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且不把你当人看。你不交税……虽然是朝廷给免了的,但没交税就是没交税。没交税的人可不仅仅是不受保护而已,在需要的时候,这些没交税的村民也会转化为官员们的“军功”——

    (本章未完,请翻页)你是不是匪,可不由你说了算!

    这些朝廷军队剿山贼不行,但要灭自己的村子可就轻而易举了。

    村长连忙召集村中几个老人商议,有的人说这支军队估计只是来打秋风的,只要交上笔钱……没钱交点别的也行,应该没事。也有的人说这支军队可能是来剿灭山上匪寇的,自己只要尽力不得罪他们就好。

    众说纷纭。

    就在众人商议时,那个辅兵进了村子,要村长去答话,村长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希望这些丘八们不要拿自己的村子开刀。

    老头继续磕头道:“哦,原来是诸葛大人亲临,蔽村无比荣幸!”

    ……

    这村子的信息到底是有多闭塞啊!

    赵二怒道:“诸葛暗早特么被撤了!”

    老头吓得浑身直哆嗦,连忙告罪:“大人息怒!老朽该死!老朽该死,搞错了大人身份,万望大人饶恕蔽村,都是老身的错……”

    他只是一年前听一个过路的商人说县里新换了个县尉,叫诸葛暗,以为现在还是他。

    赵二摆手道:“行了行了!本官问你,你对这山上的匪寇了解多少?”

    老头一见赵二问起这个,知道这一节翻过去了,松了口气,老实答道:“大人问的可是这座卧驴山山顶上的匪寇?这个老朽知道。这卧驴山上的匪寇是二十一年前,一个叫邓三的本地人,因为受了诬陷,于是带着几个朋党逃离追捕,上山落了草。最初他们只有十几人,只干些劫掠往来客商的买卖。后来在五年前,邓三在一次朝廷围剿中战死,他的养子邓舍便接了位,并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余人,也开始劫掠周围村庄了。蔽村便是他们每次出门必劫的目标。”

    赵二左手扶刀柄,右手捏着下巴,自言自语道:“二十一年前啊……这么久了,还经历了两代,不太好搞啊!”

    赵二手里的资料只记录了现任匪首邓舍的情况,更之前的事情许仲也不知道。

    赵二忽然停下,意味深长地问他:“那么……你们村,对于这些匪寇,是什么态度?”

    老头沉默了几秒,继而马上答道:“当然是痛恨他们,蔽村日日夜夜都盼着朝廷发大军剿灭他们啊!”

    “哦?”赵二明显不信,“那为什么与县里中断联络?你既然说你们日日夜夜盼着朝廷发兵,那就应该主动派人来县里求救才对,可是县里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因为……因为……”老头开始支吾,他总不能说自己从来就没指望朝廷的兵能救他们。

    但老家伙毕竟是老家伙,瞬间便编了一个借口:“老朽曾派人去过,被门吏赶出去了。”

    呵,如果是之前那些乡亭这么说,赵二倒是会信,至于你们么……

    离匪寇这么近,又主动断绝与县里的联络,如果说完全没有倒向匪寇的意思,搁谁也不信。

    赵二不是那些白痴小说的主角,拥有只通过看对方眼睛就知道对方说没说谎的bug能力。赵二只相信逻辑与证据。

    于是赵二慢条斯理地对老头讲道:“说实话,本官并不相信你的话,本官怀疑你们村同匪寇有勾结,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本官决定先屠了你们村子,以绝后患。”

    老头立刻被吓得面如土色,连连磕头道:“大人饶命呐!大人,老朽说得句句属实啊!大人千万不要屠村呐!”

    赵二一脸邪笑,对老头说:“本官只相信合理的解释,现在本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会让赵熊从一数到十,你要在这期间把情况说清楚,说不清楚本官就屠村。”然后马上对赵熊下令:

    “赵熊,开数!”

