不妙,再次翻滚在地。这时眼尖的他忽然看见会客厅里摆着一个坐榻,他赶忙滚到坐榻旁,只用单手便举起了沉重的坐榻,充作了临时盾牌。

    “咚”“咚”“咚”“咚”“咚”……一连串弩矢扎在了坐榻上,没有一支弩矢伤到吕布。

    吕布大喜,心说这坐榻的木料不错,挺结实,面积也够大,抵得上挡箭牌了!随即一手坐榻一手佩剑,就朝弩手们再度发起了冲锋。

    弩手们见射击无法奏效,只得逃跑。而之后也没有新的弩手出现,看起来敌人就只安排了这两批弩手而已。

    吕布乘胜追击,要不是吕布腿有残疾速度不快,这些弩手一个也别想逃掉。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七八个弩手被吕布成功追上,砍翻在地。包括早先那个军官模样的人亦成了一具尸体。

    “呼……”喘了一口气,吕布看了一眼自己中箭的部位:箭头颜色正常,中箭部位也没有麻痹感。看起来没有涂毒。

    “哼,看起来这群鼠辈还算有点底限,不像赵二他们那样无耻!”

    吕布又看了一眼军官的尸体,忽然发现他的铠甲缝隙里露出了一截白绢。

    吕布好奇地把白绢抽出,发现上面写着字,里面内容就是给这个名叫杨边的军官下令,要他伏杀吕布,而落款正是张杨!

    吕布大怒:“张杨,我好意来投你,你为何要害我!”

    远处一个柱子后面,贾二偷偷观察着吕布那里。在发现吕布已经看了白绢,并且吼出那句话后,微微一笑,心想:主人的计策成功了。

    吕布回到住处,当即召集部众,告知了自己被伏击的事情。魏续听后当即大叫道:“这个狗日的张杨竟然出此毒手!咱们何等身份,屈尊投靠与他,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脸面了!而他却恩将仇报如此对待咱们,咱们还等什么,过去宰了他,然后由咱们来占据这河内郡!”

    张辽远比他冷静得多,略一思虑,问吕布道:“辽对张稚叔此人了解颇深,他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温侯说是他指使的行刺,可有根据?”

    吕布冷哼一声:“哼,证据在此,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说着便把那块绢布递给了张辽。

    张辽看了看,忽然皱了下眉头。而后告诉吕布:“温侯,这封信必是他人伪作之物无疑!”

    吕布不悦道:“张杨的字迹我认得,怎么会是伪作?”

    张辽叹了口气,解释道:“温侯,您还记不记得,当初咱们几人同在丁刺史帐下时。有一次稚叔他写了份请假报告,里面不过数百字的内容,却有半数都是错字。温侯当时作为丁刺史的主簿,还笑话了他半天。”

    吕布本来是不愿意回忆起丁原时期的事情的,毕竟自己亲手杀了丁原,心中有愧。不过一听张辽说了这件事后,赶忙又把那绢布拿过来,仔细观瞧:

    字迹是张杨的没错,但是却没有一个错别字!

    吕布又观察了一下,发现不仅仅是没有错别字,而且行文极为工整,其中“之乎者也”等虚词也是用得颇为标准,一看就是有专业素养的人写出来的。吕布当过主簿,看得出高低,自认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他张稚叔哪里有这个本事!

    魏续在旁边瞟了一眼,反驳道:“这可难说,现在他可是太守了,没准把写错字的毛病改了呢!”

    张辽摇了摇头,道:“虽然稚叔亦有可能在这几年下苦功提升自己,但要在这么短时间内达到这种水平,辽自认为也做不到。”

    魏续不服气了:“那可难说,万一那张杨在这方面颇有天赋呢?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对,有志者事竟成!”

    张辽被气得够呛,心说你这蠢货诚心来抬杠来了?也懒得跟他继续争论,遂扭头不理他。

    吕布点了点头:“嗯,魏续说的也不无道理……”

    他又看了看张辽,觉得张辽的意见也不能不参考……想了想,忽然想到一个办法,遂说道:“这样,我写一封信给稚叔,试探一下他,即可知真伪!”

    于是提笔写道:“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

    意思是:我和你同是并州人,你若杀了我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把我活着交给李傕、郭汜二人,这样你也可以获得李、郭二人的赏赐和恩宠。

    差人把信送给了张杨。

    结果等了几天,也没有回信,而吕布派出的探子却打听到朝廷派使者来到城里,要求张杨交出吕布,而张杨已经答应了的消息。

    吕布这下确认了张杨是真要对自己不利,便准备听魏续的,动手夺了这河内郡。

    大军整备好,刚要出发,张杨的信到了。里面先是提了朝廷派人来向他索要吕布的事,而后张杨表示自己虽然表面答应了朝廷,但是却并不会真的把吕布交出去,让吕布安心在河内呆着,他作为同乡,一定不会让吕布有事。

    吕布这下觉得有些不知所措了……吕布的智力本来就不算高,他原以为张杨要么直接把自己交给李、郭,要么言辞拒绝。却没想到张杨玩这一出,他实在摸不透张杨到底什么想法。

    又是张辽过来,拿过张杨的信,然后指着上面的字对吕布说道:“温侯请看!”

