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二才不在乎他们,毕竟是上一代的残次品,就算经验刷满了也对自己没什么诱惑,不如当个人情送出去!
袁绍一听,感觉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急问:“双飞的意思是……全给……我?”为了表示亲切,都开始称呼赵二表字了。
赵二点点头,确认了他的话。
袁绍顿时大笑道;“哈哈哈,这可怎么好意思……这个,那么本盟主就谢谢赵州牧啦!”
袁术看了则十分嫉妒,心里多少也有点后悔,之前太过得罪这赵二了,心说要是能分我一部分……
对了,我没必要非得跟赵二要,我直接放下身段,去求我那便宜哥哥,应该也能分到一些!
这兄弟俩正在高兴或嫉妒时,曹操却摇了摇头,心说这两个笨蛋,那董卓怎么可能给你们机会。别说劝降了,那些士兵能否活着逃出关外还是个问题呢!
除非强行把关攻破了……但即使那样,以董卓的心狠手辣,他必然会在临失败之前,先一步把那些士兵全部处死,即使自己不能用,也不会便宜联军的。
曹操也不揭穿他们,让本初乐一乐,总比看他愁眉苦脸好!
陶谦却不管他们这个,而是直接问赵二道:“双飞,这些炮灰矛既然是你所练,那么当初在练他们的时候,有没有……有没有什么弱点可循?”
之前曹操就问过一次这问题,被袁绍给转移开了。而陶谦经验老道,自然不会把胜利的希望全压在策反上,他需要考虑策反失败后,如何对付敌人这支炮灰矛。
他这话再一次吸引住了所有诸侯的注意力,袁氏兄弟能不能获得这些士兵,他们不关心。但无论这些兵是在董卓手里,还是日后到了袁家那里,都不是自己的,自己很可能就要在某一天,在战场上面对他们了。
而袁绍则对陶谦的这话感到不高兴了,心说你什么意思嘛!是看我得了这兵嫉妒么?
非要当众戳破它的弱点,好让我得了也没用?
赵二想了想,答道:“弱点的话……有啊!挺多。”
袁绍赶忙阻拦道:“这个……天色已晚了,大伙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休息下!”
袁术也跟着帮衬道:“对呀对呀,今天大家都累了,休息下吧!”
不想下面人却不领情,纷纷表示:“不累,不累,我们不累!”
“让赵州牧把话说完吧!我们听完了再走也不迟!”
“对对,不差这几句话!”
把袁氏兄弟气得够呛,却又找不出理由反驳。
陶谦鼓励道:“双飞,别管他们。说吧,毕竟目前他们还是敌人!”
袁绍当即恨极了陶谦,心说好你个老匹夫,跟我作对,你等着瞧!
赵二点了点头,答道:“好吧!我就说一说。其实……他们的弱点挺明显的。众所周知,他们都是来自关陇、凉州之人,乡土情结很重。本官当初是以保卫家乡的口号征召他们参军的,这些人在本地作战时,士气尚可,一旦离开了家乡,战斗力就会下降!”
“这……”
这算什么弱点!众诸侯纷纷吐槽,心说我们的部队不也都这样吗?
这世上哪个部队不是这样,在家乡战斗力就强,去了别的地方就弱。除非是来自各地混编的部队。
再说了,现在战斗力已经下降了还这么厉害,这要是在西北打,那他们还不得逆天?
再说董卓那边,董卓问李儒:“你说……既然这支炮灰矛,已经被对方知道了是那赵二所练,对方会不会掌握了这支部队的弱点,而进行针对性的进攻,导致我方失败?”
李儒摇了摇头,否认道:“不会。这支部队无论是由谁所练,他们经历了那么多战斗,有弱点也会被削磨得微不足道了。至少我所发现的那些弱点就都影响不大,比如他们虽然拒绝穿盔甲,但他们对疼痛的忍受力胜过一切盔甲,还有他们之前没有使用的那个‘挥’技能,也可以大幅减小箭矢的伤害。”
所谓“挥”,即是在面对敌人箭矢射击时,将手中长枪进行有规律地挥动,用以拨开大部分射来的箭矢。这个技能不是赵二教授的,而是炮灰矛们在不断地实战中,自行摸索出来的技能。
“而现在他们背靠关墙,不用担心被人背袭,城楼上亦有弓箭手支援,对方就算用远程力量去打击,也难以生效。要说起唯一无法克服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的训练不易,打一个少一个,经不起消耗啊!”