    赵熊得令后立即开数:“一、二、三……”

    老头吓得立刻开口道:“大人,本村一开始的确有投靠匪寇的意思,村里有人觉得反正朝廷拿匪寇没办法,不如主动投靠匪寇算了。他们与匪寇联络了几次后,邓舍跟俺们保证,只要定期向他们提供物资,同时允许他们来村里‘征兵’,他们就不再为难俺们,还给俺们一条活路。但是俺们当时没有答应,老朽觉得匪寇毕竟是匪寇,说得话也不见得可信,而且村里不少人还跟匪寇有杀亲之仇,现在村里倒向匪寇的人和仇恨匪寇的人大约是三七分。”

    老头语速飞快,很流利地把事情讲清楚了。

    赵二觉得这话应该就是真相了,原因无他:编造谎言需要时间,在死亡的压力下,短时间内想要流畅地讲出一套说辞,就只有说真话一途。

    而且他说得这话也比较符合逻辑。

    赵二得意地笑道:“很好,本官暂且相信你的话了。”

    老头顿时松了口气,连忙道:“谢大人!”

    赵二继续问道:“那么,如实回答本官,现在是否已经有人向匪寇报讯了?”

    老头老实答道:“是的,老朽虽然身为村长,但是对于个别村民的行为,老朽也是很难约束的。现在估计已经有人偷偷跑去报讯了。”

    赵二点头道:“知道了。现在,你立刻叫几个熟悉匪情,并且心向朝廷……仇恨匪寇的村民,来给本官带路,本官立刻就会上山剿匪。”

    “啊?”老头疑惑道:“不先在村中歇息下吗?”

    以往来剿匪的朝廷官军,到达这里后,都是例行要先休整一下的。只不过这“休整”的内容,在村民们看来,就是祸害村子。什么强奸村妇啊,抢夺钱粮啊……官军没一个好东西!

    赵二反问道:“留时间给匪寇准备吗?”

    老头慌忙解释:“啊,老朽不是这个意思……”

    赵二摆手:“行了,立刻按本官说得办,不得延误!”

    “是,大人!”老头连忙起身,吩咐一个年轻的村民去叫人去了。他巴不得这些官军赶紧离开,无论这些官军与以往的有没有区别,只要大军停留在村中,都不会有好事。

    不一会儿,几个年轻的村民跑着过来了。

    老头恭敬地对赵二说:“大人,您要的人到了。”

    赵二满意地说道:“很好,你们几个带路吧!”继而对老头吩咐道:“至于你,你的任务是在这期间把村子封锁好,不许一个人,尤其是心向匪寇的人出村,等本官回来处置,如果逃了一个,你知道本官会怎么做的,呵呵……”

    山顶营寨。

    “报——报告大王!”一个小喽啰快步跑进了聚义厅,一边喘气一边对大厅正座上的一个年轻人说道:“大王,有要事禀报!”

    那个年轻人横卧在长座上,眯眼打了个哈欠,一脸不耐烦地对小喽啰骂道:“啥几把事啊,慌慌张张的,一点体统没有!”

    那小喽啰依旧慌张不止,继续对年轻人讲道:“报告大王,大事不好啦!官军杀过来啦!”

    “官军?呵呵呵……”年轻人终于开始有点精神了,“狗屁官军!来了也不过是送菜而已。待老子做完了那件事,整个天下都将成为老子的!”

    (本章完)
………………………………

第六十章 阵前饶舌

    赵二带兵开始爬山,古时的山道可是一点也不好走,不像后世旅游景点都铺了石板路。所谓的山路,其实纯粹是附近村民为了上山方便,用柴刀临时砍出来的。到处都是覆盖满满的灌木荆棘。而村民上山的频率也不像后世那么高,所以几乎每次上山都得大砍一通,生生砍出条路来。

    现在是春天还好。等到夏天植被茂盛了,那才是遭罪。

    还好这次辅兵带得多,又有本地向导指挥,行进速度才快些。

    没走多久,便看到有几个鬼鬼祟祟地身影在前方乱窜,估计是匪寇们的哨探。若是在平原地带,赵二早派骑兵过去追杀了。但无奈这里地形不好,马根本跑不起来,追也追不上,只得作罢,任由对方回去报讯。

