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蜀汉当皇帝-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皇,那儿臣就自作主张了。”福全殿,刘璿听到刘禅的话答道。父子二人又简单的聊了一会,刘璿就回了春暖阁了。
“小李子,传丞相进宫议事。”春暖阁,实在看不下去书的刘璿,转头对着身边的小李子吩咐道。这次太上皇的寿辰,他早就决定好好办,让太上皇开心开心了。而太上皇的喜好,丞相周磊估计是知道的。
“老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没多久,周磊就来到了春暖阁对着刘璿行礼道。
“丞相,朕这次找你来是想问问太上皇的喜好,过一段时间就是他老人家的寿辰了,朕打算让他热闹热闹。”看着眼前这位三朝老臣,刘璿请教道。
“陛下,老臣也不太清楚太上皇喜好什么?好像自从太上皇登基,就无欲无求是的。”刘璿的话,周磊仔细想了想回答道。
“一样也没有,比如书画字帖,珍禽异兽,奇闻怪石什么的?”听了周磊的话,刘璿不可思议的问道。难道刘禅真的无欲无求,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其实也正常,刘禅的性格早就定型了。前期一登基就被诸葛武侯压制死死的,好不容易熬到武侯去世,又被蒋琬压的死死的,等到蒋琬去世,自己年纪也不小了,突然发现没什么**了。
“陛下,太上皇喜欢家的感觉。想必您也知道,太上皇小时候缺少爱,童年过的很悲惨,这也是太上皇为什么那么珍惜亲情的原因。”春暖阁,周磊忽然对着刘璿说道。
没错,朕怎么没想到呢?刘禅童年何止是悲惨,那简直是十分悲惨,几次落入敌手性命不保。父亲不疼,姥姥不爱的,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多谢丞相的提醒了,朕知道该怎么做了,丞相要没什么事就先去忙吧。”想通了这一点,刘璿高兴的对着周磊说道。
“小李子,派人去传甘陵王刘永,忠王刘谌,安平王刘辑,安定王刘瑶,西河王刘琮,新平王刘瓒,新兴王刘恂速速带领家人来蜀都为太上皇贺寿。”周磊走后,刘璿对着小李子吩咐道。
时间匆匆,转眼间已过去七八日,得到刘璿旨意的各王们已经陆陆续的来到了蜀都鸿胪寺。他们都得到刘璿的旨意了,先呆在鸿胪寺,到时寿宴的时候给太上皇一个惊喜。
这一日傍晚,福全殿是喜气洋洋,满朝文武和各地王爷们齐聚一堂,为太上皇贺寿。刚刚看到这些子孙的刘禅,一时间老泪纵横。生在帝王家,有的儿孙几年也见不到一次,怎能不让他流泪。
“父皇,值此秋夕佳节和您的寿辰,儿臣恭祝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母后万寿无疆。”坐在刘禅下首的刘璿,端起酒对着主位上的太上皇太后说道。说完,一口气喝完酒坐了下去。
“好好好,皇帝真是有心了。来来来,咱们同乐,同乐,哈哈。。。”福全殿,待刘璿坐下后,刘禅开心的哈哈大笑道。
“臣等儿臣恭祝太上皇父皇,皇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太后母后,皇奶奶万寿无疆。”大殿上,众文武和皇子皇孙们齐声道。
“好好好,都坐下吧,不用拘礼。小燕儿,来皇爷爷这边,想皇爷爷没?”望着殿中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刘禅笑着对刘璿边上的刘燕说道。
“皇爷爷,燕儿可想您了,您也不来陪燕儿玩,燕儿都要生气了”听到刘禅的话,在费悦的示意下,刘燕一晃一晃的走到刘禅身边,搂着他的脖子撒娇道。
“是是是,是皇爷爷错了,小公主就饶了皇爷爷吧,怎么样?”抱着刘燕,刘禅看着大家笑呵呵的求饶道,一点也没有太上皇的架子。
“嗯。。。那好吧,这次就算了。”说完,小刘燕蹦蹦跳跳的回到费悦的怀里。
时间就在这欢声笑语中流失,当宫中的钟声响了十下的时候,刘禅宣布散席了。刘璿和费悦赶紧搀扶着太上皇和太后,一路护送他们回去了。
………………………………
129章:刘璿二跪 三军归心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进入金秋十月的蜀都格外的迷人。这些天,刘璿一直在考虑一件大事情,那就是打算在城里建一个纪念碑,纪念阵亡将士们的英雄纪念碑。
“小李子,传丞相,兵部,户部,工部几位大人进宫议事。”春暖阁,刘璿思索了一会对着门外的小李子吩咐道。这是个大事,他准备和几位重臣商议下。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没多久,本来就在皇宫办公的周磊他们就匆匆的来到了春暖阁,几人来到刘璿面前行礼道。
