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纳闷这袁本初不说出击,也不说不出击,在那皱眉干什么?

    于是又劝道:“本初!那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致使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社稷危急,存亡之刻,怎能按兵不动呢?”

    袁绍继续不理他,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曹操心说你袁绍搞什么,倒是说句话啊!

    于是也不再冲他讲,而是面对其他诸侯首领分析道:“那董贼慑于十八路诸侯之势,为避锋芒,始有迁都西遁之举。虎牢关一战,吕布战败,兵无战心,我军士气正盛。此时一战,则天下可定。我们怎能疑而不进,坐失良机呢?”

    袁绍这时候终于说话了:“诸侯兵马俱已疲困,进兵深恐无益。”

    心说你也不看看,我军现在就这么点兵马了,精锐折损大半,剩下的杂兵又实在不堪用。你要我进兵……拿什么进啊!

    要不是那赵岑手下突然献关投降,我们在虎牢关下就想撤了。

    曹操心说你真是扶不上墙!又看其他诸侯,希望能有个帮自己说话的,但是……

    奇怪,赵二哪去了?他麾下的刘备倒是在,但这人一看就好像没啥主见(被赵二给惯得),根本没打算说话。

    孙坚也不在。

    而在场的其余诸侯皆言不可轻动。

    于是曹操怒了,大骂曰:“竖子!不足与谋!”转身走了。

    遂亲自带着自己那数千士兵,领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乐进几个将领,星夜来赶董卓。

    从雒阳往西直走,过了谷城,旁边就是谷水,河上船只川流不息。曹操认出那是青州的船只,似乎在运输什么。

    再往前走没多远,便看到赵二的军队了,只看到这些青州军不断地把一群群“流民”往船上引。

    曹操便叫住一个军官,问他赵二在哪,那军官给他指了位置。曹操便在某艘停靠在岸的船上,找到了赵二。

    一见到了赵二,曹操就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好你个赵双飞,我们在虎牢关下与敌对峙,你却在这边绑架人口!简直就是个人贩子!”

    张飞在旁边吐槽道:“你说得没错,他就是个人贩子!”

    这下曹操有些哭笑不得了,心说这人怎么这样。

    赵二一见曹操,便哈哈笑道:“孟德稍安勿躁……你看,我这不是在关下也帮不上啥忙么,与其让水军闲着,不如来弄点人口回去。”

    曹操只得一摆手,放过他道:“好了好了,为兄不是来追究你责任的。为兄跟你说件正事!”

    赵二当即装傻道:“何事?”

    心说什么正事,不就是擅自追击董卓,然后被全歼的事么!

    曹操正色道:“为兄打算趁那董贼西去之机,带兵追袭他们,怎奈其他各路诸侯目光短浅,不肯支持为兄!当时你又不在,可把为兄气得啊……不提了,双飞,你可愿带兵协助为兄?”

    ……

    董卓老婆是羌女的说法,未见于任何史料,猜测是哪个小说里传出来的。考虑到董卓少年时身处汉羌杂居之所,喜欢结交羌人,而董卓父亲不过是个县尉,故而娶个羌女为妻也属正常。因此本书采用了此设定。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弘农遇伏

    赵二假装看了看船舱外,然后婉言拒绝道:“孟德啊……这个,不是我不想帮你。只是你看,我麾下士兵现在都在忙着救助这些被董贼强行掳走的雒阳居民。你看他们多可怜,不救他们,他们会死在这的。我实在抽不开身啊!”

    赵二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心里却想:开玩笑,我这里忙着收集“财富之源”,哪有空去给你收拾烂摊子!

    曹操当然不会被这种理由唬住,劝诫道:“救助百姓之事固然要做,然事有轻重缓急。救民之事大可交给后面的其他诸侯来做,双飞你派人通知一下他们即可。他们现在闲得很!当前追击董贼之事才是重中之重。只有消灭了董贼,天下才能安定,到那时这些百姓才能彻底脱离苦海。双飞你要分清轻重啊!”

    赵二犹豫了下,一时也想不出推脱的理由。总不能说我跟着你去必败吧?