    又走了一段,便看到了一条早被清理好的路。向导告诉赵二,这里应该就距离匪寇营寨不远了,这种被清理好的路都是匪寇们整出来的,每天维护,所以走起来十分通畅。而以往村民们走到这里,便不敢再往前走了,所以再往前的路,他们也不熟悉了。

    这倒是没关系,既然有路,还是匪寇们每日清理出来的,那么只要顺着路走,便可直抵营寨。

    于是军队继续前进。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声惨叫,众人望去,原来是一个带路村民腿上中了一箭,惨叫不止。

    “山贼放的箭?”赵二问道。

    问遍全军,得知是有人躲在路旁灌木丛中放的箭,很有可能是山贼。

    有人把箭取下来,递到赵二面前,赵二看了看,确认是青州官军标配的箭头。这种箭头在管县的军械库里就有不少。

    估计是山贼从以前官军手里缴获的,看来敌人的装备并不是很差。

    赵熊劝谏赵二道:“头儿,要不你先下马吧,你骑在马上太显眼了,万一中箭……”

    “嗖!”又一枝箭射了过来,目标正是赵二。

    幸好射箭的人箭术一般,没有射中赵二,箭矢落在旁边一个战兵身上,被甲片弹开了。

    赵二皱了皱眉头,采纳了赵熊的建议。同时命令带路村民不必在前方带路了,进入队伍中央,受战兵保护。

    而部队最外围则全部由持盾战兵守卫,尽最大可能减少敌人暗箭影响。

    虽然这种暗箭偷袭的手段,并不能给我军造成多少减员,但对士气的影响可不小。毕竟敌人能攻击自己,而自己反击不了,这种感觉实在不太好受。

    为了恢复士气,赵二安慰众人道:“大家不必担忧,匪寇也就这点小伎俩了,等到了他们营寨,他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说是这么说,但赵二心里还是没能放下来,毕竟这股山贼历经朝廷多次征剿还没败过,不可能只有放冷箭这么一招。

    这么想着,问题果然很快就来了——前面的山路出现了分岔。

    走哪边?左还是右?

    问向导,向导当然不知道。

    分兵?别开玩笑了,队伍里领军者就自己一个,分了兵,另一股军队谁来带?

    就算有人能带,万一再往前走又出岔路了呢?

    然后被敌人分而击之……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那么选其中一条路走吗?会不会因此迷路?

    赵二问了问向导,得知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会迷路,虽然村民们从未踏足过这个区域,但是这座山毕竟就这么大,如果走错路了,只需要闷头朝一个方向走,即可出山。

    于是大军朝右边岔路继续前进。同时命令后方部队注意防护后方,赵二特意在后方部队里安排了不少弓弩手,命令一旦发现敌人出现,就先射一轮箭雨出去压制下。虽然以匪寇的战斗力,攻击自己后路自己也不怕,但还是会影响士气。用弓箭先手压制,可以稍稍打击下敌人气焰。

    走着走着,发现前面的山路都是往下走了。询问向导,向导告之这座山山形简单,往下走了说明肯定不是这条路。

    于是原路返回,又从左岔路走。

    走了一会儿,发现前方道路上出现了一些浅坑和乱石,仔细观察后,发现似乎是临时仓促弄成的。

    看起来我军不在村庄休整,而是选择立刻上山果然是正确的决定,敌人没有太多时间来给我军布置“麻烦”。

    赵二下令辅兵将道路简单清理一下,虽然这些乱石和浅坑暂时并不能影响他们什么。但是如果在我军过去之后,敌人继续在此基础上布置点什么,到时候有什么效果就不好说了。

    清理道路并没有花费什么时间,毕竟只是把乱石扔到一边,可比敌人满山搜集石头容易多了。

    与此同时,匪寇营寨内。

    “报告大王,官军已经距离营寨不足二百米!”一个喽啰在聚义厅汇报道。

    而此时那个年轻人则不复之前的从容,变得开始有些焦躁起来:“xx的,这次官军怎么这么快,完全不给老子时间布置!”

    继而对着大厅里几个小头目骂道:“都是你们几个无能!老子交待的事一样都没办好!让你们放暗箭骚扰,结果敌人一个都没射死。让你们挖陷阱,结果磨磨蹭蹭,到现在都没挖好!让你们袭击敌人背后,你们居然还未接战就被射退了!之前不是说敌军没有弓弩吗?”

