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美食系统-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顿饭可相当于有些人家半年的生活费呢,一般人吃饭谁来这么豪华的饭店,又不是壕无人性,死要面子活受罪。
小漠心里倒是很平静,毕竟也算是出了校园的社会人士了,在现代高端酒店遍地开花的年代,壕无人性的酒店听同事们说多了,自然也就免疫了。
说不定今年公司年会还会在本市最豪的酒店举行呢!
小漠唯一期待的就是这里的美食了,毕竟自己没事轻易是不会到这里消费的,这次王媒婆请客,自然要过过瘾。
正是用午饭的点,街面上大大小小的饭馆里都坐满了人,连福寿居也是客似云来,看来有钱人哪里都不缺。
一到门口,就有机灵的守门的小二招呼道:“客官里面请!您几位呀?打尖还是住店呢!”
“打尖,五位!”王媒婆答到。
看着一身干脆利落打扮的小二引着几人一边往里走,一边喊到:“王二,这五位贵客,打尖类,好好招呼着。”
立马一个肩上放着干净白色抹布的小二迎上前来热情的招待着,带着小漠几人往角落里的空位走。
小漠这才明白原来电视剧中经典问话中的“打尖”就是吃饭的意思。
小漠一路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福寿居总共分为三层,一楼是大堂,气氛热闹;二楼是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包厢;三楼则是一间间客房。
福寿居里面的大体布置装饰既能显富贵又不至落于俗套,在结账收银的地方有虽不说客盈满堂,座无虚席,座席也算有五六分满。
正对着大门的一个收银结账的柜台,柜台旁边别出心裁的用大大的字体写着本店的招牌菜,在基本全靠小二背诵本店菜谱的古代,显得别出心裁,引人注意。
跑堂的,传菜的,添茶倒水的,收桌子的,一个个小二鲜活的招呼着,让人感觉热情,又不觉得被怠慢,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难怪这福寿居能做到这嘉定城第一酒楼的位置。
“客官,您几位请坐。”被门口的小二称呼为王二的店小二,快步走到一个可座六人的圆桌面前,将板凳一一擦拭干净。
待小漠几人坐下后,王二先是给几人倒上热水,然后问询几人要点的菜品。
“小二,我们几个来的次数不多,福寿居可有什么拿手的好菜,你切报几个出来。”王媒婆开口说到。
“客官你听好了!咱们这福寿居有前御厨坐镇,拿手的好菜多了去了!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只要您说得出来,咱们这绝对做得出来!”
王二一听王媒婆这话就知道几人怕是没来过福寿居,但是因为良好的职业素养,并没有漏出不屑的表情,反而微笑的报出本店的各类拿手好菜。
“那我先点一个八宝鸭,姐妹们你们看要吃些什么。姐姐我虽并未大财,但一人点一个菜,还是请的起的,大家都不要客气。”王媒婆很有东道主的作风,先点了一个“硬菜”压桌。
“王姐姐这个菜点的好啊!鸭肉鸭肉味甘微咸,性偏凉,入脾、胃、肺及肾经,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的妙用,最是适合女子不过了,今日我等有口福了!”
刘媒婆显然对吃也有研究,听了王媒婆点的菜,不由赞道,接下来便点了一道时令菜。
“王姐姐点的地上跑的,那我便点一道河里游的,这个季节河虾正是鲜美的时候,不若来一道小炒河虾。”
“我平素最爱吃白切腊鸡,不知这福寿居做的怎么样,便来一道吧。”孙媒婆点了一道江南名菜。
“几位姐姐点的都是大菜,妹妹便点一道时蔬,清炒莴笋,又鲜又脆,颜色喜人,荤素搭配,清油解腻。”
“姐姐们点的都是我爱吃的,今日盈盈真是有口福了!那我便点上一道菌菇三鲜汤,咱们有菜有汤,有荤有素,妙哉妙哉!”
小漠听着几人点的菜,心想今日可有口福了,不过三个肉菜想必要花费不少,自己点一个便宜的汤即可,也凑够了四菜一汤。
只可惜看众人并无一个点了酸辣系的菜肴,小漠只好挑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汤。
王媒婆点了点头,示意负责这一桌的王二都记下。
“各位客官,咱们点的菜品有八宝鸭,小炒河虾,白切腊鸡,清炒莴笋,菌菇三鲜汤!您几位稍等,菜马上就上!”
