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郎多吉只好在旁边站着,等着唐大山的发落。
他看到唐大山正戴着白色眼镜,拿着又长又大的三角尺在一张宽大的地图上量着什么。
过了一会,唐大山抬起头来,看了美郎多吉一眼,说:“你是董事长交给我的学生,美郎多吉,是不是?”
“是的,是的,唐大师好,唐老师好!”美郎多吉哈着腰,十分谦卑地说。“您多多指点,我一定努力学习。”
唐大山将近五十岁,一米六五的个子,不胖不瘦,一看就是个成熟老练的地矿工作者。
“年轻人,跟着我就要踏踏实实,不能够玩虚的,找到矿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放屁。”唐大山一见到美郎多吉,就大大咧咧地开门见山,“不管是谁介绍的,我都不管。要做我的徒弟,就要听话!不勤奋、不好学,态度不行,一个月后你就给我走人,皇帝老子说了也没用。”
接着,唐大山戴上眼镜,转过身去,在书柜里选择了五、六本书。他对美郎多吉说:“这些书,封面上都贴着一二三四五六的标签,是干我们这一行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你要按照顺序看下去,边看边做笔记。”
“下班后你就住在我宿舍的隔壁,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我每天至少会给你讲一个小时。”
唐大山把书放到桌子上,若有所思的,又把它们分别快速地翻了一遍。
接着,唐大山又说道:“外面是个花花世界,你不能乱跑,要沉下心来,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好。”
“好的,好的!”美郎多吉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记住唐老师的教诲,一定好好学习,一定不让您失望,一定当好您的徒弟”
“那就好。男人说话不能当作放屁!”唐大山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强调了一句:“你记住今天你说的话,要说到做到。”
美郎多吉“嗯嗯嗯”应着,一个劲地点着头。
他瞄了瞄放在桌子上的那些书,都是他以前在栗板索身边的时候读过了的,现在对里面的知识点还记得一大半,只要再花一些时间就能够掌握得**不离十了。
他心中一阵暗喜。
但是,他马上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得意忘形,一定要装作狗屁不通的样子,这样才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
从此,美郎多吉就跟在唐大山的身边,乘飞机、坐轮船、搭班车,往高远青云分布在新疆、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的企业四处奔波。
唐大汉精力充沛,工作作风十分严谨,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爬山越岭如履平地。
唐大山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的。
白天,他带着美郎多吉看现场、下矿井、和子公司人员进行交流。
晚上,他就在简陋的会议室里进行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传达集团公司的各种精神和指令。
当这一切都忙完后,唐大山还会和这些分公司的领导们喝上几杯小酒,说着自己以前找矿的难忘经历。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他就回到房间,躺在床上,一会儿就雷打不动的呼呼睡去。
但是,按照师傅的严格要求,美郎多吉还必须挑灯夜战,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要写出当天的收获、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这段时间里,如果说唐大山是一个工作狂,那么,许多善就是一匹驮着重负埋头前行的骡子,即使忙得不行,累得不行,也得按要求完成当天的任务。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因为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异常紧密,美郎多吉受到很多启发,茅塞顿开,亮点频出,一连三个关于地质勘探开发技术的方案获得了唐大山的肯定。
唐大山十分惊奇于自己身边这个徒弟突飞猛进的进步。
他带过很多学生,其中不少都是科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远远赶不上他现在的这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美郎多吉。
这一点,连唐大山本人也感到吃惊非小。
自此,唐大山就认为美郎多吉大有潜力可挖。成绩摆在面前,从更快、更好培养人才这个大方向出发,在唐大山的大力推荐下,美郎多吉在加盟高远青云集团的第十三个月,就被任命为地质勘查部经理。
唐大山万万没有想到,美郎多吉业务水平之所以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主要是源于他更随栗板索时早已经打下的扎实基础,只不过是他以一种天衣无缝的伪装,表现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罢了。
当然,美郎多吉对于自己进步,早已是在意料之中。
因为早年,许督善跟在栗板索身边的时候,经常帮助栗板索整理资料,耳濡目染,三番五次,便熟能生巧,经过天才博士的耐心点拨,天长日久,就积累了不少知识。更何况,许督善当年又经过了地质大学的两年进修,加上他天资聪颖,融会贯通能力极强,和其他人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真正出乎美郎多吉意料之外的,是高远青云现在如此庞大的企业规模、如此蓬勃的发展后劲、如此优良的资产、如此长远的战略布局!