“都起来吧,赐座,这个时候朕召你们来是有件事情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春暖阁,看到四人坐下后,刘璿开门见山的说道。
“陛下请讲,臣等遵旨就是了。”刘璿说完,周磊做为文官之首率先答道。
“嗯,是这样的,蜀都保卫战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初,朕还不是皇帝,朕当时就说过要为阵亡将士立碑纪念,以便后人供奉的,现在你们怎么看?”春暖阁,看了眼四人,刘璿缓缓的说道。
“陛下,老臣赞同,君无戏言,陛下切不可失信于天下。”春暖阁,周磊站了起来第一个赞同道。
“是啊陛下,臣也赞同,臣相信这将极大的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的。”兵部尚书周岩,也站了起来赞同道。
“陛。。。陛下。。。大概需要户部拿出多少银子?”春暖阁,看到周磊和周岩都同意后。户部尚书王全弱弱的对着刘璿问道。他最担心的就是钱粮,所以没说赞同也没拒绝直接问钱的事情,先观望着。
“王朗尚书,依你看建造这样的纪念碑要多少银钱?”听了王全的话,刘璿对着工部尚书王朗询问道。这些事情他不在行,所以就让小李子把这老头也叫来了。
“陛下,若是只建一间冥堂,外加墓碑,四周加上围墙什么,面积又不是很大的话,大概需要五万两银子。”春暖阁,王朗听到刘璿的话,心里赶紧默算了一下答道。
“户部,听到了没,这点钱不会没有吧?”刘璿看了眼王全,听到王朗的话后,有些好笑的说道。对于这个守财奴,刘璿是又气又想笑。
“陛下,臣赞同。”被其余几人看的不好意思的王全,连忙站了起来答道。
“好,工部,立即在城中寻一块风水宝地,征集工匠和民夫,尽快给朕把纪念碑给朕建好。”春暖阁,刘璿得到四人的支持后,连忙对着王朗吩咐道。
半个月后,工部尚书王朗亲自入宫对刘璿禀告说纪念碑建好了。原来,王朗在领旨后,立即亲自带人选地,发布告示招集工匠和民夫两万多人,分白夜班日夜开工,终于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件事完成了。
“众位爱卿,想必你们一定很奇怪,朕今日为什么穿戎装。当然,可能你们也听说了,朕今日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所以朕穿了这身。”德阳殿,一身戎装的刘璿,在三呼万岁后,站在御阶上对着一众文武说道。
他身上穿的,正是当时蜀都保卫战,他做为太子时穿的那身铠甲。虽然被皇后清洗的干干净净,铠甲上的刀痕和箭印,特别是那个箭洞仍然历历在目。
“小李子,起驾。。。”
就这样,刘璿骑在马上,带领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往王朗说的那个地方行去。这么大的阵容,早就惊动的蜀都的百姓们,他们在三呼万岁后也好奇的跟在后面想一探究竟。
不一会,刘璿他们就来到一处崭新的殿宇前停了下来。刘璿下马走进去看着最后面的冥堂,虽然不是很大,也算不小了,刘璿初步估计下,有几百平米左右。四周是高耸的围墙,冥堂前面十几米处是一个高十五米,宽一米五的碑身。
“陛下,还请您一一赐名。”刘璿身后的工部尚书王朗,来到他身边轻声的说道。
“小李子,笔墨伺候。”说完,刘璿就在小李子铺好的竹简上提笔写下了“英灵碑”三个大字。又在另一个竹简上写下了“英灵堂”三个大字。最后,写下了“英灵殿”,做为这座庙宇的名字,让工部等下找人刻上去。
“将士们,乡亲们,安息吧。你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历史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英灵堂,刘璿对着刚刚放进去的英灵们的骨灰,遗物和刻在功德墙上的名字后,第一个带头跪了下去大吼道。众文武,众百姓,众将士也纷纷心情沉重的跪在地上默然不语。
由于时间太久,好多将士的骨灰都下葬了,好多将士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刘璿只好让周兵带领衙役,挨家挨户的询问。凡是家里有灵位的,是在蜀都之战牺牲的,全部登记造册,工部在把名字刻在英灵堂四面的功德墙上。
这个时候,百姓们才知道刘璿的意思。一时间,围在英灵殿附近看热闹的百姓们煞时间嚎啕大哭,哭声震天,他们这些人当中当初谁没失去过亲人,谁没伤心过。