王二一一唱着菜名,看王媒婆点头后,便拿着菜单去后厨。
不愧是福寿居,上菜速度也是配得上福寿居的名声!
小漠几人刚刚随意聊了几句,除了需要耗费时间比较久的八宝鸭,菌菇三鲜汤外,刚才点的菜中的清炒莴笋,白切腊鸡,小炒河虾已经伴随着香味上桌了。
这可比现代的某些饭店一等等半个小时快多了。
不过这也得看点菜的类型,如果是凉拌菜,素菜这类的一般会快些,再比如像白切腊鸡这类可事先准备好半成品,客人点单的时候直接再加工修饰一番的就比较快。
所以小伙伴们请人吃饭时要注意,一定要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压桌子的硬菜,也得有上的快的速成菜,才是正理。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硬菜,在小漠心中,硬菜就是盘子够大,肉够多,很多吃也吃不完,最后还要剩下的那种。
比如北方典型的办婚礼宴席用的酱香红烧肘子,黄河大鲤鱼,整只红烧鸡,红烧肉这四类;再比如南方的铁锅红烧鹅块,剁椒鱼头,梅菜扣肉,油焖大虾等等……
在小漠心中最硬的菜那就是一直心心念念的:烤全羊。
小漠的一个小愿望之一就是去内蒙古大草原吃正宗烤全羊。
想象一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马奶酒,篝火旁,火架上有个烤全羊……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穿越古代当媒婆(19)
因为是王媒婆做东,再加上几人成立的协会以王媒婆为首,所以小漠几人都在等王媒婆动筷。
王媒婆用筷子夹了一块白切腊鸡放入用餐的碗中,招呼众人,“姐妹们不要客气,都动筷吧!也尝尝这嘉定第一楼的菜肴是否名不虚传。”
讨论了一上午,众人早已饥肠辘辘,几人也不在推辞,纷纷动筷。
小漠早就看上了那一盘小炒河虾,除去配料外,收拾好的河虾在盘中摆放的整整齐齐,红红的外壳下包裹着洁白的虾肉。
在盘子中但是不觉得,夹上一只虾,发现这只虾的虾线已经被技巧性的剔除,丝毫没有影响虾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在现代小漠倒是经常吃虾,不过都是各类大虾锅,自然是用手戴上一次性手套来将虾肉剥出,去掉虾线。
可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没有辅助用具,总不好直接用手吧。
小漠仔细瞧了左右两人,坐在自己右手边的孙媒婆倒是和自己夹得一样,不过她倒是直接放入口中,直接将一整只虾囫囵吃掉……
而坐在自己左边的钱媒婆吃的是清炒莴笋,没法参考。
小漠自我做了心里建设,只得用牙齿使出绝技,“掐头去尾,直捣黄龙”之法,将虾仁吃到口里。
虾肉入口Q弹,鲜嫩,辅料的蒜蓉香味,辣椒香辣味完美的融合入虾肉,使虾肉除了本身的鲜美,又增加了浓香的后味。
小漠开心的吃着虾,笑咪咪的听着耳边系统传来的美食积分“+2”的悦耳声音。
果真,吃美食的同时还能增加美食积分什么的,果真是吃货最大的追求了!
再来一块白切腊鸡,白切腊鸡与白切鸡不同的地方在于腊鸡乃是事先经过腌渍烟熏过,吃起来更有一分松枝香在里面,再加上因为制作工序的原因,肉更加劲道入味。
而白切鸡讲究一个鲜,嫩,选择时候正好的鸡,将鸡蒸熟后,切成大小合适的形状,再淋上调制好的料,吃起来滑嫩可口,绝不会觉得肉太瘦太柴。
浅浅的品尝了两个肉菜过后,小漠看上了清炒莴笋,翠绿的颜色总是让人心神放松,而做成菜肴,除了挑食者,一般人总是无法抗拒这一抹新鲜爽口的诱惑。
而素菜做得好,才最能提现一个厨师对火候,对用料的把握。
果然莴笋经过清油的烹饪,爽脆犹在,颜色仍是清绿透亮,可见厨师火候的把握,过一分显老,少一分则显生。
听着耳边果真又传来轻轻两声“美食积分+2,+2”的悦耳通知声,小漠觉得嘴中的菜更添一份美味。
一边吃着这来自嘉定第一酒楼大厨做的菜,一边期待另外一道肉菜和一道汤,看其他吃饭的食客们一幅幅热火朝天的面孔,悠哉悠哉,好不快乐。
“你们这是做的什么菜!还好意思说是嘉定第一酒楼!还带着御厨的招牌呢!我看都是浪得虚名吧!”