董卓点了点头:“嗯……这倒是没错。不如……暂且先把他们换下来,换另一支部队上?那支部队倒是好补充得很!”
李儒抬起头:“相国是说……斯巴达?”
“没错,就是那个斯……就是红毛妖兵!”
袁绍这边,众诸侯刚刚商议完毕应对策略,准备开始实施时。
传令兵来报:“报――盟主!那董卓军把之前的部队撤回关内,换了另一支部队出关列阵迎战!”
袁绍一听:“什么!”心说好你个狡猾的董贼,我这边好不容易想好怎么对付你的炮灰矛,你又突然把他们撤了!
现在又换上其他部队,你这不是耍我们么!我们的准备白费了!
嗯……也不全是白费,至少一方面他不能用这支部队对付我们了,另一方面,也不影响我暗中派人策反他们。
陶谦建议道:“盟主,我们还是去试探一下董贼的新部队吧!”
袁绍自然答应。
于是陶谦再度率军出营,赵二也跟着出去观望,这一观望,赵二立刻认出了对面的部队……
不是赵二记忆变好了,也不是因为之前炮灰矛的事情给了他提示,而是因为……
这支部队简直太好认了,让人见过之后就很难忘记!
特么这不就是劳资给鲍鸿那大贪官练的斯巴达么!
赵二直接对陶谦说道:“陶公,不用去试了,这支部队也是我练的!”
陶谦只好收兵回营。
照例,袁绍质问赵二:“说吧,赵州牧,这支部队又是怎么回事?”
赵二只好把自己当初给鲍鸿当右扶风府属官、边郡长史时,帮他练的部队的事又说了一遍。
袁绍又紧接着问:“那么这支部队,你能否劝降,或是有什么针对性的办法吗?”
赵二摇了摇头;“这支部队本官可不打算劝降……而且估计连动摇对方士气的效果都不会起。”
袁绍不由问道:“为何?”
赵二便解释道:“对面这支部队本官原本起名叫斯巴达,后来又被人称作红毛妖兵。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支部队训练方法极为简单,虽然跟炮灰矛同样是战争消耗品,但却远比炮灰矛要廉价得多。所以本官估计,里面的人早就换了好几茬了,早不是原先那批人了!”
曹操这时问道:“那么,双飞,你就跟我们讲讲这支部队的特征吧!”
赵二点了点头,答应道:“好吧!那本官就讲讲。其实这支部队是本官为了应付鲍鸿那贪……为了应付他的请求,而随便练着玩的。他们的优点很少,缺点一大堆。跟之前的炮灰矛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众人一听,原来这么弱!这下放心了。
然而赵二接下来的话,又把他们的心提上来了:“不过,虽然他们刚训练出来的时候,的确很不堪。但是他们毕竟同炮灰矛一样,经历了无数战斗,积累了足够经验。所以……他们并不会比炮灰矛好对付多少。”
“啊!”众人再度悲叹起来。不断有人指责赵二道:“赵州牧啊赵州牧,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赵二则很无辜,道:“这能怪本官么?那部队被董贼拿去,又不是本官能改变的,本官当时可都是交还给朝廷了,又不是从本官手里抢的!”
这下袁绍、曹操等人脸上难看了,心说赵二你这是讽刺当初董卓从我们手里抢走了西园八校尉的军权么?
赵二确实感到很无辜,这些部队在刚训练出来的时候,在他看来就是垃圾。但是它们经过那么多次血战,积累了那么多经验,变成了满级部队,那可不是自己的锅!
孙坚突然开口问道:“双飞,你的意思是……你所训练的那些部队,其实本身不厉害,单纯是因为战斗经验丰富?”
赵二连忙确定道:“就是这么一回事呀!”
公孙瓒一听这话,突然明白过来了,主动请战道:“论起实战经验丰富,他西北军再多,能比的上我幽州铁骑么?我恳请派我的白马义从出战,去会会这支斯……什么鞑!”