“将士们,乡亲们,亲人已逝,节哀顺变。他们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历史定将铭记住这些人。”来到英灵殿殿外,刘璿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听着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大声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回答他的,只是这简单的几个字。悲痛万分的他们,并没有多余的话语,大家都已经深切感受到了刘璿对他们的关心。
“周兵,这些牺牲者的家人一定给朕照顾好,否则提头来见,听明白没?”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刘璿心情低落的对着蜀都府尹周兵吩咐道。
“臣遵旨。。。”
又在英灵堂逗留了一会,看着功德墙上一个一个陌生的名字,刘璿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之前只知道死伤惨重,当看到这些名字时,刘璿深深自责了起来,这是要多少人妻离子散啊!
………………………………
130章:怀疑黑影 锦衣商卫
这几日,刘璿一直忙着流民入川的事情。说起这件事,还多亏了曹奂。话说那日他派曹安来求粮,刘璿就让黑影的天网秘密在陈郡散播消息,说是蜀汉这边有吃的。
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整个陈郡百姓在粮食的诱惑下,在天网成员的忽悠下,纷纷拖家带口的往两川避难来了。当然,都是小规模的。但是,人多力量大,一次几十百的,十次,百次呢?
短短半个月,就有一万多人在天网的忽悠下跑到刘璿的地盘了。这可把刘璿给高兴坏了,现在他最缺的就是人口,只要有人,就什么都不怕。
“陛下,黑影求见。”春暖阁,小李子来到刘璿身边低声的禀告道。
“传他进来吧,应该有什么事吧。”听到黑影来了,刘璿直接吩咐道。
“陛下,好消息。天网成员飞鸽传书,说是明日将有一批大规模的流民入川,人数约两万人,都是青壮年。”春暖阁,行完礼的黑影直接跪在地汇报道。
“不错,确实是个好消息,这样算来咱们又增加三万人口了,不错不错。”听了黑影的话,刘璿开心的说道。三万人,可不是小数目,这可是三万个家庭。
“对了,魏晋吴都有什么动静没?”春暖阁,刘璿接着随口问道。
“陛下,司马炎没什么大动静,只是又在国内招募了十万新兵。曹奂在消化新接手的地盘,据说也招募了两万新兵,而且虎豹骑已经扩编到了五千之众。至于孙皓,正忙着对吴景帝的后代铲除威胁他帝位的两个大侄子,而且还在全国寻找一个美女。就是,就是妙乐坊的嫣然仙子。”春暖阁,黑影把得到的消息一一对刘璿说道。
“嗯,吴嫣?孙皓找她做什么?难道是想得到什么情报,或者传递什么消息?”听到妙乐坊的嫣然仙子,刘璿诧异的问道。
“陛下,据那边的军刀传来的消息。说是孙皓十分好色,在还是侯爷的时候就要强抢吴嫣为妾,遭到吴嫣的拒绝,就派人暗中杀了她的全家逼她就范。当时吴嫣是吴景帝孙休的红人,又是听风的副首领之一,景帝不忍心治罪孙皓,就被吴景帝派到这边躲着孙皓,顺便获取情报。”刘璿的话,黑影接着答道。
“嗯,继续关注他们,还有剑客和军刀在那边都潜伏的如何了?”不在理会孙皓和吴嫣的爱恨情仇,刘璿再次问道。对于剑客和军刀,刘璿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因为他们一直潜伏在敌国。
“陛下,属下也不清楚,他们的身份是个迷,就连太皇都不知道。只有他们能联系到我们,我们无法联系到他们。据说当时是和昭烈先帝直接联系的,后来昭烈帝驾崩就没人知道他们了。”春暖阁,黑影扑通一下跪在地解释道。
“嗯,起来吧,朕只是随口问问。”黑影的话,刘璿听后并有表示什么,示意他起来后安慰道。
待黑影离开后,刘璿却皱起了眉头。黑影的话到底可不可信,他一时还不得知。就算刘璿实在不懂这些,他也不相信连天网统领的黑影都不知道两个副统领的身份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黑影并不想让他知道或者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可大可小,说大了那是欺君之罪,说小了,那也是渎职之最。做为大统领,怎么可能连手下两个副统领身份都不知道的,那不是渎职是什么?
