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话说回来,这鲍鸿既然不是为了索贿,那他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本章完)
………………………………

第一百零七章 如何贪污

    嗯……仔细想想最后一句,鲍鸿问下面为官的,要怎么捞钱……

    鲍鸿前面说了那么多句钱的重要性,最后问怎么捞钱。如果不是为了索贿的话,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两种了:一种是为了套话,想检测我是否廉洁。

    他鲍鸿是要收我做属官的,属官跟主官之间,免不了各种公务上的来往,而主官有什么难以抉择之事,亦需要属官来为他出谋划策。

    这样一来,两人之间就要尽量减小避讳,很多隐晦之事,像不太能见得光的那些,就要俩人一同商量。

    在这种时候,属下的忠诚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是否廉洁,就次要得多了。

    对于传统官场上来说,廉洁的人只适合当主官,为朝廷办事,而不适合当属官为长官分忧。

    既然廉洁不重要,那么鲍鸿问怎么捞钱,就只有最后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鲍鸿想要捞钱,他要考验赵二替他捞钱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他问话的字面意思,没别的。

    想通了这点,于是赵二稍稍放松表情,试探着向鲍鸿确认道:“在下似乎猜到大人的考题了。大人可是要问在下,如何替大人获取更多的钱?也就是考验在下的敛财之能?”

    鲍鸿听了哈哈大笑,承认道:“哈哈哈,双飞是聪明人呀!”说着以水代酒,敬了赵二一杯,然后看着赵二等他下文。

    嗯,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

    虽然赵二不是什么贪官,但如何利用手中职权来谋取钱财,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毕竟他来自后世,信息发达,那些贪官污吏落马的新闻,赵二虽然没刻意去关注,但也知道一些他们的手段。

    于是赵二清了清嗓子,开始描述他所知道的那些贪污手段。

    “这个来钱啊,分常规收入和非常规收入。所谓常规收入,就是指俸禄和朝廷赏赐,这个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也是自己难以改变的。而非常规收入,往往就可以通过自己来调控了。获得非常规收入的手段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截留收入,更改账目和虚构支出……”

    接下来就是举例子,比如什么吃空饷(比如自己麾下编制有一百人,从朝廷领一百人的钱,实际却只招募了几十人,多余的钱就归自己了)啊,喝兵血(就是克扣军饷)啊,修路铺桥啊,面子工程啊,外包啊,招商引资啊,吃回扣啊,申请学术项目啊,成立新部门啊,对外大撒币(这些我就不方便解释了)啊……

    一开始赵二只是平实叙述,后来说得兴奋了,便开始眉飞色舞,侃侃而谈,好像一位成功学商人在那里开讲座一样。

    听得鲍鸿连连佩服不已,别的不说,就冲赵二说话时透露出的那股子自信,就可以看出这赵双飞还真是个人才,他军事上的才能之前就已经见识过了,没想到这厮居然在贪污上也是个人才。

    鲍鸿越来越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在赵二讲完之后,鲍鸿又连敬赵二三杯,表示自己的欣赏之情。更是直接放下话来:

    “双飞啊!本官十分喜欢你,你这个属官,本官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定了!”

    然后派人直接去通知张温,说自己同意了。

    二人又吃喝应酬一番后,鲍鸿才把赵二放回去。

    赵二也是没想到,这鲍鸿居然是个大贪官,原本看他麾下的军队战斗力还算不错,胜过寻常郡兵许多,以为这一定是个有才能的好官。没想到这才能跟人品还真是没有任何关联。

    回到自己帐篷后不久,孙坚又钻进来了,赵二便开玩笑道:“文台兄啊,你是钻我帐篷钻得最勤的了,我听说草原民族里有个风俗,客人去部落里做客,晚上时,如果部落里的哪个姑娘看上客人了,就钻进他的帐篷里陪~睡……”

    孙坚又好气又好笑地拍了下赵二的脑袋:“好你个赵双飞,编排起为兄来了。看样子那鲍鸿应该是同意了。”

    赵二捂着自己那快被拍裂的脑袋,回道:“托文台兄的福,那贪官……呃,右扶风大人同意了。”

    说着便简单介绍了下之前在帐篷里的经过。孙坚听了点了点头,夸奖了下赵二一番,然后也开玩笑道:“双飞你说那鲍鸿是贪官,为兄看你才是真正的大贪,比他专业多了!”