这一切都让他十分欣喜。
他看到了高远青云更加美好的明天,更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他相信,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矿业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积蓄自己的能量,总有一天,他就能够以自己超群的能力引起集团高层的关注。
从此,一股从没有过的力量,激励着美郎多吉进行着疯狂的学习。
机会,终于来了!
………………………………
第31章 临危受命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格桑顿珠这一段时间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看着他那张阴沉着的脸,见到他时,只要有可能,几乎都要绕着走。
谁都害怕一不小心撞到他那正在发着怒气的枪口上,特别是那些工作没有做得很好的部门经理,要是在这个骨节眼上被董事长瞅见,万分倒霉的被他叫去谈话,那肯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格桑顿珠的威严和杀气,是众所周知的。
他向来铁面无私,兢兢业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无时不刻不在思考着公司发展的种种大事。
现在,收购澳大利亚黄金项目的重大事项正在稳步推进着,栗氏兄弟对此已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西部开发的多个项目也正如火如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公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特别是由于国内在建项目众多,未来三年,虽然营业收入将持续增长,但是,随着项目建设大批营运资金的投入,由此将产生营运资金的缺口。
经过测算,未来三年需要补充近五个亿的流动资金。
现在,栗氏兄弟已经向高远青云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给格桑顿珠带来了巨大惊喜和十足的信心。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公司的每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都会牵动着栗氏兄弟的神经。
因此,公司资产的优质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成了栗氏兄弟接下去是否会和自己继续合作的筹码。
而澳大利亚黄金项目的成功,则是高远青云能否在三年内实现香港上市的最基本条件。
对于高远青云来说,澳大利亚的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巨无霸。
这个海外矿山是非常难得的国际优质资源,如果能够收购成功,高远青云的黄金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
无疑,高远青云长期可持续发展,将因此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
解决流动资金缺口问题,除了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外,按照格桑顿珠的宏伟计划,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要以澳大利亚黄金项目的并购成功为契机,公开发行高远青云股票,募集资金,在解决公司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步有可能开发除澳大利亚苏吉卡金矿以外的其它矿产资源作好充分的资金准备。
银行贷款需要层层审批,手续非常繁琐,时间拖得很长,额度有限,根本跟不上公司现在快速发展的步伐。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想方设法提高矿山的产能,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强化自己的造血功能,才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唯一途径。
格桑顿珠把缓解目前资金困难的最大希望,落到了猪猫岭金矿的身上。
但是,猪猫岭金矿在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被困在平原的老虎,空有一身的本事,而发挥不出来。
制约它的瓶颈,就是大规模开采的方式方法,迟迟得不到破解。
“你要和陶总工一起,把猪猫岭金矿采矿工艺的转变当作头等大事来加以研究,尽快找出一条路出来。”
唐大山的脚步刚一到猪猫岭金矿矿区的大门口,格桑顿珠就打来了电话。
“现在国际金价一直在涨,机会很好,这近几年应该都是难得的利好。你们一定要抓紧研究论证,尽快制定出实现猪猫岭大规模开发的可行性方案,不要眼睁睁的把大好机会给丢失了。”
猪猫岭金矿群山苍翠碧绿,一片郁郁葱葱,到处充满勃勃生机。但是,刚才格桑顿珠的这个焦灼万分的电话,却让唐大山的心情变得沉甸甸起来,根本无心欣赏眼前的大好景色。
作为集团公司的高管,他非常清楚实现猪猫岭金矿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性。
如果在半年内还没有找到适合大规模开采的方案,那么,公司将失去一个最少两年的绝好发展机遇,与黄金价格高企的大好时机失之交臂,造成重大的利益损失。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在矿业公司和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用分析和预测,结果就可想而知。
如果传到了在栗氏兄弟那里,他们又会作和感想?
猪猫岭金矿,是高远青云集团在南方的一个主力矿山,也是集团公司每年的利润大户。
猪猫岭金矿的金矿储量接近七十吨。在矿山开发的前几年,它一直采用地下开采。这种开采方式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黄金的产量总是在原地打转,上不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到矿部,唐大山就和一个星期前来到这里调研的陶总工一起,召开紧急会议,马上传达董事长的指示。
会议还没有开到十分钟,矿长涂小虎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他一看来电显示,脸都绷紧了,赶忙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得听着。
“董事长,您好!”涂小虎大气都不敢喘,神情肃穆的回答。
“现在,陶总、唐总都在矿里了,你们几个,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黄金的产量,思考一下能不能换一种开采方式。”格桑顿珠的语气很是着急,“今年开始黄金价格直线上升,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你们只要提高黄金的产量,公司多盈利一千万,我就奖给你们一百万。”
“是、是、是,董事长放心,我们马上组织力量去研究研究,一定研究研究,一定尽快解决!”