    一个小头目辩解道:“俺们放暗箭时,官军没有回射,所以俺们才以为他们没有弓弩……”

    年轻人怒道:“老子让你解释了吗!况且你这叫什么解释?没回射就代表没弓弩?你现在还没拉屎呢,所以你不会拉屎?”

    小头目们唯唯诺诺,不敢应声。

    年轻人平息了一下怒气,然后询问道:“敌军从原本布置陷阱的位置过去后,我让你们继续布置,现在还在做吗?”

    一个小头目回道:“是,不过官军在那些石头上撒了尿,有的还写上了‘谁再碰谁xx’、‘谁再动就是乌龟王八蛋’这些字,小的们不太想碰。”

    年轻人:“……”

    另一边,赵二的部队终于看见了匪寇的营寨。这是一个纯木质的寨子,不过因为是倚着周围的山石而建,所以防御力不容忽视。

    这种依山石而建的寨子又叫做砦,砦墙上有防守的匪寇正盯着他们,这些匪寇手持弓弩,站在高处射击的话,射程会比仰射的我军射程要远得多。

    赵二对着营寨评价道:“如果敌人凭砦坚守的话,我军不付出一些代价是攻不下来的。我得好好想想对策……”

    正在赵二想办法时,匪寇的寨门忽然打开了,一个年轻人骑在马上,带着一群匪寇从寨门中涌了出来。

    赵二不禁瞠目结舌道:“敌人是sb吗?”

    那个年轻人却不认为自己是sb

    (本章未完,请翻页),他不听手下凭砦坚守的建议,觉得像乌龟一样防守是弱渣的表现。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他这么对手下说道。

    现在,他在赵二军前一箭之地(约一百三十步远,至于一步多长,各朝代标准不同,大家就当成总共一百米左右即可。)处停下,他大声质问道:“来者何人?为何犯我领地,擅闯我山?”

    赵二嘲讽道:“此地是大汉朝廷之地,此山是管县之山,何时成了你的?可有朝廷文书证明,印契出示?”

    年轻人怒道:“呸!朝廷无德,天数有变,山头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赵二左手扶刀,右手遥指曰:“你一介贼寇,霸占此山,何称有德之人?”

    年轻人听罢居然收起怒容,转而拱手问道:“嗯……不知尊下是朝廷哪位将军?”

    赵二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老实答道:“本县新任县尉,赵二。”

    年轻人在马上欠身行了一礼,语气也变了:“原来是县尉大人,今日有幸相会。在下乃本山之主邓舍,公既是朝廷命官,当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赵二曰:“本官身居县尉,履行本职,前来剿匪,何谓之无名?”

    邓舍笑曰:“呵呵呵呵呵呵……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自桓帝以来,宦官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父邓三,原是良家子。因受小人污蔑,不得已上山落草为生,自上山以来,外则多次击败围剿之军,内则庇护周边村民,自成一方,不受昏暗朝廷所压迫。现已有不少村民主动投靠,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兵精甲足,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卧驴山带甲十人,良卒百员,绝非是腐草之萤光。而汝等虽然兵多,但在多次击退官军的我等面前,亦难称天空之皓月!你若收戈束甲,以礼而退,仍不失县尉之位。县安山乐,井水不犯河水,岂不美哉!”

    赵二则哈哈大笑曰:“哈哈哈哈哈哈……我原以为,你身为山贼之首,来到阵前,面对我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昔日桓帝之始,县内军备衰落,胥吏酿祸;县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各地匪寇等接踵而起,残暴生灵,侵扰村民。因之,县城之中,游侠肆虐,乡野之间,劫匪猖獗;致使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山上,奴颜婢膝之徒,暗通曲款。以致村舍变为丘墟,村民饱受劫掠之苦!值此危难之际,汝又有何作为?汝之生平,我亦有所知。你世居东乡之滨,也是一读书识字之人。初举孝廉不成,理当出力辅县,安乡兴村;何期反认贼作父,同谋占山!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邓舍手指赵二:“你……赵二狗官,你敢!”