    赵二连连谦虚。

    过了些日子,朝廷的指令下来了,照例是由一个小黄门(就是太监)拿着张绸子过来宣读。内容分别是表功的部分和处置的部分。首先是表彰董卓的功绩,虽然这次没给他升官,却给这厮封了侯,鳌乡侯,食邑千户,把董卓美得嘴都合不上了。

    之后同意了张温表举孙坚为议郎的请求。董卓听了后例行酸了几句,孙坚也懒得和他计较,回帐篷收拾行李去了。

    然后是赵二的调令,朝廷同意张温与鲍鸿的申请,将赵二正式任命为右扶风鲍鸿的属官——长史,秩六百石,具体职责由鲍鸿分配。

    赵二这个职位的正式称呼为边郡长史,因为之前凉州被叛军占据,扶风郡成为了前线,故而可以设立边郡长史。如果是内地的郡,则没有这个职务,取代而之的是郡丞。

    边郡长史的职责就是充任郡守的副手,为全郡的二把手。既可以管文事,亦可以掌兵。是个实打实的实权要职。

    鲍鸿居然举荐赵二当如此重要的一个职位,可见他对赵二的器重。

    董卓听后大骂张温和鲍鸿背后搞肮脏的py交易。鲍鸿久在西北,早就知道董卓什么德行,懒得分辩,径直走了。

    张温气得脸一阵红一阵青的,终究还是什么也没说,也走了。

    赵二一看哪还敢留下,也赶紧跑了。

    只留下朝廷派来的天使(就是那个小黄门,天使是传递朝廷命令的使节,不是西方宗教里那些长翅膀的)和袁滂、董卓、陶谦和周慎等人了。

    那位天使不是个强势的角色,看面前这些人居然没等命令宣布完就擅自离帐,也不敢说什么,继续宣布朝廷最后一条命令,就是命周慎立刻回京,听候朝廷发落。

    周慎一听松了口气,心说这下命算是保住了,只要自己一回京,自己家里的势力就可以起作用,到时候一切都好商量,要是钱塞得到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完全免罪也不是不可能。于是也不顾董卓的冷嘲热讽,离开了。

    天使宣布完命令走了,袁滂和陶谦也走了,只剩下董卓留在那破口大骂,最后觉得没趣,也走了。

    赵二先去了孙坚帐篷,帮他收拾东西。不过也没什么需要他动手的,有祖茂和两个仆人,孙坚东西也不多,赵二完全插不上手。

    孙坚借机向赵二交代了一些事情,嘱咐他自己离开后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防着董卓,这厮比想象得难缠得多。

    孙坚一直像一位大哥一样照顾着赵二,对于外界的尔虞我诈,孙坚都会跟赵二解释清楚。试想如果没有孙坚,赵二指不定要被那些政治老油条们坑成什么样。

    赵二对此也是极为感激的。

    孙坚这一走,俩人可就又要分开了,两人依依惜别了一番。

    “双飞啊,为兄之前曾答应你等打完仗,陪你去长安游玩的,现在为兄要食言咯!”见气氛沉闷,孙坚又一次玩笑道。

    赵二自然哈哈一笑,二人就这样欢笑着告别了。

    回到帐篷后不久,就听到门口有人说话,仔细一听,原来是李傕这厮要见赵二。不过现在的赵二因为孙坚离开而有些心情不佳,故而早就吩咐门口的赵熊,除了张温和鲍鸿外,谁也不见。

    至于董卓的人要见他嘛……托病不见。

    李傕被打发回去后不久,就听见董卓这货亲自过来了,人还没到帐门口,声音早传进来了:

    “赵二,你给我出来!敢不见本官……”

    赵二一听,赶紧顺手从旁边水杯里沾了几滴水,滴脸上,然后往地上一趴。

    那董卓果如赵二所料,强行闯进了帐篷,赵熊根本拦不住这厮。

    董卓进来一看赵二趴在那,顿时一愣,然后就看到赵二抬起头来,满脸“泪水”,对他说道:

    “啊……是岳父大人啊!小婿……呜呜……小婿对不起岳父啊!”说着说着便假哭上了。

    董卓一见这场景,有点懵逼,火气也顿时消了。

    听着赵二在那哭哭啼啼,董卓心里一烦,挥手道:“啊……这个,贤婿啊!看来你身体的确不舒服,我就先不打扰了。”

    说着就要转身而走。

    赵二心想,这我哭的效果,果然比起貂蝉那种美女来,差得简直天上地下啊!凤仪亭那场景,貂蝉一哭,董卓立刻上去安慰。而我这一哭,声调凄惨多了,董卓转身就要跑……

    “岳父大人留……”赵二刚要挽留,董卓却不听他的,撂下一句:

    “贤婿安心休养,有事以后再说!”就跑没影儿了。

    赵熊稍后跑过来,递过毛巾道:“头儿,那厮走远了,应该不会再来了。”

    赵二这才安心爬起来,擦了擦脸骂道:“特么的,这演戏真累!”

    就这样,185年过去,进入了186年,也就是中平三年。

    (本章完)
………………………………

第一百零八章 边郡长史

    赵二虽然升了长史,但照样还是呆在槐里军营里练兵,只不过时不时地需要回城里一趟,给鲍鸿这个大贪官出主意。

    不过也仅仅是简单提几句。赵二自己又不了解那些细节,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思路。具体细节自有下面那些长吏、少吏(朝廷任命的是长吏,主官自行征辟的是少吏)们去执行。

    在郡守府里,赵二又接触到了鲍鸿的其他手下,这些人在自己之前担任参军事时,与自己没什么接触,当时接待自己的只是些低等小吏而已。

    这里简单介绍下郡里的人员编制:一郡最高长官为郡守,又称太守。掌握一郡的军政大权,郡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有权来管。

    当然,郡守毕竟只有一个人,管不来那么多人,所以需要手下来帮他。

    手下中位置最高的是赵二这个长史,虽然边郡长史对应内地的郡丞,但与郡丞不同的是,边郡长史有兵权,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调动郡兵作战。

    这可比济南时那个兵曹的职衔要强太多了!而扶风郡的这位兵曹与寻常兵曹没什么不同,平时也只是管管军事后勤,比如统计下郡兵的铠甲器械啊,士兵升级时登记下军功信息啊……简直就是个文职!

    扶风郡的武职也是有的,郡守之下名义上最高的武职为都尉,秩比两千石的官,仅比郡守差一级。不过这个职位仅限于边郡才有,内地是没有的。

    由于扶风郡刚刚成为“边郡”不久,故而这个职位目前尚还空缺。

    比都尉低一级的有郡司马,是六百石的官。这个倒不需要是边郡才有,但也需要遇到战事才会设置。

    扶风郡倒是有一位郡司马,只不过他整天呆在军中,只与赵二见过一面而已。

    原本由朝廷任命的郡武官中,还有备盗贼、郡发弩令、轻车令、司空令等职位,秩八百石。不过后来相继废除了,其职责改由更低级的掾吏们担任。

    (以上资料来源于《居延汉简》、《张家山汉墓竹简》、《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续舆服志》)

    至于文职,除了赵二这个长史外,剩下的就都是郡守自行征辟的少吏了,比如督邮什么的……

    赵二这时候才知道,原来一个郡的督邮有好几位,每人分管一个区域。

    督邮们位卑权重,虽然俸禄低,却可以管比他们俸禄高的县令、县尉们。可以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地公然索贿。

    不过这扶风郡的督邮,到了赵二面前,可就只能老老实实地俯首下拜了。赵二不由得意起来,哼哼,原先自己很害怕的督邮,现在却乖乖地跪在自己面前,拍自己马屁,其中一个姓荀的北部督邮,拍得尤为卖力。

    哈哈,真爽!

    赵二正在郡守府里得意着,忽然有郡吏来报,说有几个乞丐装束的家伙求见自己,说是赵二的老朋友……

    谁啊?

    自己可不记得自己认识什么乞丐,肯定是有人为了跟本官拉关系,骗些吃食,故而跑来冒充的!