    最后只得道:“好吧,那孟德你先行一步,我把手头的人收拢一下,然后在后面跟上你。”

    现在青州军分散各处,要集结起来确实需要一些时间,这倒是个不错的借口。

    赵二又想了下,补充道:“对了,如果你需要什么帮助,大可直接奔向岸边,河里总是安全的!”

    曹操听他这么说,觉得也只能如此,毕竟这追袭作战,最讲究速度。每早行一刻,胜算便多上一分。况且这一路旁边都有河流,赵二可以随时支援。

    于是便先一步带兵去追击去了。

    一路向西,没走多远,曹操便看到了谷水河的源头。

    曹操回忆了下,“《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玉。此处既是谷水源头,那么此地应是黾池了。”

    不过他现在可没空观赏风景,看到河流的源头,就说明再往西走,就没有河了。

    这令曹操多少感到有些不安。因为离开了河岸,便会失去赵二的直接援助。

    他之前在袁绍面前决定独自带兵追击董卓,多少有些冲动的成分。毕竟他手里这点部队实力实在太弱。

    当初诸侯会盟时,别的诸侯要么有任职地的郡兵可用,要么有当地世家援助的部曲,要么干脆就是公孙瓒这种手握重兵的军头。唯独曹操,手下士兵全是自己在陈留临时招募、临时训练出来的。

    他想着当年赵二就是带着训练不过月余的部队,就在黄巾之乱中转战南北打了那么多胜仗。所以自己应该也可以。

    结果虎牢关下一番争斗,他才发现自己的部队比起那些知名部队来,差距太大了。白马义从、并州铁骑那样的骑兵强军就不说了,即使是炮灰矛那种步军,也远胜自己的部队。

    曹操多少有点后悔了。

    不过既然话已经放出去了,不可能轻言放弃。曹操看了看地图,只要继续再往西走上大约一个县的距离,就可以到达弘农县,那里就是黄河沿岸了。

    那边应该就会有赵二的船来支援……或许吧!

    就这样,曹操一路担惊受怕,终于平安地到达了弘农郡治所在的弘农县。

    看到黄河后,曹操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刚放下的心又再次提起来了:他并没有在这里看到赵二的船只。

    难道赵二这厮把这事忘了?

    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他记忆力一向不太好……

    罢了罢了,没赵二帮忙还打不了仗了?我曹孟德可不能这么没出息!

    他看了看身后的将领,夏侯兄弟、曹仁曹洪、乐进,他们虽然脸上略有疲惫,但却都很兴奋,看起来似乎都处于想建功立业的状态。

    嗯,他们都这么有干劲,自己身为首领可不能丧气。这些人都是一时之人杰,有他们之助,自己未必不能击败那董贼!

    想通了这点的他,决定先进城休整一下。

    弘农郡的太守是太原人王宏,此人与王允交从甚密,虽然暂时屈服于董卓的淫威之下,但此时董贼西遁,那王宏应该会看清形势,给予自己援助吧……就算不给,也不至于谋害自己。

    嗯……

    刚这么想着,忽然一声鸣镝响起,曹操顿觉不妙。只见城门打开,一支军马从城中涌出,杀奔曹操而来。

    原来那弘农郡太守王宏早就被董卓给控制住了。想想也是,董卓既然决定西逃,又怎么可能让一个不稳定的因素留在半路上呢?

    曹操定睛一看,为首的将领正是董卓手下大将张济。

    曹操心说好你个张济,就凭你也敢阻拦我?若是那吕布来了我尚会犹豫一下,你张济就算了!

    于是当即派夏侯惇出马,夏侯惇一看自己表现的机会终于来了,当即一马当先,冲上前去,与那张济斗在一起。

    曹操看不起张济,张济同样也看不起曹操,觉得这曹操在虎牢关下没有任何表现,显然是一路弱鸡。

    至于现在冲过来的这个年轻小将,更是瞧不起。看起来愣头愣脑的,装备也不咋样,只有一件简陋的皮甲,还不如我麾下的小军官呢!

    于是张济纵马迎了上去,准备一击解决对手。结果第一回合双马交错,武器碰撞之下,张济顿感手臂发麻,险些握持不住。

    “啧,这小子力气还挺大……唉,老咯!”