袁绍看向了赵二,想询问他的意思。
赵二则点头道:“嗯,本官觉得可行!而且……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正是这支斯巴达部队的克星!”
………………………………
第二百零七章 斯巴达败
于是接下来,赵二首先向众人介绍了这支斯巴达部队的性质:“斯巴达与炮灰矛的定位有所不同,它是一支进攻型的部队,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守在关下等咱们进攻,而是会主动出击杀过来。他们的优点是士气极高,没有见过他们的部队很容易因为他们奇怪的举动而受到惊吓。”
而后便是告之弱点:“诸位,这支斯巴达部队,本官当年选择的兵源都是那种半大小子,正是容易冲动,而且变得叛逆的年纪。本官在训练他们时,对他们的纪律要求放松得很低,单纯只强化了他们的勇气与战意。这就直接暴露了他们的一大致命弱点:不怎么听从上级号令,打起仗来也没什么章法,全凭一股血涌而已。”
当年鲍鸿就跟赵二提过,说这些红毛妖兵不怎么听话。
陶谦听后捋了捋胡子,说:“听起来有点像丹阳兵。”
接着赵二又对公孙瓒道:“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熟悉草原民族战法,精于骑射骚扰。正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对面那支部队吸引过来。一旦他们离开关墙的保护,走出了关上弓手的射程范围,便是待宰的鱼肉了!”
袁绍一听,当即同意道:“好!公孙将军,对面那支红毛妖兵,就交给公孙将军你了!”
公孙瓒听了哈哈大笑:“哈哈哈,看我的吧!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幽州铁骑的厉害!”说罢还故意瞟了张杨一眼。
气得张杨都说不出话来了,心说玩骑射,我们并州铁骑也不输你们!要不是我手里的骑兵之前被吕布消灭了大半,现在拿不出手……哼!
陶谦则站出来补充道:“那么白马义从就交由公孙将军亲自指挥了,公孙将军只管将对面部队吸引过来。然后老夫的部队会形成一个埋伏圈,防止对面逃走!”
袁绍见没人反对,便批准了这一计划。
虎牢关下。
十八路诸侯的军队缓缓走出了营地,斯巴达们观察着对方,发现这次对面布置的阵型有些奇怪,更像是一种被动防守型的阵型。
于是在对方尚未完全布置好阵型时,斯巴达的首领向督战队军官建议道:
“嘿,这位长官,对面的杂碎出来了,我们要冲上去啰!”他说这话时,脸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神情。
那军官冷冷地看了眼他那张稚嫩的脸,阻止道:“不行。相国说了,命你们在关下防守!”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位斯巴达首领并不打算听从这一命令。这个人瞬间翻脸,面孔开始变得扭曲,叫嚣道:“他喵的!老子的斯巴达们,从来都是只打进攻战,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玩劳什子防守?那特么不是炮灰矛们干的事么!老子才不防守!”
这位军官不是董卓从西北带来的,而是禁军出身,之前没与斯巴达们接触过,不知道他们秉性,当即强硬拒绝道:“不行!相国发话了,你们必须防守!”
斯巴达怒了:“防个毛线守!不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么?你个鳖玩意,老子当年十三岁打仗时你丫还在撒尿玩泥巴呢!”
军官心说这什么人啊,居然敢对本督战队军官如此说话,胆子也忒肥了!于是威胁道:“老子说不行就是不行,再哔哔老子砍了你!”
话刚说完,这个军官就先被斯巴达一刀砍了。
“你……敢……”话未说完,便带着不敢置信的表情,死去了。
其他督战队成员亦震惊当场,他们从没想到过,会有军队在开战前先把督战队军官砍了的。
斯巴达首领才不管他们怎么想,高举武器,大喝一声:“斯巴达——永不退缩!崽子们给我冲锋,灭了那群联军杂碎!”
趁着督战队还楞在那里时,斯巴达首领先一步带着斯巴达部队向联军营地发起了冲锋。
联军这边尚未整好队形,便看到对面先一步发起了冲锋。陶谦不由心道,不愧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这个时机把握得真好!
不过把握得再好,知道了你们弱点的我们也必将把你们消灭!