    于是赵二下令放他们进来,自己要当面拆穿他们,然后再乱棍打出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哼哼,本官的秋风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稍后,那几个人进来了,他们一进来便冲着赵二哭诉,说什么找赵兄找得好苦,自己终于有救了之类的。

    赵二刚要下令打他们一百军棍,忽然发觉这几个人面孔似乎有点眼熟。

    他叫几人凑近些,仔细一看……

    喵的,这不就是当初从济南跟过来的几个士子么!

    于是赵二赶忙问道:“我说卞老六,你们几个不是在长安玩得很嗨吗?怎么沦为这个德行了?”

    赵二可是记得这几个人都是家财万贯之辈,虽然出身小县城,但论财力也是能与大城市的世家公子们比肩的。他们怎么会变成乞丐的?

    几人便向赵二叙说了他们之前的经历:原来这几个货在长安玩得太嗨了,每天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这旧都长安的消费水平,显然比济南高出不知多少。然而他们出门时带的钱却没那么多,他们原以为自己带得钱挺多的,故而还是按照当初在济南的习惯那样花销。

    结果就是没过多久,钱就花光了。

    他们想过跟家里要,但毕竟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他们便想找近在咫尺的赵二来救救急。

    可惜赵二当时在军队之中,军队的行踪可是军事机密,军中官员的行踪更是机密中的机密。

    哪里是这几个无关人士能打听到的?

    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他们的钱又花光了。于是几人的苦难就开始了……

    从小养尊处优的他们,不得不像个乞丐一样求取陌生人周济。虽然他们也有带仆役,然而仆役也没办法替他们挣钱――至少挣不够让他们体面生活的钱。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至于让他们衣着破烂。问题在于他们遇到了骗子,骗子看他们是外地人,身边又有不错的仆役。便假称是当地某世家的人,愿意周济他们,前提是他们愿意把他们的仆役借他几天。

    士子们没想太多,就同意了,然后那些仆役就再也没回来――几天后,仆役们出现在了长安城内的奴隶市场上。

    按理说,这年代士子们远行的也有不少,那些士子们可以在各地的亭舍中获得食宿待遇。

    然而前提是他们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至少证明自己不是被通缉的逃犯。

    可惜的是,他们的身份证明,都装在自己的仆役身上……

    不过士子们终究还是幸运的,他们得到了长安城周围一些富裕农户的施舍,至少没被饿死。

    然而也就仅限于此了。

    原本他们以为已经没有希望了,却在几个月后,意外得知扶风郡新上任了一个长史,名字叫赵二。

    这次让他们重燃起了希望,费尽千辛万苦之下,才以身份不明的状态,见到了赵二。

    真是不容易!

    原本按理说赵二这么抠门,他们本来是不指望他拿出多少钱给他们的,只求赵二能给他们提供个吃住的地方,别饿死就好。之后再安排自己回济南,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他们没想到这次赵二居然变得异常大方,随手就从扶风郡账户里调拨了一大笔钱给他们,告诉他们随便花,花完了再找他。

    士子们在惊讶太阳打西边出来的同时,也对赵二感激涕零,连送了他一个“及时雨”的绰号。

    得,赵二成宋江了。

    宋江就宋江吧,反正自己又不走宋江的路。至于赵二为什么这么大方,那自然是因为这属于慷他人之慨。钱都是公家的,花多少都不心疼。这里又不是赵二自己的地盘,自己现在就是个属官,这地方被治理得再烂,百姓再怎么民不聊生,也怪不到赵二头上,在赵二的甩锅**下,老百姓们只会去骂鲍鸿。

    赵二又不是那种悲天悯人的烂好人。

    送走了几个逗比士子,赵二又收到了济南那边来的消息,说新的济南相已经到任了。就从目前对他的观察来看,这人似乎就是个书呆子,书读的挺多,具体事务啥也不懂,什么事都交给郡中那些长吏少吏们,自己基本不去干涉。

    嗯,这样最好。只要他不针对自己,就什么都好说。

    赵二本来还想写信吩咐管仲去找那几个管事的郡吏联络联络感情,花点钱贿赂下他们。毕竟自己在济南时与他们接触不多,而管仲跟自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属于利益共同体,自然会听自己的。