    那张济年轻时武力也是十分强悍的。怎奈现在年纪大了,这几年又沉迷酒色,气力衰退,遇上夏侯惇这种年轻气盛的壮小伙子,自然要吃亏不少。

    不过张济毕竟经验老道,开始不再跟夏侯惇硬拼力量,而是改用技巧来弥补。这下轮到夏侯惇开始吃瘪了。

    而夏侯惇也不蠢,自知实战经验不如对手,于是改变攻击方式,招式开始变得大开大阖,玩起了一力降十会,逼迫对方跟自己硬碰硬。

    张济微微一笑,心说你这小把戏,在老夫面前,还嫩呢!他的招式开始变得更加灵动飘忽,导致夏侯惇的攻击要么落空,要么被卸去了力道,根本做不到以力破巧。

    然而毕竟岁月不饶人,几回合后,张济体力渐渐开始不支,纵有千般技巧,也没有体力使出,眼看就要落败了。

    这时又一声鸣镝响起,曹操暗叫不好,果然又一支军马从左侧杀了过来。

    为首旗帜显示此支军马的将领为董卓麾下樊稠。

    张济不由骂道:“好你个樊稠,慢慢吞吞的,老夫差点就要交代在这!”

    曹操却不慌乱,下令夏侯渊前去迎敌。

    刚把夏侯渊派出去,又一声鸣镝响起,右侧又出现了一支军马,这次带队的是董卓麾下李傕。

    曹操心说不行了,我手下虽然还有三员大将,但是兵可不足了!况且现在三面被围,军队处境十分不利。

    还是先撤退吧!于是先令乐进上前拖住李傕,自己引军回撤。

    那边夏侯惇却没有跟着撤,而是依旧沉迷于同张济的打斗之中。

    张济暗叫不好,心说再这样下去,即使夏侯惇事后死在这里,自己也会先一步死在他手里。

    于是也不恋战,转身逃跑。本来他想逃入弘农郡城中,无奈城上守军一看他身后紧跟着夏侯惇,害怕把夏侯惇也放进来,于是把城门关了。

    张济转头又看向其他几个董卓军将领,发现他们都在忙着厮杀,根本顾不上自己。

    张济不由叫苦,只得继续逃跑。

    好在他胯下马匹不错,是产自乌孙国的乌孙马(即后世的哈萨克马),远比夏侯惇胯下的马快,故而一时半会儿尚没有性命之忧。

    夏侯惇看到双方距离渐渐拉大,并不甘心,心想我今天非杀了你这老匹夫不可!于是一发狠,抽出腰间短刀,对着自己心爱的坐骑屁股上猛捅一刀。

    马匹吃痛,瞬间加快了速度,眼看就要追上张济。

    张济正慌急间,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声大喝:

    “贼将无伤吾叔!”

    便见一年轻小将冲杀过来。夏侯惇才不怕他,径奔小将而去,小将挺枪来迎,交马一合,惇被对方刺于马下……

    倒不是因为夏侯惇武力不济,而是他胯下马匹受伤疾奔之下,不慎被地面上的一个小坑绊倒。夏侯惇其实是被摔下来的,只是当时正好赶上年轻小将的枪刺过来而已。

    年轻小将不认识夏侯惇,看到对方被自己虚刺一下就摔下马来,身上穿得也不是什么高级铠甲,以为就是个武力低微的无名之辈。他轻蔑地扫了一眼满身污泥、一时动惮不得的夏侯惇,冷冷道:“我不杀你,滚吧!”

    说罢不再看他,带着张济离开了。

    夏侯惇简直快被气死了,他何曾受过这种侮辱!

    不过气也没用,他现在浑身生疼,缓了好一会儿才站起来。毕竟从疾奔的马匹上摔下来可不是好受的,体质弱的人直接摔死都有可能。比如汉文帝的儿子梁王刘揖就是落马摔死的。

    他又看了看自己的马,此时倒在不远处,腿已然骨折,没法再骑了。现在追上去报仇是不可能了,只得徒步回走,去找曹操谢罪。

    幸运的是,他没走多远,就碰上了夏侯渊,这才又有了马骑。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狼狈逃窜

    再说曹操那边,本来他想着,现在黄河的流向是朝东北方向,那么自己应该顺着黄河的方向即东北方向撤退。

    虽然他之前刚决定不再依赖赵二,但此时的窘迫境遇,迫使他又开始指望起赵二的援军来。

    他一面跑,一面眼睛紧盯着黄河,不断祈祷赵二的船赶快出现。

    然而河里连个船影子都没有。

    曹操不由大骂:“该死的赵二,说好的奔向河岸就安全了呢?特么说话跟放屁一样!”