涂小虎向来都把格桑顿珠当作最崇拜的偶像,一接到大老板亲自打来的电话,受宠若惊得在电话那头一直立正敬礼,态度非常鲜明,声音比董事长的还要洪亮好几倍。
接下来的一个月,美郎多吉跟着陶总工、唐大山几个人,一起泡在猪猫岭金矿,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走遍了矿区的每一个角落,把整个矿区的生产、安全、环保、工艺等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采集了一大堆的数据和资料,最后形成了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准备交给下一次的董事会审议。
但是,又一个月过去了,猪猫岭金矿还是毫无进展。
格桑顿珠二话没有说,也不事前谈话或通知,就由集团公司一纸发文,直接把涂小虎的矿长职务免了,把他连降四级,调配到选矿车间当主任去了。
涂小虎丢尽了脸,颜面尽失。但是他于心不甘,有一天,他借喝了几杯酒,胆子大了起来,鼓起勇气,给格桑顿珠打了电话。
“董事长,我虽然不是做得很好,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想当年我们在地质队里同住一个房间,也是兄弟一场啊,您……您一下子把我连降四级啊,这……这……历史上一般都……都是连降三级的啊!”
格桑顿珠静静的听他把话说完,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我现在忙,刚好人力资源处的巴格亮处长在我这里,我让他给你说说吧。”
格桑顿珠把电话递给巴格亮。巴格亮边说边看格桑顿珠的表情,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一字一句地对涂小虎说:“涂矿啊,这是集团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联席会议一致通过研究决定的。会议认为你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尽职,所以建议你要到车间洗洗脑,锻炼锻炼。”
涂小虎几乎是带着哭腔说:“处理也太重了吧?公司历史上,最重的处理,也就连降三级的啊……”
巴格亮说:“涂矿长啊,其它公司历史上也有过对类似情况的处理,他们啊,早就卷起铺盖回老家了。你还有工作,我认为是很不错了。你要珍惜啊,涂矿长。”
短短的一席话,把电话那边的涂小虎说得泪流满面。
一方面,格桑顿珠胸怀大志,制定了宏伟的战略目标,要把高远青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矿业集团,但目前还是受困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一直求贤若渴,把人才当作宝。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在岗位上碌碌无为,玩忽职守,甚至损害了公司的利益,格桑顿珠不管他身处什么高位,也不管他具有什么背景,照样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切按照公司的制度,该怎么样处理就怎么样处理,绝不心慈手软,一点也不留情面。
格桑顿珠把涂小虎连降四级,其实就是杀鸡儆猴。
现在,高远青云效益好,一大部分人开始论资排辈,甚至讲排场、比阔气,以前艰苦创业的精神逐渐退化了,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者大有人在。是到了应该敲敲警钟的时候了。涂小虎作风散漫,不思进取,这时撞到枪口上,也是事出有因,活该倒霉。
拿涂小虎开刀后,虽然集团中层以上的干部马上紧张起来,效率比以往大大提高,但是,要解决猪猫岭金矿的事,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了的。
黄金价格一天比一天上升,可是,关于提高猪猫岭金矿产能的事情,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就在格桑顿珠一筹莫展的时候,美郎多吉提交了一份报告,阐述了他对提高猪猫岭金矿产能的思路和见解。
这份报告让格桑顿珠热血沸腾,眼前一亮!
美郎多吉认为,猪猫岭金矿现在采用的井下开采方式必须改变,必须尽快实现由井下开采向露天开采的转型,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生产的安全性,确保在金价大幅上升的市场环境下,最大规模地实现集团公司的规模效益。
“好,好,好!非常好!!”格桑顿珠一口气看完了报告,马上通知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技术分析会,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对美郎多吉提出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获得一致的肯定和通过。
“今天,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对矿业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在我们唐大山地质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功。”
在会议结束进行总结时,格桑顿珠有感而发,话语中流露出难以控制的激动。
他说:“美郎多吉在公司最需要的时刻,给我们交上了一份质量很高的答卷。说句心里话,我感到非常欣慰!”
集团公司的高管和其它与会人员第一次看到格桑顿珠的笑容像花一样自然绽放!他们发现,今天的董事长,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来得兴高采烈和踌躇满志。
接下来,美郎多吉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猪猫岭金矿由地采转为露采攻坚战的重任。
格桑顿珠下达了董事长令:集团公司必须牢牢抓住未来几年国际金价大幅上涨的绝佳时机!猪猫岭金矿采矿转型工程项目必须在八个月之内完成!!