“小李子,如风钱庄发展的如何了?”理不清头绪的刘璿,随口对着身边的小李子问道。
“陛下,如风钱庄已经在国内拥有十几家分店了。凡是重要的郡里面,都开了一家如风钱庄,以便方面大家的兑换。”刘璿的话音刚落,小李子赶紧答道。
“小李子,朕准备让如风钱庄也兼着打探消息的事情。等下你传你大哥父子到这来,朕有事情要说。”小李子的话,刘璿想了想说道。
“草民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傍晚,李二狗和李铁蛋就在小李子的带领下,悄悄的来到春暖阁,二人赶紧跪在刘璿面前行礼道。
“这些日子你们过得可还习惯?有没有要求什么的?”看着眼前两位衣着华贵人模人样的二人,刘璿淡淡的问道。这次见这二人,他们完全没有次那样拘谨,看来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切。
“拖陛下洪福,草民们过得还行。”春暖阁,李二狗听到刘璿的话小心的答道。确实,自打当了这大掌柜的,小日子是有声有色的。这不,他正打算再娶房小妾呢?
“这次朕让你们来,是想让你们帮朕做件事,你们可愿意?”春暖阁,刘璿望着二人严肃的说道。
“嗯,以后你们钱庄,不但做生意,还帮朕打探消息,只要你们认为对朕有用的消息,都可以传递给小李子,明白吗?”不等他们回答,刘璿看着他们二人直接说道。
“奴才遵旨,草民遵旨。”缓过神来的小李子,连忙带头答道。李二狗和李铁蛋也赶紧一脸懵逼的答道,他们还没听明白什么意思,只好有样学样了。
“这件事情就咱们三个人知道,你们是商人,又穿的都是蜀锦做的衣服,朕看就叫锦衣商卫吧。还有,你们没有官职,没有俸禄,一切都见不得光,不能让人知道,明白吗?”示意三人起来后,刘璿再次说道。
“是,奴才一家都是陛下给的,陛下就是让奴才去死,奴才保证不皱下眉头。”春暖阁,小李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再次保证道。
他可不是他大哥和侄子那样政治小白,刘璿在刚见完黑影后,就建立了这个锦衣商卫,明摆着是有点怀疑黑影了,或者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好了,你们下去吧。”春暖阁,刘璿对着李二狗和李铁蛋说道。
“小李子,这二人你给朕看好了,要是出了什么事,别怪朕无情。”待二人走后,刘璿冷着脸对着小李子说道,吓的小李子心一颤。
………………………………
131章:再设太学 招收学生
这一日,下了朝的刘璿就呆在了春暖阁。早的早朝的时候刘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满朝文武大多数都年龄偏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对于这个时代,刘璿是知道的,九品中正制是考核你能不能做官最重要的标准。虽然也让一些平民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绝大多数还是被卡在了门外。
刘璿不喜欢这样,他知道并不是平民百姓就没有才,没有能力做官的,还是制度在那阻碍着的。刘璿是比较看好隋朝的科举制度的,但是现在实行明显不合时宜,以后天下一统了还能考虑考虑。
想来想去,还是设立太学,和汉初一样。这样既能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也能让大家接受。刘璿觉得必须要让孩子们有书可读,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一个口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翌日德阳殿,朝会,坐在龙椅的刘璿听着下面的万岁声心里笑了笑。天天喊着万岁,谁又能真的活那么久,只愿天给他三十年就够了。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在刘璿的示意下,小李子在众大臣平身后大声说道。