于是公孙瓒率白马义从首先出战。他们冲上前去,却不与敌人肉搏,单纯就是不断的骑射骚扰,同时散开队形,分成几股,把斯巴达们的队形也吸引得乱了开来。
而陶谦则趁此机会,加速布置好了身边的队伍。
白马义从见后方布置完毕,便开始把斯巴达们引入陶谦的包围圈,之后继续依靠灵活的速度,围绕着斯巴达们,抛射出连绵的箭雨。
斯巴达们却毫不畏惧,他们都配有大盾,箭矢对他们的伤害极小。他们甚至还会临时进行几人一组的配合,每人朝一个方向举盾,以应对白马义从从多个方向射来的箭矢。
他们虽然队形开始变得散乱,却并没有如同公孙瓒所想的那样分散成几股,而是仍旧挤成一团,朝陶谦那边涌去。
他们心想,当年老子在西北打叛军时,玩你们这一套的敌人见得多了!对付你们这种步骑都有的部队,我们只要无视骑射部队,直接冲击对方的步兵阵,把对方的主力冲垮,那么你们这些骑射部队也就只能跟着逃跑了!
于是径直向陶谦的部队冲了过去。
而陶谦,看到对方离自己越来越近后,微微一笑,命身旁亲兵射出鸣镝,向埋伏部队发出了信号。
听到信号后,瞬间便有两支数量庞大的部队,从斯巴达们的左右两侧涌出,他们准备与陶谦身旁的部队一起,给斯巴达来个三面包围。
而斯巴达们却没有展现出任何慌乱,他们依旧冲向陶谦。
眼看双方的队伍就要接触到一起,原本一直沉默着的斯巴达们,没有经过任何人指挥,突然一齐张口,喊出了他们的招牌咒语:
“斯——巴——达!!!”
声音震天一般的响亮,连张飞都差点被吓一跟头。张飞不由骂道:“狗日的老赵,练出的什么玩意,这嗓门快赶上俺老张了!”
而陶谦麾下的混合部队可就不是吓一跟头那么简单,他们瞬间陷入了混乱,其中有不少胆小之辈直接被吓破了胆——落了个夏侯杰的下场。
赵二看到此情此景,眉头一皱,他感觉这支斯巴达虽然依旧像刚训练出来时那样鲁莽,但却鲁莽得极为有分寸。
他突然大叫:“不妙!”
而后赶忙跑到袁绍身边,向他汇报道:“盟主!事不宜迟,赶紧集合联军中所有的将领部队,组成突击队!”
袁绍不明就里,问道:“为何?”
赵二迅速解释道:“本官低估了他们的水平,小看了实战经验的效果。现在光凭陶大人的部队不足以消灭、甚至连阻拦他们都很勉强。必须迅速组建一支将领突击队,给他们迎头一击,锉一锉他们的锐气,方可击败他们。快,晚了就来不及了!”
赵二这人虽然平时常犯糊涂,但在这种关键时刻容不得他不精明。
袁绍听赵二这么一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现在还年轻,尚还不是后来掌握冀州后那种拖泥带水的性格。他果断地立刻召集诸侯首领,然后让他们麾下将领全部集合,临时组建了一支突击队。
因为这些诸侯手下的将领都在身边,所以集结起来很方便,很快,突击队就组建好了。
这支部队临时由江东猛虎孙坚指挥,里面包括了刘关张太史等猛将;曹操麾下的夏侯兄弟、曹仁、曹洪和乐进;刚从渤海赶过来的颜良、文丑;鲍信麾下的于禁;张邈麾下的典韦;韩馥麾下的张郃……
将领突击队立刻出营,而此时陶谦那边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来的正是时候!