    没想到管仲来信说他早已经跟他们联络好了,那些郡吏向他保证,与赵二相关的事情,他们都不会予以干涉。管仲在其中花了多少钱赵二不知道,反正事情办好了就成,钱是可以赚的。事情办不好的话,钱都没得赚。

    孙坚那边倒是经常跟赵二来信,说些在京中的趣事。经过这几个月的结交,孙坚已经跟朝中很多要员打成一片,探听到了不少内幕消息。

    而关乎升官方面的消息,孙坚告诉他,虽然立刻让赵二升太守不太可能(当然,如果赵二愿意去凉州赴任那就另说了),但是在中原找个匪患比较严重的地区,让他执掌一郡兵马,还是可行的。

    赵二想了想:执掌一郡兵马?自己现在就掌握着扶风郡的郡兵啊!虽说赵二还从未行使过这权力罢了。

    而要在执掌一郡兵马的前提下升官的话……秩比两千石的都尉?

    似乎也没啥卵用,仅仅是俸禄高了点而已。只要上面有个郡守,那么兵马就不能完全说是自己的。

    不过不管怎样,尽快离开扶风郡这个西北前线还是好的。而官位嘛,以后还可以再升,直接从长史变成郡守难,但从都尉升为郡守就容易多了!

    赵二就回信说,自己还是想在青州混,让孙坚打听打听青州那边有没有合适的职位。

    只要在青州混,那么离刘备就远不了,离济南的部队也远不了。等天下一乱,自己就可以趁势而起,帮刘备打天下。

    回完信,鲍鸿又找到赵二,请赵二来帮个忙。

    ……

    注:曹操离任后,济南国的继任国相,史书上无任何记载,只有到汉献帝时,才有记录一个名叫郝光的担任济南相。所以中途济南相这个位置,到底是一直空着,还是有人接任但没记录,就是个谜了。

    (本章完)
………………………………

第一百零九章 斯巴达

    原来是最近作战期间,鲍鸿自己的郡兵也损失了不少,需要补充新兵。鲍鸿想请赵二在帮张温练兵的同时,顺便帮他也训练一批――当然,鲍鸿同时也暗示:这批兵属于“自己人”,希望质量要比之前的兵高一些。

    这是合理要求,因为赵二的本职就是为扶风郡效力。替张温的朝廷大军练兵才是额外劳动。

    不过这却令赵二有些犯难。

    赵二去鲍鸿的军营参观了下,发现以鲍鸿现有的军队模式,很难做出什么改进。

    当然,像济南那样,废除无用训练项目的改进还是可以做的,但是对于一支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的部队来说,那点改进并不够。赵二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才行。

    这里就要说一下大汉朝本身的军队编组,五人一伍、十人一什这个大家都清楚,不过那只是平时的编制划分。具体的作战队形又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的军队编队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纯队和花队。

    纯队的意思就是把单一兵种编为一队,然后上战场时,依靠指挥官的指挥,进行相应的兵种配合。比如先让纯弓手队伍去射击敌人,然后迅速退到后方,让纯长枪兵队伍上前去抵挡敌人骑兵。

    花队则相反,把多个兵种的士兵编为一个作战单位,这些人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配合,组成一个独立作战单元,可以直接应付各种状况。到了战场上,指挥官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挥,只需要把那些作战单元按照所需数量,直接派遣到各个位置即可。

    两种编组方式的优缺点也很明显:纯队好训练,但不好指挥。花队不好训练,但好指挥。

    赵二早先训练的简易版鸳鸯阵,就是花队。替张温训练的矛兵,就是纯队。

    而大汉官方的正规军,则大多是花队。而这个花队可比赵二的简易鸳鸯阵要花得多,里面弓、弩、刀、剑、牌、殳(一种可以当锤子用的矛,百度百科里老有智障把殳的图片放到槊的词条下)、矛、戈、戟什么都有,非常花哨。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淘汰掉了一部分已经彻底不合时宜的殳、戈等武器,但仍旧十分之“花”。

    而鲍鸿的部队,正是这种典型的大汉花队。

    这叫赵二怎么帮他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