一声挑衅的声音从二楼包厢传来,顿时使刚才还算热闹的一楼大厅为之一肃。
正沉浸在美食享受中的小漠也为之一惊,接着又是一乐。
没想到吃个饭还能遇见电视小说中经典情节,是敌对势力的商业竞争,还是纨绔子弟恶意找茬?是御厨敌人以报当年宫中之仇,还是吃完饭没带钱想吃霸王餐?
欢迎关注大型探秘现场《走近福寿居》。
“这位贵客,您要的这份宋嫂鱼羹,小店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请贵客息怒呀。”
一阵盘子扫地声过后,传来小二略有惊慌的辩解声。
而掌柜的也已经说着楼梯来到了二楼名为“万客居”的包房。
“这位客官,这道宋嫂鱼羹可是我们这里鼎鼎有名的吴大厨做的,他的师傅可是宫里的御厨呀,怎么可能有错呢?”
刘掌柜走进包房一看,这一伙竟有三人,人虽少,可身上穿的布料那可是只有显贵之人才可穿的少有的绫罗绸缎,不由心里一个“咯噔”。
本来怀疑是其他商业竞争对手不服气来找事的猜测,被排除了,毕竟能穿得起这等绫罗绸缎之人,怎么可能会被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商人所收买呢。
不过,要想挑剔福寿居的饭菜,那可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毕竟有御厨徒弟在这里掌勺,再加上从未听人说过这里的菜肴不对,吴掌柜心里底气确是很足。
“不会做就别做,怎地拿这些菜来糊弄人,御厨徒弟做的就不会有错了?我还吃过御厨做的菜呢!今日不给我个说法,我就不走了!”柳一宇说道。
原来这柳一宇乃是当朝礼部尚书幼子,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他不像大哥柳一智那般自小喜爱习文,后来更是以天纵之资弱冠之年考中进士,更得公主青睐,现在任职翰林院,负责修书。
更不像他二哥柳一轩自幼不爱文学爱武术,对行军打仗更是上心,拗不过他的柳尚书只能放他去边关,反而让他如鱼得水,如今也算是做了小将军。
人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这柳一宇自找竟然不爱文来不爱武,偏偏喜欢品尝各类美食,再者上边有两个哥哥也算担得起大任,便对他放任自流了。
这柳一宇自从满了十三岁,每年便带着两个随从从京城出发,到大江南北去寻各种美食,哪里有美食,哪里便有他的足迹。
他也并不是一事无成,他在京城开了一家荟萃大江南北的美食的酒楼。
每次出行吃到好吃的,便想方设法或挖走那个厨子,或想方设法让侍从学到手艺,每年回京城时候,便是酒楼食谱更新的时候。
达官贵人,美食老饕,平民百姓,总也喜欢去尝鲜,是以生意越来越红火,也挣了个盆满钵满。
这一次是走到了嘉定。
柳一宇从一本杂记上看到了“宋嫂鱼羹”的典故,不由得想尝尝这传说中宋嫂鱼羹的味道。
据说,宋嫂原是北宋汴京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被大家昵称为宋五嫂。
至南宋时,宋五嫂一家南迁,在西湖苏堤下继续卖鱼羹,以维持生计。一日,宋高宗乘船游西湖,船泊苏堤下,身旁服侍的老太监听见有人以汴京口音叫卖,多瞧了几眼,就认出这人竟是当年在故乡卖鱼羹的宋五嫂。
宋高宗一听,油然升起他乡遇故知的情怀,于是召宋五嫂上船晋见,并且命她端上拿手的鱼羹来献;高宗一面享用鱼羹、一面与宋五嫂聊起家乡事,两人相谈甚欢,所有的前尘旧事都涌上心头,让这碗美味的鱼羹更添了一份家乡情!高宗于是对鱼羹赞誉有佳,特别赏赐文银百两给宋五嫂,这事一传开,“宋嫂鱼羹”就此扬名全杭州城。
虽说传说不能全做真的,但是据描述上看来,宋嫂鱼羹选材精细,制作好后,鱼羹色泽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