将领突击队立刻从一个刚刚被斯巴达们打破的缺口冲了进去,如同热刀切奶油一般,把斯巴达们切出了一个大口子。
之后,将领突击队彻底凿穿了斯巴达,重新整队后。孙坚带着他们绕了小半圈,再度冲了进去,又把斯巴达们分成了四份。
就这样,反复切割、冲锋,如同切圆饼一般,终于把斯巴达们彻底变成了散兵游勇。他们相继死于联军的剿杀之下。
联军这边出动了额外的部队,董卓那边也不傻,这期间,关内的西凉铁骑也有出来支援,他们可不想眼看着手中的王牌就这么消失。
但是公孙瓒却适时地集结起白马义从,再度牵制住了西凉铁骑们。
就这样,打了整整一天,西凉铁骑不得不撤回关内。而斯巴达们也几近全灭,除了少数人力竭被俘外,剩余全部战死。
而联军,则付出了数倍伤亡的代价。
战后一清点,这次联军又死了好几万。现在联军人数已经远比虎牢关里的敌人数量低了。
所幸的是,董卓仍旧并不知道联军目前的实际兵力数。不然的话,董卓早就彻底开关,部队齐出杀过来了。
于是乎,双方在互相畏惧着对方的情况下,再度处于长期对峙状态了。
董卓这边正发愁着,李儒却忽然提醒道:“主公,主公或许不必如此忧虑!”
“哦?”
只听李儒说道:“主公这边接连遭遇失利,故而忧愁。然则关东联军那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观联军在历次战斗中,亦减员不少。而虎牢关依旧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他们的士气也难免不受影响。”
董卓赞叹道:“贤婿高见!那么不知贤婿可有应对之策?”
李儒微微一笑,道:“应对之法没有,但试探对方虚实之策倒是有一个。”
………………………………
第二百零八章 分而化之
不等董卓问起,李儒便讲道:“公可命天子下诏一封,诏令关东诸侯退兵。”
董卓不解:“他们不可能奉诏吧?”
李儒笑道:“那可不一定!如果他们还能再战,自然不会答应。如若他们有退兵之意……那这就是一个十分体面的借口。主公可以在每次战局发生变化时,就下诏一次,反正咱们这边不会因此而损失什么。只要有一次对方奉诏了,咱们就赢了!而且一旦他们奉诏退兵,那么主公这边的正统性,就进一步加深了!”
董卓点了点头。
李儒继续道:“而就算对方始终拒不奉诏,也可以让对方处于一个抗旨不尊的立场上,从大义上来打击他们的正义性!”
董卓听后大喜,当即应允:“贤婿妙策!就这么办!”
竖日,一个胡须部分脱落、嗓音尖细的人来到袁绍的盟主大帐中,向袁绍公布了天子的旨意。
袁绍知道这人,他是原先雒阳内某高官家的管家。那位高官因为得罪董卓而被下狱后,这个管家就被董卓给阉了,收入后宫充作宦官。
因为是认识的人,袁绍并没有刻意为难他,只是将他看押起来。而后袁绍也不跟其他诸侯商量,而是与自己的谋士许攸商议起来。
袁绍手下谋士不少,但在这个时期能称得上是他智囊的,只有逢纪与许攸而已。逢纪目前在渤海主持大局,据说他已经想到了如何对付海寇之策。而现在跟在袁绍身边的,便是许攸了。
许攸这个人最为目无君上,当年就曾参与过冀州刺史王芬密谋刺杀灵帝事件。他首先对袁绍建议道:“明公何必在意这种伪诏?莫说此诏是那董贼授意,就算无有董贼,那皇子协的旨意又有什么效力了?”
袁绍听许攸没有管刘协叫天子、皇帝,而是直呼他为皇子协,便知道许攸自有寓意。于是问道:“请先生明言!”
许攸遂直说道:“当初皇子辩登基为帝,是明公所认可的,若是先帝下旨,明公或许还可以考虑是否遵从。但是当今这位么……不过是那董贼擅自立起的一个宗室罢了。明公当初正是因为反对董贼废立,不承认皇子协之正统,因而奔出雒阳,起义兵而反抗。如今明公又岂有承认皇子协正统之念?”
袁绍恍然大悟,赞许道:“若非子远之言,我犹在雾中也!”
随即又问起许攸接下来的应对之策,许攸遂一一言之。
次日,袁绍召集其余诸侯,向他们公布了雒阳传来的旨意,随即斥之为伪诏,表示拒不奉旨。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言明此时身在雒阳的刘协根本不据有正统性,袁绍根本不认这个皇帝!
他还更为丧心病狂地编造谣言,说刘协根本不是先帝的种。他们袁家在宫里有线人,据称当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