    另一边,赵二不知为何突然一哆嗦,提前结束了与床上女子的“战斗”。他不由奇怪道:“咦?是谁想我了?”

    随即不再在意这个,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征伐”。

    曹操又跑了没多远,令他心惊的鸣镝声再一次响起,从前面一个土坡后冒出一支军队,拦在自己前方。一看旗帜,是郭汜的。

    于是曹操又派曹仁上去拖住对方,自己则调转方向,朝东南方向撤退。

    就这样,曹操的人马被董卓几路军马给撵到了一个离哪条河都不近的方向。

    这次一路上倒是平静,没有再遇到埋伏,曹操顺利地跑到了天黑。

    曹操想着都跑这么远了,现在又到了晚上,这大半夜的,视野肯定不好,应该不会再有军队追赶了吧!

    于是先令军队停下,进行简单的休整。

    这一休整不要紧,清点之下,曹操发现自己的军队居然损失了过半!

    曹操这下可伤心了,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的军队呀!虽然战斗力算不上强吧,但自己当初也是学着赵二那样,与士兵们一起同吃同睡,常常陪他们聊天的!为了能让他们吃好点,自己甚至拿给夏侯兄弟配备铁铠的钱都换成粮食给他们吃了!这之中倾注了他多少心血和感情啊!

    结果就这么损失一大半……

    罢了,再伤心也没用,好歹现在还有两千余人马。他们跑了一路也辛苦了,先吃饭吧!今天晚上月亮特别的亮,收拾炊具、搭建帐篷都很方便。

    帐篷搭好后,正欲埋锅造饭,夏侯兄弟一起回来了。须臾后,乐进、曹仁也回来了。

    他们总共带回千余人马。

    曹操便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夏侯兄弟说是问路上伤兵得知的,乐进说是根据马蹄印判断出来的,曹仁说是根据曹操逃跑方向一路追来的。

    曹操不由眉头一皱,心想既然能找到自己的方法那么多,那么敌人肯定也能够轻易找到自己。

    于是曹操当即下令:“传令下去,现在立刻吃饭,不得生火,限一刻钟内吃完,之后准备转移!”

    曹操军的军粮可不像青州军那么丰富,只有粟米而已,这玩意如果不生火,那就只能生吃了。生吃米的话不仅仅口感不好,还会因为内部营养难以吸收,而造成浪费。

    不过在紧急情况下,这都不算什么了。

    麾下众将不由劝阻道:“主公,士卒皆已疲惫,恐有怨言。况现下天色已晚,敌人不太可能追来。”

    曹操当然不会听他们的,依然坚持己见,最后仅仅是将时间放宽到两刻钟而已。

    结果刚刚传令下去不久,那令他胆寒的鸣镝声再度响起,而且这次不是一声,而是连续几声接连响起,只听得四围八方都出现了喊杀声。

    借着月色一看,四面军队皆是董卓麾下大将徐荣所领。

    被包围了。

    “啊!”曹操不由得惨叫一声,这是天要亡我吗?

    这时身边的曹洪多少还算冷静,他见曹操没有立即下令应敌,而是惨叫上了,顿觉不妙,赶忙上前劝道:“主公!主公休要惊慌,还是先想办法退敌吧!”

    曹操这才清醒了过来,开始思考对策:现在我军已经被全面包围,如果集中兵力朝一个方向突围的话,倒是也能冲出去。只是之后该怎么办?

    敌人狡诈,必然会想到自己会突围,到时候衔尾追杀,再安排几路伏兵堵截,自己的军队真的会交代在这。

    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他灵机一动,下令麾下诸将,各带一支军马朝四面八方突围,而自己则不打旗号,独自带领一支亲卫部队奔着东北方向夺路而逃。

    徐荣见状不由冷笑,心说你曹操以为自己不打旗号就可以隐瞒身份了?

    就你那显眼的大红袍,金盔红缨,简直比太阳还闪耀夺目!