柳一宇对这用鱼做的味道却像是蟹的宋嫂鱼羹有了极大的兴趣。
他领着两个侍从尝遍了嘉定城大大小小的酒楼,今日抱着很大的期望来到这福寿居,本想能够得偿所愿,谁知却事与愿违。
他本不是多么冲动的人,可这福寿居做的宋嫂鱼羹也相差太远,再加上这家酒楼吹嘘的太厉害,让人生出极大希望,现在失望更甚,让他忍不住便发了怒。
柳一宇下定决心,这福寿居不给个说法,他定要让人知道这福寿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果让小漠知道,只能感叹一句,这是一场由虚假广告引发的冲突。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古代当媒婆(20)
吴掌柜一看这人华贵的衣服,再看这人言谈之间多桀骜不驯,多年看人的经验让他立刻做出基本判断。
敢在福寿居闹事,有两种人:不是太自信的人就是太无知的人,毕竟谁人不知嘉定的父母官可是和这里有着不小的联系。
那么今天这三位,自然就属于第一种了。
“这位贵客,请高抬贵手呀!小店实在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咱们这的厨师也的确是御厨徒弟出身。”
“不过,这宋嫂鱼羹这道菜,小店还是第一次做,如果没有做到让客官满意,小店自当不懈改进。”
吴掌柜一边陪着笑脸一边观察对面人的的神色,见对面年轻的公子哥脸色稍缓,不由放下心来。
“那好,我就在这等着,今日做不出我想要的口味,我便不走了!只要你能做出一份符合我心意的宋嫂鱼羹,我赏银一百两!”
伸手不打笑脸人,柳一宇内心火气小了一些,可是还没能彻底消散,便退了一步说道。
“这,这……”吴掌柜心中有些忐忑,这一天做不好,可是砸了自家的招牌。
“怎么,堂堂嘉定第一酒楼,御厨徒弟,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真叫柳某人失望,失望至极。”
柳一宇戏谑道,想必是吃准了这福寿居不想落了面子,引人口舌。
“好,这位贵客稍等,小的这就让厨师准备准备,不知贵客能否将宋嫂鱼羹说个大概?”
吴掌柜输人不输阵,只好先答应下来,但是又害怕这位柳公子真的是来找茬的,故先定下标准。
“传闻中,宋嫂鱼羹,色泽金黄,鲜嫩滑润,味似蟹羹。至于其他,号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只有您想不到的’福寿居,应该不用我一个外行来指点吧……”柳一宇负手而立,一副不欲多谈的样子。
“多些贵客指教,请贵客至里间先行休息,小的这就吩咐下去。”
吴掌柜拱手一拜,自由有眼色的伙计收拾桌椅,端茶倒水不提。
“我倒要看看,这福寿居是不是真的无所不能,呵呵。”
柳一宇甩袖转身,来到包间的里间茶室闭目假寐,两个侍从则是垂首机警的守在门口。
楼下小漠几人凭着声音,脑补了一场大戏。
既有美食吃,又有好戏可看,好似在现代一边看综艺节目一边吃饭一样下饭。
楼下的食客们恢复了喧闹,小漠几人悄声讨论着刚才楼上的小小事故。
福寿居作为大酒楼的素质还是有的,不一会小漠几人点的另外两个菜,八宝鸭和菌菇三鲜汤也一一端了上来,好似一点也没受到刚才那场风波的影响。
鸭肉皮厚油多,一般做法会显得油腻,而这盘八宝鸭不知用什么方法将鸭肉的油烤掉了一部分,再加上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木耳,洋葱,糯米等素什锦放入鸭腹,搭配起来竟是不油不腻,十分鲜嫩。
一般和肉类在一起做的配菜最为好吃入味,因为它不禁自带配菜自身的鲜嫩清爽,更加有肉类的浓郁鲜香,这话果真没错!