在格桑顿珠看来,猪猫岭金矿由地采转为露采的目标,如果能够在八个月内成功实现,就意味着它的采选能力将变魔术似的扩大三十多倍。
当项目建成投产后,刚好迎来国际黄金价格大涨的绝好时机,猪猫岭金矿开足马力生产,黄金产量将翻几番,利润更是翻番几百倍!
由此可见,这个项目的成功,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无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是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了体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格桑顿珠把这个项目命名为“战略1号”项目,并指定集团公司总裁万金河当任这个项目的总指挥,唐大山仁常务副总指挥、美郎多吉为副总指挥。
任命书下达后,美郎多吉来到格桑顿珠的办公室,对他说:“董事长,战略1号项目,如果您能够满足我的条件,我六够月就够了。”
“啊?六个月?!”格桑顿珠从办公桌旁站了起来,大吃一惊。经过专家三番五次的精确计算,这么重大的工程,再怎么快也不能少于八个月。“你说,你有什么要求?只有合理,我都可以答应你。”
美郎多吉说:“请给我两个权利:第一个,结合实际随时更改工艺路线的权利;第二个,按照项目进展的需要,在集团范围内调动任何人员的权利。”
格桑顿珠望着这个刚任命的、信心满满副总指挥,爽快地说:“好,我答应你。”
“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格桑顿珠跨过办公桌,走到美郎多吉的面前,有力地握了握他的手。
美郎多吉恭恭敬敬地站好,响亮地回答:“一定不会!董事长家对我有救命之恩,您对我有栽培之恩,我感恩不尽,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就要离开格桑顿珠办公室的时候,美郎多吉最后说:“董事长,六个月是我的个人决心,请您为我保密。如果我万一完不成,也可以找一个台阶下。”
格桑顿珠微笑着点了点头,同意了。
从此,美郎多吉和指挥部的弟兄们,就以猪猫岭金矿为战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瞄准着地采转为露采这个艰巨的目标,吹起了决战的号角,发起了攻坚战。
美郎多吉非常敬业勤勉的工作着,好几次都累得在施工现场昏了过去。被抬回去休息后一醒来,吃了一碗快熟面,再喝一瓶红牛,接着又出现在工地上。
一种潜意识告诉美郎多吉,如果他出类拔萃,能力超群,格桑顿珠就完全有可能强力推荐,力排众议,把自己推到集团高管层的班子中。
能够参与建设“战略1号”这个高远青云自成立以来最重大的项目,这个大舞台,正是对自己严格的考验、最全面的检验。
美郎多吉知道,在他的前面和背后,有很多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其中有一些是赞赏和期待的,更多却是妒忌、阴险的,甚至是居心叵测的。
美郎多吉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却不把它们太放在心上。他心里十分清楚,在一个大公司工作已然不易,进位的竞争更是极其残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何况,你是要进入集团公司的高管层。
对于像美郎多吉这样毫无背景的天外来客来说,他能够和其他对手竞争的唯一筹码,就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他相信,以“战略1号”项目为起点,他的人生,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是一次质的飞跃。
………………………………
第32章 亮出杀手锏
半个月以后,美郎多吉根据项目进度进行一番翔实的分析,认为,目标任务不仅不需要八个月,甚至完全有可能在自己向董事长格桑顿珠立下军令状――六个月――的时间节点上再提前二十天。
当然,为了慎重起见,他没有把自己的这个判断公之于众,更没有在会议上表达了自己有可能提前完成任务的决心。
对大家来说,这八个月的时间已经是赶鸭子上架了,你还提出要提前二十天完成,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自量力还口出狂言。
“我一定要提前二十天完成任务!”美郎多吉自己给自己鼓劲。他暗暗立下了提前二十天完成任务的极限目标。之后,他就像一颗卯足了劲的螺丝钉,几乎不要命似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虽然,美郎多吉看起来经常疲惫不堪,心力交瘁。但是,大家发现,他的眼睛里却总是闪动着神采奕奕的光芒。只要一谈起工作他,就变得精神抖擞,干劲冲天,好像身上永远都有用不完的能量似的,让大家暗暗称奇。
在别人的眼里,美郎多吉简直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困难前所未有,一切都是在摸索着前进。“战略1号”正在考验着高远青云的团队,同时也在磨练着这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精干队伍。
作为“战略1号”的副总指挥,美郎多吉知道自己年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