    于是徐荣命其余部队纠缠住曹操的其余将领,自己亲率主力冲向曹操。他的马同样是西域马,比曹操的马好,很快靠近了他,而后引弓撘箭,一箭射了过去。他箭术一般,箭矢只射中了曹操没有甲胄防护的胳膊。

    曹操惨叫一声,却并没有受到影响,继续逃窜。而身边亲卫因为曹操对他们不错,所以很忠心地扑了上去,纠缠住了徐荣。

    就这样,曹操终于摆脱了追兵,不过身边也不再有任何人跟随了。

    他独自一人越过一个小山坡,正当以为自己可以逃出生天之时,忽然从草丛中蹦出了一个盖伦……不是,从草丛里蹦出了一个提莫……也不是!

    从草丛里蹦出两个小兵,一人一枪,刺死了曹操的胯下坐骑。原来是徐荣分析了一下曹操的逃跑路线,发现这厮不知为何总想着往河边跑。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既然摸清了这个规律,便好办了。于是他特意留下了一些小兵埋伏在通往谷河的路上,几人一组藏在附近的各草丛中。

    两个小兵哈哈大笑,心说终于轮到我们小兵立大功啦!

    然而这次命运显然没有倾顾这两个小兵,只见一将飞马而来,随手一挥刀便砍死了两个人,然后下马救起了曹操。

    曹操一看,原来是曹洪。那曹洪平日里与曹操甚为亲近,他不放心曹操一个人带兵突围,所以特意跟了过来,这才救了曹操的性命。

    曹操虽然看到来了救星,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劝曹洪道:“唉,我今天估计是要死在这里了,贤弟可速离去!”

    曹操知道附近肯定还会有埋伏,那徐荣狡诈非常,既然能算到我要往这个方向逃,又怎么可能只埋伏两个小兵?现在就我和曹洪两个人,没希望了!

    曹洪一听急了,心说主公你怎么能放弃呢?难道是担心马不够?于是忙曰:“主公快快上马!洪愿步行。”

    曹操听了不由大为感动,心说还是曹洪忠心啊!但是忠心解决不了困境啊!于是问他:“子廉,那贼兵要是赶上来,你怎么办?我受了伤,骑了马也跑不快,你身体完好,还是你骑马逃走希望更大些!”

    曹操胳膊受伤,不方便操纵缰绳,这骑马速度自然会受到影响。

    曹洪当然不会同意,劝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我曹洪不过是个小人物,死就死了。您可是干大事的人,怎么能就这么死了呢?”

    曹操一想,对呀,我还有很多大事没做呢!于是郑重地对曹洪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心想着,如果这次能逃出生天,我必定好好奖励你。如果你不幸死了,我也会厚葬你的!

    于是曹操上了马,曹洪则脱去厚重的衣甲,只抗一柄轻盈的环首刀跟着马跑步前进。

    就这样跑了不知多久,便看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曹操忙问曹洪:“这条河是咱们来时见到的谷水吧?”

    曹洪仔细看了看,确认道:“没错!就是谷水,那赵州牧的船一定在附近!我们有希望了!”

    曹洪比较乐观,心想那赵二可能忘记了往黄河上派船,但谷水上肯定是有他的船的,之前他就在谷水沿岸收留百姓来的。

    曹操刚要高兴,却又听到了那令他魂飞丧胆的喊杀声,顿时叫道:“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

    曹洪心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啊,不到死亡的那一刻,怎可放弃?

    他见在岸上是逃不掉了,于是急扶曹操下马,把曹操的衣服铠甲也脱了,然后背着曹操下了河,渡水行进。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

    曹操带着一身水继续逃走。

    就这样一直跑到了天亮,又走了三十余里,找了个河边的土冈下歇息。

    他逃了一天一夜,水米未进,可以说是又累又饿。虽然现在没有干粮了,但喘口气,喝口水还是可以的。

    正当他准备如此之时,那报丧一般的喊杀声又传过来了。

    曹操转头一看,那徐荣居然乘着船追杀过来了!

    徐荣知道曹操一直念念不忘河边,觉得既然如此,那干脆乘船去追好了!而且他乘船往东追的话,是顺流而下,速度非常快。

    原本黄河以及谷水上,都是被赵二水军所控制的,但此时河流上完全失去了赵二水军的踪迹。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至少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个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