    赵二打断道:“住口!你这无耻蠢贼!岂不知全县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邓舍气得开始咳嗽。

    “今幸天意不绝本县,刘玄德于本县接任县令。我今奉县令之令兴师讨贼,你既为匪寇之徒,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乌首匹夫!苍髯小贼!你即将命归于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见你的家乡父老!”

    邓舍手捂胸口:“我……我……我……”

    赵二大声斥责:“逆匪贼子!你枉活二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欺压村民,作贼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本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本章完)
………………………………

第六十一章 匪寇夜袭

    可惜的是,赵二没有诸葛亮的骂人功力,不仅没能把对方直接骂死,反而激得对方大怒,带着匪寇们就冲杀过来。

    赵二没有多作考虑,直接命令弓箭手放箭。士兵们听令立刻发动了齐射,箭矢如雨点一般落入匪寇群中。当即就有不少匪寇中箭倒地。

    “啊!”“疼!”“哎哟!”一时间惨叫声连绵不绝。

    赵二这次带的辅兵中,猎户的比例相当高,故而弓箭手的数量很足。赵二想着既然有这种远程压制的优势,自然要好好利用。

    第一轮射击后,那些冲锋的匪寇不是倒地就是撤退了,只有匪首邓舍一人继续前冲。由于邓舍是首领,也有一副完好的铁甲,故而虽然身上中了不少箭,却没有伤到要害。

    就在赵二准备发动第二轮射击之时,那邓舍忽然反应过来,没等我方的箭射出去,就先掉头跑了。

    他这是算捡回了一条命。因为在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弓箭部队的密集射击,可不是区区一副铁甲能防御住的。毕竟铁甲的防护面积有限,别的部位还好说,要是脸上中了一箭,在这种距离之下,基本上是必死的。

    就算他运气值爆表,这样都没死。但是冲到近前的只剩他一个人,也没办法做什么了。

    孤身一人面对数百虎狼之师,想想也知道没有好结果。

    他有甲尚且如此,其余匪寇基本无甲,面对赵二军的弓弩射击更是讨不了好。只要中了箭就必然会受伤甚至死亡。而且他们的士气比黄巾军还低,在刚才的一轮箭雨射击下,其实真正中箭的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人纯粹是一看到箭雨射过来就吓得后撤了。

    看到敌军撤了,赵二便准备下令追击,想衔尾追进敌人砦中。不料砦墙上的匪寇弓箭手并没有让他如意,开始射箭了。

    如果赵二军不追击,一箭距离外的那些砦墙弓箭手自然威胁不到他们,而一旦赵二军选择前进,那么就会进入砦墙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之内。

    赵二可不打算顶着对方的箭雨强攻,正如前面说的,铁甲并不能保证完全无伤。所以便放弃了追击。他还记得现在是在比赛,不想承受哪怕一个兵的损失。

    他是保守派,军事上力求稳重,只要能有机会无伤取胜,干嘛还要去冒险呢?

    等敌人全部撤回营寨后,赵二忽然后悔了:“刚才那匪首冲过来时,我是不是应该不放箭,而是命令队伍分开,把那个匪首放进我军阵中,然后擒贼擒王?”

    赵熊答道:“好像是诶!那样的话就直接胜了,不用再打了。”

    ……

    罢了,后悔也没用,看来自己临机决断能力还是有点差。

    不过问题又来了,这个营寨该怎么对付呢?

    嗯……

    “头儿,要不造投石机……”赵明建议道。

    投石机?那玩意不是攻城用的吗?

    不过,跟据打宛城的经历来看,这个年代的人力投石机对付城墙效果实在不咋地。命中率差也就罢了,威力还不行。虽然这年代的城墙只是夯土的,但石头砸上去,也就是个坑,根本砸不塌!

    (本章未完,请翻页)至于用来砸木头寨子的效果如何嘛……可以试试。

    于是赵二下令辅兵们去四周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

    砦墙上的匪寇们一开始不知道官军们在做什么,以为是要搭建营寨,但看着又不太像。等投石机的构架初步组建起来后,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