    也没说让吕布看什么。

    吕布纳闷了,我刚才不是看过一遍了吗?

    随即很快反应过来,又仔细看了一遍:

    这封信里张杨的错字率依然如同几年前一样,将近半数!

    这下真相大白了,果然是有人冒充张杨的命令刺杀吕布,意图挑拨吕布与张杨不合!

    ……

    “有志者事竟成”的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帝(刘秀)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有志者事竟成也!’”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河东徐晃

    吕布终于还是离开了张杨,改为去投奔袁绍。

    因为有个自称是袁绍使者的家伙主动找上了吕布,声称袁绍很欣赏吕布的能力,愿意接收他作为他麾下的一份子。如果吕布表现好,那么就可以像张杨一样获得一块地盘,与张杨并列,而不必屈居于张杨之下。

    吕布对此当然很心动,直接就答应了使者。张辽虽然对此表示怀疑,但吕布说:“怕什么,现在我军兵强马壮,来去自由。如果到了冀州那边后袁绍若不肯收留咱们,咱们一走了之就是。本将军还不信有谁能拦得住咱们!”

    张辽皱了皱眉,终究还是没有再劝。

    而当他们到达冀州后,袁绍果然接纳了他们,而后命其屯军在涉国漳水河畔。于是吕布便安心在袁绍麾下任事。

    河东郡,郡治安邑城下,张绣军营。

    张绣接到报告后,哈哈大笑,对贾诩赞叹道:“哈哈哈,文和先生果然妙策!先是派人假冒张杨命令诱杀吕布,而后又扣留了吕布给张杨的信。最后又联络袁绍那边,说动袁绍接纳吕布。计谋环环相扣,迫使吕布不得不离开张杨去了冀州。现在李傕他们放心了,咱们这边也避免了同关东诸侯起冲突,真是一举多得!”

    贾诩微微一笑,谦虚道:“些许小策,不值一提。”

    张绣想了想,忽然感叹道:“唉,可惜啊,可惜!如果吕布能够为我所用多好!现在却便宜了那袁绍。”

    贾诩摇了摇头,分析道:“吕布,虓虎也。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对于这样的人,如果自身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的话,是无法让他甘心为我所用的。早年吕布贫贱之时,并未扬名。丁建阳尚能以知遇之恩收用之。而一旦吕布之勇名远播,则丁建阳就无力压制他了。而后董卓以冠绝天下的实力,才能够收服吕布。但即使如此,仍难免被其所害。最后其投奔张杨,张杨亦只能以平等之姿待之,而无力收服他。现在天下间能勉强有资格收留他的……也就是二袁或者赵青州了。”

    贾诩看了看张绣:“至于小将军你嘛……恕诩直言,对吕布的吸引力甚至还不如张杨。至少在你达到董卓的成就前,是不要指望能够让吕布归顺了。”

    张绣倒是不因此话而恼,只是叹气道:“这个……我亦知之。纵使不能收服吕布,若能得到张辽,以及那些并州狼骑也是好的。”

    贾诩捋了捋胡须,评价道:“张文远的确是个人才。至于那些并州骑兵么……依诩看,相比凉州骑士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同时贾诩暗暗心想:狼骑?这是谁给他们起的名字?这位小将军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外号,经常说一些西凉铁骑、并州狼骑、陷阵营、先登死士、大戟士、无当飞军、虎豹骑、白耳兵什么的……其中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不过是给凉州、并州的骑兵起了个威风的名字,后面那些就压根没有听说过。

    尤其是陷阵营,张绣声称那是高顺所练的一支重装步卒部队,有八百人。但是据贾诩所知,高顺是赵二麾下的骑都尉,向来只负责训练、统率骑兵。青州的重装步卒倒是有不少,但都是高顺加入前就已经被赵二训练出来的,其数量也远不止八百。

    看来有机会应该劝劝这位小将军,少去听信这些不靠谱的小道传言。

    张绣感叹完后,就不再想这些没用的了,他是个果决之人,极少做无意义的事情。他转而问贾诩:

    “文和先生,我们还是来谈谈当下的战局吧!现今的河东郡,其郡守王邑,以及白波贼首杨奉皆不足虑,唯有那徐晃颇为不凡。不知先生可有策教我?”

    河东郡在长期以来,是有两股势力的。一即为代表官方的郡兵力量,其郡守为王邑。此人早在少帝时期就已经是该地太守了。原本此人一直是尊奉朝廷的,无论朝廷被谁所把持,即使董卓秉政时期,他亦没有表示反对。但是在后来牛辅兵败后,却发生了变化。

    另一股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