小漠用勺子在鸭腹内轻轻挖起一勺,糯米粒上有香菇丁,木耳丁,胡萝卜丁,豆腐丁等配菜,甫一入口,各类味道在舌尖爆炸,鲜、香、嫩、滑、糯,口感层层递进,又奇异的融合,给人以最美的口感。
“好!好!好!王姐姐这菜点的好,我生平第一次吃这么有滋味的八宝鸭呢。”旁边的钱媒婆啧啧赞道。
“是呀,是呀,多亏了王姐姐破费,这福寿居的确名不虚传。”孙媒婆附和道。
“以后有机会,少不得咱们姐妹常来聚聚呢!”王媒婆笑着说道。
几人又是一番赞同,小漠用再吃一勺对福寿居的大厨表示敬意。
来一勺什锦糯米,在来一口菌菇三鲜汤,美哉美哉!
小漠在美食积分“+2、+2”的伴奏声中,怀着愉悦的心情一一对着自己喜欢的菜色下手。
不,应该说,没有小漠这个吃货不喜欢的。
茶过三巡,菜过五味,茶饱饭足,几人倒是有心情闲聊几句。
“哎,你们这伙计端着那宋嫂鱼羹都下来三回了,难道那位挑剔的贵客还不满意?”刘媒婆面对着楼梯坐着,看的十分清晰。
“又来了,又来了,第四回了!”钱媒婆吃饱喝足,双目精亮。
小漠也扭头看去,果真小二面有难色,估计是被挑剔的不轻。
“我看这福寿居的确名不虚传,只说咱们这五样菜色,道道都好吃的不得了呢!”孙媒婆忍不住说道。
“没错,我也这样认为。”王媒婆难得发话。
说话间,小二比上楼时更加难看的脸色说明了这第四次的宋嫂鱼羹依然没有满足那位“刁钻”食客的要求。
“哎,我看这今日此事难了,这福寿居也是遇见行家了!”刘媒婆转着眼珠,下了结论。
“是极,是极,几位姐妹吃好了吧,咱们吃饱喝足,正是鼓足干劲为咱们得目标努力的时候啦!”王媒婆恰到好处的表示出要结账的意思。
四菜一汤已经被几人吃的干干净净,保证没有浪费,小漠也已经吃到十二分饱了。
几人顺利的叫小二结了账,一共花了十两银子,并没有发生众人纷纷找钱包,装作醉了之类的想要抢着付款,却钱袋空空的现象。
王媒婆眉头皱都没皱,潇洒的打开钱袋子付了账,果然有土豪风范。
几人走出福寿居这么一小会时间,奉上第五道宋嫂鱼羹的小二再次再次垂头丧气的走下楼梯。
小漠见此,不置可否。
也不知该说这食客刁钻,还是该说这福寿居吹牛吹习惯,常在河边走,终于遇见一个让酒楼湿了鞋的客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人活在世,贵在有自知之明,也贵在凡事留三分,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低估自己的水平。
量力而行,不骄不躁,而已。
小漠想起自己的包裹中正有一份宋嫂鱼羹,也不知是否符合这位食客的要求。
这位食客可是让福寿居这嘉定第一酒楼的掌柜都不得不妥协,想必说好的一道菜给一百两银子也不会赖账。
小漠想想自己囊中羞涩,不由计上心头。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穿越古代当媒婆(21)
小漠和王媒婆几人分别后,在街上看似随意逛着,实则是在寻找天下第一大帮--丐帮的弟子。
繁华之处,必有暗影。
乞丐在哪个年代都不会少,即使是在生活水平高的现代也屡见不鲜,更逞论是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了。
在现代,身负残疾无能为力的,年纪老迈子孙不孝的,身强力壮不思进取的,更有被罪恶团伙拐卖的……
不管是自愿的,非自愿的,都能成为变成一个乞丐的理由。
而在古代,乞丐就更为多见了。
生产力不先进,土地物产不足。
人人有地种,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
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战争,瘟疫,洪水,都能造成不少人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福寿居这道街很繁华,来这里消费的都是有些钱财的,在这里乞丐们能获得的比别处要好上不少。
所以小漠只是走了一段路,就发现了不少乞丐。
人有人道,猫有猫道。
小漠发现这里的乞丐不管哪一个人乞讨成功,都不敢随意处置,反而积存起来,想必是一个帮派的,需要上供。
害怕自己计划还没实施,就被这有组织的团伙私吞,小漠特意往另一条街走了走。
经过观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