“陛下,新增的七十万人口已经悉数分配到全国各地,并且给她们划分了田地和部分即将过冬的粮食。”户部尚书王全,前一步对着刘璿禀告道。
“嗯,不错,还有一定要保证来年的春耕。明年是最关键的一年,一定不能马虎,必须保证每一个百姓,每一块田地都种农作物。”龙椅,刘璿听后再次强调道。
“陛下,眼下全国人口一百八十多万,是不是在招两个师的兵力。臣一直觉得蜀都的兵力太少了,一个师又要守卫皇城,还要保卫蜀都是不是有点兵力不足。”王全退下后,兵部尚书周岩站了出来奏道。
“嗯,王爱卿说的也有道理。传旨张暴,皇宫留下一个禁卫旅,其余三个旅全部驻扎在城内的军营,轮流城墙担负着保卫都城的重任。至于招兵,先缓缓吧。”德阳殿,刘璿听到周岩的话,想了想还是拒绝道。
不是他不想招兵,而是现在不是扩军的时候。虽然新增加了七十万人,也能从里面选出三万多新兵进行训练。可是,要是这样的话,刚刚缓解的人口压力又来了,而且刘璿觉得现在两个装备了诸葛连弩的军绝对够用了。
“陛下,皇宫一个旅是不是少了点,要不两个旅守卫内宫,两个旅守卫都城。”刘璿的话,周岩还没有答话,丞相周磊就前反对道。
“是啊!陛下和太皇的安危重于泰山,臣赞同丞相的话。”德阳殿,兵部尚书周岩听了周磊的话,也赶紧前说道。
“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朕以为一个旅守卫皇宫绰绰有余,再说城内军营离皇宫也不远,怕什么?”德阳殿,刘璿不想在这件事情当误时间,直接说道。
“是,臣等遵旨。”众文武一看刘璿决心已定,也不再争执,一齐答道。
“众位爱卿,朕决定在蜀都设立太学,招收学生,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你们意下如何?”德阳殿,刘璿站起来对着大家大声的说道。
“陛下,臣赞同。”
“陛下,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刘璿话音刚落,丞相周磊,国史馆馆长孟凡,国子监祭酒张涛,礼部尚书高尚,吏部尚书赵家风站了出来赞同道。
“还有不同意见吗?”出乎刘璿的意外,还以为有不少人反对,没想到这些大臣赞同。望着下面其余的大臣们,刘璿再次询问道。
这些人赞同,刘璿是知道的。太学的设立,或多或少对他们都是大大有利的。当然了,除了周磊,他是真正的为国为民的。
“臣等复议。。。”得了,这是刘璿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全票通过一件事情。
“陛下,不知道您打算太学设在哪里?学生招多少?需要多少银钱?”德阳殿,周磊再次对着刘璿问道。
“是啊!不知道太学所需费用几何?”一听到钱,户部尚书王全立马站了出来奏道。别的事情他不在乎,只要是关于钱粮的,王全那是一百个心。
“朕打算在蜀都设一个太学,郡里设郡学,县里设县学,并且吃住全部免费入学,你们看怎么样?”看了眼王全,刘璿接着说道。
“陛下,是不是太多了,每个县都设一个县学,国库承担的起吗?”德阳殿,听到刘璿的话,殿中大臣们都倒吸了一口气,这可是个大动作。于是乎,周磊只好前小心的劝谏道。
“陛下,户部都没钱了,国库真的承担不起这么大的开销了。”大殿,王全也被刘璿的大手笔吓住了,赶紧跪在地哭穷道。
“那这样吧,每个郡设一郡学,蜀都设太学,人数为三千人,时间三年。”听到周磊的话,刘璿想想也觉得太多了,只好不设县学,设郡学,太学。
“陛下,不知道他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礼部尚书高尚,和国子监祭酒张涛齐声奏道。然后,二人相视一笑。
“嗯,就学诗,书,礼,易,春秋吧。”大殿,刘璿直接说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自己又不是博学大儒,还是按部就班的好。
“小李子,钱庄的生意怎么样了?”春暖阁,下了朝的刘璿对着身后的小李子问道。现在他缺钱,缺钱,太缺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